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0/8/9

3.心理疾病是如何在壓抑中產生的?壓抑是一種很痛苦的事情。例如,現在回憶一下,當你丟失錢財時你是多么懊惱?當被拒絕、欺騙和侮辱時,你是否會有不顧一切去進行攻擊而“瘋掉”的衝動?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這對於心靈則更是如此。雖然本能欲望被壓抑了,但是這種本能能量不會就此消失,它總是試圖衝破社會規範的制約出來表現自己。每當本能欲望發起進攻時,都會與社會規範直接發生衝突,而心靈也就會再次經歷痛苦(一般人們表達為“思想鬥爭”。你可以回憶一下,曾經經歷過的憤怒衝動就是本能欲望在不斷的衝擊你腦中的“社會規範”)。本能欲望在不斷衝擊過程中,會逐步找到一個種“合理”的方式——即讓本能欲望得以釋放,又不違背社會規範的方式來發泄這種欲望。因為這種“合理方式”是在保衛心靈免受本能欲望的不斷衝擊而經歷焦慮痛苦的機制,所以就被稱為“心理防衛機制”。執行防衛機制的就是“自我”的機能(自我:代表理性的那部分的潛意識內容)。進一步說:當本能欲望不被允許進入到意識中時,他就會通過“轉換”,即偽裝的方式表現自己。因此心理防衛機制也可被稱為“被壓抑本能欲望的轉換機制”和“本能欲望的偽裝方式”。下面對幾種常見心理防衛機制——即轉換機製作出簡要論述。升華:指那些被社會規範壓抑的本能欲望,以一種社會規範允許的“藝術方式”發泄本能欲望的轉換機制。例如:一個人對跳舞、繪畫和文學內容的喜歡,都不是憑空而生的。所有的藝術活動都有其內在本能欲望(性和攻擊)升華後發泄的原因。幽默:指將自己的本能欲望(性和攻擊)以社會規範允許的幽默方式發泄的轉換機制。例如,人們通過“笑話”的方式講的有關攻擊、死亡、性愛(黃色笑話)等內容的笑話。在一個人講某個笑話過程中,潛意識中的某個本能欲望就得到了發泄。再例如,有人在“笑著的狀態”下罵某個人,被罵的人也不會做出過分的舉動,而這也是在以社會規範允許的形式發泄他的憤怒。當然有些時候會失控,導致兩個人真的對罵起來,甚至拳腳相加。幻想:指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欲望,通過幻想的方式發泄本能欲望的轉換機制。做“白日夢”就是人們幻想的具體體現。例如:一個人們會用一段時間專心的幻想著自己成為了富翁或有權勢的人,或者一個非常美好愛情的實現。否認:指拒絕承認自己所面對的危險,以及否認某個事物的存在,以保護心靈不經歷痛苦的防衛機制。可以說這種機制就是“自我欺騙”現象。否認是最原始的心理防衛機制。表現在動物身上就是當野雞被山鷹追的急時,野雞會將頭一頭插入雪中,由此避免由恐懼死亡帶來的焦慮。人類也是一樣。例如:當小孩子打碎了東西時,會不自主的蒙住雙眼;當電影中出現恐怖畫面時,會有人去蒙住自己的眼睛;當一個人第一次蹦極時,大腦會一片空白。這種“否認”是在腦中無意識操作的。轉化:指將無法實現的本能欲望轉化為自己的軀體症狀方式發泄的轉換機制。歇斯底里症狀是其具體體現。例如:癔病性癱瘓、失音、抽搐、暈厥、麻痹等。轉化是在潛意識中自動進行的,病人在意識上往往意識不到其病因。象徵性和抵消:指一個人以象徵性的方式來發泄自己的本能欲望,以避免心靈處在痛苦狀態中的防衛機制。