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慈善,要堅守純真的品格!
劉元春
慈善,出於良知,發乎自然,行之真誠,導之善美。因此,任何慈善活動,貴在激發人性的善美,倡揚精神的風尚,引領社會良俗。也就是說,即使真的為了慈善,某一慈善活動及其活動方式,也不能為所欲為,而應當顧及更廣泛更長遠的社會影響,應當有利於促進社會慈善的健康發展,促進社會慈善精神品格的提升。也就是說,即使真的為了慈善(所謂有了「善因」),即使也能起到慈善的作用(所謂有了「善果」),也不能不擇手段!
佛教慈善,是社會慈善的一個部分,具有社會慈善的基本特點。但是,與其他宗教慈善一樣,佛教慈善有其信仰特性。佛教界從事社會慈善,是義不容辭的公民責任,同時也是一種信仰實踐和精神追求。佛教基於眾生平等的理念,主張同體大悲和無緣大慈。佛教慈善便是彰顯平等、尊嚴、慈悲等精神的很好平台。不分貧富不分多少,讓每一個慈善參與者都能擁有一顆真純的慈善之心,讓每一顆慈善之心都體會到平等與尊嚴,讓平等與尊嚴成為人人推崇的文明風尚,才是佛教慈善的最高境界。神聖的理念與純真的信仰,是宗教慈善魅力之所在,是佛教慈善持續發展的根本。
我們知道,證嚴法師創建的台灣慈濟功德會中國佛教慈善事業最成功的範例我們知道,證嚴法師創辦慈濟之初,靠自己在寺里每天增做一雙嬰兒鞋的所得作為基金。接著,證嚴法師號召贊同慈濟理念,參加救濟的主婦到市場買菜前,先省菜金5角錢投入一個竹筒內,匯集後存入基金會。之後,最大的一筆收入是印順法師5萬元的稿費投入。慈濟就是靠大家一粒米一分錢的積累,不斷發展起來的。現今的慈濟人遍及全世界,慈善資金源源不斷。為什麼?根本在於慈濟理念,在於內在的精神價值,在於證嚴法師高尚的人格魅力,在於慈濟人無私的奉獻,在於慈濟慈善的公信力。
在汶川抗震救災事跡中,最讓人感動的是「乞丐老人105元捐款」、「78歲運煤老人捐出全部存款11000元」、「癱瘓小乞丐捐款」等報導。他們的捐款數字不能與那些在電視鏡頭前高高舉牌上的巨款相比,不能與房產商老大被逼捐的1億元相比,卻引發我們更強烈的共鳴,給我們心靈更強大的震撼!那是因為他們純美的行動,能觸發我們最純美的人性之光!
與此相反,在抗震救災以及其他慈善活動中,最受人詬病的是那些貼上諸多標籤列舉諸多標準暗含諸多潛規則的行為,依據官位高低捐款多少,來排列先後名次,分享不同待遇。這樣的「募捐」背離了慈善的初衷和精神,不利於社會慈善社會化的發展方向。慈善,需要鼓勵,但不能用金錢多少來竟比。
就佛教慈善而言,如果我們也熱衷於設定類似的標準,假借慈善之名,論「資」排「輩」,或許也能博得一些掌聲,但是,這種商業化乃至庸俗化的形式不可能感動人心!如果一些人只是憑藉經濟實力拔得「頭彩」,然後傲傲然優先撞鐘擂鼓焚香,就能獲得佛菩薩的「格外恩寵」嗎?就一定能種下「善根」嗎?如果這種價值評判成為佛教「勸善」的標準,那麼,佛教慈善的價值豈不是捨本逐末,佛教根本精神理念豈不是徹底淪落了嗎?
我聽到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某寺院「大護法」身價億萬,出手闊綽,常常是寺院慈善活動的主要捐資者。某日,參與扶貧活動,但他堅決不進入捐助對象家裡,自稱「怕粘了窮氣」!……佛教慈善,如果不能給參與者以精神的啟迪,情操的陶冶,反而增長我執我慢,那還能真正的持久的助益社會與人生嗎?
近年來,社會媒體經常抨擊一些地方的寺院藉助「商業行銷」的手段,騙人「天價高香」、「抽籤算卦」等等惡俗甚至違法行徑,激起了教內外有良知者的廣泛共鳴。近日,又看到媒體報導南京某寺「辭舊迎新撞鐘法會,護佑各級領導官運亨通,萬姓擁戴」之後,有網友質疑:「應該是保佑天下蒼生平安吧,怎麼會只護佑當官有錢人呢?」「佛門乃清靜之地亦如此世俗化了,百姓的香火可能要少了。」誠信此言!
多年來,不少寺院和信徒,雖然還不富足甚至還有生存困難,仍然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慈善活動,盡力盡力,信守本份,獲得了社會良好的讚譽。我知道不少城鄉居士群體,他們節衣縮食,默默無聞,自發自覺,輔助弱勢,救濟貧苦,將堅貞的信仰付諸於淳樸的實踐。更有不少的富有者,他們不事張揚,他們致力於社會慈善,推動社會文明,造福眾生。比如,香港的李嘉誠、楊釗、楊洪兄弟等等,在大慈善中落實佛教信念。
我很讚賞台灣慈濟功德會證嚴法師的理念——「我要大家每天發一分好念、一分愛心,有好念善行才會有福。」「只要有這一念救人的心,就是救自己的心靈;表面上是救助別人,其實,這分愛救的是自己,也就是啟發自我的本性。」
——這才是佛教慈善的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