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5/26

《法性基礎》之二十六 —— 2013年3月1日《心經》網路課堂錄音整理 各位同學晚上好!今天接著學習《心經》。上一次課給大家分享到了「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這一句話給我們帶來的一些啟發。今天接著上一次課的分享,把這一句話的內容進一步挖掘一下。 因為我們接觸佛法以後,就知道佛法最高深的境界就在於對空性的體驗和認知,大家一般探討佛法的時候很容易就談到「空」,那麼「空」到底是什麼?目前為止所能找到最嚴格的界定就是:空相是什麼?「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大家看一看這個描述的特點,非常明顯,什麼特點? (學員A:恆常。) 法師:恆常?這個還恆常?否定?還有沒有?非常明顯,空性它不是正面描述,它是否定,反面闡述的。這個特徵我們要好好的挖掘一下。如果哪一天大家從正面解讀「空性」是什麼的時候,你要小心,很有可能就已經不空了。比如說:空性你怎麼去解釋它? (學員B:緣起。) 法師:緣起,好像不否定啊,可是緣起不空啊,對不對?你可以說是「無我」,這「無我」是不是否定?這是否定。為什麼空性一定要從反面去否定它而沒辦法從正面界定它,原因在什麼地方? (學員C:因為它是空的。) 法師:哎喲(法師笑)!因為是空的。空嗎?一個法之所以稱為一個法必定有它的特點,只要用這個特點去描述它,一定不是空。一定不空!你空的話怎麼去描述它呢?就連虛空它都是一個對象,都要給它安立一個特徵要去描述它,它都不空,請問什麼還可以空? 今天我們來看一看,這個為什麼要從反面來去界定「空」,而沒辦法從正面。有沒有可能從正面去界定這樣一個空性的內涵,這是我們要探討的。大家知道在面對一個對象的時候,(法師舉起手裡的一本書)這是什麼? (眾學員:書。) 法師:書,是不是?有沒有不同答案? (學員A:紙。(眾笑)) 法師:書,好!第二層答案就是紙,對不對?有沒有再不同的答案呢? (學員B:知識。) 法師:知識(法師笑),知識,可以看到知識了,還有沒有呢? 剛才有幾位同學已經給大家界定這是書、是紙、是知識,這幾位同學描述的對象。只要你給它界定,都可以說這個肯定不是它的根本的特質。這個書這個名字是我們給它安立上去的;這個紙也是給它安立上去的;所謂的知識也是給它立一個概念,給它安立上去的。 大家知道,這就是一個(法師板書)外在的對象,我們用漢語來表示就是「事物」,所謂的對象就是事物。事物是兩個字,籠統來講是一個詞,兩個字。這兩個字內涵不同,大家知道事是事,物是物。可以理解吧?書這個對象它是一個物,但是你要把這個書給造出來是一件事,對不對?我怎麼去利用這個物那就變成一個事了。所以物啊有本末,事呢有終始。大家讀過了吧?這不是白讀的(法師笑)!這關鍵時刻就能派上用場。 一個物有本末,本末是什麼概念呢?空間概念。可以體會啊!本、末是一個空間概念。而終始呢是時間概念。事物就是在一個時間和空間的框架下對一個對象的描述我們就稱它為事物。當我們去面臨這樣一個事物的時候,如果人去面對它的時候,就會去給它安立一個取相,就開始描述了。人一對這個事物的時候就開始一個描述了,比如說:剛才大家認為我手裡面拿的這個事物叫書,就開始描述了。各位,我們能對書做一個定義嗎?什麼叫書?這個是書嗎(法師舉起粉筆)?大家都知道這不是書。這是書嗎? (眾學員:是的。) 法師:是的,可是你怎麼知道裡邊有字呢?如果裡面全是白紙的話,它還是書嗎? (眾學員:不是。) 法師:那就變成本子了(法師笑)。本子,空白的本子,大家不要被表面現象所欺騙,裡邊很有可能是空白的紙。不過這個肯定是有字的(眾笑)。我沒有作弊,這裡邊是有字的。我們之所以知道不是本子而是書是因為裡面有字。書之所以稱為書是因為帶有字的紙張的集合可以界定為書。啊,有同學搖頭了,難道不是嗎? (學員A:不是啊!) 法師:那為什麼呢? (學員B:那我這本里也有字。)(法師笑) 法師:對呀,現在就有問題了,各位我們的本子裡邊也有字,也有紙,裝訂起來但卻不成為書(法師笑),它是本子。你再整理一下出版,那就變成某某著的書,對不對。可以這樣理解吧?可以理解。所以只要給它一個定義,那一定有例外。可以理解啊。 那請問什麼才叫書?我們還能不能再給它去定義?剛才我給它一個定義,馬上就有同學提出反對的意見了,說這個不嚴格,對不對?還能不能找出一個定義來,什麼叫做書?為什麼出版以後才叫書,自己寫的難道就不可以叫作書了嗎?過去沒有出版社,自己寫個講義裝訂起來,難道不可以稱之為書嗎?對不對?(法師笑)這個不再挖掘了啊,只要給它安立一定會有反例。 (學生A:過去的書是寫在竹簡上的。) 法師:是啊,過去沒有紙張,我們是竹簡上穿起來的,那還叫書嗎? (學生B:叫書。) 法師:那也叫書啊,那不叫書吧。那就叫竹簡。竹簡上裝訂的就是文字。好,剛才隨便拿了一個啊,大家一看就知道是書,但是你要嚴格去定義它什麼叫書的時候,會發現你定義不出來。 各位在生活中你要見到一個人,你知道他就是人,絕對不是貓(眾笑)。你看到貓的時候絕對不是狗,我們辨別率是非常的準確。可是我們要問各位什麼才是人的時候,你能給出一個嚴格的定義嗎?誰有信心說我就可以定義出來?你別說我就是人,你看吧,你把我身上所有的特徵描述出來就是人。誰能定義一下什麼叫人?你的定義沒有漏洞,找不出反例?(學員沉默)沒有一個同學? 好,這個啊,這就出問題了。我們描述一般是正面的,比如說,以前給大家舉例子,比如水,什麼叫水? (學員A:H2O。)(眾笑) 法師:H2O都是水嗎?不要拿這些來蒙我喔,H2O可不都是水喔,H2O液態是水,變成氣態還是水嗎?變成汽了,對不對?不那麼容易界定的。 大家不要覺得說我們學《大乘五蘊論》好像那麼簡單,沒那麼簡單的!這些古來的祖師大德一定絞盡腦汁,一定要去找,找到最後發現水有三個字可以描述,叫什麼呢? (眾學員:流濕性。) 法師:哎,流濕的性質!流濕性,凡是具有流濕性的對象給它安立一個名叫「水」。請問汽油是水嗎? (學員A:不是。) 法師:是吧?為什麼不是呢? (學員A:它有流動性沒有濕。) 法師:它也有流濕性啊。 (學員B:沒有濕性吧。) 法師:油怎麼會沒有濕性呢? (學員B:濕的東西能把火澆滅,汽油能把火澆滅嗎?)(法師笑) 法師:誰說的濕的東西能把火澆滅?濕的東西能把火澆滅嗎? (學員B:濕氣就潮嘛,潮就不助燃嘛,油是助燃的。) 法師:我們沒有說濕的東西就可以把火澆滅啊,難道水真的可以把火澆滅嗎?你要看火有多大,火如果非常大的時候,你加點水那還真的助火燃燒得更加旺盛了,這很明顯的。 如果大家放鬆心情去辯論的話,只要任何一個觀點,你去說都可以找出反對的意見。你就只要立正面的觀點啊,你不立沒辦法,誰也破不了你。好,正面流濕性。對我們學了佛法來講的話,這個水是一個高度抽象的概念,是具有流濕的特徵。所以在我們的印象中只要看到有流動,有濕的特點,我們都給它安立一個名字叫水。 可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去觀察你就會發現,這水就分兩類了:一類是現在看到的水;一類是非水的水。非水的水是什麼呢?比如說汽油,類似的如煤油;油一類、乳一類都具有流濕的特點,可是它又不稱為水,我們說的水是具相的水,不是抽象的水,這一概念都含在裡邊了。這個水是不是指一個具體的呢?你會發現,這個還不具體,為什麼?海裡面的水和河裡面的水能一樣嗎?