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1/8/7

大智度論提要

目錄 序言 《大智度論》提要卷1一10 《大智度論》提要卷11一20 《大智度論》提要卷21一30 《大智度論》提要卷31一40 《大智度論》提要卷41一50 《大智度論》提要卷51一60 《大智度論》提要卷61一70 《大智度論》提要卷71一80 《大智度論》提要卷81一90 《大智度論》提要卷91一100 --------------------------------------

《大智度論提要》序言 妙湛閩南佛學

有「幹部論主」之稱的龍樹菩薩,是世界佛教史上一位劃時代的人物。他的思想和著述,在不同的歷史時期,被分別翻譯和介紹到世界各地,從而形成了大乘佛教的世界性格局。他的地位,在印度有「第二釋迦」之稱,在中國有「八宗共祖」的美譽。他是整個大乘佛教的開創者,幾乎所有的大乘佛教思想和宗派,都可以在他的著作中找到源頭。因此,對龍樹菩薩及其著作的研究,是新一代僧青年義不容辭的責任。關於龍樹菩薩的生平,據《龍樹菩薩傳》和《付法藏因緣傳》等歷史資料記載,龍樹菩薩出生在南印度一個富有的婆羅門家庭,這是沒有什麼異議的。當時的印度是一個種姓制度非常森嚴的國家,因此,龍樹從小接受的應該是婆羅門教的傳統教育,學習《吠陀》經典,同時兼習天文、地理、圖緯、咒語、密讖及其它世俗學問。他從小天資聰穎,博聞強記,凡有所學,皆能領悟其奧義。他出家以後,只用了九十天便把所有的小乘經論都學完了。此時的佛教,二十個部派已經形成。各部都有自己的經、律、論三藏,典籍十分豐富,思想十分活躍。龍樹菩薩在出家之初,僅用九十天的時間就能全部學完,其智慧是超群的。學完了小乘之後,龍樹菩薩並不滿足,大有「更求異經都無得處」之嘆,於是週遊諸國。在遊歷參訪的過程中,途經雪山深處,在佛塔中遇到一位老比丘,給了他一些大乘經典。宿具深慧的龍樹菩薩誦讀以後,愛樂非常,心中產生「受新戒,著新衣」的主張。不過這一舉動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受到了挫折。西藏學者Bu—Ston在其所著的《History ofBuddhism》一書裡說:龍樹菩薩在他所出家的那爛陀寺(Nalanda)犯了戒律,被逐出寺門後到處流浪。鳩摩羅什所譯的《龍樹菩薩傳》則說,有一天,他「獨在靜處,水精房中,大龍菩薩見其如是,惜而愍之,即接之入大海。於宮殿中,開七寶藏,發七寶函,以諸方等深奧經典,無量妙法授之。」龍樹菩薩入龍宮取經,印順法師在《龍樹菩薩龍宮取經考》曾做過專門考證,認為是有事實根據的。其取經處在今奧里薩(Orissa),古稱烏茶(Udra)。這裡臨近大海,風景如畫,有神奇的佛塔,是傳說中龍王往來的地方,也是《華嚴經·入法界品》善財童子的故鄉。龍樹菩薩在這裡同樣只用了九十天的時間,便讀了許多人間所未曾讀過的大乘經典,其中包括《十萬頌般若經》(Catasa—hasrika)和《小字般若經》(Svlpksara)。學成以後的龍樹菩薩以弘法利生為己任,是印度大乘佛教最有力的弘揚者和理論家。他在動盪不安的社會環境和門戶紛呈的部派佛教中,縱橫馳騁。與來啟多方面的反對勢力斡旋鬥爭,獨標大乘法幢。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大乘佛教興盛起來,逐漸取代了小乘佛教的地位。他在弘法過程中,兩次與婆羅門教大鬥法,都取得了勝利,因此名聲大振,許多婆羅門教信徒乃至國王都皈依了他。他在南印度喬薩羅國弘法時,引正王婆多婆訶,或稱安堤互哈那便是他的忠實信徒之一,給他在離城三百餘里的黑峰山建立一座伽藍。據《大唐西域記》(大正藏卷51·929)記載,這座加藍「長廊步簷,崇台重閣。閣有五層」十分雄偉壯觀。龍樹菩薩住進去之後,「以釋迦所宣教法及諸菩薩所演述論,鳩集部列,藏在其中。故上第一層唯置佛像及諸經論,下第五層居止淨人,資產、雜物,中間三層僧徒所舍。」在北印度,龍樹菩薩度化了國王傑他卡(Jetaka)。傑他卡送了很多珠寶給他,對他在北印度傳播大乘佛教十分支持。大乘般若思想起於南印度,而後來卻在北方大成,這與龍樹菩薩的積極宣傳和弘揚是分不開的。龍樹菩薩一生為法忘軀,足跡遍布印度南北,最後在阿摩羅縛度(Amaravati)大塔西北的妙光山(Sti—paravata)入寂。關於他的入寂原因,史書上有兩種不同的記載。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中說,龍樹菩薩的死因與一場宮庭鬥爭有關,是引正王的兒子為了爭奪王位而把龍樹菩薩害死了。《龍樹菩薩傳》和《付法藏因緣傳》則說是由於一位小乘法師對他非常忿嫉,不欲他久住於世,他便在閉室中蟬蛻而去了。龍樹菩薩弘揚大乘佛教之所以能夠成功並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就,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他特別注重著書立說。他「幹部論主」的稱號,是在歷史上絕無僅有的,足以看出他著述之豐。但是隨著年代的久遠,滄海桑田,他的很多著作都佚失了,另外一些不屬於他的假託偽作則應運而生。從現有的資料來看,歸於龍樹名下的漢譯著作有二十部,呂溫先生通過考證後,認為真實可靠的有十七部。而現已收入《大正藏》的漢譯龍樹作品則有十八部,它們是:1、《大智度論》百卷,鳩摩羅什譯,收入大正二五·五七。2、《十住毗婆沙論》十七卷,鳩摩羅什譯,收入大正二六·二0。3、《十二門論》一卷,鳩摩羅什譯,收入大正三0·一五九。4、《中觀論》四卷,鳩摩羅什譯,收入大正三0·一。 5、《一輸蘆迦論》一卷,北魏·瞿曇般若流支譯,收入大正三o·二五三。6、《大乘破有論》一卷,宋·施護譯,收入大正三0·二五四。7、《大乘二十頌》一卷,宋·施護譯,收入大正三o·五六。但此論有濃厚的唯心思想,且與龍樹菩薩筆鋒犀利的一貫立論風格不同,故有人疑為偽托之作。8、《六十如理論》一卷,宋·施護譯,收入大正三0·二五四。9、《十八空論》一卷,陳·真諦譯,收入大正三一·八六一。此論在學術界被公認是偽托之作。10、《回諍論》一卷,後魏·瞿曇流支與昆目智仙共譯,收入大正三三·一三。11、《方便心論》一卷,後魏·吉迦夜譯,收入大正三二·二三。此論在學術界被公認為是小乘學者的著作,造論時間大約在公元紀年前後,不是龍樹菩薩的作品。12、《因緣心論頌·釋》一卷,缺譯,系敦煌出土本,現存英國大英博物館S·1358,收入大正三二·四九0。13、《菩提資糧論》六卷,隋·達磨笈多譯,收入大正三二·五一七。14、《菩提心離相論》一卷,宋·施護譯,此論被公認為是六世紀以後的偽托之作。15、《龍樹菩薩為禪陀迦王說法要偈》一卷,收入大正三二·七四五。16、《護法界頌》一卷,宋·施護譯,收入大正三二·七五四。此論被公認為是五世紀的偽作。17、《廣大發願頌》一卷,宋·施護譯,收入大正·七五六。此論內容極為簡單淺顯。不似龍樹菩薩所作,亦被近代學者看成是後人假託的。18、《五明論》二卷,收入大正二一·九五六,此論被肯定為偽經。以上十八部著作,真正可靠的只有十一部,比呂慍先生考證出來的要少六部。在西藏《大藏經》甘珠爾和丹珠爾中,列於龍樹菩薩名下的著作有一百二十五部之多,大都與密教有關,其可信程度很低,這裡不再贅述。龍樹菩薩的著作,保存下來的雖然數目有限,但它所包含的思想內容卻是極其豐富,難以測度的。從縱深的角度來說,他以緣起性空的中道理論,直追不可言說的諸法實相;從橫廣的角度來說,則以般若波羅密甚深智慧,統攝六度萬行,涵蓋了一切修行法門,徹底掃除了小乘部派佛教內部的紛爭,貫通了所謂「佛說佛法」和「大乘佛『法』伯勺鴻溝,展示了佛教進一步向前發展的廣闊天地,揭開了佛教發展史上新的一頁。龍樹菩薩的思想體系從產生到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時期:1、早期,以《中論》為代表。主要是抉擇緣起性空的甚深理論,廣破外道和佛教內部的片面主張。因為是有感而發,所以在造論的方法上,以破為主,針對性強。筆鋒銳利;思想深遽,大有橫刀立馬,疾風掃落葉的氣勢和威力。當時,佛教一方面受到外部婆羅門教和外道哲學的衝擊,另一方面又有來自內部的腐蝕。在部派佛教時期,很多觀點都已片面地走向極端,表現得最明顯的地方是把佛所說的昆勒(Kuranda)、網昆曇(abhidharma)和空(Sūnyā)三門完全曲解乖錯了,說阿昆曇門則墮在有中,說空門則墮無中,說昆勒門則墮有無中;在大乘僧團裡面,則出現了戒律廢馳,放棄人間善行的情況。面對這種種不良現象,龍樹菩薩為了撥亂反正,大膽提出了「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亦是巾道義」的著名論題。以「八不中道」對佛法進行了一場全面的歸納和總結,對流行在當時的許多「似佛法」進行了一次大清算、大掃除.正本清源,恢復了佛教的本來面目。2、中期,以《大智度論》為代表。闡述菩薩廣大願行,如六度、四攝、三十七道品等。在造論的風格上,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站在積極的立場上論述諸法實相的功德妙用,詳細介紹了通過實踐達到究竟涅槃境界的次第和方法,肯定了法身佛的存在價值,對我國大乘佛教的各宗各派部有直接和間接的影響,特別是對天台宗的思想和佛教實踐影響尤為顯著。3、晚期,以《十住毗婆娑論》為代表。這個時期,他接受了《華嚴經·十地品》的思想,提倡稱念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念佛心即佛,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念佛的目的是為了達到一心三昧,而不是專慕西方淨土。這一思想對後來的禪宗影響極大,是特別值得重視的。統觀龍樹菩薩三個時期的佛學思想與實踐,第二個時期是核心,《大智度論》是重點。我們從他的中期思想可以看出他早期和晚期思想的痕跡。龍樹菩薩之所以在中國被尊為「八宗共祖」,主要也是就《大智度論》而言的。《大智度論》這部書內容豐富多彩,包羅萬象,人稱其為研究印度佛學的百科全書。這部論與他前期和後期所造的論相比,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理論與實踐並重,深理與廣行相得益彰,既有深度又有廣度。從深度方面來說,《大智度論》以緣起性空的根本教義對摩訶般若波羅密進行了徹底探究。「大智度」是摩訶般若波羅密的意澤。摩訶即「大」,般若即「智」,波羅密即「度」。貫穿本論的主線即摩訶般若波羅蜜。對摩訶般若波羅密既有專門的章節集中論述,又融合在每一卷的每一內容甚至每一句話的當中。離開了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智度論》便失去了造論的目的和實踐意義。摩訶般若波羅密是度眾生出離苦海的寶筏,《論》在開篇的第一卷便明確指出「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在佛法的修證過程巾,如果沒有摩訶般若波羅蜜作指導,就象盲人臨淵一佯危險。在《大智度論》中,龍樹菩薩把摩阿般若波羅蜜比作六度的眼睛,軍隊的統帥,天上的日月,暗室的燈光,是我們修行人須臾不可或離的指南和利劍,只有摩訶般若波羅蜜才能幫助我們斬除煩惱。引導我們出離生死苦海,進入涅柴妙境。只有掌握了摩訶般若波羅蜜的真實意義,才算真正掌握佛法的真實意義。龍樹菩薩根據《四阿含》的不同特徵,立四種悉檀(Siddanta)貫攝一切佛法。在四悉檀中,第一義悉檀即摩訶般若波羅密。摩訶般若①《大智度論》卷四(《大正》二五·三九四)。波羅蜜即諸法實相、畢竟空、法性、法住、法界、真如、實際。摩訶般若波羅密不住一切法,但又不壞一切法;它破一切法的自性執,但又不壞一切法的因果規律。因此,如果用摩訶般若波羅蜜甚深智慧來觀察一切法,它們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一切法在第一義諦中,本來清淨,自性涅檠,不可破壞、不假修證。一切法義的假名安立,不是為論議,而是為了使三乘聖者如法修行,契入諸法實相—一摩訶般若波羅蜜。《大智度論》卷100說:「菩薩有兩種:—一者般若波羅蜜道;二者方便道。」這兩種菩薩的關係如何呢?回答是:「方便即是智慧(般若),智慧淳淨故變名方便。」①由此可見,般若是體,方便是般若所起的利他之用,就象真金與真金所打造的金飾一樣。如果我們理解了這一道理,便掌握了深入《大智度論》甚深法藏的鑰匙。對龍樹菩薩關於摩訶般若波羅蜜的甚深理論有了一點初淺認識。從廣度來說,《大智度淪》包括印度佛教不同時期的思想。從發心起信到積集資糧如法修行,乃至成佛證果的所有修行法門。幾乎全部包羅在內,基本上能夠體現龍樹菩薩以前的佛教總貌。另外,本論還涉及到印度歷史、地理、文化、藝術及其它方面的內容,提供了許多研究印度佛教的背景材料,堪稱——部能夠立體反應當時印度佛教狀況的百科全書。《大智度論》是《大品般若經》的釋論,它的篇幅原有十萬頌之巨,現存的百卷本是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縮譯的。其結構可分成二個部分。前三十四卷為第一部分,是對《大品般若經》初品的釋文,屬全譯本,內容包括1、緣起論2、如是我聞義3、婆伽婆義4、佛住王舍城義5、摩訶比丘僧義6、三眾義7、菩薩義8、摩訶薩捶義9、菩薩功德10、十喻11、佛世界願12、三昧王三昧13、放光14、現普身義15、十方諸菩薩來義16、舍利弗因緣17、六度18、三三昧、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19、八背舍、八勝處、八念、九想、九次第定、十想、十力、十一切處、十一智20、四無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21、六神通、十八空、四緣22、隨喜回向,善根供養,到彼岸23、大慈大悲當習行般若波羅蜜。如果按照這一規模譯出,《大品般若經》有九十品,全論有三千卷之多,篇幅之長,令人難以卒讀。為此從第二品起,只能擇要譯出。第二部分為六十六卷,是由鳩摩羅什擇要譯出的,內容主要是以摩訶般若波羅蜜觀察世出世間的一切法畢竟空。空不異一切法,一切法不異空。闡述大乘菩薩一切智的具體內容和修學方法、次第等。這一部分內容雖然是縮譯的,但譯者鳩摩羅什三藏法師是我國四大譯經家之一。他七歲隨母奉佛,遊學天竺,遍參名宿、博聞強記、通達梵、漢、西域等多種文字、譽滿天下。其譯文簡潔明了,符合原著的宗旨,極受後世學者推崇。對他翻譯的經典,幾乎可以與原著同等看待。所以我們對《大智度論》後六十六卷的內容是不可忽視的,與前三十四卷一樣重要。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後一部份內容對我國佛教各宗教各派的影響比前一部分還要大。閩南佛學院從1985年恢復辦學,到現在已陸續培養了三屆本科畢業生。八年來,在各種因緣助合下,學院克服了許許多多困難,蓋起了新的教學大樓、太虛圖書館、法師樓、三棟學生樓、三棟僧舍和世界上現今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禪堂、添置了各類圖書數萬冊、購買了影印機、打字機、攝像機、錄像機等教學器材、聘請海內外修學並重的高僧大德和學有專長的佛教學者來院任教或講學,使閩南佛學院逐步成為我國目前規模最大,質量較高的一所佛學院。現有在校學生近300人。男、女二部分開教學,設有佛教養正院、佛學院預科和正科三個班級。每屆都要向全國各地輸送一批合格僧才,有的還遠渡重洋到海外弘法。閩南佛學院對中國佛教事業的貢獻,是教內教外有目共睹的。今年,我們為了貫徹落實上海全國漢語系佛教教育工作會議的精神,進一步提高辦學質量,培養一批高級弘法人才,決定成立研究部。通過嚴格的閉卷考試和品行考查,從第二、三屆本科畢業生中擇優錄取了十一名研究生。其中有九名研究生在方興教授的指導下從事《大智度論》的研究工作。在三年時間內,除了完成學院指定的寫作任務和教學任務外,準備編輯出版一套《大智度論》研究叢書。書目包括:1、《大智度論提要》2、《大智度論故事集》3、《大智度論的印度佛教史觀》4、《大智度論的佛學思想與實踐》(分義理和修持兩個部分出版)5、《般若學辭典》6、專題研究:①龍樹菩薩的六度思想②印度佛教史地考證⑧《大智度論》流行本與敦煌本校勘④《大智度論》與《中論》的對比研究⑤印度古代哲學目錄摘要索引⑥諸佛菩薩言論集⑦研究生畢業論文集在方興教授的指導和組織下,研究部第一本專著《大智度論提要》已經完稿,執筆人分別是卷1一10 超敏卷11一20 果利卷2l—30 禪蓮卷31—4U 方興卷41—50 高銘卷51—60 悟源卷61—70 果清卷71—80 戒斌卷81—90 惟明卷9l—100 心一最後由方興教授統稿、修改和定稿。由於在撰寫過程中,反覆討論、互相修改,《提要》的質量很高,台灣圓光佛學院的法師和《慧炬》雜誌社的編輯看了以後,都認為這部《提要》提出了《大智度論》的要點、重點和特點,對初學者有引津指迷的作用。看到青年學僧為法辛勤、成果斐然,故在此書出版之際樂為作序。1993年10月於南普陀寺丈室

《大智度論》卷一提要

《緣起論》《釋初品如是我聞一時》一、《緣起論》龍樹菩薩指出,釋尊宣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的原因,共有二十一種。1、為彌勒等未來菩薩說。2、為念佛三昧得增益故說。3、為諸天說。4、為斷眾生疑結故說。5、為現最妙功德,出大神力。6、為顯佛神德無量,三界特尊。7、為令人信受十力、四無所畏功德。8、為令眾生歡喜故,佛言:汝等應生大喜!何以故?一切眾生入邪見綢,為異學惡師所惑,我於一切惡師邪綢中得出。十力大師,難可值見,汝今已遇,我隨時開發三十七品諸深法藏,恣汝探取。9、為治眾生結使諸病。10、為顯佛身無量。11、為隨順世法。12、為拔二邊,令入中道。有人應可度者,或墮二邊;或以無智故,但求身樂;或有為道故,修著苦行。如是人等,於第一義中,失涅槃正道。佛欲拔此二邊,令入中道,故說此經。13、為分別生身、法身供養果報。14、為說輯跋致、阿輯跋致相。15、為說魔幻、魔偽、魔事。16、為供養般若波羅蜜因緣及傳授三乘記莂。17、為說第一義悉檀相。有四種悉檀:一者、世界悉檀;二者、各各為人悉檀;三者、對治悉檀;四者、第一義悉檀。四悉檀中,總攝一切十二部經,八萬四千法藏,皆是實,無相違背。一切語言道斷,心行處滅,遍無所依,不示諸法,無初、無中、無後,不盡、不壞,是名第一義悉檀。是義甚深,難見難解,為說是義,故宣此經。18、為導引大論議師利根人等。19、為說諸法實相。 20、為說無諍處。21、為說種種法門。二、《釋初品中如是我聞一時》1、如是:《論》曰:佛法大海,信為能入,智為能度。如是者,即是信也。「如是」即是解釋經的開頭,屬於信成就,大致可從七點加以詮釋:(1)信心清淨,能入佛法。(2)信心具足,能入寶山,自在所取。(3)憑藉信力,可入深遠佛法。(4)心善直信,可以明解諸法。(5)諸利根本,信為大力。(6)佛於般若波羅蜜,不念不倚。(?)示無諍法。「以是故,諸佛經初稱如是。」2、我:諸佛弟子,不倚不著,隨俗說我,心不著我。3、聞:耳根不壞,身在可聞處,意欲聞,根塵識和合,而產生聞。 4、一:種種推求,一不可得,乃佛弟子隨俗名一,心實不著,知數法名字有而說—。5、時:時非實法,見陰、界、入生滅,假名為時,無別時。上述即為「如是、我、聞、一、時」五字的別義。

《大智度論》卷二提要

《釋初品中總說如是我聞》《釋初品中婆伽婆》一、《釋初品中總說如是我聞》關於「如是我聞」的別義,在上卷已經提過,這裡主要總說佛陀宣講如是我聞的意趣。1、為一切真實好語,皆出佛法,以佛法有五種人說:一者佛自口說,二者佛弟子說,三者仙人說,四者諸天說,五者化人說。2、如是我聞,乃佛所教,非佛自言,實為佛弟子宣說。3、為令佛法久住世間,結集三藏法數.並於經初作「如是我聞一時」語。二、《釋初品中婆伽婆》1、佛名釋義:(1)婆伽婆:即是「有德、巧分別,有名聲」等義。其中包括佛與轉輪王的區別;佛與阿羅漢、辟支佛的區別。(2)多陀阿伽陀:如法相解;如法相說;如是而來,更不去至後有中。(3)阿羅訶:具有三義,即殺賊、不生、應受供養。(4)三藐三佛陀:即正遍知一切法,具三義:了知四諦法相;了知諸法實不壞相,不增不減;悉知一切諸法。(5)輯侈遮羅那三般那:秦言明行足,超 敏宿命、天眼、漏盡三明滿足無礙,身業、口業具足無失,是名明行足。(6)修伽陀:秦言好去好說。好去;於種種諸深三摩提,無量諸大智慧中去;好說,如諸法實相說,不著法愛說。(7)路迦憊:秦言知世間,即知眾生與非眾生二種世間。(8)阿耨多羅:秦言無上,涅槃法無上,佛將導眾生令至涅檠;又名無答,佛法不可答,不可破,出一切語言道,亦實清淨故,故說。(9)富樓沙曇藐婆羅提:秦言可化丈夫調御師,佛以大慈大智故,種種語言調御,令不失道,又讓人得善法,至死不捨,故名。(10)含多提婆魔逸舍喃:秦言天人教師,佛示導眾生隨教而行,不捨道法,得煩惱解脫報,是名天人師。(11)佛陀:秦言知者,了了覺知一切諸法,故名佛陀。2、論證佛是一切智人:(1)引用《放牛譬喻經》,說明佛實是一切智人。(2)以二種不見,說明一切智人乃是因緣覆故所以不見,實有一切智人。(3)佛智無量無邊,是故可以了知諸法。

(4)佛知一切法,但以適時而說。(5)論述不答十四難的原因;說明佛為一切智人。

《大智度論》卷三提要

《釋初品中住王舍城》《釋初品中共摩訶比丘僧》《別釋初品中三眾義》一、《釋初品中住王舍城》1、住的名義:四種身儀,坐、臥、行、住,是名住。又以怖魔軍眾,自令弟子歡喜入種種諸禪定故,在是中住。住有三種:(1)天住,六欲天住法,是為天住。(2)梵住,梵天等乃至非有想非無想天住法,是名梵住。(3)聖住,諸佛、辟支佛、阿羅漢住法,是名聖住。《論》曰:「是三住法中住聖住法,憐愍眾生故,住王舍城。」2、王舍城命名的緣由:王舍城命名的原因,主要有三:(1)摩伽陀王子兼併諸國,取諸國王萬八千人,置此五山中,以大力勢治閻浮提,閻浮提人因名此山為王舍城。(2)摩伽陀王因城失火,憂怖易處,更求新住,於五山中,即作宮殿止住,以是故名王舍城。(3)婆藪仙人因犯妄語,生入地中,其子廣車,嗣位為王,亦厭世法而不能出家,後依空中聲言,覓得難值希有之處,遂於五山之中,造立宮舍,次第止住,故名王舍城。3、住王舍城原因:佛住王舍城的原因,大概可從八個方面進行剖析:(1)以王舍城弊惡人少,善根成熟故。(2)知恩故。(3)不近親屬故。(4)以報法身地恩故。(5)受供於頻婆娑羅超 敏王故。(6)以東方之中,最為殊勝故。(7)以摩伽陀國豐樂,乞食易得故。(8)以閒靜故。二、《釋初品中共摩訶比丘僧》1、共:名一處、一時、一心、一戒、一見、一道、一解脫,是名為共。2、摩訶:秦言大,或多或勝:(1)一切眾中上故,一切障礙斷故,天王等大人恭敬故,是名為大。(2)數至五千,故名為多。(3)一切九十六種外道論議,能破故名勝。3、比丘:關於比丘的名義,大致有三:(1)乞士,清淨乞食活命故,名為乞士。(2)破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3)能怖,怖魔王及魔人民。4、僧伽:所謂僧伽,秦言眾,多比丘一處和合,是名僧伽。包括有羞僧、無羞僧、啞羊僧、實僧四類。三、《別釋初品中三眾義》1、三眾數字釋義:(1)以女人多短智慧,煩惱垢重,是故諸比丘尼雖出家棄世業,只有五百阿羅漢。(2)白衣二眾,居家事遽故,得道者少,是故亦各五百。2、三眾不贊緣由:三眾之所以不贊,乃因(1)大眾已贊,則知余亦贊;(2)若別贊,外道輩當訶言誹謗;(3)若贊白衣,當言為供養故,以是故不贊。

《大智度論》卷四提要

《釋初品中菩薩》本卷內容:主要解釋菩薩一義,以此比較大、小乘菩薩觀的差異與優劣,從而顯示大乘菩薩的殊勝。一、大乘經首與小乘經首的差異龍樹菩薩認為,為什麼大乘經初說菩薩眾、聲聞眾,而聲聞經卻獨說比丘眾?這是因為:1、欲辨二乘義故,佛乘及聲聞乘。聲聞乘狹小,佛乘廣大;聲聞乘自利自為,佛乘益一切。2、聲聞乘多說眾生空,佛乘說眾生空、法空。如是等種種分別三乘,分別說是二道故,摩訶衍經聲聞眾,菩薩眾兩說。3、摩訶衍廣大,諸乘諸道皆入摩訶衍;聲聞乘狹小,不受摩訶衍。以是故,小乘眾不受菩薩。二、大乘菩薩觀1、菩薩譯為菩提薩埵,包括兩方面的意思。(1)有大誓顧,心不可動,精進不退,以是三事,名為菩提薩埵。(2)從初發心到第九無礙,入金剛三昧中,是中間名為菩提薩埵。2、菩提薩埵有二種,即輯跋致與阿輯跋致,如退法、不退法阿羅漢。阿鞞跋致菩提薩埵,是名實菩薩;以是實菩薩故,諸餘退轉菩薩皆名菩薩。《論》曰:「云何知是菩薩鞞跋致,阿輯跋致」?這可以從五個方面進行解釋:(1)般若波羅蜜阿輯跋致品中,佛自說阿輯跋致相,如是相是退轉,如是相是不退轉。(2)若菩薩一心集諸善法,如修好念,是名阿輯跋致菩薩。(3)有菩薩旺直精進,是阿鞞跋致相。(4)若得一切法實知空;亦念不捨一切眾生;如是人名為阿輯跋致菩薩。(5)得三法:一者,若一心作願欲成佛道,如金剛不可動不可破;二者,於一切眾生,悲心徹入骨髓;三者,得般舟三昧,能見現在諸佛,是時名阿輯跋致。此為大乘的菩薩觀。三、小乘阿毘曇菩薩觀小乘阿毗曇認為,何名菩薩?自覺復能覺他,是名菩薩。必當作佛,是名菩薩。菩提名漏盡人智慧,是人從智慧生,智慧人所護,智慧人所養故,是名菩薩。又言:發阿鞞跋致心,從是已後名菩薩;若離五法得五法,亦名菩薩。其次,小乘人又認為,從過三阿僧祗劫,種三十二相業因緣已來,是名菩薩。即是釋迦文佛從過去釋迦文佛,到倮那尸棄佛,為初阿僧低;是中菩薩永離女人身。從倮那尸棄佛至燃燈佛,為二阿僧祗;是中菩薩七枚青蓮華供養燃燈佛,敷鹿皮衣,布發掩泥,是時然燈佛便授其記,汝當來世作佛名釋迦牟尼。從然燈·佛至毗婆尸佛,為第三阿僧抵;若過三阿僧抵劫,是時菩薩種三十二相業因緣。從鞞婆屍佛至迦葉佛,於其中間九十一大劫,種三十二相業因緣竟,六波羅蜜滿。是菩薩六波羅蜜滿,在迦葉佛所作弟子,持淨戒,行功德,生兜率天上。即以八相成道,應化世間,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此時菩薩得盡智、無生智以及種種功德,故得名為佛。這就是小乘阿毗曇的菩薩觀。四、摩訶衍人對小乘菩薩觀的批駁摩訶衍人根據大乘教義,對於小乘阿毗曇師的菩薩觀,進行了種種反駁,評論其正確與否,從而顯示了大乘菩薩的優勝之處。1、菩薩於三阿僧祗中,盡以內外布施,並得佛授記,是時應名為菩薩,而小乘人等卻言三阿僧祇劫過名為菩薩,是為大失。2、佛言無量阿僧祗劫作功德,欲度眾生,小乘人等卻言三阿僧祇劫,以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故,是為大失。3、以財寶布施,是名下布施;以身布施,是名中布施;種種施中心不著,是為上布施,此為波羅蜜具足滿。而小乘阿毗曇師卻贊中布施為檀波羅蜜滿,是為大失。

《大智度論》卷五提要

《釋初品中摩訶薩埵》《釋初品中菩薩功德》一、《釋初品中摩訶薩埵》這一部分主要解釋摩訶薩埵的名義。1、摩訶名大,薩埵名眾生,或名勇心,此人心能為大事,不退不還大勇心故,名為摩訶薩埵。2、摩訶薩埵者,於多眾生中最為上首故,名為摩訶薩埵。3、多眾生中起大慈大悲,成立大乘,能行大道,得最大處故,名摩訶薩埵。4、大人相成就故,名摩訶薩埵。5、必能說法破一切眾生及己身大邪見、大愛慢,大我心等諸煩惱故,名為摩訶薩埵。6、具大慈心,欲度無量眾生故,名摩訶薩埵。二、《釋初品中菩薩功德》《論》曰:「以得諸陀羅尼,三昧及忍等諸功德故,名為菩薩摩訶薩」。1、陀羅尼詮釋:(1)陀羅尼的含義及作用:陀羅尼,秦言能持,或言能遮。能持者,超 敏集種種善法,能持令不散不失。能遮者,惡不善根心生,能遮令不生,若欲作惡罪,持令不作,是名陀羅尼。得陀羅尼菩薩,一切所聞法,以念力故,能持不失。是陀羅尼法,常逐菩薩,譬如間日瘧病;是陀羅尼不離菩薩,譬如鬼著;是陀羅尼,常隨菩薩,如善不善律儀。是陀羅尼持菩薩,不令墮二地坑。菩薩得陀羅尼力故,一切魔王、魔民、魔人無能動,無能破,無能勝。(2)陀羅尼的種類:此中大致可分三類。聞持陀羅尼:得是陀羅尼者,一切語言諸法,耳所聞者,皆不忘失。分別知陀羅尼:得是陀羅尼者,諸眾生、諸法,大小好醜,分別悉知。入音聲陀羅尼:菩薩得此陀羅尼者,聞一切語言音,不喜不瞋。2、釋三三昧:「諸三昧者,三三昧:空、無作、無相。」(1)觀五陰無我,無我所,是名為空;住是空三昧,不為後世故起三毒,是名無作;緣離十相法:五塵、男、女、生、住、滅故,是名無相。(2)住是三昧中,知一切諸法實相,所謂畢竟空,是名空三昧。不觀諸法若空若不空,若有若無等,是名無作三昧。一切法無有相,一切法不受不著,是名無相三昧。(3)十八空,是名空三昧。種種有中心不求,是名無作三昧。一切諸相破壞不憶念,中名無相三昧。3、眾生等忍和法等忍:(1)一切眾生中,不著諸相,一等無異,等心、等念、等愛、等利,如是觀,是名眾生等。若人是中心等無礙,直入不退,是名得等忍。得等忍菩薩,於一切眾生不瞋不惱,如慈母愛子,是名眾生等忍。(2)善法、不善法,有漏、無漏,有為、無為等法,如是諸法入不二法門,入實法相門,如是入竟。是中深入諸法實相時,心忍直入,無諍無礙,是名法等忍。

《大智度論》卷六提要

《釋初品中十喻》本卷內容:主要敘述十喻,以此解了空法。菩薩愍念眾生,說諸法空,以十事喻之。十喻者: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向、如犍闥婆城、如夢、如影、如鏡中像、女口化。是十喻為解空法。一、如幻如幻者,諸法相雖空,亦有分別可見、不可見。譬如幻化象、馬及種種諸物.雖知無實然色可見,聲可聞,與六情對,不相錯亂。如《德女經》所說:「諸法相雖空,凡夫無聞無智故。而於中生種種煩惱、煩惱因緣,作身、口、意業。業因緣作後身,身因緣受苦受樂,是中無有實作煩惱,亦無身、口、意業,亦無有受苦受樂者。譬如幻師,幻作種種事。」很次,是幻譬喻示從生,一切有為法,空不堅固,如說:一切諸行如幻,欺誑小几,屬因緣,不自在,不久住,是故說,諸菩薩知諸法如幻。二、如焰如焰者,焰以日光風動塵故,曠野中如野馬,無智人初見謂為水。男相,女相亦如是,結使煩惱日光諸行塵,邪憶念風,生死曠野中轉,無智慧者謂為一相,為男為女,是名如焰。三、如水中月如水中月者,月在虛空中,形現於水,實法相目,在如、法性、實際虛空中,凡人心水中有我,我所相現,以是故,名如水中月。四、如虛空如虛空者,但有名而無實法。虛空非可見法,遠視故,眼光轉見縹色。諸法亦如是,空無所有,人遠無漏實智慧故,棄實相,見彼我、男、女、屋舍、城廓等,種種雜物心著。又者,虛空性常清淨,人謂陰翳為不淨。諸法亦如是,性常清淨,淫慾,眩恚等翳故,人謂為不淨。很次,虛空無初、無中、無後,諸法亦如是。虛空無住處,虛空無相。虛空但有名而無實。諸法亦如是,但有假名而無實,以是故,諸菩薩知諸法如虛空。五、如響如響者,從聲有聲,名為響。無智人謂有人語聲,智者心念是聲無人作,但以聲觸故名為響。響事空,能誑耳根,如人慾語時,口中風還入至臍,觸臍響出,響出時觸七處退,是名語言,以是故說菩薩知諸法如響。六、如犍闥婆城如犍闥婆城者,日初出時,見城門樓櫓宮殿,行人出入,日轉高轉滅。此城但可眼見而無實有,是名犍闥婆城。無智人亦如是,空眾、界、入中、見吾我及諸法,淫瞋心著,四方狂走,求樂自滿,顛倒欺誑,窮極懊惱。若以智慧知無我無實法者?是時顛倒原頁息,犍闥婆城非城,人心想以為城,凡夫亦如是,非身想為身,重心想為心。以是故,說如犍闥婆城。七、如夢如夢者,夢中無實事,謂之有實,覺已知無還自笑。人亦如是,諸結使眠中,實無而著,得道覺時,乃知無實,亦很自笑。以是故言如夢。八、如影如影者,影但可見而不可捉,諸法亦如是,空無有實。以是故,說諸法如影。九、如鏡中像如鏡中像者,諸法經因緣生,無自性,以是故,說諸法如鏡中像。十、如化如化者,十四變化心,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是十四種變化心,作八種變化。一切諸法,皆無生、住、滅,以是故,說諸法如化。諸法雖空而有分別:有難解空,有易解空,以上十喻,是以易解空喻難解空。諸法有二種,有心著處,有心不著處。以心不著處解心著處。以上十事不久住,易生易滅,以是故,是心不著處。故以此喻諸法

