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0/8/5

《天台山國清寺創建養老養病助念三堂碑記》學習札記

余池明

一、碑記撰寫背景

這篇碑記撰寫於1934年,是在國清寺於1931年恢復天台宗祖庭地位之後不久,各項殿堂進行建設之際,印光大師特為養老、養病、助念三堂撰寫的碑記。國清寺在宋代和明代兩度“易教為禪”,1931年,在諦閒大師、可興和尚(1876-1942)、靜權法師(1880—1960年)等名僧的努力下,恢復了國清寺天台宗道場的性質。

可興和尚民國初年曾任國清寺住持,後來退居。繼任者管理無方,導致千年名寺破敗不堪,因此1930年寺僧長老和當地鄉紳合請可公復任住持,並邀請靜權法師協助。碑記也談到這個過程及撰寫三堂碑記的緣起:“至民十七八年,以住持不得其人,遂致一敗塗地。十九年,本山耆老,及諸鄉紳,恭請前退居可興和尚,復為住持,以期恢復。興公又邀摯友靜權法師,為之輔助。於是特開學社,宏闡台宗,興利除弊,百廢備舉。今又擬建此三堂,堂各五間,其地附近大廚,以期老病所需飲食茶水方便耳。每堂各安照應之人,各立規約。住持執事,時常巡視,不致照應之人,偷懶疏忽,其用心慎密,令人欽佩。”

印光大師與諦閒大師為最相契的蓮友,天台宗歷代祖師台淨並弘,蕅益大師之後形成“教宗天台,行在淨土”的宗風,因此印光大師自然樂意為國清寺撰寫碑記。

二、碑記大意

第一大段從“娑婆為極苦之邦”到“以期橫超三界乎”,闡述。眾生迷而未悟,輪迴於六道之中,大覺世尊示生世間,隨機說法。禪、教、密等通途法門只有最上上的根器才能這一生內了脫生死。如來於是特開信願念佛,求生西方淨土的法門,使得上根的聖人和下根的凡夫,都能在這一生往生淨土,從而解脫生死。淨土法門普被三根、即生解脫,使如來普度眾生的本懷得以實現。

第二大段從“溯自大教東來”到“其為功德,何能名焉”,介紹智者大師與天台山國清寺的因緣和建設養老、養病、助念三堂必要性。大師指出指出智者大師也注重於淨土一門,跟普賢行願品一樣導歸淨土。然後簡要概括國清寺代有興替而道風不墜,由清乾隆初年寶琳珍公重興國清寺引出尚有三堂有待建設。

一是養老堂,因為各方知名大德,本寺老人,年老需要息心,專辦了生死之事,有必要建立專堂,幫助老人們修持淨業。

二是養病堂,也就是寺院的醫院。十方僧侶,孤身一人,既然來寺院依止,大家就是同胞,一旦生病,不能隨大眾一起活動,必須進入養病堂休養,以便早日痊癒。

三是助念堂,凡病重臨終之人,移到此堂,寺院要派人輪班助念。住持和尚,執事負責人應當親自來開導,讓病人通身放下,一心念佛。從而正念昭彰,隨佛往生。

大師認為三堂是叢林宏法,至極緊要之一件大事,作為住持執事決不肯含糊了事。“若不特開一堂,則老者病者,身心難安。身心不安,則於念佛求生,適成障礙。此特立養老,養病二堂之所以也。”大師特彆強調了助念的利害關係和住持、執事的責任。

最後一大段談撰寫碑記的緣起,在背景中已介紹。

三、碑記的現實意義

大師的碑記雖然是針對寺院叢林建設而說的,但對於當前佛教界參與養老事業建設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中國現有老齡人口已超過1.6億,且每年以近800萬的速度增加。老年人口的快速增加,特別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和失能老人年均100萬的增長速度,對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康復護理、醫療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凸顯,養老問題日趨嚴峻。老年人不僅需要充實的物質生活,而且需要豐富的精神生活。佛教淨土宗歷來有注重臨終助念的傳統,可以在安老、送老事業中發揮積極作用。不論是寺院還是居士團體,都可以借鑑印光大師提倡的三堂做法,努力建立互助公益性的養老組織,作為社會養老體系的有益補充。為老人們提供護理照料服務,特別是開展臨終關懷,給臨終老人以精神慰導,幫助他們提起正念,往生淨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