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妙蓮老和尚: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阻人出家


時間:2012/1/19 作者:善因

妙蓮老和尚發話了:很多人都在不知不覺中阻人出家

上妙下蓮老和尚於弟子剃度日為信眾開示

現在很多人都說:」不要出家啦!在家修行還不是一樣!你出家能受得起人家禮拜嗎?能受得起人家的供養嗎?」這話乍聽之下似乎很有理,其實,這是假善知識,冒牌佛教徒胡言;真善知識是恭敬僧寶,哪有阻人出家的?這裡所感善惡因果,請恭閱「出家功德經」就知道了。切勿造惡口業,受苦堪可憐!往住有一些想出家的人,被他這麼一說,都不敢出家了。現在外面就有這些人,這真是末法時代;說好話的人沒有,打氣的人沒有,洩氣的人卻是那麼多。

他們一味的說:在家出家修行不都一樣,何必要出家?若都出家,世間人都要絕種了。有些發心想出家的,聽了這話也糊裡糊塗的認同:「是啊!那還是在家修行吧!」

諸位注意啊!想出家的人就千萬不要聽那些話,障得了你的前程。其實,如果大家都出家修梵行,這個世界就清淨了;眾生不再是胎生情有,而是清淨的蓮花化生,哪裡會絕種呢!此世界既然清淨了,那麼也不需要生西方了,因這個娑婆世界已轉成了淨土。但我們現在居此三界牢獄,這是一個多麼苦惱的世界,又有更苦的三途,難道你還怕地獄眾生空了嗎?還怕牢獄的人都走光了嗎?這真是邪知邪見!若能持守佛淨戒,世上沒有犯罪造惡的人,就沒有牢獄也沒有了地獄,那不是很好嗎?大家果真都能出家,將來這世界就是佛國,個個都是蓮花化生的,豈不更好!只可惜的是:萬不可能人人都出家,這個世界也就萬不可能成為佛國的。所以,請不必杞人憂天,阻人出家。因發心出家難!阻人出家易!若無多人出家,三寶如何住世?況今無佛住世,弘揚佛法就全賴僧寶擔荷,哪能不稱讚出家之功德?否則豈非魔子魔孫!

一般說來,人的根性有三種:上等根性的,出家修行或在家修行都可以,這種根性的人,如維摩詰居士,在家修行也能修得很好,若能出家修當然是更好的。中等根性的,那就出家修行好,在家修行就不行了。因為這種根性的人,需要有清淨的環境,他才能清淨,若在染污的環境,就無法把持了。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像我們現在末法時代的眾生根性,大都是中等的根性,所以最好都能發心出家,仗三寶功德較易修。至於下等的人,就用不著出家了,出家也不會修得好;那倒不如在家做個居士,好好勉力修還可以,免得出家反而敗壞佛門。我們印光祖師叫人不要出家,就是針對這種下等的根性說的。若有真儒之士,大丈夫之輩,來發心出家,那我們是最為歡迎的啊!

再說,如果在家修行與出家修行一樣,諸位你們就在家打七就好了,也不用到靈岩山寺來了,在家也是一樣嘛!何必要來山呢?所以不要人家講什麼就信以為真;自己在腦中要轉轉,什麼話都要三思而後再行,善的當然是依從,不善的要摒之。

雖說有上中下三根,但千萬不可自暴自棄,自認是下根,想在家修行就好了,怕出家修不好反而招罪過。如果你是這麼想,那真是朽木不可雕也,是自己在慢性自殺了。語云:「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呀!要做個上根的人,做個頂天立地的人,想別人能做到我為何做不到呢?人家吃飯我不也一樣吃飯?要立志啊!人不立志太沒出息了。

剛才說男兒當自強,那么女人就不用自強了嗎?要知男女那只是一個差別相,本性都是平等平等的;千萬不可以為女人就是軟弱無能的,女中不也有丈夫嗎!要鼓起丈夫氣來。且看阿彌陀佛第三十五願:「設我得佛,十方無量不可思議諸佛世界,若有女人,聞我名字,歡喜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復為女像者,不取正覺。」你看阿彌陀佛大慈悲,特別為女人發了一條願,他怕很多女性也是犯了這種慢性自殺的病;自認女性好可憐,業障深重。不可以這樣想的!自尊自貴固然不可以,自輕自賤也是要不得,不要貶薄自己。不要在家裡和丈夫吵架聲音是大得很,一到了大事臨頭,就自認我是個女人沒有用。可不要這樣顛倒了。

