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當代開展芻議
韓煥忠
傳統的佛教教育,是以寺院為據點,以大師為核心,以師徒授受為主要方式,以居士群體為民眾基礎的一種社會教育活動。近代以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活等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重大變化,中國佛教亦應本著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的精神,與時俱進,使新時期的佛教教育呈現出許多前所未有的特點來。
1.新舊共存
當代的佛教教育,既要保留傳統的寺院傳承、師徒授受的體制,同時又要採用學院教學、課堂講授的新方式,使傳統體制與現代方式共同為當代佛教的弘法事業作出貢獻。
傳統的寺院傳承、師徒授受的體制具有多方面的優點和長處。如,寺院之中濃郁的修學氛圍,使受教育者在不知不覺之間就能獲得教育內容的薰陶;大師的身教重於言傳,高深的佛學理論和充滿奧妙的修行法門就在當下,修學者可以親眼目睹和親身體會現實生活和佛法修行的交融互參,相即相入;大師與徒眾朝夕相處,相互之間非常了解,容易建立深厚的情感基礎,可以實行情景化和個性化的教學。當代的佛教教育應繼承這些優良傳統,在建立佛學院時以道風優良的寺院作為依託,該寺院的主持大和尚對附設佛學院的學僧具有關愛、指導、幫助等責任,佛學院的學僧應在該寺院兼任執事之職,並隨眾修行。
採用學院教學、課堂講授的新方式可以促進佛教教育的發展。世俗的大學教學具有許多特點:其一,根據社會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情況實行嚴格的分科教學,術業各有專攻,通過長久的專業積累,自然可以造就各種專門人才;其二,學生不是那一個特定教師的學生,而是眾多教師之間分工合作,共同對之進行教育,使其在本專業領域內具有紮實的基礎和廣博的視野;其三,公開對多人同時進行講授可以避免單獨傳授客群太少之弊,又為真正優異的學生脫穎而出提供了場所;其四,大學教師往往運用最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設備,如各種學習、接受心理學,以及網際網路、多媒體等,將新知識、新思想、新觀念以最有效的方式傳授給學生;其五,大學裡的嚴格的考核制度可以保證受教育者具有必須具備的知識和技能,能夠勝任將來所要從事的各項工作。佛教作為一個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世界性宗教,具有無比豐富的內容,各個方面都需要有專門的人才進行研究、闡發和弘揚,因此應佛學院應採取分科教學的方式,制定周密的培養計畫,進行深入的研究和講求,學會運用各種高科技的教育手段,並利用嚴格的考核制度保證學僧的學習質量,從而彌補傳統佛教教育所具有的自發性、偶然性和隨意性等不足。
這種新舊共存教學體制的優勢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叢林傳承師徒授受方式的存在保證了自古以來的法脈延續,增強了受教育者的責任心、使命感;另一方面,新的教育方式的採用,則使佛教的發展和傳播獲得了高端科學技術的支持,提高了佛教教育影響社會生活的程度。因此,我們說,新舊共存是一條使佛法長住的康莊大道。
2.教俗並學
佛學院在教學內容上不能僅局限於佛教之內,而應該對佛教、世俗兩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同時講授,這對於提高僧眾的文化素質和弘法本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從歷史上來看,僧眾曾經作為知識階層的精英,長期執思想界和文化界的牛耳。古代僧人習學「五明」:「內明」指教義、教史、教規等,「聲明」指音韻、訓詁、文法等,「因明」指邏輯,「工巧明」指機械、工程、套用化學等,「醫方明」指病理學、藥物學、臨床醫學等。許多的高僧大德除了精於佛學義理以外,還有多方面的建樹,如律宗大德懷素是一位草書聖手,密宗大師僧一行還是一位天文學家,他在世界上首次測定了子午線的長度。禪僧齊己、貫休還是著名的詩人、文學家。這些高僧們不僅因義理精湛在傳道和弘教時左右逢源,還因多方面的才藝而受到人們的尊重和喜愛。
毋庸諱言,隨著歷史的發展,佛教界逐步失去了知識界精英和思想界領袖的地位。僧人的整體文化素質呈江河之勢,每況愈下,明清以降,漸漸成為「弱勢群體」。僧人們不僅無法掌握世俗的各種文化知識,甚而對佛教自身的經典義理、修行方式都懵懂蒙昧,知之不詳。即便到了現在,這種狀況也沒有得到根本改善。法師出家的因緣各有不同,有些人愛樂幽棲,喜好獨居,以解脫世間、清淨六根為志意,出離心重而利他心輕,或者縱有利他之心,卻苦於利他乏術。這對於提高僧眾的地位和擴大佛教的影響是非常不利的。有鑒於此,佛學院不僅應提高僧眾的弘法本領的同時,還應大力提高學僧的知識和技能,使其在成為優秀弘法人才的同時,也成為深受社會尊重的有用之才。
