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3/9/4

談談說是道非

今天就「是、非」二字來談一談,如果站在學佛的立場來看什麼是「是」,什麼是「非」。

通常人們的理解:對的就是「是」,錯的就是「非」。對於一個學佛的人來講,就是一個不講是、非,不論是、非,不記對、錯,善惡不分,好歹不分的人。如此說來,與一個學佛的人交往有什麼意義呢?如果你真的是一個學佛的人,就是一個是非不分,好歹不分之人。如果你經常分別是非,你就不是一個真正的學佛人。

那麼學佛的人去分別什麼呢?什麼也不去分別,只是看自己的起心動念,即內心的動機。即使你講話講得對,內心不純也是錯的。反之,即使你講話說錯了,但動機對,站在學佛的立場來看,也是對的。

作為一個學佛的人,是否要捍衛真理?如果有人污衊你的信仰,你如何去面對他?如果對方不懂佛教,且反對你學佛,你將怎麼辦?你說:「我很有說服力。」實際上一個不信佛的人,你越是想說服他,他越是不信。佛說:「四十九年,我從未說過一個法,度過一個眾生。你們之所以被度,是你們自己發心了;你們如不發心,我也度不了你們;不是我度你們,而是你們自己度自己。」當一個人發心學佛,就會身體力行。就如一個學習主動的學生,根本不需要老師守在身邊;如果不願學習,即便是老師守在身邊,也沒有辦法。所以佛說一個人發菩提心,自然會「體解大道」,意思是會身體力行。

佛一生中,從來沒說過對方是對、是錯,只教大家認識一個道理,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在此基礎上,認識整個宇宙。而現在學佛的人,喜歡批駁對方,或者叫別人去批駁對方。如果有人來到萬行面前,問萬行:釋迦佛說的某句話是對的,還是錯的?然後拿著萬行說的去說:某某說釋迦佛的某句話是錯的(或是對的)。如果萬行聰明,只會說正法,樹起真理!你自然會明白什麼是邪知邪見。希望你們在座的以後出去講佛法,要樹起真理。如不樹起真理,只一味地批駁對方「邪知邪見」,對方不會被你說服。就像邪知邪見者來到我們面前,我們只把做人的道理告訴他,他自然會知道該怎麼做。如果真的教化不了對方,我們應生慚愧心,認為是自己沒有德行,感化不了對方。如果一個學佛的人,把是非分得太清,即便他是在傳播、維護真理,他的心態也不是健全的。在社會上有許多人,特別善辯、伶牙俐齒。說是維護真理,實際上是爭強好勝表現自己。即便說的是「正知正見」,出發點也已經錯了。一個大學生怎麼會與小學生辯論呢?只有一個小學生與大學生辯論。小學生一開口,大學生便知道他是小學生,小學生一開口就會說大學生不對。

如果你說:不和他辯論就行了唄。但內心會說:他對佛法認識不對,邪知邪見,不如我等等。只要有了其中的一個念頭,你已經是「非」了。太執著「是」的人,他本身已經走向另一個極端—「非」。你執著「是」無非是要證明自己比對方強。自己是對了。我曾經與一個法師辯論過,我說:一個學佛的人是好歹不分、香臭不分的人。他說:既然是這樣,別人對你好和壞,有什麼區別呢?我說:對我好,對我壞,那是別人的事。我不會因為他對我好或者壞,我就對他也好也壞。比如你們認為萬行好,或者壞,是你們的權利。來到萬行面前,有的是來出家的,有的是來求法的,有的是為閉關而來的,有的是來看看萬行到底有多大能耐的……。這都是你們的權利。但是萬行只有一個心態,只能按一個標準做,那就是「一視同仁」。只能把你們引入佛路,引入學佛。那麼其它的目的和心態自動會消失。因為這裡是道場,來這裡就是要學佛的,只許有一個念頭—學佛。即便做不到「是非不分、好歹不分」,也要盡力做到「好壞不分」,也就是盡力看到自己的起心動念。「是」與「非」永遠同時並存,站在一個超越人的心態去看事物,所存在,所出現的,都應該出現和存在。宇宙是不會說什麼應不應該出現和存在。當你不會用這件東西時,就說它無用,會用時,就說它有用。比如說眼前的石灰岩石,不學醫的不知道它的用途,學醫的知道它有降血壓的作用。世界上萬事萬物的出現,甚至沒出現,都有用。有時只能從反面去認識,為什麼世界上有「報應」?一個人只有當他受報的時候,才會後悔、去悔恨。就如同一個人被打倒後,爬起來還不服氣,只有連續被打倒幾次,才會服氣。

好多人沒有體驗過出家人的生活,只看到表面上清閒自在,不像社會上上班,要嚴格準時。當他出家到寺廟去體驗生活,尤其是真正的出家人,他會發現,比社會上還難做。因為社會上的人只須管好「身、口」而出家人還要管好「意」。既管了有形的,還要管好無形的。實際上有形的也是受無形的主宰。就像大家坐在這裡,靜不下來,來回的換腿。那是因為心靜不下來。如果降伏了心,身體就會靜下來。這就是有形的受無形的主宰。

一個學佛的人,讓社會上的人很難接受,剛才講,一個真正學佛的人是好歹不分,香臭不分的。試想,一個學佛的朋友,你對他好,而他對你,卻和對他壞的人一樣看待,你將怎樣感受呢?萬行曾遇到好多弟子,都說我是:「好歹不分、香臭不分」。實際上萬行還差得很遠,還沒真正達到。但要儘量去做到「好歹不分」。你給我錢、給我做衣服和不給我,我是一樣對待你,不會因為你給萬行磕幾個頭,送上一個紅包,萬行就喜歡你。

