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宏圓法師:《妙法蓮華經》講記第6講


時間:2019/5/27 作者:淨土法門共修平台

宏圓法師:《妙法蓮華經》講記第6講

諸位法師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學習《妙法蓮華經》。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本經別序的前三部分:眾集序、現瑞序以及疑念序,接下來我們學習第四部分發問序。發問序包括兩部分:第一是長行,第二是偈頌。大家請看經文: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眾會之心。

這裡彌勒菩薩想要斷除自己的疑惑,又觀四眾以及諸天龍鬼神等眾會、與會大眾,他們內心也有疑問,所以在下面發問,不僅是為自己決疑,也是為大眾決疑。

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何因緣,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於東方萬八千土,悉見彼佛國界莊嚴。

我們上來讀的幾句經文,是集結經典的人所集結的、所說的,這段經文,是彌勒菩薩自己所問的。這裡彌勒菩薩問文殊菩薩,以何因緣而有這樣的瑞相。這裡所問的瑞相包括了此土和他土。神通之相,放大光明,這是問的此土,就是娑婆世界此土的瑞相;照於東方萬八千土,悉見彼佛國界莊嚴,這是問他方世界的瑞相。這裡彌勒菩薩的問話,只是略舉了自己的所見,在下面的偈頌中會詳細的來問。

於是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我們先來講偈頌。偈頌又叫偈子,它是韻文的形式,每句有三字四字五字六字七字、甚至多字不等,通常都是以四句為一偈。在《法華經》中偈頌很多,可能有的人會問,為什麼佛經中要用偈頌的形式?龍樹菩薩在《十住毗婆沙論》中,講了十個用偈頌的原因,我們來了解一下。

第一是隨國土。就是釋迦牟尼佛隨順他所在的那個國家的風俗習慣。當時印度的讀書人,他們讀的書中有散文,就是類似於佛經中的長行;也有詩詞,就類似於偈頌。佛說法的時候,也是隨當地人的習慣,所以佛經中有長行也有偈頌。

第二是隨樂欲。就是隨順他們的喜好。有的人喜歡長行,也有的人喜歡偈頌,就像我們在看電影的時候,我們看印度人的習慣,說不上幾句話,就開始又唱歌又跳舞的,這是他們的一種習慣,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們的感情。我們中國的這些文人,就是用這種詩詞歌賦來抒發自己的這種感情。這都是每個國家每個地區,有各自的風俗習慣,也是各自文化的沉澱。

第三是隨生解。就是有的人聽長行,他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如果用偈頌的形式他就能聽懂。

第四種是隨利鈍。就是根機利的人,他聽一遍長行就能理解、就能明白了;但是根機鈍的人,聽一遍長行,他還沒能聽懂,再用偈頌的形式重說一遍,他就聽明白了。

第五是佛慈悲殷勤重說,就是佛的慈悲。

第六、使後人對佛經生起信心。

第七是佛經義味無窮。長行中表達的義味也很豐富,但是讀到偈頌的時候,就更能體會到佛經的這種義味微妙難思、無窮無盡。就像我們讀經的時候,長行讀完了,然後再一讀偈頌,它裡面的這種微妙的義理,突然就能引發出來、就能感覺到了。

第八、佛轉式說法,就是佛改變長行的形式,用偈頌來為我們說法,表佛的智慧,表佛善巧方便為眾生說法。

第九、佛智無礙、舒捲自在。佛的智慧無窮,所以說法的時候,可以用多種的形式來為眾生說法,這是從外在說法的形式上,表現出佛內在的智慧境界。

第十、大眾聚集到法會聽法,來的人有前有後,這些後來的人,沒有聽到前面的長行,佛用偈頌的方式再說一遍,讓來晚的人能知道前面所說的內容。這是佛用偈頌說法的緣故。

偈頌分很多種,有重頌、孤起頌、略頌、廣頌等。在這裡,是彌勒菩薩以偈頌的形式,將前面所問的內容重講一遍,所以是屬於重頌。偈頌分兩大段,一是問,包括問此土的六瑞和他土的六瑞;二就是請文殊菩薩來解答。好,我們看經文:

