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經宗趣
經之所崇尚者,名之為宗。宗者要也。全經之宗旨也。又宗者,修行之要徑也。故知宗者,為全經之綱領。綱舉目張,領提衣順,是故於辨體後,首應明宗。體是理,宗是行。體者,乃宗所依之體。宗者,即是顯體之宗。二者互相表里。宗是會體之要行,故應崇尚。《香象心經疏》云:『言之所貴曰宗,宗之所歸曰趣。』又圭峰大師《圓覺略疏》云:『趣者,意趣、趣向。即心意識所歸趣之處。』可知,趣者,歸趣也。是故依經宗旨,明其所為,識其所求,究其所至,名之為趣。
魏譯《無量壽經》之宗趣,古有多解,其例非一。《嘉祥疏》云:『此經宗致①凡有二例。一、彌陀修因,感淨土果。二者,勸物(指眾生)修因,往生彼土。』海東元曉師《宗要》云:『此經正以淨土因果為其宗體。攝物(指眾生)往生以為意致。』曇鸞師云:『以佛名號為經體。』善導師云:『念佛三昧②為宗,一心回願往生淨土為體(體字即指宗趣之趣)。』日釋觀徹《合贊》云:『此經念佛為宗,往生為體(即趣)。一經所尊專在念佛,故以念佛為之宗也。宗之所趣唯在往生,故以往生為經體(即趣)。』
【注釋】
① 宗致:
《佛學大詞典》:指宗派根本之主張、歸趣。又作宗趣。為一宗、一派立教說法之元由,及思想、精神等之最高表現。又體得宗旨之修行法,亦稱宗致。
② 三昧: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術語),舊稱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譯言定,正受,調直定,正心行處,息慮凝心。心定於一處而不動,故曰定。正受所觀之法,故曰受。調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調直定。正心之行動,使合於法之依處,故曰正心行處。息止緣慮,凝結心念,故曰息慮凝心。智度論五曰:『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同二十八曰:『一切禪定,亦名定,亦名三昧。』同二十曰:『諸行和合,皆名為三昧。』同二十三曰:『一切禪定攝心,皆名為三摩提,秦言正心行處。是心從無始世界來常曲不端,得此正心行處,心則端直,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中則直。』止觀二曰:『通稱三昧者,調直定也。』大論云:『善心一處住不動,是名三昧。』大乘義章十三曰:『定者當體為名,心住一緣,離於散動,故名為定。言三昧者,是外國語,此名正定。』同二曰:『以心合法,離邪亂,故曰三昧。』同九曰:『心體寂靜,離於邪亂,故曰三昧。』同二十曰:『定者據行便息亂住緣,目之為定。就實而辨真心體寂,自性不動,故名為定。』新稱三摩地,譯為定或正受,等持等念。又曰現法樂住。定與正正受。其義同前。平等保持心,故曰等持。諸佛諸菩薩入有情界平等護念彼等,故曰等念。是就利他業而釋之也。又現定中法樂,故曰現法樂住。正受之異名也。唯識論五曰:『於所觀境令心專注不散為性,智依為業。』探玄記三曰:『三昧此雲等持,離沉浮,故定慧等,故名等也。心不散,故住一境,故名持也。』法華玄贊二曰:『梵雲三摩地,此雲等持。平等持心而至於境,即是定也,雲三昧者訛也。』玄應音義三曰:『三昧,或言三摩提,或雲三摩帝皆訛也。正言三摩地,此譯雲等持。等者正也,正持心也,持謂持諸功德也。或雲正定,謂住緣一境,離諸邪亂也。』菩提心義一曰:『梵雲三摩地,唐雲等念。入有情界,平等攝受而護念之者。』
【譯文】
經典所崇尚的,就稱之為宗。所謂宗,就是重要的意思,是全經的宗旨。另外,宗是修行的要徑。故而可知,宗就是全經的綱領。大綱列舉出來,小目自然也就展開了,提起領子,衣服自然也就順直了。所以在辨明體性之後,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宗旨。體是理體,宗是行門。體是宗所依據的理體,宗是顯明理體的宗,二者互為表里。宗是體悟本體的重要行門,所以應該崇尚。《香象心經疏》中說:『言語中所尊貴的叫做宗,而宗的歸向之處就叫做趣』。此外圭峰大師在《圓覺略疏》中說:『趣,指意趣、趣向。就是心意識所歸趣之處。』可以知道,趣就是歸趣的意思。所以依據經的宗旨,明了它所要做的,辨識它所要追求的,搞清楚它最終的目的,就叫做趣。