《大智度論》卷七提要

《釋初品中佛世界願》《釋初品中三昧》《釋初品中放光》一、《釋初品中佛世界願》此中《經》言:諸菩薩顧受無量諸佛世界,念無量佛土,諸佛三昧,常現在前,能請無量諸佛,能斷種種見、纏及諸煩惱,遊戲出生百千三昧。諸菩薩如是等種種無量功德成就,皆是補處紹尊位者。諸菩薩見諸佛世界無量嚴淨,發種種頤。有佛世界都無眾苦,乃至無三惡之名者;菩薩見己,自發頤言:我作佛時,世界無眾苦,乃至無三惡之名,亦當如是。有佛世界七寶莊嚴,晝夜常有清淨光明,無有日月;便發顧言:我作佛時,世界常有嚴淨光明,亦當如是。如是等無量佛世界種種嚴淨,顧皆得之;以是故,名頤受無量諸佛世界。二、《釋初品中三昧》此中主要解釋三昧王三昧。云何名三昧王三昧?是三昧於諸三昧中最第一自在,能緣無量諸法;如諸人中王第一,王中轉輪聖王第一;一切天上天下佛第一。此三昧亦如是,於諸三昧中最第一。三昧王三昧名為自在相,善五眾攝,在第四禪中,以一切諸三昧皆入其中故,名三昧王三昧。其次,佛若入餘三昧中,諸天、聲聞、辟支佛或能測知;雖言佛神力大而猶可知,敬心不重。以是故,入三昧王三昧中,一切諸眾聖,乃至十住菩薩不能測知;不知佛心何所依,何所緣。再者,得是三昧王三昧時,一切諸三昧皆得,無量無數,不可思議。三、《釋初品中放光》釋尊從足下千輻相輪中,放六百萬億光明;足十指,兩踝乃至肉髻,亦各各放六百萬億光明。從是諸光,出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幹世界;從三乾大幹世界,遍照東方如恆河沙等諸世界,南、西、北方、四維、上下,亦很如是。光明出過東方如恆河沙等世界,乃至十方,亦復如是。爾時,世尊舉身毛孔皆亦微笑而放諸光,遍照三千大幹世界,很至十方如恆河沙等世界。若有眾生遇斯光者,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佛陀先放身光,乃是由於眾生見此妙光,必定心信清淨,舍離愛著,以此可獲智慧妙果。又一身之中,頭為最上,而佛先從足下放光,此乃由於「身得住處,皆由於足」。一身中雖頭貴而足賤,佛不自貴光,不為利養,以是故於賤處放光。總之,佛放光明,滿三乾大幹世界,從其中出,遍至下方,能令一切聞法得度。

《大智度論》卷八提要

《釋初品中放光之餘》本卷繼續解釋上卷放光的內容。一、佛放常光世尊以常光明遍照三千大幹世界,亦至十方恆河沙數諸佛世界,若見此光明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常光無量,為何眾生只見丈光相?此乃由於五濁惡世,眾生少德、少智故,受一丈光明;若受多光,則今眾生薄福鈍根,目不堪其明。如人見天身,眼則失明,以光盛眼微故。所謂的常光,即是佛身四邊各一丈光明,菩薩生便有此,是三十二相之一,名為丈光相。二、世尊出廣長舌世尊出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幹世界,從其舌根出無量千萬億光,是光化成寶華,華上皆有化佛說六波羅蜜,眾生聞者,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復至十方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皆亦如是。釋尊出廣長舌,乃超 敏因欲口說摩訶般若波羅蜜,以其甚深難解,難可信受,所以現此舌相,證其語必真實。又為般若波羅蜜大事興故,廣長舌相覆三千大幹世界,以舌根復放光明,使令一切皆得重信。三、佛人獅子遊戲三昧所謂獅子遊戲三昧,就是譬如獅子搏鹿,自在戲樂,佛亦如是,入此三昧,能種種迴轉此地,令六反震動。又獅子遊戲,譬如獅子戲日,諸獸安隱;佛亦如是,入是三昧時,震動三千大幹世界,能令三惡眾生一時得息,皆得安隱。佛入此獅子遊戲三昧,乃是欲動三千大幹世界,出三惡道眾生,著二善道中故。又上三種變化,出自佛身,人或信心不深;今動大地,欲令眾生知佛神力無量,能令外物皆動,信淨心喜,皆得離苦。諸阿羅漢及諸天,不能具足動,唯佛世尊能令大地六種震動。而佛震動三乾大幹世界,乃是欲令眾生知一切皆空無常。此六種震動,能令三乾大幹世界眾生,盲者得視,聾者得聽,啞者能言,狂者得正,亂者得定,躲者得衣,饑渴者得飽滿,病者得愈,形殘者得具足。一切眾生皆得等心相視,奉行十善業道,淨修梵行,無諸瑕穢,恬然快樂。

《大智度論》卷九提要

《釋初品中現普身》《釋初品中十方諸菩薩來》一、《釋初品中現普身》佛從無量阿僧祇劫,集大功德,一切具足;因緣大故,果報亦大,餘人無此。又佛世世修諸苦行,無量無數頭目、髓腦常施眾生,不唯國財、妻子之施。一切種種戒,種種忍,種種精進,種種禪定,及無比清淨,不可壞不可盡智慧,世世修行,已具足滿。此果力故,得不可稱量殊特威神。所以佛德特尊,現最勝身,光明色像,威德巍巍。同時,釋尊又以常身,示此三千大幹世界一切眾生。佛欲說摩訶般若波羅蜜,入三昧王三昧,從足下相輪光明,上至肉髻光炎大明。是光明遍滿三千大幹世界,乃至十方恆河沙等諸佛世界,皆悉大明。眾生見者,畢至菩提,是佛欲說般若波羅蜜初神力。以此神力,感動眾生。其有信者,皆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其中疑者,示常身,便得信解而各說言:今所見者,是佛真身。以佛力故,此三千大幹世界中人,見佛常身,遠近無礙。佛初生時,初成佛時,初轉*輪時,皆以此身,如是思維,此真是佛身。二、《釋初品中十方諸菩薩來》此中主要論證十方諸佛菩薩的真實不謬。1、釋迦牟尼佛有無量神力,能變化作超 敏佛在十方說法,放光明度眾生,就不能盡度一切眾生,墮有邊故,則無未來世佛故。然眾生不盡,以是故應更有餘佛。2、《多持經》言,一時一世界無二佛,非無十方佛。3、聲聞法中有十方佛,《雜阿含經》中說:十方世界中無量眾生,皆有老、病、死三種身苦,淫、瞋、痴三種心苦,佛為斷此三苦,令得三乘故出世。若無老病死,佛不出世。以一切世界中皆有此苦,如是十方世界皆是佛出因緣,故有十方諸佛。4、盲人無量,而言唯須一醫,此亦不然。以是故,應更有十方佛。5、《長阿含》中有經言:鬼神王以偈贊佛,偈中有十方佛;鬼神王稽首三世佛,然後別皈命釋迦牟尼佛。若無十方現在佛,應當只皈命釋迦牟尼佛,不應言過去、未來、現在諸佛!是故知有十方佛。6、過去世有無量佛,未來世亦有無量佛,以是故,現在亦應有無量佛。7、十方佛之所以不來,以眾生罪垢深重,不種見佛功德,是故不來;佛知一切眾生善根熟,結使薄,然後來度。以是故,十方佛雖不來,不應言無。8、諸佛大菩薩,有時眾生恐懼急難,一心念,或時來度之,如經中說諸佛菩薩來者甚多。如是處處,有人罪垢結薄,一心念佛,信淨不疑,必得見佛,終不虛也。以是諸因緣故,知實有十方佛。

《大智度論》卷十提要

《釋初品中十方諸菩薩來之餘》本卷繼續敘述上卷十方諸菩薩來的內一、寶積如來答普明問多寶世界的普明菩薩請問寶積佛:「以何因緣有大光明照於世間,地大震動,又見佛身」?寶積佛答言:「此乃婆婆世界的釋迦如來欲說般若波羅蜜的神力所致」。佛譬如須彌山,不為大海水波所動,今答普明所問,這是由於:1、佛雖入深禪定,不為世事所動,但以大慈悲心憐愍眾生,為上說法斷疑。2、佛實不動,常入禪定,先世福德因緣故,身遍出聲,應物如響。要知如來出世,乃為斷除眾生疑惑,故為說法,譬如日出乃為除暗,佛亦如是,故答普明所問無咎。二、普明請見釋迦如來諸佛持戒、禪定、智慧、度人皆等,而寶積佛國的普明菩薩卻欲覲謁釋迦如來,此乃由於諸菩薩常欲見佛無厭足,聽法無厭足,見諸菩薩僧無厭足;諸菩薩於世間法皆以厭患,於上三事心無厭足。如佛問手居士「幾事無厭生淨居天,」答應三事無厭生淨居天:一見佛供養無厭,二聽法無厭,三供給僧無厭。如佛在閻浮提,四部眾常隨逐佛,聽法、問法,淨居諸天亦常從之聽法、問法。聲聞猶尚聽法無厭足,何況法性身菩薩?以是故,普明菩薩宋見釋迦牟尼佛,及見此間諸菩薩摩訶薩紹尊位者,皆得陀羅尼及諸三昧,於諸三昧而得自在。三、寶積同意普明前來普明菩薩白寶積如來:「欲往謁見釋迦牟尼及諸菩薩。」寶積如來答言普明「欲往隨意,宜知是時。」這是因為,佛於弟子愛斷故,於弟子中心不著故。是菩薩未得一切智,未得佛眼故,心中少多有疑,謂釋迦牟尼佛功德大,所益或勝,是故與言欲往隨意。又此菩薩遙見釋迦牟尼佛身小,心生驕慢,言彼佛不如。是故佛語:汝往莫觀佛身,勿念世界,但聽佛說法!再者,多寶世界離婆婆世界極遠,最在東邊。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諸法相,與寶積佛說諸法相正同;便言世界雖遠,法相不異,增益大信,心轉堅固。如是種種因緣,是故佛言「欲往隨意、宜知是時。」 四、釋迦如來散華供養十方諸佛普明菩薩持千葉金色蓮華供養釋迦如來,世尊以此寶華散東方如恆河沙等諸世界中佛,此乃緣於:1、佛雖無上,三世十方天地中無過佛者,而行供養。供養有上、中、下:下於己者而供養之,是下供養;供養勝己,是上供養;供養與己等者,是中供養。諸佛供養,是中供養。以是故,雖不求果而行等供養。2、唯佛應供養佛,餘人不知佛德。以是故,諸佛一切智,能供養一切智。3、是十方佛,世世勸助釋迦牟尼佛,為作大利,知恩重故,以華供養十方佛。又釋迦牟尼佛知十方佛是第一福田,故以供養,是福倍多,以佛自供養佛故。再者,佛法中有四種布施,今施東方諸佛,是為施者、受者二俱清淨,是福最大。以是故,佛自供養十方佛。

《大智度論》卷十一提要

《釋初品中舍利弗因緣》《釋初品中檀波羅蜜義》《釋初品中贊檀波羅蜜義》《釋初品中檀相義》《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一、《釋初品中舍利弗因緣》主要講佛為何將般若波羅蜜這種菩薩摩阿薩法告訴舍利弗而不告訴餘人?根據論中內容主要歸納為以下幾點:1、舍利弗於佛一切弟子中智慧最為第一。因為其父母都是大智慧之人,是婆羅門著名的辯論家,由於遺傳因素,舍利弗出世後亦聰明過人。2、舍利弗智慧多聞,八歲時便能十八部經。並解釋一切經書義理,曾在二次盛大的辯論會上一鳴驚人,為國王所驚嘆。3、舍利弗世世本願於釋迦牟尼佛所作智慧第一的弟子。接著又論述舍利弗問佛,菩薩為什麼欲以一切種知一切法當習行般若波羅密。答曰,般若波羅蜜乃無上智慧之甚深、微妙、無相之法,菩薩最初發心,普度一切眾生,應以一切智慧門入一切種觀一切法而能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當學習行般若波羅蜜。二、《釋初品中檀波羅蜜義》經曰:「佛告舍利弗:『菩薩摩河薩,以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以無所舍法應具足檀波羅蜜,施者、受者及財物不可得故』」此中是說菩薩為了普度一切眾生而不住法住般若波羅蜜中,觀諸渚法不生不滅,如涅槃相,故在行布施時作無相觀,不見施者、受者及所施物。三、《釋初品中贊檀波羅蜜義》主要贊說隊布施中獲得種種利益。因為布施不僅是。人生之大寶藏,可對治貪心,獲大安樂、天人所愛、世人敬仰;而且還是趣涅槃道之資糧,因為念施故歡喜;歡喜故一心;一心觀生滅無常故得道。四、《釋初品中檀相義》分別論述淨施與不淨施;世間施與出世間施;聲聞施與佛菩薩施以及內施與外施,主要內容如下:1、淨施與不淨施:淨施是以清淨心而布施,不求今世後世報,是趣涅槃道資糧。而淨施是為了求得某種利益而行施。2、世間施與出世間施:凡夫布施或聖人的有漏布施皆稱為世間布施。心無貪癰痴,實知法相,心不顛倒是為出世間布施。3、聲聞施與佛菩薩施:只求自身了脫生老病死等而行布施是為聲聞施。為了一『切眾生和了知諸法實相而布施是為佛菩薩施。4、內施與外施:不惜身命布施給眾生名為內施。將——切身外之物,如錢財、飲食等施於所需者是名外施。五、《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主要論述法施為何在一切施中最為第一。法施即是常以諸佛語妙善之法為人演說,常以淨心,善心以教一切有所利益是為法施。從法施中能生出財施及諸聲聞、辟支佛、菩薩及佛。而且從法施中能分別了知一切諸法,故一切施中法施為最。

《大智度論》卷十二提要

《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之餘本卷繼續論述初品中檀波羅蜜之法施,主要內容有:菩薩為何能具足滿檀波羅蜜而餘人不能和行檀波羅蜜能生六波羅蜜。一、菩薩為何能具足滿檀波羅蜜而餘人不能l、菩薩布施時,深知布施不生不滅,無漏無為,如涅槃相。只為一切眾生布施而不著於相,所以能具足滿,而阿羅漢卻不然,如舍利弗於六十劫中曾行菩薩道欲渡布施河,有人向他乞眼,舍利弗便將眼施於此人,但此人得眼後又將眼棄於地,舍利弗於是生起悔心,故回向小乘而不能到布施彼岸。2、菩薩能於一切中布施,如內外大小、多少粗細、著不著、用不用,如是等種種物,一切能舍,心無所惜,於一切眾生以平等心布施,而且施不求報,故能具足滿。3、菩薩得一切諸法實相智慧,莊嚴佛土,教化眾生,供養諸佛,得大神通,能分一身作無數身,十六道中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以種種法施於眾生,令其受益。4、菩薩能於二種身(結業身和法身)中布施圓滿。結業身行檀波羅蜜滿即是以身體乃至妻子布施,觀察這些皆是從緣而生,實不可得,一切清淨,如涅槃相,乃至得無生法忍。法身菩薩行檀波羅蜜滿即是菩薩末後肉身得無生法忍,舍肉身得法身,於十方六道中,變身應適以化眾生,種種內外所有盡以布施。5、菩薩能於物施、供養恭敬施、法施三種施滿,是名檀波羅蜜滿。6、菩薩了知諸法從本以來畢竟是空,故於布施中作三輪體空觀,即是於財物、施人、受人三者皆不可得。因為凡夫所見施人、受人事財物皆為顛倒妄見,他們只為世間受樂而施,福報享盡後仍受輪迴。所以佛欲合菩薩行實道,得實果報,實道就是佛道。所以佛為破妄見故言三事不可得,實無所破,因為諸法本來是空,如是等種種無量因緣不可得故,名為檀波羅蜜具足滿。二、行檀波羅蜜能生六波羅蜜1、布施生布施:由於種下了布施的種子,累劫薰習,由下布施生中布施,由中布施生上布施,所以說從布施中能生布施。2、布施生持戒:因為從布施中可以引發人們起慈悲心、善心,將來也必得大福報,所以不會生起殺、盜、淫等犯戒之心,3、布施生忍辱:行布施時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於一切中難捨能舍,故也能忍受一切受者的癰惱。4、布施生精進:因為在行布施時為了滿足一切眾生的財、法二需,所以自己亦精進修行,求得財法以滿眾生願。5、布施生禪定:從布施中能對治慳貪,除去慳貪心後而行一心,於是又漸除五蓋,能除五蓋是名為禪。6、布施生智慧:布施時知此布施必有果報而不疑惑,能破除邪見無明,故布施能生智慧。

《大智度論》卷十三提要

《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釋初品中戒相義》一、《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經曰:「罪不罪不可得故,應具足尸羅波羅蜜。」「尸羅」可意譯為戒,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為戒。戒是一切善法之住處也是一切惡法之滅處。持戒之人能得種種利益,若下持戒便能生人中;中持戒可生六欲天中;上持戒能生色、無色界清淨天中。上持戒有三種:下清淨持戒得阿羅漢;中清淨持戒得辟支佛;上清淨持戒得佛道,反之,破戒之人,不僅失去這一切,而且還常墮三惡道中,受苦萬端。猶如貧人破瓶失物。如是等種種無量破戒之罪不可稱說,所以勸說行者應當一心持戒。二、《釋初品中戒相義》戒即是止非防過,惡止不更作,若心生,若口言,若從他受,息身、口惡等是為戒相。此中重點論述五戒的內容乃毀犯的過失。最後簡單介紹一下在家居土如何持戒和出家受戒遠勝於在家持戒。主要內容如下:1、五戒之意義:①殺生,凡是用種種手段來謀取眾生性命者皆為殺生。佛說在十不善道中殺最在初。因為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且一切眾生都以珍惜自己的生命為第一重要,所以殺生能遭短命報。②偷盜,不與而取者名之為盜。偷盜亦能害人性命,因為生命有兩種:一種內(指身體),二者外(指滋養身體的財物、糧食等),所以偷盜就是謀人外命,將來遭貧窮報。③邪淫,凡是非世間法或國法認可下的正當夫妻關係外而發生的男女關係,皆稱之為邪淫,邪淫是眾生墮入三惡道受苦的根本原因之一。④妄語,凡是用花言巧語欺騙他人,知言不知,不知言知,見言不見,不見言見,聞言不聞,不聞言聞等皆為妄語。妄語之人自欺欺人,以實為虛,以虛為實,虛實顛倒,故永遠得不到善法。⑤飲酒,灑能亂性,飲酒之人,常會失去理智而心態放逸,損已損人,故佛說飲酒有三十五種過失,應謹當戒之。2、在家居士持戒:①受一日戒,即於——日一夜二十四個小時中,長跪合掌對佛像前誠心懺悔,然後受行八戒使身、口、意三業在此一日中得大清淨。②持六齋日,一切諸鬼神在每月八日·、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日這六日中惱害於人,如果要此六齋日持齋受戒,以此善緣,惡鬼遠去,住處安穩,福增無量。3、出家受戒勝於在家持戒:因為出家受戒,專於一心.日常持戒,而在家忙於雜務,常持戒較難,另外山家受戒後雖偶爾有破戒,但有受戒因緣乃常持戒之功德,所以果報完畢,仍能得道。而在家無受戒因緣,犯後死入地獄,永無出期。

《大智度論》卷十四提要

《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之餘《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一、《釋初品中尸羅波羅蜜》之餘主要講菩薩是怎樣具足滿尸羅波羅蜜和菩薩持戒能生六波羅蜜以及菩薩持戒於罪不罪不可得,其內容分別介紹如下:1、菩薩能具足滿尸羅波羅蜜主要有四:①菩薩持戒寧自失身而不毀小戒,如釋迦文佛無量劫前曾為大力毒龍,但修持戒忍辱行,當被獵人剝皮和蟲咬其肉時而心刁;起癰,於是立即生往第二忉利天,最後終成佛道。②菩薩持戒為了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不求今世、後世之樂,不為多聞稱譽法故,也不自為早求涅槃,但為眾生早日出離苦海,到達彼岸。③菩薩持戒心樂清淨,以戒薰心,令心樂善。④菩薩以大悲心持戒,得至佛道。2、菩薩持戒能生六波羅蜜:①持戒生戒,因為持五戒而能得沙彌戒;因沙彌戒得律儀戒;因律儀戒得禪定戒;因禪定戒得無漏戒,所以持戒能生戒。②持戒生布施,布施有三種,即財施、法施和無畏施,持戒之人不侵一切眾生財物是為財施;與—切眾生作供養福田,為其說法是為法施;不惱害眾生是為無畏施。⑧持戒生忍辱,因為持戒是為了治心,止非防過,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所以心起憎惡或身處逆境時就會忍辱下來。④持戒生精進,因為持戒之人,勤習無上法,以度一切眾生,大心不懈,所以能生精進心。⑤持戒生禪定,如《楞嚴經》云:「攝心為戒,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是名三無漏學」。因此持戒能防止身口惡業,清淨身心,故易生定。⑥持戒生智慧,因為持戒之人知此戒相從眾罪而生,以此悟心,不生執著,所以能生智慧。3、菩薩持戒於罪不罪不可得:此中所說罪不罪不可得並不是邪見粗心所說的不可得,而是深入諸法實相,行空之昧,用慧眼來觀察罪不罪皆不可得。因為眾生乃四大之假合本來不可得,眾生即不可得,殺罪等亦不可得,如是乃至戒亦不可得。二、《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經曰:「心不動故,應具足羼提波羅蜜。」羼提即是忍辱。忍辱有生忍和法忍兩種,菩薩行生忍能得無量福德,行法忍能得無量智慧,福德、智慧二事具足故,便得如所願,此中先介紹生忍,生忍即是菩薩於二種眾生(一者恭敬供養;二者癰罵打害中,心如如不動,難忍能忍,即不於恭敬供養的眾生中而生起喜愛心,也不為惱害自己的眾生而起恨心。接著敘述菩薩於生忍中如何具足滿的,主要內容如下:1、菩薩於三種供養(一者先世因緣福德故;二者今世修戒、定、慧故為人敬養;三者虛妄欺惑,內無實德,外如清白,以誑時人而得供養人中,心不愛著,亦不自高。2、若有女人慾來娛樂,誑惑菩薩,菩薩自能伏心,忍不頃動。3、菩薩於惱亂中能行忍辱,如羼提仙人被截割身體時,便修忍行慈而如如不動。4、菩薩若見眾生來為惱亂,便作是思惟:一切眾生曾作我父母、兄弟,且眾生皆有佛性,如是推之,不應噁心而懷癰害。5、菩薩初發心,誓為眾生治其心病,今有眾生為癰害恨結使病,所以應當以忍辱對治。

《大智度論》卷十五提要

《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之餘《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一、《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之餘接上卷的生忍講完後這裡便開始講法忍。前面已經說過,忍一切恭敬、供養眾生及諸癰惱、淫慾之人是名生忍。那麼如果又能忍其供養、恭敬法及癰惱、淫慾法等是為法忍。法忍於內六情不著,於外六塵不受,能於此二不作分別,因為內相如外,外相如內,二相俱不可得。那麼,菩薩又是怎樣來具足此法忍的呢?內容分別如下:1、菩薩於心法、非心法中能忍不動。心法有二種:一者癰恚、憂愁等;二者淫慾、僑慢等。非心法有內外之分,外有寒熱風雨等;內有饑渴老病死等。如是菩薩於此二法能忍不動,是名具滿法忍。2、菩薩於一切法中知一相無二、一切法各皆有一,一復有一名為二,乃至千萬皆是一而假名為千萬,如是等無量一門,破異相,不著一是名法忍具足滿,3、菩薩觀一切法為二,如內外相、空、不空、常、非常等如是等無量二門,破一不著二是名具足滿法忍。4、菩薩觀一切法為三,如上、中、下;善、不善,無記等無量三門,破一不著異是為法忍具足。5、菩薩能信無漏聖法乃三種法卻,是名法忍具足。6、菩薩於十四難中不滯不礙,知其是心重病,能出能忍是名具足法忍。7、菩薩欲求一切智,了了分別知諸法果實相,是中能忍,是名具足法忍。8、菩薩觀諸法實相,心不退不悔,不隨諸亦無所憂,能得自利利他,是名具足法忍。二、《釋初品中吡梨耶波羅蜜》毗梨耶可意譯為精進,如經曰:「身心精進不懈怠故,應具足毗梨耶波羅蜜。」這裡主要論述精進乃一切善法之本,理應排在最初,而為何卻排在第四呢?最後又闡明菩薩觀精進有何利益而勤修不懈:其內容分別如下:1、精進波羅蜜排在第四之因緣主要有三點:①在布施、持戒、忍辱前三種中,皆不須精進而能行持。②由於布施、持戒、忍辱皆是大福德之根本,如果再繼續更加精進,便能得妙勝禪定、智慧。⑧禪定門必大精進力,因為欲界亂心而不能得見諸法實相,所以必須身心精勤,緊持不懈,才可得大定力。2、菩薩觀精進有何利益而勤修不懈主要有四點:①一切今世後世道德利益皆由精進而得到,如果人慾度自身,必當常勤精進,何況菩薩發大誓願,欲度一切眾生,所以更加精進不懈。②精進法是一切諸善之根本,能生一切諸道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從精進不放逸中生。⑧菩薩知一切諸法皆空,一無所有,為了憐愍眾生而不讓涅槃,故以精進波羅蜜力集諸善法,救度眾生。④菩薩一人獨無等侶,只有以精進福德力故,方能破魔軍及一切結使賊,最終得成佛道。

《大智度論》卷十六提要

《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之餘本卷繼續論述精進波羅蜜,主要內容有:菩薩是怎樣具足滿精進波羅蜜的、身精進與心精進之區別以乃菩薩為何常行精進而心無厭足。一、菩薩是怎樣具足滿精進波羅蜜的1、菩薩精進,不休不息,一心求佛道,如是行者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2、菩薩以精進力為首,行五波羅蜜,是時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3、菩薩精進,不為財利、富貴也不為生天、自求涅槃,但為佛道,利益眾生,如是相名為菩薩精進波羅蜜。4、菩薩精進,以實相智慧為首,行六波羅蜜,是名菩薩精進波羅蜜。5、菩薩得神通力,以天眼見三界、五道眾生,以失樂為苦,菩薩見此,如是思惟:此苦業因緣,皆是無明諸煩惱所作,我當精進勤修六度,集諸功德,除眾生五道中苦,興發大哀增益精進,是為菩薩精進波羅蜜。6、菩薩精進,世世勤修,必不懈怠;如是等因緣能生種種善法,菩薩生身、法性身能具足功德,是為菩薩精進波羅蜜二、身、心精進之區別1、行布施、持戒等外事勤修是為身精《釋初品中禪波羅蜜》進,修忍辱、禪定、智慧等內自專精是為心精進。2、菩薩初發心,乃至得無生忍,從是中間名身精進;生身未舍故,得天生忍,舍肉身得法性身,乃至成佛,是為心精進。3、菩薩初發心時,功德未足種,福布施、持戒、忍辱因緣以施眾生是為身精進。後來得五種神通,能自變作美味佳肴,如是等名為心精進。4、生身菩薩行六波羅蜜是為身精進,法性身菩薩行六波羅蜜是為心精進。5、一切法中,皆能成辦,不惜身命,是為身精進,求一切禪定、智慧時,心不懈綣,是為心精進。6、菩薩為諸眾生,一日之中千死千生,如是種種因緣相、是名菩薩身精進,於諸善法修行信樂,不生疑悔而不懈怠,從一切賢聖,下至田夫,求法無厭,如海吞流,是為菩薩心精進。三、菩薩為何常行精進心無厭足1、菩薩精進,志願宏廣,誓度一切,眾生無盡,是故精進亦不可盡。2、菩薩不住法住波羅蜜牛,終不休息,以是故,十八不共法中,常行精進,心無厭

《大智度論》卷十七提要

本卷主要內容有:菩薩誓願度一切眾生為何卻又遠在靜處求得禪定、如何能得禪波羅蜜、如何入四禪以菩薩能行禪波羅蜜而餘人不能。一、菩薩誓願度一切眾生,為何又遠在靜處,求得禪定1、菩薩身雖遠離眾生,心常不捨,於靜處求定乃是為了獲得實智慧以度一切眾生。2、如果求世間近事,不能專心,則事業不成,甚深佛道而不用禪定豈能得成?3、禪定難得,行者當一心專求不度乃能得之,所以要遠在靜處,專心一致方可求得禪定。二、離五欲除五蓋、行五法得禪波羅蜜1、離五欲:五欲名為妙色、聲、香、味、觸。如果想得禪定,皆應棄之,因為色能燒害人身,就象火燒金銀,煮沸熱蜜,雖有色味,但燒身爛口,急應舍之。聲能亂耳,於音聲中妄生好樂,於已過之聲念而生著。故應棄之。香能使人貪著,心態放逸,應遠離之。味能使人起念心,當客群苦,如烊銅灌口,啖燒鐵丸,應當遠離。觸能感心,是生諸結使之大因,系縛心之根本,因此皆應遠離。2、除五蓋:①貪慾為種種惱亂住處,若心著貪慾,無由近道,故應除之。②瞋恚是失諸善法之本,墮諸惡之因,法樂之怨家,善心之大賊,故應除之。③睡眠能破今世、後世究竟樂,與死無異,應除之。④掉悔能破出家心,如犯大罪人,常懷畏怖,悔箭人心,堅不可拔,應除之。⑤疑能於諸法中不得定心,定心無故,於佛法中空無所得,故應除之。3、行五法:欲、精進、念、巧慧、一心。行此五法得五枝,成就五禪。欲名欲於欲界中出,欲得初禪。精進名離家持戒,初夜後夜專精不懈,節食攝心,不令馳散。念名念初禪樂,知欲界不淨狂惑可賤,初禪為尊重可貴。巧慧名觀察、等量欲界樂,初禪樂輕重得失。一心名常繫心緣中,不令分散。三、如何得人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如上所說,持戒清淨,閒居獨外,守攝諸根,初夜後夜專精思惟,棄捨外樂,以禪自娛,離諸欲不善法,依未到地,得初禪;然後滅覺觀,內清淨,繫心一處,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即入二禪,而後離此喜樂,行舍念智,受身樂,是樂聖人,能得能舍,一心在樂,即入第三禪;以第三禪樂動故,求不動處,以斷苦樂,先滅憂喜故,不苦不樂,捨入清淨便入第四禪中。四、為何菩薩行禪名為波羅蜜而餘人不能1、菩薩於禪中不受味不求報,不隨報生,為調心故入禪;以智慧方便,還生欲界,度脫一切眾生,是時禪名為波羅蜜,而餘人舍欲樂求禪定是為自求自利故不名波羅蜜。 』2、菩薩盡行諸禪,粗細、大小、深淺、內緣、外緣一切盡行,以是故,菩薩心中名禪波羅蜜,餘人但名禪。3、菩薩行禪波羅蜜於欲界心次第入禪,而餘人不能。以是故菩薩於一切法中,別相觀得離諸欲,諸餘人等但得禪之名字不得波羅蜜。4、菩薩常入禪定,攝心不動,不生覺觀,亦能為十方一切眾生以無量音聲說法而度脫之,是名禪波羅蜜。5、菩薩觀一切法,若亂,若定皆是不二相,而餘人於亂求定。6、菩薩能知五欲及五蓋,禪定及枝相,無所依入禪定是為禪波羅蜜。7、菩薩行禪波羅蜜時,五波羅蜜和合助成,是名禪波羅蜜。8、菩薩以禪波羅蜜力得神通,一念不增,不起於定,勤行精進,以求佛道,是名禪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十八提要

《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本卷主要內容有:菩薩如何行般若波羅蜜、為何獨稱般若波羅為摩訶、何謂入三種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菩薩智慧為何稱般若波羅蜜。一、菩薩於一切不住故行般若波羅蜜菩薩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即觀一切法非常無常;非苦非樂,非我非無我,非有非無等,舍一切觀,滅一切言語,離諸心行,從本以來,不生不滅,如涅槃相;一切諸法相亦如是,是名諸法實相。二、為何獨稱般若波羅蜜為摩訶而不稱五波羅蜜此言摩訶為大,般若言慧,波羅蜜言到彼岸;以其能到智慧大海彼岸,到一切智慧邊,窮盡其極故名到彼岸。一切世間,十方三世諸佛第一大,次有菩薩,辟支佛、聲聞,是四大人皆從般若波羅蜜生,是故名為大。又能與眾生大果報,無量無盡,常不變異,所謂涅槃,其餘五波羅蜜卻不能,如布施等離般若波羅蜜,但能與世間果報,是故不得名大。三、智者人三種法門觀一切佛語皆是實法1、蜫勒門;蜫勒有三百二十萬言,佛在世時,大迦旃延雲所造;佛滅度後,人壽轉減,憶次力少,不能廣誦,諸得道人撰為三十八萬四千言。若人入鯤勒門,論義則果 利無窮,其中有隨相門(比如一人犯事,舉家受罪),對論門(如佛說常、樂、我、淨四顛倒,此中雖不說四念處,當知已有念處義)。2、阿毗曇門:從世間第一法,種種聲聞所行法,乃至無餘涅槃,一一分別相義,是名阿毗曇門。3、空門:①生空;即凡夫妄計五蘊是我,強立主宰,引生煩惱,造種種業,佛為彼此計,故說五蘊無我,四大假和而已,二乘悟之,入無我理是。②法空,謂二乘之人未達法空之理,猶計五蘊之法實有,佛為破此執,故說般若深慧,撤見五蘊自性皆空,菩薩悟之,入法空理,是名法空。若人入此三門,則知佛法義不相違背,能知是事,即是般若波羅蜜力,於一切法無所掛礙,若不得般若波羅蜜法,入阿曇門則墮有中,若入空門則墮無中,若入艉勒門則墮有中。四、為何菩薩智慧名為般若波羅蜜l、菩薩觀一切法一相,亦能知一切法種種相;雖知諸法種種相,亦能知一切法一相。2、菩薩觀種種無量相法,生、滅、增、減、得、失、垢、淨悉能知之。3、菩薩摩訶薩知不可得空,還能分別諸法,憐愍度脫眾生是為般若波羅蜜力,取要言之,諸法實相,是般若波羅蜜。4、菩薩行五波羅蜜,然後得般若波羅蜜。5、菩薩不行一切法,不得一切法故,得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十九提要

《釋初品中三十七道品》本卷主要論述以何因緣於菩薩道中說三十七道品以及三十七道品的主要內容和意義一、何以故於菩薩中說三十七道品1、菩薩摩訶薩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如佛告須菩提: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悉學一切善法,一切道;所謂乾慧地乃至佛地。是九地應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2、佛以大慈故,說三十七道品涅槃道,隨眾生願,隨眾生因緣,永得其道。3、在般若波羅蜜摩訶衍品中,佛說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摩訶衍;而三十七道品中但說涅槃法,不說波羅蜜,亦不說大悲,以是故知非菩薩道。4、眾生心種種不同,菩薩摩訶薩信力大故為度一切眾生,對治眾生多念,亂心顛倒,故說三十七品諸道法,療眾生一切病。二、釋三十七道品1、四念處:①觀身不淨;觀四大假合肉體凡身,有種種不淨,一者生處不淨,二者種子不淨。三者自性不淨,四者自相不淨,五者究竟不淨。②觀受是苦,一切世間樂受皆顛倒生,無有實者,以是故,知樂受能生種種苦。③觀心無常,心有三相,生、住、滅。故心無所從來,滅亦無所至,如《金鋼經》云: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④觀法無我,一切法皆從因緣和合妄見中生,無有實定,無有是法,若一相,若異相,觀一切法空無我。2、四正勤:有二種:一者性正勤;二者果 利共正勤,性正勤者,為道故四種精進遮二種不善法,集二種善法。四念處觀時,若有懈怠,正蓋等煩惱覆心,離五種信善根時,不善法若已生為斷故,未生不令生故,勤清進。精進法於四念處多故得名正勤。3、四如意足:行四正勤時,心小散故,以定攝心故,名如意足。比如美食,少鹽則無味,得鹽則味足如意。又如人有二足,復得好馬好車,如意所至,行者如是得四念處實智慧,四正勤中正精進,精進故智慧增多,定力小弱,得四種定攝心故,智、定力等所願皆得故名如意足。4、五根五力;五根者,信道及助道善法,是名信根,行是道助道法時,勤求不息,是名精進根,念道及助道法,更無他念,是名念根;一心不念不散是名定根;為道及助道法,觀無常等十六行是名慧根,是五根增長,不為煩惱所壞,是名為力,如上根中說,是五根五力,行眾中攝,常共相應,隨心行,心數法,共心生,共心住,共心滅。若有是法,必隨正定;若無是法,必墮邪定。5、七覺分;菩薩於一切法;不憶不念是名念覺分;一切法中,求索善法,不善法、無記法不可得是名擇法覺分。不入三界破壞諸界相,是名精進覺分。於一切作法不生樂著,憂喜相壞故,是名喜覺分。於一切法中,除心緣不可得故,是名除覺分。知一切法常定相,名舍覺分。6、八聖道分;一、正見:謂大智慧,修一切善法破外道邪見。二、正思惟:觀四諦時,無漏心相應,思惟動發,覺知籌量。三、正語:以無漏智慧除四種邪命,常攝口業,遠離一切虛妄不實之語。四、正業:以無漏智慧觀一切業空.不以邪業為惡,不以正業為善,無所作是名實智慧。五、正命:以無漏智慧除舍五種邪命,六、正精進:勤修戒,定慧之道。一心專精,無有間歇。七、正念:常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等,八正定:攝諸散亂,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決定不移,直至涅槃。

