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0/12/14

人類覺醒的新契機

黃國達

現今人類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在科技文明和政治制度上的成就是前所未有的,照理說,應該全人類都可以共享繁榮、幸福與和平,而事實上,各式各樣的問題:包括大至戰爭和恐怖攻擊的陰影、核子生化武器的發展、環境生態的破壞、貧富不均、經濟衰退,小至個人的競爭壓力、失業、婚姻衝突、心理疾病、慢性病等種種問題卻仍然存在。為什麼會這樣呢?人類的繁榮、幸福與和平的真正方向和出路到底在哪裡?

佛法對這些問題如何看待?印順導師在妙雲集「佛人在間」中,有幾篇文章值得參考,如:「佛法是救世之仁」、「佛教的財富觀」、「佛教的知讖觀」「一般道德與佛化道德」、「佛教與教育」、「發揚佛法以鼓鑄世界性之新文化」。

縱觀這些課題所得的見解,就是要在佛法中汲取心靈活泉,才能應對日益紛擾的局勢。

佛法雖是兩千五百年前的古老智慧,但卻能深入心靈、揭開法界的奧秘、回歸清淨心、透視萬法的本質。對於個人心靈的寧靜、和平與幸福有著根本而直接的幫助,對整體人類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可惜,時至今日,整體人類的文明還沒有能夠進入覺醒的新境界,也就是說:人間淨土並沒有實現,只有少數的修行人進入覺醒的新境界。

在表面上,佛教持續地被眾多的人所信仰,禪、密的修行甚至成為新的時尚,許多佛教團體也十分興盛。實際上,進入覺醒的新境界的修行人,仍然是少數。

為何會如此?實在值得探討,導師認為,在佛法流傳過程中,為了適應更多的眾生,在教法上有所延伸、發揮,同時也產生質變的現象,佛教的思想體系變得龐雜,而精華的部份相形之下,少得不成比例。

不過,佛法的精華既然存留人間,如果能夠去蕪存菁,將佛法的精華發揚光大,人類的前途還是很有希望的。因為現代們科技進步、資訊發達、思想開明,對於佛法的宏揚是有利的。

如果由已經覺醒的人帶動更多的人進入覺醒,從一個地區、社群作起點,從量變到質變,清淨的力量是可能成長,進而影響整個人類心靈與文明走向的。這就是維摩詰經所說的「無盡燈法門」,燈燈相傳、光明無盡。由於覺醒的人和群體展現身、口、意在:工作、休閒、思想、行為、應對中,表現在政治、法律、經濟、科技、醫護、教育、藝術、文化各個領域中散發的優美氣質,在無形中潛移默化,蔚為一股清流。

什麼是佛法的精華?就是原始佛法的三法印、四聖諦、十二因緣、三十七道品,般若經的菩提心、般若慧、六波羅蜜、四攝法,中觀的緣起性空,唯識的轉識(成智成所作智、妙觀察智、平等性智、大圓鏡智),其他禪宗的明心見性,密宗的大圓滿、大手印等,若能揚棄神秘、玄妙、圓頓、唯心的偏失,也都有其精彩之處。只要回歸根本佛法的單純、樸實,直接從生命、生活、心靈下手,都可以進入覺醒,散發清新、純淨的氣質!

由覺醒而流露的氣質,包括寧靜而敏銳的心,處事透達緣起如幻的智慧,對人慈悲、關懷,坦然、喜悅地面對當下,欣賞萬化的妙趣、清新靈活而有創造力的思惟。

由於心靈的覺醒,如何帶來個人和群體什麼樣的改變?

在經營上,不執著企業利潤,而能顧及社會責任,在管理、工作的態度上,不執著個人職務的本位,而尊重團隊運作。

經營事業或上班工作的價值,並不局限在金錢的獲得,更在於發揮潛能、廣結善緣,為眾生出一分力。所以勞資問題可以由更高更寬的視野,看見勞資之間密切的依存關係,誠心尋求平衡、合理的解決。

在工作上,也不必因為盡責而犧牲健康,金錢或工作並沒有絕對的價值,善用金錢、有意義的工作和保持身心健康這三者是相互依存,不能單獨擁有的。

在家庭婚姻關係中,覺醒的心也可以帶來明顯的改變,當覺察力增強,發現家庭成員、夫妻、親子之間,在感情上、生活上的深度依賴關係。這時,不是切斷關係或疏遠就可以解決的。以智慧觀照之下,轉化為無染的愛與關懷,尊重對方的因緣、不支配、不期待,坦誠溝通、討論,發揮創造力,那麼家庭生活中衝突就會減少,暴力也會消弭。全家都在定慧、慈悲中,共同覺醒、和樂生活,家庭即道場。即使家中只有一個人進入覺醒,雖然意見偶而會有衝突,難受有情緒,但覺醒氣質的潛移默化,對其他成員也是莫大的福份,甚至有可能帶動他們進入覺醒。

在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中,看清人不可能自外於自然生態中,生態被破壞,人體就會被毒素污染,欠缺必要的生存條件而生病、死亡。覺醒的人,袪除了貪婪之心,可以安於較簡單、樸素的生活,不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資源,不會因為虛榮心,製作毫華家俱,導致稀有樹木、礦石的濫采,為了經濟發展而過度開發,導致土石流、洪水泛濫……。

在教育領域,覺醒的教育是人類突破現有局面,進入清淨世界的重要課程。目前教育體系缺乏心理和宗教教育,宗教教義的差異,可以異中求同,用非信仰的內觀禪修,培養覺察身體、動作、呼吸、情緒、思想。如果能落實,將會從根本、底層的氣質開始改變。如果進一步教導佛法的覺醒之道,使覺醒的智慧和氣質更為普及,將會對個人、群體、乃至整體人類有著革命性的改變。

這時,教育不僅教導學生謀生的知識與技能、適應社會的倫理規範,更能使人的焦慮不安從根本上清除,培養其寧靜、敏銳、慈悲、喜悅、欣賞、創造的氣質。開發每個人的潛能和清淨本性,是教育功能的極致。雖然目前離此還很遙遠,但從部份有心人和宗教團體支持的學校先開始作起,是有可行性的。

在經濟領域,在整體思惟上,自由經濟和社會福利要取得平衡,政策上,運用良好的在職教育、有效的轉業輔導、適度的失業救濟,降低經濟不景氣對個人和家庭的衝擊。在個人方面,穩健理財、生活淡泊、心靈充實,可以對抗經濟不景氣,而發揮潛能、強化適應不同性質工作的心理和能力。

在政治領域,降低意識形態的固執,才能減少衝突,消弭暴力、戰爭,意識形態就是佛法所說的「見」。不過政治是群體行為,涉及歷史、文化、宗教,這是個高難度的問題。這要靠群體的覺醒才可能改變,這需要長時間的努力來實現。過去,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兩大陣營的對峙,迭成中國、韓國、越南、阿富汗的內戰,更幾乎釀成核子大戰的浩劫。幸好由於人類對戰爭的厭倦和恐懼以及雙方領導人有意限制衝突範圍,才沒有造成更大悲劇。經過雙方意識形態的反省、調整,蘇聯解體,衝突暫時停止。可是直到現在,如台海兩岸、以巴和美伊之間,以及恐怖份子與西方國家之間的暴力和戰爭陰影仍然持續存在。唯有以慈悲、智慧、同理心化解意識形態的對立才能真正和解,而不是用霸權和恐怖攻擊所能解決的。這是急需全體人類尤其是領導者來共同深思,力謀和解的。

摘自《正覺之音》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