文殊師利,導師何故,眉間白毫,大光普照,雨曼陀羅,曼殊沙華,旃檀香風,悅可眾心,以是因緣,地皆嚴淨,而此世界,六種震動,時四部眾,鹹皆歡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這是問此土的六種瑞相。導師,就是教導眾生修學佛法、證得無上菩提的佛、世尊,這裡是指的釋迦牟尼佛。何故,就是什麼原因。眉間白毫,大光普照,這是放光瑞,也就是問,佛是什麼原因從眉間白毫放大光明呢?雨曼陀羅,曼殊沙華,這是問,又是什麼原因雨種種的天花呢?旃檀香風,悅可眾心,空中飄搖的這些天花有色有香,風中一定會瀰漫著天花的香氣,讓大眾的心情愉悅。以是因緣,地皆嚴淨,以是因緣,就是指以天上飄著種種天花的因緣,那麼多的花飄落在地上,自然地也莊嚴清淨,這是雨華瑞。而此世界,六種震動,這是地動瑞。時四部眾,鹹皆歡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這是眾喜瑞。四部眾嘛,眾喜瑞。法會中的大眾見此聖境,耳聞殊音、鼻嗅異香、意念妙法,所以鹹皆歡喜得未曾有。這裡可能大家會發現,偈頌中缺少了長行裡面所說的說法瑞和入定瑞,這裡只提到了四瑞,缺了說法瑞和入定瑞。智者大師解釋說:「說法是慧性,入定是天心,由慧性天心,能放光動地,舉末即知本」,也就是說,在放光動地中,含攝了說法、入定在內了。就是說在放光動地當中,已經包括了說法和入定了。這裡是問此土的六瑞,下面我們再來看他土的六瑞。

問他土六瑞分六部分:一問六趣眾生,二問見佛說法,三問他土四眾,四問結前開後,五問他土修菩薩行,六問他土供養舍利,也就是問佛涅槃,我們先看第一問六趣眾生。

眉間光明,照於東方,萬八千土,皆如金色,從阿鼻獄,上至有頂,諸世界中,六道眾生,生死所趣,善惡業緣,受報好醜,於此悉見。

眉間的白毫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所照的國土都是金黃色,都成了金黃色。在前面的長行中,沒有說萬八千土是金色,在這裡交代的更為詳細。《法華授手》中說:「光從毫現,是中道智,故黃色也」。我們前面講了,白毫光是表中道智的,表中道第一義智。

從阿鼻獄,上至有頂。在長行中,講的是上至色界的頂天,也就是有色界的頂天,是色究竟天。這裡的有指的是三有:欲有、色有和無色有,把無色界也包括在內了。有頂指的就是三界的最高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可能有人就會想了,無色界、無色嘛,沒有形色、沒有色相,在佛的光明中怎麼能夠看得見呢?蕅益大師在《妙法蓮華經台宗會義》中解釋說:「若承光遠見,則無色界,既無形色,故不可見,若生死業緣,受報差別,皆悉見之,則理應遍照無色界」。意思是說,要是從形色上來說,沒有無色界,但是既然談到六道眾生的生死業緣、受報差別,無色界天、非想非非想處天到有頂,也是要六道輪迴、生死業緣受報差別的,所以應當包括了無色界的眾生,大家一定要體會。

諸世界中,六道眾生。六道眾生,這裡的六道眾生是能趣之人。生死所趣,生死是所趣之處。善惡業緣,眾生為什麼會趣向生死呢?皆是善惡業緣。也就是善惡業緣是所趣之因,受報好醜是所趣之果。

眾生造作了善業,就會得好的果報,生到人天;造作惡業得醜的果報,生到三惡道。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修什麼業?你說修善業也不對的,必須修淨業,造善法回向無上菩提,不取於相,如如不動。回向無上菩提就叫淨業。受報好醜,我們現在做了好多的善業,就會產生貢高我慢心、產生歡喜心,有了貢高我慢有了歡喜,肯定繼而就是分別心了。有分別心就是修天大的福報,也有天福享完的時候,天福享完了,也是要墮落的,後面我們就會講到。受報好醜就是所趣之果,好,是因為你造了善業;果報不好,是因為你造了惡業,眾生或造善業或造惡業,都是被業力所牽,在六道中輾轉輪迴,經中說旋出旋入無有出期。這一切的業緣果報都在白毫中看得清清楚楚。這是第一問六趣眾生。好我們再看下面經文:

又睹諸佛,聖主師子,演說經典,微妙第一,其聲清淨,出柔軟音,教諸菩薩,無數億萬,梵音深妙,令人樂聞,各於世界,講說正法,種種因緣,以無量喻,照明佛法,開悟眾生。

這是第二問見佛聞法。上面說,在佛的光中,見到東方萬八千土中輪轉生死六道的眾生,這裡是說不僅見到了眾生,還見到了他土的諸佛。他土的諸佛和釋迦牟尼佛一樣,為了教化眾生而出現於世。聖主,就是眾聖之主,也就是諸佛。師子,是獸中之王,獅子吼叫時,象王失威、群獸腦裂,表佛說法群魔外道都非常的恐懼,也是表佛在大眾中說法自在無畏,所以師子也是指諸佛。

演說經典,微妙第一,佛說法不是人天法,也不是二乘法,這裡說是微妙第一。微者難見、妙者難思,無上謂之第一。就像此土世尊演說《華嚴經》,先照高山是比喻,高山嘛,比喻高大第一,比喻是為大菩薩們說直趣如來地的大教,所以稱為第一。

其聲清淨,出柔軟音。佛說法,詮釋的是中道理,所以說聲清淨;佛說法,順實相法,所以音柔軟。教諸菩薩無數億萬,就是說沒有二乘,直教菩薩法。梵音深妙令人樂聞。佛所說的法契理,所以深妙;應眾生的機,所以眾生樂聞。各於世界講說正法。這就是他土的每一尊佛,都在各自的世界各自的國土,為眾生演說圓頓大法。就像世尊在娑婆世界七處九會說《華嚴經》。

種種因緣,以無量喻,照明佛法,開悟眾生。這裡種種指的是兩教八門。《華嚴經》是帶別明圓,兩教就是別教和圓教,別教有四門,圓教也有四門,這四門是有門、空門、亦有亦空門、非有非空門,別教是這四門,圓教也有這四門,合起來是八門,種種就是指的這兩教八門。照明佛法開悟眾生,蕅益大師是這樣解釋佛法和開悟的:「不涉三乘,故名佛法,聞者即入佛慧,故名開悟」,也就是說,這裡佛所說的法是圓頓大法。我們剛才解釋了種種兩教八門是圓頓大法,與三乘無關,說法所應的根機都是大乘根性,與二乘人不相關。這一段與此土、與我們這裡所說的華嚴教相同,大家可以對照《華嚴經》來理解。

若人遭苦,厭老病死,為說涅槃,盡諸苦際,若人有福,曾供養佛,志求勝法,為說緣覺,若有佛子,修種種行,求無上慧,為說淨道。

這是第三問,問他土四眾。

若人遭苦,厭老病死,為說涅槃,盡諸苦際,這一偈是問的聲聞乘。遭苦,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受苦。我們看,有的眾生在受苦的時候,遇到苦境,比如貧窮,貧窮常被人傷害,但是他因為貧窮,又做出了偷盜、加害於人的事情,我們想想,貧窮本來就苦了,又造作更多的惡業,這樣就會墮落到三惡道受苦無盡了。

也有遭苦的人,他不造惡業,他造善業。比如他歸依三寶、受持五戒,乃至出家、持戒修定,但是他的目的不是為了學佛,是為了不墮落三惡道,能夠生到人天享福。我就遇到這麼一位法師,也是一位法師,他就曾經給我講過,他非常羨慕方丈,說我這一世好好修行,下一世我能做個方丈享享福。這些都是為了享福,但是等福報盡了之後,還是要受苦的。我們剛才說了,人天做再大的福報都有盡的時候,盡的時候苦報無窮的。

還有遭苦的人,他也想學法,但是因為愚痴和邪見,他在外道法中求解脫。我們這種現象非常之多的,他不肯歸依三寶,他信外道,他信邪知邪見。有些我們這些學佛的,佛經對他不主要,對他沒有主要的,三寶對他的這種攝受他感覺不到,他為了自己的所求,他聽外道的。當然我們這個對外道不是貶義詞,在師父心中眾生皆是佛,人人平等。但是在理性當中我們是歸依三寶的,一定要以佛法為我們的所歸。他信外道,外道說的一句話比佛教的還管用,他不知三寶、不信三寶,不懂四諦、不懂四念處,這樣的修行,說真的都是在有所求、都是在邪知邪見當中。看著他每天非常用功,但是邪知邪見、貢高我慢,這樣也是受苦無盡。好,我們回過來,我們所說的目的,都是給大家以智慧和福報,在三寶門中,我們學的就是福慧雙修,大家一定要知道。對任何人我們都要生起平等心和感恩心的,不要看不起任何人。能幫助別人呢,有因緣、別人肯聽呢,我們就多幫助別人;沒有因緣呢,我們去恭敬任何的眾生,決定不要去貶低別人,更不要去給別人在苦中加苦,這才是一個佛子的覺悟。