例如:當有一個人突然說了一句“自己都感到很羞恥的話”,會下意識的去捂自己的嘴,這表示自己沒有說。或者作出倒吸一口氣的動作,表示自己把話已經收回來了。再如:兒子與父親發生爭吵時,父親憤怒地打了兒子一耳光。這時兒子最想做的事情是以更強烈的力量回擊給父親兩個耳光。但是,社會道德不允許他這么做。而如果不把這種回擊憤怒發泄出去,兒子就會非常痛苦和焦慮。怎么辦呢?這時兒子潛意識中的“本能欲望(原我)”就會與“社會規範(超我)”談判,仲裁者就是代表理性的潛意識(自我)。談判的目的就是要找到一個方式——讓雙方都接受的方式,讓本能欲望得以發泄出去。例如:最後妥協的結果可能是,兒子可能是摔門而去,或者將水杯狠狠地摔碎在地上。在兒子的潛意識中,他的父親變成了“水杯”或“門”。這樣“超我”允許了。而“原我”也接受了。“自我”就去執行了“這一結果”。這時兒子的“憤怒”就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泄。心理防衛機制對一個人維持快樂的健康生活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持續的疏導、發泄掉人們面對環境時不斷被刺激出來的本能欲望。那么一旦這種機制運轉“卡殼”時會怎么樣呢?就像是不斷被注入水的堰塞湖最終會突然崩堤一樣,當環境刺激在一個人“生物性本能反應”上面不斷製造出本能欲望的水花,而這些水花又沒有得到合理的疏導釋放時,最終精神上的“堰塞湖”就會瞬間衝垮由社會規範構建起來的堤壩,這個人也就精神崩潰了。精神崩潰的結果就是,一個人在沒有道德規範的情況下盡情的去發泄自己的本能欲望。例如:精神病人會裸體在街上遊走,可以毫無顧忌的打罵他人,嘴裡喋喋不休念叨著某些“骯髒”的話語。從另一角度來說,假設沒有社會規範,那么任何一個人都不會患上精神疾病。例如:狼或者烏鴉就不會患上心理問題,當然在它們的社會中永遠也不會出現弗洛伊德式的狼或烏鴉。因為它們的社會道德規範層次非常的低,當然也就永遠不會有壓抑的情況出現。也不會有精神疾病的出現,因為動物們從生下來開始,就一直處在人類稱之為“精神病”的狀態——如同是說,它們之所以沒有掉進“坑中”是因為它們本身就在坑中。例如動物可以隨地大小便,而當一個人出現隨地大小便的情況時,這個人就患上了精神疾病。精神病狀態是心理防衛機制的徹底失控,同時也可以認為是最後的心理防衛機制。從以上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壓抑本身不會導致心理疾病,心理防衛機制本身也不會導致心理疾病,那么心理疾病是如何產生的呢?答案是:雖然,人們面對同一環境刺激所泛起的本能欲望的水花以及它的能量強度存在著差異,對於同一被壓抑的本能欲望的發泄方式(心理防衛機制)也存在著差異,但是,這些都不是導致心身疾病的真正原因,導致心身疾病的根本原因是,在心理防衛機制下“過度表現的心理防衛行為”和“錯誤表現的心理防衛行為”(心理防衛行為用另一句話來說就是“具有個人特色的心理防衛模式”,或者說“具有個人特色的潛意識轉換模式”,以及“具有個人特色的潛意識的偽裝模式”)。1)過度表現的心理防衛行為有那些?例如:與父親吵架的兒子,如果摔門而出是適當的,而如果將門擊碎、甚至將電視機等家用電器也給砸了的話,那么這種行為就是過分的。這樣就會給人留下患了“精神病”的印象,當然這也是一般精神病人表現的行為。