河裡的水跟源頭剛剛開始融化的雪水能一樣嗎?雪水和甘泉的泉水能一樣嗎?你會發現水和水又不同了。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眼前有一個杯子,杯子裡面是自來水燒出來的開水,好一點你再喝個礦泉水;有的同學還特別喜歡喝這個汽水。這個水啊,本身看起來已經很具體了,可是在我們生活中面對一個實實在在的對象的時候,一定是一個不抽象,一定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對象。 好,我們可以把水啊分成海水、河水、井水、山泉水、雪水,各種各樣的水。請問,海水是不是就很具體了?一點都不具體。海水還是高度抽象,請問是哪個海的水啊?這東海的水和渤海的水能一樣嗎?這渤海的水和南海的水能一樣嗎?差別大了!差別非常大!好,那你說這樣說渤海、東海夠具體了吧,告訴各位,一點都不具體。非常抽象,渤海沿岸的水跟中心的水能一樣嗎?表層的水跟深層的水能一樣嗎?也不一樣。所以我們知道所有正面描述的界定都是相比較而產生的。 比如說一般海水鹽度比較高,河水鹽度比較低,你只要嘗一嘗鹽度,可以比較。如果我給各位一杯水,一杯是海水,一杯是河水,各位去評判一下到底是哪個的時候,你要找一個特徵,這個特徵就是海水之所以稱為海水,區別於河水的特徵是什麼呢?鹽度比較高。鹽度高是海水的特徵,鹽度低是河水的特徵。 可是,大家知道啊,這個界定不是自性的特徵。自性的特徵是什麼意思?就是它不是比較而產生的。它是自己就可以描述出來的。你如果是比較產生的,完了,當你比較的對象失去的時候,你這個比較而產生的特徵就失去了。 我們平常會說:哎呀這個孩子真誠實,你要小心喔,當你說他誠實的時候,那你就是在現實生活遇到過很多不誠實的孩子,忽然發現這個孩子很誠實。哎,你就特別的讚嘆說,這個孩子真好,品德真好,太誠實了!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受到很多孩子的欺騙(眾笑),偶然遇到一個孩子,相對來說比較誠實,你忽然發現這個品格對我們來講的話是那麼的寶貴,你就讚嘆!讚嘆!讚嘆! 其實明者、智者聽的非常清楚,你之所以讚嘆,是因為生活中太欠缺這個,周圍人太欠缺這個品質。所以只能說明你生活的環境缺這個,我們才把這個抬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上。這個所謂的高、好,在一個智者的眼裡,不會聽你正面的描述,他會聽你背後隱藏的信息,信息就是這樣子。 當父母老是讚嘆自己的兒子,多好多好的時候,你要小心啊,我們做一個聽者來講的話,那肯定是背後有一些問題父母一定沒看到,導致了父母內心自信心不夠。所以在別人面前他會去過分的誇獎自己的孩子。一個對自己孩子足夠有信心的父母,怎麼會這樣一直夸自己的孩子呢?那一定是知道說我們家孩子有一些不足,你們要多多包涵,該批的批,今天也不能打了,該說的說。這體現了,我們就知道,父母對孩子的整體的認知比較全面,自然而然給我們成立這樣一種印象。 所以這個概念裡面,我們之所以假名它安立為「水」和「河水」的時候,那就是從形象上取相,取相以後會導致它有一個具體的特徵,你把這個特徵一賦予它,這個事物就出來了。可是這個特徵,我們知道了,都是比較產生的。至於一杯水的水我們就很清楚了。汽油和水的特點,那差別太大了,一看就知道這是油,這是水。怎麼看出來的?水沒有味道,那油就有味道。水沒有顏色,那油就是有顏色,一看就看出來了。可是,如果拿兩瓶汽油給你桌上一放,你能分別出來這兩瓶汽油有什麼區別嗎?分別不出來了吧? (學員:一個清澈,一個渾濁。) 法師:同一號碼的汽油。要分別就有點難了。這就需要再加一個微細的特徵,我們要去把握。把握的話是什麼呢?把握這兩個事物之間的差別性,你就界定它具有這個特點,可是這個特點也是這樣比較產生的。 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所有對事物的正面的描述,今天稍微比較一下你就會發現,所有的描述只要給它一個界定,那一定是有一個基準,就像剛才這本書一樣,大家一說這是一本書的時候,當說到有字的紙,再裝訂成的對象是書的時候,馬上有同學說,那本子我寫字,也符合這個特點,但是它不是書。 所以在這裡邊馬上就去比較了,比較什麼呢?本子和書,它們相比較而言。我們會嚴格的界定一個定義,那就是出版的書,不是用自己寫的書。這個特點是相比較產生的,可是如果兩本書同樣都是出版的時候,這個特徵就失去意義了。 這就是所有正面描述事物的時候,它是一個「局」。大家知道,這是一個「局」。一個「局」導致了它的有限性。這個「局」,以前跟大家分享過。天地就是一個局。任何一個人,面對一個對象的時候,就是一個「局」。面對這個對象的時候,我們具體去描述,那一定是在這個「局」裡邊描述它,它的局限性非常明顯。我們要去了解,一定要去抓,抓什麼呢?一個事物它的一個根本的特質,這個特質不是比較產生的,不是在一個「局」裡面產生的,而是它自性就具有的,那個特點是什麼呢?你就會發現了。 (學員:沒有。) 法師:沒有。對,到最後就是沒有。沒有什麼呢?沒有你所描述的一切特點,那就是它的特點,那就是它自性的特點。最後把這樣一個特點,假名安立一個詞,叫「空」。這個「空」具體表現就是一個(法師板書)這是正面的描述,這個就是否定的描述。空性的智慧不在於去構建什麼,它在於去解構。就是我們安立一個東西,它去給你照破它,照破什麼呢?照破它的一個局限性在什麼地方,照破這個概念它相對於什麼產生的?它看到了這個緣起性。 今天我們再去讀所有的經典的時候,需要有一個空性的智慧去關照它,空性的智慧去關照這個經典的意思是什麼呢?就是我們要知道這是誰給誰講的。講者是什麼境界,雖然理解上有點難度,但是我們要去體會它。聽者是什麼境界,在這個局裡邊這些內涵,法的內涵就會源源不斷地流露出來了。 這就是對於文字本身,我們不能認為就是它本身的一個否定式的思維的模式,其實並不是直接否定它,而是理解它的一個局,一個相對性,相對安立性。 為什麼平常在生活中大家彼此之間會出現很多的矛盾啊?很多的矛盾產生於傳話傳出來的。兩個人之間講話,這兩個局彼此都非常熟,第三者聽到了,他就要傳。可是他進不了這個局啊,進不了兩個人互動的場景,他聽到這些話以後就給它賦予了自性的特點。自性特點就是某某說過什麼話,而忘記了為什麼說這句,針對誰說這句話,就是我們沒辦法去體會去這個局裡面產生這個東西的時候,你給第三者講的時候,那完了!這個局完全就變了。 好,對這塊兒大家有什麼意見嗎? (學員A:法師,如果我們做事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是在解構這件事情嗎?) 法師:做事遇到困難的時候,就在解構這件事情嗎?我哪知道!(眾笑)你遇到困難的時候你可以解構也可以增加。 (學員A:這件事情因為困難而做不成了。) 法師:是啊! (學員A:這個事情本身就被解構了。)(法師笑) 法師:什麼意思?你遇到困難沒做成就解構它。 (學員A:那不就空了嗎。)(眾笑) 法師:是啊,空了,你改天的時候再想:哎呀那天有一件事情還沒做好。各位,你們在想起來是什麼心情?你若想起來真愉悅,我想真是空了(眾笑)。可以啊,你確實解構了。可是我們一想起來:哎呀,真失敗,真是沒有信心,那麼一個簡單的事情為什麼我做的馬馬虎虎,這麼草率就結束了,一生的傷痛。你還解構了?你還空了?你笑什麼?