子二、示無大小義二。初疑問。二答釋。醜、今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性。必我非余。我與如來觀四天王勝藏寶殿。居日月宮。此見周圓。遍娑婆國。退歸精舍。只見伽藍。清心戶堂。但瞻檐廡。世尊。此見如是。其體本來周遍一界。今在室中。唯滿一室。為復此見縮大為小。為當牆宇夾令斷絕。我今不知斯義所在。願垂弘慈。為我敷演。
⊙此繇阿難意中。仍以昭昭靈靈之物喚作見性。故雖如來重重結屬。彼則重重疑惑。終不敢認耳。必我非余者。承上非汝而誰之語而言之也。至此尚不肯認為自己。故佛以迷己為物責之。故知合前一節。的是同顯見性非物之旨。而分作三番二番者皆謬也。
醜二、答釋二。初破執。二會通。寅、今初
佛告阿難。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不應說言見有舒縮。譬如方器。中見方空。吾復問汝。此方器中所見方空。為復定方。為不定方。若定方者。別安圓器。空應不圓。若不定者。在方器中。應無方空。汝言不知斯義所在。義性如是。云何為在。阿難。若復欲令入無方圓。但除器方。空體無方。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若如汝問。入室之時。縮見令小。仰觀日時。汝豈挽見齊於日面。若築牆宇。能夾見斷。穿為小竇。寧無續跡。是義不然。
⊙此中文亦三節。初從一切世間至見有舒縮。直明大小內外等。總屬前塵邊事。與汝見性無乾。次從譬如方器至方相所在。借喻以明見性隨緣不變。不變隨緣之義。三從若如汝問至是義不然。結責其所問之非。初文易知。次文者。方圓諸器。以喻前塵。空喻見性。在方則方。在圓則圓。此是不變隨緣之義。方亦是空。圓亦是空。此是隨緣不變之義。義性如是。故定與不定皆為戲論也。若復欲令入無方圓者。喻顯返妄歸真意也。但除器方。空體無方者。喻顯此之妙性。正隨緣時。從來不變。但離妄緣。本體如故也。不應說言更除虛空方相所在者。喻顯性體元無諸妄。今亦無妄可除也。此喻雙顯性修妙旨。極為親切。人都忽之。第三結責。文亦易知。
寅二、會通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於本心。為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
⊙此即第三番徹底顯性之文也。蓋十方依正。總是妙心中所現物。所謂盡大地是個自己。而今迷之以為外物。失於本有真心。反被外物所轉。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豈知大亦惟心。小亦惟心。惟心之大。大即法界。元無大相。惟心之小。小亦法界。元無小相。但使能達惟心。則悟物為己。便能轉物。若能轉物。則物物皆己。頓同如來。幻化空身即法身。故身圓明。無明實性即佛性。故心圓明。微塵國土。自他不隔於毫端。十世古今。始終不離於當念。故不動道場。一毛端法界之性。即十方國土法界之性。故遍能含受也。而阿難猶以昭昭靈靈之一物為見性。不敢認為己性。何哉。
癸七、約無是非是顯見性惟真二。初疑問。二答釋。子、今初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辨我身。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惟垂大慈。開發未悟。
⊙阿難自從屈指飛光驗見之處。已從分別心中。變現一種昭昭靈靈凝然不動光景。頓在目前。喚作見性。至聞百千大海譬喻。其計轉堅。故有未敢認為本元心地之疑。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之疑。若此見性必我非余之疑。皆從此計發出。今被如來種種開示。勢窮力盡。方將病根一口呈露。而曰今此妙性現在我前也。舊解不達此意。故使前後問答。總無線索。
子二、答釋二。初斫破是非兩途。二會通真性一理。醜初、中四。初正破是見。二轉破非見。三大眾茫然。四世尊安慰。寅、今初
佛告阿難。今汝所言見在汝前。是義非實。若實汝前。汝實見者。則此見精既有方所。非無指示。且今與汝坐只陀林。遍觀林渠。及與殿堂。上至日月。前對恆河。汝今於我師子座前舉手指陳。是種種相。陰者是林。明者是日。礙者是壁。通者是空。如是乃至草樹纖毫。大小雖殊。但可有形。無不指著。若必其見現在汝前。汝應以手確實指陳。何者是見。阿難當知。若空是見。既已成見。何者是空。若物是見。既已是見。何者為物。汝可微細披剝萬象。析出精明淨妙見元指陳示我。同彼諸物分明無惑。阿難言。我今於此重閣講堂。遠洎恆河。上觀日月。舉手所指。縱目所觀。指皆是物。無是見者。世尊。如佛所說。況我有漏初學聲聞。。乃至菩薩。亦不能於萬物象前剖出精見。離一切物別有自性。佛言。如是如是。
⊙是義非實一句。直奪其非。若實汝前已下。縱許而令指出也。阿難決定不能指出。則見性不現在前明矣。故印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