關於出家有沒有資格受人禮拜、供養?這要知道,出家決定要受戒並守戒的,受戒就內有戒德莊嚴,外有袈裟著身;只要你袈裟披身一現僧相,這就不但能受人來禮拜,連天人來禮拜你都受得起。因為你有一個僧相就堪受人天禮拜,至於你有沒有修行那是自有你的因果。你想想看!佛堂內的那尊佛像是木雕的,外面鍍上金,好像披上袈裟,雖是木頭雕的,但有此形相都能受人禮拜;你堂堂的一位僧寶,受了戒法,還不能受人禮拜嗎?讓人家禮拜是給人家種福,這是功德。袈裟又叫福田衣,有人對你布施,你受人家的供養,他布施於你,他今生或轉世就能安樂自在,這是因緣果報法。至於你出家後,修行不修行,那全是你自己的事,是你自己的果報。若現了僧相而不受人禮拜,不受人供養,這是犯不乞食戒的。當然,出家人生活之需全賴信眾供養,若不精進修行,生死不了,那今世天神不擁護,轉生還要墮落,那就太苦、太可憐了。當然,若是修行有功、道業成就,那就真是為無量眾生的良福田。但願人人修行,個個成佛,不可再阻人出家。

出了家自以為沒有修行,不受人供養,要自耕自食,這是不如法的。是誰叫你自耕自食呢?不可以的。依佛制是要托缽,但我們中國僧不託缽,而是在齋堂吃飯,這一樣是受人家的供養。這些道理要明白,不要把道理弄反了,還自以為是。即使你是一個有錢的大居士,有百千萬財產的大富翁,你要出家時,家中的財產也都要施捨的;你不能留一部分,說要留著自己修行用,建個茅蓬,不要受人供養。錯了!比丘身分那能蓄積錢財呀?穿了福田衣就是福田僧,現了僧相就是良福田;你不給人家供養,怎麼能令人家得福?人家得不到你的福,就如你有良田不給人下種子一樣,如此那會有豐碩的收穫呢?那裡會有福報呢?出家人因地在人間受人的供養,將來證羅漢果,果報就是應供——應受天人的供養。比丘受人的供養,將來證果就有了天福;若不受人供養,沒有天福,就算你證了羅漢果,托缽都托不到,飢餓是好苦的啊!

出家沙門又稱比丘,比丘是梵語,具有乞士、怖魔、破惡三種意義:

(1)乞士,就是要托缽。在我們中國因國情、風俗、環境的差異而不出去托缽,人家是送到常住來,這也是受人家的供養。要知因中乞食,果上才能感得受天人之供養。

(2)怖魔,在受戒的時候,三番羯摩:」人間有某某出家了。」天上的魔宮就震動,魔王就會害怕,因出家就是要出離三界,有人出家,他的魔子魔孫就會少了,所以魔王就會感到恐怖

(3)破惡,因比丘持戒能破心中的種種煩惱惡業。身為出家人,要知道比丘的意義。那麼做居士的供養時,要不要分別這個師父有沒有修行,才來供養呢?「有修行就供養他;沒修行,就不要供養他了。」若有這種分別心,就算你供養到菩薩、供養到佛,那樣功德還是很小的,因為你有分別心。若能無分別心的供養,「修行不修行是他的事,我一律平等供養。」能平等供養福德是很大的。佛陀明明白白的告訴我們,無相而布施,功德和供養佛是一樣的,所以你們要會平等供養。供養主要是在求福,所以不用去分別。但假如你是要請開示求智慧,那當然就不同,他要是不會講,不明道理的,你就不必請問他;要問,當然就要請問過來人,有修行的人,有正知正見的。不好的就敬而遠之,因為他既無慧,行為又不好,若跟著他,會學壞的。猶世間人並不是每個都是好的,以我們自己家裡的父親、老祖父等長輩們來說,好的,我們就要學;不好的當然就不能學。但不管他們如何的不對,他們總是你的長輩,對他們還是要尊敬的。不過他講的話你不能聽就是了,他們的壞行為你也千萬不能夠學的。世俗的儒者都知對「長上」的禮,不可違逆犯上,即使父母有過失,也應婉言勸諫,不能當面數落。若父母不接受,那麼只能將其不明理的地方放在自己心中愁憂。同樣的,我們在家佛弟子對「僧寶」也不能失了恭敬,雖然有些出家師父,其言行確實是不值得親近,你或可抱持恭敬的心私下勸諫,但絕不可隨便批評。學佛是要修慧培福的,切莫在三寶門中造口業。慎之!慎之!

說到頂禮,不僅比丘能受得起人頂禮,就是小沙彌也一樣堪受頂禮。佛陀說:「三子不可輕:沙彌雖小不可輕,王子雖小不可輕,龍子雖小不可輕。」沙彌雖然小但未來是大比丘,能住持佛法,宏范三界;王子雖小,墜地貴壓群臣,大臣一樣的要三拜九叩首;不要看龍子小,他大時就能呼風喚雨。所以對沙彌也一樣要恭敬,不可看輕。剛才說居士要恭敬三寶,其實出家人對居士也是不可輕視的,居士們頭髮一落,那不也是出家人了嗎?未來也是會成佛道的呢!

