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離不開五倫關係蔡禮旭老師聖人的學問就是要把人與人的關係處好,所以學會做人是根本。做人離不開五倫關係,即古人常講的「倫常大道」。哪五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第一倫:父子有親。父親要言而有信,才能把家庭、孩子管理好,孩子才會信服。父子之間,除了言而有信,還要父慈子(父親慈愛子女)、子孝父。第二倫:君臣有義。君臣關係,換種說法,叫「領導人與被領導人的關係」。為君者,所謂「君無戲言」,講話一定要算話。臣子答應君王的事,也一定要盡心盡力做到。這是一個人的義務、本分、做人的態度。領導者應該有什麼樣的態度與本分?最重要的是要做人民的好榜樣,要以人民的幸福生活為努力的方向,絕不是以個人的享樂為目標。作為一家之長、企業之主,或是一個國家的領導人,一言一行影響的層面都很大。當領導者做出了好榜樣,舉國上下都能遵從、效法,整個人心的轉變就會非常快速。人心善,國泰民安;人心惡,災禍連連。古代聖王都能深刻體會到這一點,所以時時反省自己。商湯在自己的洗臉盆里就刻著一句話,「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時時提醒自己不可懈怠,要做好臣民的榜樣。作為一個領導者能有如此反省的態度,有愛民的存心,一定會贏得人民、員工的愛戴。為人臣子應該盡什麼樣的本分和義務?俗話說:「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為人部屬要盡忠職守,把工作做好。三倫:夫婦有別。夫婦之間當然也要言而有信。夫妻之間要常想著對方的付出及恩德,心裡常常念恩,看到對方心生歡喜,這是夫妻之間要守的信義及道義。治家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就是夫妻彼此沒有秘密。但是現在夫婦之間有很多話都不敢明講,還各自存私房錢,不能以誠相待就無法團結。所以,人與人交往要誠信,才能愈來愈和樂。第四倫:長幼有序。兄弟之間要言而有信,也要有情義、恩義,兄友弟恭,如此才能令父母放心,所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第五倫:朋友有信。朋友不只是要言而有信,還要有朋友的信義跟義務。朋友相處中有五個本分要盡到:第一是「勸諫」。當朋友有過失時要勸導他。我們用真誠心去勸諫,就要考量時機、態度和方法,還要有耐心,畢竟現在人很難一勸就接受。第二是「關心慰問」。當我們主動去關懷別人,自然而然就會帶動人與人之間互敬互愛,從而更加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會深刻體會到生命中的寶貴价值。第三是「互相讚嘆,互相肯定」。懂得欣賞別人的心是一門真實學問。嫉妒別人,不懂得讚嘆,心量就愈來愈小,道德學問也會因此而中止。所以,要常看別人的優點,欣賞別人。如果我們嫉妒有學問、有修養的人,甚至於用言語毀謗他,會讓跟他學習的人失去信心,由此很多人便失去了求學問的機會,這是有損陰德之事,不但折損了自己的福分,同時也障礙了別人。第四是「不言家醜,不言隱私」。不可以把朋友家裡的隱私講給其他人聽,言語要謹慎,「話說多,不如少」。有時話說得太多,不經意把朋友的一些家事講給其他人聽,遇到有心人來挑撥是非就痲煩了,這樣會破壞朋友之間的情誼。所謂「交淺不言深」,講話要注意分寸,古人說「慎言」,言語確實要很謹慎。不談人家的隱私,可以多談談人家的好事、德行,所謂「揚善於公堂」,我們愈肯定他,他就愈會積極努力地去做好。第五是「通財之義」。人生難免會有順境、逆境,難免會有起伏跌宕。當一個人處於低潮或者逆境時,最需要朋友及時的幫助,這時要趕快幫助他。但幫助人要用智慧斷,不然有可能是善心行了惡事。這個財不只是錢財,還指我們的經驗、智慧。等到他已經學習到這些經驗、方法和智慧,相信他也可以把人生經營得很好。我們若從五倫關係中找到了人生的角色與定位,站穩腳跟,自然就能夠步履踏實,讓自己的人生走得更充實、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