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以前種下的惡因,如何才能讓果報減輕甚至消除掉?


時間:2019/4/13 作者:懺悔萬惡

明白了因果的道理,有什麼用呢?佛法敘述的道理其實在現實中有非常強的實用性。因為因果的道理是敘述世間運作的真正規律,所以我們能利用這個規律給自己造福,為自己帶來無窮的利益。

大家學習佛法,並非有很多人一開始就是為了求得無上智慧,或者求得解脫輪迴,並不是為了這樣的目的。大部分人是為了現生、甚至來生得到一些現實的福報、利益。僅此而已。這樣的想法對不對呢?

對的,嚴格來說學習佛法本質就是如此,就是為了令自己更幸福、更有福報、更有智慧。雖然有人的目的有些局限,但本質是一樣的。

《大般涅槃經》講:一切聖人所以修道。為壞定業得輕報故。不定之業無果報故。

什麼意思呢?所有學習佛法的人,有成就的人,他們為什麼修習佛法?是為了能讓從前的惡業減輕,定業減輕,輕微的業力不再受報。

我們大家從前都曾經在身語意上做過這樣或者那樣的業力,這些業力有善有惡。這些業力都會導致相應的果報。而果報就是我們現在現實中所體現出來的貧富、貴賤、吉凶、平安或災禍、健康和疾病等等情況。這就是果報。

我們學佛就是為了改變這種果報,讓壞的果報不再出現,讓比較嚴重的惡果,變的輕微。這就是目的。

所以我們不必以為自己學佛的目的是為了現實中能得到什麼利益而覺得忐忑不安,相反這恰恰是我們學習佛法的原因。當然我們得按照佛法中敘述的來做。不能道聽途說,僅靠自己從社會上聽聞來的一知半解來指導自己。真正的佛法是在釋迦牟尼佛講述的經典當中。

果報有好有壞,我們怎麼樣能夠讓壞的果報不再出現呢?

前面我們說了因果的運作就如同種子遇到了適合的土壤、水分、陽光後發芽、成長、結果一樣。

我們從前作的業力、曾經做過的身語意惡業,是無法消除的。已經做了的不可能讓它消失。如同種子已經種下,如果不想讓它發芽、成長、結果,該怎麼辦?

很簡單,不給它水、陽光、適合的土壤,這種子自然就不會發芽、不會成長。不會結果。

於是我們看到釋迦牟尼佛在經典中一再宣說,如何滅除惡果:《占察善惡業報經》講:現在苦樂吉凶等事。緣合故有緣盡則滅。

說的再清楚不過了。一切我們的各種境遇,無不是各種緣的聚合。這些緣、條件相互聚集才會形成果報。如果沒有了適合的緣、條件那麼自然就沒有了這些果報。

所以想要沒有不好的果報、消除各種災難、貧窮、疾病等等不如意的事情。該怎麼做?消除導致這些果報的條件就可以了。沒有這些條件,自然就不會再有這些結果了。

比如你現在的財富很少,這是因為你從前造作的業力、各種緣的作用,肯定是貧窮的因、貧窮的緣聚集在一起導致的,而且從前也沒有多少富有的因緣。故此有這個果報。現在怎麼辦?斷除各種貧窮的惡業,就是減少貧窮的條件、因緣。造作各種富有的因緣,這樣才會改變。

釋迦牟尼佛用了更多的比喻來和我們談這個問題:

《大般涅槃經》講:

善男子。譬如二人於王有罪。眷屬多者其罪則輕。眷屬少者應輕更重。愚智之人亦復如是。智者善業多故重則輕受。愚者善業少故輕則重受。

比如有兩個人犯了王法,那麼一個眷屬眾多,來幫助他開脫,可能就會得到更輕的判決。比如現在如果你有錢可以請個好律師,那麼打官司的結果可能不一樣。

而有智慧的人,因為善業多,就和眷屬眾多一樣,可以得到比較輕的果報。而愚痴的人,因為造作的善業少,就和眷屬少一樣,造作的惡業可能會收到比較嚴重的果報。

現實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這樣的例子,假如一個人從前做過很多善業,得到各種福報,那麼哪怕從前造作了一些惡業,其果報並不嚴重,甚至可以承受。試想一個人有很好的福報,果報是億萬富翁,那麼從前他造作的些許財富損失的惡因,不會導致很大的影響。體現的並不明顯。

