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1/3/3

觀心

沈海燕

在觀心的問題上,天台智者強調觀心的重要性,謂通過觀心可以達到組成「妙」的三個方面,即「體廣」、「位高」、「用長」。這三個方面是放在作為根本教義的成佛因果的語境裡界定的,代表了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整體。而作為佛教本體的這一根本教義則可以總攝一切教法和義理,因為它包含了整個修行的開始、過程和結果,指涉的是遍虛空、盡法界的以成佛為宗旨的實相真理。智者稱這一根本教義為「體廣」,因為它在時間緯度上不只是指向跡門中的近期在菩提樹下成道的釋迦牟尼,更縱深指向本門中的久遠之前早已成佛的釋迦牟尼。這一教義之用所以為長,乃在於此「用」具體指跡門中佛陀施設的種種救度眾生的活動,而此跡門則源於久遠之本門。在這裡,智者就觀心的內容提出了三種心,是為己心,眾生心以及佛心。

「體廣」指實相真理的特性,故從己心是否同時具足其它二心而言的,因心體具有包容萬象的特性。故己心若不具眾生心和佛心,便是體狹;若具足,一己之心量廣大,便是體廣。「位高」指契入實相真理的智慧,故其標準由是否與最高之佛心相等來決定。若己心與佛心不相等,心性卑劣,便是位下。若與佛心相等,具足菩提心,志向遠大,便是位高。「用長」則從空、假、中一體的三諦三觀視角來看。若觀己心、眾生心和佛心,不即空、即假、即中,便是用短。若是即空、即假、即中,便是用長。」在智者的實相理論里,空、假、中三諦是用來界定實相的三個方面的。換言之,一心必須能觀事物同時具有空、假、中三個面相:諸法因緣合和而生,無有永恆不變的自性,故是空事物雖虛幻不實,卻暫時存在,故空也是假有事物即是空幻,亦是假有,即空即假,不落兩邊,這便是中道。在智者來,無論是己心、眾生心和佛心,皆不出諸法的範疇,故三心一體,同時具足空、假、中三諦。

就智者的觀點而言,觀心的重要性在於,觀心是契入實相的最直接的方法,因其不但與包容萬象之心相關,也與三諦密切關聯。此兩種聯繫證明,觀心是藉以契入實相真理的最殊勝的方法。

從智者的心為諸法之本的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到,智者是從肯定的視角來把握真理的。而他的相即理論更從超越的高度提出了契入真理的方法。而這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肯定,乃超越所有的區別對待,打破人們局限於語言概念的認知模式,進而洞察到萬物終極一體的本質。改變傳統的世界觀是使人們對真理達到充分體認的關鍵。智者的相即理論旨在訓練人們的心靈,改造人們的思想,使人們的思維靈活多樣,富有創造力,以防止人們的思想易形成僵化、狹隘、生硬和教條的傾向。

具體的來說,傳統佛教的世界觀是將人生視為苦,而智者將無明三道(煩惱道、業道和苦道)與成佛三德(法身德、般若德和解脫德)相即,以契入終極的本體,超越二元對立。也就是說,煩惱道即般若德,苦道即法身德,業道即解脫德。此類概念的相即是對現象世界全體的了悟,是超越事物之二元對立的境界。一方面,苦道和法身對於證悟的行者來說是沒有區別的,實相之境界是離言冥會的,是涵攝一切的。所謂苦道或法身,乃是無明眾生加諸於實相上的片面的概念。既然世間萬象皆是實相的顯現,那麼,苦道即法身,法身即苦道。另一方面,苦道和法身之所以有區別,只因為眾生所處的認知狀態不同。一念明,苦道即是法身;一念迷,法身就變成了苦道。三道與三德的認同可簡單地歸結為超越這兩組概念範疇的束縛,而達到對實相真理的認識。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把煩惱道即暗的含義联系起來,也就沒有與之相對的菩提智是明的概念,若不把業道定義為縛,也就沒有與之相對的解脫是自在的概念;若不把苦道界定為生死,也就沒有法身是樂的概念。如此,三道的概念就不再具有消極的含義了,而人們也無需用「三德」來破除與其對立的「三道」之消極面了。當人們擺脫了概念的束縛後,「煩惱道」即「般若德」,無需用般若破煩惱;「業道」即「解脫德」無需掙脫業道才能得自在;「苦道」即「法身德」,無需了卻生死而得成佛之常樂。

摘自《廣東佛教》2006年第3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