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11/29

《西方確指》生死心切勿預計,遠離求度之願,心聲相隨

眾欲積田為修行計。菩薩曰:「汝等欲矢志同學,久聚不散,謝絕世故。於衣食所從,不復為求人計,故發此議。以我觀之,念頭雖好,然畢竟是貪戀塵勞,非清淨法。何以故?街頭一飯,冢間一宿,先佛道範。若必藉田而修,倘一不就,則汝諸人終無修行之日矣。又若言自無其貲,將出自募化,更為不可。佛一代教,無此二字。蓋自末世不識禮義、不懼因果、不知廉恥之徒所為。真修道人,生死念切,斷斷不作是想。然更有一言,汝諸人但執持正念,各各努力,是即不聚而聚。若身心散逸,事無常恆,是雖聚而實散。苟明此意,止應隨分隨時,莫去閒思預計。」

請看下面第十九段:生死心切勿預計。就是當下我們真為生死,不要為了修這個法門來預設很多的條件。就是眾多的弟子構想了一個什麼事情呢?想積一些田地作為修道的道糧。菩薩對這個事情怎麼開示呢?說:「你們這些人發大心,想共同聚在一起修學淨土法門,長久地聚在一起不散,謝絕世間的事務,於衣食這些資身用具不再去求人,所以才發出這樣的議論、這樣的策劃。那對這樁事情,在我看來,這個念頭雖然是好的,但是它畢竟還是貪戀塵勞,不是清淨之法。」也就說菩薩不贊成這樣。為什麼呢?真正修道人不一定要在這個田地、資身用具上去預作策劃。「街頭一飯」,對修行人來說,托缽,「冢間一宿」——住在墳墓之間。這是先佛道範,佛當年就是這樣的:三衣一缽,樹下一宿。

「如果必須要借田地才能修行,你們策劃的這些資身用具、田產有一項不能成就,那是不是你們這些人就沒有修行的時候呢?」這告訴一件什麼事情?修行人要把這些外面的東西棄捨,依賴外面的條件越少,自己越自由。所以佛陀在世的托缽制度,真的是很清淨。他就不需要去「我要去種植,我要去燒飯,洗碗」,這些都放棄了。反正到了吃飯時候去托缽,能托到就吃,托不到還是去坐禪,就不需要在自己的寺院——阿蘭若裡面設計廚房。這個托缽的制度是先佛道範,是一個很好的制度。但是很遺憾:在中國沒有保存下來。所以我們的寺院還得要有大寮,甚至還要搞小寮,一天到晚就要為這個吃飯的事情去搞。寺院搞這些,我們還要去作個界,作淨地;不作淨地還違反戒律。所以真為生死的人,要仿效佛陀的道範,儘量把這些依賴的條件降低。

還有人說自己沒有錢財,一定要去「募化」——去募捐一些錢來修行,那更是不可以。募化,你看看菩薩對這個問題嚴峻的態度:釋迦牟尼佛一代的時教,沒有「募化」兩個字。一個出家人離開名利,一天到晚去募捐,這成何體統?實際上一個出家人,首先的本分是放在道業上。你的福德、智慧修行到一定的程度,人家對你非常的推崇,來對你供養;這時候你用慈悲心給眾生做福田:是這樣的一個情況。一定不能主動地去募化,化緣。化緣是不符合佛法精髓的。「這正是由於末法的時代,那些不識禮儀、不害怕因果、不知廉恥的人所作的事情。」你看這話都講得非常嚴峻了。所以就告訴我們這些修道人:我們出家人不要去化緣,把我們的僧格都搞沒有了。我們要深信因果。深信它什麼?釋迦牟尼佛曾經向我們做了承諾。他為什麼在人壽一百歲的時候,八十歲入滅?他是留二十年壽命的福報給末法的修道人:只要你真心辦道,佛的毫光裡面就有一束毫光提供末法修行人的道糧。只要真心辦道,不會餓死的。哪怕這個地球只有一巴掌的田地,修道人都不會餓死。所以你只要真心辦道,還怕沒有道糧嗎?人家自然就會供養。但你沒有道心,主動化緣,就不知廉恥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堅持這樣的一個原則。真修道人,他的生死念頭很懇切,斷斷不去做化緣的行為。

