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1/1/5

從「善法欲」談起 高明道 「善法欲」,顧名思義,大體是指想要獲致真正好的或以得到善法為目標的追求心。懷著這樣的一顆心——最起碼有著那麼一個分明的概念——,對修學佛法的人而言,理應十分重要。然而初步的考察顯示:至唐朝為止,傳到中土的數百卷契經里,「善法欲」一詞幾乎不出現,而唐實叉難陀譯《華嚴經》這部提及「善法欲」最頻繁的修多羅,相關文字也僅是聊聊數句而已。篇幅何以如此有限固然是個可以思考的問題,但佛門的修持本來就要跟師長學,不是自個兒看看書,然後 do it yourself,換句話說,探討此課題時,重點比較不在經文本身之多寡,而在其確切揭示的義涵。既然如此,就該了解一下經中到底說些什麼。 《八十華嚴》共有三處講到「善法欲」,且談的都是菩薩思惟分別與關切回向的內心活動。其中有一處闡述菩薩在認清佛陀的智慧利益無量以及一切因緣和合產生的有為法問題無數之後,便對凡夫有情生起同情、憐憫的心,包括菩薩「見諸眾生無善法欲,生哀愍心」。這樣的精神跟另一段經文極為相似,因為有個出處介紹菩薩如何透過十種觀察眾生的方式發起大悲心,說菩薩「觀察眾生無善法欲,而起大悲」。第三處就描繪菩薩回向時想到:「願一切眾生得善法欲,心常喜樂諸佛正法!」 從這些片段可看出菩薩若發現有眾生對善法絲毫沒有興趣,內心立刻產生深切的關懷,於是以自己功德的力量來祝福這類含識,希望他們能夠對佛陀的言教感到好樂,歡喜地接受正法。那麼,既然覺有情這樣關心別人對如來妙法是否有廣泛學習、系統思索、勇猛實證的意願,當然意味著大乘行者本身同樣要有那麼一個想成就善法的志向,而的確,《大菩薩藏經》裡明文指出,菩薩因為對「正法生喜樂」,所以其清淨戒律當中就有一種叫做「大喜波羅蜜多尸羅」,質言之,能對無邊的佛法心懷無量的大喜屬於菩薩的戒法。 經中談「善法欲」極少,論里亦復如此,而且聲聞論典有的蛛絲馬跡還反映出該詞曾引發爭議:佛法一般給「欲」的評價十分負面。怎麼可能有一種正面的「欲」?針對這樣的疑惑,部派的論書簡要地解釋說:因為涅槃、聖道跟世間法正好相違背,所以希求解脫、無漏法——也就是善法欲——有別於煩惱的「貪愛」。照這個邏輯,菩薩道行者發願證得佛果位與諸佛正法,並積極追求此一目標,自不屬熱惱之列。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兩部論強調:經上所謂「依愛斷愛」中,第一個「愛」實際上指善法欲。論上引述的經句,在漢譯經典里見於《雜阿含經》,出自阿難對一位陷入感情的比丘尼的開示。阿難勸戒時,便闡釋「依愛斷愛」的意思說:如果有佛弟子聽說某尊者成就阿羅漢果,然後痛切反省自己為什麼還是一個凡夫,並加緊用功,最後同樣了生脫死,這就等於依靠對善法的希求來斬斷世間的愛著。 《雜阿含經》這段記載給了我們另外一個重要的啟示。「善法欲」如何引發,基於眾生根器、脾氣、內心傾向等諸多差異,應有各種不同的方式,不過阿難陳述的因緣,是由於獲悉有人成就。這跟《法集經》上所說的「入一切修行次第法門」頗為相似。據該經的陳述,「見諸賢聖,能生信心;得信心者,成就欲心;得善法欲心者,成就不斷心;得不斷心者,成就義心……」足見,不管是可靠的訊息來源傳達某人修行圓滿抑或是親眼看到有成就的佛法行者,都有可能啟發對出世間法的好樂心。既然如此,我們這些學佛人就應該好好省思:儘管尚無成就,自己所作所為,會不會同樣影響到別人親近佛法的意願。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