有關魏譯本《無量壽經》的宗趣,自古以來有多種解釋,其例證也不止一種。《嘉祥疏》中說:『這部經的宗趣大致有兩個。第一,阿彌陀佛修殊勝的因行,感得了清淨妙土的果報。第二,勸導眾生修因,往生極樂淨土』朝鮮的元曉法師在《無量壽經宗要》中說:『這部經正是以淨土因果作為它的宗體。以攝客群生往生淨土作為意趣』。曇鸞大師說:『以阿彌陀佛的名號作為經體』,善導大師說:『以念佛三昧為宗旨,以一心回向發願往生淨土為趣向』。日本的釋觀徹法師在《無量壽經合贊》中說:『此經以念佛為宗旨,以往生為歸趣。一整部經所尊崇的專是在念佛上,所以以念佛為它的宗旨。宗旨所歸趣之處只在於往生,所以以往生淨土為歸趣。』
【心得報告】
上文第一段分別告訴我們何為宗,什麼是趣,內容詳實,不難理解。下面一段則列舉了歷代祖師大德對無量壽經宗趣的闡述。從中可以看出,所謂英雄所見略同,大同而小異,也為後續論述本經的宗趣,做了很好的參考和鋪墊。
淨宗稱《無量壽經》為大經,《阿彌陀經》為小經。蓋此二經僅有詳略之別。故蓮池《疏鈔》稱大經為大本,小經為小本,良以二者實同一經也。《阿彌陀經》之宗趣,亦有多說。茲擇其精要者,如《疏鈔》曰:『依正清淨,信願往生,以為宗趣。』《圓中鈔》云:『以信願淨業為一經宗致。』《彌陀要解》曰:『以信願持名為宗。』
綜上大小二本,中外諸家所明宗趣,皆以信願持名,往生淨土為本。於是廣參諸家之說,據本經之文,標明本經宗趣曰: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
【譯文】
淨宗將《無量壽經》稱為大經,《阿彌陀經》為小經。這兩部經只是在詳略上有所差別。所以蓮池大師在《彌陀經疏鈔》中稱大經為大本,小經為小本,因為這兩部經確實可以說是同一部經。關於《阿彌陀經》的宗趣,也有多種說法。這裡選擇其中的精要,如《彌陀經疏鈔》中說:『以極樂世界依報、正報的清淨莊嚴,相信並發願往生,作為宗趣。』,《圓中鈔》中說:『以信願淨業為一經的宗趣』,《彌陀要解》中說:『以信願持名為宗旨』。
綜合大本和小本,中外各家所表明的宗趣,都以信願持名,往生淨土為根本。於是廣泛參考各家的說法,並根據本經的經文,標明本經的宗趣為:本經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旨,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歸趣。
【心得報告】
此段又列舉出淨土宗小本《阿彌陀經》的宗趣作為參考,以綜合得出最後的結論: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以圓生四土,逕登不退為趣。」。其中「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本經原文,分別出現在本經第二十四品—三輩往生品中每一輩的論述當中,也就是說,無論是上輩、中輩、下輩,哪一輩往生都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作為核心和宗旨。「圓生四土,逕登不退」並非出自經文原文,是根據經文義理所作出的精妙總結。圓生四土的這個「圓」字是極樂世界最為殊妙的特徵之一,在前言部分講述「四土」的概念時,在心得分享中提到過,往生到凡聖同居土,就等於是往生到了上面的方便有餘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土之中,在彌陀願力的加持下,與上三土享有同樣的受用,四土之間是互融互涉的,沒有隔歷,所以稱為「圓生」。逕登不退的「逕登」就是快速直截地登上。其他法門是正入無生,猶如爬樓梯,淨土宗是巧入無生,猶如坐電梯。「不退」就是經文中的阿惟越致菩薩,就是不退轉的菩薩,不退包含了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而念不退就相當於明心見性,大徹大悟,圓教初住、別教初地以上的菩薩,那就不是小聖,而是大聖了。所以簡單說,就是蓮池大師所謂的「齊諸聖於片言,越三祗於一念。」
甲 首明宗
