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識情感。而菩薩之偉大,無意識界,唯慈悲心。遠離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自是無意識界。
念念著相,念念執情,故眾生念念生起煩惱。
觀世音菩薩,觀四大皆空,教導我們無意識界,不要有所可執,世間一切念念遷滅,了不可得。
麝因香重身先死,
蠶為絲多命早亡。
一劑養神平胃散,
兩盅和氣二陳湯。
我們不要有太多欲求和奢望。追求多時令心負累反而不好。
所以,心平氣和,常穿智慧養心衣,慈悲於眾生,貪著多求,不一定就求有。破摯緣,自求明心見性自多福。
彌陀佛號常念不忘,心常觀空,入於無生法忍,忘切意識分別人我是非,念念佛念,無意識界,自能度一切苦厄。
因此,我們應放下自我意識,別生分別心。學習菩薩超脫心入於大安樂境。——摘自《處世必讀嘉言集》之無意識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