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時間:2024/2/1

印度佛教真理觀略論方立天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的動機和目的,是基於對生命的體驗形成一種廣大的悲願,以教化和救渡世人,而不是尋求客觀的知識,探索外部世界的真理。他要教化人,就要向人宣揚人生解脫的真理,而人生的解脫又離不開對外部世界的認識。這種佛教立場和教化需要,決定他不是著重從主觀認識與客觀世界的一致性和有用的知識中尋找真理,而是側重從宗教倫理實踐即遵奉行為規範中尋求真理,由此而提出了四諦和三法印的真理論。後來,部派佛教闡發了真、俗二諦說,即出世間真理與世間真理的區分與關係的學說。隨後,大乘佛教中觀學派進一步探尋一切事物的真實的、常住不變的本性——「諸法實相」,以此為統一的、最高的真理。「諸法實相」成為了大乘佛教的標幟。一、早期佛教的四諦和三法印說四諦即四個真理,也稱四聖諦,意為四個神聖的真理。四諦為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說一切皆苦,世間的現實都是煩惱、痛苦。如人有生、老、病、死,以及怨憎者相會、相愛者別離、求不得等種種痛苦。佛教認為,人的生理和情感這些層面的痛苦還是次要的,主要是精神層面的痛苦,即人生的無常、非我、空和由此而形成的精神逼迫性是最大的痛苦。集諦是說痛苦由妄執、煩惱等種種原因積集而成。滅諦是指斷除痛苦的原因,超越現實的無常世界,而達到寂滅的境地,也即覺悟的世界。道諦是達到寂滅的覺悟的境界的方法、道路,即修行實踐。相傳四諦是釋迦牟尼成道之後,於鹿野苑為五比丘初轉*輪的說法,是佛教的基本義理,並為生命解脫的根本方法。從四諦的內容來看,是屬於宗教真理,它偏重於對人生宇宙的價值判斷,而且由世間說到出世間,強調以出世間為終極歸宿。四諦說為佛教的真理觀奠定基本框架。三法印是佛教的三項根本佛法,是提供生命來體悟,也是印證各種說法是否合乎佛說,體現佛教思想特徵的三條真理。在巴利語經典中,並沒有三法印的說法,在漢譯《雜阿含經》卷十中則有十分相似的說法:「一切行無常,一切法無我,涅錄琶稹!1三法印的正式表述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錄啪病!靶小保此指由種種條件積集而成、生滅變化的物事。「法」存在。諸行無常,指一切世間由種種因緣和合而成的物事,都是無常而生滅變化的。諸法無我是說一切存在、現象,都是無獨立的自性,也就是空的。涅錄啪彩淺隼肷死的寂靜境界。三法印中前兩條就認識現象的現實層面而言,後一條是人生最後的理想歸宿。三法印與四諦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不同的是以命題的形式出現,且更富有哲學意蘊。無常、無我、涅率欠鸞潭勻松宇宙的現實與理想的基本認識,構成為佛教真理的核心內涵。二、部派佛教的二諦說早期佛教著重闡說四諦,幾乎不論及真、俗二諦,僅在《增一阿含經》卷三中出現過「二諦」這個詞,但沒有說明內容。2又《中阿含經》卷七《分別聖諦經》中稱:「真諦不虛,不離於如,亦非顛倒,真諦審實。」3這裡所講真諦與聖諦義同,全經也著力解說四聖諦——苦聖諦、苦習諦、苦滅諦和苦滅道諦,即四諦說,並未與俗諦對舉並用。部派佛教開始探索真、俗二諦與苦、集、滅、道四諦的關係,並對二諦的意義作出不同解說,蘭菊競美,蔚為壯觀。對真、俗二諦與苦、集、滅、道四諦的關係,部派佛教各派的看法分歧頗大,大約有這樣一些看法:有主張苦、集為世俗諦,滅、道為勝義諦;有主張苦、集、滅為世俗諦,以道諦為勝義諦;有主張苦、集、滅、道四諦均為世俗諦,以空、非我為勝義諦;還有主張四諦各具世俗與勝義二諦。4這表明部派佛教把苦、集、滅、道四諦歸結為真俗二諦的傾向,也表明佛教真理與世俗真理的關係,成為了佛教理論的重大問題。部派佛教對二諦意義的解說,雖然所說不一,但是,主要觀點是認為,由各種要素和合而成的事物,人們給予了假名,而為常識所認可的,為世俗諦;構成事物的要素,其本質恆常不變,這是殊勝智慧分析後所得的認識,稱為勝義諦。《阿毗達磨俱舍論》卷二十二《分別賢聖品第六之一》云:「諦有二種:一世俗諦,二勝義諦。如是二諦,其相云何?頌曰:『彼覺破便無,慧析余亦爾。如瓶、水世俗,異此名勝義。』論曰:若彼物覺彼破,便無彼物,應知名世俗諦,如瓶被破為碎瓦時,瓶覺則無,衣等亦爾,又若有物以慧析除彼覺便無,亦是世俗,如水被慧析色等時,水覺則無,火等亦爾。即於彼物未破析時,以世想名施設為彼,施設有故,名為世俗。依世俗理說有瓶等,是實非虛,名世俗諦。若物異此,名勝義諦。