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時間:2019/6/12 作者:學佛-長沙

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na mo a mi tuo fo無 阿 彌 陀 佛

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梁代,四川青城山有位高僧名道香,有大神通,但從不顯露。

青城山每年都有例會,民眾在此聚集,大吃大喝,殺生無數,道香怎麼勸都不聽。

這一年,殺生大會又要開始了,道香扛著鏟子,來到山門口掘了一個大坑,對大家說:「你們倒好,吃這麼多,也要分點給我吃吃才行。」

眾人聽得目瞪口呆,但又暗暗得意,都為和尚也肯一起吃肉而竊喜。於是拿來酒肉,道香大快朵頤,吃了個酒足飯飽。

突然他彎腰捂著肚子喊痛,叫人扶他來到自己挖的大坑前,開始嘔吐。足足吐了半天,把周圍的人全都嚇得傻了眼。只見從道香口中吐出的雞鴨魚蝦,個個活蹦亂跳,跑的跑,飛的飛,吃下去死的,吐出來活的。眾人猛然醒悟,紛紛跪地懺悔,從此戒殺。

後來,有四川人到京城拜見志公禪師。志公禪師問:「四川的香是貴是賤?」來人回答:「很賤。」志公就說:「既然為人輕賤,為什麼還不走啊。」那人回去後,把志公禪師的話轉告道香禪師,道香一聽,立刻坐化。

要知道世上那些沉潛不露的人,一旦顯示神通,就應當馬上去世,免得增加煩惱。否則,就只能像濟公那樣,裝瘋賣傻,讓人吃不準他,這樣才可以繼續住世。

【 原 文 】

南梁時,蜀青城山,有僧名道香,具大神力,秘而不泄。該山年有例會,屆時眾皆大嚼大喝,殺生無數。道香屢勸不聽。是年,乃于山門外掘一大坑,謂眾曰,汝等既得飽食,幸分我一杯羹,何如?眾應之,於是道香亦大醉飽,令人扶至坑前大吐。所食之物,飛者飛去,走者走去,魚蝦水族,吐滿一坑。眾皆驚服,遂永戒殺生。道香旋因聞志公之語,當即化去。

(有蜀人,在京謁志公。志公問,何處人?曰,四川。志公曰,四川香貴賤?曰,很賤。志公曰,以為人賤,何不去之。其人回至青城山,對香述志公語,香聞此語,即便化。)須知世之沉潛不露者,一旦顯示神通,每即去世示寂,以免又增煩惱耳。否則須如濟公之裝痴詐顛,令人莫測其妙,乃可耳。

《印光法師文鈔》

上海護國息災法會法語

-02-

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們面對的眾生很多,用什麼心態去對待他們?如何隨順?要一切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一切以他為中心。

恆順眾生不是讓眾生恆順我,是我去恆順眾生,去理解他的處境、需求、好樂,乃至於煩惱。

但要於彼隨順而「轉」。這裡就需要有智慧,先要隨順他,但隨順的過程當中,要生起觀照的智慧,要轉化他。

如果有的眾生,煩惱很重,說要搶銀行,那你也隨順他去搶銀行,給他站崗,那行不行呢?

眾生有種種的欲望,我們最終隨順的是他的真性。

但是他的煩惱,我們在恆順的過程當中要轉化。這就需要智慧、善巧方便。

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民間有一個關於「魚籃觀音」的傳說。

是說觀世音菩薩觀察一個漁村有些眾生可度,他就變化成一個很美貌的少女,走在村里。她手裡拿著魚籃,裡面裝著用來放生的魚。

這個村裡的年輕人一看,一個美女來了,大家都來追求。這個美女就說,你們要娶我為妻就得要背誦佛經。先是讓他們背《心經》,這一背,有好幾百人都背會了;說你們這麼多人,我也不可能嫁這麼多人,就背《普門品》吧,又有好幾十個人背會了;再背《金剛經》,又有五個人背會了;最後背《法華經》,就剩一個姓馬的背會了。