佛教不是逃避社會責任的地方,也不是「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與外界完全隔絕的世外桃源,要想續佛慧命,使正法永住,佛光普照,不作最後斷佛種人,就必須長在世間眾生之中轉動佛教的*輪。那些有幸跨進佛學院殿堂的學員們,一定要珍惜這次深入學習的機遇,在學好佛學專業知識之外,還要學好各種世俗的文化知識和技能,使佛法融入到世法之中,從而能真正的普度眾生、利樂人天。
3.學修結合
佛學院應提倡一種理論聯繫實際、深入鑽研、尊重知識的學風,使佛學研究和宗教修行密切結合起來,千萬不能以自家實修功深而輕視佛學研究。
佛教作為一種宗教,不僅表現為典雅優美的經論,美輪美奐的寺院,莊嚴肅穆的雕塑,源遠流長的文化,還表現為一種真切篤實的修行。前者為佛學,即佛教的音樂、美術、建築、雕塑、歷史、哲學等,其內容包羅萬象,反映了佛教深厚的文化積累和廣闊的思想視野。後者則是學佛,即學習佛的持戒精嚴、智慧無邊、利樂有情、普度眾生。儘管佛學和學佛各有側重,但不能否定二者又是統一的。深入佛學必然具有學佛的思想或者行為,學佛也必須具有佛學的指導。鑽研佛學而不知學佛,無異買櫝還珠,得小遺大;學佛而無佛學指導,則無法保證所學為佛道而非邪外。
現在問題是,有些僧人自覺不自覺地以實修自矜,謂他人空讀經論,將佛學和修行割裂開來。我們知道,有些學者即便不能從終極意義上認同佛教,但都不否認佛教對自己的思想情感發生了良好的影響。一些人識不及此,動輒以學者們的研究僅是一種組織概念、考證歷史的「戲論」而不予重視。現在教內人才匱乏,僧眾素質不高,佛教教育的開展如沒有世俗學者的推動幾乎是不可想像的。如果僅以數食不飽目之的話,恰使自己錯過了熏修佛法的大好機緣。對那些佛教學者,天天都對佛教的經典口誦心惟,如果說從來都未與其內心產生相應,都是一種說食數寶的行為,不免低估了佛教的滲透力和影響力,也無法解釋這些人窮年累月竭力從事於與自心不相應的事情。
佛學院的修學應是在「學」中「修」,這樣的「修」才會有所依循,無所偏頗;在「修」中「學」,這樣的「學」才會有所落實,使道不虛行。如果自矜為修行真實,謂學者們空讀經論,無此受用,久而久之,必成空腹高心,於法無益,於己反損。
4.內外接軌
佛教教育應該與與世俗的國民教育的接軌,應該採取世俗的學術方式,對此我們姑且稱之為內外接軌。
以佛學院為主體的佛教教育不是世俗教育,佛學院也不是國民教育體系所屬的大專或職技院校,但至少在形式上,佛教教育、佛學院應與國民教育、大專院校具有一定的同構性。如,佛學院分為初、中、高級以及研究生等多個檔次,採取考試錄取的招生辦法和分科教學、課堂講授、學期考核的教學方式,學僧們完成一定學時,經考核合格,並通過論文答辯,獲得專科、本科或研究生文憑,在教內比照國民教育的學歷享受相應的待遇,有些學僧通過在佛學院接受教育,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養成了良好的學術素養,以此為起點,考錄為國內外名牌大學文、史、哲等專業的碩士、博士研究生等。這種接軌可以為學僧的多向度發展提供便利,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國民教育的某些不足,也為佛教教育的發展打開廣闊天地。
佛學院應努力提升自身的學術研究,特別是佛學研究水平,以之為提高佛教教育水平的推進器。近代以來,在西方科學觀念的影響下,中國學術廣泛套用西方學科的分類體系,實現了學術範式的轉換,中國固有的儒、佛、道三家的區別,經、史、子、集四部的分類被置入哲學、文學、史學、法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研究視野。雖然有人對這種研究範式的轉換表示過憂慮,但其優點和長處是顯而易見的,因此以一種排山倒海之勢,很快就席捲了整箇中國學術界。首先是教外的學者,運用這種範式研究佛教,取得了許多重大的成果,佛教也因此開始受到廣泛的關注。接著是教內的學者,也自覺地以文、史、哲、社會學等學術範式清理自家典籍,審視自身存在,由此形成了一門顯學——佛學。這可以說是佛教最有發展前景的一種住世方式。
當代的佛教教育還處於起步的階段,佛學院的師資力量和學術資源尚有待於實現真正的有機整合。佛教界的領袖們應站在正法久住、*輪常轉立場上,以圓融萬法的智慧,積極引導佛教教育各項事業的大力開展,佛教界上下也要同心協力,共襄盛舉,使這一利在當今、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能夠繼續得到發揚光大,走向新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