再例如:如果一個人對任何侵犯都反應過度的話,比如動不動就大發雷霆,很小的侵犯都會忌恨在心,那么人們都將對之敬而遠之,沒有人願意幫助他。逐步的他將脫離群體生活,處於孤立無援和孤獨無助的狀態。凡是過度表現的心理防衛機制都是病理的——這包括焦慮症、抑鬱症、恐懼症、強迫症等。那么這些疾病是如何發生的呢?首先我們看一下弗洛伊德對人格的進一步劃分。一開始弗洛伊德將一個人的人格劃分為了意識與潛意識(還有“前意識”——處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意識)。在1923年,弗洛伊德在《自我與原我》一書中,又將人格進一步劃細分為了三個部分:原我、自我和超我。“原我”指的是一個人的本能反應及本能欲望,遵循“快樂原則”。“自我”指的是根據現實情況,理智而有計畫地去實現“原我欲望”的那部分潛意識內容,它所遵循的是“現實原則”。“超我”指的是“社會規範”——代表良心的那部分潛意識,遵循“道德原則”。原我與生具來;自我則是在一個人兩歲時開始在潛意識中通過父母及經驗而逐步形成的;超我是在5歲以後,通過父母、老師和社會共同作用下被逐步輸入到潛意識中的。原我完全是潛意識的;自我和超我有一大半是潛意識的。三者關係通過下面一個例子說明一下。有一天你看到餐桌上有一塊手錶,這時原我的衝動想要通過偷竊據為己有,這時自我就會思慮如何偷竊而不被其他人發現。比如,這時服務員向桌子走來,自我就會指示服務員去給自己拿一瓶酒,這樣在沒有人看到的情況下,自我幫助原我偷竊成功。弗洛伊德把原我比喻成一匹桀驁不馴的野馬,自我像是騎在馬背上的人,控制著原我的方向。因為偷竊是違背社會規範的,所以超我就會出來懲罰原我,這就會讓你經歷罪惡感和一旦被抓住的恐懼感,這時候“自我”會徹夜思考“該怎么辦”。最終直到把手錶還給服務員,你才會恢復平靜。從以上對人格的劃分,下面再看心理疾病是如何產生的?焦慮:焦慮就是積極的思慮。思慮什麼?在進化上,思慮的目的是為了獲得“性”和“食物”——考試、事業、唱歌等活動都建立在此基礎上。如果沒有積極的思慮,那么一個人在生活中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因此,積極的思慮,也可稱為“焦慮”是積極和有利於生命生存的。在精神分析的概念中,焦慮由本能欲望和自我與超我之間引發的衝突所產生。這種衝突就像是兒子想要一個超級玩具,但這對於父母的經濟情況來說“無力實現”,這樣就引發兒子與父母之間的衝突一樣。進一步說,一個人為了實現某一個欲望而“積極的思慮該怎么辦”時是正常的,也是生存所必須的。可是當一個人的欲望過於強烈,或者遇到了亟待解決的大問題時,那么強烈的本能欲望就會與社會規範發生直接而猛烈的衝突。本能欲望的強度越大,那么相應地,一個人所經歷的思慮程度也就越高,當“自我”的積極的思慮變成焦灼狀態時,就成為了焦慮症。在此情況下,一個人就會經歷由焦慮帶來的痛苦。因此,只有當一個刺激(例如銷售、股票、期貨、生意)讓這個人長期處於焦灼的“積極思慮”的狀態而引發了一個人精神上的痛苦時,才被稱為“病”——即焦慮症。否則短暫的焦慮是正常而有益於生存的。抑鬱:假設一個人失去了疼痛感覺,他就可能會由無法意識到腳上扎了刺所引發的感染而死去,所以疼痛是保護生命的感覺體驗。同樣,抑鬱就是保護生命“心靈之痛”的情緒狀態。這么這種心靈之痛有什麼用呢?在精神分析概念中,抑鬱狀態是超我對原我的懲罰。