現在這種行為還變成什麼?有很多假和尚。他確實是假的,登門——敲著人家的門,說:「我們要建立一個寺院,要做佛像。」穿著出家人的衣服,或者是比丘,或者是尼姑,挨家挨戶敲門哪。我聽到一些社會人士說,人家都對我們很反感:「你看,都有一天,我正在家裡好好地看書,聽到敲門聲,一看是一個和尚,說怎麼怎麼樣——要化緣,我實在是很討厭,沒有辦法,給了他一百塊錢,把他打發掉了。」人家常常用這個話來說。我會告訴他:「這種敲門化緣人的絕對不是真和尚,你可以不給錢他。」都是假和尚的行為,還有在大街小巷,都是這麼做。實際上政府也得管一管,這樣的假和尚化緣太多了,對佛教形象有極大的損害。

那麼這種事情不僅在國內,已經蔓延到國外去了。去年我到馬來西亞,人家就問我——馬來西亞居士說:「哎呀!現在有很多大陸來的出家人在這裡化緣,大街小巷化緣。」我說:「這絕對不是真和尚。」人家東南亞國家一些華人對出家人都比較恭敬了,他可能見到出家人托缽,人家都會布施。布施可能也比較好,比較多一點。所以就有些人假冒和尚,利用這個旅遊簽證半個月的機會,簽個證到那裡呆半個月,化了半個月緣再國。回國,過段時間又去。搞得人家已經很反感,政府都在關注這個事情。部分中國人這麼不知廉恥,把我們的形象都敗壞到國外去了,這實在是令人痛心的事情。

所以我們不走化緣的道路,寧可餓死也不化緣。即便是建寺院,造佛像,也隨緣——隨分隨力:有就建一點,沒有就等待條件。不一定要建富麗堂皇的寺院,不一定要建的多麼高大的佛像,這些都是眾生的共業——善業所感。有因緣,你就做;沒有因緣,你就放在持戒、念佛上,守好自己的本分。我們今天中午談倓虛老和尚,他修了七個叢林。我們看每個叢林修建,都不是他攀緣的。他一心就放在弘法上,在弘法的過程當中,就有那些大居士找他來建廟。他有時都想推,但實際上推也推不掉,就應這個因緣來建廟。他每個寺院都這麼建立起來的。所以這都要值得我們效仿。沒有因緣,老實念佛,修行。有因緣——萬一這個因緣只有你出頭才能建成,也就發菩提心來做這個事情。一切都要隨順因緣為好,不要去攀緣,不要去化緣。

(頭陀十二功德:一、阿蘭若處;二、常乞食;三、次第乞;四、一受食;五、節量食;六、中後無飲漿;七、弊衣;八、但三衣;九、冢間住;十、樹下坐;十一、露地坐;十二、長坐不臥)

「然後還有一句話,」這個菩薩開示,「你們這些人只要執持正念——就抓住當前這一念放在阿彌陀佛名號上,每個人都這麼努力地念佛,只要這樣做,是不是聚在一起沒有關係。」大家都能真誠念佛,就是各自住在自己的家裡,或者各自住在自己相應的寺院,也沒關係。「雖然表象上沒有聚,但你們都在執持正念念佛,這叫不聚而聚——心聚在一起;如果你的正念不能現前,身心都很散亂、放逸,做事又沒有長遠心,即便是聚在一起,身體好像聚在一起,實際上心都散掉了,這叫聚而不聚。」所以修道人還是做一點本質性的事情、實在一點的事情,不一定要追求那種形式上的東西。「你們明白這個道理就應當隨自己的本分來做事,隨時節因緣來做事。」不要去策劃一個什麼事情——去搞很多田產,去化緣些錢財,我們這些人聚在一起弄點房子,這叫「閒思預計」,沒有必要。這就是我們對待做事的一個心態,這就是灑脫,這就是隨緣,這才能真正得利益。包括我們做一個道場,做一個佛事,都要有這種心態來做;否則我們就很辛苦,最後的效果還不好。保持正念為至上。