僧寶是住持佛法,居士要護持佛法;有住持佛法的僧寶卻沒有護持的居士也不行,所以佛陀臨涅槃的時候,特別交代國王大臣要護持三寶。在家的居士要護持三寶,怎樣的護持三寶呢?現在三寶之中出家人——僧寶,太少太少了!僧寶從那裡來呢?是從虔誠佛教徒家中來,你們家中要是有兩個令郎,就揀一個好的,送他來出家做小和尚,那你們就是真正的護法了。記住!要揀個好的呀!你不要揀那個蠢蠢的,腦筋錯亂的,若送他來做小和尚,那佛教就倒霉了,也害了世人無求福求慧的機緣。揀個好的,那他將來做大法師,才能夠度眾生。諸位啊!這也是大布施、大供養呢!

修見恭錄

============================================

《佛說出家功德經》中所述阻人出家的果報:

佛告阿難:『若復有人破壞他人出家因緣,即為劫奪無盡善財福藏,壞三十七助菩提法涅槃之因。設有欲壞出家因緣者,應善觀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緣此罪業,墮地獄中,常盲無目,受極處苦;若作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餓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惡苦,久乃得脫。若生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於百歲常問是義,我百歲以無盡智說是罪報,亦不可盡。於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終不記此人當有得脫時。所以者何?皆由毀出家故。

------------------------------------------

阻人出家屬於舍法罪,不得往生極樂世界:

以上是舍教法,下面講舍證法。若對於他人受出家戒等製造障礙,這也是舍證法。本來有人想出家,但其他人勸他:「末法時代哪裡有清淨的出家人?很多出家人都還俗了,你還是以在家的身份度化眾生吧!」這樣說就是舍證法。以前,有些人想在我面前出家,但我不知道他的道心穩不穩,於是說:「先觀察四個月再說。」那這是不是舍法罪呢?不是。因為《毗奈耶經》要求,對發心出家者應先觀察。但有些人並沒有任何依據,隨隨便便就勸別人不要出家,他們的語言聽起來特別可怕,一聽就知道,他並未好好學習過佛法,否則不會這樣說話。這樣的話我們根本不敢講,因為自己畢竟長期聞思過教理,對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還是比較清楚。

舍法罪講義 http://www.folou.com/thread-234513-1-1.html

【常見誤解】僧尼天天念經,不事生產,豈非社會的「寄生蟲」?○佛教的僧尼天天只懂得念經,不事生產,豈不只是社會的'寄生蟲'?

◎由佛教的看法去說,絕大部份眾生畢生所做的事之最終目的是要令自己得到快樂而離開痛苦。但真正的修行人,其中包括了真正修持的大乘出家僧尼,卻犧牲自己的世間福樂,致力於令所有眾生得到真正的快樂而得離痛苦。由這樣的層面去看,世俗的人只為自己得樂離苦而營營役役,大乘的修持人卻為了所有人乃至所有生命的幸福而努力,以非凡的耐力去修持成佛來利益所有生命,所以他們不單不是'寄生蟲',反而是自願肩負一切眾生的究竟福樂之擔子。

即使由世俗的層面去說,僧尼也並非不事生產的人。

在世界各宗教的歷史上,神職人員都常常充當著照顧信眾心理及靈性健康的工作,可說是'心靈醫生'或者是'心理醫生'。

有很多有威望的宗教人物,更對維護世界和平及社會人心安定有很大的作用。在藏傳佛教中,一些有地位的大師往往有責任照顧整個小區人民的需要,例如確保老弱的人受到照料等。在小區出現不和的緊張氣氛時,往往因為區內的大師之幾句話就平定了暴動或即將發生之戰事。衲是先世祈竹大師之繼承者;先世祈竹法師是嘉絨區十八地區的精神導師,十八區間之紛爭很多時都由他調解而免致出現流血事件。其它如貢唐大師等高僧,也常常以佛法的悲心及智慧化解本來即將發生之大型戰事。所以,某些出家人又有平息戾氣及紛爭的正面作用。

再者,各大宗教的神職人員也同時致力於世俗上之慈善利生工作。天主教德蘭修女大家都知道吧?她一個人的事業及對社會乃至世界的貢獻,你可能做十倍時間也做不來。在佛教中,也一樣有很多利益社會的慈善團體【比如證嚴法師發起的擁有一千萬義工的慈濟功德會,在世界各類災難發生之際,他們總是第一個趕赴現場救災】,這些團體往往都由出家人發起及維持。在藏傳佛教中,很多寺院都致力於帳災施藥等善行,衲所隸屬的大藏寺更有屬下之慈善基金會及免費贈醫施藥的診所,這些都是較能見得到之社會貢獻。

所以,說僧尼只念經不生產,純粹是你未去理解而生出的邪見。

○學佛是否一定要出家?如果人人出家,世界豈不是會滅種?