如果遭苦的時候,能夠對三界的生老病死,能夠生起厭離心,就能感得佛為他說涅槃法,也就是能證涅槃的四諦法,幫助他從此以後修行出世法,所謂知苦故斷集,慕滅故修道,這樣才能永盡諸苦,不再遭苦。

若人有福,曾供養佛,志求勝法,為說緣覺,這就是問緣覺乘。修行十二因緣法而悟道的人稱為緣覺,緣覺也叫辟支佛。辟支佛曾經是用一百劫的時間來供養佛,聲聞曾用三生的時間來供養佛,所謂「聲聞三生種福,支佛百劫種福」,所以這裡說有福。他用一百劫的時間來種福,所以稱為有福。志求勝法,四諦法和十二因緣法都是講的三世因果,十二因緣就是從無明到死的這十二個因果環節,其實十二因緣就是四諦。為什麼說緣覺所修的十二因緣法是勝法呢?智者大師說:「四諦總相略觀為劣,十二因緣別相細觀為勝,又四諦以苦為初門為劣,因緣以集諦為初門為勝」。也就是說,四諦法和十二因緣法,一個是簡略一個是詳細。再有,四諦法是以苦諦為初門,苦集滅道,是以苦為初門,聲聞是厭苦而修道;而十二因緣是以無明為初門,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這十二個因果環節,是以無明為初門,辟支佛是為道而修行,深求緣起勝妙之理,所以稱十二因緣法為勝法。

若有佛子,修種種行,求無上慧,為說淨道,這裡是問的菩薩乘。上來先問聲聞乘,接著問緣覺乘,這裡就是問的菩薩乘。菩薩大慈大悲,能夠擔當紹隆佛種的大任,所以稱為佛子。種種行,指的就是六度萬行。求無上慧,無上慧就是無上正等正覺,就是佛道。菩薩上求佛道,所以說是求無上慧。為說淨道,佛為菩薩說六度,六度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我們想想,修六度了,就不會有慳貪、不會有毀犯、不會有嗔恚、懈怠、散亂、愚痴,沒有這六蔽了,就像藥中無病,所以稱為淨道。

文殊師利,我住於此,見聞若斯,及千億事,如是眾多,今當略說。

這是第四部分結前開後。見聞若斯,是總結前面,意思是說,我在娑婆世界的南閻浮提,見到了他方世界的這些境界。就是總結上面所說見六趣眾生、見諸佛、見四眾這些事。今當略說,這是開啟下文,意思是,我在光明中見到了他方世界千萬億那麼多的事,現在還要再簡略的來說一說,這是承上啟下的意思,承上啟下文。

下面我們再來看第五部分,問他土修菩薩行。這裡問菩薩行分為總問、就是總括一下,次第問和雜問。我們先看總問。

我見彼土,恆沙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

恆沙就是恆河沙,恆河又寬又長,而且恆河的沙是非常細,因為沙子細、河又大又長,所以恆河沙的數目是非常多的。佛常在恆河邊說法,大眾對恆河就非常的了解,所以常用恆河沙來比喻數量之多。這裡彌勒菩薩見到他土如恆河沙數的菩薩,種種因緣而求佛道,這是總問。下面是次第問,次第問就是按順序來問,問六度。就是按次第來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和智慧,一層一層次第來問。好,我們看經文:

或有行施,金銀珊瑚,真珠摩尼,硨磲瑪瑙,金剛諸珍,奴婢車乘,寶飾輦輿,歡喜布施,回向佛道,願得是乘,三界第一,諸佛所嘆,或有菩薩,駟馬寶車,欄楯華蓋,軒飾布施,復見菩薩,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無上道,又見菩薩,頭目身體,欣樂施與,求佛智慧。