(眾笑)你體會到了什麼? (學員A:反正我覺得您說空性在於解構這件事情,您說反面的力量都是空的力量嗎?這樣說對空性有幫助?) 法師:是啊!解構不是讓你不做了。(法師笑)不是不去面對他了。現在看一看,既然談到解構這件事情,我們再轉化一下、再描述,正面的描述在幹什麼,負面的描述在幹什麼。 剛才說水具有流濕的特點,這是一個正面的描述。對這樣一個事物、一個對象要去描述一定要用名言,一定要用概念,用名言、概念去描述這個水的特點。所以正面的描述本質上就是賦予這樣一個對象以名言,這就是構建名言,構建一個名言。 大家知道構建名言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構建名言是聖者的作為。聖者,最初去找語言文字產生的最初源頭的時候,那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就可以造的,一定是有高度直觀同時又具高度抽象能力的人,他的綜合。文字的產生從歷史上看可能覺得是一個人——比如說倉頡造字,實際上融入到生活中去體會一下一個概念的產生,一定不是一個人產生的,一定是一群人,大家對這樣一個對象各有各的叫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直觀給它取一個字。有的人很擅長寫,就寫下來了。可能一個部落裡面二十個人,有三四個人就寫下來了,這樣就有三四種寫法,有一種寫法逐漸逐漸被大家所認可,這就成為一個標準了,對不對? 再多的人的時候,兩個部落三個部落在一起的時候,又會抽取出一個更加抽象的,為大家所公認的那個文字,到最後有一個比較能夠普遍的概括大家的直觀的那個字就成為一個標準。 我相信啊這個文字一定是這樣通過很多人,他們生活的直觀不斷地抽象、不斷地抽象,到最後最後提煉出來一個字來了,而大部分的文字,大部分人的直觀都湮沒掉了,最後只留下一個人,或者說很少數人的。 這些人具有很好的直觀、很好的抽象的能力,到最後我們假定一個人叫倉頡他造了所有的字,我們這樣說也沒問題,但是我們知道這一定是有土壤的。所以這個構建名言是一件需要有高度智慧的人才能做的事情,這就是正面的描述。 可是後人,我們現在的智慧未開,對事物的根本特質把握不住,所以為什麼一件工作我們做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結果做得還是一塌糊塗?就是你說不做吧,人活著總要做點事情。你說做吧,又做得味同嚼蠟,每天就這樣嚼,一點味道都沒有還必須硬著頭皮做,這就是做事沒做出感覺來,每天就是應付的狀態。 可是有的人他做事慢慢做出感覺了,做出感覺了就是樂在其中。你會發現他半年一年把這件事情做得非常好。這個非常好,有的人功利性很強,我一定要做好一定要做好,一定要往上走,類似這樣的心理狀態也可以成為一種動力把這件事情做好。但是還有一種狀態——樂在其中,不知不覺這件事情做得非常好,可是大家對他評價說很好的時候,對他來講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你評價他以後,有時候那種評價反而給人感覺是味同嚼蠟,為什麼呢?因為你評價的沒法去表達他那種內心的樂趣,所以這個評價就降低了他這個工作的價值。(學員:沒在這個局裡面)對,沒在這個局裡面,沒有進入這個狀態裡邊。所以為什麼一個生活非常精緻的人,我們一個很粗糙的人沒辦法去評價他,也是這個原因。 你一評價他,不行,就把他的價值降低了。所以過去講「士為知已者死」就是這樣子。一個士,他自己的精度他自己的境界他自己的所求是這樣的一種口味,一般人會貶低他,可是有的人就會把他開顯出來了,他們內心裏面得到極大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比你給他多少名、位這些外在的安立對他來講來得有價值的多。我想這一點大家只要在生活中逐漸去體會樂趣的時候慢慢就會感受到。 這是構建名言之後,我們一般人來講的話就有一個過程了,叫什麼呢?我們就開始薰習名言了。這個文字出來以後我們就薰習,薰習就是接受,不斷去得到教化、教化、得到教化去開啟。這是正面的構建。可是名言就是一把雙刃劍,它可以開啟你的智慧也可以形成一個禁錮。 我們本來對這個對象認知可以很豐富,你非得要安立這是一本書就完了。他本來對書一點興趣都沒有,你安立一個書他一點興趣都沒有了。本來他對這個黃色很感興趣(法師指手裡書的封面),對這個上面的小孩子,對這個設計很感興趣,他是從美學上去研究欣賞它,你非得告訴他這是老子,就完了。我就對老子不感興趣,就是對我們的經典不感興趣,但是這本書設計得很好,很有品味,對不對?每個人取相不同,每個人認識事物的角度也不同,你非得給他一個名言安立這是它的時候,完了,價值就統一化了,無形中人的價值觀念不知不覺就在這些名言概念裡面給統一了。 所以無論我們學習佛法也好啊,然後做義工也好啊,無論各行各業的,你做為學長也好啊,我們總覺得說自己有一手,我已經累積那麼多年了,所以看到新來的同學就老想給他,大家知道啊那種悲心自然流露,就老想給。這就是一種勢,因為不斷累積不斷累積這個勢特別的高,覺得剛來的時候沒勢,一定會流下去,就像水一樣,根本自制不了,不想流都不行。、 你這一流倒好,就把一個人——他對這個領域,他或許有他很多自己的很奇妙的想法,很有生機的一面——我們這一流倒好,全部都給他禁錮住了,那種生機和活力就被掩蓋掉了。 一個單位一個團體最可怕的一件事情,比較讓人擔憂的一件事情就是這樣一種強制性,就是這樣一種概念的觀念的約束性。他這個概念觀念你不知不覺三年五年,我們所有的思維模式進入這套觀念裡面了,下面我們的行為習氣就隨著這個名言概念養成了。 所以你一出來人家知道你這個就是某某寺出來的。(學員:法師您覺得這樣不好嗎?)我沒說不好,我們要有專業的素養,對不對?專業團隊的素養,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這個素養該如何培養出來,這是很關鍵的問題。既然談到這裡了,那我們就先談談構建的話題。所謂的構建,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點。 一個團隊如果沒有自己的特點的話,它的價值就不被認可,可以理解啊。就像我們在社會上那麼多商店,你說一個商店一個老闆,這到街上轉了一圈以後發現,這十個商店營業非常好,就把這十個商店的經營模式,十個商店的銷售內容全部吸收,結果搞一個雜貨店。這雜貨店你說十個綜合起來以後呢,哪一個都不如人家每一個好,到最後你說人家買東西非到你這來買嗎?(學員:應該叫百貨店)。噢叫百貨店,百貨店也有百貨店的特點,它一定是有它自身的特點,就是它賣的這個百貨一定是在其它店裡邊相對來講有它的優勢。所以他這個價值,他的社會價值不是要所有的人都要去,一定要去把所有人的特點優點都要去綜合,不是的,就是把自己的特點根據自己的優勢給他展現出來就可以了。這就是他這個商店之所以稱為這個商店的原因,我們就成立了。 團隊也是一樣,團隊一定要有團隊的特色,我們的思想,我們的主導思想是什麼,這一定要有,不然的話我們這個團隊對於社會的價值凸顯不出來。所以對於這一方需要他去引導需要去相應的有緣的信眾,他就沒辦法去開啟出來。 這是構建名言的一個重要性,我們用一個現代的話來講就叫什麼呢?叫建立自我(法師板書)。構建名言,對事物的一個認識一定要有,賦予它這樣一個名言,對於我們人來講的話構建自我。我不是說學了佛法以後我沒有個性了,完了,佛都有個性,對不對? 