《大智度論》卷二十提要

《釋初品中三三昧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本卷主要論述三昧為何又名三解脫門以及菩薩如何行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等。一、此中佛說三昧為何又名三解脫門行是法得解脫,到無餘涅槃,故名解脫門,無餘涅槃是真解脫,於身、心苦得脫,有餘涅槃為作門。此三法雖非涅槃,涅槃因故,名為涅槃。世間有因中說果,果中說因,是空、無相、無作是定性,是定相應心心數法,隨行身業、口業,此中起心不相應諸行和合皆名為三味。l、空門:觀諸法無我、我所空,諸法從因緣和合生,無有作者、受者是名空門。2、無相門:觀男相、女相,一異相等皆不可得,因男女等相乃四大假合,我所空故名為無相門。3、無作門:無作者即知無相都無作,是名無作門。二、菩薩為何於空法中能起四禪定因為菩薩知諸五欲及五蓋從因緣生無自性,空無所有,舍之甚易。眾生顛倒因緣故,著此少弊樂,而離禪中深妙樂。所以菩薩為眾生起大悲心修行禪定,繫心緣中,離五欲,除五蓋,入大喜初禪:滅覺觀攝心深入內清淨,得微妙喜,入第二禪;以深喜散定故,離一切喜得偏滿樂,入第三禪;離一果切苦樂,除一切憂喜及出入息,以清淨微妙舍而自莊嚴,入第四禪。菩薩於一一禪中,行大慈觀空,於禪無所依心;以五欲粗誑顛倒故,以細微妙虛妄法治,比如有毒,能治諸毒。三、菩薩行四無量心能令眾生離苦得樂四無量心者即慈、悲、喜、舍。慈名愛念眾生,常求安隱樂事以饒益之,悲名愍念眾生,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喜名欲令眾生,從樂得歡喜,舍名舍三種心,但念眾生不憎不愛。修慈心為除眾生中癰覺故;修喜心為除眾生不悅樂故,修舍心為除眾生中愛憎故。菩薩行是慈心,欲命眾生離苦得樂,從此慈心因緣,亦自作福德,亦教他作福德,受果報時或作轉輪聖王,多所饒益。菩薩或出家行禪,引導眾生,教命行禪,得生清淨界,受無量心樂,若作佛時,共無量阿僧濫眾生,入無餘涅槃;比於空心愿益,是為大利;乃至舍利余法,多所饒益。四、如何能得四五色定四無色定者即虛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有想非無想處。四無色有三種:一者有垢;二者生得;三者行得。有垢者,無色中攝,三十一結及此結使中起心相應行。生得者,行是無色定,業報因緣故,生無色界得不隱沒無證四眾。行得者,觀是色粗惡,重苦、老病、殺害等種種苦惱因緣,但作是念,我苦除卻離諸法,得利為深,我先舍財物,妻子出家,得清淨持戒心安穩,不怖不畏。離諸欲、諸惡不善法,離生喜樂得初禪,離覺觀內清淨故,得第二禪中大喜樂,離喜在第三禪地,於諸樂中最第二;捨得樂,得念舍清淨第四禪。今舍是四禪,應更得妙定。以是故,過是色相,滅有對相,不念異相。如是觀離色界中染,得無邊虛空。得三無色因緣方便,如禪波羅蜜品中說,是四無色,一常有漏,三當分別,虛空處,或有漏,或無漏,有漏者,虛空處攝有漏四眾;無漏者,虛空處攝無漏四眾,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一切皆有為。善有漏虛空處是有報。無記及無漏虛空處是無報,識處、無所有處亦如是,非有想非無想處。善非有想非無想處有報,無記非有想非無想處是無報。善四無色是可修,無記四無色定非可修。隱沒者是有垢,不隱沒者是無垢。

《大智度論》卷二十一提要

《釋初品中八背舍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釋初品中九想義》《釋初品中八念》一、《釋初品中八背舍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1、《釋初品中八背舍》背是淨潔五欲,離卻著心故名背舍。①內有色,外亦觀色;②內無色,外觀色;③隨是八色,繫心淨觀,各有清淨光,遍身得受喜樂,名第三淨背捨身作證;④背舍至第⑤背舍是依四無色定而起觀,而得四無色背舍,⑥滅受想背舍:即背滅受想諸心心數法。2、《釋初品中八背處》勝是不淨中淨顛倒等諸煩惱賊故,是名勝處。①內有色相觀外色少勝處。②內未能壞色身,外觀色多勝處。③內無色相,外觀色少勝處。④內無色相,外觀色多勝處。第⑤勝處至第⑥勝處皆攝心深入定中,壞內身,觀外淨,但觀少色能勝,不能遍一切緣,即青勝處、黃勝處、赤勝處,白勝處。3、《釋初品中十一切處》此以遍滿緣故、名一切處,即觀青、黃、赤、白、地、水、火、風、空、識十法,使其各各周遍於一切處。4、《釋初品中九次第定》從初禪心起,次第入第二禪,不令余心得入,若善若垢,如是乃至滅受想定。二、《釋初品中九想義》即於人之屍相上起九種觀想:1、脹想,死屍膨脹。2、壞想,死屍破裂。3、血塗想,裂壞已,而血肉塗地。4、膿爛想,死屍膿爛腐敗。5、青想,或被打死,或死後風吹日曝變色。6、啖想,鳥獸來啖死屍。7、散想,啖後又經日曝,筋斷骨離,各各異處。8、骨想,血肉既盡,只有白骨狼籍。9、燒想,或觀屍火燒,頃刻化為灰盡。睹是九想,斷諸煩惱,於滅淫慾最勝;為滅淫慾故,說是九想。又無常等雖也是對治淫慾等三毒,但九想為因,十想為果,是故先九想.後十想。其次,九想為外門,十想為內門。是故經言:二為甘露門:一者,不淨門;二者,安那般那門。1、是九想,除人七種染著,亦可息滅貪嗔痴等種種慾火。雖是不淨觀,依是能成大事。2、是九想.開涅槃城門,入是涅槃。離一切憂惱諸苦,滅五眾因緣生故,受涅槃常樂。所以菩薩應時行此九想觀。三、《釋初品中八念》佛為除眾生恐怖因緣,所以於九想後次第說八念。即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現在先說念佛。1、念佛具有多陀阿伽度乃至婆伽婆十種名號殊勝。2、念一切功德盡在於佛。3、念佛五眾具足。五眾即:①戒眾:佛從初發心修戒起,與憐愍心俱,不惱從生,世世持戒,不向二乘道,故成佛後,戒得具足。②禪定眾:大智慧具足故,及佛神通變化力量無邊,故知禪定具足。論舉佛入日出三昧,化無量眾生等例證明佛禪定眾具足。③慧眾:佛從初發心於阿僧祇劫中無法不行,世世集諸功德,一心精專,善修大悲智慧,得無礙解脫,故慧眾具足。④解脫眾:佛得無礙解脫,成就八解脫和合,名為解脫眾具足。⑤解脫知見眾:有二種,一者,佛具盡智解脫知見眾和無生解脫知見眾。二者,佛於各人的解脫中,能了了知見,是名解脫知見具足。如是等種種佛功德殊勝,故應念佛。

《大智度論》卷二十二提要

《釋初品中八念》之餘一、念法1、先總贊佛法殊勝:佛法巧出,不令二諦相違及令法二邊不著。能得今世果,除身心熱惱,隨修隨得,能到涅槃善處,能得法印,通達無礙。法印即三法印,即一切作法無常,一切法無我,寂滅涅槃。論中又說明觀無常印即是觀空無相因緣,無常印與摩訶衍無相其實是一。2、教行者分別念:先念佛所演說三藏十二部八萬四千法聚,皆美妙真實,有大饒益。次念佛所說法義,即信、舍、聞、定、慧等為道,諸善法及三法印。二、念僧僧即聲聞、辟支佛、菩薩。佛自贊這些弟子說:「一切功德根本住處,是聖僧五眾具足。」五眾即念佛中五眾。僧是世間無上福田,故四雙八輩應受供養,恭敬禮事。論中特舉二十億比丘本生以少物供養僧而得後世大福報。及舉不聽沙彌受請例,沙彌教育檀越,不應見形不見德,能勤修慧行,離一切法的,即是長老,不能看其是否發白面皺。說明佛與僧皆是寶,不應分別,功德相同。三、念戒戒為一切善法住處。分有漏、無漏二種:1、有漏戒又分二種:①律儀戒:能令諸惡不得自在。②定共戒:即禪定戒,能遮諸煩惱。2、無漏戒:能拔諸惡煩惱根本。此二種戒皆清淨,不缺、不破、不穿、不雜,自在、不著,為智者所贊之戒。能持是戒得心不悔乃至得解脫涅槃。故應念戒。論又論聖所贊戒中無漏戒是不破不壞,依此能得實智慧。在八聖道中正語、正業、正命也屬無漏戒。並分析其在八聖道中也為智者所贊。四、念舍有二種舍,施捨和舍煩惱:l、施捨又分析財施和法施二種:①財施,是一切善法根本,如佛說:「是布施是助道因緣。」又財為噁心因緣,故應舍。②法施,佛說財、法二施中,法施為第一,果報無量。法施應觀眾生心性,煩惱多少,智慧利鈍,隨所利益而為說法。以此法施因緣,一切佛弟子等能得道。2、舍諸煩惱,念諸煩惱罪惡,舍之為快。斷三結乃至九十八使。能舍此二者,即名念舍。五、念天佛為眾生故而說念天,分二種說法:1、聲聞法中說念欲界天,當念諸天皆五善法福德因緣而生,我亦有是福德,但我以諸天福無常不受。2、摩訶衍中說念一切三界天,佛為心著人間五欲,不任涅槃者,說若能斷淫慾者,則生上二界天,若不能斷則生六欲天中。並列舉四種天。告誡行者當念生天和淨生天二種。六、念出入息論無釋。七、念死行者當念是一切五眾身,念念生滅。從生已來,常與死俱,出息雖存,入息難保。是故我今不應於無常危脆命中而希望長生不老。論最後總結說明八念次第。又分別聲聞八念只為自身,菩薩八念是為一切眾生。

《大智度論》卷二十三提要

《釋初品中十想》《釋初品中十一智》一、《釋初品中十想》1、無常想:觀一切有為法無常,念念生滅,智慧相應相,名無常想。論又分析無常故空,空故無常亦無,但為破著常相眾生才於諸法空上說無常想。又說無常想是聖道別名,舉經說:「善修無常想,能斷三界結使。無常想所緣是三界五客群。2、苦想:觀一切有為法無常故苦。論又分別聖人有漏身只受身苦,凡夫則身心俱受苦。並斷定五客群一切皆苦,而道能滅苦、不生著與空、無我等諸智和合,但是無常而非苦。3、無我想:觀五客群苦不自在故無我。又觀我相不可得故無我。論又以皆是識相,破外人出入息等有我相的問難。後總結無常、苦、無我是為一事,以觀門分別而有三種。4、食厭想:觀食本末因緣不淨,食入口資養四大,繼之能生我,我所心等煩惱罪業。又觀此食農夫和汗而成,入口便成糞尿不淨。如此弊食,我若貪著,當墮地獄,啖燒鐵丸,或作豬狗,常啖糞除,以還宿債。如是則生惡厭想,因食厭則五欲皆除。5、一切世間不可樂想,觀世間兩種罪惡事:一者眾生,本身受八苦交煎,又心懷三毒煩惱。二者土地,身所去處,眾苦隨之,無處得免,故無樂土。餘下死想、不淨想如上死念、身念處中說。斷想、離想、盡想皆是除結使,緣涅槃相,皆一切地中攝。二、《釋初品中十一智》1、法智:欲界系法中、系因中、系法滅、中無漏智,為斷欲界系法道中無漏智,及法智品中無漏智。 2、比智:於色無色界系法中,系因中、系滅中無漏智。3、他心智:知欲界、色界系見在他心心數法,及無漏心心數法少分。4、世智:諸有漏智慧,緣一切法。5、苦智:五客群無常、苦、空、無我、觀時得無漏智。6、集智:有漏法因:因、集、生、緣,觀時得無漏智。?、滅智:滅止、妙、出,觀時得無漏智。8、道智:道、正、行、達,觀時得無漏智。9、盡智:我見苦已。斷集已、盡證已、修道已、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10、無生智:我見苦已,不復更見;斷集已,不復更斷;盡證已,不復更證;修道已,不復更修。如是念時,無漏智慧見明覺。11、如實智:一切法總相,別相,如實證知,無掛礙。接著,龍樹分別十智各各相、各各緣、各各別異、各各觀法。說明實智無分別,唯佛具有,十智入如實智中,唯一實智。又論中敘述三三昧和三根:。一、三三昧:1、有覺有觀三昧:欲界未到地至初禪間與覺觀相應。2、無覺有觀三昧:禪中間但觀相應。3、無覺無觀三昧:從第二禪乃至有頂地非覺觀相應。『因覺觀能撓亂三昧,故特說此三種覺觀三昧,不說其它。二、三根:1、未知欲知根:即無漏九根和合。九根即信等五根、喜、樂、舍、意。菩薩未知欲知故,生信等五根,由是能信諸法實相如虛空。而五根所依的意根必與受俱、若喜、若樂、若舍。如是信行、法行人,依是四根入菩薩位,乃至未得無生忍果,於見道中,名未知欲知根。2、知根:信解見得人,於此中知諸法實相了了,從是得無生法忍果,乃至坐道場,得金剛三昧,於此思惟道中,九根轉名知根。3、知已根:斷一切煩惱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一切可知法智慧遍滿故,於此無學道中,九根名知已根。論中還強調是三根利,能直入至涅槃,諸有為法中主故,得自在,能勝諸根。

《大智度論》卷二十四提要

《釋初品中十力》菩薩欲得十力,學般若波羅蜜當修念佛三昧,非但念佛身,更要念佛二十種功德法身。佛於無量力中,十力就足以度眾生,十力內容如下:1、是處不是處力:佛悉知一切諸法因禪 蓮緣,果報定相,從是因緣生如是果報,從是因緣不生如是果報,分別籌量眾生可度者為說法,不可度者為作因緣。2、業報智力:一切眾生三世三種諸業相,受不受報,及諸煩惱,輕重深淺粗細,佛悉遍知。3、禪定解脫三昧淨垢分別智力:一切眾生諸禪定解脫三昧有漏、無漏、有學、無學、淨、垢等,佛以其甚深智慧盡知、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三力。4、知眾生上下根智力:眾生有利根、中根、鈍根。利智名為上,鈍智名為下,佛用是上下根智力,分別一切眾生是利根,是中根,是鈍根。如是知已,或為略說得度,或為廣說得度,或為略廣說得度。或以軟語教,或以苦語教,或以軟苦語教。5、知眾生種種欲智力:欲名信喜好樂。眾生各有所好,或善或惡,種種別異,佛悉偏知。6、性智力:性名積習相從性生。佛知是眾生種種性相,所謂隨所趣向,如是欲,如是業,如是行,如是煩惱等,佛用是種種性智力,知是眾生可度,是不可度;是今世可度,是後世可度。7、一切至處道智力:業即是道,因以業因緣,能遍行五道。有業能斷,業能有所至,所謂三聖道分及無漏思。以是故,諸業是一切至處道。8、宿命智力:宿命有三種:有通、有明、有力。凡夫但有通,聲聞人亦通亦明,佛亦通亦明亦力。因為凡夫人但知宿命所經,不知業因緣相續;故凡夫人但有通無有明。聲聞人知集諦故,了了知業因緣相續生,故聲聞人亦有通亦有明。佛用是明,知已身及眾生,無量無邊世界中,宿命因緣所更,種種悉偏知,是為力。9、生死智力:佛用是天眼,見眾生生死處,雖入餘三昧,天眼不滅,是智慧遍知一切眾生生死所趣。10、漏盡智力:佛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心中壞一切障,一心中得一切佛法。如是漏盡智慧力勢,無能壞,無能勝,是名第十力。論於結語中,再次說明十力無礙解脫為根本,無礙解脫為增上。佛說十力非為自贊,而是為止外道謗及度眾生故說。

《大智度論》卷二十五提要

《釋初品中四無所畏四無礙智》一、釋初品四中無所畏佛為斷除眾生疑妄,滅諸誹謗,自說實功德四無所畏。即:1、一切智無所畏:佛於大眾中作獅子吼:我為一切正智之人,無有能如實言佛不能知,我不畏是事。2、漏盡無所畏:佛於大眾中作獅子吼:我斷盡一切煩惱,無有能如實言佛漏未盡,我不畏是事。3、說障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作獅子吼:我說遮涅槃道法,無有能如實言是法不能遮涅槃法,我不畏是事。4、說盡苦道無所畏:佛於大眾中作獅子吼:我說苦盡道能到涅槃,無有能如實言是道不能到涅槃,我不畏是事。又十力與四無所畏雖皆名智,但有種種差異。即廣說佛功德是力,略說是無畏。能有所作是力,無所疑難是無畏;智慧集故名力,散諸無明是無畏。自利益是名力,利益他是無畏;自除煩惱是名力,除他煩惱是無畏,無能沮壞是名力,不難不退是無畏。又一切智自在是名力,種種譬喻,種種因緣,莊嚴語言說法,是無畏;破魔眾是名力,破諸外道論議師是無畏。又舉佛降伏迦葉,引導諸天鬼神及閻浮提大王來歸附佛法等例,證明佛得無所畏。又十力、四無所畏於聲聞法和摩訶衍中同說為盡知遍知,但一為論議師說,一為佛自說。論中又舉菩薩十力、四無所畏。菩薩十力此處不加複述。菩薩四無所畏即:總持不忘說法無畏;盡知法藥及知眾生根欲性心說法無畏;善能問答說法無畏;能斷物疑說法無畏。二、釋初品四中無礙智四無礙智分二種說法如下:l、聲聞法中的四無礙智。①義無礙智:用名字言語所說事,各各諸法相。 ,②法無礙智:知是義名字,如堅相名為地,如是等一切名字分別中無滯。③辭無礙智:要令眾生知道義及名字,當以言辭分別說,使人明白,通達無滯。④樂說無礙智:說有道理,開演無盡,亦於諸禪定中得自在無滯。2、摩訶衍中的菩薩四無礙智:①義無礙智:義名諸法實相,菩薩於一切法義了了知,通達無滯。②法無礙智:法性本無相,菩薩說法是示眾生,令信知同法性,所說名字,通達無滯。③辭無礙智:以語言說名字義,隨其所應,能令得解,用是語言令眾生隨法義行,皆入諸法實相中。④樂說無礙智:菩薩於一字中能說一切字,一語中能說一切語,一法中能說一切法,於是中所說皆是法,皆是實,皆是真,皆隨可度者而樂說一切治法次第。最後,論曰:「菩薩得是四無礙智,能度眾生,令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論》卷二十六提要

《釋初品中十八不共法》1、身無失:佛自無量劫以來,常用戒定慧、慈悲,以修其身,此功德滿足故,一切煩惱皆盡,得一切微智慧,故身無失。2、口無失:佛具無量智慧辯才,所說之法隨眾之機宜,皆使證悟,故口無失。3、念無失:佛修諸甚深禪定,心不散亂,於諸法中心無所著,得第一義安隱。4、無異想:佛於一切眾生無分別,無遠迎異想,於一切眾生平等普度,心無簡擇。5、無不定心:定名一心不亂,亂心中不能得見實事。佛行住坐臥,.常不離甚深勝定,無覺觀之粗心,有不可思議智慧。6、無不知已舍:眾生沉於三受,佛於三受中悉覺悉知,念念中心數法,無不知而過。也即佛於一切諸法皆悉照知而後方舍,無有了知一法而不捨者,故名。7、欲無滅:佛具眾善,功德滿足,但以眾生未盡,常欲度諸眾生,心無厭足,故名。8、精進無滅:佛之身心精進滿足,常度一切眾生,於病時,臨終時,度生仍無有休息。9、念無滅:佛於三世諸佛之法,一切智慧,相應滿足,無有退轉,故名。10、慧無滅:佛具一切智慧,無量無邊際,不可盡,故名。11、解脫無滅:佛遠離一切執著,具二種解脫:一者有為解脫,名無漏智慧相應解脫;二者無為解脫,名一切煩惱心都盡無餘,故名。 、12、解脫知見無滅:佛於諸解脫中,智慧無量無邊清淨,知見明了,分別無礙,故名。13、一切身業隨智慧行:隨智慧行,即一切行,無不利益眾生。佛現諸勝相調伏眾生,稱於智而演說諸法,各使解脫證入。14、——切口業隨智慧行:佛苦切語,乃是微妙清淨之語,為憐愍教化故,隨智而轉,化導利益一切眾生,故名。15、一切意業隨智慧行:佛以清淨之意業,隨智慧而轉入於眾生心,為說法而除滅其無明痴惑之膜,故名。16、智慧知過去世無礙:佛以智慧照知過去世所有一切,或是眾生法,或非眾生法,悉能遍知無礙,故名。 』17、智慧知未來世無礙:佛以智慧照知未來世所有一切,或是眾生法,或非眾生《釋初品中大慈大悲》法,悉能遍知無礙,故名。18、智慧知現在世無礙:佛以智慧照知現在世所有一切,或是眾生法,或非眾生法,悉能遍知無礙,故名。上述十八種不共法是真不共法,聲聞、辟支佛於前十力等皆有少分,而於此十八不共法卻始終無分。又聲聞中所說十八不共法,皆是聲聞諸議論師輩,於摩訶衍十八不共法中,取已所作議論。

《大智度論》卷二十七提要

佛大慈能與一切眾生樂,大悲能拔一切眾生苦。菩薩大慈悲是假大,心念而不能真正與樂、拔苦。佛大慈悲是真大是佛道之根本。龍樹說佛一切功德中,唯慈悲稱大,說智慧雖也名大,但細妙人不知,不如慈悲相可見聞,能使一切雜類生信。又說菩薩得先藉助慈悲見眾生苦,再生心救苦,然後才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論說:「欲得大慈大悲,當習行般若波羅蜜。」其次,大慈大悲不能於迦旃延有漏法中分別顯示。佛慈悲離眾生相,是屬無緣慈悲,是盡行不誑法者。二乘人取相生慈悲,不名行不誑法者。故佛慈悲不應於聲聞有漏法中攝,為摩訶衍佛三昧王三昧,師子遊戲三昧攝。又論中敘述如下二大點:一、習行般若波羅蜜,能得四種智慧1、道智:道本一道,一向趣涅槃,於善法中一心不放逸。但道又隨身心念,分別有二道乃至一百六十二道等無量道門之別。2、道種智:菩薩之智。菩薩能於此無量種種差別之道法中,盡知遍知,名道種智。然後為眾生分別說是種種道,引導眾生入於一道一相中,故說以道智具足道種智,當學般若波羅蜜。3、一切智:一般說是二乘之智。但龍樹說二乘的一切智是有名無實,一切智應是佛總相智。佛於一切法中遍知最獨第一,無有疑難,故名一切智人。指出菩薩學般若波羅蜜,行是道智,才能得佛一切智,一切種智。4、一切種智:佛之智。盡知遍知諸法總相別相故,名為一切種智。論說佛得道時,以道智雖具足得一切智,一切種智,而未用一切種智,總用一切智名說法,故言以一切智得具足一切種智。二、習行般若波羅蜜,可以斷煩惱習,上菩薩位,住阿稗跋致地1、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煩惱習是不隨智慧而起,實非煩惱。諸聖人雖漏盡,智慧力薄,煩惱習猶存。諸佛力大,一切智火如劫盡火,燒諸煩惱復殘習。故說:「欲以一切種智斷煩惱習,當習行般若波羅蜜」。接著,龍樹又糾正了摩訶衍菩薩得無生法忍時一切煩惱及習皆盡的錯誤,說習盡則與佛同,即無法性生身。及糾正聲聞人坐道場時一切煩惱及習俱斷的錯誤,因此前菩薩俱三毒,即不能集純淨功德成佛。龍樹最後說應是得無生法忍時斷煩惱,得佛時斷煩惱習。2、上菩薩位:即是無生法忍位。菩薩行四法:發意、修行、大悲、方便。四法具足即得入菩薩法位,能觀一切世間空而不再染,住諸法實相中,得名阿呣跋致菩薩,住頂不退。故說欲上菩薩位,當學般若波羅蜜。3、住阿呣跋致地:得無生法忍,入菩薩位,即名阿呣跋致地,過聲聞、辟支佛地。論說這是為了引導眾生而次第贊的。

《大智度論》卷二十八提要

《釋初品中六神通等》一、學般若波羅蜜,能住六神通第六漏盡神通有三種:漏盡習不盡;漏習俱盡。菩薩得習不盡,故不說得六神通,住六神通是佛所得。論中先論述神通的次第,其次按佛三夜分所證排列:初夜分,以神通力種種變化降魔,降魔已,續念神通,生心即入如意通。後疑大力,求宿命明,知世世積福德力,得宿命明。中夜分,魔遠去,念魔眾聲,憐愍一切,得天耳通。聞聲欲見其形除弊,得天眼明。後夜分,見眾生形已,欲知其心故,求得他心智通。知眾生心皆欲離苦求樂,是故求得漏盡神通。所以菩薩成佛後自言:「欲得六神通,當學般若波羅蜜。」二、學般若波羅蜜,得他心智通此說他心智,並非重複,以知他心通境界者少,如上鈍根不知下利根之心心數法,凡夫不知聲聞,聲聞不知辟支佛,辟支佛不知佛。唯入佛無礙解脫及大菩薩相似解脫,才能知一切眾生心心數法,以是更說欲知一切眾生心所趣向,當學般若波羅蜜。論中又以佛智慧及眾生俱無邊,來破斥外人的有邊難。又說明佛說無邊是為度化眾生,若執無邊取相戲論,則為邪見人。三、學般若波羅蜜,可勝二乘智慧1、所謂聲聞、辟支佛智慧,即是以總相、別相觀照諸法實相。就如經中所說:「初以分別諸法智慧,後用涅槃智慧。」菩薩智慧:論中先舉諸多摩訶衍經例子來贊其智慧。再說菩薩以五波羅蜜佐助莊嚴,有方便力;於一切眾生有慈悲心故,不為邪見所妨;住十地故,智慧勢力深大,所以遠勝於聲聞、辟支佛慧,因聲聞、辟支佛無是事,故說:「欲勝聲聞、群支佛慧,當學般若波羅蜜。」四、學般若波羅蜜得諸陀羅尼門及諸三昧門1、諸陀羅尼門:方便諸法名陀羅尼門。菩薩或時以神咒力,得聞持陀羅尼;或時先世行業因緣,受生所聞,皆持不忘。如是名聞持陀羅尼門。或聞一切音聲語言,觀其實相,名入音聲陀羅尼門。或時聞字、而入諸法實相中,是名字入門陀羅尼門。或菩薩得是一切三世無礙明等諸三昧,於一一三昧中,得無量阿僧陀羅尼。如是等和合,名為五百陀羅尼門,是為菩薩善法功德藏,如是名為諸陀羅尼門。2、諸三昧門:佛說三昧如虛空無邊,分為二種:聲聞法中三昧和摩訶衍法中三昧。展轉為門名三昧門。如暖法是頂法三昧門,頂法是忍法三昧門,如是展轉乃至金剛三昧門,是為聲聞法中三昧門。摩訶衍中三昧門:如初地為二地三昧門,如是展轉乃至九地是十地三昧門,十地是無量諸佛三昧門。如是等總名諸三昧門。又陀羅尼和三昧的不同,在於心相應和心不相應。聲聞人中不用陀羅尼持諸功德,菩薩為一切眾生,必須陀羅尼持諸功德,故陀羅尼唯大乘有,諸三昧不同,或時易身則失。故大小乘共有。所以論說:「欲得諸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當學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二十九提要

《釋初品中隨喜回向等》一、菩薩學般若波羅蜜,以隨喜功德勝二乘人隨喜,即見人作功德,心歡喜讚嘆。論中先總說菩薩隨喜聲聞、辟支佛施、戒,三昧、智慧、解脫、解脫知見六事,能過其上。因求聲聞、辟支佛人,勤身作功德疲勞,菩薩默然隨喜,以智慧方便心力故得福德多。如工匠以智心指授而去,執斧者疲苦終日,計功受賞,匠者三倍。論後又說明六事已攝一切二乘法。接著,又重說共解脫分中的禪定,解脫、三昧,說它是得之甚深,精勤求之乃得,但菩薩以持隨喜心,即過其上。並指出此禪定、解脫、三昧非此中所說,此中所泌乃是屬解脫分,不能入禪定,屬未到地三昧。又說智慧難得已在上卷說,其它的粗行易得不重說。及解釋摩訶衍中菩薩以他心智隨喜禪定、解脫、三昧無咎。二、菩薩學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回向勝二乘經言:「菩薩少施乃至少智,以方便力回向故,而得無量無邊功德者,當學般若波羅蜜。」龍樹指出六波羅蜜義,在心不在事多少。菩薩若多若少,等心一切,皆是波羅蜜。論中著重舉聲聞人例以少施而得報大,但有限量,不乃菩薩少施以方便力回向的大。並略分別餘波羅蜜多少,來證明菩薩以般若方便力,皆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少而能得無量無邊福德。餘人即使多舍財及智慧也不及菩薩以少而得報大,所以當學般若波羅蜜。三、菩薩學般若波羅蜜,能行五波羅蜜五波羅蜜植諸功德,以般若波羅蜜心除其著心邪見,導之令至薩婆若。因此得般若波羅蜜,餘波羅蜜才能增益具足。以是故言:「當學般若波羅蜜。」四、菩薩學般若波羅蜜,能得四種好報1、得似佛相好,具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菩薩以般若波羅蜜與布施、或持戒、忍辱和合,故能具足如佛。又論中以大小乘法論三十二相業因緣。』一者用聲聞法舉三十二相業因緣;二者摩訶衍中三十二相業因緣,說十方三世本無相相,佛身以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諸功德莊嚴,但為利益眾生,故以世俗諦說有三十二相莊嚴生身。,2、得生菩薩家:菩薩學般若波羅蜜,於眾生中發甚深大悲心,於一切法不著不別,能生不退轉乃至信堅固家,是為生菩薩家。3、得鳩摩羅伽地:菩薩學般若波羅蜜,從初發心斷淫慾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常行菩薩道,離諸惡事,廣度眾生,是名得鳩摩羅伽地。4、常不離佛:菩薩學般若波羅蜜『,修生忍法忍,得福德具是;或修念佛三昧,得三昧智慧力故,以是菩薩能得常不離佛的殊勝果報。

《大智度論》卷三十提要

《釋初品中善根供養》一、學般若波羅蜜,得善根成就菩薩以財法二供養成就善根。1、財供養:以華香、衣服等及以身供養諸佛。2、法供養:菩薩行六波羅蜜,自除煩惱及眾生煩惱,度三惡道令住阿坶跋致地,如是以法供養諸佛,即為菩薩善根供養。再習行般若波羅蜜,就可成就此善根供養了。二、學般若波羅蜜,可滿一切眾生願菩薩先供養諸佛,然後持是福德滿眾生願。菩薩滿眾生願,是給眾生今世利樂,經說:「以飲食及燈燭等所須之物皆給與之。」又如來雖能滿一切眾生願,但以滿眾生世間願,不能使眾生脫苦,反生結使,所以佛只與眾生一切出世間願。淪又釋「一切」非實一切,乃是滿一切能得願者,其它的以罪重,而不能得。再者。菩薩滿一切眾生願,是欲滿十方六趣眾生願,非布施自所能辦,必須和合般若波羅蜜,所以說欲滿眾生願,當學般若羅蜜。三、學般若波羅蜜,能令眾生住六波羅蜜菩薩以衣服等滿眾生願,是屬於今世利樂,菩薩心不滿足,欲令眾生得後世及出世利樂,所以次第贊六波羅蜜,教令眾生住六波羅蜜中。得無為常樂。是故論說:「欲令眾生住六波羅蜜中,當學般若波羅蜜。」四、以下是屬因中說果1、菩薩欲植一善根於佛福田中,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盡,當學般若波羅蜜:善根,即指菩薩財法二供養。佛田,即是十方三世諸佛無上福田,余田不能與之倫比。菩薩以財法二供養植於佛田;以智慧力,觀知諸法實相,令所得福德如涅槃無盡畢竟空.不生不滅,入諸法實相中。所以應學般若波羅蜜。2、欲得佛贊其名,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不著相,但欲知己實德,求佛讚嘆證實,非是求佛供養,因餘人皆不能知。又佛亦不著相,之所以種種讚嘆菩薩,乃因欲以大悲心引導一切,恭敬供養菩薩,令得成就佛道。所贊之者,如文殊、觀音等大菩薩,這些菩薩已出三界,能化身無量,入生死中。教化眾生。所以說當學般若波羅蜜。3、菩薩欲一發意至十方如恆河沙等世界.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學般若波羅蜜,得身通變化力,乘是神通力,故——念能疾速超越十方恆河沙世界。4、菩薩欲一發音,使十方恆河沙等世界聞聲,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學般若波羅蜜,得六神通,增長梵聲相,故一發音即能過三千大幹世界至十方恆河沙世界。5、菩薩欲使諸佛世界不斷,當學般若波羅蜜:此乃菩薩心愿,欲令國國相次不斷,皆使眾生髮心作佛。事實上,十方世界無量無邊,眾生種也無量,非是一佛一菩薩所可盡度。

《大智度論》卷三十一提要

《釋初品中十八空》本卷論說學般若波羅蜜能知十八空義。一、內法空:謂內六入,眼、耳、鼻、舌、身、意皆空,無我無我所。二、外法空:謂外六入,色、聲、香、味、觸、法皆空,無我無我所。三、內外法空:謂內外法十二入皆空,無我無我所。四、空空:以空三昧、破內法空、外法空、內外法空,無我無我所。五、大空:又稱十方空。十方相無有邊際,遍一切處、遍一切色,故名。六、第一義空:第一義名諸法實相。菩薩觀諸法實相,不可破壞、無受無著,故名。七、有為法空:有為法名因緣和合生。謂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等。有為法無我無我所,常相不可得故空。八、無為法空:無為法名無因緣,常不生滅,猶如虛空。有為法與無為法相待而有,除有為則無無為,除無為則無有為。因之,有為法空,無為法亦空。九、畢竟空:內法空、外法空、內外法空、空空、十方相空、第一義空、有為空、無為空,無有一法而不空,故稱畢竟空。十、無始空:眾生無有始,無明覆、愛染系,往來生死,始不可得。十一、散空:散指事物的局部,如車以輻、輞、轅、轂等眾多部件和合而成。若將各部件散離,各在一處,則失車名。若五陰各散一處,則人不可得。十二、性空:性名自有,不待因緣生。一切有為法待因緣生,則是作法,無有實性。若不待因緣生,則是無法。因一切諸法性不可得故,名為性空。 十三、自相空:一切法總別二相皆空。總相如無常等。別相,諸法雖皆無常,而皆各有自相。如地堅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等。知總相、別相皆空,名自相空。十四、一切法空:一切法指五陰、十二入、十八界空等。依有相、知相、識相、緣相、增上相、因相、果相、總相、別相、依相等門類,予以詮釋,是一切法,本來皆空。十五、不可得空:若人聞上述諸空,心生怖畏,佛為說不可得空。如佛言:我從初發心,乃至成佛,及十方佛,於諸法中求,實不可得。謂菩薩行六度及十地功德法,皆趣不可得空,無受無著。十六、無法空:無法指已滅法。是法滅故,名無法空。一說:無為法,無生、住、滅,名為無法。無法空,破一切法滅時。十七、有法空:諸因緣和合生故有法,有法無故,名有法空。一說:有為法,有生、住、滅,名為有法。有法空,破一切法生時住日寸。十八、無法有法空:無法有法相不可得,名無法有法空。此空對生滅法,一時俱破。一說:有為法、無為法等空,名無法有法空。最後,龍樹說:「是為菩薩欲住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當學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三十二提要