這三偈是問布施,這裡問外財布施、內財布施和捨命布施。我們先看第一問舍外財、外財施。或有行施,金銀珊瑚,真珠摩尼,硨磲瑪瑙,金剛諸珍,奴婢車乘,寶飾輦輿,歡喜布施,回向佛道,願得是乘,三界第一,諸佛所嘆,或有菩薩,駟馬寶車,欄楯華蓋,軒飾布施。這一段偈頌都是問的舍外財。金銀、珊瑚、真珠、摩尼、硨磲、瑪瑙,這是七寶。金剛就是鑽石,我們知道鑽石非常的珍貴,比黃金還要貴重。諸珍,就包括了所有的珍寶了。奴婢就是僕人。車乘,出門乘坐的車,過去有官職的人出門才坐車。寶飾輦輿,輦就是皇帝或王室所坐的車,輿指的是轎子,寶飾輦輿就是用珠寶裝飾的車或者轎子。就像我們現在,自己買一個汽車,非常珍惜非常喜歡,裡面會放一些珍貴的東西來裝飾一下。

歡喜布施。以上的這些金銀珠寶、奴婢車乘,都是世間人非常喜歡珍惜的,要想讓擁有它的人,把這些外財、珍貴的外財去布施給眾生、供養三寶,我們想想是非常難的,為什麼呢?就是貪心太重。而菩薩布施的時候是沒有絲毫勉強的,是歡歡喜喜的把屬於自己很珍貴的這些東西布施給眾生,或者供養給佛。在布施和供養的時候,他沒有任何的貢高我慢,沒有任何的分別心。

回向佛道。菩薩布施這麼多的財物,不是為了將來生到天上享福,也不是為了今天的身體健康、兒孫滿堂、升官發財。我們看,布施的心多清淨,是為了回向佛道、回向無上菩提,為了成就佛道,我們一定要學習的。不要做了一點點的善法、做了一點點的好事就生起貢高我慢的心,我們一定要向菩薩們學習,我們去求淨法、去求佛道。在我們做任何善法的時候,修淨土的,我們回向願生西方淨土中、回向極樂世界,幫助我們往生極樂世界。蕅益大師說了嘛,「求生淨土的心,就是無上菩提心」,《法華經》中,「願以此功德普及於一切,我等與眾生皆共成佛道」,都是回向佛道的。回向佛道,這樣我們世出世間的福報都是具足的,那回向自己或者回向家親眷屬,《地藏經》當中說的很清楚,福報雖然大,但是也是有量的。所以我們一定要會修行,知道我們學佛的目的,知道我們歡喜布施的目的在哪裡,去求無上道。

願得是乘,三界第一,諸佛所嘆。願得是乘,就是願得無上菩提,我們想想,能夠發起菩提心那是非常了不得的,求無上菩提的心、求無上正等正覺的心,三界之中最為第一,諸佛都會讚嘆。

或有菩薩,駟馬寶車,欄楯華蓋,軒飾布施。駟馬寶車就是四馬大車,四馬拉的大車。四馬拉的大車這種大車,而且是用珍寶來裝飾在車的欄桿上面,有華麗的寶蓋,這樣莊嚴的寶車也把它布施於人。在這裡,雖然沒有說回向佛道,在《法華授手》中說,這裡沒有說明回向佛道,其實也和上面布施一樣,也是要回向無上菩提、回向成佛道的。這裡只是為了押韻的一種修辭手法,也是要回向無上佛道的。

復見菩薩,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無上道。這裡就是問捨身布施。金銀財寶是外財,這裡所說的身體,以及下面說的生命都是內財。菩薩不但能以歡喜心把自己的財寶布施於人,而且在眾生需要的時候,能毫不猶豫的將自己身上的肉、手、我們的身體布施給眾生,這個是非常了不得的了。比如釋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的時候,作薩波達國王的時候,為了救一隻被老鷹追趕的鴿子,他割身上的肉去餵這個老鷹,救了鴿子的性命。這裡提到把妻子施與身肉施並在一起,因為在我們世俗最難捨的就是夫妻間的恩愛,我們經常好說殺父奪妻之恨,這是心頭之恨了。如果為了眾生,連這種難以擺脫的這種情感都能放得下,可見此人求佛道的堅定和自在,也體現了菩薩的這種大慈大悲。當然這裡的妻子也包括了妻子和兒女了,我們說兒女情長,這是世間最難割捨的,舍老婆和孩子如同割肉一樣,只有菩薩能發起這種大慈悲心,為了眾生難捨能舍。