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的個性能相同嗎。不相同吧。釋迦牟尼佛因地上就是這樣子,你們都度別的眾生,我就認準這個娑婆世界的眾生了,我就偏偏要來。這就是釋迦牟尼佛的願力,與眾不同,不然的話,佛會打架的(眾笑),你說兩個佛來到我們娑婆世界了,你說這個講法又不同,到底聽誰的呢?不好了。 所以他們在因地上發願時候都要去劃定勢力範圍(眾笑),結緣對象。這就是佛在成佛的過程中他在建立一個自我,所以我們現在去看,看什麼呢?看阿彌陀佛的四十八願和這個藥師琉璃光如來他發的願能一樣嗎?不一樣,對不對?是啊,我們有些人就特別喜歡讀《阿彌陀經》啊,讀這個描述阿彌陀佛的經典。有的人就特別喜歡這個藥師琉璃光如來的經典,各自喜歡各自的,我們也在建立各人的個性喔。 追求自我,慢慢去找到自己相應的經也好、論也好、行事模式也好,安於其中就很好。但是單單有這一方面夠嗎?很不夠!而且單單在這一方面做很危險,很危險。這就是前面提到的一個單位也好,一個團隊也好,如果只是注重自我特點的構建容易出現的問題。這就是我們要有反面,反面是什麼呢?這是構建名言,這是薰習名言,到這邊就是解構名言(法師板書)。 所謂解構名言,就是我們在對於我們所認知的每一個名言概念都要存有一份覺照,一個覺照喔。就是當我們一旦聽到水的時候,大家知道喔,現在對大家說水,我說水,大家聽到水,這是一個概念,不具體。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一定是了解具體的水,你會發現,我對於水的提煉和我們自己在生活中對於水直觀的體驗那是不同的。 場景不同那是不同的,所以逐漸逐漸把我們所構建的這個名言,就是在一個特定的局裡面,面對特定的對象所建立的這個名言,照破它。照破它就是回歸這個名言它所生活的場景,融入那個場景,融入那個場景。 所以為什麼我們平常要去誦讀這些經典,特別是佛經,我記得師父住持道場,像廣化寺也好,龍泉寺也好,一直啊,師父都在推動一件事情。幹什麼呢?就是誦讀,誦讀什麼呢?就是大乘經典。整個僧團啊,一直在誦,一直在誦,很少去講,很少去研討,就是去誦。誦這些經典,幹什麼呢?薰習名言。薰習名言大家知道喔,其實是把我們的現實生活,我們自己生活的局啊,要逐漸逐漸給它淡化掉,把我們自己的妄想、思緒要逐漸逐漸淡化掉、淡化掉,進入一個局,什麼局呢?進入那個經典產生的局。逐漸逐漸體會一下當時佛陀在講這些經典的時候,他在面對誰,在講什麼,逐漸逐漸進入那個場景,那個場景。 這個時候這些名言對我們來講就不單單是概念了,它是一種體驗,生命的體驗。這個生命的體驗用什麼描述,這個用什麼描述,這是活的,就是我們自己再回到現實生活中的時候,你要看自己在生活中是什麼場景,給誰在互動,在講什麼,自己要去轉化的。 所以融入場景啊,這個解構名言就是融入場景的過程,融入場景的過程有概念了啊,「無我」的過程,這個所謂的融入場景的過程就是一個否定的過程,它所賦予的這些特點啊,流濕性,我們過去分享過,這個流濕性的特點是針對誰來安立的呢?是針對這個火。 水是流濕的,火就是溫燥的,這是一對範疇。所以你安立水是流濕的時候,一定有一個溫燥的東西在那裡作支撐的。當我們安立大地是堅硬的時候,一定有一個輕等動性的那個動的東西在作支撐,所以四個元素——地、水、火、風——是兩對範疇,這兩對範疇本身是相互安立的。相互安立就是構建名言,就是建立自我。它建立自我,讓四個元素具有各自的價值,所以這四種元素如果再去融入一個場景的時候,這個流濕和這個溫燥,水火之間開始相互作用的時候,各自的特性在這個局裡面逐漸逐漸被化解,被化解掉了。 比如我們這個水,那火一加熱,那水的流濕性慢慢就發生變化了,這就是不同的物質在一起發生變化會產生新的物質,新的物質產生以後會產生新的功用,這就是一個解構名言的構成。 所謂解構名言就是把這樣一個我們賦予特點的事物回歸到一個具體場景,來生髮出它的一種活力出來。這一個「建立自我」是為了幹什麼呢?這個以前跟大家分享過,這個就是「追求無我」(法師板書)。建立自我,這是一個構建的過程;追求無我,這是一個解構的過程。如果水和火,它們各自的特徵都是自性不變的話,完了,水火之間就不交融了。因為它們沒有可變性,事實上我們知道它們是有可變性,所以兩種不同元素的性質,秉性不同的放在一起的時候會產生一個新的事物出來,那就是水蒸氣,水蒸氣在我們歷史上發揮很大的作用。 大家知道,當時瓦特改良蒸汽機,蒸汽作為一種動力來源,因為加入了火,把水的能量把它能級給提高了,能級提高以後產生推動力,這件事情就變得很有價值,水蒸汽就變得非常有價值了。這就是兩種不同秉性的物質,因為它具有可變性,所以結合在一起產生新的事物以後它的作用,所以它建立自我有自己的特點,同時又具有無我的特點。 這就是我們,你要明白我們自己自身的價值,在一個團隊一個單位,我們的特長到底在什麼地方:有的人就適合做領導就當領導,有的人不適合做領導,你不要老往領導位置上爬,你爬來爬去自己辛苦別人也辛苦,對不對?好好的。 怎麼有同學不滿了?(眾笑)我們正確看待領導和員工之間的關係,說實在話,我覺得自己以前有很多妄想,就是老妄想自己做領導(眾笑)(法師板書)。現在給大家分享,所有一個對象的描述,一定是相對產生的,大家知道:領導是不是相對產生的?那一定是相對產生的!相對誰呢?相對員工。如果沒有員工,你領導領導誰啊?光桿司令。這光桿司令就不稱為領導了。 所以我們知道,一個領導他領導得有沒有價值,關鍵在員工身上。所以你不要覺得領導好,其實啊如果下面的員工沒辦法發揮他個人價值的話,這個領導就空了。那空了以後,那種心理狀況苦得不得了。所以,他作為這樣一個整體,後來了解到這種相對性,心裡就特別安。這種安,安在什麼地方呢?作為我們自己在這個位置上,你只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本身自己就是領導,自己就是領導。 大家可以理解這之間的關係嗎?可以理解啊。就是因為領導他的一個名言概念,他的一個基礎就是所有的員工能夠各守其職,做好自己的事情,領導才叫領導。基於這樣一個事實,現在我們所有的員工都想做領導的時候,這員工就空掉了,領導也空掉了。所有人的價值都沒有了,所以,當下我們做好自己事情的過程中,本身就是,大家知道,從道上來講,我們就是王道。 你在一個領導的位置上,你沒有讓每個員工的特長得以發揮,讓他們的價值得以發揮,我們自己道沒有在道上。這個領導就是只有其名沒有其實,這種狀態你也不用去責備他,你也不用去討伐他,他內心苦的比誰都苦,心不安,一定是的。為什麼呢?因為下面的人有業力呀,這就是業(法師笑),業會反饋的,每個人內心都扭著的時候,不舒暢的時候,這個業力一定會回饋到領導身上去,這個相互作用不需要去用語言、用行為,內心就會感受到。所以各守其道,各守其道,員工就是領導,領導就是員工,這個說的有點玄啊(法師笑)。這個我們自己慢慢在生活中去體會。好,這塊大家有什麼問題沒有? (學員:那您如果前面又就是各守其職,然後又說領導讓員工發揮,這個各守其職應該是有點那個安守本位的感受,那他又讓員工發揮是怎麼回事?) 法師:這樣,領導的本位就是讓員工發揮作用,可以理解可以體會喔,領導因為(法師板書),大家知道在一個團隊裡面,現在我們越來越感受到,感受到什麼?這個以後我們再學習《大學》啊,在學習《大學》的時候,學習我們傳統文化的時候,這一點會慢慢去挖掘。這也是和大家一起共修慢慢體會到一點,體會到什麼? 