《釋初品中四緣義》本卷論述學般若波羅蜜,能知四緣義,如、法性、實際義,並讚嘆菩薩的大力功德。一、四緣義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所謂因緣、次第緣、緣緣、增上緣。1、因緣:有五因名因緣。(1)相應因:心法從內外處因緣和合而生,如夢如幻,虛誑無有實性。心以心數法相應為因,心數法以心相應為因。二者同相同緣,故名相應。(2)共生因:一切有為法,各有共生因,互相佐助。如兄弟同生,互相成濟。(3)自種因:過去善種,為現在、未來善法因。過去、現在善種,為未來善法因。不善、無記亦如是。如是一切法,各有自種因。(4)遍因:苦諦、集諦所斷的結使,是一切垢法的因。(5)報因:行業因緣,得善惡報。2、次第緣:心心數法,次第相續無間。3、緣緣:心心數法,緣塵生起。4、增上緣:諸法生時,不相障礙。般若波羅蜜於——切法無所舍,無所破,畢竟清淨,無諸戲論。因少智。人著四緣而生邪見,如來為破著故,說諸法空,而不破四緣。二、諸法如、法性、實際1、如:如有二義(1)各相:如地堅相,水濕相,火熱相,風動相。如是等分別諸法,各有自相。(2)實相:於諸各相中分別,求實不可得。2、法性:如—十八空,空是諸法實性。一切色法中皆有空分,諸有為法中,皆有涅架性,是名法性。3、善入法性,是為實際。以法性為實證之際。法性名實,入處名際。三、讚嘆菩薩大力功德1、菩薩能知三乾大幹世界中大地、諸山微塵數。2、菩薩能以一毛的百分之一毛,舉三千大幹世界中的大海、江、河、池、泉諸水。3、三千大幹世界中,一時諸火皆燃,菩薩——吹全滅。4、三乾大幹世界中,諸大風起,欲吹破三千大幹世界及諸須彌山王,菩薩以一指遮其風力,令其安然。5、菩薩一跏趺坐,遍滿三千大幹世界虛空。6、菩薩以—·毛舉三千大幹世界諸須彌山王,擲過他方無量阿僧濫諸佛世界。?、菩薩以一食一衣,華香瓔珞等,供養十方各如恆河沙等諸佛。8、菩薩使十方恆河沙世界中眾生,悉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果。本卷最後指出:菩薩深知諸法實相,無取無舍,無所破壞。以大悲心,還修福行,先行布施。如億耳阿羅漢,若以一華施於佛塔,九十—劫,人天中受樂。餘福德力,得阿羅漢。又如阿輸迦王小兒時,以土施佛,王閻浮提,起八萬塔,最後得道。以般若波羅蜜心行布施,無所著故,得大福報。以慧方便力故,具足五波羅蜜。施人、受人、財物不可得故,具檀波羅蜜;罪、不罪不可得故,具尸羅波羅蜜;心不動故,具羼提波羅蜜;身心精進不懈怠故,具毗梨耶波羅蜜;不亂不味故,具禪波羅蜜;知一切法不可得故,具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三十三提要

《釋初品中到彼岸等》本卷敘述學般若波羅蜜,能為諸佛眷屬,能不起六蔽,能得三種福處,能得五眼,能聞諸佛所說十二部經。一、能為諸佛眷屬菩薩初發意時,已在一切眾生前,能利益聲聞、辟支佛。如文殊師利七十二億劫作辟支佛,化辟支佛人,令其成道。菩薩欲為諸佛眷屬者,如釋迦文佛未出家時,車匿給使,瞿毗耶、耶輸陀為內眷屬。六年苦行時,僑陳如等五人給使。成道時,彌喜、羅陀、須那剎多羅、阿難、密跡力士等為內眷屬。轉*輪時,舍利弗、目犍連、摩訶迦葉、須菩提、迦旃延、富樓那、阿泥盧豆、文殊、彌勒、飈陀婆羅等人為大眷屬。此就佛隨世間身而言,若就法性生身,如《不可思議解脫經》說:「佛欲生時,八萬四千一生補處菩薩在前導,菩薩從後而生,譬如陰雲籠月。」二、能不起六蔽慳心、破戒心、癰恚心、懈怠心、亂心、痴心,是為六蔽,能障六波羅蜜。如欲不起六蔽,當學般若波羅蜜。三、三種福處福指善有漏身語意業。生福處有三種,謂布施、持戒、修定。1、布施:什麼是布施:布施是指在施物時,心中產生舍想,對治慳心的一種心理活動。論中列舉韋羅摩菩薩十二年行布施,須帝粲弩菩薩以二個愛子,施十二醜婆羅門,以妻及眼施化婆羅門等諸多事例。2、持戒:佛說五戒福是。論中略舉殺罪相,詳如《尸羅波羅蜜》中說。3、修定:修慈是修定福。以欲界眾生多癰多亂,故先說慈心是修定福。佛說慈心有五利:(1)刀不傷,(2)毒不害,(3)火不燒,(4)水不浸。(5)於一切癰怒惡害眾生中,見皆歡喜。四、得五眼五眼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1、肉眼:見近不見遠,見前不見後,見外不見內,見晝不見夜,見上不見下。2、天眼:雖見遠近、前後、內外、晝夜,上下無礙,但不見諸法實相,所謂空、無相、無作、無生、無滅。3、慧眼:得智慧,不見眾生,盡滅一異相,舍離諸著,不受一切法,智慧自內滅。但不能度眾生,以無分別故。4、法眼:悉知一切眾生各各方便門,令得道證。但不能遍知一切眾生方便道。5、佛眼:無事不聞、無事不見、無事不知、無事為難。一切法中,佛眼常照。五、十二部經l、修多羅:謂四阿含,諸摩訶衍經,百五十戒經。2、濫夜:重頌,重複長行內容。3、伽陀:孤起,無長行偈頌。4、受記:佛與九趣眾生受記的內容。5、優陀那:自說?佛無問自說。6、尼陀那:因緣,佛說法之因緣,為諸經六序品。7、本事:記載佛陀與弟子前生行誼。8、本生:記載佛陀前世修行之種種悲行。9、譬喻:以譬喻宣說法義。10、廣經:指摩訶衍,如《般若》、《法華》等經。11、呣佛略:未曾有經。如佛現種種神力,眾生怪未曾有。12、論議經:答諸問者。如佛說四諦,問者問曰,何等為四?何者是諦?佛一一與以解答。

《大智度論》卷三十四提要

《釋初品中信持》本卷敘述菩薩學般若波羅蜜,當信持三世佛法,發十八大願。l、對十方諸佛說法,受持不忘。並能依教起行,為他人演說。2、聞三世諸佛說法,能自利利人。3、於入胎時,出生時,成道時,轉*輪時,般涅架時,現大神通,放大光明,遍照世間幽暗之處。4、我於恆沙世界無三寶處,宏揚三寶,讚嘆三寶,勸人信仰三寶。5、令恆沙世界眾生,盲者得視,聾者得聽,狂者得念,裸者得衣,譏者得食。6、令恆沙世界在三惡道的眾生,皆得人身。7、令恆沙世界眾生,皆得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五眾道果,皆成聲聞、辟支佛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8、令一切眾生具佛威儀,行如象王,足離地四指。結跏趺坐,其身正直。常偃石脅,累膝而臥,食不著味,美惡等一。9、有無量千萬億諸天眾,圍繞恭敬,至《釋奉缽品》第二菩提樹。lo、於菩提樹下成道時,以諸天寶衣為座。11、我成道時,四威儀中,地悉為金剛,即從金剛際出如蓮華台,直上持菩薩坐處,令不陷沒,故佛道場坐處,名為金剛。12、菩薩於出家日,即成佛道,即轉*輪。轉*輪時,無量阿僧濫眾生得不退轉位。13、於成道時,無量阿僧爁聲聞僧,一聞法,皆得阿羅漢果。14、有無量阿僧檻菩薩僧,一聞法,皆得阿坶跋致。15、我成佛後,壽命無量,光明具足。16、我成佛後,世界無有淫慾、癰恚、愚痴,亦無三毒之名。17、般涅坶後,法無滅盡,亦無滅盡之名。18、我成佛時,十方恆河沙等世界中眾生,聞我名者,必得成佛。五波羅蜜,如鳥無兩翼,般若波羅蜜,如有翼之鳥。因此般若波羅蜜能成辦大事,故言得諸功德及大願,當學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三十五提要

《釋奉缽品》第二《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一一、《釋奉缽品》第二菩薩行般若波羅蜜,四天王以四缽奉上菩薩。三乾大幹世界,從四天王天至阿迦尼吒天,皆大歡喜,請轉*輪。善男子、善女人,各各歡喜,願為是人作父母、妻子、親族、知識。諸天當作方便,令是菩薩離於淫慾,從初發意常作童貞,不與色慾接觸。唯斷淫慾出家者,才能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龍樹強調淫慾為諸結之本,寧以利刀割截身體,不與女色相會合。刀截雖苦,不墮惡趣;淫慾因緣,於無量劫,受地獄苦。人受五欲,當不得生梵世,何況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在斷欲方面,有三種類型:l、如世間人受五欲,後舍離出家,得菩提道。2、從初發意斷淫慾,修梵童貞行,乃至成佛,不犯色慾。3、或有菩薩得無生法忍,住六神通。為教化眾生,與眾生同事而攝取之,或作轉輪聖王,或作閻浮提王、長者、剎利,隨其所須而利益之。譬如幻師、幻作五欲,於中娛樂。菩薩幻師亦如是,以神通術,於眾生中,化作五欲。但菩薩不染於欲,以種種因緣,毀訾五欲。欲為熾然,欲為穢惡,欲為毀壞,欲為如怨。二、《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觀一切法但有名字,如菩薩、佛、般若波羅蜜、五陰等,但有名字。如是則我、眾生、壽者、命者、生者、養育、眾數、人、作者、使作者、起者、使起者、受者、使受者、知者、見者,是一切法皆不可得,不可得故空,但以名字說。菩薩如是行般若波羅蜜時,滿十方恆河沙等世界,如舍利弗,目犍連等智慧,欲比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智慧,百分不及一、乾分、百乾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菩薩一日修智慧,超過一切聲聞、辟支佛之上。為什麼菩薩的智慧,這樣的殊勝?因為菩薩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成就佛道,度脫無量眾生,令得涅架,而不作是念,我等行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成就佛道,度脫無量眾生,令得涅架。譬如瑩火蟲,不作是念,我力能照閻浮提,普令大明。

《大智度論》卷三十六提要

《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二(本品中舍利弗向佛提出三個問題:一菩薩如何住阿濫跋致地,淨佛道?二菩薩住何等地,能為聲聞、辟支佛作福田?三菩薩如何習行般若波羅蜜?一、菩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住空、無相、無作,知諸法不生不滅,即是阿濫跋致地。住阿濫跋致地中,教化眾生,淨佛世界,滅除身口意粗惡之業,是名淨佛道地。二、菩薩從初發意行六波羅蜜,乃至坐道場,世間才有一切善法,如十善、五戒、四禪、四空定、四無量心、三十七道品、六波羅蜜、十八空、十八不共法、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大慈大悲、四向、四果、辟支佛、佛道等。所以說唯有菩薩出世,能生起世間出世間一切善法,常為聲聞、辟支佛作福田。三、菩薩云何習行般若波羅蜜,與般若波羅蜜相應。1、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照見五眾、十二入、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有為法、無為法等一切諸法空。論中詳細分析五眾?是以五眾涵蓋一切法。2、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應習行七空。所謂性空、自相空、諸法空、不可得空、無法空、有法空、無法有法空。佛法說空,廣說有十八空,略說有七空,以七空多利益眾生故。3、菩薩修七空時,不見五眾若相應、若不相應。不見五眾生相、滅相。不見五眾垢相、淨相。心、心數法無形,則無住處。故色不與受合,受不與想合,想不與行合,行不與識合。心、心數法中無觸故,不得和合。行者入空三昧,見色為空,不見五眾。以五眾不異空,空不異五眾。五眾即是空,空即是五眾。4、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能觀的空、無相、無作之智,不與所觀的空、無相、無作之理合。即空三昧不與空法合。若空三昧與空法合者,是空從因緣生,則不名性空。5、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入諸法自相空,觀五眾不作合,不作不合。合者:諸法自相,如地堅相等,不在異法中。不合者:諸法自相,不在自法中。6、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觀三際法,前際不與後際合,後際不與前際合;現在不與前際、後際合,前際、後際不與現在合。過去已滅,不能為因為緣。未來未有,不能為因緣。現在乃至一念中不住,云何能為因緣?佛常說三際及名字皆空,云何言合?

《大智度論》卷三十七提要

《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三一、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薩婆若不與三際合。以薩婆若是實法,三際是生滅相,求覓不可得,云何和合?薩婆若不與五眾、十二入合,以菩薩甚深智慧解諸法空相。薩婆若不與度、四念處、八聖道合。以執著心行三十七道品,故說不合。薩婆若不與佛十力、十八不共法、菩提合。以佛十力、十八不共法、菩提,不可見故。二、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習五眾有無、常無常、樂非樂、我無我、寂非寂、空非空,有相無相,有為無為。眾生多著有無等見,是二種見,虛妄非實,遠離中道。譬如人行狹道,一邊深水,一邊大火,二邊俱死。著有著無,二事俱失。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為六波羅蜜、阿檻跋致、淨佛世界、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十八空、如、法性、實際等法,行般若波羅蜜。以六波羅蜜乃至實際皆空,無有自性,如夢如幻,心無所著。四、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作是念:我以如意神通,飛往恆沙世界供養諸佛,乃至我以天眼見十方眾生死此生彼,不作是念:有法與法若合若不合,若等若不等。不作是念:我疾得法性或不得,法性不與空合,空不與法性合。五、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十八界不與空合,空不與十八界合。以十八界是相,空是無,有無云何合?六、佛告舍利弗,諸相應中,般若波羅蜜相應,為最第一,最尊、最勝、最妙、為無有上。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有法出法性,亦不見是法行般若波羅蜜,亦不見是法諸佛授記,亦不見有法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不生我相、眾生相。眾生畢竟不生不滅。此空相應,於諸相應中為第一相應。菩薩習空,不生慳心、犯戒心、癰心、懈怠心、亂心、無智心。能生大慈大悲。

《大智度論》卷三十八提要

《釋往生品》第四之一舍利弗問佛,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從何處終,來生此間;從此間終,當生何處?一、從何處終,來生此間1、從他方佛國來,疾與般若波羅蜜相應,來生此間。諸深妙法,皆現在前。在所生處,常值諸佛。2、有一生補處菩薩,兜率天上終,宋生此間。是菩薩不失六波羅蜜。隨所生處,一切陀羅尼門,諸三昧門,疾現在前。3、有菩薩人中命終,還生人中者,除阿毗跋致,是菩薩根鈍、不能疾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諸陀羅尼門,三昧門,不能疾現在前。二、從此間終,當生何處1、從一佛國至一佛國,常值諸佛,終不離佛。供養諸佛,度脫眾生。2、還生欲界,剎利大姓,婆羅門大姓,居士大家,成就眾生。3、或生四天王天處,或生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樂天,他化自在天。於中成《釋往生品》第四之二就眾生,淨佛世界,常值諸佛。4、或生梵天,作大梵天王。從梵天處游一佛國至一佛國。值所有諸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未轉*輪者,請轉*輪。5、一生補處菩薩,何以但生兜率天,不生余處?答曰:若他方世界來,天龍鬼神,求其來處不明,謂是化人。若人中死後生,成佛道者,人起輕慢,天則不信。無色界無形,不得說法,故不於中生。色界深著禪味,不能利益眾生。下三欲天,結使深厚,粗心錯亂。上二天結使既厚,心濡不利。唯兜率天,結使薄,心濡利,常是菩薩住處。6、有三種利根菩薩,久植福德智慧。(1)是人初發心時,行六波羅蜜,登菩薩位,得阿呣跋致地。 (2)是人初發心時,便得阿耨羅三藐三菩提,便轉法輸。度無量阿僧檻眾生已,入無餘涅架。(3)是人初發心時,與般若波羅蜜相應,與無數百千億菩薩,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淨佛世界。如阿彌陀佛,先世時作法藏比丘,, 佛將導遍十方世界,示清淨國,令其選擇淨妙之國,以自莊嚴其國。

《大智度論》卷三十九提要

《釋往生品》第四之二一、常勤精進:菩薩住六波羅蜜,常勤精進,利益眾生。不說無益之事,永離妄語等四口過。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斷眾生三惡道。以檀波羅蜜為首,安樂一切眾生。對飲食、衣服、臥具、房舍、燈燭等,隨其所需,皆給與之。菩薩還變身如佛,為三惡道眾生說法。變身如佛,遍至十方恆河沙等諸佛世界,為眾生說法,亦供養諸佛,莊嚴世界。此諸菩薩,皆是一生補處菩薩。二、諸根淨利:菩薩行六波羅蜜時,成就三十二相,諸根淨利,使眾人愛敬,然後以三乘法度脫之。什麼是菩薩三業不淨?若菩薩生聲聞、辟支佛心,是為破戒。若菩薩取身口意相,是名為罪。小乘人畏三惡道故,以十不善業為罪;大乘人以一切能生善心取相法,與三解脫門相違者為罪。入諸法實相中,一切諸觀、諸見、諸法,皆名為罪。三、不捨十善:菩薩從初發心,住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乃至阿呣跋致地,常行十善,不墮三惡道。作轉輪聖王,安立眾生於十善道,並於無量百千萬世,作轉輪聖王,值遇無量百千萬諸佛,供養恭敬,尊重讚嘆。 四、清淨佛道:一切法皆不可得,即清淨佛道。菩薩行六波羅蜜,諸賢聖菩薩及佛,了不可得。不得身乃至不得般若波羅蜜,是名法空。不得聲聞,乃至佛,是名眾生空。菩薩住是二空中,漸漸得一切不可得空,不可得空即諸法實相。菩薩行六波羅蜜時,不念十八界,乃至不念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是法空,亦得眾生空,觀空者亦空。住是無礙般若波羅蜜中,無能壞者。五、具足智慧: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具足智慧。成就見十方恆河沙等諸佛,聽法、見僧,嚴淨佛土。菩薩以是智慧,行六波羅蜜,不得六波羅蜜,乃至行十八不共法,亦不得十八不共法,用是智慧,具足一切法,亦不得一切法,是名菩薩摩訶薩智慧。六、淨五眼:l、肉眼淨:菩薩肉眼能見百由旬、二百由旬、一閻浮提、二天下、三天下、四天下、小千世界、中千世界、三千大幹世界不等。2、天眼淨:菩薩天眼所見,四天王天,乃至阿迦膩吒天,無所不知,無所不見。菩薩天眼,見十方恆河沙等諸佛世界中眾生,死此生彼。3、慧眼淨:菩薩不作是念:有法若有為、若無為、若世間、若出世間,若有漏、若無漏。是慧眼菩薩,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

《大智度論》卷四十提要

《釋往生品》第四之三《釋嘆度品》第五《釋舌相品第六《釋往生品》第四之三一、繼上卷「六、淨五眼。」4、法眼淨:菩薩以法眼知是人隨信行,是人隨法行;是人無相行。是人行空解脫門,是人行無相解脫門,是人行無作解脫門。5、佛眼淨:菩薩求佛道心,入金剛三昧,得一切種智,成就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大慈大悲。是菩薩用一切種智,於一切法中,無法不見,無法不聞,無法不知,無法不識。是菩薩成佛道時,得佛眼淨。二、修神通波羅蜜修如意、天眼、他心、宿命、天耳、漏盡六通。獲得每一神通後,皆不著斯神通。以神通及已身,皆不可得。菩薩於是神通力,知一切法自性不生,故不著。以是六通能廣利益一切眾生,故說具足得如是神通,增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三、於畢竟空中行六波羅蜜菩薩住六波羅蜜,淨薩婆若道,觀一切法畢竟空,不來不去。行六波羅蜜時,不施不受,非戒非犯,非忍非癰,不進不怠,不定不亂,不智不愚。此時菩薩不分別布施不布施,持戒犯戒,忍辱癰恚,精進懈怠,定心亂心,智慧愚痴;不分別毀害輕慢恭敬。因為行般若波羅蜜時,對一切眾生生平等心,得一切諸法等,安立一切眾生於平等法中。菩薩如此於畢竟空中行六波羅蜜,則能成就眾生、淨佛世界,得一切種智。《釋嘆度品》第五有舍利弗、目犍連、須菩提、摩訶迦葉等人讚嘆摩訶般若波羅蜜,為尊、第一、勝、妙、無上、無等波羅蜜。自相空、自性空、諸法空、無法有法空是菩薩摩訶般若波羅蜜。此波羅蜜能使菩薩具足一切功德,成就一切功德,是不可壞波羅蜜。世尊答覆舍利弗等人說:世間所有樂具,若人中,若天上,若離欲樂。是一切樂具,皆由菩薩有。菩薩摩訶薩,為安樂一切眾生故,出現於世。《釋舌相品》第六世尊出舌相,遍覆三千大幹世界,出無數無量光明,普照十方,如恆河沙等諸佛世界。是時佛見大眾,於一切諸法,不生不滅,不出不作,得是法忍,便發微笑。告阿難言:是眾中十萬億人,於諸法中,得無生忍,是諸人於未來世,過六十八億劫,當得作佛,劫名華積,佛號皆名覺華。

《大智度論》卷四十一提要

《釋三假品》第七《釋勸學品》第八一、《釋三假品》所謂三假,即法假施設,受假施設,名假施設。或稱法波羅聶提,受波羅聶提、字波羅聶提。法假施設指五蘊等法;受假施設指五蘊和合故有眾生等;字假施設指通過法、受二波羅聶提的名字取二法之相,並形成語言文字。龍樹菩薩認為,這三假都是應該破斥的,只有通過對這三假的破斥,才能顯示出諸法實相。其破斥方法是:「先壞名字波羅聶提,到受波羅聶提;次破受波羅聶提,到法波羅聶提;破法波羅聶提,到實相中。」山①卷四十一PlO②同注①而「諸法實相,即是諸法、及名字空般若波羅蜜。」②因此,般若波羅蜜亦但有名字,菩薩也是如此,但有名字。此名字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其實是空,自性不可得。就象火一樣.火有能照和能燒的作用,但不能說火在此二法之內。因為火是一,能照與能燒法是二。二不為一,一不為二。也不能說在此二法以外,若在二法外,則聞火之名就不會生此二法想。若在二法中間,則無依止處。因此,火不在三處,但有假名。其他一切法亦是如此。菩薩以諸法實相智慧,於諸法中求,不見一定法。所謂般若波羅蜜,亦不見般若波羅蜜名字。又不見菩薩及菩薩名字。用是智慧故,破無明等諸煩惱。用是不見及不見智慧故,破著般若波羅蜜及般若波羅蜜名字,菩薩、菩薩名字。諸法實相清淨,通達無礙。總之,般若波羅蜜不從十方求,亦無與者,決不象金銀財寶那樣。力求而得。二、《釋勸學品》1、菩薩欲利他故,滿一切眾生願,當學般若波羅蜜。具足六度,斷一切系縛結使,知一切善法,入諸三昧,當學般若波羅蜜。2、菩薩為自利故,欲不墮惡道,不生貧賤家,不住聲聞、辟支佛地,不墮菩薩頂,當學般若波羅蜜。3、菩薩為除法愛故,當學般若波羅蜜。所謂法愛,指菩薩以平等心而生法喜,欲令一切眾生皆至佛道。①龍樹菩薩認為,法愛於人天中為妙,於無生法忍為累。法愛在無生法忍中沒有利益。就象多食不消和給必死之人加藥一樣,菩薩如果沒有方便力,對畢竟空和不生滅法產生愛著,則反為其患。4、般若波羅蜜廣說三乘故,三乘人應於是中學成。般若波羅蜜中所說的諸法實相即是無餘涅槃。無餘涅槃則是三乘人所共應精進習行的。另外,在般若波羅蜜中以種種因緣說空解脫門義,這也是三乘人所共學的。經中說:「若離空解脫門,無道無涅槃」。因此,三乘人皆應學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四十二提要

《釋集散品》第九一、依集散門破菩薩及菩薩名字所謂集,指諸法因緣而生。譬如眼、色因緣生眼識,根、塵、識三事和合生眼觸,眼觸因緣生受、思等心所法。是中邪意念故,生諸煩惱罪業;正憶念故,生諸善法。善惡業受六道果報。從是身邊復有種種善惡業,如是展轉無窮,是名為集。所謂散,指諸法因緣而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諸法無集無散,生無從來,滅無從去,但誑於眼,畢竟是空,無所有故。因此,菩薩及諸法名字不住,亦不不住。不住者,法性空故,名字無住處,是依第一義說。不住者,有因緣所和合而生的幻化相,是依世俗諦說。若名字因緣和合無,則世俗浯言眾事都滅?世俗諦無故,第一義諦亦無,二諦無故,諸法錯亂。故此,依集散門觀之,菩薩及諸法名字,因緣和合故無所有。以是故,不住亦不不住。二、依不住門,破諸法相,說般若波羅蜜龍樹菩薩認為,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應住一切法,因一切法相空故,不可得故。如果菩薩無方便,以吾我心在諸法中住,則不受般若,亦不具足般若,因不具足般若故,不能得薩婆若。②所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僅垢法中不能住。善無記法中亦不能住。因為善法和無記法其本身雖然無罪,但能為生罪因緣。如佛在經中說,若「菩薩以吾我心行般若波羅蜜,住色中即著色,為生色故作諸業,受想行識亦如是」。三、依空門、畢竟無相門,說菩薩一切不受菩薩——切法不受與聲聞、辟支佛一切法不受不同。二乘人諸法不受無有廣大之用,不利不深,亦不堅固。二乘人只有漏盡時才一切法不受,菩薩久遠來就知一切法不受。二乘人雖一切法不受,但還有種種不良習氣,有障有礙,故其無受不清淨。菩薩一切法不受,是以般若波羅蜜入諸法實相,一切法空,畢竟無相,不可得故,不受不捨,此彼岸不度,世間相即是涅架相,涅架相即是世間相,一相所謂無相。論曰:「雖求佛道,於此中亦無好醜相,及受舍相,以是故,非法亦非非法,是名菩薩般若波羅蜜一切相不受。」①如先尼梵志,不取相住信行中,用性空智入諸法相,不受色、受、想、行、識,亦不離色、受、想、行、識見是智慧。以是故,此梵志信諸法實相。菩薩一切法不受,是通達諸法實相的表現。

《大智度論》卷四十三提要

《釋集散品》第九之餘《釋行相品》第十一、《釋集散品》第九之餘本卷接上卷內容,直顯般若波羅蜜之體相。什麼是般若波羅蜜之體相呢?論曰:「今明般若之體,何等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者,是一切諸法實相,不可破,不可壞,若有佛、若無佛,常住法相、法位。」⑧關於般若之相,龍樹菩薩分兩個方面來論述。第一個方面為二門說。論曰:「常是一邊,斷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為般若波羅密。色法是一邊,無色法是一邊;可見法,不可見法;有對、無對;有為、無為;有漏、無漏;世間、出世間等諸二法亦如是。複次,無明是一邊,無明儘是一邊,乃至老死是一邊,老死儘是一邊,諸法有是一邊,諸法無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般若波羅蜜。……此般若波羅蜜是一邊,此非般若波羅蜜是一邊,離是二邊行中道,是名般若波羅蜜。如是等二門,廣說無量般若波羅蜜相。」⑧第二個方面是三門說,論曰:「複次,離有、離無,離非有非無,不墮愚痴而能行善道,是為般若波羅蜜。如是等三門,是般若波羅蜜相。」④二、《釋行相品》本品論述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有方便與無方便的區別。1、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若有行相,則是無方便,不能得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及後世苦。更不能得聲聞、辟支佛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若無行相,則是有方便。菩薩行無相般若波羅蜜時,行不受,不行亦不受,行、不行亦不受,非行、非不行亦不受,不受亦不受。因為般苦波羅蜜自性不可得,故不受。無所有性是般若波羅蜜。諸法無所受三昧可使菩薩摩訶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與聲聞、辟支佛共。為什麼有行相和無行相是區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無方便與有方便的標準呢?龍樹菩薩認為,取相是為初學者說,無相是為行道,住解脫者說,是實相說。行者行般若波羅蜜時,應先取善相,破不善相,後以無相相,破善法相。若破不善而不破善相者,善即為有患,生諸著故。以無相相破善法相,無相亦自破。因為無相是善法所攝。就象冰雹害谷,過後自消。3、除諸法不受三昧外,其餘108種三昧亦能使菩薩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是這108種三昧只有在離涅架遠時才是行般若方便,至離涅架近時,只有空,無相,無作三三昧是方便,其餘三昧皆入此三昧中。為什麼呢?因為般若波羅蜜不異諸三昧,諸三昧不異般若波羅蜜。菩薩摩訶薩學般若波羅蜜時,不見般若波羅蜜。菩薩入是三昧時,於諸三昧不知不念。

《大智度論》卷四十四提要

《釋幻學品》(亦作《幻人品》)第十《釋句義品》第十二一、《釋幻學品》本品主要論述一切法皆是幻法及善知識與惡知識的區別。l、一切法皆是幻法,闡述幻與法不一不異的關係。龍樹菩薩認為,一切法與幻無異,「色不異幻,幻不異色;色即是幻,幻即是色。……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異幻,幻不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三藐三菩提即是幻,幻即是阿耨多羅三菩提。」①因為一切法皆是幻法,所以其體不垢不淨,不生不滅。菩薩於如是法學般若波羅蜜故,無所有,無所得。以無所得故,當得薩婆若。薩婆若亦無所有,無所得。2、菩薩善知識能使新發意菩薩聞般若波羅蜜得方便,無驚、無怖,無畏。論中說,新發意菩薩有兩種因緣使其聽聞般若波羅蜜後心生怖畏。一是內因緣,指無正憶念,無利智慧,於眾生中無深悲心,內無行般若之方便。二是外因緣,指不生中國,不得聞般若波羅蜜,不得善知識斷疑。這裡主要論述的是善知識守護引導在菩薩學般若波羅蜜時的重要意義。龍樹菩薩認為,善知識教人不著任何一法。如藥師和合諸藥,冷病者與熱藥,但是對熱病者則為非藥,故不可著。菩薩亦如是,於眾生中起大悲心,不著一切法,於智慧無所得,但欲度眾生。以無常、空等種種觀,觀諸法,諸法亦不可得,教人以是智慧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惡知識教人離一切種智相應心行般若,大失利益。惡知識說法的特點,大都是教人遠離六波羅蜜,或不信罪福報,或言諸法畢竟空汝何所行?或讚嘆小乘,汝但自免生老病死苦,眾生何預汝事?惡知識往往不教佛弟子覺知魔相。總之,惡知識用有所得,取相憶念分別來說佛法,不教人覺知種種無量魔事。惡知識對於我們學習佛法的障礙比盜賊還要厲害,因為盜賊只能害我們今世一身,惡知識則世世害人。賊只能害命奪財,惡知識則害慧根,奪佛法無量寶。二、《釋句義品》l、無句義是菩薩句義。因為一切菩薩句義入般若波羅蜜智慧光中則不現。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中無有義處,亦無我。如鳥飛虛空無有足跡,如日出無暗,劫盡無一切物。2、因為無句義是菩薩句義,所以菩薩觀一切世間善法,不善法、無記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為法、無為法,共法、不共法皆是自空相,無礙相,不二相,不應著。因為一切法自相空,不動故。

《大智度論》卷四十五提要

《釋摩訶薩品》(亦作《金剛品》)第十三《釋斷見品》第十四《釋富樓那品》第十五一、《釋摩訶薩品》本品主要論述菩薩於必定眾中為上首,故名摩訶薩。必定眾指性地人,八人①,須陀恆、斯陀含,阿那含,阿羅漢,辟支佛,初發心菩薩乃至阿鞞拔致地菩薩。佛陀根據後世所受的果報不同,把眾生分成三類,第一類是正定必入涅架者,第二類是邪定必墮惡道者,第三類是不定者。摩訶薩是第一類中最上最大者。二、《釋斷見品》本品主要論述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方便力斷一切見網,故名摩訶薩。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雖用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無等等心,不共聲聞辟支佛心,但都不念有是心,亦不著是心,以一切法無所有故,名摩訶薩。論曰:「諸煩惱實相,與常性空心相無異,但住凡夫地中,是垢是淨;住聖人地中,修無相智慧故,無所分別。但愍眾生故,雖復有說,心無所著。……菩薩能觀諸法性常空,不可得空,畢竟清淨。以是故,說阿耨多羅三藐提心,無等等心,不共聲開闢支佛心,不念有是心,亦不著是心,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②三、《釋富樓那品》本品主要論述菩薩大莊嚴和發趣大乘的含義。l、菩薩摩訶薩以薩婆若心行六度,不取不著諸波羅蜜相,是菩薩摩訶薩大莊嚴。菩薩行檀波羅蜜時,攝其他波羅蜜,與此相應,菩薩行尸羅波羅蜜時,攝其他波羅蜜,乃至行般若波羅蜜時,亦攝其他波羅蜜,是名菩薩摩訶薩大莊嚴。為什麼一波羅蜜中攝其他波羅蜜是菩薩摩訶薩大莊嚴呢?因為波羅蜜各各別,則行力勢少,就象沒有集中起來的士兵一樣,沒有戰鬥力。如果兵力集中,同時出擊,那麼再大的敵人也能戰勝。菩薩也是如此,六波羅蜜一時具足莊嚴,故能破煩惱魔人賊,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另外,菩薩摩訶薩行布施等六波羅蜜時,以薩婆若心,共一切眾生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向聲聞辟支佛地,是名菩薩摩訶薩大莊嚴。是大莊嚴菩薩十方諸佛歡喜,如人遠行重有資糧,又如破賊備有器仗。是大莊嚴為菩薩所有,不與聲聞辟支佛共。因為聲聞辟支佛雖亦行布施等六度,但有量有限,自為度身及若干可度眾生,故不名大莊嚴。菩薩所度,不分別不齊限為若干眾生,而是為了讓一切眾生盡入大乘作佛,故名大莊嚴。菩薩行大莊嚴,自行檀波羅蜜,亦令一切眾生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2、菩薩以四無量心,行六波羅蜜,為利益眾生故,發趣大乘。如菩薩以四無量心行檀波羅蜜時,入慈心作是念:我當安樂一切眾生;入悲心作是念:我當拔濟一切眾生;入喜心作是念:我當度一切眾生;入舍心作是念:我當令一切眾生諸漏水盡。菩薩發趣大乘,總是以四無量心行一切法,若但行四無量心,或單行某一波羅蜜,則不名發趣大乘。

《大智度論》卷四十六提要

《釋乘乘品》(亦作《乘大乘品》)第十六《釋莊嚴品》第十七《釋摩訶衍品》(亦作《問乘品》)第十八一、《釋乘乘品》本品論述菩薩乘大乘道之相。l、菩薩因眾生空入法空中,行般若波羅蜜時乘檀波羅蜜,不見施者、受者、財物,能如是者名乘於大乘。餘波羅蜜亦如是。菩薩以不離心離諸煩惱及二乘意。為薩婆若故,修四念處,修亦不可得,畢竟清淨故,是名乘於大乘。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2、若菩薩知一切法假名字,於名字和合中復有名字,一切世間出世間皆是假名,是名乘於大乘。3、菩薩發大莊嚴,具足神通,成就眾生。從一佛國至一佛國,所經佛國,供養諸佛,拔三惡道眾生,同時還變身無數,各各於佛前聽受大乘法,名乘於大乘。4、大乘名畢竟清淨六波羅蜜。菩薩摩訶薩乘大乘時,以五神通而自莊嚴國土。菩薩住是乘中,常不離諸佛,乃至得佛道,名乘大乘。二、《釋莊嚴品》本品主要論述菩薩大莊嚴的三種類型。1、菩薩六度乃至一切種智大莊嚴。菩薩行六度乃至一切種智時,因決定誓願廣大無邊故,名大莊嚴。菩薩修六度、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都不作是念:我度若干人令住檀波羅蜜,不能度餘人。菩薩修行,常發大願,我當悉令無量阿僧祗眾生住諸功德中,如幻師於四衢道中化作大眾,利益一切過往之人。2、菩薩摩訶薩無大莊嚴為大莊嚴。因諸法自相空故,菩薩大莊嚴亦空,菩薩大莊嚴空故,無大莊嚴為大莊嚴。如果菩薩能如實知色、色中定相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亦爾。若知諸法空寂相,則不捨本願精進,發大莊嚴非是難事。3、無縛無脫大莊嚴。因為一切法無所有故,離故,寂滅故,不生故,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成就眾生,淨佛世界皆無縛無脫,故稱無縛無脫大莊嚴。