又見菩薩,頭目身體,欣樂施與,求佛智慧。這是問捨命布施,舍頭目也就是捨命了。我們世間最看重的就是生命,我們世間人先貪,上來是財,但是在生命面前,把這一輩子存的錢寧可捨去,來換回自己再多活幾天的美好願望,所以生命對於我們世間人的重要可想而知。這裡菩薩捨命來布施,在菩薩的心中佛道重於身命的,「佛道重於身,智慧重於命」。如果不能破除我執,就不能做到求佛慧,把這個身體看得重了,太頑強的執著身體了,那就得不到佛慧了,所以菩薩為求佛智慧,歡喜布施自己的生命。

我們在上一節課講到他土六瑞的時候,對於菩薩的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行菩薩道沒有解釋,在這裡我們來解釋一下。

我們現在講的菩薩六度,那麼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中的種種是通於六度的。比如布施度,以施捨之心為因,以內財和外財為緣,每一位菩薩所施的內財和外財不同,所以說種種因緣;菩薩能把內財外財遍施一切的眾生,那麼菩薩肯定具有種種的信解;在行布施的時候,眾生的所求不同,有種種的所求,那麼菩薩一定會隨時隨處的方便成就,所以就有種種的相貌。這一點我們給大家舉個例子,比如世尊割肉餵鷹是一種相貌,以身飼虎又是一種相貌,隨眾生不同的需求去方便救護眾生,所以就是說種種相貌,就是這麼來理解。我們是用布施來舉的例子,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也是這樣,具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所以前面經文中說:「復見諸菩薩摩訶薩,種種因緣,種種信解,種種相貌,行菩薩道」。我們在這裡,在偈頌當中給大家解釋,大家就更容易來理解了。我們看下面經文:

文殊師利,我見諸王,往詣佛所,問無上道,便舍樂土,宮殿臣妾,剃除鬚髮,而被法服。

這是問持戒。持戒,戒分三種: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律儀戒,就是佛陀所制定的各種戒律,像五戒十戒、比丘戒、比丘尼戒、菩薩戒等,這些戒律稱為律儀戒。攝善法戒,就是所修三乘一切的善法。饒益有情戒,就是利益一切眾生的三業萬行。這裡所說的戒,是指的律儀戒,而且是比丘戒。比丘是七眾之首,所以比丘戒在各種戒律中最尊最貴。出家比丘,如果以自度的心來持比丘戒,那就是成了聲聞戒;如果以無上道的心來持戒,就是菩薩戒波羅蜜。偈頌中說的是萬八千世界中的很多國王,到佛那裡向佛請問無上道,也就是說,他們都發了菩提心。發大心,這是趣向佛果的真因,正因為他們真心要成佛,所以對於自己的王位、宮殿、妻妾都能放得下,剃除鬚髮、身披袈裟、出家修行。這裡只舉了國王修行,其實所問的持戒並不只局限於國王,因為國王在世間是最為尊貴,這是以貴例賤、以勝概劣,包括了所有發大心出家的比丘。

或見菩薩,而作比丘,獨處閒靜,樂誦經典。

這是問忍辱。忍有三種:生忍、苦行忍和無生法忍。生忍也叫耐怨害忍,就是能忍客群生對自己的傷害;苦行忍,苦行忍分心法和非心法,心法是指忍受內心的嗔恚、憂愁、鬱悶這些煩惱,非心法是指忍受這些寒熱、風雨、饑渴、衰老、病死,這些是屬於非心法忍;非心法,苦行忍當中的非心法。第三種是無生法忍,也叫諦察法忍,就是審察諸法體性虛幻、本無生滅,信解真實,心無妄動,安然忍可。無生法忍是對中觀正見的忍可,如果成就無生法忍,就能普攝一切的忍力,就像《金剛經》中所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這是無生法忍。這裡說見到菩薩而作比丘。比丘是自節守志,耐受心法和非心法的種種苦,就是苦行忍。獨處閒靜,獨自居住在山林當中,忍耐惡人惡獸的傷害不起嗔恨,這叫生忍。樂誦經典,讀誦經典,肯定就能思惟法義,為求佛道,這是無生法忍。