善男子。譬如二人一則肥壯一則羸瘦。俱沒深泥肥壯能出羸者則沒。

又如,一個人強壯有利,身體壯實,那麼他要是落到溝壑泥潭當中可能就能生還,而瘦弱多病的人可能就會喪生了。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共服毒。一有咒力及阿伽陀。一者無有。賴咒藥者毒不能傷。其無咒藥服時即死。

又如,兩個人都服了毒藥,一個人會各種咒術,有各種藥物,一個沒有,那麼沒有的人可能馬上就死了。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多飲漿。一火力勢盛一則微弱。火勢多者則能消化。火勢弱者則為其患。

又如,兩個人都飽食,一個因為年輕氣盛可能就完全消化了。一個則恐怕年老體衰會因為一頓飽飯而得病。

善男子。譬如二人為王所系。一有智慧一則愚痴。其有智者則能得脫。愚痴之人無有脫期。

又比如,兩個人被國王抓住,有智慧的人可能會想辦法逃脫,而愚痴的人可能就沒有逃脫的時候了。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涉險路。一則有目一則盲瞽。有目之人直過無患。盲者墜落墮深坑險。

又比如,兩個人都路過危險的道路,眼力好的人可能過去沒什麼事,平安度過,而另一個眼力不好,則可能墜落懸崖。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共飲酒。一則多食一則少食。其多食者飲則無患。其少食者飲則成患。

又比如:兩個一起飲酒,一個吃了些東西,一個沒吃多少食物,前者可能喝酒沒事,後者可能胃出血。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敵怨陣。一則鎧仗具足莊嚴一則白身。其有仗者能破怨敵。其白身者不能自勉。

又比如:兩個人在戰場殺敵,一個人有一副結實的鎧甲,一個人一身布衣。前者可能戰勝對手。後者可能被殺。

復有二人糞穢污衣。一覺尋浣一覺不浣。其尋浣者衣則淨潔。其不浣者垢穢日增。

又比如:兩個人被糞便污穢了一副,一個人去清洗,一個人不去清洗,那麼不清洗的則污垢會越來越多,而清洗的,衣服會十分乾淨。哪怕從前曾有污染。

復有二人俱共乘車。一有副軸一無副軸。有副軸者隨意而去。無副軸者則不移處。

又比如:兩個人都乘車,一個人乘的車有軸有輪,自然隨意來往。一個則無軸無輪,根本不會移動。

復有二人俱行曠路。一有資糧一則空往。有資糧者則得度險。其空往者則不能過。

又比如:兩個人都履行,一個帶有足夠的乾糧、一個則空手前往。那麼前者可能遇到危險平安度過,後者恐怕無法堅持。

復有二人為賊所劫。一有寶藏一則無藏。有寶藏者心無憂戚。其無藏者心則愁惱。

又比如:兩個人都被盜賊劫奪,一個人另有寶藏,一個沒有。那麼前者不會擔憂,後者則被洗劫一空,十分憂愁懊惱。

愚智之人亦復如是。有善藏者重業輕受。無善藏者輕業重受

有智慧的人,有善業如同寶藏,即便有惡業,受報也會輕。沒有善業的人如同沒有寶藏,一旦受報會果報嚴重。

這麼多的比喻,其實就講了一件事,我們現在果報如何,就看我們的各種緣的作用,如果善業多,善果多,則果報好,體現在現實生活中就是各種方面好的境況,如果沒有善業,只有惡業、或者惡業多,則現在的果報就有些慘了。

故此,佛法講:諸惡莫做、諸善奉行。

這是我們改變果報的不二法門。不再造作惡業,減少惡果的緣,造作各種善業,添加善報的緣,那麼我們現實生活就會逐步好轉,惡果消失、善果日增。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