三《釋摩訶衍品》1、六波羅蜜是摩訶衍。六度中,般若波羅蜜與摩訶衍是一義異名。因為六度攝一切法故。論曰:「若說般若波羅蜜,則俱說菩薩道,所謂從初發意乃至成佛。譬如王者來,必有營從,雖不說從者,當知必有。摩訶衍亦如是……以是故,一切助道法,皆是般若波羅蜜。」①也就是說,一切助道法,皆是摩訶衍。2、十八空是摩訶衍。廣釋初品中菩薩摩訶薩欲住十八空當學般若波羅蜜的道理。佛說十八空,略而言之可歸結為四空,三空或七空;廣而言之則無量無邊,一切法都空。所以十八空是摩訶衍。

《大智度論》卷四十七提要

《釋摩訶衍品》第十八之餘

上卷已說六般羅蜜和十八空是摩訶衍 ,本卷接上卷內容主要論述無量無邊本昧和合亦名為摩訶衍的道理。菩薩所行三昧,雖然有無量無邊之數,但略而言之,有代表性的只有108種。本卷經和論的內容都是對這108種三昧的逐一解釋。但是經的解釋和論的解釋並不雷同,現將首楞嚴三昧第一和離著虛空不染三昧第108的兩種解釋列表比較如下:

通過上述比較我們可以看出,龍樹菩薩對108種三昧的解釋相對而言比較詳細。為什麼會詳細呢?有三個原因:1、佛自說108三昧時,時人利根故,皆得信解。今則不然,論者釋其義,令得易解耳。2、佛說三昧,多說其果,而龍樹菩薩則是因緣果報俱說。譬如觀身不淨昧,身是因緣,三昧是果。3、佛為應適眾生之機故,但說一法,而龍樹菩薩是廣演分別諸事。如一切有漏皆是苦因,但佛只說愛。因此佛的說法比較單刀直入,簡明扼要,切中聞法者之病。108種三昧,歸結起來都是釋禪波羅蜜,如果廣演開來,則一切三昧都在其中。所以無量無邊三昧稱合是摩訶衍。

《大智度論》卷四十八提要

《釋四念處品》(亦作《廣經品》)第十九本品接前兩卷內容,論述四念處等十八種摩訶衍法。一、列舉四念處等十八種法若與般若波羅蜜畢竟空和合,則能除世間貪憂,以不可得故,是菩薩摩訶薩摩訶衍。這十八種可稱為摩訶衍的法為:

1、四念處。2、四正勤。3、四如意足。4、五根。5、五力。6、七覺支。7、八正道。8、空、無相、無作三三昧。9、十一種智。10、未知欲知、知、知者三根。11、有覺有觀、無覺有觀、無覺無觀三昧。12、十念。13、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八背舍、九次第定。14、十力。15、四無所畏。16、四無礙智。 17、十八不共法。18、四十二字等語等陀羅尼門。二、上述十八種摩訶衍中,四處是重點內容。龍樹菩薩在本品用了大量篇幅詳細介紹了四念處的修觀方法,修觀作用及大小乘人在修習過程中的主要區別。1、修觀方法。四念處共包括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四個方面的內容。本品在介紹修觀方法時,以觀身不淨為主,介紹了內身中循身觀的六種觀法:①行、住、坐、臥四威儀中,行時知行,住時知住,坐時知坐,臥時知臥,如身所行,如是知。②若來若去,視瞻一心。屈伸俯仰,服僧伽梨,執持衣缽,飲食,臥息,坐立,睡覺,語默,入禪,出禪亦常一心。③一心念。入息時知入息,出息時知出息;入息長時知入息長,出息長時知出息長;入息短時知入息短,出息短時知出息短。④觀身四大。作是念:身中有地大,水大、火大、風大。⑤觀內身從足至頂,周匝薄皮,種種不淨充滿身中。⑥若見棄死人身,一日二日,至於五日,膨脹青瘀,膿汁流出,自念我身亦如是相,如是法,未脫此法。2、修觀作用。論中說,通過修習四念處的種種觀法,可以使行者得定心,破四顛倒。破四顛倒故,開實相門。開實相門已,則愧本所習。如人夜食不淨,他了知非,羞愧其事。3、大小乘人在修習四念處法上的區別:聲聞修四念處由煨至頂,由頂至忍,由忍至世第一法乃至阿羅漢道。菩薩修四念處時,於是觀中不忘本願,不捨大業,先用不可得心調伏其心,住是地中。雖然有煩惱,心常不墮。由煖法至頂法,是聲聞與菩薩共的,而由忍法至世間第一法則是菩薩柔順法忍。須陀洹道乃至阿羅漢、辟支佛道是菩薩無生法忍。所以,菩薩修四念處等法,是與般若波羅蜜畢竟空和合的,以不可得故,除世間貪憂,是菩薩摩訶薩摩訶衍。 三、略論其餘十七種摩訶衍法。

《大智度論》卷四十九提要

《釋發趣品》第二十之上一、總列菩薩從初地至十地的發趣業。1、初地行十事。2、二地常念八法。3、三地行五法。4、四地應受行不捨十法。5、五地遠離十二法。6、六地具足六法。7、七地二十法不應著二十法應具足。8、八地應具足五法。9、九地應具足十二法。10、十地菩薩與佛無異。二、具體論述一至六地菩薩的治業內容和萬法。1、初地菩薩行十事的具體內容和方法:①應薩婆若心集諸善根。②應薩婆若心生四無量心。③與一切眾生行無所分別布施。④對那些能教人在薩婆若中住的善知識,親近諮受,恭敬供養。⑤應薩婆若心求法,不墮聲聞、辟支佛地。⑥世世於佛道中出家。⑦若見佛身相,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終不離念佛。⑧若佛現在,若佛滅度後,為眾生說法,初、中,後善,妙義好語,淨潔純具。⑨菩薩若自恃而生僑慢,應作是念:我剃頭著染衣,持缽乞食此是破憍慢法,我云何於中生僑慢?又此僑慢,在人心中則覆沒功德,人所不愛,惡聲流布。後身高 銘常生弊惡畜生中,若生人中,卑鄙下賤。知是僑慢有如是無量罪過,破是僑慢。為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如人求財,猶尚謙遜下意,何況求無上道?⑩不假布施、持戒、學問,但修實語。2、二地菩薩常念八法的具體內容和治業方法:①戒清淨。②知恩報恩。⑧住忍辱力,於一切眾生無嗔無惱。④以成就眾生為喜。⑤不捨一切眾生,念欲救一切眾生。⑨入大悲心。如是念,我為一一眾生故,如恆河沙等劫地獄中受苦乃至是人得佛道入涅架。⑦信師恭敬諮受,於諸師如世尊想。⑧勤求諸波羅蜜。3、三地菩薩滿足五法的具體內容及行持方法:①多學問無厭足。若此間世界,若十方世界諸佛所說,盡欲聞持。②淨法施,施時不求名利後世果報,乃至為眾生故,不求小乘涅架,但以大悲於眾生,隨佛轉*輪。③淨佛世界,以諸善根回問。④受世間無量勤苦不以為厭。⑤住慚愧處,恥諸聲聞,辟支佛意。4、四地菩薩受行不捨十法的具體內容和行持方法:①不捨阿練若處。②少欲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欲。⑧知足,得一切種智。④不捨戒,不取戒相。⑤穢惡諸欲。⑥厭惡世間心。⑦舍一切所有。⑧根、塵兩種識處心不生故,心不滅。⑨不惜一切物,於一切物不著不念故。5、五地菩薩遠離十二法的具體內容和行持方法:①遠離親白衣,從一佛界至一佛界,常出家剃頭著染衣。②遠離比丘尼。③遠離慳惜他家。如是思惟:我自舍家,尚不貪不惜,云何貪惜他家。④遠離無益談說。⑤遠離眨恚。遠離自大,不見內法。⑥遠離懱人,不見外法。⑦遠離十不善道。⑧遠離大慢,行十八空。不見諸法定有大小相,不見法可作大慢者。⑨遠離自用,拔七種僑慢根本。@遠離顛倒。⑩遠離淫、怒、痴。6、六地菩薩具足六法的具體內容和行持方法:①不作聲聞、辟支佛意。②布施不生憂心。③見有所索,心不沒。④所有物布施,不言是物可施,是物不可施。⑤布施後心不悔。⑥不疑深法。(按:六地菩薩應具足的六法又可指六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五十提要

《釋發趣品》第二十之餘《釋出到品》第二十一一、《釋發趣品》之餘上卷論述了菩薩從初地至六地的發趣業。本卷繼續介紹七地至十地中各菩薩的行業及治業方法。7、七地菩薩二十法所不應著的具體內容及治業方法。①不著我。②不著眾生。⑧不著壽命。④不著眾數乃至知者見者。⑤不著斷見。⑥不著常見。⑦不應作相。⑧不應作因見。⑨不著名色。⑩不著五眾。⑾不著十八界。⑿不著十二入。⒀不著三界。⒁不作著處。⒂不作所期處。⒃不作依處。⒄不著依佛見。⒅不著依法見。⒆不著依僧見。⒇不著依戒見。除此之外,七地菩薩還應具足二十法。其具體內容可參考本卷經文部分。8、八地菩薩應具五法的具體內容及行持方法:①須入眾生心。②遊戲神通,以神通力從一佛界至一佛界,亦不作佛界想。③觀諸佛界,自住其界,見無量佛界,亦不作佛界想。④如所見佛界,自莊嚴其界,住轉輪聖王地,遍至三乾大幹世界以自莊嚴。⑤如實觀佛身。9、九地菩薩應具足十二法的具體內容及行持方法。①受無邊世界所度之分。十方無量世界眾生,如諸佛法所應度者而度脫之。②得如所願。③知諸天、龍、夜叉,犍達婆語。④胎生成就。⑤家成就。⑥所生成就。⑦姓成就。⑧眷屬成就。⑨出生成就。⑩出家成就。⑾莊嚴佛樹成就。⑿一切善根功德成滿具足。10、十地菩薩如佛。具足六波羅蜜,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一切種智具足圓滿。斷一切煩惱及習氣。二、《釋出到品》本品論述菩薩出與住的問題。1、正面論述菩薩從三界中出,至薩婆若中住。因為摩訶衍和薩婆若二法共,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佛經中,二法和一相是為了引導眾生而說的;不二法和無相是為了斷諸菩薩著而說的。龍樹菩薩認為,「無相第一義中不可得,世俗法中有相」。①大乘法屬於無相法,所以「用如是法從三界中出,至薩婆若中住,非是實法,亦無所動。」①因為無相法沒有出住。也就是說,」諸法皆空,但有名字相,假名語言,今名字亦空。」②佛之所以要在經中說菩薩的出住問題,是為了用法假名字引導眾生,是隨世俗方便說,非是第一義諦。2、論述大乘無住處。為什麼大乘無住處呢?因為一切法無住相,薩婆若亦無住相。如果一定要假名它有住,則在不住法中住。所以「是乘無所住處,以不住法不動法故。」③3、論述大乘無出者。因為一切法無所有,我不可得,乃至知者、見者等一切法不可得,畢竟清淨故,菩薩用不可得法乘是乘出薩婆若,而乘者、法者、出者都無所有。

《大智度論》卷五十一提要

《釋勝出品》第二十二《釋含受品》第二十三一、《釋勝出品》1、須菩提以五事問摩訶衍。所謂摩訶衍勝出一切世間及諸天人阿修羅,亦如虛空受無量無邊阿僧祇眾生,摩訶衍不見來處,不見去處,不見住處,前際不可得,後際不可得,中際不可得,三世等是摩訶衍。2、本品重點是說摩訶衍勝出。(1)先總相說摩訶衍勝出;摩訶衍能破壞一切世間,勝出人天阿修羅上。而須菩提為什麼贊菩薩摩訶衍?因三乘中,阿羅漢不能知諸法總相、別相,辟支佛比聲聞深入諸法實相,卻少有悲心,此二者都不能破魔王外道,唯有菩薩從初發心,於一切眾生起大慈悲,利益無量眾生、決定知諸法實相,具足六波羅蜜,能破魔王外道,具一切種智,對諸法總相別相悉知悉了。又三界虛誑,如幻如夢,無明虛妄,因緣故有,因果無有定實,一切無常,破壞磨滅,皆是空相,以摩訶衍與三界相違.所以能摧破勝出。(2)以別相說摩訶衍勝出,所謂佛三十二相莊嚴身故,勝出一切眾生,佛光明勝日月諸天一切光明,佛音聲勝一切音樂,佛*輪勝轉輪聖王寶輪,及諸外道一切*輪,佛能破眾生顛倒心,說言涅架,實無眾生可滅,有如是功德故,摩訶衍能勝一切世間。二、《釋含受品》1、佛因初發心菩薩於內外種種因緣法中著心,是故說摩訶衍如虛空無十方,非長短方圓,非青黃赤白,非過去未來現在,不增不減,無垢無淨,乃至非說非不可說等種種相。2、摩訶衍如虛空無所有,能受無量無邊阿僧抵眾生,因眾生無有故,當知虛空無有,虛空無有故,當知摩訶衍亦無有,眾生、虛空摩訶衍、乃至一切諸法,皆不可得。但有假名以眾生空,無佛無菩薩,以有眾生,才有佛有菩薩,若無佛無菩薩,則無摩訶衍,以是故摩訶衍能受無量無邊阿僧祗眾3、摩訶衍無來,無去、無住。因色、受、想、行、識乃至無為法,無為法法,無為法如,無為法性,無為法相,等一切法無所從來,無所從去,亦無所住,實相不動。一切佛法中無我,無眾生,乃至無知者,見者,無來者、去者,來去相亦應無,三世中求法相不可得。4、摩訶衍前際、後際、中際俱不可得。所謂過去世,過去世空,未來世,未來世空,現在世、現在世空故不可得,三世等,等者空,摩訶衍、摩訶衍自空,菩薩,菩薩自空,空,空相非一非異,不合不散,無有分別,是故三世等空無所有,是等亦空,菩薩能如是解諸法三世等,不以無始世為疲厭,不以未來世無邊為難,菩薩住般若波羅蜜,如是學三世等空,集諸善功德,便具足一切種智,能如是三世等中住,則能勝出一切世間,及諸天人、阿修羅。

《大智度論》卷五十二提要

《釋會宗品》第二十四《釋十無品》第二十五一、《釋會宗品》1、摩訶衍隨順般若波羅蜜,不離般若波羅蜜。為什麼說隨順,因三乘所攝一切善法,皆合聚在般若波羅蜜中,所謂六波羅蜜、三十七助道品,三解脫門、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大慈大悲、十八不共法,無錯謬相,常舍行。又摩訶衍空,般若波羅蜜亦空,空義一故,隨順無錯。從般若波羅蜜乃至涅架,皆是空,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是同相故,摩訶衍則是般若波羅蜜,摩訶衍、般若無二無別,說摩訶衍,即是說般若波羅蜜。二、《釋十無品》1、以十種廣分別菩薩不可得:(1)眾生無所有故,空故、離故、菩薩前際不可得。(2)色、受、想、行、識無所有故,空故、離故、性無故、菩薩前際不可得。(3)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無所有故,空故、離故、性無故、菩薩前際不可得。(4)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無所有故,空悟 源故、離故、性無故、菩薩前際不可得。(5)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無所有故,空故、離故、性無故,菩薩前際不可得。(6)一切三昧門,一切陀羅尼門無所有故,空故、離故、性無故,菩薩前際不可得。(7)法性無所有故,空故、離故、性無故、菩薩前際不可得。(8)如無所有故,空故、離故、性無故、菩薩前際不可得。(9)聲聞乃至佛無有故,空故、離故、性無故、菩薩前際不可得。(10)一切種智無有故,乃至性無故,菩薩前際不可得。總之諸法空不異菩薩,菩薩不異空,菩薩空、三世空,無二無別,從六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行是諸法故,名為菩薩。2、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如虛空無中無邊,色、色中不可得,色、受中不可得,乃至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中不可得,就是菩薩但有假名,假名字中,假名字相不可得,空無所有,一切法不生、畢竟不可得。 3、諸法和合生,無有自性,一切法從因緣生,如夢如幻,無有真實,五眾作者、生者,起者皆不可得、生相亦不可得,畢竟不生即是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即是般若波羅蜜4、菩薩於五眾中有五種正觀,即不受、不示、不取相、不住、不著、色中行五種正行,是五眾皆無生相,若一切法無生相,般若波羅蜜不二不別,得是無生心,即是般若波羅蜜,得知般若波羅蜜,即知諸法不生不滅,以是般若波羅蜜即是不二不別。

《大智度論》卷五十三提要

《釋無生三觀品》(經作《無生品》)第二1、須菩提答舍利弗所問,什麼是菩薩?什麼是般若波羅蜜?什麼是觀?(1)菩薩義者,是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發大心,先知諸法各各相,然後知畢竟空相,於是二種智慧亦不著,但欲度眾生,於一切別相法中皆得遠離。(2)般若波羅蜜義者,此中說遠離眾、界、入乃至一切智,以遠離是諸法故,名般若波羅蜜。(3)觀義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觀諸法常無常等,是名為觀。2、觀一切法無生(1)如觀色不生是非色,色性常自無生,非今智慧力故使無生。(2)觀色不二是非色,是一切法無相,所有色,所有不二,一切法皆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3)觀色入無二法數,色、無生即是不二,色不異無生,無生不異色,色即是無生,無生即是色。3、無生觀有二種:一者柔順觀,二者無生忍觀,無生是柔順忍觀,不畢竟淨,漸習柔順觀,得無生忍則畢竟清淨。又無生法有兩種失;粗失者,殺盜等罪故有三惡道,細失者,用著心布施,持戒等福故,有三善道。4、無生法不可以生法得證,亦不可以無生法得證。因生法虛誑,不可以生法得脫生法。無生未有法相,不可以證。二法皆不受,俱有過故。又第一義中無眾生故,無須陀洹乃至佛,法空故,無須陀洹果乃至佛道。生、不生是二法不合不散,無有形相。是故諸無生法及無生相,樂說及語言,是一切法皆無相,亦無所生。5、若菩薩知一切三界無常空故,不依內不依外,不依兩邊中間,如是行波羅蜜時,應淨色、受,想、行、識,乃至應淨一切種智。又新學菩薩如何修是初方便道?菩薩能行二種波羅蜜,一者世間,二者出世間。所謂世間者,如菩薩行布施時,有我相,他相、施相。著是三相布施名世間檀波羅蜜。所謂出世間檀波羅蜜,菩薩行施時,我、受者、施物三分清淨、是出世間檀波羅蜜。6、須菩提答舍利弗問,以何波羅蜜力能分別世間、出世間六波羅蜜。所謂證知諸法中無我,無知者,無見者,是仗般若波羅蜜力,非佛力等。因般若波羅蜜離斷常、有無二邊故,能生一切善法,又般若波羅蜜無量無邊故,能受一切善法,諸波羅蜜中,般若波羅蜜為尊大,有分別通達力。諸波羅蜜中,離般若波羅蜜自體不能成就,是故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行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論》卷五十四提要

《釋天王品》第二十七l、須菩提承順頃佛意,承佛神力,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般若波羅蜜。(1)菩薩摩訶薩所應住般若波羅蜜中,未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今應當發心。 (2)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應知十二入、十八界等諸法,皆是五眾別名,菩薩為般若波羅蜜故,觀五眾等寂滅遠離,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常用無所得空慧觀諸法相,如是名為菩薩初入方便行。(3)般若波羅蜜相者,菩薩應薩婆若心,觀諸法無常、苦、空,如病如疽。以無所得修四念處及佛十力,十八不共法。又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觀諸法共相因緣、潤益增長,分別校計,是中無我,無我所。知不離五眾有涅架,不離涅架有五眾,五眾實相即是涅架,亦知過去世不離未來世,未來世不離過去世,過去世如,未來世如,一如無二。即使菩薩聞讚嘆佛法,發心愛樂,把所有功德皆迥向佛道,而迥向心不在菩提心中,菩提心不在迥向心中,是二心皆空,非心相,菩薩能如是從初發心已來,乃至佛道,修是功德,不休不息,用如幻,如夢無所得故,是名菩薩般若波羅蜜。 』2、菩薩摩訶薩,於般若波羅蜜中如所應住與所不應住。(1)菩薩摩訶薩於般若波羅蜜中應如是住;所謂色、色空,菩薩、菩薩空、色空、菩薩空不二不別,乃至一切種智空、菩薩空不二不別。凡夫顛倒故,取五眾相,五眾和合取菩薩相。般若波羅蜜中,以眾生空除眾生,即是無菩薩相,以法空除五眾,則無五眾相,二空無有別異,五眾空、菩薩空無二無別。(2)菩薩於般若波羅中所不應住者;所謂菩薩不應色中住,以有所得故,不應受、想、行、識中住,以有所得故,……乃至無有十八不共法名字,亦無須陀洹名字、佛無有佛名字不應住,以有所得故。諸佛於一切諸法無所得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菩薩皆是佛子,子法應如父行,諸佛於一切法中無所住,菩薩亦應如是學,用無所住心行般若波羅蜜,如諸佛無住心中亦不住,非不住心中亦不住,畢竟清淨。3、般若波羅蜜畢竟空義,無有定相,不可取,不可傳譯得悟,不得言有、無,不得言非有非無,非非有非非無亦無,一切心行處滅,言語道斷,一切法如幻,無說、無聽,無知者,微妙無定相,但般若波羅蜜不異五眾,五眾實相,即是般若波羅蜜,是五眾非深非妙,乃至一切種智亦非深非妙。

《大智度論》卷五十五提要

《釋如幻品》(經作《幻聽品》)第二十八《釋散華品》第二十九一、《釋如幻品》l、須菩提為諸天子說幻化人喻。即眾生如幻如化,說法者、聽法者亦如幻如化,及眾生、我、知者;見者、色、受、想、行、識、內空、無法有法空,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四念處乃至十八不共法,須陀洹乃至阿羅漢、佛、涅槃等如幻如夢,為什麼?因一切眾生中佛為第一,一切諸法中涅架為第一,佛及涅槃雖最上最妙,但皆從虛妄法故空,從虛妄法故有涅架,從福德智慧故有佛,是二法皆屬因緣,無有定實,所以,幻夢、涅槃無二無別。2、有四種人信受是甚深微妙般若波羅蜜。一者,阿輯跋致菩薩摩訶薩,知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取相無所著,是則能受。二者,漏盡阿羅漢,漏盡故無所著,得無為最上法,常住空無相,無作三昧,隨順般若波羅蜜,則能信受。三者,三種學人正見成就,漏雖未都盡,四信力故,則能信受。四者,有菩薩雖未得阿鞞跋致,福德利根,智慧清淨,常隨善知識,是人亦能信受。但般若波羅蜜中無法可示,無法可說,受人亦不可得。3、般若波羅蜜廣說三乘法之教,及護持菩薩之教,及菩薩摩訶薩得一切世間最上辯,皆不可得。因三乘法無有定相,不可得,皆以十八空和合故,攝取菩薩捷疾辯、利辯、不盡辯、不可斷辯、隨應辯、義辯,一切世間最上辯不可得,亦以十八空和合故。二、《釋散華品》1、三千大幹世界諸天,聞須菩提說深般若波羅蜜義,心皆歡喜、即時化華散佛、菩薩摩訶薩、比丘僧,須菩提及般若波羅蜜,用是化華供養三寶。爾時須菩提即說是華不生,色亦不生,若不生,不名為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亦不生,不生故,不名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2、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但有假名,須菩提不壞假名說諸法實相,諸法實相亦但有假我,知一切法假名。菩薩則應如是學般若波羅蜜。3、菩薩摩訶薩如是學;不學色者,假名法中無有定色,菩薩以五眼求色,而不見是色若我、若無我等相。為什麼?色中色相空,不可得故,不可見即自相空,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若能於諸法空中無所著,是為真學色空。若人破色而不著空,則色與空不二不別。4、菩薩不應色中求般若波羅蜜,亦不應離色求般若,乃至一切種智不應求般若波羅蜜,亦不應離一切種智求般若波羅蜜,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為什麼?是般若波羅蜜非色,亦非離色,非色如,亦非離色如,非色法,亦非離色法,乃至一切種智亦復如是。5、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辟支佛及菩薩摩訶薩皆於般若波羅蜜中學成,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般若波羅蜜無量無邊;因虛空無量故色無量、色無量故般若波羅蜜無量。·眾生無邊故般若波羅蜜無邊,而眾生但有假名,不可得,為什麼?眾生從本以來常清淨故,無所有、無,有無等戲論滅故,是以說眾生無邊故,般若波羅蜜無邊。

《大智度論》卷五十六提要

《釋三嘆品》第三十《釋滅淨品》(經作《現滅淨品》)第三十一、《釋三嘆品》1、諸天聞須菩提說般若波羅蜜而歡喜之至,則三反稱嘆。尊重深般若波羅蜜。佛然其贊,更說甚深因緣,若菩薩行是般若波羅蜜不遠離者,當視人如佛,為什麼?是般若波羅蜜中雖廣說三乘之教亦不生著心,又是般若波羅蜜雖畢竟空而不墮斷滅,於二事中不取定相。是事甚深微妙,從六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中佛不可得,離此佛亦不可得,諸法和合因緣故有佛,無有自性,若菩薩能如是行者,當知菩薩即是佛。2、若人於是般若波羅蜜,若聽聞、受持親近、讀誦、為他說、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當得種種功德:(1)魔若魔天不得其便,因菩薩得諸法實相煩惱斷除,則壞煩惱魔,天魔亦不得其便,入無餘涅架故,則壞五眾魔及死魔。(2)人不得其便;若人來惡口罵詈,刀仗打斫,菩薩常行四無量心,為集諸功德故,後以般若波羅蜜空相,令除邪見,不著眾生亦不著法。(3)不得橫死;因菩薩從初發意來常行布施於一切眾生中,悉皆平等,好心供養,亦行是般若波羅蜜,以是功德故不得橫死。3、善男子善女人若能受持般若波羅蜜,親近、讀誦、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得為諸天所守護,供養、恭敬、尊重。以一切菩薩斷三惡道,雖未離欲,能遮眾生十不善,開三善道門,供養菩薩即供養佛。因般若是三世佛母。若為般若故供養菩薩,則為供養佛。又恭敬供養初發意菩薩勝於供養二乘人。菩薩有三事,一用薩婆若心行,二常不離六波羅蜜等諸功德,三由是菩薩斷三惡道出三乘,依二乘人不能斷三惡道出生三乘。二、《釋滅淨品》1、菩薩摩訶薩受是般若波羅蜜,為已總攝五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亦攝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辟支佛道、一切智一切種智。所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現世若外道邪魔、增上慢欲乖錯破壞菩薩般若波羅蜜心時,是般若波羅蜜神力令彼適生噁心即時滅去。後世若魔外道增上慢人慾輕毀難問,破壞般若波羅蜜盡不能成,以般若波羅蜜力,令彼人噁心轉滅,功德轉增,又種種諍論起,欲來破壞,以般若波羅蜜威力故,隨所起處即滅。2、菩薩受持、為他說,正憶念般若波羅蜜者,十方現在諸佛亦共擁護,令善法增長,不善法滅。是人深樂善法故能於善法,四種正法求。而二乘人不能具足四行,以不深樂善法故,又菩薩摩訶薩行世間善法,無方便著吾我故生高心,若行出世間六波羅蜜,知一切法不可得:為回向薩婆若,為不生高心。

《大智度論》卷五十七提要

《釋大明品》(經作《寶塔大明品》)第三一、《釋大明品》1、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深般若波羅蜜,受持、親近、讀誦、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或但書寫般若波羅蜜經卷,能得種種功德。(1)讀誦般若者,遠離惡法,調伏其心,煩惱折服,修集福德智慧,於一切眾生有慈悲心,教化眾生除去噁心,故入軍陣中,不為刀箭所傷,亦不為毒藥,蟲道、火坑、深水如是眾惡皆不能傷,為什麼?是般若波羅蜜是大明咒,是無上呪,善男子善女人於是明咒中學,自不惱身,亦不惱人,亦不兩惱。是人不得我,眾生、壽命、知者,見者皆不可得,色、受、想、行、識乃一切種智亦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所以三世諸佛學是大明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若人但書寫般若波羅蜜經卷,於舍供養,不受、不讀、不誦、不說、不正憶念,是處若人非人不能得其便,因是人為諸天所守護,是般皮羅蜜所止處,諸天皆來供養,恭敬尊重讚嘆禮拜,為什麼?般若波羅蜜是諸佛之母,盡心供養功德無量。 2、若人聞是般若波羅蜜,書寫、受持、親近、讀誦、正憶念,及華香瓔珞,擣香澤香,幢蓋伎樂,恭敬供養,尊重讚嘆,則為供養一切種智。因受持乃至供養般若波羅蜜,或供養佛舍利,而供養般若波羅蜜得福多。因般若波羅蜜能生五波羅蜜,無方便智慧布施,不名檀波羅蜜,智慧因緣故生四念處乃至一切種智,般若波羅蜜是諸聲聞、辟支佛、菩薩及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依止。3、善男子善女人親聞,受持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不離薩婆若心、亦恭敬尊重讚嘆供養是般若波羅蜜,則為供養過去、未來、現在佛,因十善道,乃至一切種智,皆攝在般若波羅蜜中,一切聲聞及辟支佛、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學是法得度彼岸。二、《釋述成品》善男子善女人書寫般若波羅蜜,持經卷受學,讀誦,加復供養等,當得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因諸佛一切智、一切種智、從般若波羅蜜中生,又六波羅蜜及十八不共法諸佛法從般若波羅蜜中生,又諸佛五眼皆從是中生,成就眾生,淨佛世界。般若波羅蜜在於世者,佛、法、僧三寶不滅,十善道乃至一切種智皆現於世。《大智度論》卷五十八提要 悟源《釋勸持品》第三十四《釋梵志品》(經作《遣導品》)第三十五《釋尊道品》(經作《阿難稱譽品》)第三十六一、《釋勸持品》1、佛為令人信心轉深,復說受持般若波羅蜜功德。(1)若阿修羅生噁心,共三十三天斗,爾時汝讀般若波羅蜜者,其噁心即滅,若二陣相對時,讀誦般若者,阿修羅即退去。(2)諸天人若五衰相現,若聞般若波羅蜜實相,諸法虛誑,無常空寂,信是佛法,心清淨故,還生本處,而且能世世受福樂,漸成無上道。(3)過去,未來世諸佛,今現在十方諸佛及弟子皆學是般若波羅蜜,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入無餘涅槃。(4)是般若為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般若波羅蜜咒別於外道諸咒術,能起煩惱,又不善業故,墮三惡道,又能隨貪慾瞑恚,自在作惡。而般若波羅蜜咒,能常於眾生道德樂,能滅禪定、佛道、涅槃諸著,能令人離生老病死,能立眾生於大乘,能舍一切不善法,能生一切善法。(5)受持般若波羅蜜,是人今世終不中毒死,不為刀毒、水火所傷,往到官所,官不譴責,不但人不得其便、還復恭敬供養。後世能世世所生常不離十善道,不墮三惡道,受身完具,不生下賤等家。學佛所學道故,得變化身似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隨心到十方世界,供養諸佛,聽受諸法,教化眾生,漸漸得成佛道。二、《釋梵志品》若聞、受般若波羅蜜,感致眾魔及諸外道不得其便,今欲證驗,令人信知故。爾時帝釋如佛教,受持般若,使外道梵志終不能中道作礙,斷說般若波羅蜜,而遙遠佛,復道還去。非但梵志,一切世間人持噁心來,不能得便。魔來問難亦復如是。為什麼?因一切諸佛、菩薩、及諸天常守護般若.諸佛一切種智從般若中求,離般若無一切種智,亦不得言般若即是一切種智,般若波羅蜜、一切種智不二不別。三、《釋尊導品》1、五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是以般若波羅蜜為尊導。一切有為法中,智慧第一,一切智慧中度彼岸,般若波羅蜜第一,比如行路雖有眾伴,導師第一。般若亦如是,雖一切善法各各有力,般若波羅蜜能示出三界,到三乘。若無般若波羅蜜,雖行布《釋舍利品》第三十七施等善法、隨受業行果報有盡,尚不能得小乘涅架,何況無上道。所以般若波羅蜜是無上智慧,諸佛之母,諸法寶中第一寶。2、若人受持,讀誦乃至正憶念般若波羅蜜時,無量諸天皆來聽法,是諸法師若疲極,不欲說法時,諸天益其膽力,使說法人於四部眾中心無怯弱,若有論難,亦無畏想,為般若波羅蜜所護持故。又以般若波羅蜜力,是人功德遠聞,諸天世人皆所愛敬,若有問難毀謗,悉能降伏。《大智度論》卷五十九提要1、佛舉般若波羅蜜與舍利對比。舍利雖不及般若,但舍利從般若波羅蜜生,般若熏修故,人所恭敬尊重供養。一切法中無二相,不以舍利為小,不以般若波羅蜜為大,般若波羅蜜,無二無分別相。為利益新發意菩薩,釋提桓因於舍利、般若二分中取般若。又般若波羅蜜無相無貌,無言無說故,見般若波羅蜜與見佛等無異、是故若人受持讀誦般若者,能令人得是無相法,心無怖畏,亦不墮三惡趣道及二乘道。2、諸佛說十二部經根本者,所謂般若波羅蜜是。供養十方諸佛,若復有供養般若經卷亦等無異。此中佛說般若所以福德勝因緣,所謂般若能破一切苦惱,衰病、怖畏等。般若波羅蜜大寶故,無諸怖畏,無所乏短,如無價寶珠,能除眾生八萬四千病,能轉—『切眾生心性所樂所欲,能照一切煩惱相應無明黑暗,及不共無明,及一切法中不了痴黑暗。所以諸聖法中般若為第一,行者得是般若波羅義,即入佛道。3、有為諸法相,無為諸法相,皆般若波悟 源羅蜜中攝,有為善法是行處,無為法是依止處,此為新發意菩薩所學。若菩薩得般若波羅蜜方便力,應無生忍,則不愛行法,不憎舍法,不離有為法而有無為法,是故不依止涅架。因菩薩行是諸法實相,雖能觀一切眾生心,亦不得眾生,雖能行一切法,亦不得一切法,以得無所得般若波羅蜜故。4、菩薩行六波羅蜜,以般若波羅蜜,用無所得法和五波羅蜜和合故,此即是行般若波羅蜜,若但行般若,不行五法,則功德不具足,若與五波羅蜜和合,則功德具足。但雖眾行和合,而以般若為主,若布施等諸法離般若波羅蜜,則有種,差別,至般若波羅蜜中,皆一相無差別。5、若人自受持,讀誦般若波羅蜜同書寫般若經卷於他人令供養相比較,書寫於他人令供養得福德多。因自獨行讀誦、正憶念般若者雖難,以我心故功德少,書寫經卷與他者雖易,以有大悲心,作佛道因緣,無吾我故,功德大若人自供養舍利,復有人以舍利於他人令供養亦復如是,以於他人令供養得福多。

《大智度論》卷六十提要

《釋十善品》第三十八l、佛以種種比喻來說書寫般若波羅蜜經卷與他人福德甚多,及菩薩應為他人演般若波羅蜜義,菩薩應具足般若波羅蜜,教他人舍相似般若波羅蜜。(1)若善男子善女人,書寫般若波羅蜜經卷於他人令讀誦,勝教一閻浮提人行十善道。此中說所以勝因緣,所謂般若波羅蜜,廣說諸無漏法,成三乘道,入涅架不復還,十善道但善有漏法,受世間無常福樂,還復墮苦、是故不如。佛更說比喻:若有人教一閻浮提人,令得聲聞,辟支佛道,不如有人教一人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人得福多。為什麼?須陀洹至辟支佛皆從菩提生故,是般若波羅蜜中,種種說佛道因緣。是故書寫般若經卷與人,勝以十善教四天下乃至如恆河沙等世界。(2)善男子善女人,為他人種種因緣演說般若波羅蜜義,開示分別令易解。所謂般若波羅蜜義者,不應以二相觀,不應以不二相觀,非有相非無相,不入不出,不增不損,不垢不淨、不生不滅,不取不捨,……乃至非實際,非不實際。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義,為人演說令易解,得福甚多,勝自受持般若波羅蜜,親近,讀誦、說、正憶念,因諸過去、未來,現在佛皆於是般若波羅蜜中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得,今得,當得。 (3)菩薩應具足般若波羅蜜,菩薩行布施時,不得與者,不得受者,不得所施物,為具足檀波羅蜜,乃至修般若波羅蜜時,不得智者,不得修智者,菩薩若如是以無所得行六波羅蜜,即是般若波羅密正義。(4)菩薩應教眾生舍相似波羅蜜。所謂相似波羅蜜者:末世眾生不見佛、菩薩,但見經書邪憶念故,著心取相。菩薩應憐愍眾生,教舍相似波羅蜜,修習真般若,所謂真般若者,即人以不著心不取相,說五眾無常,但為破常顛倒執,不著無常。2、若人教閻浮提乃至恆河沙世界中人,令得聲聞,辟支佛道,不如為他人演說般若波羅蜜義,諸聖賢皆從般若波羅蜜中出故,又有人近佛道,疾欲成佛,教是人般若波羅密正義者,其福最多,為什麼?福田深厚,其法能令眾生增長故,福亦大。所以菩薩不行六波羅蜜,不成無上道,則無須陀洹乃至辟支佛。由於菩薩因緣故,十善道乃至無量諸法出現於世,是故三惡道斷,有剎利大姓,乃至諸佛出現於世,是故菩薩說般若波羅蜜正義,教近佛道,福德最大。