魚籃少女於是就決定嫁給他了,而就在新婚的晚上,新娘子忽然得暴病身亡。馬郎痛惜不已,無奈將其埋葬。過了一段時間,有一位老和尚到那裡去,告訴他們,你們不要那麼愚痴,那個魚籃少女就是觀世音菩薩。然後把墳墓打開一看,金鎖骨連體,那是觀音的化身。馬郎受此點化,就出家了。正所謂是「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所以隨順眾生,需要有智慧、有慈悲。

總之,面對種種不同的眾生,無論是善的眾生、惡的眾生,一個修普賢行願的普賢行人,一定要有慈悲心,同時也得要有智慧行,才能隨順而轉。

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03-

未入正定聚 六信亦墮落

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這一段是從多方面來勸勉初發心菩薩,闡述發願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如來的必要性。

上次談到龍樹菩薩的三個比喻:初發心菩薩離不開佛的加持,就像嬰兒不能離開母親,像小鳥不能離開樹林,像不會游泳的人不要直接跳到水裡去救落水者。

這是從反面來闡述,初發心菩薩一定要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否則自己煩惱沒有斷,在這個世界度眾生,「無有是處」。

然後從正面來看,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都可以入到「正定聚」。

初發心菩薩屬於「不定聚」的範圍。

一般講,修行大乘佛法,有三種類別的眾生:一種是正定聚,是不會退轉的,決定可以成佛的;

第二是邪定聚,就是一闡提、外道,對三寶沒有正信正見,是一定會輪迴的;

最後是不定聚,就是指初發心修行人,會隨緣而轉:遇到善緣——大乘的緣,他能夠成佛;如果遇到不好的緣——外道的緣,他就會退轉。

所以對初發心菩薩來說,進入正定聚是非常重要。

正定聚就是阿鞞跋致,從證位的角度來看,至少是圓教初住的水平。

只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無論是上品上生,還是下品下生,都是阿鞞跋致,都能獲得不退轉位。

「聚」是「會」的意思,就是經中「諸上善人俱會一處」之「會」。

每天跟諸上善人都聚會在一起,與觀音、勢至這些大菩薩把手同行,共同修行,共成佛果。

往生到極樂世界後,就能夠見到阿彌陀佛,聽聞大乘佛法,得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決定能夠入到正定聚!(這是阿彌陀佛第十一願的保證。)

初發心菩薩如果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就很危險,就有退轉的可能。

蓮池大師舉出了舍利弗前世退轉的公案來證明。

舍利弗在得到圓教六信位(證到別教六住,相當於圓教的六信位)的時候,忽然發了大乘心,要去度眾生。

既然要度眾生就得要到人群稠密的地方去嘍。他這一發心,那也是驚心動魄。忉利天帝釋知道他發心了,要勘驗勘驗是否真誠,

於是就變化成一個年輕的婆羅門,在十字路口向眾人乞討。舍利弗一看,心想:哎,正好我要度眾生,機會來了!他就問這個婆羅門:你要乞什麼呀?婆羅門說:我的母親生病了,需要一個藥引子——一個發大心修道人的眼睛。

舍利弗一想:哎,我就發了大心了,也是修行人啊,這個機會不能錯過。就說:你要眼睛,好啊!順手一挖就把左眼挖下來了。沒想到這個婆羅門說:你怎麼這麼心急呀?我要的是右眼啊!

舍利弗想:喔,要右眼,那幫忙幫到底吧!就把另一個眼睛也挖下來了,給婆羅門。這已經太了不起了,一般人能夠舍到這個情形,那發心真的相當真誠,相當勇猛。

但是最後一招他就頂不住了。這個婆羅門拿著眼睛用鼻子嗅了一下,說:你這個眼睛不行,發臭。就把它拋到地上,還用腳一踏。

這下舍利弗就受不了了,說:這種卑鄙之人太難度了,還是回去吧,做自了漢算了。由於這樣的因緣舍利弗就退失了大乘心。

所以發大心能不能經受住考驗,很關鍵。這種考驗非常嚴峻,很容易讓人退轉。這一退轉的話,那無量劫以來就還是在輪迴裡面了。

濟公和尚吃肉、魚籃觀音嫁人,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