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

這是問精進。深山可畏,不是怯懦者能夠居住的,只有勇猛精進的菩薩,才能在深山中旁若無物安心修行的,只有勇猛精進、念念不休進求佛道。精進勇猛,我們聽起來很容易,但是想做到,真的要克服我們無量劫的這種習氣的。就像釋迦牟尼佛做太子的時候,在雪山修種種的苦行。看我們現在,就是讀個《地藏經》,還在家裡讀,自己都害怕的了不得,好好的經、正能量的經,最後都讀得邪知邪見,害怕得都不敢回家,說家裡老有動靜老鬧鬼。本來是正能量的東西,都叫你們害怕得嚇的一身病,究竟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我們的貪心太重,還有我們不能夠真正的精進用功。因為你的貪心重,你的欲望紛飛,欲望紛飛,你的念錯了。我們讀《地藏經》是利益一切的眾生,你一有了這種貪心,有了這種害怕的心,就會招感一切的現相的。這些現相怎麼來的?怎麼會起到這些作用的?都是你的心招感來的。你要是像菩薩一樣精進勇猛,像菩薩一樣正知正見,這些我們反而是利益眾生。讀《地藏經》沒有任何的錯,錯的是因為我們的念頭出現了問題,我們有這種貪心,繼而就會產生不能夠勇猛的心、產生了害怕,自然就招感了一些外物了、招感一些外來的現相了。所以讀經一定要用正知正見的這種見地去學習,不是說你們用世間法這些就可以理解的,畢竟是出世間法,是出世間的智慧的。菩薩的精進勇猛都是為了去求佛道,千萬我們讀經學佛,不能有這些為了個人的目的個人的欲望,這樣不能稱為精進勇猛的。

又見離欲,常處空閒,深修禪定,得五神通,又見菩薩,安禪合掌,以千萬偈,贊諸法王。

這兩句偈頌是問禪定。第一個偈子:又見離欲,常處空閒,深修禪定,得五神通,這是問的修根本禪。離欲,指的是離欲界的煩惱,得根本初禪。初禪只是最初的禪定的境界,比較淺,不能稱為深。繼續修禪定,修到離三界欲的時候,得滅盡定,比起初禪來,就可以說,可以稱為深了。繼續修禪定,就會離二乘欲又深了一步。再接著不僅離二乘欲,也離二邊欲,不僅離二邊欲,也離中道、順道法愛欲。對中道也要離,不能起法愛欲,這樣的境界就很深了。然而也是別教的境界,如果能一離一切離,圓伏圓修,才能真正的稱為深,這才是圓教禪定的境界。

深修禪定,得五神通,這裡說菩薩得五種神通,就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神足通。可能有人就會問了,我們常說五通仙人六通羅漢,阿羅漢都能得六種神通,菩薩為什麼只得五種神通呢?我們解釋一下。阿羅漢的六種神通,除了以上我們講的五種神通,還有漏盡通,漏就是指的煩惱。阿羅漢證得的漏盡通,是指斷盡見思煩惱,指的是斷盡了見思的煩惱;而佛的漏盡通,是指不僅見思惑、塵沙惑斷了,無明惑也斷盡了。這裡說菩薩只得五通未得漏盡通,是指的沒有斷盡無明惑,無明惑還沒有斷盡。無明惑就是迷惑於中道第一義諦的煩惱,是煩惱的根本,屬於界外惑。聲聞緣覺不知其名,只有大菩薩才能覺知。斷盡此惑,我們舉圓教來說,初信位的菩薩能斷除見惑,七信位能斷見思惑。就是初信位斷見惑,七信位斷見思惑,八、九、十信位的菩薩能斷除界內外的塵沙惑。下面到了無明惑了,就是初住的菩薩到等覺菩薩,他們是分段四十一品無明惑,分段,從初住到等覺分段四十一品。還有一品到四十二品了,這個是妙覺菩薩,就是佛了,佛斷盡四十二品無明惑。所以菩薩的無明惑沒有斷盡,所以說未得漏盡通只得五通,就是這麼一個解釋。

好,我們再來看問禪定的第二個偈子:又見菩薩,安禪合掌,以千萬偈,贊諸法王。這個偈子問的是修出世上上禪。上上禪就是首楞嚴三昧,就是靜和散不相妨礙,所謂不起滅定現諸威儀。不起滅定,而且能行住坐臥,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在定中行,行住坐臥現諸威儀。舉個例子,就像阿羅漢之琴,阿羅漢琴,你想聽什麼樂曲,阿羅漢琴不用彈奏,自己就能隨人們的意而出聲。證得首楞嚴三昧也是這樣,無緣無念、有感則形、有感則應,所以能夠安禪合掌,以千萬偈來讚嘆十方諸佛。在定中,安禪就是不起滅定,合掌贊佛就是現諸威儀。