謂彼物覺彼破不無,及慧析余彼覺仍有,應知彼物名勝義諦,如色等物碎至極微,或以勝慧析除味等,彼覺恆有,受等亦然,此真實有故名勝義。依勝義理說有色等,是實非虛名勝義諦。」5這是說,如瓶、衣等物一旦毀壞、破碎,就不能稱為瓶、衣等。又如水、火等系出色、香、味等要素構成,若以殊勝智慧分析,實不能稱為水、火等。瓶、衣、水、火等都是人為施設的假名,世間一般常識認為是實而非虛的,稱為世俗諦。至於色、香、味等構成萬物的要素,即使「碎至極微」,其本質是恆常不變,真實存在,這是依殊勝義理說,稱為勝義諦。這是把真理分為世間常人的真理和出世間的佛教真理兩個層次,從勝義諦來看,世俗諦只是假名,是無恆常真實本質的。與上面觀點相近的一種觀點是,以世間約定俗成的道理為世俗諦,佛教神聖智慧洞見的真理為勝義諦。《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卷七十七《結蘊第二中十門納息第四之七》載:「隨順世間所說,名是世俗,隨順賢聖所說,名是勝義。……宣說有情、瓶、衣等事,不虛妄心所起言說是世俗諦;宣說緣性緣起等理,不虛妄心所起言說是勝義諦。」6這也是說,依常識說世間事物是世俗諦,而依佛教緣起理論認為,事物由各種要素和合而成是勝義諦。《成實論》卷十一《立假名品》以真俗說二諦,並以假名為俗諦,以構成萬物的要素和涅戮辰縹真諦:「佛說二諦,真諦俗諦。真諦謂色等法及泥洹,俗諦謂但假名無有自體,如色等因緣成瓶,五陰因緣成人。」7「泥洹」,即涅隆!拔逡酢奔次逶獺U飫鍶隙ㄓ繕等因緣合成瓶,由色、受、想、行、識五蘊和合而成的人,屬於俗諦,而色、受、想等(五蘊),構成事物的要素,超越生死的涅攏都是真諦,更鮮明地體現出宗教真理觀的內容與特色。部派佛教的二諦說,從根本上說,是以關於現象的真理為俗諦,以關於本質的真理為真諦,前者是世間的常識,後者是佛教的真理。這為對世界及其認識的二重化提供了獨特的認識基礎。三、大乘佛教的實相說在小乘佛教的四諦說和二諦以及《般若經》8二諦思想的基礎上,大乘佛教進一步闡揚了實相說。所謂實相,相當於在修持實踐中觀照和信解的對象,對實相的解說,就是宇宙真理觀。中觀學派以中道解說實相,也就是以二諦相即來解說實相:從真諦來看是空,從俗諦來看是有;既看到空,也看到有,同時又不著兩邊。中觀學派奠基人龍樹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無,亦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9為什麼說因緣所生的事物都是「無」(空)呢?「空」為什麼又是「假名」和「中道」呢?對此,青目作這樣的解釋:「眾緣具足,和合而物生;是物屬眾因緣,無自性故空。空亦復空。但為引導眾生故,以假名說。離有、無二邊,故名為中道。是法無性,故不得言有;亦無空,故不得言無。」﹣這是說,事物由因緣和合而生,事物屬於因緣而無自性,即無自身內在的真實不變的本性、本質,無自性即是空。所以說,凡是因緣所生的事物,都是空。在龍樹看來,「空」(無自性)就是諸法實相,一切事物的真相,這也稱為「真如」,即如其本來狀態的真實相。實相,真如,是一切事物真實本相的反映,也就是真理,就是最高的普遍真理。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是無(空),也是假名。「假」是施設的意思,假名即人為施設的名目、名稱、名字。假名是指述因緣和合的無自性的,即虛假不實的東西;假名在客觀上並沒有實在的東西與之相應,實是虛假的名稱。《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十四云:「一切和合法皆是假名,以名取諸法,是故為名。」﹣《中論》卷四《觀如來品》也云:「空則不可說,非空不可說,共不共叵說,但以假名說。」﹣「共不共」的「共」指空非空,「不共」指非空非非空。這是說,諸法空、非空、空非空和非空非非空四種情況都不應說,不可說,但諸法從因緣和合而呈現為現象,在時空中存在,為引導眾生,以假名來指述、分別。這樣,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既是無(空),又是假名(有),是空與假名、無與有的統一體。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是空,又是假名,空與假名,即無與有是對立的兩極。若偏於空,只見否定,易陷於虛無主義;若偏於假名,只見現象,又易為世俗所囿。只有不落於無與有兩端,遠離無與有兩邊,才符合事物的實相,這就是中道。中道也就是實相,就是最高真理。