我們在講我們文化,所謂的人,所謂的菩提心,好象就是要對每個人是關愛也好,是慈愛也好,去幫助也好,但是最大的、最大的一種仁和菩提心體現在什麼地方,這就是後來孟子論述的,孟子論述什麼?把天下給人這件事情簡單,很簡單,但是為天下得人這件事情很難。 為天下得人(法師板書),能夠為天下得到一個合適的人才這件事情最難。所以人啊到極致的一個體現,就是把人才給發現出來。當時堯我們覺得堯很厲害,很厲害,其實堯做的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是什麼呢?(眾學員:發現舜。)就是把舜給挖掘出來了。這件事情耗費了他很多年的精力,為了考驗舜,竟然把二個女兒都嫁給他。你想想看花血的成本(眾笑)。 過去不可能說你嫁錯郎了,再改嫁吧,這個可能性很小。為了考驗,因為大家都說他很好,當時的臣子,當時堯就是開始考慮了,說準備考慮這個接班人的事情,選來選去選不到人,這個時候大家那些臣子啊推薦一個人,堯說這不行,他有些人格性格的弱點,他太明顯不行,推薦一個人不行,推薦一個人不行,當所有的大臣都不行的時候,實在沒有辦法了,這個時候把舜這樣一個地位非常低下低微的人,在田間勞作的一個人,沒辦法,把他推薦上來。 因為他的德行太好了。大家知道他出生在一個非常不景氣的一個家庭裡面,這個不景氣不但是貧窮,是因為父母太不人道,三番五次想傷害他,可是他都沒有被傷害,而且對父母沒有任何的怨氣,一次一次從父母的魔掌里逃脫出來了,不被父母傷害,而且跟父母相處的很好,這人實在是了不起,他們就把他舉薦上來。 舉薦上來,堯一聽這個人啊,能做到這一點實在是很了不起,決心把女兒嫁給他,考驗考驗他,看看其家庭是不是像他聽說的這樣子好。結果後來一考驗還真是好,真是好,就這樣子經過多少年的考驗傳給他了。這舜呀我們一起讀《尚書》以後大家可以發現,這舜一上位,那了不得,天下太平。 舜有個特點,以前跟大家分享過啊,舜有個特點,幹什麼呢?不講話。他老讓下面的臣子講話。各位臣子你們說說這個天下怎麼治理啊?兩個臣子就吵起來了,怎麼吵,他說怎麼治理,他說怎麼治理。他就在那聽,就這樣子啊,選舉了二十二個官員。二十二個官員安立在各個位置上,天下太平。當然後來他又把禹給舉薦出來。禹被發現出來這件事情。 所以到最後你會發現領導做的就一件事情,什麼事情?就是發現每個人的特長,安立在合適的位置上,讓他們的價值得以體現。如果說我們對一個人有幫助的話,我想沒有什麼比這個更啟迪人的活力,更啟迪人的自我價值感的一個所在了。對這個觀點大家有反駁麼?沒有啊?都認可啊?這就是我們談到領導職責的時候啊。 那麼員工的職責在什麼地方呢?這個探討起來又有點多了。一個好的員工真正要做的話,要做到好的員工一定要有領導的格局。同學都笑了,難道不是這樣嗎?大家不要覺得說臣子啊一定比君的境界低,可不是。員工一定比領導的境界低,那可不是。一個員工啊,要做到好的員工啊,一定要具有領導的格局。當他做這件工作才具有整體的意義。不然的話我們一定做不好這件事情。或許你的格局比領導還要大,眼前這件事情我們做的可能不夠好,這個也沒關係。 我們自己很清楚。這就是我們歷史上這些臣子他後來之所以對君王能產生作用,一定是,他這個臣子他所堅守的那個道,一定是比王本身的境界格局更進一籌,他才能夠把王給它化掉,王的局限性給它化掉。可是這個臣子他不會自我主張,自己做君王,不會做這樣的事情,所以歷史上可以看到,像諸葛亮,不可能的,甚至臣子的境界要高出君王。我們可以看到,他的境界在那擺著。 所以這個臣子啊,臣道就堅守這個臣道,做的非常好。好,這就是我們從一個事物去正面去構建名言,反面去解構它。來回到我們自己生活中,這樣一個對應。這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一個主題。對這塊大家還有什麼問題沒有? (學員A:法師,那個剛才提到的那個「無我」換成「非我」,有什麼區別麼?) 法師:「無我」換成「非我」,你認為有沒有區別? (學員A:我不知道。) 法師:最初,我看我們《雜阿含經》,最初翻譯的時候就是非我,後來改成無我。應該從意思上來講,應該沒有本質的區別,我認為。 (學員A:那我們很辛苦的去構建名言,然後又很辛苦的去解構,我們在做什麼呢?) 法師:在做什麼啊?很辛苦的蓋了個屋,最後又很辛苦的把屋扒掉了。最後等於什麼都沒有。是這個意思吧?那可不是這個意思啊。當然我們在看彌勒日瓦尊者,尊者的老師在考驗他的時候就是這樣考驗,你能忍受嗎?辛辛苦苦蓋了一個屋,還沒住呢,老師說扒掉它。扒掉了。扒掉了以後,老師說再重新蓋。蓋了以後又扒掉,你忍受的了麼?就是忍受不了,開悟了。 就是這樣子。你想追求成功是不是?好啊,給你成功。成功、成功、成功。這個時候好的老師就給你製造一個痲煩讓你失敗,失敗的一塌糊塗什麼也不是。看看能不能忍受,能忍受,好了,這個人境界上去了。 以前有聽一個故事:一個善知識就教導弟子,就讓他做寺院的監院,每天開示,領眾熏修,那功德巍巍,大家對他覺得很好。很好很好,在大家都認為很好的時候,突然,這個善知識把這個監院的職務給他解除了,幹什麼去呀?到這個菜地去種菜去。 這下接受不了了,這弟子接受不了了。痛苦啊,痛苦得不得了,人生的價值一落千丈,自我價值感沒有了。非常艱難的這樣一種心路歷程。你說我們好不容易把這個名言給構建出來,什麼名言——監院啊(眾笑)。又辛辛苦苦把監院給解構了,幹什麼了——種菜的人啊。你現在問我:我們構建一個名言,又解構這個名言意義在什麼地方?請問意義在什麼地方? (學員A:那當時可以不構建嘛!) 法師:不構建,我們的煩惱怎麼去引發出來呢?我們的習氣、特點怎麼被人所認知呢?所以這樣一個弟子,他經過這樣一個大起大落,將來又起來的時候,跟我們這二十年過去了,跟我們在那兒一天到晚在睡大覺,二十年過去了,能一樣嗎?肯定不同! (學員B:是不是也就是說這種無形的通過「有」,感受已經出來了。就好像我們現在科學的發展,其實它是對真理里的一種無限的接近。它是這個科學的發展體現了一種「有」,但是只是一種無限制,以往可以打破的那種空。然後還有每次看《老子》,他經常會罵孔子。) 法師:罵孔子啊。(眾笑)老是拿孔子和弟子開玩笑呵, (學員B:就是比如說「聖人無名,大將軍無赫赫之戰功」。其實他是體現了一種很高的境界。但是圍著那種更好的發展,就安立了一些名言,其實這種名言它是一種雙刃劍。可能有的人因為這種名言而得到了薰習,有的人可能就是利用這種名言欺世盜名,比如那種所說的「鄉愿」。所以在這樣一種情況下,老子後來就提出來:聖人不死、大盜不止。所說的這些東西,我只是自己在當時您在講「有和空」的時候的感受。) 法師:好,剛才因為談到莊子了,莊子的話因為我自己還沒有系統去研讀。——我先說完,後面有同學再發言,不然,我現在因為忘性挺好的,問起就忘掉了。因為談到莊子以後啊,它有很多的場景,就是描述孔子、孔子的弟子啊,包括老子跟孔子之間的對話啊,類似的。我在想,我們對儒家不斷去研討、不斷去實踐,慢慢有了很多的心得體驗的時候,這個時候去讀莊子,跟剛開始不了解孔子是誰讀莊子,大家知道,這兩種狀態能一樣嗎?我相信這種感覺肯定是不同的。 因為這個時候名言構建已經太流俗化了。就是大家對聖人啊,本來這種聖人的境界,一談聖人的時候,那種內心的相應的心理狀態就是無以言表。可是後來我們就到處講聖人、聖人,講得多了以後,周圍人聽了不厭其煩。就像我們現在回到周圍以後不斷去講佛啊、佛法啊、佛啊、佛法啊的時候,周圍人真是不勝其煩。所以,這個時候啊,會有聖者看到這種情況以後,他會去否定它。否定了,會從表面上我們看起來那是批判的非常厲害的。但是我們要知道他的用意何在?