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信願法師: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判一代聖教,而舍聖道正歸淨土之文(三)


時間:2020/1/1 作者:信願法師專頁

【淨土宗略要文】道綽禪師立聖道淨土二門,判一代聖教,而舍聖道正歸淨土之文(三)

這一個「舍」字,不是放棄的意思,是放下的意思。不是說六度萬行都不要修了,念佛人也不要修布施了、也不要修持戒、也不要修忍辱、也不要修精進、也不要修禪定、也不要修般若,不是這個意思!如果是這個意思,那真的是錯會道綽禪師的意思,也錯會法然上人的意思,也錯會本願門所講的念佛道理。如果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好,其它什麼都不用修了,那聖道門的教法都會滅掉。因為你就只念南無阿彌陀佛而已,其它什麼都不修,那聖道門的經教都沒用,那當然就要滅掉,對不對?這樣就跟世尊所說的一代時教違背。更何況,六字洪名南無阿彌陀佛,是由法藏菩薩修學六度萬行所成就的,所以在因地是六度萬行的功德,在果地是六字名號的萬德,在因地叫做萬行,在果地叫做名號。所以念南無阿彌陀佛,會與修六度萬行牴觸、違背、矛盾嗎?不會。如果會,那這樣的道理一定不能成立,因為名號就是由六度萬行的點點滴滴功德所成就的,對不對?怎麼念南無阿彌陀佛行布施會錯呢?怎麼念南無阿彌陀佛行持戒會錯呢?怎麼念南無阿彌陀佛行忍辱會錯呢?依此類推,念南無阿彌陀佛,與修諸任何一行都不會違背。

念佛人當然要行布施,財施、法施、無畏施都要盡力去做,只是不執著於修行的功德相,修行的功德相放下叫舍,所以舍是放下的意思,不是放棄。放棄是沒做,放下是做了之後不執著。譬如財施,如果你布施了五萬元的港幣印經典,結緣有緣之人,你內心裡不執著布施的功德相:我出了五萬元的淨財,印了許多的經典流通佛法,為了是報答佛恩,因為阿彌陀佛的名號救了我的法身慧命,使我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成就菩提,所以佛恩廣大無以為報,我出了五萬元的淨財,印許多的佛經,讓有緣的人能夠跟我一樣,得受阿彌陀佛的名號救度,往生西方成就菩提。感恩阿彌陀佛的救度之恩。我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點點滴滴的功德,都在六字洪名圓滿具足,所以我的財施五萬元淨財,沒有任何功德可言。把財施的功德相放下了,這時候你就做到了「舍」這一個字的意思。放下功德相,不執著功德相,就是舍。放下跟放棄的不同,就是放下是做而不執著,放棄是毫無造作,放棄就是連五萬元的淨財都沒有布施出來,沒有做這一件財施的事情。所以放下與放棄不一樣。

舍聖道也是這一個意思,不是念南無阿彌陀佛,我也不要修布施,我也不要修持戒,我也不要修忍辱,我也不要修精進,我也不要修智慧,我也不要修其它任何萬行,不是的。念佛人要不要守戒?當然要守戒。在家人最基本的三皈、五戒,一定要持守,這是一切法的根本。戒為無上菩提本,應當一心持淨戒。如果你不持戒了,你念了南無阿彌陀佛,天天吃魚吃肉,天天殺人放火,天天干了許多的壞事,天天惡口罵人,天天發脾氣,那你還真正念佛嗎?我不認為你真正念佛,人家也不會認為你真正念佛,人家也不會認同你念佛,而且你這樣的行為,也不是阿彌陀佛用名號救度你的本意,阿彌陀佛也不希望你念佛念成這個樣子,對不對?

當然,念佛人第一要做的,就是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是淨業的第一福世福,一切法的根本。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不是修行嗎?三世諸佛如來在因地都修學三福,第一福世福,第二福戒福,第三福行福。那你去造作這一些世間福、小乘福、大乘福,不就是修行嗎?