菩薩又告眾曰:「汝等慮身纏世網,念頭不得乾淨耶?我有一法:汝但發個遠離求度之願,將牢牢歸向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之心,換卻奔走利名之心,便能即塵勞而覺路矣。」

請看第二十段:發遠離、求度之願。這仍然是談發願的問題。「修行要務,立願為先」,建立大願為當務之急。菩薩又向眾弟子開示:「你們都憂慮自己的身還糾纏在世網裡面。」就是在家居士上有老,下有少,要謀生,要養家活口,有很多的事務要去做。「所以就擔心自己念頭不得乾淨,沒有更多的時間來念佛。」對這麼一種憂慮,菩薩就開示了一個方法。這方法就是:你們只要發一個願。發什麼願呢?遠離娑婆、求佛加持度我的願,即煩惱為菩提。世間的事情是很多的——紛繁複雜,你想了世間的事務,永遠了不了。如果有道心的居士,覺得家裡事情太多,太痲煩,恩恩怨怨、人我是非——這樣那樣是痲煩,但是痲煩裡面,你就感覺到這是我們的業力所感。我們有這個身體,就得為這個身體去操勞,就得要吃、喝、住、行;又有一個家庭,有子女、家親眷屬,這些子女、家親眷屬到這裡一來,又有緣——有善緣,有惡緣,有冤親債主,有什麼……錯綜複雜,於是人際關係也很複雜。所以這些讓你就很痲煩,很煩惱,不得清淨。怎麼辦?遠離,厭離。一定下輩子不在這個人道裡面,糾纏這些人我是非、恩恩怨怨、功名利祿了。你要把這個願發起來。

這個願發起來,我的心就牢牢地歸投到極樂世界去,我一定要見阿彌陀佛。當你的這個願心很強的時候,那就會有一種轉換的功能。實際上這個願心就是菩提心,當這個菩提心發出來之後,原來奔走那些世間功名利祿的心,就會被這個往生見佛的心所轉換。至少在你的念頭當中,這個厭離娑婆、求生極樂見阿彌陀佛的心占主宰地位。雖然也有名利的心在那裡,但是原來的主宰地位退到了其次的位置。那臨終的時候,是願力最先顯現,往生就如箭出弦,直奔極樂世界。這就叫「即塵勞而覺路」。「塵勞」,就是這個煩惱五欲勞煩我們,這是凡夫眾生日常生活當中誰也避免不了的。在家人就是要進入這個塵勞,但是這個塵勞你能夠覺悟,能夠生起厭離心,能夠把它觀空,能夠轉換一種求往生的念頭,這就是即塵勞而覺路,即煩惱為菩提。就看我們的念頭怎麼轉換。

有問:「念佛不能一心,當作何方便?」菩薩曰:「汝但息想定慮,徐徐念去。要使聲合乎心,心隨乎聲。念久自得諸念澄清,心境絕照,證入念佛三昧。然平日必須多念,從千至萬,心無間斷,則根器最易成熟。若強之使一,終不一也。」時達本於座下,忽戄然念數聲。菩薩曰:「如是如是。」