當社會規範表現的過於強大時,抑鬱就會產生。“原我”會不顧現實情況和道德原則要他能夠想到的任何東西。因此,一個人為了避免將有限的生命精力浪費在根本無法實現的目標上,需要一種“心靈疼痛”的狀態——抑鬱狀態,來抑制原我的無理要求。如果沒有抑鬱,每個人都會“好高騖遠”,都會去“伸手抓月亮”。抑鬱是超我對原我過度壓抑導致的。當一個人經歷抑鬱時他會感到:灰心喪氣、快樂不起來、自責、懊悔、內疚、自卑、感到活著沒有意思和自己一文不值。例如:假設你被偷了一塊你非常喜歡的手錶,那么如果有一個機會讓你手拿一鐵鏟狠狠地抽上小偷10個耳光,那么你的痛苦也就減輕了許多,也許還會用些金錢去補償被你傷害到的小偷。而假設這塊手錶是你自己搞丟的,那么這個“鐵鏟”就會扇向你自己,即懲罰自己,這時一個人就會經歷抑鬱。從這一方面來講,抑鬱就是一個人將憤怒指向自己的心理行為——就是超我對原我的懲罰。這種心理行為總是提醒我們不要再犯類似的錯誤。如果這種憤怒的懲罰過分的話,就會讓原我“破罐子破摔”——即讓一個人產生生無樂趣的體驗。更為嚴重則會引發一個自殺(例如在股票上損失慘重而跳樓的人)。因此,抑鬱是一個人生存下去需要的“情緒狀態”。只有當其遇到特彆強大的精神刺激而過分表達時,才會引發一種心理疾病——抑鬱症。恐懼如果一個人什麼都不怕,那么一位古人就很容易會由於自己的“太勇敢”而被比自己強大的野獸吃掉。如果你“太勇敢”,那么馬路上的汽車都會成為刺殺你的“殺手”。所以,恐懼是人類所必須要有的情緒體驗。自然界中有許多的危險在於躲避而不在於征服。例如,你想去征服賓士著的火車嗎?你想去征服比你強大的野獸嗎?恐懼會讓人們快速跑掉,獲得安全。只有當一個人對某些不具有危險性質的東西,而表現得過於敏感的話——例如對兔子都怕的要命和對感冒等疾病都感到“自己要死了”等,那么這種心理反應就是有害的。在精神分析中,恐懼是自我的不斷示警。因此,只有當一個人對預期的小危險都徹夜難眠和憂心忡忡的話,那么這種反應就是不必要和有害的。強迫強迫也是自我機能的放大。“強迫行為”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確認“危險是否已被解除”的反應。例如:當一個人走到樓下的時候,會懷疑自己家中的煤氣是否關了?門是否鎖好了?電爐子是否忘記拔插銷了?然後,他會上樓再去確認一遍“危險是否已被消除”。再比如,如果一個人不注意衛生,就會很容易生病。所以潔淨是健康而有益的心理行為。可是當一個人遇到某一精神刺激(例如,被壓抑的本能欲望)而讓自己對“潔淨”表現得過於敏感的時候,他就很容易“強迫”自己不斷通過洗手來獲得潔淨的感覺——獲得一種本能欲望的滿足。如果一個人不斷重複這種行為的話,那么這個人就會患上“洗手強迫症”。因此,確認危險已經被消除是生命生活中必須要有的心理行為,只有當這種反應表現得過於頻繁時,那么一個人就會患上“強迫症”。我們如同走在鋼絲繩上,在心理防衛機制上,一旦失去平衡就會導致一個人經歷內心痛苦、抑鬱、焦慮、強迫症、內疚和自卑。2)錯誤表現的心理防衛行為有那些?錯誤表現的心理防衛行為都可以歸類在“癔病”現象之下。癔病:指不是由生理器官病理改變引發的,而是由“心理暗示”導致出現器官功能異常的現象。由於這種疾病完全是由“心理”通過模仿過去曾經經歷過的,或者從書本中獲得的知識和經驗而“創造”出的疾病——也就是完全由大腦創造出的疾病,所以其發病的種類可以涵蓋整個醫學內容所描述的疾病,因此癔病也被稱為“疾病的模仿家”。