經中《三輩往生品》中,所有上中下三輩往生之人,莫不以『發菩提心①,一向專念』為因。又彌陀第十九願曰:『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②,奉行六波羅蜜③,堅固不退。復以善根④回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⑤間,即生我剎⑥,作阿惟越致菩薩⑦。』第十八願曰:『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可見第十九願重在發菩提心,一心念我。第十八願重在至心信樂,一向專念。故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彌陀本願之心髓,全部大經之宗要,往生必備之正因,方便度生之慈航,本經所崇,全在於此,修行要徑,唯斯捷要,故為本經之宗也。
【注釋】
① 菩提心:
《佛學大詞典》:全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又作無上正真道意、無上菩提心、無上道心、無上道意、無上心、道心、道意、道念、覺意。即求無上菩提之心。菩提心為一切諸佛之種子,淨法長養之良田,若發起此心勤行精進,當得速成無上菩提。故知菩提心乃一切正願之始、菩提之根本、大悲及菩薩學之所依;大乘菩薩最初必須發起大心,稱為發菩提心、發心、發意;而最初之發心,稱初發心、新發意。求往生淨土者,亦鬚髮菩提心。無量壽經卷下謂,三輩往生之人皆應發無上菩提心。菩提心之體性,大日經卷一住心品謂,如實知自心,即為菩提。即以本有之自性清淨心為菩提心。
② 功德:
《佛學大詞典》:音譯作懼曩、麌曩、求那。意指功能福德。亦謂行善所獲之果報。景德傳燈錄卷三有如下記載,梁武帝問於菩提達磨(大五一·二一九上):『朕即位已來,造寺、寫經、度僧不可勝紀,有何功德?』師曰:『並無功德。』蓋此僅為人天小果有漏之因,雖有非實。所謂真功德,乃淨智妙圓、體自空寂,不求於世。往生論注卷上亦詳論虛偽、真實之二種功德。大乘義章卷九(大四四·六四九下):『言功德,功謂功能,善有資潤福利之功,故名為功;此功是其善行家德,名為功德。』勝鬘寶窟卷上本(大三七·一一中):『惡盡曰功,善滿稱德。又德者,得也;修功所得,故名功德也。』又功德之深廣喻為海,稱功德海,其貴重如寶而謂功德寶,其他尚有功德藏、功德聚、功德莊嚴、功德林等多種名稱。
③ 六波羅蜜:
《佛學大詞典》:全稱六波羅蜜多。譯作六度、六度無極、六到彼岸。波羅蜜譯為度,為到彼岸之意。即為達成理想、完成之意。乃大乘佛教中菩薩欲成佛道所實踐之六種德目。即(一)布施波羅蜜,又作施波羅蜜、檀那波羅蜜、布施度無極。有財施、法施(教以真理)、無畏施(除去眾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種,能對治慳貪,消除貧窮。(二)持戒波羅蜜,又作戒波羅蜜、尸羅波羅蜜、戒度無極。持守戒律,並常自省,能對治惡業,使身心清涼。(三)忍辱波羅蜜,又作忍波羅蜜、羼提波羅蜜、忍辱度無極。忍耐迫害,能對治嗔恚,使心安住。(四)精進波羅蜜,又作進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精進度無極。實踐其他五德目時,上進不懈,不屈不撓,能對治懈怠,生長善法。(五)禪定波羅蜜,又作禪波羅蜜、禪那波羅蜜、禪度無極。修習禪定,能對治亂意,使心安定。(六)智慧波羅蜜,又作慧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明度無極。能對治愚痴,開真實之智慧,即可把握生命之真諦。以上六波羅蜜,始於布施,而終於智慧,由此可知大乘菩薩之偉大胸襟。
此六波羅蜜為戒、定、慧三學所攝,據解深密經卷四載,施、戒、忍三波羅蜜為增上戒學所攝,禪波羅蜜為增上心學所攝,般若波羅蜜為增上慧學所攝,進波羅蜜則通為三學所攝。又法相宗將六波羅蜜之智慧波羅蜜開為方便善巧、願、力、智等四波羅蜜,合為十波羅蜜,作為菩薩之勝行,以配菩薩十地,說明修行次第。
④ 善根:
《佛學大詞典》:又作善本、德本。即產生諸善法之根本。據中阿含卷七大拘絺羅經載,比丘知善、知善根,是謂成就見、得正見,於法得不壞淨,入於正法中。無貪、無嗔、無痴三者為善根之體,合稱為三善根。不善根則為善根之相反,貪、嗔、痴等,即稱三不善根,或稱三毒。又善法為得善果之根本,故亦可稱為善根。
⑤ 須臾:
《佛學大詞典》:表短時間。即暫時、少頃之意。音譯牟呼栗多。俱舍論卷十二載,牟呼栗多代表一晝夜的三十分之一,相當於今日之四十八分鐘。然經中『須臾』一詞,不一定指此時限。有時視同『剎那』,而表示極短之時間。