請看第二十一段:息想定慮,心聲相隨。這是教怎麼樣做念佛的功夫。念佛的時候,要把「想」——就是妄想、思慮,妄想、思慮就是第六識分別的妄想、第七識的那種思慮的執著——把它放下。然後念佛的時候,這個念佛的心和聲音要互動,要相隨。有人就問念佛不能得一心:「我念佛很難一心,很難清淨,不知道有什麼方便的方法能夠讓我念佛得一心?」針對這個問題,覺明妙行菩薩開示:你要念佛就是「息想定慮」,放下萬緣,一念單提。所以你在念佛的時候,內心當中要把這些事務性的東西全都放下:也不要去接電話,也不要去想其它的東西,也不要去……你做公司領導,好像「我在念佛,放不下」,你要知道:沒有你,地球照樣轉。你把一切放下,然後心很安詳,徐徐地念去。「徐徐」代表心、聲很安詳,很平穩念這句佛號,綿綿密密。不要念得那麼躁妄,不要念得那麼激情,要使這個音聲跟我們的心產生一種互動的格局,就是這個音聲、當下這個心就在這裡,你能聽得清楚。這個佛號是從心裡出來的,由口裡發出聲音,再從耳根把聲音聽進去,也就是念清楚,聽清楚:這就是心和聲音相隨在一起。如果不相隨在一起,你聽不清楚,說明你心跑了。

心和聲相隨,這樣念久了,自然你的妄想、雜念就越來越少。這句佛號像清水珠,使我們的雜念、妄想、染念漸漸地澄清,能念的心、所念的境界就是孤明歷歷了。然後——直接——能念的心、所念的佛號都打成一片了,就能契入到念佛三昧,能、所一如。到念佛三昧,也就是不移跬步,金地涌四色金蓮,當下就是極樂世界的境界:阿彌陀佛處處說法,蓮華朵朵綻放。這個念佛三昧的境界,還是平時必須多念。多念佛號,多多益善。所以你每天能夠念幾萬聲佛號,就是好現象。從幾千到幾萬,這個心念這個佛號不間斷,這樣我們的身心——修道的根器,就容易成熟。成熟是什麼?就是薰習。我們見聞覺知這個外界的世間都是污染的,所以它薰習給我們內心也是污染的。這句佛號是清淨的,是佛的境界,是真如,所以這句佛號你提起來,是真如熏無明。真如熏無明,無明就會在這個真如光明當中慢慢地稀薄,所以我們的身心,就能夠香光莊嚴。以佛號的功德來薰習我們業識的心,也能夠趨向佛號的功德。所以這個事情是功夫的問題。

念佛也要談功夫。功夫是我們水滴石穿的產物,要日積月累,要在每一聲佛號的累積當中來談功夫,這就是信、願、行中「行」門裡面的科目。你在念佛的時候,開始不要說「我一定要讓它得一心」。你想求一心的這個念頭,也是一個妄念,你都不要去求。你求一心,最終得不到一心。所以這個念佛,你得要做功夫。叫什麼?水到渠成;只問耕耘,不問收穫。只抓住你當下這一念,在這個佛號當中,心和聲相依,念清楚,聽清楚,把數量念得越多越好。你就做這個耕耘的工作,慢慢的就心越來越清淨,慢慢的就有功夫成片。有一段時間佛號念得非常清淨的一個情況,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輕安法喜。如果再擴大,在功夫當中我們自性清淨心的力量非常巨大,就像大勢至菩薩一樣。什麼叫大勢至菩薩?就是通過執持名號,把我們的心打開,內心有大的勢力。這種大的勢力就能穿破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直接到達西方極樂世界,面見阿彌陀佛——就是自性的天真佛。這是心性大的勢力所導致的,這不是勉強去求的。

這段開示完了之後,當時達本就在座下,忽然戄然——「戄然」就是很震驚很振作——地念了幾句。就好像晴天霹靂似的,出了這幾句佛號。這幾句佛號是他至誠懇切、感激的心念出來的。菩薩給他一個認可:「如是如是。」——你這種念佛很好。所以這個念佛要貫注我們全身的力量,不是昏昏沉沉、泛泛悠悠、有氣無力地念,要集中我們全部的心力去念,它才有感應的力量。

——2009年11月9日大安法師講於秦皇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