如果沒有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就是被境所轉。一個學佛者,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問自己,想要什麼?來此幹什麼?來到這個師父身邊、來到這個道場,是幹什麼來了,為什麼而來的?如果在這個道場住了一、二年之後,自己的動機變了,是否能覺察得到呢?比如說,原本是為修道而來,後來覺得有利可撈。或者是可以當官。是否能夠覺察到我今天的心態,與兩年前不一樣了?一個人不論是學佛,還是從事其它任何行業,如果十年心不變,必然有大成就。也就是十年保持一個理想、一個心態、一個貪心,必然有大成就。即使你是想爭權奪利,十年也會有大成就。同樣,學佛十年不變,也會有大成就。可是有幾個人能十年一念、一念十年呢?但完全可以做到十年只有一個理想。

佛教裡面有個詞叫「慢心」,也就是指人的傲慢心。對於「慢心」,佛學把它分析的非常精細透徹。比如與人對面爭論,是屬於粗糙的慢心;即便不爭論,內心也是有慢心(如他小,他剛學佛,懂得不多)。何謂謙恭心?「謙」是謙虛,「恭」是恭敬。一個學佛的人,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總在別人身上挑毛病。如果我們的智慧高,德行深,即便是別人有不同的心態、思想,來到我們面前,就都被我們溶化了,自然變成我們的「化身」。就像佛的弟子們,當時來到佛面前時,都被同化了,都變成了佛的化身。通過他們,都可以把佛的形象體現出來。

上等人抓心、中等人抓人、下等人抓事、末等人抓物。大家可以根據這個說法,看看自己是屬於哪個級別的人?我最近才知道×××是教《心理學》的,《心理學》就是研究人心、明白人心的。如果不明白大家的心裡活動,說明你這個心理老師的功夫還不到家。一個學佛的人必須明白,只要世界上出現一個事物,有人說好,就必有人說壞;有人認可它,也必有人不認可。佛教徒都認為釋迦佛是真理的代表,世界人口有50億,又有多少人相信佛呢?就像基督教徒相信耶穌,而不是基督教徒者就不信。如果在座的把《聖經》讀一遍,同樣會相信耶穌。因為他也是大開悟的聖人。只是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地方傳播真理。

學佛都是在學悉達多的思想,為什麼沒有自己的佛學思想?這是個嚴重的問題。大家必須在自己的心態上痛下功夫。我經常同身邊的道友說要會講。因為不會講,就沒有自己的佛學思想。從古至今,講經說法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照本宣科,講悉達多的思想,而不是自己內在的「心經」。另一種是講自己內在的心經。學佛為什麼沒有自己的思想?說明你還沒上道、未與道溝通。就像你們之所以講不出翁源縣的地形、山水,是因為沒到實地看過。只能拾人牙慧,聽別人說的、講的,自己再去說說。如果大家真的身體力行—體解大道,一定會有自己的佛學思想。為什麼有好多居士、出家人,學佛多年講不出來?實際上他只是「信佛」,根本不是「學佛」。只相信有佛、有天堂、有地獄,而自己從沒見到過,所以講不出來。偶爾講出來,也只是知識,而非經驗。你們以後看到某個法師講法,要看他講的是佛經,還是自己的心經。

過去禪堂里出來的法師,都是講自己內在的心經,而不是講悉達多的經書。自古以來,講「開示」要比講佛經難得多。講「開示」講的是自己的佛學思想,而講佛經則是講悉達多的佛學思想。講「經」講的好,講「開示」,未必講得好。實際上講佛經也分三個層次:一個是以文解意、一個是心領神會,還有一個是親履本地風光。一個有知識、文化高的人,拿起佛經就會講(以文解意);稍有領會就是「心領神會」;親自走進去,再走出來即是「親履本地風光」。科班出身的學生,通常都是「照本宣科」,再高點就是「心領神會」。現在好多出家人,都是佛學院出來的。講經多是以文解意,照本宣科,連心領神會也達不到。如果是從禪堂里出來的,還能看到一點「心領神會」的影子。

當一個人真的能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以後,一定會有個「質」的飛躍和「質」的改變。學佛入不了道,就是因為「質」上未達到。「量」達到了,「質」未必能達到。就像誦經,誦了一萬遍,還是不明白。如果能明白,誦的時候就明白了。好多人總以為數量多了,就可以達到質量的改變,事實並非如此。好多學佛的人天天誦經,有的甚至把《華嚴經》都背會了,可《華嚴經》裡的境界卻一點也沒有。因為缺乏實踐。而且時間久了,自己都不知不覺地有了慢心:「別人沒誦經,自己天天誦經」。微細的慢心,自己是覺察不到的。什麼時候才能覺察得到呢?只有到了六地、七地的菩薩,才能覺察到自己微細的慢心。佛教中有個故事:一個比丘路過荷花塘時,不由自主地說道:「好香的荷花」。這時河神出現了,批評他不應這樣(分別好、壞、香、臭),比丘趕快向河神懺悔。通過這個故事,大家應該明白,這種分別,認為「對」、「錯」都是有傲慢心,所以一個真正學佛的人就是一個「好歹不分」的人。如果不學佛,在社會上,就另當別論,但作為一個學佛的人,你必須要看清自己的起心動念。

因為在你內心樹立了「佛」的形象,所以必然會有一個「魔」存在,如果你內心沒有樹立一個「佛」,也就沒有「魔」。所謂「成佛」,就是放下自己的執著、分別心。我有時發現自己對飲食和房間裡的擺設,特別執著,這可能是累世的習氣。

* 六地、七地菩薩,才能看到自己微細的傲慢心,才能念念不退,八地菩薩才會不退轉。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