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1/9/28

什麼叫「趙城藏」

方廣錩

《趙城藏》是金代解州天寧寺的私刻大藏經,所以正確的名稱應叫《金藏》,但由於它是1933年在山西省趙城縣霍山廣勝寺發現的,故俗稱《趙城藏》,也有人稱它為《趙城金藏》。

該藏約開雕於金熙寧皇統九年(1149年)。完成於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年)。全藏共收經1570部,6900餘卷。分作682帙,千字文帙號從「天」至「幾」。本藏是捲軸裝,每版正文23行,行14字,版首另有小字經題,板號及千字文編次。

本藏是由金潞州崔進之女崔法珍發起募勸的,傳說她為了募集資金,曾斷臂乞化,勸募地區遍及晉南及秦西各州縣,廣大信徒紛紛捐資,甚至有傾家破產應募者。約在金皇統九年,在解州天寧寺組成「開雕大藏經板會」,具體負責雕造事宜。歷時20餘年,全藏刻成。後崔法珍於大定十八年(1178年)送印本至燕京,為了褒奬她的行為,金世宗特命在燕京聖安寺為她設壇授戒,剃度為比丘尼。大定二十一年(1181年),崔法珍又護送全藏經板至燕京,貯於弘法寺,她本人被賜紫,封為「宏教大師」。

金末元初,該藏板片因戰亂兵火而有損毀。約在元太宗窩闊台八年(1236年),由耶律楚材發起並主持補雕。耶律楚材曾有一首詩記述這件事:

十年天下滿兵埃,

可惜金文半劫灰。

欲剖微塵出經卷,

隨緣須動世間財。

補雕本基本上恢復了《金藏》的原貌,但板式不盡相同,每板22-30行不等,每行14-27字不等。

這部大藏經以往未見著録。民國時期,上海影印宋版藏經會為尋訪《磧砂藏》闕本,無意中在趙城縣廣勝寺發現該藏。其後,支那內學院蔣唯心氏專程前往趙城考察,著有《金藏雕印始末考》,關於該藏的詳情方為世人所知。廣勝寺所藏《金藏》系從北京印回,又在趙城縣龐家經坊裝裱成卷,並在卷首加扉畫一幅。其中還竄入若干天寧寺初刻印本。其後因年久散失缺損,明萬曆二十年(1592年),解州靜林山萬壽禪寺僧悟順曾抄補過若干卷。清雍正九年至十一年(1731-1733年),更曾在信徒的贊助下,集中僧俗的力量進行過一次大規模的抄補活動。因抄補活動是依據明代的《永樂南藏》進行的,所以編次多有錯落重複。此藏被發現後,因其版式與《磧砂藏》本不同,所以沒有被納入《影印磧砂藏》。後北京三時學會曾精選《金藏》特有的孤本佛教典籍46種,249卷,影印成《宋藏遺珍》上,中、下三集,32開本,線裝120冊,分12函發行。

抗戰時期,為防止日本帝國主義劫盜這一稀世珍寶,我八路軍某部將該藏安全轉移。在其後的戰爭年月里,保管人員克服種種困難,輾轉移藏。解放後,該藏送至北京圖書館保存,共有4800餘卷。1959年,在西藏薩迦北寺發現該藏元憲宗丙辰(1256年)印本,存約540卷,現藏北京民族文化宮。另外,該藏散出的一些零卷分藏於全國各地。

《趙城藏》的主體部分系復刻《開寶藏》而成,刊刻時並吸收了《契丹藏》的若干優點。因此,在《開寶藏》、《契丹藏》全藏已亡佚的今天,《趙城藏》的發現在佛教文獻學上的意義是十分重大的。我國新編的《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第一編即以這一稀世孤本《趙城金藏》為最主要的基礎性底本。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