中道實相就是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真理觀。為了闡明宇宙萬物空無自性的中道實相論,龍樹在《中論》卷一《觀因緣品》一開頭就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諸說中第一。」﹣這是認為,宇宙萬物都由因緣聚散而有生滅等現象發生,實際上從無自性的本質來看,是沒有自性的生,沒有自性的滅的。如說有生有滅,則落於兩邊。離此兩邊而說不生不滅,則是中道之理。不生、不滅、不常、不斷、不一、不異、不來、不出,合稱「八不」。不生不滅是八不之本,後六不則是補充說明不生不滅的意義的。又不滅從不生而有,不生(因緣和合而生,無自性的生)更是根本。生、滅、常、斷等只是世間的相對概念,視之為實有則是邪執。「八不」是用「不」來否定世俗的八種執著,以彰顯中道實相這一佛教的絕對真理,稱「八不中道」。八不中道從宇宙生成論的高度論證一切緣起事物無生性空的原理,為中道教實相論奠定理論基礎。大乘佛在宣揚真諦的同時,也相當重視俗諦。《仁王般若經》卷上《二諦品》就宣揚二諦相即,真俗不二的思想,﹣真諦俗諦相即不二,兩者雖有差別,但並不相離。萬物空性必假於緣起事物上顯現;不安立世間真理,不依世間真理,也就不能得到出世間真理。龍樹也肯定世諦的重要性,他說:「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一以世俗諦,二第一義諦。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隆!暴佌饈撬擔佛是以真俗二諦為眾生說法。對於二諦,一是要了解二者的不同,否則就不能了知超越俗諦的真諦。二是不依俗諦,也不能了知真諦,即無法證得涅隆一度與中觀學派相對立的大乘佛教瑜伽行派,著重宣揚萬法唯識的真理觀,同時也認為識自身是非實在的,是本性空。識性空也是真理。瑜伽行派也繼承與發展了部派佛教的二諦說。如《辯中邊論》卷中把世俗諦和勝義諦各分為三種﹣,三種世俗諦是假世俗(假名)、行世俗(造作活動)、顯了世俗(圓成實性),三種勝義諦是義勝義(真如)、得勝義(涅)、正行勝義(聖道)。這是進一步區分了二諦的類型,深化了二諦的內涵。從學術發展史來看,大乘佛教中觀學派提出實相論的真理觀,推進了佛教的真理學說,這主要表現為:一是針對小乘佛教的三法印而立一法印,以顯示諸法實相而涵括了三法印的內蘊,這反映了中觀學者在探索宇宙的統一本質上的努力和抽象理論思維水準的提高。二是小乘佛教一般只主張「我空」(「人空」),不講「法空」,即只認為眾生生命是由五蘊假合而成,並無恆常不變的、主宰性的自我,中觀學派不同,不僅認為「我空」,也主張「法空」,即一切事物都由因緣和合而成,都無永恆不變的自性。「我空」,「法空」,一切皆空,即宇宙的實相,也即宇宙的最高真理。這就是說,空的學說和空觀都更加徹底了。三是重視在理論上把真諦與俗諦、空與有(假名)統一起來,在方法上把實相與名言統一起來,進而在實踐上把涅掠朧蘭渫騁黃鵠矗開闢了佛教理論與實踐的新天地。註:1《大正藏》第2卷第66頁中。2見《大正藏》第2卷第561頁上。3見《大正藏》第1卷第468頁中。4參見《阿毗達磨大毗婆沙論》第77卷,《大正藏》第27卷第399頁下。5《大正藏》第29卷第116頁中。6《大正藏》第27卷第400頁上、中。7《大正藏》第32卷第327頁上。8佛教《般若經》強調宇宙萬法的當體性空,破除由於假名認識所執著的實在,所以也重視闡揚二諦思想。它把第一義諦的內涵解釋為事物本質的「性空」和主體認識的「無分別」。它強調世諦的功用是:「以眾生自不知諸法如幻如化,以是故,菩薩摩訶薩於無量阿僧祗劫行六波羅蜜,成就眾生淨佛國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堤。……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以方便力故,教眾生遠離是相著。」(《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24,《大正藏》第8卷第398頁中、下)龍樹的中觀則是發揚性空而無礙於緣起的中觀精神。9《中論》卷4《觀四諦品》,《大正藏》第30卷第33頁中。10同上。灐洞笳藏》第8卷第398頁中。灐洞笳藏》第30卷第30頁中。灐洞笳藏》第30卷,第1頁中。炏曇《大正藏》第8卷第829頁。灐噸新邸肪4《觀四諦品》,《大正藏》第30卷,第32頁下—33頁上。炏曇《大正藏》第31卷469頁中、下。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