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5/14

讓吃飯也成為修行

吃飯能否成為修行,關鍵就在於對待飲食的心態。叢林的齋堂又名「五觀堂」,也是要求僧眾在受供時「食存五觀」。五觀的內容是:

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想著自己所吃的每一口飯,會有許多人付出辛勤勞動。我們不耕不織,卻在此安然享用,由此生起感恩之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應供。同時還要想想自己有什麼資格和德行接受他人供養?如果德行未具而受供,是有損福報的。所以我們不僅要惜福,更要培福。如果不慎將現有這點福報耗盡,修道障緣將會更多。

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用餐時應該保持觀照,不起貪嗔。這是飲食中常有的兩種狀態,合口味就拚命貪吃,不合口味就心生煩惱,這就被舌根所轉了。

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飲食不是為了長得好看,也不是為了貪著美味,而是為了治療饑渴之病。戒律中,將饑渴等身體所需稱為「故病」,即與生俱來的疾病,食物不過是療病良藥。

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我們吃飯,是為了修行、為了成就佛道、為了利益一切眾生。如果有這樣的發心,無論吃什麼都消受得起。否則,在寺院享受十方僧物時,自己還是要掂量掂量的。

以上五種觀想都是幫助我們在吃飯時提起正念。當然,其中有一些是特別針對出家人而說。但核心有兩點,一是遠離貪著,二是端正發心,為利他而吃,這也是每個在家眾應有的認知。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