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6/27

佛法與生活

演講/夢參老和尚 整理/王俊淇

王雷泉教授引言

各位善知識:復旦大學從2007年開始舉辦「復旦佛學講壇」。今天是第十六場,下午還有如瑞法師的第十七場。我們舉辦這個論壇就是希望將當今中國的高僧大德、長者居士以及學有素養的學者們介紹給大家,向大家介紹正確的佛法。我與夢參老和尚認識已逾二十五年。在1985年中國佛教教育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帶著六位學生到閩南佛學院調研佛教教育,而當時夢老就是閩南佛學院的教務長。他老人家非常慈悲,在一周的時間中使我們了解到中國佛教教育嚴峻的現狀。夢參法師今年已經96歲高壽了,他的一生可以說是中國當代佛教發展的一個縮影。他傳奇的經歷諸位已經很清楚了,而給我最深刻印象的是:老和尚在坎坷的命運中,以圓融的智慧將出世法與世間法貫通在一起。所以今天就讓我們領略老和尚通透的智慧與真正的佛法。我現在就把時間交給夢參法師,請夢老給我們做報告!----------------

諸位老師、諸位同學、諸位道友,大家好!祝各位吉祥!

我與王教授認識是在1985年,到現在正好二十五年了。那時我到南普陀去,從那時起有了這份因緣。這次我到上海來,王教授讓我與大家結個緣,講的題目是「禪」——就這一個字。我非常高興,這是因為講禪可以隨意而說,無所限制。

修禪不外求參自己內心

「禪」在佛門中即是「無言教誨」——離開語言,也離開文字。禪直指我們的心地,這個心地法門無言說相、無有行為、不假言說而現前。可是不說又怎樣明了呢?語言文字所形容的「禪」都是虛妄的。這就如我們以指指月,所印者月也,非指也。

關於「禪」,有非常簡要的說明,就是將禪字分開:一個「示」字,一個「單」字,表示「極簡單的開示」。一個簡單的動作,例如舉起手指就可以說明「禪」。這是因為禪離文字相,離言語相。而用經書表達的是教義,不是禪。因此,今天我借著「禪」給大家講幾個故事,用這些故事來表達禪。讓大家明白禪隨時隨地都可以修行,直指內心。

先給大家講一個很容易懂的故事。宋代蘇東坡很信仰佛教,他的前生是個和尚,因此他能了解他前世智慧的存在。有一次,他去一所寺廟,看到了觀世音菩薩的像,觀世音菩薩手裡拿著一個念珠。他覺得很奇怪,就問他的道友佛印禪師:「觀音菩薩拿念珠念誰呢?」佛印就講:「觀世音菩薩拿念珠念觀世音菩薩啊。」蘇東坡不明白,就讓佛印解釋一下。佛印禪師沒有解釋而讓蘇東坡自己去參。於是兩人接著逛廟。逛完之後,蘇東坡告訴佛印:「不用你解釋了,我明白了。」佛印就問:「你明白什麼了?」蘇東坡回答:「求人不如求己。」求人不如求己就叫做「禪」。因為它離開了語言文字,需要自己的思維與開悟。

佛弟子常常念咒、誦經、禮拜,其實求的是自己。學禪的人一定要知道「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我們的心、佛與諸眾生都可以歸結為我們的心。所以禪才能離開文字語言。在唐武宗滅佛的時候,經書大量地被燒毀了,很多出家人逃到了深山之中。因為沒有經書可以修習,所以只能夠修唯心法門——禪。由此產生了許多話頭,參話頭就是參「未開口前是什麼」,也就是參話語之前。所以禪宗讓我們不向外求——不拜佛、不誦經,而參自己的內心。

萬法唯心善用其心

我再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關於心地法門。一個老嫗住在深山之中,每天念六字真言咒。將「嗡、嘛、呢、叭、咪、吽」念成了「嗡、嘛、呢、叭、咪、牛」。周圍的山變得殊勝,有神氣。一位禪師經過時看到周圍群山的氣象就知道山中有大修行者。於是找來找去,只找到了這位念「嗡、嘛、呢、叭、咪、牛」的老婆婆。禪師一聽就告訴她:「你念錯了!」老嫗就問禪師:「哪裡錯了?」禪師說:「應該念成『嗡、嘛、呢、叭、咪、吽』,是『吽』,不是『牛』。」老嫗說:「我這麼念都三四十年了,竟然念錯了,只能改了。」可是這麼改變之後,山的靈氣全都沒有了!幾年之後,禪師再次途經此地,發現山的靈氣全都沒有了。這才恍然大悟,意識到自己犯了大錯誤。於是趕快找到了那位老婆婆,看到老婆婆念「嗡、嘛、呢、叭、咪、吽」就讓她改回念「嗡、嘛、呢、叭、咪、牛」。不久,山的靈氣又有了,變成了殊勝的環境。