例如,抽搐、癱瘓、失去視覺或聽覺、肚子痛、腹瀉嘔吐、假孕、肢體麻木、感覺喪失……。比如說,麗莎手臂的麻痹就是本能欲望的錯誤表達。有許多人與“麗莎”擁有同樣或類似的經歷,但是麗莎的表現卻讓自己“殘疾”了,而對於其他人也許只是表現出一段時間的抑鬱而已。再如:一個孩子為了實現某一個願望(獲得喜歡的東西或愛),通過大聲的嚎叫,甚至通過在地上打滾的行為來得到父母的注意和愛,那么這種行為就是錯誤的心理防衛行為。就如同再大的樹也是從一粒種子的萌芽開始生長的一樣,當一個人從很小的時候就建立起了一種錯誤的心理防衛模式,那么這種防衛模式就會以潛在的“自我暗示”形式陪伴其一生。例如,如果兒子與父親爭吵的過於激烈,那么兒子就會無意識地以其小時候倒地打滾的模式懲罰其父親(或者獲得父親的照顧),當然原來的“打滾”已經升級為“倒地裝死”——也就是假裝自己癱瘓了,無法行動的心理行為了。假設在這個過程中,父親沒有理他,兒子很可能會“一氣之下”臥床三天三夜,一開始的這種“癱瘓”是兒子有意識去做的,但是在三天后,兒子可能真的癱瘓了。這種癱瘓就是“癔病性癱瘓”——即是由心理而不是生理引起的癱瘓。在此癱瘓中,由於兒子通過三天的時間並沒有得到父親的照顧,所以在潛意識中就“惱羞成怒”地建立起了“我要真的癱瘓”的自我暗示,所以兒子的這種癱瘓是他的潛意識自動執行的結果。在意識上兒子已經無力改變這種強大的自我暗示。最終只有依靠外力才能解除這個暗示。非常清楚地說:任何一個人之所以會患上某種心理疾病,都是在其幼年時就已經建立起的,對某種特定刺激會作出某種特定反應的心理防衛行為模式所導致的結果——就是說,一個人會在其幼小時,就為自己埋上了一個顆“地雷”,至於這顆地雷是否會被最終引爆,取決於他這一生中是否會遇到有足夠的力量“踩爆”這顆地雷的“環境刺激(或者說精神刺激)”。例如,由於嬌慣的孩子在幼年時容易形成通過“撒嬌”來獲得父母關注的行為模式。這種模式就是一種“地雷”,如果其未來遇到非常不如意的婚姻,那么就會“踩爆”地雷罹患癔病。所以過分嬌慣的獨生子女才會成為容易患癔病的群體。因此,凡是由心理轉換為生理方面出現的功能性疾病現象,都是錯誤表現的心理防衛行為。最終,心理疾病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呢?答案是:由於自然環境不斷刺激人類的本能反應,這樣各種各樣的本能欲望就不斷地被創造出來了。絕大多數的本能欲望會被直接釋放——例如食慾、正常的性行為等都是符合道德規範的,而當一個被刺激出來的不被社會規範允許實現的本能欲望與社會規範發生衝突時,一個人就會經歷焦慮和痛苦。由於意識不允許焦慮(痛苦)在心靈表面長期存在,所以最終會將不被允許實現的本能欲望壓抑進心靈深處——潛意識中(或者說“無意識中”)。由於本能欲望的能量十分強大,最終他會在不斷衝撞中找到一種“轉換方式”來實現自己。如果被轉換出來的心理防衛行為沒有對一個人造成痛苦和焦慮,那么就是健康的。如果被轉換出來的心理防衛行為由於其過度表現和錯誤轉換,從而對一個人造成了更大的痛苦,那么這種心理防衛行為就是病理的。那么如何完全避免和預防心理疾病的發生?又如何治癒已經發生的心理疾病——也就是說,精神分析是通過什麼方法治癒心理疾病的?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