復見菩薩,智深志固,能問諸佛,聞悉受持,又見佛子,定慧具足,以無量喻,為眾講法,欣樂說法,化諸菩薩,破魔兵眾,而擊法鼓。

這三偈是問智慧。第一個偈子:復見菩薩,智深志固,能問諸佛,聞悉受持,這是問菩薩的自行、就是自利。智深,就是能夠通達諸法實相。如果不能通達諸法實相,那只是世間的聰明,不能算是智慧深。志固,就是誓願廣大堅固,不會動搖。大菩薩們的智慧深,任何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所以他發的大願,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改變。不像我們,今天一個願,明天遇緣就變。這是大菩薩們智深志固。

能問諸佛,由於有很深的智慧,所以能向佛請問很多的問題。我們都有這種體會,有智慧有疑問,也就是有智慧才有學習的空間,才能提到很多的疑問。沒有智慧的人,總認為自己啥都懂啥都明白,甚至愚痴的人,在種種的問題上都找不到自己的毛病、找不到自己的缺點,那這樣就沒有學習和進步的空間了。所以說,能找到自己的問題、能經常懺悔的人,才是真正的有智慧的。好多居士來找師父,說的師父,我怎麼念佛感覺自己這麼多的妄想?我就給他說,你現在進步了,因為你懂得感覺到自己有妄想了,你感覺不到自己有妄想,說明你的心散亂的夠可以的了。所以我們千萬不要怕有妄想,想想我們無量劫以來,意念紛飛,一秒鐘多少的念頭,今天我們能感覺到有妄想了,什麼原因?是因為你的心清淨了才能感覺到有妄想。但是不能因為你感覺到有妄想,說明你就可以了,不是這樣的,要更加的進步、更好的念佛、更好的禪定。我們修淨土的,更好的念佛,直到最後念頭越來越少。不能感覺到有妄想了就害怕,你原來感覺不到,是因為你的心散亂,散亂得厲害,現在你已經感覺到有妄想了,這樣說明你有一定的功夫了,但是功夫還不是太深,但是肯定是進步了。在這裡,統一回答大家所提的問題。

就像這裡能問諸佛,有智慧的人才能提出很多的問題,有智慧的人才能找到自己的不足,能夠找到自己不足的人、能夠感恩別人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聞悉受持,對於佛所開示的無量法門都能夠受持。這個偈子的意思是說,菩薩具智慧深和誓願廣大堅固這兩種莊嚴,所以能問能持。

下面兩個偈頌:又見佛子,定慧具足,以無量喻,為眾講法,欣樂說法,化諸菩薩,破魔兵眾,而擊法鼓,這是說的化他度眾生。定慧具足,這裡面包含著根本智和後得智二智圓滿。以無量喻為眾說法就是後得智,菩薩引用無量的比喻來為眾說法。下面,欣樂說法,化諸菩薩,破魔兵眾,而擊法鼓,是講法的四意。

欣樂說法,就是長行中說的樂說辯才,到九地菩薩才能證得樂說辯才,能夠隨時以不可思議的善巧方便智、能隨眾生的種種煩惱習氣而說法對治。化諸菩薩,度化的是菩薩,是大乘根性的菩薩,不是二乘根性的人。破魔兵眾,魔,梵語魔羅,譯為殺者、奪命、破壞、障礙。魔有很多種,有煩惱魔,貪嗔痴煩惱;有五陰魔、病魔、死魔、還有外魔;還有我們說的天上的自在天子魔,就是我們常說的天魔。菩薩以智慧利劍一一將魔降伏。而擊法鼓,就是菩薩說法令眾生得聞。其實不僅智慧度中,我們這裡經文中,在智慧度中介紹了自利利他,不僅智慧度當中自利利他,六度當中都具足自利利他。上面講的布施度中說明的是利他,在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四度當中只說了自利,省略了利他之說,並不是沒有,六度都具足自利利他。

到這裡,他土菩薩行中的總問、次第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都問到了,下一節課,我們學習菩薩行中的雜問。

好,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