這種用意何在?這個待會兒我們還會涉及到,待會兒還會與大家分享。後面的同學有什麼要說的? (學員C:剛才那個提問了說「非我」,我覺得這個首先是我們建立自我的一個過程,然後就會到我們解構名言的時候,慢慢會達到一個非我的過程。你就把這個破掉了。然後在你這個破的過程,最後最完美的就是追求「無我」。就相當於見山是山,然後非我的過程就是見山不是山。但是他最迷茫的一個心路歷程可能最難的。然後到最後「無我」的時候豁然開朗。) 法師:對。 (學員C:所以「無我」,為什麼說那個界定一開始「非我」後來改成「無我」,「無我」就更正確一些,最終的一個……) 法師:你的意思也比較明白,就是「非我」它可能是一個過程,「無我」達到一種境界,但是這種境界如果沿用剛才說的,剛開始是「看山是山」,那時候啊,我們是薰習了一種名言,其實剛開始啊它就是一個土疙瘩,有人就非把它叫成山。後來,我們聽到有這種說法以後就認為這就是山。 可是當我們經常跟山在一起生活的時候,你會發現這山啊它不是山,它是什麼呢?它是一個非常豐富的一個生命體,裡面有樹啊有草啊有各種各樣的動物啊,對我們來講,這是一個大千世界。可是我們回過頭來還要跟別人交流啊,人家說你住在哪兒?我住在一個大千世界裡面,你總不能這麼說吧,我可能還是在講我住在鳳凰嶺,我住在西山。 可是這個西山,我住在西山跟西山有感情,而且在豐富理解它內涵的時候,我說的感覺能跟你剛開始名言安立能一樣嗎?肯定不一樣嘛。人家問你,那山是什麼呀?那山裡面有什麼啊?……嗯我也不知道,就是一座山嘛,除了石頭還有什麼?我們聊的多了以後那三天三夜也說不完。那此山非彼山。 所以到最後,看山還是山的時候,那個還是山,就是進入聖者在構建名言的時候那個場景裡面去了。它這個名言不單單是一個名言,帶著豐富的信息在裡面。所以一法能夠涵攝萬法,為什麼呢?因為它有這一方面的信息做支撐。好,對這一塊大家還有什麼要說的沒有?沒有的話這個主題就先到這兒。 我們繼續往下看。這就是我們界定的空相它之所以用否定來解讀它的一個原因,我們今天再看一看,它叫「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法師板書)。在講之前我們中間有句話,這在老子《道德經》裡面,最近我們這兩天學到的,叫什麼呢?關於「知」這個事物的認識啊,老子有比較多的描述,其中有一段講到「知不知」這種狀態好不好?「知不知」這是上;「不知知」就是一種病態了。 當時老子在現實生活中不斷的去觀照,不斷的去觀照,他發現人啊有兩種思想,有兩精神狀態,一種是非常健康的,一種是疾病的心理狀態,就是心理健康、心理疾病,分這樣兩類人。他後來又發現,那些心理特別健康的人他們為什麼心理那麼健康呢?因為他們很好的做到了「知、不知」,而另外一類人啊,處於嚴重的思想問題、很嚴重的精神狀態發病的時候問題在什麼地方呢?他會發現「不知、知」。這個有點抽象啊?哪位同學覺得不抽象,覺得可以理解,你解釋一下。 (學員A:感覺後面那個「知」可能是說的,就是技巧性很強的一個狀態,就是小智慧,但是他自己不知道自己陷到那個裡面去了。然後上面的那個是個平衡狀態,就是他知道自己有不足的地方,所以他自己是能夠達到一定平衡的。) 法師:噢,知道他不知道,對不對?知道自己「知」的局限性,所以他只要知道,只要能觀照到就比較平衡,比較危險的是觀照不到。其實我們有缺點觀照不到,所以大家去看看,在過去很講識人,在朝廷里做官也是一樣,有的人特別識人,他就知道這個人就是在性格上,在思想觀念裡面,稟性裡面的就是缺了部分內容,這部分內容他只要在這裡面互動,他觀照是非常明顯。 人的稟性喔,我們過去講金、木、水、火、土,對不對?你缺個金,那名字裡面就要加個金,過去可不是那麼簡單,他是講人的稟性裡面,稟性裡面欠缺一種東西,這種東西啊他後來要不斷去彌補,所以他在選擇朋友,選擇環境的時候也要去彌補,相互彌補,這個人的成長他就會比較全面,不會走極端。稟性缺乏這個,再去結交這樣稟性的朋友話,我們的性格就偏了,沒有互補性,互補性,所以你說那些臭味相投的話,臭味就越來越重了(眾笑)。 我們回到這個「知不知」是什麼呢?大家知道,知、不知,知就是構建名言,不知呢?解構名言。一個人很好的做到構建名言同時解構名言,這種精神狀態特別的好,構建名言——吃飯,解構名言——消化。吃飯、消化;吃飯、消化,人的身體就健康啊。 名言狀態,精神狀態也是一樣,知,就是名言的薰習;不知,對名言的薰習還要不斷地覺照,照破他。照破這個名言的局限性叫不知。對我們的胃來講的話,吃了飯以後,這些食物經過咀嚼再吐出來,發現味道變了,不願意再吃了吧?不忍心再吃了。當然消化以後再排出來,那你更不忍心去看了。 因為它一定要消化,一定要咀嚼,唾液要去濕潤它。到胃裡面,一定要消化、轉化。一定要轉化成面目全非,我們身體才會吸收它。好看的東西不一定好吃,好吃的東西我們的身體,胃不一定需要這個東西,身體不一定需要這個東西。你說老喜歡吃這個東西,老喜歡吃這個東西,我們照顧了口沒照顧到胃。照顧了胃沒有照顧到身體其它的不平衡,完了,畸形發展。人啊,身體都會畸形發展,身體沒有平衡,沒有平衡,所以它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去消化,消化到的面目全非的時候,它才能吸收。 知也是一樣,我們現在知道的都是粗的東西,告訴大家,這是一本書,可是世界上有那麼多的書,那麼多的種類,那麼多的差別,我們全然不知。這就是非常粗的概念,粗就是非常粗,非常粗。一定要細化,細化什麼呢?就是消化,消化就是不知的過程,所以人生的閱歷就越來越豐富了,這種狀態是很好的。 而另外一種狀態,不知知,就是一種病,什麼狀態呢?不知,知。對這個知不能夠不知的話,大家知道,對這個知我們不能去解構它、不能消化它的時候,人就進入一種知見網裡去了。這個知啊,到這就變成了一種陷阱,一個網,作繭自縛的網,因為人不能很好的去消化,吃到胃裡面還是那個,到最後出來的還是那個,你說這還能行嗎?我們的貓,生病了就是這樣子的,吃到貓食就是成團的,出來還是這個,這傢伙很危險,這是病態很嚴重了,不吸收、不消化,不消化、不吸收。 名言進去是這樣的出來還是這樣子的,還是這樣子,你說這個有味道嗎?沒味道,一點味道都沒有。那就是進入這個陷阱的網,我們自己的名言啊一點都解構不了,所以,後來我們會覺得說,以後大家學習佛法以後,為什麼這個人會變化那麼大。 原來的話一句佛法也不會講,現在的話出口就是佛法,一個人提升也不能那麼快。什麼原因呢?大家去找這個原因啊,可能會找到很多原因。現在我的感受就是,佛法太好了,不斷去強調佛法太好了,不斷去強調佛法太好了。所以,哪一天你要是不看佛法,都覺得是一種罪惡感。對不對?再看看別的內容,你覺得這個,誒呀,這個人生,不能浪費在這個事上面。最後,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看佛法的時候,你想想看,你還有其他的名言嗎?對不對?你想轉換都轉換不了。 因為我們沒有輸進去,有些東西沒輸進去,所以,你想變,變不了。所以,我們身邊,如果有這樣的同學的話,你也不要太埋怨他。你說,你消化以後再吸收,再給我多好啊。你不要這樣,因為他做不到。如果他能做到的話,早就做到了。這是什麼決定的?這是我們成長的環境決定的。 原來我們在一個氛圍裡邊,有的同學就很不適應。都是佛弟子,為什麼佛言佛語的,我說不用著急。啊,我有策略,什麼策略呢?就是不斷的變,一點點的變,變什麼?變學習內容。佛法學的內容逐漸減少。到最後,就是知見只占其中的一部分。