我講這個故事就是說學佛的人要「善用其心」。文殊師利菩薩就教育我們要學會用自己的心,在我們的生活習慣、語言隨心而用。這也就是所謂的「明心見性」——不在乎語言,不在乎文字,只要把心用好就能開啟智慧。所以,經文又說「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也就是「萬法唯心」的道理。

在日常生活中,用哪一種修行法門都可以,只要能做到止心不起,止念不生。禪就是讓我們的心靜下來,心為萬法之根源。修禪就是修心,目的就是要達到一念不起。禪宗里的參話頭是讓我們參語言思維之前是什麼。所以,我們說禪是心地法門。修心的時候要關注心的起心動念。那麼,何者是心呢?這個心不在我們的肉體之內,也不在肉體之外,更不是胸膛中跳動的肉團。心又在何處呢?這就是在修禪中所要追問的問題。

而且,「萬法唯心」的心不是凡夫的妄想心,是與諸佛平等的心,是諸佛已經證得了的心。此一念之心、是諸佛之心與眾生之心「三心一體」。所以,吃飯是禪,穿衣是禪,生活中的一切莫不是禪。因為心是萬法根源,所以心即是禪。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是開悟。

開悟與成佛

但開悟並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開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斷煩惱、證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頓悟,事須漸除」。所以稱開悟的禪宗大德「成佛了」是錯誤的。開悟並沒有成佛,明心見性之後還需要學習。如果不識文字就從文字學起。例如六祖大師雖然做到了明心見性,但因為不識字所以讀經要由別人代讀。由此也可見理可頓悟,事須漸修。另一方面,我們知道釋迦牟尼佛只授記彌勒佛而並沒有授記他人,所以也可以知道明心見性絕不等同於成佛。開悟只是明理,成佛還需要修行的功德。

參禪之時要明白自己與佛之心無二分別。這個「明白」不是修得的,而是證得的。但我們學習教義的人要登上十信滿心時要經過一萬大劫。一萬大劫是好長的時間——人的壽歲從十歲每過一百年增一歲直到八萬四千歲,又從八萬四千歲每過一百年減一歲直到十歲,這樣的一增一減才是一小劫。一千小劫才構成一個中劫,一千個中劫構成了一個大劫。成佛需要經過三大阿僧祇劫。開悟之人只相當於成就了第一個大劫,之後要修利益眾生的事業。菩薩要從五明中求,菩薩都要學習醫方、工巧。而禪宗所講的明心見性成佛、與佛無二無別的說法在教義上講是「素法身」。所以雖然我們的體、性與諸佛已成的體、性平等無二,但禪宗所謂的明心見性成佛並不能與佛的功德相比。佛有利益無量眾生的功德,明心見性成就的只是心而不是利益眾生的功德。

所以,念經的時候莫要錯誤理解。我在南普陀的時候,一位老教授到南普陀來,看到牆上的《法華經》經文「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就提意見:「牆上的標語寫錯了。我每天來雙合掌,磕頭,可不僅僅是單合掌、小低頭啊。可怎麼還未成佛啊?」這就是秀才念經,笑死老僧。我告訴他:「這是對經文錯誤的理解。任何人單合掌,小低頭所成就的是成佛之因。在此基礎上才能起修,才能成佛。所以決定成佛的不是現在,而是在所種成佛之因基礎上,經過長久的修行才得以實現。」《法華經》授記了全體的眾生。這就是對修禪要有的正確理解。更通俗一點說,禪就是生活,用心來指導生活。禪的範圍很廣,變相地說禪即是佛,佛即是禪。前面我們說過,禪是極簡單的開示,開示的就是人人都具有與佛無二的佛性,人人都可以成佛。就像人人都有權利來復旦大學讀書,但能否進入就要看個人的努力和奮鬥。對於成佛這一目標來說,不僅僅是人,哪怕是一隻螞蟻都有佛性。在佛來看,人性、畜生性、眾生性都可以成就佛性。