⑥ 剎:
《佛學大詞典》:又作紇差呾羅、剎多羅、差多羅、剎摩。 意譯為土田、土、國、處,即指國土,或合梵漢稱為『剎土』。一般所熟知之『佛剎』即佛土之意。
⑦ 阿惟越致: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阿鞞跋致]條,(術語)又作阿毗跋致,或作阿惟越致,譯曰不退轉。不退轉成佛進路之義。是菩薩階位之名。經一大阿僧只劫之修行,則至此位。阿彌陀經曰:『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同慈恩疏曰:『阿鞞跋致者,阿之言無,鞞跋致之言退轉。故大品經云:不退轉故,名阿鞞跋致。(中略)是人不為諸魔所動,更無退轉。』
【譯文】
在本經的《三輩往生品》當中,所有上中下三輩往生的人,都是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因。另外,阿彌陀佛所發的第十九願中說:『聞到我得名號,發菩提心,修習種種的功德,奉行六波羅蜜,信心堅固而不退轉。再以此善根做回向,願意往生到我國。一心專注地念我,晝夜都不間斷。在臨壽終的時候,我與諸多的菩薩大眾迎面出現在此人面前,經須臾之間,就能往生到我的佛剎中來,作阿惟越致菩薩。』第十八願中說:『聞到我得名號,用至誠之心歡喜信受。所有的善根,心心念念都回向願意往生到我得佛剎中來。乃至只有十念,假如不能夠往生,我就不成無上的佛道。唯有除去犯下了五逆的罪惡和誹謗正法的人』。可以看出,第十九願的重點是在發菩提心,一心念我。第十八願的重點是在以至誠心歡喜信受,一向專念。所以可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是阿彌陀佛本願的心髓,全部大經的宗旨和綱要,往生所必須具備的正因,善巧方便度化眾生的慈航,本經所崇尚的,全在於此處,修行的要道,也唯有此最為直捷和重要,所以說它是本經的宗旨。
【心得報告】
上文是從本經經文的角度出發,說明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的原因。
曇鸞大師①《往生論注》曰:『無量壽經三輩往生中,雖行有優劣,莫不皆發無上菩提之心。此無上菩提心,即是願作佛心。願作佛心,即是度眾生心。度眾生心,即攝取眾生生有佛國土心。是故願生彼安樂淨土者,要發無上菩提心也。若人不發無上菩提心,但聞彼國土受樂無間,為樂故願生,亦當不得往生也。』又《安樂集》②曰:『依天親《淨土論》(即《往生論》)雲,凡欲發心會無上菩提者,有其二義:一者,先須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法。二者,須知三種順菩提門法。何等為三:一者依智慧門,不求自樂,遠離我心貪著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門,拔一切眾生苦,遠離無安眾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門,憐愍一切眾生心,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故。是名遠離三種菩提門相違法。順菩提門者,菩薩遠離如是三種菩提門相違法,即得三種隨順菩提門法。何等為三:一者無染清淨心。不為自身求安樂故。菩提是無染清淨處,若為自身求樂,即違菩提門。是故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二者安清淨心。為拔一切眾生苦故。三者樂清淨心。欲令一切眾生得大菩提故。攝取眾生生彼國土故。菩提是畢竟常樂處,若不令一切眾生得畢竟常樂者,則違菩提門。此畢竟常樂,依何而得。要依大義門。大義門者,謂彼安樂國土是也。故令一心專至,願生彼國,欲使早會無上菩提也。』
【注釋】