看看你變不變,以後的話,想讓你佛言佛語你都說不出來。為什麼呢?我們吸收的東西,消化的東西,名言結構都變了,內心無形中就給他解構掉了。啊,化解掉了。所以,這就是這樣一個,你吃這個飯,一種菜一直吃,一種菜一種吃。沒有平衡的時候,就不行。它有時候,你接受一種營養,需要另一種營養來平衡一下,吸收的特別好。 所以,學習佛法,學習佛法,這個時候,我們學習下科學,它幫助我們理解了,消化了佛法。大家知道,營養就是這樣子,你不用擔心說我怎麼又開始薰習邪知邪見了,我告訴大家,我們的大腦沒那麼低級的。我們的大腦啊,吸收功能非常強大。就像我們的胃一樣。你不會去策劃,我們的胃怎麼去吸收啊。今天還吃一個蘋果,我擔心我的胃能不能吸收它呢。這不用擔心,胃它吸收功能非常好。 所以,我們學習一門知識以後呢,擔心這是不是邪知邪見呢。不用擔心,你要以一個開放的心態去接納他的時候啊,我們的大腦啊,會自組織,自組合,自己啊它把營養吸收進去了。你只要不在吸收的過程中,去認為,這就是真是錯誤的,真是邪見,真是,你這樣一想完了。相當於我們給這個食物添了一點毒藥。那吃下去還得了,對不對?思想觀念啊,因為我們這樣一種執取,給它賦予一種毒藥在裡邊。到最後真的發揮作用了,你說看看這是有問題啊,哪還能沒有問題嗎?你把問題加給它了,那能沒問題嗎?肯定有問題。 所以,後來我們學了那麼多以後,有的同學就很感慨,說怎麼學來學去都是無我啊,怎麼學來學去,到最後都是會通到這個佛法裡面去呢。為什麼呢?因為它這個境界,就是這個境界。不是我們通到了,是原來就有。因為你剛開始執取,它沒有,所以你就認為它沒有,一直沒有。到最後,你也解讀不出來。人就把自己給局限住了。 好,這是我們在給大家進入之前,把這個稍微理順一下以後,我們也知道,這個空相,它定義這個空相一個特點,就是所有否定的一個原因啊,正面的沒辦法去界定空相,沒辦法去界定共同的東西。那這三個特點,之所以會從生滅、垢淨、增減,為什麼會從這三個角度啊,上一節課也有給大家分享。今天我們再來看一下啊。我們在看這三句話的時候啊,今天想給大家結合,結合什麼呢? 主要是結合《道德經》,我們去看《心經》的三句話,我們會發現,會發現什麼呢?其實我們《道德經》的前三章就是在講這一段內涵,所以有的人就會覺得說,我們了解空性的道理以後,你再去讀《道德經》,你會發現老子的起點啊很高,他起點很高,一開始就是這個。 所以「道」,這裡講的道喔,可道的時候啊,你會發現它是非常道,這在講什麼呢?道可道就是呀,就是知喔,可道的道嘛,道既然可道,可以描述,可以用語言描述,那就可以被認知。我們可以去思維它,這可以被認知,可以被思維的對象,它非常道,就是不知。 可以被我們思維認知的一個對象,這個啊,它不是那個常道。這個常道啊,其實它是不可以被認知的,這個不可以被認知啊,不是不可以體驗它,不可以實證它,而是不可以被認知,大家要知道啊,不可以被認知和不可以被體驗這是兩個概念,道我們可以證,但不可以被認知,因為它不是你思維研究的對象,它是我們體驗出來的。 生命的一體性啊需要體驗,你要認知,客觀化了,自然而然道就局限化了,就是一種可道的狀態。可道啊就是一個非常道了,所以我們知道了,這個所有的法性,這個道可道呢,就是一個法相,所有的法啊,道是法吧?可道呢就是相。萬法都是自然的喔,你一定要給它安立這是水、這是火的時候呢,那就是可道的法了,就可以表述的那個法,就是法相,非法性。可以表述的這個法,它並不是那個常的,本質的東西,那個就是幹什麼呢?那個法性,就是空。 所以到最後啊,空是什麼呢?就是非可道的道,那就是不生不滅的、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那個,所以我們去看《大乘五蘊論》,乃至《百法》,給每個法都非常明顯地從正面地去描述它,什麼是水、什麼是貪,什麼是善、什麼是信,都給一個正面的安立。 所有正面的安立,大家要知道,都是可道的道,它都不是一個恆常道,一個恆常道你安立不出來,所以只有去體驗它。所以老子呀,他應該是對道有體驗了,他對這一點非常明白。他一旦這樣去進入它(法師指板書)以後呀,他的意思就是說:各位同學們,我現在要給我們的後人留下這幾千言的一本書,但這本書呢,大家要知道,我有個前提,什麼前提呢?可道啊,我這個都不是常道喔。 因為這個都是我描述出來的,這一個常道是什麼啊?是通過這個人所思維認知,所能體驗的,是需要我們在生活中去實踐它,去踐行它,慢慢自己去體悟它,那個東西才是常道。他的意思就是這樣子,就是剛開始打個預防針,預防針之後呢就開始講了,講什麼呢?就講生這件事情了。對不對? 開始講生這件事情了。所以後來講,「無」啊天地的開始,「有」啊萬物的母親,所以從天地一開始就是一個「無」啊,由「無」創生天地,由天地呢孕育萬物,這個天地呀孕育萬物,對象是來自於誰呢?來自於「有」,所以這個生法就產生了。這個生法產生的時候啊,所以人要經常去觀,觀怎麼樣才能進入這個玄門啊,進入這個空門。 對空門體驗,大家千萬不要對這個空本身作思維,這個沒辦法思維的,我們的入手點一定是從這個生門,生法去體驗它,一定從事物的生滅上去體會空的內涵,沒辦法從空本身去空。所以,我們如果一個人對空性了解,那一定是對事物緣起的觀待、對事物生滅的規律、天下大事的變化,一定是洞若觀火,非常清楚。一個人的走向,一個家庭的走向,一個國家的走向,那個人整體直觀是非常明白的。 像歷史上曾國藩,我們近代一位大儒叫曾國藩,後來他為什麼那麼厲害喔?他對朝廷對整個天下大勢的觀察那真是洞若觀火,洞若觀火。所以他就一直在做一些事情,這些事情後來就對歷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整個歷史,近代史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這就是他在生法上,所以他常「無」,常「無」啊觀那個微妙的東西,常「有」呢去觀那個「徼」,那個「徼」的意思喔,有的解釋是為邊際;有的解釋呢,是端倪。大家還有沒有看到其他的解釋?總之,他的意思就是從通過對這個「無」和「有」,通過最初那個萬物生髮的開端,去觀察道的微妙和端倪。這就開始觀察生了。 滅怎麼觀察?當然後面闡述得非常多喔,死之道,什麼「柔弱者生之徒,堅強者死之徒」。他對死,萬物為什麼會死,原因是什麼,後面會有很多的描述。最初,去入玄門的時候從生法上,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去觀察一下,作為生命,生這件事情我們控制不了。各位你能控制嗎?誰是自己選擇父母,選擇過來的?你說我投胎吧,投到河南去;我投胎吧,投到西藏去。一般的我們沒有這個能力,但是現在沒有這個能力,是不是做不到呢?不是,這一件事情可以做到,怎麼做到呢?你先不要在這件事情上用功,先在哪件事情上用功呢?先在每天做的事情裡面你能夠控制生法。控制生法,這件事情我們可以做,對不對? 大家都在這坐著,你要想說現在我要站起來,你就站起來了,這個生法就出來了。每天啊我們很多生法可以做出來,你說有個人困難了,我可以幫助他也可以不幫助他,這個生法要不要生呢?你說我要幫助他,好,生法生出來了。你不幫助他,好,這個生法沒生,對不對?所以,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可以做出的這個生,非常微妙的地方,你去下一點功夫,好了,生命的軌跡在那點非常微細的地方就發生變化了。 先大體上把這個對應一下。後面一旦生法生出來以後就開始有了,人就開始安立了。