我們知道,「佛陀」是印度梵語「Buddha」的音譯。佛教傳到中國後,中國人逐漸將佛陀省略為「佛」。佛陀的意義是覺者、覺悟、有智慧。而且這種覺悟不單局限於自己,還能夠使別人覺悟。一念惡念已滅,身口意三業存善達到究竟。所以,佛法就是達到善、覺悟、智慧的方法。如果生活中念念不失覺悟,那麼即是成就佛道。而禪就是讓我們在生活中念念不失,因此禪所包含的範圍很廣。例如,禪堂前面掛著「選佛場」三字,就是讓人們明心見性的禪通達佛道。

「明心見性」中的心可不是我們身體中的心臟。這個心範圍極廣,三千大千世界、西方極樂世界等等凡用語言表達的事物都在心中。這個心,這個體性,或者經上常說的「覺性」與佛成就的心性平等。凡夫與佛只有此心迷悟之間的差別。而我們現在所用的心並不是這「真心」,而是妄識。這妄識就是將第七識末那識執著為心,而第七識則執著於第八識阿賴耶識。一分真心,一分妄心,妄心是真心所起的影子。

「明心見性」在教義中達到了「十信」,此時信心具足便不會再起惡念,再造惡業。成就十信之後就進入了「初住」,住於心上。參禪之人與單單學習教義之人的差別,就在於參禪者能夠達到明心見性,這正是禪堂所宣揚的。而單單學習教義者則距此甚遠,連十住都沒有進入,更不要提《華嚴》所說的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等位。證據就是入初住的菩薩發菩提心具有大神通力,能夠到一百個世界示現為佛與大菩薩渡化眾生。有了這樣的神通才表明真正進入了住位,發心住的菩薩初發心時成正覺。而我們平時也經常說發菩提心,但我們所發的只是「欣樂心」。對佛法誠懇與信任而已,並不是真正的菩提心。

我們平時所說的「開悟者」只是不再造惡業,明白自己的心性與佛無二無別。但達到開悟之後還需要繼續修行。開悟者連發心住菩薩的神通都沒有具備,別說一百個世界,就連在這個世界中都無法示現佛身為眾生說法。這就像從國小、中學、高中最後到大學的一步步教育,每一步都是為後一步做準備。佛教中的修行也是如此,一位一位而不能跳躍,絕不是禪宗所說的「頓超直入,立證菩提」。這個成佛只能說是明心見性而已。與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的大悟不同,釋迦牟尼佛經過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獲得了大悟。就如神童哪怕在智慧上並不比一位經過一系列教育的大學生差,但他卻完全不了解教育的一步步過程一樣。因此,哪怕是「頓超直入,立證菩提」,也是宿世修行的智慧在此時得以顯現而已。佛教中沒有便宜法門。龍女即身成佛,善財童子即身成佛,都是無量劫來修行的結果。所以,頓超直入是由漸而頓。

不僅佛教修行沒有便宜,生活中也沒有便宜可撿。某些人突然地發財,某些人突然陷入困頓,都是前世與宿世的因緣。學習中也是這樣,有的人一學就會,有的人笨得很,怎麼學也不懂。一學就會的人因為宿世積累的智慧才能有今天的「頓」。對於學佛的人來說,我們不能貪圖便宜。

參禪靠自己,而念佛則是依靠他力。通過觀想與稱名阿彌陀佛或觀音菩薩,就會得到他們的加持。現在流行的念佛法門就是這種依靠他力的修行方式。而參禪卻完全不同,參禪的道友會說「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完全是自力的。念佛的人則完全不同,是要求見佛,仰仗佛菩薩的功德。念佛、觀想佛才能得到佛的加持力。兩者間的區別大家一定要弄清楚。

在生活中,如果前世有與佛教的因緣,如念過佛、信佛,則今生遇到佛法時便更加興奮,也能更加投入進佛法中。如果沒有這種因緣,就不見得會有這種熱情與投入。地球上現在有六十億人,信佛的人也很多,但真正投入的卻不多。我說這話也不怕諸位多心,在座的各位雖然聽聞佛法但並未投入。你會為佛法付出很多嗎?不付出又怎麼得到!信只能得到信的功德,付出多才能有更多的功德。這個與念佛得到的加持是毫不相違背的。今生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是前生乃至宿世的善根因緣。因為這份因緣的存在,我們才能在今生聽聞佛法時有深刻的觸動,在開始信佛的時候有種戰慄的感覺。產生戰慄感覺的原因在於善根深厚,脫離佛法太久,突然得到加持力的緣故。而有的人聽到佛號時感覺喜歡,但並沒有激動的感情,也沒有付出。有時候還到廟裡燒燒香,但我們要知道燒香是風俗習慣而非信仰。信仰與習慣是不同的。真正的信仰是要將佛法與生活緊緊地聯繫起來。這就回到了「禪」。