《大智度論》卷六十一提要

《釋隨喜品》第三十九1.菩薩摩訶薩隨喜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勝於聲聞,辟支佛,一切眾生若持戒、若修定、若布施、若隨喜福德,是菩薩隨喜福德,最上、第一、無上、無與等者。何以故?聲聞、辟支佛及一切眾生布施、持戒、修定、隨喜為自調、自淨、自度故起,而菩薩隨喜福德為調一切眾生、為淨一切眾生、為度一切眾生故起。隨喜福德者,不勞身、口業作諸功德,但以心方便,見他修福,隨而歡喜,作是念:一切眾生中,能修福行道者,最為殊勝12.念諸佛福德隨喜,回向無上道,是所念過去事,是事不如所念,原因為:一者,過去無量阿僧爁劫,諸佛久已滅度,無復遺余;菩薩或無宿命智,或有而不能及,但以如所聞憶想分別,故不如所念。二者,諸佛及功德,出三界、出三世,斷戲論語言道,如涅槃相畢竟空清淨。隨喜者,分別諸佛及諸弟子善根功德,是回向心及無上道非實,故不如所念。諸菩薩以方便力,他勤勞作功德,他勤勞作功德能於中起隨喜,福德勝自作者。是隨喜福德,即是實福德,所以者何?念過去佛,即是念佛三昧,亦是六念中念佛乃至念天等。因行清淨戒,入禪定,起畢竟智慧,和合故能起正隨喜。3.若諸菩薩摩訶薩,久行六波羅蜜,多供養諸佛,種善根,與善知識相隨,善學自相空法。是諸菩薩、是緣、是事,諸佛諸善根隨喜福德,不取相,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不二法非不二法,非相非不相,非可得法非不可得法,非淨非垢、不生不滅,是名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否則,不名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如是知,是般若波羅蜜無有法,乃至檀波羅蜜亦無有法。色無有法、受、想、行、識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有法。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隨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若能如是回向,是名隨喜功德,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4.若新發意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受是般若波羅蜜,以無所得故,無相故,乃至檀波羅蜜亦如是,是新發意菩薩,於過去十方無量無邊阿僧爁世界諸佛中斷生死道乃至得正智解脫,於一切眾生乃至淨居天,所種善根,是一切和合稱量,以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者,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時,菩薩若如是知,是諸法盡滅,所回向處,是法亦自性空,能如是回向,是名真回向。若菩薩如是知,無有法能回向法,一切法自性空故,能如是回向,是名正回向。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乃至檀波羅蜜,不墮想、心、見顛倒,何以故?菩薩不著是回向,亦不見以諸善根回向菩提心處,是名菩薩摩訶薩無上回向。若菩薩於十方三世一切法,決定心知,於是法中無生者滅者等,一切法不可得,不可念。不得不念故,不取不捨,入諸法實相中。作是念:如諸法實相,我亦如是以隨喜福德回向,不分別諸法,不壞法性,是名最上回向,果報常無性故。5.若菩薩摩訶薩,知所起福德,知五眾、十二入乃至十八不共法等一切法是離相,知隨喜福德乃至十八不共法自性離,如是行般若波羅蜜,是名菩薩摩訶薩。佛為諸菩薩說所應回向法,用無相故。無相者,以無相智慧,和合回向福德者,名為無相。無相有三種:假名相,如車、屋、林等;法相,如五眾、十二入、十八界等;無相相,離上二相,但有無相相。用如是法回向,隨喜福德,大利益眾生,有大果報。大利益者,佛云:若三乾大幹世界眾生,行十善乃至五通。

《大智度論》卷六十二提要

《釋照明品》第四十《釋信毀品》第四十一之上。一、《釋照明品》第四十1.般若波羅蜜中,說諸法實相,諸法實相無戲論垢濁,畢竟清淨,故能遍照過去、未來、現在、無為及不可說五種法藏,如舍利弗讚嘆般若波羅蜜畢竟清淨、不著三界,除諸暗冥,安穩、最上、是一切種智,能轉三轉十二行*輪、示諸法性等。2.供養禮敬般若波羅蜜,當如供養禮敬佛陀。何以故?經云:「世尊不異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不異世尊;世尊即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即是世尊。是般若波羅蜜中,出生諸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阿那含、斯陀含,須陀洹。般若波羅蜜中,生十善道,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五神通,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是般若波羅蜜中,生佛十力、—卜八不共法、大慈大悲、一切種智。」菩薩般若波羅蜜,勝餘五波羅蜜。於五波羅蜜中,最上、第一、最妙、無上、無與等。3、若行者觀色等諸法不生相,是則生般若波羅蜜,因色等乃因緣和合起,行者知色等虛妄不令起,不起故不生,不生故不得,有得故不失。是般若波羅蜜無生相,故無所合。若般若波羅蜜有法合者,若善、若不善等,是不名般若波羅蜜。今無所合,故入般若波羅蜜法數中。是般若波羅蜜,不破壞諸法,不生不得不失故,而能成就菩薩,令得至佛。若菩薩用有所得,如是分別一切智等,一切法若合若不合,或雲一切法無合不合,取是空相,言般若空無所有不牢固,是菩薩失般若波羅蜜。4.信般若波羅蜜則不信色,不信受、想、行、識;不信眼乃至意;不信色乃至法;不信眼界乃至於意識界;不信檀波羅蜜乃至禪波羅蜜;不信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不信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不信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不信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道,菩薩道;不信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虧至一切種智。何以故?色不可得故,信般若波羅蜜,不信色;乃至一切種智不可得故,信般若波羅蜜,不信一切種智。5.般若波羅蜜又名摩訶般若波羅蜜,何以故?般若波羅蜜,觀色等諸法,隨色等性如實觀,不作大,不作小,無合無散,非量非無量,非廣非狹,非有力無力,畢竟清淨,如是等種種因緣,故名摩訶般若波羅蜜。二、《釋信毀品》第四十一之上1.信解是般若波羅蜜者,無量無邊阿僧檻劫即發菩提心,供養十方諸佛,從初發心廣行六度,必是大德人,未聖而能知聖法故,十方諸佛清淨世界終而來生此間。若見般若經卷,即時生心如見佛;披卷尋義,即時生心如從佛聞,如是信力、慧力成就,即能隨順解深般若波羅蜜義。2.般若波羅蜜不可得見聞.諸法入般若波羅蜜中,皆一相、無相,是中無分別聞者、見者及可見、可聞。諸法入般若波羅蜜中,如百川歸海,皆為一味,是故說般若波羅蜜不可見、不可聞。3.菩薩行佛道,習行如是深般波羅蜜有二種情況:一者,有菩薩新發意即能信受常行是深般若波羅蜜;二者.有菩薩久發意,卻不能信受是般若波羅蜜。不能信受是般若波羅蜜者,因其人久遠劫來,聞是深般若波羅蜜,不信不受,由此業因緣,起愚痴業因緣,由愚痴業因緣,疑悔惡邪,毀訾破壞般若波羅蜜。是破壞般若波羅蜜之罪,甚於五逆之罪,因毀謗般若者,自失大利,亦令他失;自遠離般若,亦令他遠離;自壞善根,亦令他破善根,乃至自破亦令他破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能令人作佛,故毀般若者罪則無喻,甚於五逆之罪也。』

《大智度論》卷六十三提要

《釋信毀品》第四十一之下《釋嘆淨品》第四十三之上一、《釋信毀品》第四十一之下1.以積集口業故,有是破法重罪。愚痴之人,在佛法中出家受戒,破深般若波羅蜜,毀訾不受,如是則破十方三世諸佛一切智等諸功德,破佛功德故,即破十方三寶。2.愚痴之人破深般若波羅蜜有四因緣:一者為魔所使;二者不信深法,不信不解,心不清淨;三者與惡知識相隨,心得懈怠、堅著五客群;四者多行嗔恚,自高輕人。以是四因緣,愚痴之人毀訾破壞深般若波羅蜜。3.隨惡知識、種不善根者於深般若波羅蜜難信難解,與此相違,名信般若波羅蜜。佛說五眾、六度、四念處、乃至一切智、一切種智,不縛不解,因為一切無所有性,是五眾等諸法,於三世中,求不可得,但有假名。 4.佛說三毒實性清淨,故色等諸法亦清淨。三毒淨與色等諸法淨不二不別,無明淨故諸行淨,從十二因緣乃至一切種智亦復如是。二、《釋嘆淨品》第四十三之上1.舍利弗問清淨相,佛為作證。是清淨有種種名字,或名如、法性、實際,或名般若波羅蜜,或名道,或名無生無滅、空、無相、無作,無知無得,或名畢竟空等,如是無量無邊名字。是般若波羅蜜相,雖不可見、聞、說乃至破壞,而毀謗得無量罪;信受正行,則得無上果報。是清淨般若波羅蜜,能令一切賢聖無邊苦盡,有是大利益,而亦不著是清淨般若波羅蜜,如是有無量因緣畢竟清淨,是淨甚深,色等諸法本末因果清淨故。是淨能破一切法中戲論無明,能與畢竟空智慧光明,是故言淨明。是淨甚深,畢竟清淨,無垢、無著、不相續、不生三界、於三界無所受等。2.須菩提說清淨相,佛為作證。須菩提雲我淨故五眾等淨。因我畢竟無所有,不可得,五眾等亦如是。畢竟空即是我清淨。五眾清淨難解,我空易解,是故以易解喻難解。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須陀洹果乃至佛道亦如是,我清故,是法亦淨,其自相空故。龍樹云:清淨相有二種,一者用二法清淨,即名字(如不垢不淨等)清淨;二者不用二法清淨,是真清淨。真清淨,即諸法畢竟空相。佛說畢竟空的內容,指我、法二空。得我、法二空,於一切法中無所得。

《大智度論》卷六十四提要

《釋嘆淨品》第四十二之下《釋無作品》第四十三之上一、《釋嘆淨品》第四十二之下1.求菩薩道者取心相,所謂檀波羅蜜乃至隨喜福德取相諸善法,內著我、外著法,墮礙法中。取心相者,所謂菩薩分別慳心、施心、舍慳心、取施心,是名取心相。用是礙法,不能無礙行般若波羅蜜,因色等諸法相畢竟空,故不可得回向無上道。菩薩若欲令眾生得無上道,應以實法示教利喜。所謂實法,即滅諸憶想分別,如行檀時,不分別我與等。2.佛自說微細礙相。所謂微細礙相者,即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取相念諸佛;又於諸佛,從初發意,乃至法住,於其中間,所有善根,取相憶念,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於諸佛及弟子所有善根,及餘眾生善根,取相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可有相,皆是礙相。不應取相憶念諸佛,亦不應取相念諸佛善根。3.諸法一性無二,一性,所謂畢竟空;無二者,無畢竟不畢竟。一法性即是無性,畢究空不應著不應取相,從因緣和合生故,若無性即是性,以不起不作故,後世苦不相續,能如是知般若波羅蜜,一切諸礙皆遠離。若遠離諸礙,則自在得無上道,此般若波羅蜜難知難解,因無見、聞、知、識、得者故。此般若波羅蜜不可思議,不從心、五眾乃至十八不共法生故。二、《釋無作品》第四十三之上1.若菩薩不行一切法,不得一切法,所謂常無常,乃至若淨若不淨,是名行般若波羅蜜。一切法者,從色乃至一切種智,是菩薩行法。菩薩若不行色等不具足,是行般若波羅蜜。因色等不具足,則非色等,色非常相故。菩薩不行色等無礙者,是行般若波羅蜜。2.是般若波羅蜜甚深,若說若不說,無增無減,是諸法實相,如虛空、如幻人,毀贊—如。修般若波羅蜜,應不憂不喜,如修虛空。菩薩修般若波羅蜜,所為甚難,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誓莊嚴,故一切天人皆應禮拜。所謂大誓莊嚴,如虛空無色無形,若有欲舉虛空,是為難,眾生法亦如虛空畢竟空,而菩薩欲舉三界眾生著涅槃中,是故名大誓莊嚴。須菩提以種種因緣譬喻說菩薩欲度眾生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欲度虛空。3.般若波羅蜜有無量力、貴重、不用守護。般若波羅蜜中皆空,如幻、如夢、畢竟空不可守護。菩薩若一心信受,正念思維。入禪定觀諸法實相,有無量大利,不須守護。譬如人慾守護虛空,徒自疲苦.於空無益,若人慾守護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4.菩提行般若波羅蜜不念色,不念是色若常無常等,不以色故心生驕慢;不念色是我所,入無我門,直至諸法實相中。是人能不念夢,不念是夢等。若不能破色著,是人於色錯,於夢亦錯,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亦如是,幻、焰、影、化等亦如是。5.般若波羅蜜甚深,此品中了了說諸法實相故,是以三千大幹世界中諸天,持諸供養具,宋供養佛。欲令諸天信般若故,東南西北四維上下各千佛現,佛前說法者,皆字須菩提,難問者,皆字釋提桓因。當來彌勒菩薩成佛時,亦如釋迦年尼佛說是般若波羅蜜。彌勒菩薩成佛時,以色等諸法非常非無常,非縛非解,非過去、未來、現在等相、因、義說般若波羅蜜。6.是般若波羅蜜,第一清淨。所以者何?色清淨故,虛空清淨故,色、受、想、行、識不污故,虛空不可說不可說.不可得,一切法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故,般若波羅蜜清淨。

《大智度論》卷六十五提要

《釋無作品》第四十三之下《釋諸波羅蜜品》第四十四一、《釋無作品》第四十三之下1.若受持、親近、正憶念般若波羅蜜,無有眾患。諸天於六齋日皆悉來集聽聞般若波羅蜜。若人於大眾中說是般若波羅蜜,得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福德。般若波羅蜜是大珍寶,如如意寶珠,能滿一切眾生願,能拔眾生惡道及人中貧窮,能令得十善道乃至一切種智,剎利大姓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又名為珍寶般若波羅蜜。是珍寶般若波羅蜜,不生不滅,不常不失,能令眾生畢竟無憂,不取相不生著、不分別、不得定相、無有法愛、斷諸戲論、畢竟清淨、不受不與、乃至不捨有為法、不與無為法。2.渚天聞般若,歡喜踴躍,持供養具蓮花等,供養於佛,作是言:我等於閻浮提,見第二*輪轉。佛云:是般若波羅蜜非轉非還。說世間法者,名為轉;說出世間法者,名為還,般若波羅蜜中無此二事,故無轉無還,無法有法空故。般若波羅蜜中,無般若波羅蜜相,—切法無相故,乃至餘五波羅蜜亦如是,內空乃至一切種智相空亦如是。3.須菩提及大眾,歡喜讚嘆般若波羅蜜,作是言:大波羅蜜,所謂般若波羅蜜,一切法白性空故,自性空亦無自性空,是名摩訶波羅蜜。般若波羅蜜中,無法可轉、可還、可見、一切法畢竟空故,能如是教、照、分別、顯現、解釋般若波羅蜜者,是名清淨說般若波羅蜜。第一義中,無說、無受、無證、無滅,是說法中亦無畢定福田,諸法同無餘涅槃性故。 二、《釋諸波羅蜜》(經作《百波羅蜜遍嘆品》)第四十四本品列九十種波羅蜜,若廣說則有無量波羅蜜。須菩提以智慧深入種種法門,觀般若波羅蜜無量無邊,以種種分別、讚嘆般若,言種種波羅蜜,皆般若波羅蜜,佛以深理成其所贊。九十種波羅蜜,即:無邊、等、離、不壞、無彼岸、空種、不可說、無名、不去、無移、盡、不生、不滅、無作、無知、不到、不失、夢、響、影、焰、幻、不垢、無淨、不污、不戲論、不念、不動、無染、不起、寂滅、無欲、無癰、無痴、無煩惱、無眾生、斷、無二邊、不破、不取、不分別、無量、虛空、無常、苦、無我、空、無相、十八空、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無作、空、無相、背舍、定、六度、十力、無所畏、無礙智、佛法、如實說、自然、佛。此九十波羅蜜,皆般若波羅蜜。《大智度論》卷六十六提要《釋聞持品》(經作《經耳聞持品》第四十五之上1.若善男子、善女人得聞般若波羅蜜果經耳者,是人先世多供養諸佛,今世得遇好師、同學等善知識。因先世供養諸佛,緣今世善知識故,聞般若波羅蜜能信,何況讀誦、思惟、憶念。善男子等雖未入菩薩位,能信受深般若波羅蜜,不驚不怖,如說而行,是人大福德智慧信力故,當知如何阿呣跋致無二。因般若波羅蜜甚深,無相可取、可信、可受,若能信受,是為希有,如空中種植,是為甚難。信般若波羅蜜,福德無量,不信者,得罪深重,因諸佛一切智慧,皆從般若中生,故論云:「若有菩薩欲住一切智中,乃至比丘僧,當習行般若波羅蜜。」2.菩薩見色等無常,苦等過罪,故不住色。若不住色,即是能習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不住六度等,即是能習行般若波羅蜜;菩薩不住眾、界、入,各習其行,何以故?因三世色不可得,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若能如是觀諸法,散壞不取相,是名能習色等,習色等諸法實相。菩薩摩訶薩,若行色等甚深者,則為失般若波羅蜜,若不行色等甚深,則為得般若波羅蜜,因色等諸法甚深相為非色等故。是甚深般若波羅蜜,不應於新發意菩薩前說。因新發意者,則不信、心沒,心沒故生疑悔、怖畏,久久難得無上道『3.無有不受記菩薩,聞般若波羅蜜能生信者,或有,當知不過見一佛二佛便得受記。若人往來六道生死中,,或時得聞般若波羅蜜,受持、讀誦、憶念,必知是人不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吞鉤之魚,雖復遊戲池中,當知不久即出,行者亦如是,深信般若波羅蜜者,不久住於生死。4.諸菩薩摩訶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安穩多眾生.令無量眾生得樂,憐愍、安樂、饒益諸天人故。菩薩行菩薩道時,以四攝、十善、六度等成就眾生,自利利他。利益有二種:一者,今世利、後世利、為說以法治生,勤修利事;二者,不信教令信,破戒令持戒,寡識令多聞,不好施者令布施,痴者令教智慧,如是等,以善法利益眾生。

《大智度論》卷六十七提要

《釋聞持品》第四十五之下1.明菩薩摩訶薩具足修般若波羅蜜之法。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不見色增減相,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亦復如是;不見是法非法、三世法、三性法、有為無為法、三界法;不見六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何以故?此皆無相故,不可思議故。2.若有菩薩摩訶薩,久行六波羅蜜;種善根,多親近供養諸佛,與善知識相隨,是菩薩能信解是深般若波羅蜜。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應不分別色、色相、色性,受想行識相、性,十八界亦如是;不分別三界、三界相、性;不分別六度、十八空乃至一切種智,此等皆不可思議故。3.般若波羅蜜甚深,色等一切法不甚深故;般若波羅蜜珍寶聚,有須陀洹果寶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寶故,有四禪乃至五神通,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佛十力乃至一切種智寶故;般若波羅蜜清淨聚、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清淨故。4.菩薩若欲書寫、讀誦、思惟、正憶念、修行般若波羅蜜時,應速疾而行,不令惡魔留難起故。因佛力故,惡魔不能留難菩薩摩訶薩書寫、受持般若波羅蜜乃至修行。菩薩若書寫乃至修行般若波羅蜜,為十方諸佛所護,終不遠離諸佛,不墮惡道乃至阿坶跋致地,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遠。5.佛陀般涅槃後,是深般若波羅蜜當至南方,後從南方轉至西方,從西方轉至北方,是中四眾,當書是深般若波羅蜜,受持、讀誦、思惟、說、正憶念、修行,以是善根因緣故,終不墮惡道中,受天上人中樂,增益六波羅蜜乃至以聲聞、辟支佛、佛乘而得涅槃。6.是深般若波羅蜜,後時當在北方廣行。於北方之善男子、善女人聞是深般若波羅蜜,若書寫.受持乃至如說修行,當知是人久發大乘心,多供養諸佛,種善根久,與善知識相隨,是人必能具足六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能多利益眾生,為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7.善男子、善女人於佛前立誓願:願行菩薩道,當令無量百千萬億眾生,發無上道意,示教利喜,令得阿呣跋致記。佛知是人心大,能有所作,故隨喜。未來世界如有人如是行,當得應六波羅蜜諸經,成就眾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論》卷六十八提要

《釋魔事品》第四十六《釋兩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上一、《釋魔事品》第四十六明什麼是菩薩魔事因緣,菩薩魔事有廿六種:1.行般若波羅蜜時,難具足六波羅蜜,以是因緣故,樂說辯不即生;2.行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著樂說法,以是因緣故,樂說辯卒起;3.書是般若波羅蜜經時,偃蹇傲慢;4.書是般若經時,戲笑亂心;5.書是般若經時,輕笑不敬; 6.書是般若經時,心亂不定;7.書是般若經時,各各不和合;8.作是念:我不得般若經中滋味。便棄捨去。9.受持般若波羅蜜,讀、誦、說,若正憶念時,偃蹇傲慢;10.若受持般若波羅蜜經,親近、正憶念時,轉相形笑;11.若受持般若波羅蜜經,讀誦、正憶念,修行時,共相輕蔑;12.若受持般若波羅蜜,讀誦乃至正憶念時,散亂心;13.若受持般若波羅蜜,讀誦乃至正憶念時,心不和合;14.聞說般若波羅蜜時,作是念:我是中無名字,心刁;清淨;15.菩薩學余經①,棄捨般若波羅蜜;16.當來世有求佛道者,得是深般若波羅蜜棄捨去,取聲聞、辟支佛所應行經;17.當來世有薄福德之人求佛道者,得是深般若波羅蜜棄捨去,於聲聞、辟支佛所應行經中求薩婆若;18.當來世有薄福德之人求佛道者,得是深般若波羅蜜棄捨去,於聲聞、辟支佛所應行經,持求薩婆若;19.求佛道者,書是深般若波羅蜜時,樂說諸不如法事;20.若求菩薩道者作是念,無法是深般若波羅蜜;21.求菩薩道者,用文字書般若波羅蜜,以字著般若波羅蜜;22.若求菩薩道者,著無文字般若波羅蜜,乃至著無文字一切種智;23.求佛道者,書寫、讀誦、憶念、修行般若波羅蜜時,國土、聚落等種種諸餘異念起;24.求佛道者,書寫乃至正憶念般若波羅蜜時,得名譽、恭敬,布施供養,樂著是事;25.求佛道者,書寫乃至正憶念般若波羅蜜時,見惡魔方便持諸餘深經,便起貪著;26.求佛道者,舍是深般若波羅蜜,於惡魔所與聲聞、辟支佛深經中求方便道。二、《釋兩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上1.說法人懶惰,不欲為說;或說法人不懶惰,欲令聽法者書寫、誦持般若波羅蜜;而聽法者不欲,此二心不和合;2.聽法人慾書寫、誦持乃至正憶念般若波羅蜜,說法者欲至他方,或二者相反,二心不和合;3。說法人貴重布施衣服飲食等資生之具,聽法人少欲知足,行遠離行,或二者相反,二心不和合;4.說法者受十二頭陀,聽法人不受十二頭陀,或者二者反之,二心不和合。有此四種兩不和合之魔事,不得書寫、持誦、問義、正憶念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六十九提要

《釋兩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下《釋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上一、《釋兩不和合品》第四十七之下1.繼續列舉說般若波羅蜜者與聽者之間兩不和合的情況,有二十一種兩不合之事:①說者有信有善,欲書寫受持乃至正憶念般若波羅蜜,聽者不然,或二者反之;②說者能施一切,聽者不然,或二者反之;⑧聽者欲供養說者醫藥等資生之具,說者不欲受之,或二者反之;④說者易悟,聽者暗鈍,或二者反之;⑤說者知十二部經次第,聽者不然,或二者反之;⑥說者成就六波羅蜜,聽者不然,或二者反之;⑦說者於六度有方便力,聽者沒有,或二者反之;⑧說者得陀羅尼,聽者無得,或二相反;⑨說者欲令書寫受持般若波羅蜜,聽者不欲,或二者相反;⑩說者離五蓋,聽者未離,或二者相反;⑾人書是深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另有人勸是人於是身盡苦入涅槃;⑿有人書是深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另有人對是人贊諸天乃至四禪八定及種種苦、樂,勸此人於是身取四果乃至辟支佛道;⒀說者自在無礙,聽者不然,或二者相反;⒁說者欲聽者隨自意,方與般若波羅蜜,否則不與;⒂者欲追隨說者如其意,說者不聽;⒃者為財利故,與般若波羅蜜,聽者不從,或二者相反;⒄說者欲至他方危命之處,聽者不隨去,或二者相反;⒅欲至他方谷貴無水之處,聽者不隨去,或二者相反;⒆欲至他方豐樂之處,聽者欲隨去,少因緣故不得去;⒇者欲過曠野,多諸豺狼,盜賊之處,聽者欲隨去,說者不允;(21)說者多有知識檀越,心生樂著,聽者少欲知足。因上二十一種兩不和台之事,不得書深般若波羅蜜,乃至正憶念,當知是為魔事。師徒宜應和合,以成般若大事。2.惡魔作大德比丘形像,到菩薩所,行似六波羅蜜魔事。惡魔作佛身金色大光,作佛身及比丘僧,現菩薩前,令菩薩等貪著因緣故,耗減薩婆若,不得書寫受持乃至成就波若波羅蜜。二、《釋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上1.十方現在一切諸佛常以佛眼視是深般若波羅蜜,因是深般若波羅蜜能生諸佛,能與諸佛一切智,能示世間相故。2.般若波羅蜜能生餘五波羅蜜,能生十八空,能生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能生佛十力乃至—切種智,能生四果羅漢乃至—切諸佛。所有諸佛已得、令得、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因深般若波羅蜜因緣故。3.佛因深般若波羅蜜,悉知無量無邊阿僧爁眾生心所行,知眾生攝心、亂心、染心、癰心、無染心、無嗔心、無痴心;知眾生廣心大心、無量心等。

《大智度論》卷七十提要

《釋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下。《釋問相品》第四十九。一、《釋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下1.因深般若波羅蜜,佛悉知一切眾生所作所行,六十二邪見等諸邪見,九十八結使等諸煩惱,是故說佛如實知一切眾生心數出沒屈伸。—切眾生心數出沒屈伸者,即所謂神及世間常、無常,世間有邊、無邊四句分別。此中沒者,即在家之人為愛結等諸煩惱所沒、名為沒;九十六種邪見,出家者名為出;屈者,不離欲者;伸者,離欲界。2.因深般若波羅蜜,佛知色等五眾相乃至空、無相、無作、無戲論等;佛知五眾如相,諸行如相,即一切法如相。一切法不出有為無為二法,五眾是有為法,五眾如,即是無為法。觀察、籌量、思維五眾能行六波羅蜜,是故說五眾是一切法如,一切法如即是六波羅蜜如,佛因得是如相故名如來.能教眾生令至涅槃。是如甚深,唯有阿坶跋致菩薩及具足正見人,漏盡阿羅漢能信。二、《釋問相品》第四十九1.般若波羅蜜之深相,是相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垢無淨,無所有為,無依止虛空相,此悉為般若之深相,佛為眾生故,用世間法說,非第一義諦。般若深相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不能破壞,因相不能破相、相不能知相、相不能知無相、無相不能知相故。2.般若波羅蜜為諸佛母,能生諸佛,能示世間相、示世間空、示世間不可思議,示世間離、示世間寂滅、示世間畢竟空乃至有法有法空,示世間獨空,是故諸佛依止般若波羅蜜住,供養、恭敬、讚嘆是般若波羅蜜。獨空者:十八空皆因緣相待,如內空內內法故名內空,若無內法,則無內空,十八空皆爾。是獨空無因無待,故名。3.般若波羅蜜多為大事故起,為不可思議事故起,為不可稱事故起,為無量事故起,為無等等事故起。諸佛大事者,指般若波羅蜜能救一切眾生,不捨一切眾生,能破一切眾生大苦惱,能與佛無上大法。不可思議者,指諸佛法、如來法、自然人法、一切智人法。不可稱者。稱名智慧,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輕薄,是故不能稱。無量者,一切眾生中,無有能量佛法、如來法、自然人法、一切智人法。無等等者,一切眾生中無有能與佛等者。

《大智度論》卷七十一提要《釋成辦品》第五十《釋譬喻品》第五十一《釋知識品》第五十二《釋趣智品》第五十三一、《釋成辦品》(經作《大事起成辦品》)第五十敘發起甚深般若波羅蜜因,為大事、不可思議、不可稱事、無有量事。般若波羅蜜含受檀等五波羅蜜、十八空、四念處,乃至佛十力、一切種智,因此唯有般若波羅蜜能辦聲聞、辟支佛、菩薩、佛法。至於如何能成辦此不可思議大事?因般若波羅蜜不取、不見、不著色等諸法,乃至佛無上法。當知菩薩摩訶薩能信解此深般若,是與善知識相隨,累種善根,多供養佛所致。最後,色慾界天子讚嘆般若波羅蜜及行是波羅蜜者,小乘賢聖智斷雖相當菩薩無生忍,但不如菩薩一日行深般若波羅蜜。以智慧、大悲、功德有深淺故。二、《釋譬喻品》第五十一以四喻說明行深般若波羅蜜失道與1.船壞棄木喻:船是行者身,木是般若方便,比如航行之船壞時,不取木器等救生晶。勢必葬身海底,求佛道者,雖有信樂,但不依般若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中道衰耗不得菩提。2.瓶未成熟喻:瓶是菩薩道,般若方便是火。比如壞瓶取水,破裂歸地。求佛道者,未與般若方便和合,不能受持六波羅蜜功德水,至無上道。3.船壞檢修喻:比如船未檢修,就持物航海,中途必遭沉沒。商客無方便力,則失重寶。求佛道者,雖有信等功德寶,不為般若波羅蜜守護,則失去一切種智大珍寶,墮聲聞,辟支佛地。4、老病不起喻:比如百二十歲老者患風寒冷熱雜病,無人相扶,難到終點。求佛道者,若無方便般若守護,墮聲聞、睥支佛地,不到佛地。三、《釋知識品》(經作《善知識品》)第五十二新學菩薩摩訶薩欲學般若波羅蜜,及餘五波羅蜜,當先親近供養善知識,從是處獲得關於般若波羅蜜等種種知識,於五陰乃至一切種智不取不著,所有六波羅蜜皆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然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發此心故,應:1.令生出離,住涅架岸,為安穩世間2.拔脫眾生無量煩惱,為安樂世間故。3.說法救護眾生,斷生死苦,為救世間4.拔除眾生憂悲苦惱,永離怖畏,為世間歸故。5.為眾生說色不生滅,空無依法,為世間依處故。6.說色非實?諸法畢竟空,為世間究竟道故。7.以八正道船引著涅架洲,為世間洲故。8.設不生滅等法接度眾生,為世間將導故。9.為說色趣,乃至—切種智趣空,非趣非不趣,一切了無可得,為世間趣故。四、《釋趣智品》(經作《趣一切智品》)五十二學般若波羅蜜,應知一切種智是眾生歸趣處。菩薩於眾生中生大悲心,常修般若波羅蜜。修般若波羅蜜,即修一切諸法,亦是無所修。再者,修般若波羅蜜即不受修、壞修。所謂一切諸觀有誤不受,法相有壞不起著心。若菩薩聞深般若波羅蜜,不怖不畏,不疑不悔,以空隨順一切智。何以故?色不礙空,空不礙色,色與一切智如,無二無別。

《大智度論》卷七十二提要

《釋大品》第五十四內容:闡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知般若甚深義理,當破著如心,審識佛道甚深易得,掌握無上道法。一、般若甚深義理佛初成道,心樂默然,不樂說法。因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甚深難見難解,為一切世間所不能信。是甚深法,色乃至一切種智,如相干等,無二無別。如虛空,如法性。不為受色等一切法說,舍一切法說,無可取相,是甚深般若隨順一切法,色空無礙,了不能得。為證知一切如相不分別異,論中引據須菩提如與佛如,同出一脈,隨順佛生,須菩提於漏盡中,常樂畢竟空,所行法不可破壞如虛空,佛法亦如是相,這表現在:1.如來如相與須菩提如相,皆是不來不去,是故須菩提隨佛生。2.如來如相與須菩提如相,即一切法相,亦無如相,是故須菩提隨佛生。3.如來如相,無異無別,須菩提如相亦爾,是故須菩提隨佛生。4.三世如、五眾如、六度如、十八空如、四念處如乃至一切種智如,如來如,一如無二無別。如來者,如實來到佛法中。二、破著如心首先四種破著,須菩提不從、不以、不離、不在色等如中,一切法皆歸空無所有,無隨生者,亦無隨生法。次舉六千菩薩因取如相別成阿羅漢因緣,即由過去不得般若無分別法,而實際作證。因此,同樣行修空、無相、無作,佛與聲聞乘的差別,在於有、無般若方便力;在於以無所得離相心行和有所得取相心行,來修布施乃至一切種智。三、佛道易得般若甚深難知,能於無上道登峰造極者寥寥無幾,余者皆退還,是甚深難得法,何以易得呢?體佛深意,無可得無上道,色等法畢竟空,如相無二。色、離色、色等如乃至法性、法住、法位皆於無上道無有退還。「入畢竟空門,一切法皆一相;出畢竟空,三乘則異。」①以諸法如,三乘本不可得。菩薩聞是如相,心中不驚、不沒、不悔、不疑,當得無上菩提。四、成就無上佛道之法於眾生行等心和慈心。1、行等心:於一切眾生中無偏無袒,用慈心、下意心利益眾生時,能通達無礙,無有惱心,如父母兄弟姐妹般愛敬慈念。2.行慈心:於一切眾生不起憎愛,唯加愍念,能以自作、教他、讚嘆、隨喜四法行不殺生等十善道;以此四法行四禪、四無量心等離欲凡夫法;以及行六波羅蜜乃至成就法住、法位,是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方便力。