① 曇鸞大師: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人名)續高僧傳六曰:『曇鸞或作巒,雁門人。初研究四諦之佛性,註解大集經,半而罹疾,欲以長生之道究佛教之蘊,學仙法。大通年中,至梁接陶隱居,得仙經十卷,欲往名山依法修治。行至洛下,途遇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問曰:佛經中長生不死法有勝此仙經者否?留支唾地曰:是何言也?此方何處有長生法?縱得長生,終輪迴於三有而已。即以觀無量壽經授之曰:是大仙方也。鸞頂受,燒仙經,一心修淨業。魏主重之,號曰神鸞。下敕使住并州大寺,晚移住北山石壁玄中寺。魏興和四年寂於平州遙山寺,壽六十七。所著有往生論注,贊阿彌陀佛偈。自號為有魏玄鑒大士。曇者,梵語,譯曰法。鸞為漢言,是淨土真宗七祖之第三祖也。
② 安樂集:
《佛學大詞典》:凡二卷。唐代道綽(562~645)撰。收於大正藏第四十七冊。據迦才之淨土論所舉,道綽歸信淨土教,繫於隋大業五年(608)四十八歲時,故本書之著述時期,或在公元六○九至六四五年間。其著述目的,有多種說法:或謂本書系自全部佛教教義之中,將淨土教之要義摘錄出來,而非與某一特定之經典有關;或謂本書系敘述淨土三經之要義,為勸人往生之書;亦有謂本書為『觀無量壽經』之要義釋,乃在宣揚往生淨土之真義。本書之內容,由十二大門所成。系將佛陀一代時教分判為聖道、淨土二門,並以淨土門相應於末法之鈍根眾生,故提倡念佛法門,勸人以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後世日本將佛教分為聖道門與淨土門之風氣,即由本書創始。
蓋道綽之時代,正逢北周武帝排佛事件,當時我國佛教之末法思想非常普遍,佛教之存續問題,已形成一種危機。當時又有三論宗諸師,以淨土往生之說為有相之見,注釋攝大乘論之諸家並認為念佛為『別時意』,諸多排斥淨土法門,故道綽於此書中亦多有論辯。
本書又依據大集經之五個五百年說,主張當時為第四個五百年,眾生必須依靠稱念佛名方能得救,遂極力提倡念佛法門,此一思想,後由弟子善導集其大成。此思想傳入日本後,在鎌倉時代成為法然與親鸞淨土教之骨架。
【譯文】
曇鸞大師在《往生論注》中說:『在無量壽經的三輩往生中,雖然在行持上有優等與差劣的差別,但同樣都說要發無上菩提心。這個無上菩提心,就是願作佛的心。願作佛的心就是度化眾生的心。度化眾生的心就是攝取眾生生到有佛的國土中的心。因而發願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必須要發無上菩提心。如果行人不發無上菩提心,只是聽說這個國土可以享受無間的快樂,只是為了這個享樂而願意往生,那樣也是不能夠往生的。』此外,《安樂集》中有說:『依據天親菩薩的《淨土論》(也就是《往生論》)中說,凡是想要能發無上菩提心的人,要明了兩個重要的義理:第一,首先必須遠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背的法。第二,必須要知道三種隨順於菩提門的法。這三種法是什麼呢?第一是要依靠智慧門,不為自身求得安樂,遠離對自己身心的貪愛和執著。第二是要依靠慈悲門,濟拔一切眾生的苦,遠離一切讓眾生不安的心。第三是要依靠方便門,生起憐憫一切眾生的心,遠離希望別人恭敬供養自己身心的心。這就是遠離三種與菩提門相違的法。所謂順菩提門,菩薩如果能遠離以上所說的三種與菩提門相違背的法,就能得到三種隨順菩提門的法。具體是哪三種呢?第一是無染清淨心,就是不為自身去求得安樂,菩提是沒有染污的清淨之處,如果只是為自身而去求得安樂,就與菩提門相違背了。所以說無染清淨心是順菩提門。第二是安清淨心,是為濟拔一切眾生的苦。第三是樂清淨心,希求能讓一切眾生都得到圓滿的菩提。攝取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菩提是究竟圓滿的常樂之處,如果不能讓一切眾生都能夠得到究竟圓滿的常樂,就是與菩提門相違背。這個究竟圓滿的常樂,依靠什麼才能得到呢?要依靠大義門。所謂大義門,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所以令一切眾生一向專念,至誠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就是想讓眾生能夠儘早證得無上菩提。
【心得報告】