我把禪解釋為善因,過去無量劫以來的善因。這就是為什麼見佛會有歡喜心,參禪而能進入。舉個例子,「念佛者誰?」反過來說「誰在念佛?」這一問意味著什麼?這是在發明我們的心性,尋找我們的本體。我們的身體是變化的,無常的,由前世所造業推動的變化身。

像學生中有第一名,也有倒第一名。不可能所有學生都是第一名,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倒第一名,必須有一個依次排名的順序。如果想超越,就必須付出努力。付出的力量越大,超越的越多。我們學佛的人也是這樣,必須一步步超越。

培養善根努力參禪

今天的主題是禪,因為禪離言語相、文字相,所以不能找法師講禪。而應該找一位禪師來「參」,以心印心。所以在禪堂中,和尚如果沒有問題,便往往一個星期、兩個星期或者冬天禪期的十個星期中絕不會講話。現在的禪堂和我小時候在的鼓山禪堂很不一樣。當時打一個禪期的時候,老和尚可能說一次話,也許一次也沒有。原因就在於禪離言說相,心心相契。你在問念佛者誰,我也在問念佛者誰,那究竟念佛者誰呢?大家都在尋找這個答案。等真正懂得了,明了了這個問題也就開悟了。

開悟之後的修行和沒有開悟時的修行有著天壤之別,沒有開悟時二十年的修行在開悟後只需一分鐘。這也就是頓超直入,立證菩提。這樣的修行殊勝非常,可惜我們處在了末法時代。有這種善根的人早就在正法與像法時代證得了菩提。而處在末法時代的我們就要努力地培養善根,努力地參禪。在這樣的時代我們會有迷惑,不僅在禪堂中,在社會中我們也遇到迷惑與業障。有的人一生平平安安,有的人一生坎坎坷坷,充滿了波折。當我們超不出因果的時候,受因受果。當我們能夠頓超的時候,就能超越束縛住我們的因果。當然這並非我們普通人所能夠達到的,要依靠多生積累的善因。就像我們讀書經過國小、中學、大學。當我們找工作的時候,以前學到的知識便都用得上了。修行也是如此的。

有人說:「出家安口鍋,在家差不多。」如果出家人還做在家的事,那出家還做什麼?如果在家人做出家的事,那就是超脫了,雖然在紅塵滾滾之中,卻獨樹一幟而變得不同。因此,大家要懂得萬法唯心,心外無物的道理。心即是佛,心即是法。當我們反覆諦聽這個道理,經常思維之,就是修行。如果每天都思維這個,努力不間斷,慢慢地就成了。我在當勞改犯人的時候種菜,就發現菜上有種青蟲。於是我就經常觀它們。它們在菜葉上趴著,隔幾個小時後還在趴著不動。它們就像人在禪定,它們不想做爬蟲,想飛。大約兩天兩夜,它們破殼而出,留下了青蟲的屍體,變成了蝴蝶飛走了。咱們人也在想,想的就是佛所批評的「貪嗔痴」。每天愛發脾氣,就是嗔恨。特別是對待子女,心裡不高興的時候就借題發揮打孩子。這麼做很不對。

佛所說的法無有定法。不要把佛所告訴我們的東西看成是決定的。要依照我們自己的根基選擇佛法,是什麼樣的根性就學怎樣的法。也不要以為我們所行的道毫無效果,這只是沒有遇緣而已。道不虛行,遇緣即應。就像我們出家人在五台山或者終南山修行,不接觸社會,像個傻子一樣。但一入社會,智慧就被開啟了。不但做事情頭頭是道,甚至可能超過了常人。過去講「十年寒窗,一旦成名」,這裡面就有福德的問題。生活中不斷積累福德,才能轉變命運。學佛的弟子一定要相信因果,相信報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如果生心起念時總是希望別人得幸福,不為自己求安樂,這就是佛教所說的菩薩。我把諸位道友都看作是菩薩,凡是受過三皈依的道友都是菩薩。菩薩來自印度語的「菩提薩埵」,翻譯成華言就是「覺有情」。意思是覺悟一切有情眾生,讓一切眾生都明白因果的道理。

總而言之,禪是佛法,禪是心,禪是密意,禪是性體,我們的一切行為都在禪內。

刊於《佛教觀察》總第八期,2010年1月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