《大智度論》卷七十三提要

《釋阿呣跋致品》第五十五《釋轉不退輪品》第五十六之上菩薩從初發心來,所行因緣、所得果報,是阿嗎跋致,受記必成佛,得不退轉。由此這兩晶一致論述信受般若波羅蜜者,當知阿呣跋致相。一、《釋阿稗跋致品》內容有二:1.自體功德驗相(1)不以凡夫、二乘為卑賤,不以佛地為高貴,入於等如中作相應利益語。(2)不著阿呣跋致,於一切法無行、類、相。(3)心入正位,決定外道無實見而不取戒、見行供天等事。(4)不擇下賤、八難處生,及受女身。(5)起大悲自作、教他、讚嘆、隨喜十善。(6)於夢中不起十不善業。(7)行六波羅蜜利生。(8)受持佛法、教化眾生,皆共回向佛道。(9)具足菩薩信力,於佛法中不疑不悔。(10)三業柔軟,慈業成就。(11)初禪不起五蓋。(12)常行寂滅,一切處無愛著。(13)守四威儀,一心護生,無破戒相。(14)資生物潔淨,無八萬戶蟲侵身致病,善根增益,身心清淨出二乘地。(15)不貪利養不貴他法,但貴佛道。(16)常行功德法,不生貪等六蔽心。(17)定慧合為一味,起諸妙法歸法性。2.魔事驗相:(1)魔化八大地獄巧言恐授阿呣跋致記,即授地獄記。」於心能斌不疑、不動、不驚。(2)魔化比丘勸止行修夕;波羅蜜乃至無上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能不隨他語,不為破壞而放棄已念,堅持淨修。(3)魔化比丘為說似道法,又化阿羅漢比丘說障道法,能不諍、刁;隨.視作助緣法,欣然照行佛道。如此,不離般若波羅蜜功德,心無退轉者則具中阿呣致行、類、相。二、《釋轉不退轉品》(經作《轉不轉品》)轉、依世諦,即轉二乘心,直入菩薩位;不轉,依聖諦,法無定相,——切歸無而無所轉。轉與不轉皆名阿呣致。是故當驗其相1.覺知魔毀訾無上道如虛空無形無實,是魔事,實令我遠離。我當以自相空莊嚴一切種智,教化令眾生皆得果位。且從始至終以堅固、不動、不轉心行六波羅蜜,當入菩薩位。2、若入初禪、二三四禪乃至滅·受想定禪,則出入自在。3、為了眾生,但修禪定不受妙果,隨所應而受身救度。4.唯念菩提。不貴諸法,身處四威儀無有失。5.身為白衣受五欲。是為方便攝客群生行檀等波羅蜜?與及於眾生中行四法,不生驕慢欺凌眾生。6.得金剛神王等常隨護持,增益功德。7.具信力等菩薩五根,知渚佛神通力等,非二乘等能得。8.為上人非為下人,——心上求佛道故。9.通諸法實相故,不行祝術等邪命法,梵行高潔。論中最後點明:阿呣跋致何以故為不退轉菩薩摩訶薩相?「於色相轉,於受想行識乃至聲聞辟支佛相,佛相轉。」①以是故,名為不轉。

《大智度論》卷七十四提要

《釋轉不退輪品》第五十六之下《釋深奧品》第五十七之上一、《釋轉不退輪品》承接上卷內容,論述信受般若波羅蜜者應知的阿呣跋致行、類、相貌。1.自體功德驗知:(1)細相:樂行空相而不分別五眾等決定相,不好說國事、官事等等世俗事。但說六波羅蜜度生法而不為六蔽事。安住法空卻不捨一法,引眾生趣入法性。近善知識,隨願往生,以方便力生欲界諸佛處。(2)細行:成就不動慧,安住內空等空中,於自證地中不生疑悔。起諸行事:教化眾生,淨佛世界,從佛植善聞法,達知法空,能起方便退魔及不墮二地。(3)愛樂三世佛法,捨身相護,不惜生命。(4)得聞持陀羅尼,受持佛法不疑不悔,聞畢不忘不失。2.魔事驗知:(1)魔化佛身妄加印證:「你無阿跋致相,當取聲聞地。」或妄授聲聞、辟支佛記,即時能覺知佛事。因為佛從不將人引趣二乘。從而心無退沒怖畏。(2)魔化佛身口吐妄言:「你所學經書是魔說。卽時能覺知魔事,不信他語,則知已得授記,安住於阿呣跋致中。論中最後說明:「菩薩雖從初發心已來,名阿呣跋致。阿嗎跋致相未具足故,不與授記。」②未得阿嗎跋致的原因在於:不是信少疑多,就是信多疑少。一、《釋深奧品》(經作《燈炷深奧品》)第五十七卷之上論述菩薩依般若波羅蜜,知阿呣跋致深奧處,悟諸法實相功德,觀因緣法畢竟空。1、阿呣跋致深奧處,即空義。所謂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染、離寂滅如、實際、涅架。—一切法都是深奧,以諸法如甚深故,能令阿嗎跋致菩薩離色處乃至離有漏無漏處涅槃。2.菩薩深入實相,甚深法同般若相應,觀察、籌量等,—念福德頓超劫數,況一日行般若波羅蜜功德遍滿恆沙,無以數計。離般若波羅蜜,所有恆河沙供養、布施、行修、回向功德,則不及一日般若相應行。3、—日行般若的殊勝利益,其因緣在觀法畢竟空。而不離般若波羅蜜行,起無量無邊福德。無量無邊不可得空,諸法實相便有不盡、無數等種種名。以不可說故,菩薩不離般若波羅蜜.不見諸法如增減,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便是諸法如寂滅相)。

《大智度論》卷七十五提要

《釋深奧品》第五十七之下《釋夢行品》第五十八《釋訶天品》第五十九一、《釋深奧晶》第五十七之下闡述菩薩依般若波羅蜜,能覺知佛道微妙心行關係,能安住甚深般若行處。1.初心不至後,後心不在初,菩薩摩訶薩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究竟依何心得?即非用初心,亦不離初心;非用後心,亦非離後心。引燈炷喻:炷火非初焰焦燃,亦不離後焰;非後焰焦炷,亦不離初焰。菩薩初發意來,行般若波羅蜜,從初地到十—地,地地增益得無上道。菩薩學是十地具足,其增益心,非初,非離初;非後,非離後;更非不滅不住心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生滅相,見論中數番難破,住滅歸如,如中無有分別。2.菩薩摩訶薩行深般若波羅蜜,於諸法如中依無處所行。是為菩薩第一義無念中行,不取行相及行無相行。若取相,相虛誑;若壞相,墮斷滅。一切法自性空故。雖然住自相空,為了利益眾生,起空、無相、無作三三昧。二、《釋夢行品》第五十八論述菩薩欲知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無分別夢中作業,當發淨國土願1、無分別夢中作山::首先由舍利弗與須菩提的對話中引出對「夢中作業實否」之爭辯:舍利弗:「菩薩摩訶薩夢中入三三昧,有益般若波羅蜜否?」須菩提:「晝夜夢中等無異。」舍利弗:「佛說一切法如夢,夢中作業不應集成①。」須菩提:「夢中業實有集成,晝夢之心無異,一切業皆從取相因緣而生,不取相則不生。」其次,舍利弗又提出「夢中回向無上菩提,是不是實回向」的疑問,須菩提因此問有深度,難作答覆,復而請教於彌勒菩薩,從上對話,總觀二人皆有所執,分別晝夢同異。而彌勒菩薩對此則是當答不答。「——切法乃至涅架,空無所得,不證故。」②因此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疑我得與非得,自知實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阿呣跋致菩薩,行六波羅蜜時,發二十九大願,一心唯行淨佛世界。見不淨世界相,願我國土無如是事。雖成佛得國土,心不著取。第一願,行檀波羅蜜時,見眾生受饑寒煎迫,願我成佛,國中無貧,滿足眾生需求,猶如六欲天隨心所欲。乃至最後願,我得六波羅蜜時,常念生死雖長,是事皆空,如夢中見,非實長遠,眾生雖多,亦無定實。如是行,近一切種智。三、《釋訶天品》(經作《恆伽提婆品》)第五十九敘述佛會上一女人名恆伽提婆,即時取淨國土願。以金銀華等種種供養具獻佛。佛當眾授其成佛記,佛號、國土皆名金華。是金華菩薩摩訶薩會,作佛時當如佛會。國土如其所願,無諸眾惡。並告阿唯說:「此女宿植福德善本,已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大智度論》卷七十六提要

《釋學空不證品》第六十《釋夢誓品》第六十一一、《釋學空不證品》第六十1.學空不證是菩薩大願所致。佛陀認為:「若菩薩摩訶薩具足觀空,先作是願,我今不應空法作證.我今學時,非為證時。菩薩摩訶薩不專攝心繫在緣中,是故菩薩摩訶薩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中不退,亦不取漏盡證。」①菩薩不僅行空觀時不作證,行其他任何一法亦是如此。作是念:我是學時.非是證時。譬如有翼之鳥,飛騰虛空而不墮墜,雖在空中亦不住空。2.菩薩不捨眾生故,學空不證。眾生因長夜著我相、四顛倒、得法、行諸相故,造種種罪業,流轉生死。菩薩不捨一切眾生故。作如是願.我不應舍一切眾生,一切眾生沒在無所有法中,我應當度!因此,菩薩雖學諸法相,學實際、學如、學法性、學畢竟空乃至自相空及三解脫門,終不中道墮落。3.學空不證是菩薩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的先決條件。佛陀認為:若菩薩摩訶薩學六波羅蜜,學內空乃至無法有法空,學四念處乃至空、無相、無作解脫門,學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大慈大悲、學十八不共法,如是智慧成就、若著作法、若住三界。無有是處。所以,佛在菩薩學助道法,行助道法時?總是用「云何學是法,觀空不證實際」作為準繩,加以考問,,不能說阿呣跋致相,不能示,不能答者則沒有入道;能說、能示、能答阿呣跋致所學相,當知已學菩薩道入薄地。這裡所說的阿呣跋致相,指不退轉相,即學空不證,所謂菩薩道入薄地,即諸佛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二、《釋夢誓品》(經作《夢中品》)第六十一1、從八個方面描述阿坶跋致菩薩相。①夢中不貪二乘。②夢中解佛為大眾說法義。③夢中見諸佛神通變化,廣作佛事時能領會實相。④夢見三惡道不驚不怖、亦不憂惱、覺已為眾生說三界如夢。⑤夢中自淨其國土,令無三惡道。⑧滅夢中地獄火。⑦以咒滅白晝火。⑧不為非人所持所惱。2.敘述菩薩遠離六波羅蜜及方便力,不久行四念處乃至不久行空、無作、無相三昧入菩薩位為諸魔所嬈之相。①不親近善知識。②不能辨魔化身。③著諸法名相,輕蔑餘人。④不知其遠離行,起增上慢。3、敘述菩薩善知識。①諸佛、菩薩、阿羅漢是菩薩善知識。②六波羅蜜是菩薩善知識。③如、實際、法性是菩薩善知識。三乘聖人用六波羅蜜等法,令菩薩奉行,得以成佛。

《大智度論》卷七十七提要

《釋夢誓品》第六十一之下《釋魔愁品》第六十二《釋等學品》第六十三一、《釋夢誓品》第六十一之下闡明學般若波羅蜜,當正觀、正行、實證般若波羅蜜相,得無上道。正觀般若波羅蜜相,如虛空相,無所有相,一切法及法相,都是究竟空、離相,本無垢無淨,而知有垢淨。何以故?眾生長夜顛倒,行我、我所垢心。若依實智觀察,我、我所心畢竟虛誑,況依之而起的惑業?自相本空,無垢知淨。菩薩行是不著相般若實法,能降伏一切,近無上道。菩薩能如所說般若履行,即不僅讀誦、憶念、開演般若,而且不捨菩提心,雖然未得無上道,但已是一切眾生福田。佛常令弟子行二事:聖賢默然及說法。行般若,心無餘語,若有所語,但說般若波羅蜜,如貧人失摩尼寶,常自憶念般若波羅蜜,不離無上佛道之心。行般若時,聞般若性空離,不增不滅,非一非異,無懼無疑,是為正行般若波羅蜜。如是推證:空、離空、般若乃至法相、實際等,無有一法行般若,以不見行者、行法、行處故。證得無生法忍,授記成佛,亦不見受法、受者,而無有一法得以授記。須知得無上道,般若波羅蜜中,無憶想分別。二、《釋魔愁品》第六十二讚嘆行深般若波羅蜜之大威德,惡魔不能侵擾。佛陀肯定般若波羅蜜功德:「如是,如是!聞是深般若波羅蜜,乃至不雜余心心數法者,不從小功德來。」①是眾生受持、讀誦、親近、正憶念、如說行般若波羅蜜的福德勢力,勝於帝釋、閻浮提修道乃至菩薩無方便力者。以其不斷佛種,不學聲聞、辟支佛學,行般若波羅蜜。菩薩得是般若波羅蜜時,魔大憂愁,如箭穿心。是惡魔為菩薩怨賊,假使行不淨心,所謂心不信解、意疑、遠離善知識、般若波羅蜜等等,乃至同學共斗結恨,魔則見孔趨入;深清淨心,行菩薩道,魔就不得其便了。三、《釋等學品》第六十三論述學般若波羅蜜,應知菩薩所學處一一甚深同心等法。菩薩住內空、外空乃至自相空。心得平等無二.成無上道。這就等於說,學無上道,為色等乃至一切種智滅、盡、斷;為色等諸法如、如來如不可證、不可滅、不可斷。如是學如,即學無上道,亦學六波羅蜜等。若學六波羅蜜?則盡諸學邊,得如是利益:無量智慧具足,不為魔伏,直到住阿嗎跋致地等。論中廣作說明。此非下劣人能學,更非大多數人能如是學。菩薩學般若波羅蜜時,不生慳貪等六蔽,甚至不取無上法相心。一切無有所得。般若波羅蜜攝余諸波羅蜜,是諸法最上。學是般若波羅蜜,於眾生中第一,能近菩提。當以無所作行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七十八提要

《釋淨願品》第六十四《釋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上一、《釋淨願品》(經作《願樂隨喜品》)第六十四l、對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者,其餘眾生應當願樂。龍樹菩薩認為:「行菩薩道者,是人雖事未成就,能勝一切眾生,何況成就!……勝,名不必一切事中皆勝,但以一發心,欲作佛度眾生,是事為勝。」①是以心生隨喜,願他成就佛法、自然法或聲聞法,不令退還。2.對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生隨喜心,自令心好,亦不著福。並得不可稱量福德、常遇諸佛、不遇惡塵等果報。假如無隨喜心,積聚諸惡,盡成魔眷。以是因緣,善男於、善女人於初發意菩薩善根,於久發意,阿呣跋致,—生補處善根,以非心非離心,隨喜回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是中不見有隨喜心、回向心可得,亦不見諸法有一定相,畢竟空故,不墮有無。般若波羅蜜乃至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畢竟離相,對此佛陀這樣分析:「若一切法定有相非空者,則是常法不生相,從未來至現在,從現在至過去。」②以一切畢竟離故,通達無礙,成無上道。4.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羅蜜,說難不難,何以故?是菩薩摩訶薩不得是義可作證,亦不得般若波羅蜜作證,亦無作證者。所以,菩薩安住於諸法實相中,不作分別:「佛道近我,二乘離我。」等等,得無分別之心,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二、《釋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上比較悲空二法的關係,闡示行般若波羅蜜,知生空難度而能度。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為行無真實法。所謂觀世間一切,般若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都虛誑不實,況真實法?菩薩於此甚深平等法處不取證,即於無住處不住,是不為難;能知眾生空無所得而行度,即於顛倒住處而能不著,是事為難。救度眾生,如度虛空,虛空相即虛誑相、離相,眾生也是如此,從有為法假名而生,住顛倒處,所以能不生依著頗難。假如能知色等法空,眾生亦空,為利益大莊嚴皆畢竟空,一切從妄所生,心能不驚不沒,如人見自身影,知影從已身射出,卻不生奇,是名真行般若波羅蜜。菩薩能如是度空,如是行般若波羅蜜,得諸天等敬禮,諸佛護念,不為魔破。

《大智度論》卷七十九提要

《釋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下《釋囑累品》第六十六一、《釋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下論述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成就悲空所得利益之法。1.魔不能壞。論主認為,菩薩行悲空二法,如日月相須。但有悲心,心沒顛倒;但觀法空,則墮斷滅。「是故佛說二事兼用、雖觀——切空而不捨眾生,雖憐愍眾生不捨一切.空。」①能如所說行,為諸佛護念,則善根不滅,金剛常護,渚魔不遂。且能增益功德,得諸天慰喻,及為眾生無依作依、無救作救,冥者作明,盲者作眼等利益。2.常得諸佛稱讚名字。女口釋迦佛說法時常贊寶相、屍棄二大菩薩以及阿虱佛菩薩;十方佛說法時,亦對妙行等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淨修梵行等希有功德,極稱揚讚嘆其名。並且,從初發意乃至無上道以來,行清淨行菩薩、阿嗎跋致菩薩.甚至,雖未授記但行般若,能信解諸法妄相,不堅固相,通無生相空者,皆是佛所讚嘆的對象。聞般若波羅蜜就得如是利益,況信受奉行者住一切種智中,亦住如畢竟空中。3.釋提恆因贊空無礙般若法。「須菩提所說,但為空事,無所拄礙。譬如仰射空中,箭去無礙,須菩提說法無礙亦如是。」②二、《釋囑累品》第六十六論中以分別、因事讚嘆、付囑稱揚、顯示四事,闡明般若波羅蜜微妙最上功德利1、先肯定須菩提在聲聞弟子中空行最勝,愛樂善巧說空,但比起菩薩行般茬波羅蜜,百千萬億,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因為「諸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過聲聞、辟支佛地入菩薩位.能具足佛法,得——切種智,斷一切煩惱,作佛。」⑧最為尊、妙、上。2.因事讚嘆:因八百比丘一齊發心學無上行,即時得授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記事,而讚嘆行般若波羅蜜的功德利益。3.付囑稱揚:佛以般若波羅蜜囑累阿難,好比大富長者命終,獨以如意寶珠授與寵兒,令識無價之寶,盡心守護。受持讀誦甚深般若波羅蜜,亦當如此,如護三世諸佛菩提,忘失一句,其過甚大。因為三世諸佛皆從般若得,是諸佛無盡甚深寶藏,能疾近菩提。菩薩用般若一句教化眾生殊勝功德,不可言盡。4.顯示:先顯神足示諸法空,表般若無著相:佛之囑累本無所著,因愍眾生才有囑累。諸法本無知、無見、無作,無動、不可摸、不思議、稱微妙無上之般若學,又以其功德無盡,法法不生故,般若義無有窮盡。然以章句卷數有限有量才有囑累。次顯覆面舌相,令生信解,受持般若波羅蜜。是般若波羅蜜為三世諸佛妙法,行是波羅蜜,能入陀羅尼門,持一切法,受持般若波羅蜜,即受持三世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論》卷八十提要

《釋無盡品》第六十七《釋六度相攝品等》第六十八之上一、《釋無盡品》(經作《不可盡品》)第六十七論述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應以虛空不盡觀十二因緣。猶如虛空無盡,般若波羅蜜亦不可盡。此中有二大因緣:①觀色等不盡。佛陀認為:「色不可盡故,般若波羅蜜應生……。」①因為色等真相即般若相,色中生不可求,無生則不可盡,余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亦爾。是故般若波羅蜜不盡。②觀無明、行等十二因緣究竟空,不可盡。十二因緣所生法,不得定相,畢竟空寂,正像虛空常住,無有法縱常因緣生,謂不可盡。論中例舉十二因緣中「老相」實不可得,推求十二因緣的根本相從虛妄假名有。如說面皺發白,此色相非老者專利,少年亦有。余等理由,論中廣明。③是相無有定實,無相故如虛空不盡。是甚深觀,為坐道場菩薩得。《般若經》說:「菩薩坐道場時,觀十二因緣不生不滅,如虛空相不可盡,是為菩薩不共中道妙觀。」菩薩住畢竟空觀十二因緣,能滅諸邊顛倒,過二乘,得一切種智。以虛空不盡觀十二因緣,不見色等有無,不見行般若法乃至一切種智,魔不得遂。菩薩行是無所得般若波羅蜜,所有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皆回向薩婆若,具足檀等六波羅蜜。二、《釋六度相攝品等》第六十七之上論述菩薩有方便力,行一波羅蜜,能攝五波羅蜜。1.住檀波羅蜜取五波羅蜜:菩薩在布施時,身、口、意三慈業成就,根本戒得具,取尸羅波羅蜜;施時能忍耐受者心癰打罵,不生怨恨,取羼提波羅蜜,施時反將受者癰辱已身之舉,促進身心勤勉,增益布施。取毗黎耶波羅蜜;施時不望利樂果報,唯是一心攝念佛道,取禪波羅蜜;施時入實相畢竟空中,不生益與無益分別,取般若波羅蜜。2.住尸羅波羅蜜取五波羅蜜:菩薩持戒時,三善業生布施福德,不趣二乘,取檀波羅蜜;持戒時寧願被割截身體,也不動一絲癰心;更不犯身口惡業,取羼提波羅蜜;持戒時,為具足五波羅蜜,為令眾生離苦得樂,身心不懈,取毗梨耶波羅蜜;持戒時,為斷惑而攝心四禪,為眾生而不住二乘,取禪波羅蜜;持戒時,由於定心清淨,知諸法如實相,為虛誑不足取,因是智慧,悲心本願不取二乘,取般若波羅蜜。

《大智度論》卷八十一提要《釋六度相攝品》第六十八之下本卷繼上卷闡述六波羅蜜之間的關係,菩薩住任何一波羅蜜,即具足餘五波羅蜜。一、菩薩住羼提波羅蜜具足餘五波羅蜜菩薩從初發心到坐道場,住忍辱時,布施一切眾生,盡皆與之,忍諸煩惱,是名住羼提具足檀波羅蜜。菩薩住戒生忍,自攝其心,持戒亦不捨二乘地,是名住羼提具足尸羅波羅蜜。菩薩住羼提時,若自集功德,若度眾生,若有障道因緣,發心不懈,不退不沒,是名住羼提具足毗梨耶波羅蜜。菩薩以忍辱力故,入初禪乃至四禪,不以著心回向薩婆若,是名住羼提具足禪波羅蜜。菩薩住眾生忍、法忍中,知畢竟空,不以寂滅作證,乃至一切智,是名住羼提具足般若波羅蜜。二、住毗梨耶波羅蜜時具足餘五波羅蜜菩薩從初發心乃至坐道場,身心精進,教令具足財法二施,當有不得之念。若無人得度者,心不悔不沒,不取涅槃,是名住毗梨耶具足檀波羅蜜。菩薩舍十不善道,自不殺生、邪見,教人亦不,讚嘆不者,是名住毗梨耶具足尸羅波羅蜜。菩薩住毗梨耶時,若有割截身體,破我者,無我無眾生想,為眾生而受身,隨其所取,念諸法實相,是名住毗梨耶具足羼提波羅蜜。菩薩住毗梨耶時,離不善法,入初禪乃至四禪,入慈悲喜舍,乃至入非有想非無想處,持是禪無量、無色定,不受果報,日夜精進,以六波羅蜜成就眾生,是名住毗梨耶具足禪波羅蜜。菩薩以精進力故,得禪波羅蜜,生神通力,具足功德,取智慧,於法無所著,是名住毗梨耶具足般若波羅蜜。 三、菩薩住禪波羅蜜具足餘五波羅蜜菩薩住禪波羅蜜,心不亂,行財法二施,自施亦教他施,讚嘆他施,是名住禪具足檀波羅蜜。菩薩不生三毒心,修行一切智相應心,是名住禪具足尸羅波羅蜜。菩薩因禪定力起神通,導利一切眾生,觀色等如聚沫,無我,眾生,受者想,是名住禪具足羼提波羅蜜。菩薩離五欲及不善法,入初禪乃至四禪,得神通力,親近供養諸佛,種善根,成就眾生,是名住禪具足毗梨耶波羅蜜。菩薩住禪波羅蜜,不得色乃至一切種智,心調柔不動,觀察諸法實相不生不滅,常一心行薩婆若,是名住禪具足般若波羅蜜。 四、菩薩住般若波羅蜜具足餘五波羅蜜菩薩住般若中,觀布施等一切法空不可得。佛,眾生平等施,生種種好心,知諸法實相,是名住般若取檀波羅蜜;菩薩住般若不生二乘心,自不殺生、邪見,亦教他不殺。讚嘆他不殺,是名住般若具足尸羅波羅蜜。住般若中,隨順法生忍,於一切法無相,亦無我及眾生相,是住般若中具足羼提波羅蜜。住般若中,自精進具足波羅蜜,為眾生說法,令行六波羅蜜,令得阿耨菩提,是名住般若具足毗梨耶波羅蜜。住般若中,除諸佛三昧,入餘一切三味,逆順出背舍。九次節定,師子奮迅三昧,入超越三昧。住超越三昧,得諸法等相,是名住般若中具足禪波羅蜜。菩薩住任何一波羅蜜時,皆持其功德與眾生共之,回向阿耨菩提。

《大智度論》卷八十二提要

《釋方便品》(經作《大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上本卷主要讚嘆般若波羅蜜方便力的甚深希有。一、般若波羅蜜最上最尊l、以日月、轉輪聖王譬喻般若波羅蜜。日月照四天下,多有所益。轉輪聖王若無寶輪,不名轉輪聖王。若離般若亦如是,則餘五波羅蜜不得名字。般若波羅蜜為前導,則三輪體空,亦能具足五波羅蜜。又以健將善戰、器仗具足,不畏強敵,譬喻說明若離般若波羅蜜,則魔若魔天等易壞之。以小國王隨轉輪聖王,一切川流皆隨入大海譬喻,說明五波羅蜜隨順般若波羅蜜,則五波羅蜜及一切善法隨入薩婆若。若入般若波羅蜜,則諸波羅蜜無差別,畢竟空故。2、—切法雖自性空、無差別,菩薩為度眾生故,依世諦以無分別中說分別法,而行六波羅蜜之方便力。3、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若取相,若著相;若著般若波羅蜜畢竟空、無性;若著菩薩所行道;若念諸法無受相,諸相滅故.亦為他開示、演說,皆與般若波羅蜜相違。一切法不取不捨故。二、為何修般若波羅蜜1、一切道種智(薩婆若)是菩薩道,二惟 明乘道非道。菩薩欲得阿褥菩提,當習行六波羅蜜。習行六波羅蜜又以般若波羅蜜為前導,則能離二乘地,住薩婆若。住薩婆若以六波羅蜜功德,回向阿耨菩提,與眾生共之,則具足修六波羅蜜及慈悲心功德。因為般若波羅蜜為度無量眾生故,利益阿僧爁劫眾生故起,所以應修般若波羅蜜。2、菩薩欲不隨他人語,應當學般若波羅蜜。欲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坐道場轉*輪;欲於諸法得自在,欲為十方諸佛所念,應當學般若波羅蜜。菩薩行六波羅蜜,應持此功德與眾生共之,面向阿耨菩提。三、略說三種智所謂廣相:即是別相。從八萬四千法聚以來無量佛法。所謂略相:即是總相。乃至小品中一品,一品中一段。1、菩薩若欲得阿耨菩提,應學略廣六波羅蜜,則能知諸法略廣相。2、菩薩知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如相,實際、法性相,當學是略廣相。3、菩薩知一切法不合不散,當學諸法略廣相。如、法性、實際、不合不散是略廣相四門,是名略攝般若波羅蜜。略攝門是安隱道故,是一切菩薩所應學。

《大智度論》卷八十三提要

《釋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下《釋三慧品》第七十之上一、《釋方便品》本品主要論述菩薩住般若波羅蜜,所得功德利益。菩薩如般若波羅蜜所說學,則能得一切種智。如論中說:「是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所有魔事欲起即滅。」①所以菩薩欲成就方便力,當如般若波羅蜜所說行。若如是行、習、修般若波羅蜜,則有無量無邊諸佛,念是行般若波羅蜜菩薩。因為過去、未來、現在諸佛皆是般若波羅蜜所生。若菩薩如般若波羅蜜所說行,常不離薩婆若,彈指頃,是福德甚多,勝於教十方恆河沙等世界中布施、持戒、禪定、智慧乃至教令得聲聞辟支佛。若住如般若波羅蜜所說,是菩薩是阿坶跋致,為諸佛所念;方便成就;親近供養諸佛、種善根,與善知識相隨,久修六波羅蜜乃至佛十力、一切種智;住法王子地,滿足諸願,常不離諸佛,諸善根,從佛國至一佛國;辨才無盡,具足得陀羅尼,色身具足、受記具足;菩薩善知字門、非字門、一言、多言乃至一切種智,善知分別三乘。若如般若波羅蜜所說六波羅蜜,與五波羅蜜和合,不久當得薩婆若。二、《釋三慧品》1、為何名為行、生、修般若波羅蜜五眾是一切世間心所行結縛處,涅架是寂滅相。菩薩從寂滅出,住六情中,還念寂滅相,知世間諸法如虛空,虛誑不實,是名行般若波羅蜜。行般若無定相故,不可得說若有若無,言語道斷。能觀世間如虛空,常不常,有無皆不可得故,是名生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舍一切法,不著相故,修諸法破壞故,名修般若波羅蜜。常不捨薩婆若心,不令余念得入,心心數法不行故.名為行、生、修般若波羅蜜。破有為三相故說無生、無滅、無住異。無為更無別相。辨證不應心心數法。2、云何行、修般若波羅蜜①菩薩修般若波羅蜜應如如相(法性、實際)學一切法不可說,因不可分別;學色乃至一切智,一切法不可得故;不增不減,諸法不生不滅故。②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能觀諸自相空,所謂色、色相空,乃至阿耨菩提、阿耨菩提相空。般若波羅蜜體不可得,行者,行處不可得,一切戲論不可得,法空,眾生空故,菩薩不行般若波羅蜜是名行般若波羅蜜。⑧無所得、有所得平等故,菩薩不住有所得、無所得中修六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是名行般若波羅蜜。④一切法無所為、無所作,般若波羅蜜、阿耨菩提、菩提亦如是,無作無起故。菩薩應如是無相無起無作中行般若。

《大智度論》卷八個四提要

《釋三慧品》第七十之下一、菩薩行般若波羅蜜若諸法無所為、無所作、不應分別三乘。凡夫愚人不聞聖法,著五眾等一切法。菩薩為度眾生生死,以五眼觀色乃至阿耨菩提不可得,故知字無眾生可度。譬如佛所化人,不住有為相、無為相。化人亦有來有去,亦坐亦臥。化人行六度、四無量心等。無有三聚眾生。佛亦如是知諸法如化,如化人度眾生實無眾生可度。1、佛能有所作,化人亦能有所作,所以佛與化人無差別,諸法法相無異故。譬如過去有佛,為欲度眾生故,化作佛已,而自滅度。化佛住半劫作佛事,授應菩薩行者記已滅度。化人實無生無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當知諸法如化。2、佛與化佛皆以諸法實相故,與一切眾生及天人作福田。置是佛及化佛所種福德,但以敬心念佛,是善根因緣,乃至畢苦其福不盡。3、菩薩應如是行般若入諸法實相。般若相,菩提相,諸法實相不應壞,以名字相故說諸法,欲令眾生解。佛不壞諸法相,一切法實無相無名。若有為法但名相等,是名相,名相相空,所以菩薩行中道般若得一切種智,轉*輪,以三乘度脫眾生,是名相。名相無法、無滅,無住異。二、佛說三種智三種智: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l、一切智:是聲聞、辟支佛智。一切、名內外、十二入,是二乘總相智,皆是無常、苦、空、無我等。2、道種智:是諸菩薩智。三十七道品及六波羅蜜是。菩薩法應引導眾生,著大道中。3、一切種智:是佛智。一切三世法中通達無礙智,知大小精粗,無事不知。三、般若波羅蜜義l、得第一度,一切法到彼岸;般若中,一切法分別、籌量、推求、破壞一切法,乃至微塵,是中不得堅固;以諸法如、法性、實際,皆入般若中.是名般若波羅蜜。2、般若波羅蜜中不可得故,般若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能生一切法.一一切樂說辨才,一切照明;一切魔天、二乘、外道、惡人不能壞菩薩行般若波羅蜜。3、菩薩為甚深般若義故,應行般若波羅蜜。所謂般若義,是無常義,若、空、無我義,十—『智義等。4、貪慾等諸煩惱是非義,六波羅蜜等善法是義;色等法無記故,非義非非義。深般若中義非義不可得。菩薩學是無為般若波羅蜜,當得一切種智,不以二法得。

《大智度論》卷八十五提要

《釋道樹品》第七十一

《釋道樹品》第七十二

《釋善根品》第七十三

一、《釋道樹品》1、菩薩求阿耨菩提,度著吾我顛倒眾生,眾生不可得,甚為難得。譬如人慾於虛空中種,亦甚難。譬如種樹人,初不識樹之根莖、枝、華果,愛護灌溉,待長大,葉華果實可用。菩薩為眾生求阿耨菩提,漸行六波羅蜜,得一切種智,成佛樹,以葉華果益眾生。菩薩以此度眾生因緣故斷三惡道種,諸難、貧窮下賤,斷三界,所以說菩薩如與佛如一相。菩薩學是如般若波羅蜜,能具足一切法如,能以種種門令眾生得解,於一切法如自在,能善知眾生根,然後說法教化,利益眾生,入無餘涅架。2、一切種智無法緣,念為增上,寂滅為行,無相為相,是名一切種智緣,增上、行相。一切智無法,因自性無故。菩薩能學諸法無性,亦能淨佛世界,成就眾生,知世界眾生亦無性,即是方便力。菩薩當知一切無所有相,是名菩薩方便,故當行無所有般若波羅蜜。如布施,施者,受者及菩薩心無法,乃至一切種智。一切法無作者故。菩薩為眾生離著所有法故,以世諦故為眾生說若有若無,非第一義。二、《釋菩薩行品》1、般若攝一切法,般若即是菩薩行。一切菩薩道,以悲心及智慧,為阿耨菩提善行是菩薩行。於諸法不分別空、實、有為、無為、阿耨菩提、滅戲論不二相,是名菩薩行。2、知諸法實相義;得諸法實相;通達實義;如實如一切法,故名為佛。3、空義;如、法性、實際義;名相言說文字;菩薩實義不可壞、不分別;諸法實相不誑不異,是名菩提義。無量佛法法盡名菩提。菩薩行六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於諸法無得無失,無增無減,無生無滅,無垢無淨。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不以二法行。一切凡人著二法故,不能增益善根;菩薩行諸法實相,所謂不二法,從初發心乃至後心,增益善根。最後略說諸佛、大菩薩、阿羅漢等善知識相。三、《釋種善根品》論中著重辨析不供養諸佛、不具足善根,不得善知識,不得薩婆若。菩薩以方便力,雖供養諸佛、種善根,不得真知識,不供養更不能得。六波羅蜜亦如是。菩薩從初發意,行檀、尸羅、羼提、毗梨耶、禪、般若,應薩婆若念,不生有此六波羅蜜想,觀一切法自相空,無生、無定相,無所轉,入諸法實相,所謂一切法無作無起相。菩薩成就方便力故,增益善根,則行六波羅蜜,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不受, 世間果報,但欲救度一切眾生故而行六波羅蜜。菩薩若離方便力,所種善根不具足,不常隨善知識教。

《大智度論》卷八十六提要

《釋遍學品》第七十四《釋三次第學品》(經作《三次第行品》)第七十五之上一、《釋遍學品》l、菩薩大智慧成就,行是深般若波羅蜜,不受世間果報。因為菩薩於諸法性中不動。觀色等五眾是常無常、苦樂、寂滅不寂滅、涅架不涅槃,是戲論。釋此諸戲論相,破常樂寂滅涅槃相,論證色乃至一切種智不可戲論。菩薩能如是行無戲論般若波羅蜜,得入菩薩位。2、佛以見諦道中八人為譬喻,說菩薩應偏學諸道入菩薩位。菩薩觀諸道,入菩薩位,得一切種智,斷煩惱習,得佛道,種種因緣度一切眾生。菩薩應先具足學一切道,道智具足已,應分別知眾生深心,隨眾生心如,應說法。這樣,道種智及諸助道法,皆攝在般若中,所以菩薩當行道慧般若。3、若四念處乃至阿耨菩提,是一切法皆不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譬如虛空,無所取,無所舍,自相空故。菩薩以智見如法,學是諸般若波羅蜜,不得諸法相。有佛無佛,諸法一相,性常住。菩薩不學相無相,是修般若;修諸法壞,是修般若;修一切煩惱習壞,是修般若。《釋三次第學品》所謂三次第學,即是無有法者,則有順忍乃至斷一切煩惱,入菩薩位,則得一切智。若有法相,不得順忍,以此修道煩惱不斷則不入菩薩位,則不得一切種智。若無有法相,則有順忍乃至斷一切煩惱習。須菩提恐人於諸法相不得順忍,多疑多惑,以般若垂訖,種種因緣重門。菩薩修般若波羅蜜時,無有法相,非法相,即是菩薩順忍,亦即是菩薩道果,所以當知一切法無所有性。佛自說行菩薩道修波羅蜜時,離諸欲,惡不善法乃至第四禪,不念有諸禪,不念有神通,用一念相應慧得阿耨菩提。因為諸禪、神通等無有性,若自性,若他性,皆無所有性,所以佛於神通,知無所有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大智度論》卷八十七提要

