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識成智
黃國達
唯識學以法相的細密見長,在教理行果的詮釋上也有其獨到的見解,其中而談到「轉識成智」,實為修習般若智慧的精要。
「識」的意義是「了別」,唯識學建立八種識,一至五為眼、耳、鼻、舌、身五種識,第六為意識,第七為末那識,第八為阿賴耶識。「轉識成智」就是轉此八種識為四種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及大圓鏡智,四種智慧是與由般若智慧的生起而與般若智慧相應的智慧。
唯識三性
如何轉識成智?這可以依唯識學的「三性」來說明,唯識學依法的性相,分為三種性:一、遍計所執性(相),二、依他起性(相),三、圓成實性,迷悟不同而所見即不同。遍計所執性是凡夫依虛妄心識所見的境相,把身心世界的一一法看成是我、我所、非緣起的心識之外的客觀實體,其實是虛幻的影像。
依他起性則是指一切法相皆是阿賴耶識種子起現行、現行又再薰種子的「依他」緣起性。而圓成實性,是指諸法離言說、離心識的實相。
轉讖成智就是破遍計執、明依他起、證圓成實。
識與智的分野就在於有沒有在認知事物時生起遍計執,或說有沒有添加識心分別進去,是否如實地照見真相。
識心的分別,不但是自我感、實在感,還涵蓋了二分法、各種主觀的解釋、透過一套理論、經驗、模式來認知、這些都是對真相的扭曲。
成所作智
前五識可轉為成所作智,在修行上,是說:當眼見色、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的當下,若與無明相應、起遍計分別,則成五識,若與般若相應,一切皆是依他緣生之法,不起遍計分別,則是成所作智。
感官所認識的對象,並沒有客觀的實體,譬如眼前見到一個人,他的像貌、身形、衣服、穿著,是由各種顏色和形狀所組成的,而這個人能夠被看見,還要有光線、空間加上眼睛、大腦視神經的作用、還有加上注意力,而眼識攝取這些資訊成為這個人的影像。
那麼如何轉眼識為成所作智?那就是看只是看,沒有所看的「這個人」的客觀實體,只是根塵識相依的緣起當下,這就是成所所作智。
修行並不是隔絕外境或視而不見、聽而不不聞,例如看電視,只是活在根塵識相依的緣起當下,電視機、電視的內容都是虛幻的影像,劇情的變化純粹是「資訊」而已,不加入感情。
妙觀察智
如何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第六意識是在攝取前五識的影像或第八識中的記憶,綜合為「法」,包括各種物理、生理、心理現象,以及各種人、事、物,給他命名,和其他的「法」比較分析,形成思想、觀念,如果不將這些名稱、思想、觀念視為真實,不落入遍計執,而視之為假施設的工具,即是妙觀察智。
所以般若智慧,並非要斷除念頭,而是明白其為依他緣起法。譬如見到一個人,覺得他(她)很親切,這種親切感,是由過去的生活經驗連結而來,如受親人的愛護、照顧經驗,連結到他(她)的相貌、身形、語調,就產生「親切感」。又如在異鄉聽到家鄉話、吃到家鄉,就有「親切感」,也是這個道理,所以明白「親切感」只是意識的產物,當下是依他緣起法,就是妙觀察智。
以如實清淨心,接觸所有的物質、感受、思想、行為、認知,不僵固、不添加,洞悉萬法,而不誤認為有客觀實在性,都是妙觀察智。
平等性智
那麼如何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末那識是執持八識與根身為「我」,明白那是五蘊和合而有,澈見無我,法法都是依他緣起有,一切眾生平等而無高下之分,所有「驕傲」、「自卑」、「擁有」、「控制」、「面子」、「虛榮」、「爭權」等等都是虛妄不實的「遍計執」,破除這些妄執,就是「平等性智」。
大圓鏡智
再來談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這是在前七識清淨之後,潛藏在八識田中的種子還沒有清理乾淨,這時就要在修禪定而內心涌動,由微細心念到清晰,在這當中偵察種子如何起現行,在日常生活中省察現行薰入種子,切斷新的染污種子的生起的途徑。當阿賴耶識愈來愈透明的時候。生命的清純、真實、靈活、明覺、圓通就會顯現。到了阿賴耶識完全清淨,空寂而常照、清淨光明,就稱為大圓鏡智了!
淨化的過程,不僅是根本煩惱、無始無明的淨除,更伴隨著慈悲喜舍心的開發,以及菩薩道的實踐,所謂「莊嚴佛土」、「成熟眾生」,修集總功德、圓滿菩提。
這時候,與般若智慧相應的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方便善巧等等現行內薰為清淨種子。大圓鏡智並非一無所有,而是具足無限的潛能,隨緣顯現萬德莊嚴、無量妙用,但都是空寂如幻的。
雖說大圓鏡智有如此殊勝的功德,但切要之處仍在空性的體悟,先破我見、以清淨心於色、聲、香、味、觸、法中無住、無滯,洗淨虛妄分別的識心,如實觀照萬法,成就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然後以智化情、以智導行、逐漸深入內化到人格的底層,次第而修,所謂「先斷見惑,後斷修惑」,正是此意。
雖然,其他宗派並不以唯識為究極之教,但如果不執阿賴耶識為實體,也不執「唯識所現」和「種子現行」作為終極的理則,而只視之為虛擬的修行架構,那麼,純以般若空性的體證來談「轉識成智」,則有甚多可資借鏡之處。唯識學派別甚多、義理繁複,以上所敘僅是筆者個人粗淺的見解,與經論所說未必盡同,若有謬誤,還請識者指正,並請多為包涵!
摘自《正覺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