萬物一旦產生,就開始安立,安立什麼?安立名言,這就是第二章在講,講什麼呢?「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美和惡,「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不善就出來了。後面「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你看看,大家知道,老子他其實體悟道以後,他發現人的一切名言都有相對性,這個沒有一個概念是絕對的。所以現在為什麼我們通過思維,通過認知找不到這個絕對的東西,沒辦法找到。因為你只要去思維,就是相對。任何的概念都是相對的,什麼時候找到一個絕對的東西呢?這不是你語言所能表達的。你必須要去進入實證,去體驗它,那個東西是絕對的,講不出來。所以你即便我們證悟到道,一定要講的時候,你只要安立名言,就是相對。 所以老子對這一點,看得非常清楚。垢淨就是把所有這些相對,他做了一個綜合,就是垢和淨。所以在這個裡邊,我們去觀察一下自己對這些名言相對性的安立的了解。了解以後整體性就有了,局限性就有了,當我們覺得這個東西很美的時候,你要小心,你要小心。這個美事物背後有一種醜在裡面。這個醜性,這個醜性不是事物本身會有醜,是我們有美這個概念以後會導致,導致了一種醜,什麼醜呢?貪,欲望就來了,對不對?惡的東西,臭的東西,我們面對它的時候呢你要覺照。 如果不覺照的話,面對這個東西的時候,就會產生排斥感。可是覺照了之後會發現,這也未必完全是壞事。比如說:苦,在《廣論》裡面講:無苦無出離。苦這件事情、賤這件事情,誰都不想要,可是呢,人處在其中的時候啊,是件很好的事情,沒危險,地位低了以後沒人傷害你,你說門口那個乞丐,我們自己沒什麼地位,睡覺比誰都安穩,為什麼呢?開著門也沒人進(眾人笑)。你說你家纏萬貫,這個銀子多的不得了,現在沒有銀子了,這個錢多的不得了,你說你睡覺安生嗎?是很高啊,很危險,所以下面系統攪動一下,塌下來了,攪動一下,塌下來了。你地位很高,看起來很榮耀,實際上我們最無常,大家知道,因為生命依賴的東西太多了,任何一個東西的失落、失去都會給我們帶來痛苦。 所以當我們一旦東西越來越少的時候,自主性反而有了,所以你看得見低處的東西,同時能看到它好的一面,這就是在覺照,覺照什麼呢?覺照這個事物本身的一個整體性,不是單面性。所以你看到一個人的時候覺得很醜,你要了解,看到整體性的時候,平衡,平衡什麼呢?平衡內心對這個事物本身一個錯誤的執取,因此而產生一個錯誤的心理狀態。所以在《大學》裡面有一段,大家知道啊,父母對孩子,對不對?父母對孩子,叫「人莫知其子之惡」,對自己的莊稼,「莫知其苗之碩」。一直覺得孩子好,好,好,好,好的時候就已經非常危險了。 這就是第二章裡面講到這個名言的時候,這就是一個相對的安立。有名言緊接著就開始了,幹什麼呢?人就開始造作了,有造作就有增減。所以第三章就開始講造作,第三章是什麼?「不尚賢,使民不爭。」尚賢就是非常崇尚這個賢德的名,人們就開始爭先恐後當賢人。你說你是想當賢人呢?還是你是想要這個賢人的名呢?這就是爭名出來了。「不貴難得之貨。」哎呀,這個東西太好了,國家之寶,你看我們這個圓明園,那積聚了多少珍寶,最後呢,傷害的最厲害,人家來了以後首先搶這個。不貴難得之貨,你把這個東西看得太珍貴了,太珍貴了,下面緊接著盜賊就來了,這幹什麼呢?爭名、爭利。 下面「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可欲就是引發人慾望的東西,人心就亂了。在今天是什麼?網路,網路上的信息。你一上網,砰的一下彈出來了,你一上網,砰的一下彈出來了,到處吸引你,處處是陷阱。你只要一進去,三個小時過去了(眾笑),你一進去,半天的時間過去了。回來以後說:哎喲,時間過那麼快(法師笑),到時候心就亂了。 我們社會民風啊,現在民風為什麼出現那麼多躁動不安啊?跟這些信息有很大關係,處處是陷阱、處處是引發人慾望的東西。引發人慾望的東西莫過於色,太讓人躁動了。所以你只要去在這方面花太多時間以後,人心就是浮躁的、不安的,做什麼事情定力都沒有。人定力為什麼沒有?智慧開顯不出來,都是因為被這個東西消耗掉了,這是耗精氣的東西,到最後人就浮躁了,鎮不住,浮躁,一浮躁,再來個場景,再發發火,那麼緊接著開始住院了,一住院又遇到這些醫生,又出現這個服務態度不好。 那就是一個陷阱一個陷阱一個陷阱不讓你出來,就一個陷阱一個陷阱把我們套進去了,這就是「不見可欲,使心不亂」。到最後呢,因為我們尚賢,不斷的尚賢,不斷的貴難得之貨,不斷的見可欲,所以我們造作裡邊就不斷去增加累積,增加累積,我們所有這些,引起我們對立的概念和事物,到最後,我們美和醜、好和不好,所有的概念是越弄越朝二個極端,它不是融合喔,它是兩個極端。 到最後,人越往上走啊,你越看不起低下的人,越搞對立;人越美化自己,越覺的周圍人醜,把自己搞的就不兼容於環境。不兼容於環境,就是大家慢慢會排斥這個人。不是說大家排斥我們,是因為我們自己的觀念裡邊把我們給排斥出去了。 大家知道,這就是我們觀念首先排斥了,環境自然產生一種反作用力。這就是不斷在這個過程裡邊增加、累積這種對立的力量,到最後就是死亡。死亡怎麼產生的?就是這麼堅強、這麼堅硬、這麼你死我活導致的。其實這就是《道德經》前面三章,我們可以看到古人聖者一旦體道以後,自然流露就是這樣的內涵。 去看《心經》也是這樣子的,只能說這些聖者對道有體驗了,所以語言表述雖然不同,但內涵喔,我們可以看到相互在幫助啟發。就相當於今天我們吃了兩道菜,這兩道菜之間可以相互消化、吸收。你不要非得安立這是佛法,這是道家。告訴各位,以前好像跟大家分享過,在古人那裡面沒有儒家、道家、法家這些之說,只有生命經驗和對道體驗的角度、境界有所差異而已。 好,這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到現在為止,我們關於這句話的認知,「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就暫時到這兒。那麼下節課開始,我們開始下段的內容。這下面的內容整體上當作一段。今天是周五,好像如果預習的話,時間有點短。那怎麼辦呢?大家說怎麼辦?(眾笑)大家說沒問題那就沒問題。 後面大體內容開始進入另一個階段了。我們現在不是證入空性的狀態了嗎?笑什麼,你就是證入了。(眾笑)證入以後開始修了。修,「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沒有五蘊、沒有十二處、沒有十八界、沒有十二緣起、沒有四諦、沒有二諦。所有佛講的這些佛法名言都沒有了,我們就修掉了。從意思上看大體是這樣子,所以這段是個整體,我們就當成整體分享。 大家看看今天是周五,周一上課,大家準備來的及吧?大家默認就是說來的及,是吧(眾笑)?大家笑表示認可,是吧?那好吧,不然下周要分享的話,大家再分享。周六、周日兩天時間,好像有點緊啊。不然這樣吧,下邊我再壓壓油,看能不能再擠出點新東西。大家從現在開始準備,到周五的時候我們同學分享。可以吧?可以啊。下節課我們接著,其實還有一部分內容沒跟大家分享完,剛好下一節課再跟大家分享一下。 好,我們今天的學習到這兒。一起做個回向。 願此殊勝功德,回向法界有情,盡除一切罪障,共成無上菩提。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