《釋三次第學品》第七十五之下《釋一念具萬行品》(經作《一念品》)第七十六一、《釋三次第學品》1、以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故當知是新發意菩薩,雖無量劫發意未得諸法實相,皆名新學。菩薩於諸法無所有性中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得阿耨菩提。初發意菩薩從諸佛聞,若從多供養諸佛菩薩聲聞辟支佛聞,得無所有故,是名佛,是名一切賢聖;皆因涅架故而有差別。菩薩發意令一切眾生行於有相,令住無所有中。新發意菩薩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為度一切眾生故,如過去諸佛所行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則應學六波羅蜜。行六波羅蜜時,自作教他作,讚嘆作者及所作功德。如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自行六波羅蜜,亦教他人行六波羅蜜,讚嘆六波羅蜜功德,歡喜讚嘆行六波羅蜜者。菩薩以是檀波羅蜜等六波羅蜜因緣及方便力,過二乘地,入菩薩位,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不可得,自性無所有故。2、菩薩從初發意以來,以一切種智相應心,信諸無所有性,修六念,經中分別說如何修六念。六念是初次第行,易得易行。所謂六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菩薩於是六念是名次第行、次第學、次第道。3、次第法不能離於空。一切法無所有性,則是無道、無智、無果。色等一切法,但從因緣和合,假有其名,無有定實。二、《釋一念具萬行品》1、以一切法性無所有故,菩薩為眾生求阿耨菩提,諸有得、有著者,難得解脫。無所得即是道,即是果,即是阿耨菩提,法性不壞故。以諸法無所有相故,得菩薩初地乃至十地.有報得五神通,無生忍法、六度,成就眾生,淨佛國土,亦以善根因緣故,能利益眾生。六度及神通無有差別,依眾生故,分別說。菩薩行般若時,布施、施者、受者皆不可得而行布施。餘五波羅蜜亦如是。菩薩無所得而行布施時,一切魔若魔天不能壞。2、菩薩所修六波羅蜜乃至八十隨形好,皆不離般若波羅蜜故,不二相故,一念中具足行六波羅蜜乃至八十隨形好。例如菩薩欲具足檀波羅蜜,一念布施中攝一切善法。布施等諸功德無障礙故,於中無所不能,無所不作,住無漏心,於中不見相,不見施者、受者、施物.故能一念中具足萬行。余法亦如是。3、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無相、無作、無漏心行六波羅蜜,面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不受世間果報,心生所願,隨意即得,是於無相、無得、無作中具足六波羅蜜。經中詳細委悉於無相、無得、無作中具足六波羅蜜,又先品中已廣說,在此不更解。

《大智度論》卷八十八提要

《釋六喻品》第七十七

《釋四攝品》第七十八之上一、《釋六喻品》本品論述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知一切法無相,住五陰如夢如響、如影如焰、如幻如化,住是中無相、無分別、自相空諸法中行六度。具足無相六波羅蜜已,能得大利益,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l、菩薩無相布施時,布施無相,受者無相,所得果報亦無相。2、菩薩無相持戒時,戒不缺、不破、不雜、不著,亦不著持戒果報。是無相戒具足一切戒。3、菩薩住生忍和法忍能具足無相羼提波羅蜜。所謂生忍,指菩薩初發意乃至坐道惟 明場,於其中能忍受一切加害,不生一念惡。所謂法忍,指菩薩少許不善法亦不生。4、菩薩無相精進亦包括兩個方面,一是身精進,二是心精進。以身精進故起神通,供養諸佛,饒益眾生,令住三乘。以心精進,入八聖道分中,具足一切種智。5、菩薩行禪波羅蜜時,不見三界亦不見有是禪,不見入禪者,亦不見入禪者所用之法菩薩善學諸空,諸空亦空,能入菩薩位。6、菩薩行無相般若時,知諸法與般若波羅蜜,無二無別,因為諸法入如、法性、實際無分別。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五陰如夢如響、如影如焰、如幻如化而能行六波羅蜜,是菩薩近實相故,不取相,不著相,則能於檀波羅蜜一念中具足行諸善法,其餘五波羅蜜亦如是。二《釋四攝品》之上本品論述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法.攝取一切眾生。四法中,布施是重點。布施能攝三事故,布施教化眾生,則無所不攝,故於四事中多說布施。1、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方便力,於慳法中拔出眾生,教令行檀波羅蜜,持此功德,教令持戒、禪定。眾生持此布施、持戒、禪定及其果報,以種種因緣入無餘涅架及涅架道中。菩薩於不同眾生能得何種道果,教令住是中。至於布施的對象,佛、聲聞、辟支佛乃至凡夫,下至禽畜皆無分別,等一布施。因為一切法不異,無分別故。菩薩因廣行無相布施故,當得無分別報,即一切種智。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財法二施攝取眾生,各盡所須而與之。菩薩財施已,教三歸依,受五戒,教初禪乃至教阿耨菩提。法施有世間,出世間二種。所謂世間法施,諸餘共凡夫所行法。如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所謂出世間法施,不共凡夫法同。如四念處、四正勤、佛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其餘三攝見下卷)

《大智度論》卷八十九提要

《釋四攝品》第七十八之下

《釋善達品》第七十九一、《釋四攝品》上卷已說布施攝,本卷接說愛語、利行、同事三攝。2、愛語攝者,指菩薩摩訶薩以六度為眾生說法,作是言:汝行六波羅蜜,攝一切善法。3、利行攝者,指菩薩摩訶薩長夜教眾生令行六波羅蜜。4、同事攝者,指菩薩摩訶薩以五神通力故,種種變化,入五道中,與眾生同事。以上四攝,既是第一義說,又是方便說。因為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為眾生說法,法,法性、菩薩、菩薩法,乃至眾生皆不可得,是第一義。如佛所化人,無心、無心數法,不分別破壞諸法,如實說法。菩薩四攝是與般若波羅蜜相隨的,所以在此意義上,四攝不可得。但是佛為眾生說法,令其得惟 明解,說世俗諦亦說第『諦。以世諦故,分別有善惡果報及諸聖果。以第一義諦故,色等法不離法性,無分別。佛陀說法,往往是不離於空而廣演色等諸法的,佛說四攝時,也是如此。二《釋善達品》所謂善達,是指菩薩善能通達諸法實相。即菩薩知一切法如幻如化,無三毒等煩惱,而心、心數法等則皆是先世虛誑顛倒法因緣生,不信、不隨逐。菩薩以如是行,是為善能通達諸法相。本品分三個方面來論證這個問題。1、一切色等法畢竟空,皆如化。眾生不是這道理,生吾我心,造諸惡業,受無量苦。菩薩知諸法實相,生大悲心,於惡道中拔出眾生令得涅架。如長者有子,盲而飲毒,長者知兒子必死,就以種種方便法令其不飲。菩薩亦如是教化眾生,修六波羅蜜。2、一切法如夢幻等,無實相,自性空故。所謂諸法實相即是無相,但凡夫無明顛倒,於虛誑法中生著。如暗中見似人物,謂是實人而生怖畏。又如惡狗臨井,自吠其影,水中無狗,但有其相而生噁心,投井而死。眾生亦如是,於因緣假合之身生若,造惡業,墮惡道。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方便力,於名相虛誑中,拔出眾生,令其遠離,不墮相、無相二法中。3、諸法實相即是法性。法性外法不可《釋實際品》第八十得不壞故。菩薩行般若波羅時,學法性,以方便力名相說。如經中說:「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知一切法性即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知一切法即是法性已,以無名相之法,以名相說,所謂是色,是受、想、行、識,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①可見菩薩是觀諸法畢竟空教化眾生的。

《大智度論》卷九十提要

一、論述菩薩為實際故,行般若波羅蜜。實法就是實際。論中以十二因緣探尋眾生苦的根源,論述菩薩於此眾生起大悲心,拔眾生於顛倒中,求於實法,行般若波羅蜜,通達實際,種種因緣教化眾生,令住實際中。又論證實際不異眾生際,實際、眾生際無二無別。二、眾生是五陰和合的虛妄假相,實際是諸法畢竟空,寂滅相。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為除眾生對法的執著,教令眾生於性空中行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同時又不壞諸法相。譬如佛說布施,眾生會深著布施中,福盡受諸苦惱。菩薩憐愍眾生,便說布於實相是畢竟空的,即布施的當體,前際、後際、中際、施者,受者,施報皆空。一切法實際中不可得故。三、論述諸法實相是性常空。性空中,不得眾生,知者,見者乃至一切種智,不得色乃至八十隨形好,這是第一諦相說。若以世諦說,就有羅漢,菩薩,色受想行識乃至一切種智。經曰:「菩薩摩訶薩非為道法故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諸法實相故,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性空前際亦是性空,後際亦是性空,中際亦是性空,常性空,無不性空時。菩薩行是性空般若波羅蜜,為眾生著眾生相,欲拔出故求道種智。求道種智時,遍行一切道,若聲聞道,若辟支佛道,若菩薩道。是菩薩具足一切道,拔出眾生於邪想著;淨佛國土已,隨其壽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②此中說明菩薩不為菩薩道而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但為眾生故,於性空中為眾生說法,拔出於顛倒中,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隨眾生壽命長短而受身。三際皆性常空。又論中引用佛告須菩提語:「一切法性空,是諸佛真法,若得是法,則名為佛;若說此法名為度眾生。三世諸佛皆亦如是。離是性空,則無道果。」③可見,諸法性,是一切法的根本。

《大智度論》卷九十一提要

《釋具足品》第八十一一、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十八空,三十七道品,佛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時,若不具足,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菩薩之方法及利益如下:1、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方便力故,行六波羅蜜,無施者、受者、行者,三法性空,不可取、不可得。亦不遠離是法行六波羅蜜,則照明菩薩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2、諸法無自性,可壞可隨,不可得,但菩薩以方便力故,行六波羅蜜,使一切法不壞不隨,則具足菩薩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3、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以六波羅蜜方便力,見諸法性無性、無根本,是菩薩於諸法根本實無我、無所有、常性空、自性空時行般若波羅蜜。4、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住二諦中,以方便力故,為慳貪者說布施法,為破戒者說持戒法,為癰心者說忍辱法,為懈怠者說精進法,為亂想者說禪定法,為愚痴者說智慧法,令眾生出離眾苦。5、菩薩悲心廣大,雖般若波羅蜜不可取相乃至一切諸法不可取相,也不見有為法、無為法,但為用實法度眾生故,於三界中行般若波羅蜜法方便力,令眾生出離顛倒。二、行六波羅蜜、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四念處乃至八聖道分、十八空、三解脫門、九次第定、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是菩薩道,能成就眾生,淨佛國土。而實無眾生可度,眾生相空,假名眾生,名字亦空;、波羅蜜不可得,無所得波羅蜜,是名為波羅蜜。是故菩薩以無分別法行菩薩道,皆度脫眾生。三、菩薩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等攝眾生,令眾生漸漸住於戒、四禪、四無量心乃至八聖道、空、無相、無作三昧,令眾生自利利他,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也以般若波羅蜜攝眾生,令眾生無一法可得、可著,也無生滅,垢淨法和分別心,教化眾生得離三惡道乃至一切生死苦。

《大智度論》卷九十二提要

《釋淨佛國土品》(經作《淨佛國品》)第八十二之上此卷主要內容為菩薩道相、得菩薩道及菩薩行的利益、菩薩摩訶薩淨佛國土和菩薩三粗業。一、菩薩道相六波羅蜜,三十七助道法、十八空、八背舍、九次第定、佛十力乃至十八不共法是菩薩道,一切法亦是菩薩摩訶薩道。 』二、得菩薩道的方法及利益1、菩薩不學一切法,不能得一切種智,也不能得菩薩道。反之,則能得是法,是道。2、菩薩觀一切法空,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眾生不知一切法空而分別戲論,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菩薩得是法已,分別諸法而為眾生說。3、菩薩不著一切法而學一切法,住是學中觀眾生心行,知眾生虛妄不實中行,菩薩知此易度化之。是時,菩薩住般若波羅蜜中,以方便力故,教化眾生行布施、持戒、禪定、智慧法而得須陀洹果乃至阿羅漢果、辟支及佛道。4、菩薩於不住法中行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初及四禪乃至慈悲喜舍、四無色定、八背舍、九次第定。而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辟支佛、佛道也於不住一切法中得。何以故?佛言有二因緣:其一為諸道果性空,無住處、亦無所用法;其二是不以少事為足。5、一心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遠離余心所作身口意業,是菩薩住是一心能生菩薩道。6、眾生不知有佛無佛是諸法實相常住,是諸法常住法相。為是故,菩薩用是菩薩道拔濟眾生出離生死。7、菩提即是道,道即是菩提;佛即是菩提,菩提即是佛。8、菩薩具足六波羅蜜乃至佛十八不共法,具足住金剛三昧,用一念相應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菩薩名為佛,一切法中得自在。三、菩薩淨佛國土菩薩從初發意以來,自淨身口意三粗業,亦淨他人身口意三粗業,不生貪癰痴煩惱,如是三業清淨,佛國土則淨。如面淨,鏡中像也淨,由是一切菩薩道皆淨。所謂菩薩三粗業為:l、不善業,如殺生乃至邪見為菩薩摩訶薩身口意三粗業。2、慳貪心、破戒心、癰心、懈怠心、亂心、愚痴心是為菩薩意粗業。3、戒不淨為菩薩身口粗業。4、菩薩遠離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及八聖道分、空三昧、無相無作三昧行,是名為菩薩粗業。5、菩薩貪須陀洹果、阿羅漢果所證乃至貪辟支佛、佛道是名為菩薩摩訶薩粗業。

《大智度論》卷九十三提要

《釋淨佛國土品》第八十二之下《釋必定品》(有本作《畢定品》)第八十三之上一、《釋淨佛國土品》1、菩薩粗業及除滅方法若菩薩於諸法畢竟空中取相生心,所謂取色受等五蘊相,眼耳等六根相,色身等六塵相,男女相,欲界、色界與無色界相,善與不善法相,有為與無為法相等,是名為菩薩粗業。菩薩若皆遠離如是粗業相,自行布施,亦叫他人布施,持是福德與一切眾生共之,回向淨佛國土。而行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法也復如是。2、布施等法淨佛國土的因緣①菩薩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珍寶施於佛法僧三寶,以是善根因緣,令我國土皆以七寶成。②若菩薩以天伎樂、天香、百味食及隨意五欲等供養佛法僧和佛塔及一切眾生,令我國土中一切眾生皆得之,以是善根因緣故,回向淨佛國土。並發願作佛時,是國土中如天五欲應心而至。③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發願入四禪、慈悲喜舍、三十七助道法及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不遠離之,如是菩薩能淨佛國土,成就眾生一切善法。3、淨佛國土菩薩功德果相①菩薩淨佛土即為近佛道故,利益轉大。②菩薩以布施等功德因緣故,國土中無一切惡法邪見,無諸煩惱,亦無一切諸果報分別之名。因一切法性相空故,空中無相亦無作。③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諸佛讚嘆,眾生聞之必至是法。菩薩為眾生說是法,無人生疑而必生信奉持,因是言是法是非法故。二、《釋必定品》佛心中一切法一切眾生皆必定,人以智不及故,名為不必定。佛知雖有人無量阿僧濫劫積大功德,必退作小乘;亦知細微昆蟲雖未有善心,過無量劫時或發心,後當作佛。定知一切法皆如是,從是因得如是果報。是故佛一切法中無礙,以必定知。1、非但聲聞、辟支佛道中必至定,初發意菩薩必至定,而且阿鞞跋致菩薩、後身菩薩亦必至定,是佛道中必至定。2、菩薩初發意以來,布施、持戒、忍辱精進、行禪定、修智慧,斷一切不善業,得一切種智。3、菩薩具足一切善根因緣和大悲心故,能成就自淨無漏智慧,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以是方便大力,隨應所度眾生身,作種種形教化普渡一切眾生。

《大智度論》卷九十四提要

《釋必定品》第八十三之下《釋四諦品》(有本作《差別品》)第八十四一、《釋必定品》《釋必定品》第八十三之下主要內容是闡明: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用一切善法方便力饒益眾生而不貪著,因著者、著法、著處皆不可得,自性空故。菩薩以方便力饒益眾生,主要如下:1、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觀十方國土皆空,以是故一切法與一切法相空。用方便力故,生神通波羅蜜,起天眼、天耳、天身、知他心、宿命智、知眾生生死。用是天眼等亦教眾生得諸善法,而於善法也不著,自性空故。2、菩薩用無所得法,起神通波羅蜜,以布施、忍辱、持戒、精進、禪定、智慧、三十七道品等一切善法,使貧窮眾生以布施自身得樂,散亂眾生令得禪定,愚痴眾生令得智慧,行淫慾者以觀不淨。是菩薩能隨應眾生而為說法,以饒益之。3、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用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一切眾生。4、菩薩初發意以來,用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毗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若波羅蜜、十八空乃至佛十八不共法等一切善法因緣饒益眾生。如是功德,菩薩當具足而得一切種智,轉*輪而度眾生。二、《釋四諦品》1、何等是佛法?菩薩法亦是佛法。菩薩於無礙道中無一切暗蔽,是為佛。2、若一切法相空,云何有眾生、菩薩、佛和一切法之差別?眾生不知諸法自相空,是作業因緣。罪業因緣故墮三惡道;福業因緣故,在人、天中生;無動業因緣故,色、無色界中生。菩薩行六波羅蜜乃至佛十八不共法,饒益眾生,利不常失,不墮六道生死,因知一切善法自性空故。3、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一切善法皆入般若波羅蜜中。行菩薩道時,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為眾生開示分別一切助道善法,皆入苦集滅道四聖諦中。又以是助道善法分別說有佛法僧三寶。不信三寶者則不離惡道。(苦是受五眾身,是一切苦本,性即是苦;若集是愛等諸煩惱;愛是心中舊法,是故佛說愛能生後身,故是苦因;苦因即是集;苦人慾舍苦,先當斷愛,愛斷則苦滅;苦滅即是道。)4、四聖諦平等故,佛說即是涅槃。何等是四諦平等相?若無苦、無苦智,無集、無集智,無滅、無滅智,無道、無道智,是四諦平等。四聖諦無異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為通達實諦行般若波羅蜜。5、若菩薩如實見諸法則得無所有法。見一切法空,所謂四聖諦所攝、所不攝皆空,則入菩薩位,不隨二乘地而知諸法實才目。 ,6、諸法自相空是如實相。無相即是佛智,非諸佛、辟支佛、阿羅漢、向道人、得果人、亦非菩薩所作。眾生不知、不見諸法實相,故菩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為眾生說一切善法。

《大智度論》卷九十五提要

《釋七譬品》(經作《七喻品》)第八十五《釋平等品》(有本作《見寶品》)第八十一、《釋七譬品》佛常用七種譬喻方便說法,來闡述一切法虛妄不可得的真理,使智者因譬喻而得解。1、如夢中所見人受五欲樂?諸法如夢中法,無有實事。2、如鏡中像,諸法如是像空。3、如深澗有聲亦空。4、如焰非水相亦非河流相,但誑無智人。5、如日出見犍達婆城,無智人作有無想。6、如幻師所幻化種種人物像,誑愚人眼。7、如佛所化人,亦無有是事。諸世人執妄法為實有,業因緣故,墮地獄乃至生非有想、非無想處,說有修道,淨垢分別法。而是中實無所有,即無著垢者,功;無得淨者。是故一切法法性常住,空無所有,非賢聖所能作。般若波羅蜜甚深微妙,難解難量,不可以有量能知,諸佛聖賢憐悠眾生故,以種種語言名字、譬喻為說。利根人解聖人意,鈍根人處處生著,聞空著空,語言道斷亦復著。故凡夫顛倒因緣起惑造業,而業果報亦應空。若除卻顛倒即是道,顛倒不實故,道也不實。如佛所說鏡中像、響、焰、日出化城,幻師所化、佛所化及夢中所見亦如是。二、《釋平等品》一切法性無所有故,無垢淨;諸法平等則是淨。有為法、無為法平等,即是第一義。1、如夢乃至如化是虛妄法,行是法不能具足檀波羅蜜乃至十八不共法,不能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一切法皆是憶想思維所作法。2、菩薩所作善業、檀波羅蜜乃至一切種智,知是如夢乃至如化,亦知一切眾生如夢如幻法中行。是菩薩不取般若波羅蜜是有法、是法、是不可取法,亦是不可得相。但眾生不知不見如是諸法實相。菩薩求布施及所有修習智慧,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皆為眾生故,不為己身。3、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見眾生無眾生,但於眾生相中住,乃至於無知者、見者、知見相中住,令眾生遠離顛倒,甘露性中住,無有妄相。4、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自無所著,亦教一切眾生無所著,世諦故,非第一義。5、道、果是二,是不二法,諸法平等故,無戲論,亦無戲論相;無分別,亦無分別相。6、從佛所聞義,佛法僧三寶與諸法平等無異。佛有大悲願力故,諸佛於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後,諸法平等中不動而分別諸法,是地獄道、是人天道、是菩薩道、是佛道皆能了了得知,諸法各各有別相故。7、菩薩行般若波羅蜜時,諸法異相中不作分別,不能行是無上法,亦不能從一地至菩薩位乃至成佛果。離有為法,無為法不可得;離無為法,有為法不可得。是有為性、無為性二法合、不散,無色、無形,無對、一相,所謂無相。佛為世諦故,非為第一義說。8、第一義中無身口意行,亦不離身口意行得第一義。故諸有為法,無為法平等相,即是第一義。

《大智度論》卷九十六提要

《釋如化品》第八十七《釋薩陀波侖品》第八十八之上一、《釋如化品》1、若諸法平等無作,菩薩為何行布施,愛語等法利益眾生?若是眾生自知諸法平等,佛菩薩即不用神力於諸法平等中不動而拔眾生出我相;亦不用空度五道生死乃至知者、見者、色相或意相;亦不用令眾生得無為性相。故菩薩所行,皆為眾生。2、何為空,化義?二者有何關係?若菩薩遠離一切法相,得無為法相,即是空。色乃至行、讓及一切種智,有生滅變化者是變化。化法中,有聲聞變化、辟支佛變化、菩薩變化、佛變化、煩惱變化、業變化,故言一切法皆是化。化人無有實事而空,空也空故,所以二者不合亦不散,不應分別而言是空是化。 3、所謂非化義:若法無生無滅,亦無相,是涅槃,非變化。如佛說:諸法平等,非聲聞、辟支佛、菩薩乃至諸佛所作。因有佛無佛諸法性常空,性空即是涅槃。4、為何說涅槃一法非如化?新發意菩薩若聞一切法畢竟空乃至涅槃亦如此,心必生大怖畏。為新發意菩薩故,分別生滅者如化,非生滅者非化。故佛言:諸法本有而今言實無。二、《釋薩陀波侖菩薩品》菩薩若發心求般若波羅蜜,當知住大雷音佛所,不惜身命、不求名利、行菩薩道的薩陀波侖菩薩的故事:此菩薩於空閒林中求般若波羅蜜時,空中有聲音言:善男子!從此地東行.莫念疲憊、睡眠、飲食,莫觀左右。行時莫壞身相、色相乃受想行識相,因壞是相則於佛法有障礙,必流轉五道生死中,不能得般若波羅蜜。菩薩聞之答曰:我當從您所教!因我欲集得一切諸法和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為開示一切眾生。空中復言:善哉!你於空、無相、無作之法生信心,以離相心求般若波羅蜜,遠離惡知識,親近善知識,方能離我相乃至離知者、見者相。你應當知道:能說空、無相、無作、無生滅法及一切種智,令人心入歡喜信樂者為善知識。如我所說:從經卷或菩薩所聞,如是奉行,不久即得般若波羅蜜,生有佛國土中,得以常親近佛而永離眾苦難侵害。又可以用實法方便力,度眾生令得福德,於智慧無礙而不為慾念所染著。善男子!你當觀諸法實相,是實相自性空,無眾生、無人、亦無我。若知一切法如夢如幻、如響、如影、如焰、如化,即得諸法實相。觀之已,當隨法師、菩薩覺知諸惡魔事,不起厭心懈怠意,不久即疾得般若波羅蜜。從上可知:1、新發意菩薩有兩種:一者深心著世間樂,軟心發意,佛不以為發心;二者深心發意不著世間,佛說是名為發心。薩陀波侖菩薩深心求般若波羅蜜不為貪著名利,而為度脫一切眾生故,是深心發意菩薩。2、薩陀波侖菩薩雖未到阿呣跋致地,亦未得真實智慧,而能深念般若波羅蜜故,亦從小轉為大菩薩,不惜身命,有大功德故。3、莫念內外者。眾生多著內法——身.外法名五欲,內外法不定、性空故不應著;觀左右為散心行道,故不應著;身相色相乃五眾和合故,假名為身。若說別有更是有法身。則壞身相。若著無身法、亦壞身相。離是一是異?則是中道法,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4、若說一切法皆入般若中,人皆畏苦?故求解脫。是故佛於般若分前、中說三解脫門。離眾生相,法相行般若波羅蜜是為遠離二邊,行中道法。

《大智度論》卷九十七提要

《釋薩陀波侖品》第八十八之中薩陀波侖菩薩聞空中聲音,東行不久,心中如是想:我去何處?行多少路程?向誰聽聞般若波羅蜜?此時,空中有佛言:善哉!善男子!過去諸佛行菩薩道時,求般若波羅蜜亦象你今天這樣。你當精進不懈,由此去東行五百由旬,有座城名眾香城。此城有七重,皆以七寶莊嚴飾之。其美妙如西方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一樣。如果有人行般若皮羅蜜,是因緣故,即得前往眾香城,聽曇無竭菩薩說無上甚深般若波羅蜜法。眾香城有一座高台,曇無竭菩薩宮舍就在其上。宮舍縱廣一由旬,有常喜、離憂、華飾、香飾等四個娛樂園。在每一園中,各有賢、安穩、阿坶跋致等八種功德池。曇無竭菩薩與六萬八乾菩薩、彩女及男女,但入常喜等園和賢等八功德池中,五欲具足,共相娛樂。娛樂己,曇無竭菩薩登大法座,於日間說般若波羅蜜法,從不間斷。大法會中,諸天、世人一處聚集.其中有聽聞、受持、讀誦、書寫、正觀、演說者。以是因緣故,皆不墮惡道,不退轉於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到曇無竭菩薩處,當聞般若波羅蜜。如何才能見到曇無竭菩薩呢?又怎樣才能聽聞到般若波羅蜜?譬如有人被毒箭所傷,唯念何時得到良師,拔出毒箭,醫治病苦。如是一念,更無別想。薩陀波侖菩薩聞是般若波羅蜜,斷諸有心。此時,薩陀波侖菩薩於住所內,念曇無竭菩薩,一切法中得無礙知見,即得諸法性觀三昧、法性不可得三昧、師子吼三昧、解除一切著三昧、見諸佛三味等無量三昧。並於住是三昧中,見十方無量阿僧爁諸佛為諸菩薩摩訶薩說般若波羅蜜。由上可知: l、菩薩念增益般若波羅蜜,得阿鞞跋致已,成就佛事。般若波羅蜜空無定實,但假名。2、空中現佛或諸佛、大菩薩遺化所作,非真佛,現像耳。七日七夜一心念佛,功德成就,得見佛身。佛所以不即刻度之,因其與曇無竭菩薩有世世因緣。3、薩陀波侖菩薩初發,先罪厚重,福德未集,故佛安慰其心,讓其莫懈怠,莫退心。一切求般若波羅蜜者,需先行苦勤,後受果時時得樂。當思諸佛功德果報,精進自勉。所謂得諸三昧之德相如下說:諸法性不可三昧:初得三昧,所謂空、無生、無滅。今得是三昧,得不著是性,不謂得其決定相。諸法無明三昧:諸法於凡夫心中以無明因緣故,邪曲不正,所謂常樂我淨。得是三昧故,常樂我淨顛倒相應無明破,但觀一切法無常、無樂、無空、無我。諸法不壞自在三昧:得之觀一切法如、法性、實際。無為相故,名不壞。語言文字句莊嚴三昧:得之義理雖淺。能莊嚴句字語言,令人歡喜,何況佛法深義。金剛三昧:如金剛能破一切,是三昧能破一切障礙六波羅蜜之妄法,直至成佛道。能與安隱三昧:得之雖往來六道輪迴,自知必當作佛,安樂無憂。師子吼三昧:得之能降服一切魔民、外道,無有法可遮擋之。諸法無分別見三昧:若分別諸法,即生憎愛心。得是三昧,能見一切法平等無分別。離諸見三昧:六十二邪見及色法等中取相,乃至佛見、法見、僧見、涅槃見,皆名為見,取相能生著心故。得之三昧,則離一切著。除一切懈怠三昧:得是三昧,如薩陀波侖菩薩七年不坐不臥,無懈怠心直至成佛。深法明三昧:法明謂佛法一切智慧,菩薩得是三昧故,能遙見佛法,思惟籌量,知深妙無比。見諸佛三昧:得是三昧,雖未得天眼、天耳,而能見十方諸佛,聞十方諸佛說法.向之深信無疑。

《大智度論》卷九十八提要

《釋薩陀波侖品》第八十八之下菩薩得諸無量三昧,善入般若波羅蜜,成就方便力,住阿嗎跋致地。諸佛菩薩觀諸三昧性,不見有法出入三昧者,也不見有行佛道者,也不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是名般若波羅蜜,不念有諸法而住無所念法中。一切眾生若於無量劫中,以一切妙色、聲、香、味、觸盡數供養曇無竭菩薩,是善根因緣故,曇無竭菩薩令眾生得如是諸三昧,得般若波羅蜜方便力。此卷主要敘述薩陀波侖菩薩求法經過。薩陀波侖菩薩為了供養曇無竭菩薩,入一大城中,到集市上自賣身體。諸惡魔以邪法使人不能聽到薩陀波侖的叫賣聲。釋提恆因見菩薩求受般若波羅蜜心誠意切,賣聲不成而啼哭不止,就變化成婆羅門身形,加以試探。釋提恆因假言因祀天需人心、人血、人髓等物,向薩陀波侖菩薩是否願意自賣。菩薩義無反顧,以利刀刺左臂出血,割右髀肉,送給釋提恆因。菩薩瞼上毫無痛苦之色,反露法樂之容,並準備破骨出髓,以作供養曇無竭菩薩之資。此時,有一城中富有長者女,因前世因緣,惡魔不能遮敝她的聽覺。薩陀波侖菩薩在集市中捨身叫賣時,她正在閣樓上觀看集市的熱鬧情景。故此,薩薩的行動,使她深受鼓舞和啟發。當菩薩準備破骨出髓時,她上前阻止,並願說服父母,資助菩薩所需,發願一同前往曇無竭菩薩處求法,並請釋提恆因以法力癒合薩陀波侖菩薩的傷口。長者女帶菩薩入見父母,如實告訴自己的願望和請求。長者夫婦歡喜讚嘆,答應所求。隨後,長者女陪同薩陀波侖菩薩,帶父母所送妙華香、衣服、金銀、珠寶、琥珀、七寶車五百乘、侍女百人向東而去。不久,即見眾香城。但見其城縱廣十二由旬,人民安居樂業,街市繁華如畫,地廣人眾,安靜喜樂。入城中,見曇無竭菩薩於高大法座之上妙言說法,無量百千萬億眾恭敬圍繞。洗耳靜聽。薩陀波侖菩薩與長者女及五百侍女下車,徒步到曇無竭菩薩座前,作禮畢,稟明求受般若波羅蜜前後因緣過程,隨即將財寶分成兩份。一份供養曇無竭菩薩,一份供養般若波羅蜜。釋提桓因在一旁點化薩陀波侖菩薩說:曇無竭菩薩法座台上有七寶大床,四寶小床重放其上,以黃金牒書般若波羅蜜,置小床上,曇無竭菩薩用七寶印加蓋印記……般若波羅蜜是諸菩薩之母,能生諸佛,攝持一切菩薩摩訶薩。菩薩學是般若波羅蜜,成就一切功德.得一切種智。薩陀波侖菩薩向曇無竭菩薩訴說求般若波羅蜜之因緣,並請求說:當願曇無竭菩薩為我等說般若波羅蜜,我爾時中道,住於一切法中,得無礙知見,觀諸法性及無量三昧現前……我等當請問如下問題:諸佛從何所來?去至何所?令我等得知,並常不離見諸佛。

《大智度論》卷九十九提要

《釋曇無竭品》第八十九之上解答上卷中薩陀波侖菩薩的提問無竭菩薩如下說:諸佛無所以從來,去亦無所。何以故?①諸法如不動相(諸佛如、諸法如,一如無分別,常一,無二亦無三,出諸法數,無所有故)。②是無生法。③是無滅法。④是實際法。⑤是空。⑥是無染法。⑦是寂滅法。⑧是虛空法。如上八種特點即是佛。如有人分別諸佛有來有去,當知是人皆為愚夫。何以故?諸佛不可以色身見,諸佛法身無來亦無去。如不分別諸法若來若去,若生若滅,則能知佛所說諸法實相。是人行般若波羅蜜,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真佛弟子,不虛妄食人信施,應受人供養,為世間福田。諸佛身從本業因緣果報生。生不從十方來,滅時也不往十方去,但諸緣合故有,諸緣散故滅。應當知如是諸佛來去相,亦當知一切法無來去相。你若知一切法及諸佛去相,無生滅相,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能行般若波羅蜜及方便力。曇無竭菩薩說法已,薩陀波侖菩薩及長者女及五百侍女將財寶供養曇無竭菩薩。釋提恆因讚嘆曰:菩薩舍一切所有,如是布施,疾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如是供養說法人,必得聞般若波羅蜜。曇無竭菩薩即從座起,入宮舍中,薩陀波侖菩薩七年不臥,若行若立,以待法師從宮捨出而為說法。七年後,薩陀波侖菩薩與長者女及五百侍女脫上衣置法座上,為曇無竭菩薩說法故。求淨水淨壇而因惡魔隱蓋而使水不現,此時菩薩即用刀刺身出血而為淨壇。釋提桓因盛讚薩陀波侖菩薩不惜身命,惜法、愛法、重法的心行。爾時,曇無竭菩薩過七年,從諸三昧起,坐法座上。無量百千萬億眾生作禮圍繞,為聽聞般若波羅蜜故。薩陀波侖菩薩見曇無竭菩薩時,心得悅樂,如比丘入第三禪。

《大智度論》卷一百提要

《釋曇無竭品》第八十九之下《釋囑累品》第九十一、《釋曇無竭品》之下主要內容是曇無竭菩薩對薩陀波侖菩薩等宣說般若波羅蜜相。此法之相如下:l、諸法等故,般若波羅蜜亦等;2、諸法離故,般若波羅蜜亦離;3、諸法不動故,般若波羅蜜亦不動;4、諸法無念故,般若波羅蜜亦無念;5、諸法無畏故,般若波羅蜜亦無畏;6、諸法一味故,般若波羅蜜亦一味;7、諸法無邊故,般若波羅蜜亦無邊;(地水火風四大種亦無邊)8、諸法無生故,般若波羅蜜亦無生;9、諸法無滅故,般若波羅蜜亦無滅;l0、須彌山莊嚴故,般若波羅蜜亦莊11、虛空無分別故,般若波羅蜜亦無分12、諸法性不可得故,般若波羅蜜性亦不可得;13、諸法無所有故,般若波羅蜜亦無所「15、諸法無所作故,般若波羅蜜亦無所15、諸法不可思議故,般若波羅蜜亦不可思議。此時,薩陀波侖菩薩即於坐處得諸法不可思議等六百萬諸三昧門。佛於是時告須菩提:我於三乾大幹世界中,以如是相、像貌、名字說般若波羅蜜,薩陀波侖菩薩得六百萬三昧門已,以如是相、像貌、名字說般若波羅蜜。以般若波羅蜜因緣故,能成就菩薩摩訶薩一切功德,得一切種智。若有菩薩欲學六波羅蜜,入佛智慧,應受持、讀誦、書寫、供養、正憶念、廣為人說,讚嘆般若波羅蜜。因為此是三世諸佛母,十方諸佛所尊故。二、《釋囑累品》佛陀何因緣故,將般若波羅蜜獨屬阿難尊者?原因如下:1、佛大悲心,以是般若波羅蜜法屬弟子阿難,饒益眾生,不使善法斷滅。2、阿難是未離欲人,未盡知般若波羅蜜力勢果報,多所利益,是以殷勤囑累。3、阿難常隨佛左右,得聞持陀羅尼,一聞而常不失,是佛從弟,又多識廣聞,四眾所依。而佛知舍利弗壽短早滅度.故不囑累。 4、阿難是六神通,三明,共解脫五百阿羅漢師,能如是多所饒益故囑累。而彌勒諸大菩薩在佛滅度後,各自離散弘法。5、佛知諸菩薩是深知般若波羅蜜力者,不須囑累。而阿難是聲聞人,隨小乘法,是故囑累。以上緣故,佛獨囑累阿難般若波羅蜜法莫離莫失,莫作最後斷種人。若有人書寫、受持讀誦、正憶念、為人廣說,恭敬尊重,以華香寶衣等歡喜供養般若波羅蜜,是知此人常不離見佛,不離聞法,常親近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