上文引證曇鸞大師的開示,告訴我們想要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一定要發無上的菩提心。其中的後半句,我們尤其應該要留意,千萬別輕易划過。如果我們聽說極樂世界十分美好,衣食住行有無盡的快樂,而只是為了個人的享受而發願往生。那麼大師告訴我們,這樣的人是無法往生的!原因就是沒有發出無上菩提心,不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道綽大師在《安樂集》中告訴我們,要想發出無上菩提心,須要遠離三種與菩提心相違背的法,遵奉三種與菩提心相順的法。而遠離了與菩提門相違的法,反過來也就是順菩提門的法。第一是要以智慧為門,不要求取自己的安樂。恩師一直提倡的,要放下十六個字,首要就是放下「自私自利」,再有就是「名聞利養」,「五欲六塵」,「貪嗔痴慢」,這些統統都是染污,無時無刻不在染污我們的本心。我們不能放下的根源都在於執著,執著四大假合的這個身體是自己的身,能思能想的這個心是自己的心,於是一切都順其自然地為自己的身心考慮,造業受報。殊不知,四大五蘊都是假的,如金剛經上講的,都是「夢幻泡影」。所以為什麼要以智慧為門?只有擁有了智慧,認清了事實真相,才能看得破,只有看破了,才能放得下。
第二是要以慈悲為門,拔濟一切眾生的苦難,所謂「悲智雙運」。慈悲心是我們這個五濁惡世當中最為缺少的。恩師在經教中常講,釋迦摩尼佛在這個世界當中示現成佛,名號就代表著這個世界的特徵,釋迦是「仁慈」的意思,摩尼是「清淨」的意思,說明我們這個娑婆世界最大的問題就是缺少慈悲心,而且濁惡不淨。所以祖師大德都告誡我們,無論是誦經、持咒、念佛、拜佛,都一定要把自己修學的功德做回向,就是拓開我們的心量,長養我們的慈悲心。四弘誓願第一願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如果我們稍加留意去觀察、思惟,眾生確實太苦了!別說我們看不到的地獄、餓鬼道的眾生,就眼前能夠看到的,我們每天隨便打開新聞去看看,各種苦難、災難隨處可見,而這些無不是因為迷惑不覺,妄造苦因,進而自嘗苦果,的確是佛所謂的「可憐憫者」。而大師在這裡告訴我們,不是說不要傷害眾生就可以了,而是連讓眾生感到不安都不可以,要善於去用柔軟的言行去安慰、開導眾生,如果我們的慈悲心夠不上這個標準,想要發出無上菩提心就難了。雖然我們是凡夫,煩惱習氣很重,但也要發心向這個方向努力才行。我們只有真誠恭敬地去做,真幹了,才能逐漸體會到佛菩薩的用心,只有與佛菩薩同德同行,才能也體會到真正的無上菩提心。再用這個心去念佛,才能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感應。印光大師所謂:「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第三是以方便為門,要時時刻刻生起憐愍一切眾生的心,要遠離恭敬供養自己的這個假身、這顆妄心。憐憫一切眾生的心要怎樣發?就是要發心讓一切眾生都能證得大菩提,要讓所有眾生都往生到極樂世界去,因為證得菩提,也就是成佛,才是畢竟常樂的安穩處。這是將我們的憐憫心落到了實處。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又如何去落實?恩師常講,讓我們換心,不要總想利益自己,處處都要想著利益他人,要慢慢形成習慣。還要總想著自己,不肯放下,那就是在恭敬供養自身心。憐憫一切眾生是利他,遠離恭敬供養自身心是自利,自利利他最終都要依靠方便之門,什麼是方便之門?就是所謂的「大義門」,就是阿彌陀佛為我們建立的西方極樂世界。
以上這三樣都能落實,必然就能夠發出無上菩提心,就與阿彌陀佛的本願相應,哪有不往生的道理?永明大師所謂:「萬修萬人去」。
這裡還有一點值得一提,黃念老告訴我們,曇鸞大師和道綽大師原本都是淨土宗的祖師,曇鸞大師曾被譽為「神鸞」,而道綽大師是依曇鸞大師為老師。現在的二祖善導大師是依道綽大師為老師的,是這樣的一個師承。只是由於他們的著作曾經一度失傳,再後來的人就沒有把他們列入進去。近代楊仁山居士從日本找到了很多佚失的古書,其中就包括《往生論注》和《安樂集》等,於是又重新在國內流通。所以我們對於曇鸞大師和道綽大師的著作,都要當作是祖師的訓導,是絕無錯謬的。如果單從法緣的角度來看,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因緣真是無比殊勝!
點我打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