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俗語:「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古人的處世智慧,句句現實!


時間:2019/9/8 作者:紫竹林中觀自在{釋新善}

人生在世,我們避免不了與人打交道,而人際交往看似簡單,但卻是一門深奧的學問。有時候我們一個無心之舉,雖然自己覺得很開心或不舒服,但無形中也會給別人帶來些許感受。然而個體的差異性,處理待人接物也會不同,比如有的人比較城府,會很好的隱藏情緒,或是在恰當的時候給予糾正與提醒。而這些行為在古人看來,他們更傾向於直觀的表達出來,並且還喜歡用俗語形式歸納出發現的現象,藉此闡明道理告誡後世之人,希望他們能從中得到智慧的啟迪,從而少走人生彎路。

而今天要介紹的這句老話,就是古代人際交往中的處世之道,它正是「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俗語言下之意就是說,如果你在別人家中借住的太久,就會令人非常厭煩;要是你生活貧困,又經常走親戚的話,親情關係也會逐漸淡泊。那這句古人的現實智慧,背後有何隱喻呢?

其實,不論曾幾何時,親情都是無法割捨的感情,所以一直以來,人們向來對此頗為重視,但在親戚交往過程中,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地方。就像逢年過節的時候,親戚之間往來頻繁,這時但凡親戚登門都會熱情招待,有時甚至還會小住幾天,平日接觸不多正好藉此加深一下感情。可是在走親戚的同時,也要注意彼此容忍的範圍以內,一旦超過接受的底線,肯定會不招人待見的。例如在人家一住就是好幾天,即便親戚表面不說,心裡恐怕早已不勝其煩了。

仔細想一想,不論親戚與否,來了便是客人,作為家主自然要以禮相待,不過畢竟身為外人,住的太久勢必給人家生活帶來痲煩,只因你是客人要顧及到各方面需求。不難看出,這種混吃混喝的親戚,無疑於自貶身價,讓人非常瞧不起。

而下半句的「頻來親也疏」,與上半句意思想比,大有異曲同工之妙。按理來說,親戚經常走動本是好事,尤其對於感情的維繫,更是好上加好的事情。那麼俗語為何反其道而行之呢?

俗話說得好,無事不登三寶殿。俗語所說的「頻來」意在尋求幫助之意。在傳統思想中,親戚之間互相幫助理所應當,但如果走動太過頻繁,三番兩次找人幫助,親戚就會礙於情面左右為難,從而漸漸心生反感。所以說,這時人家不僅不會一如既往的幫你,反而還會刻意躲著你,生怕你有事再去打擾。如此一來,親情就會逐漸疏遠。當然了,一次拒絕沒什麼,可一旦人性發生扭曲,很可能把你之前所有的好都拋之腦後,反而對你充滿偏見,弄不好的話,別說親戚了,就是朋友也沒得做了。

總之呢,俗語的本意是想告誡我們,不論親戚來往,還是朋友交際,都要切記掌握分寸,懂得適可而止,否則因為外界暫時的利益而不顧親人感受,最後往往得不償失。所以說,在生活中,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親人,因為唯有包容,才能和睦相處,親情常伴。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