所以舍不是行為的禁止,是心念的放下,這樣解釋才不會誤解底下要講的道理。因為底下要講的道理,一直到十七段文結束,都不離開——圍繞在念佛為中心,展開取捨之間的道理。

舍,第二個意義是暫擱。暫擱就是現在一時用不到,不是不要它。當我們認真的修學三學六度萬行,行為上去修學這一些諸行萬善,看清楚自己,參禪不能明心見性,持戒不能三業清淨,修密不能三密相應,學教不能大開圓解,而擺在眼前的是,生死無常的隨時到來,所以放下自力、提起佛力,依靠名號的本願力。所以放下自力就是舍,提起佛力就是歸。當修學聖道教法,發現自己不論怎麼讀經、怎麼持咒、怎麼拜佛、怎麼守戒、怎麼修六度萬行,都沒有辦法把見思煩惱降伏、斷除,那怎麼辦?生死的輪迴沒有解決,問題一直存在,這時候就把聖道的教法暫時擱置,趕緊念佛,為什麼?因為參禪不能明心見性,你能不念佛嗎?因為持戒不能三業清淨,你能不念佛嗎?因為修密不能三密相應,你能不念佛嗎?因為學教不能大開圓解,你能不念佛嗎?如果參禪能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何必一定念佛,對不對?如果持戒也能三業清淨,了辦生死,你何必一定念佛?如果修密能夠三密相應,即身成佛,你何必一定念佛?如果學教能大開圓解,了辦大事,你何必一定念佛?問題是修學聖道法門,能夠讓你斷除見思二惑出離三界成就佛道嗎?如果不能,你還不趕緊提起念佛,那聖道門你又走不通,淨土門你又不走,那隻剩一條路,哪一條路?死路!

所以舍是放下與暫擱,歸就是提起與依靠,當精勤的修學之後,看清楚自己是無力解脫生死的凡夫,地獄之火在腳底燃燒,內心一定非常的惶恐,所以徹徹底底的依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往生淨土,這時候就是從聖道邁向淨土,從自力走向他力。

說一些比喻讓大家容易明白舍與歸的意思。譬如照明,舍油燈歸電燈。我們現在的照明設備非常的現代化,譬如在我們的大殿裡有日光燈、有佛燈、有投射燈,室內大殿裡面燈火通明。有了日光燈,我們就不必再點油燈了,這時候就是舍油燈歸電燈,把油燈暫時收起來。可是有一天突然停電了,沒有電源,那日光燈就不管用了,這時候要不要點油燈?當然要!這時候油燈就拿出來點,才能照亮黑夜,這時候就是舍電燈歸油燈。聖道教法與淨土教法也是一樣,我們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而聖道的一切教法,哪一法哪一門,我們就很難成就往生西方,所以我們提起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可是當我們要修布施的時候,這時候布施就派上用場了。譬如說我們為了弘揚淨土教法,讓更多生命苦難的眾生,也能夠得遇佛號,念佛成佛,所以我們出資善款,印了許多淨土的經論流傳出去,這時候不就用了聖道門的布施嗎?對不對?這時候布施就拿出來用了——財施。當你印了許多的經論流通出去,可是很多人經論看不懂,你知道阿彌陀佛名號的意義,你跟他解說解說,讓他也能懂得念佛往生的道理,讓他也能夠明了念佛能夠消災免難的道理,這時候你不就行法施嗎?這時候你就在修布施,這時候你就在修聖道教法,對不對?

譬如說你念南無阿彌陀佛,你看到許多人大口吃肉,大碗喝酒,你覺得這樣的行為不好。修行人要自我規範,念佛人怎麼可以抽菸?念佛人怎麼可以喝酒?念佛人怎麼可以賭博?把這一些不好的習氣通通改掉,好好的持守佛陀的戒律。念佛人,在家菩薩,至少要受三皈五戒,甚至更進一步,受八關齋戒、菩薩戒;看到為非作歹的人,受到國法的制裁,甚至受到因果的報應,我們知所警惕,念佛人要好好守戒,這時候就是把聖道門的持戒拿出來用了。所以舍是暫擱的意思,不是永遠不要,是一時用不到。

譬如航行,舍轎車歸輪船。在大海航行,當然要搭船不能開車,這時候必須有所取捨,舍轎車取輪船。譬如喝湯,舍筷子歸湯匙,喝湯你要用筷子喝還是要用湯匙喝?當然用湯匙喝,這時候筷子暫時放下。但是,等一下要挾菜的時候,要用湯匙挾還是要用筷子挾?這時候就要用筷子挾了,挾菜的時候就舍湯匙歸筷子。你不能認為說,我現在挾菜,所以我用不上湯匙,我把湯匙丟到垃圾筒,不行!等一下喝湯的時候要用。聖道與淨土也是這樣,我們現在為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一心念佛歸淨土,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可是,有一天我們需要用到布施、需要用到持戒、需要用到精進、需要用到忍辱……聖道門的教法,我們還是要好好的修學。是這樣的意思,不是說只要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好,其它什麼都不用修了,這是誤會。這會讓人家對念佛起了反感,對不對?這樣的理解會讓人家越不想要念佛,反而阻礙淨土念佛法門的興旺。所以不要誤解祖師的本意。

《安樂集》是道綽禪師所著作,有二卷,由十二大門所構造而成,上卷到了第三門,其餘九大門是在下卷。道綽禪師的《安樂集》就是敘述《觀經》的要義。在這一本著作當中,道綽禪師引經據論五十多部,可以說是淨土教的敘說。所以道綽禪師的《安樂集》,跟我們開示聖道門與淨土門,勸勉我們末法的凡夫眾生,舍聖道歸淨土,意義非常的深遠。我們要深入的探討,千萬不能誤解。

時間也到了,向大家報告到這裡。

祝福大家,一心念佛,成就佛道。

南無阿彌陀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