◎學佛的人不一定要出家修持,佛教有四眾弟子,所以在家的修持也一樣是佛法上的修持方式,並不一定要出家。出家的確有助於修持之路,但卻並非說只有出家人才會成佛。

至於會不會滅種,這是一個很幼稚的問題。如果由佛法的角度去看,在這人間世界轉生只不過是六道苦海中的一道,根本並非有恆久福樂的終點。真正修持佛法的人,修持的目的是要成佛或起碼脫六道生死苦海。所以,由佛法的角度說,這個世界並非值得執戀的樂土,你根本毋須擔心有否滅種的問題。如果六道,包括人間,都完全滅種,所有眾生都超脫了六道,那不單不是值得你憂心的事,反而真是天大的好事了。你擔心人人出家修持導致滅種,就如擔心囚犯都變善良了,牢獄豈不是會空掉關門一樣地無意義。這顯然是個無真正內涵的問題。

改由另一個角度看,世上有多少人口亦與個人的業力及眾生的共業有關,並不可能因為多了幾個人出家就會滅種。現今世界上,似乎大部份國家都有人口過多的情況,所以你的問題就也更加不成立了。難道全世界的人一下子都會出家嗎?衲倒希望佛教真的這麼興盛,但恐怕世界的趨勢並非正在向這個方向發展。如果你真的擔心人類滅種,倒不如致力於鼓吹慈悲及和平的理念,令世上少一點戰爭,這才是實際的。這個世界絕無可能因為多了幾個人當和尚就會滅種!

——摘錄自獅吼棒喝問答錄

出家人對社會的貢獻

如今在社會上很多人對出家人特別輕視,在他們的眼目中,出家人都是因為人生不得意受到各種打擊或者是生活上走投無路,才選擇逃避現實出家為僧這條灰色道路。其實這表明他們根本不懂得歷史,我們且不說出家人本身所具有的功德及其內在的證悟境界,僅僅就民族文化交流史來看,出家人對人類社會就寫下了不可磨滅光輝燦爛的眾多篇章。比如中國與印度的文化交流史上,唐代的玄奘法師,在印度求學時曾受到了當時全印度各國上下的尊敬。法師返國時,唐朝太宗皇帝親自出迎,並希望法師出任大臣,但被玄奘法師婉言謝絕,後法師圓寂時,朝野送葬者竟達百餘萬人。玄奘法師對中國乃至世界文化所作出的傑出貢獻,在歷史上實為罕見,魯迅先生也讚嘆玄奘法師為中國歷史上堪稱「民族脊樑」的優秀傑出人物。又比如唐朝的鑒真和尚,六次東渡日本(前五次失敗,第六次成功),將中國的佛教及建築、雕刻,文學和醫藥等先進文化毫不保留地帶到日本,對日本文化的各個方面起到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被日本人民尊為「日本醫學之祖」、「日本文化恩人」、「日本律宗太祖」、「盲聖」。又如九華山地藏菩薩金喬覺,原為古新羅(即今韓國)王子,於公元741年來華弘揚佛法,人們稱其為地藏菩薩化身,故其駐錫地九華山遂作為地藏王菩薩道場,而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又如安世高,原是安息國的太子,後把王位讓與其叔,自己出家為僧,於公元148年來華,是中國佛教譯經事業的奠基人。在中國近代則有弘一大師,早年曾留學日本,把西方的音樂、美術、戲劇等引進中國,後出家為僧成為著名律宗大德。又有法尊法師,早年不畏艱辛進藏學習佛法,後從事藏傳佛教的研究與翻譯,為藏漢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在當今世界上,則有新加坡的演培法師,在美國的宣化上人,台灣的淨空法師、星雲法師等等在全世界不辭勞苦地廣為傳播佛教文化,因而受到國際人士的廣泛敬佩。其實在世界文化交流史上,還有很多這樣的優秀人物,他們作為佛門的高僧大德,為世界文化交流、增強民族的團結和國際間的友好往來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歷史上有很多出家僧人,他們不僅以自己無上的悲願與頑強的精神,利益了無邊的眾生;他們不僅為自己的祖國贏得了巨大的聲譽,為本國人民所欽敬,成為本民族歷史上引以為豪的人物,而且也同樣受到其他民族人民的極大尊敬與愛戴,至今仍活在人們的心中,為各民族人民所緬懷紀念,從而成為各民族世代友好和文化交流的永恆動力。比如反映弘一大師波瀾壯闊的一生事跡被人們編成了電視連續劇,有四家電視台爭相放演。1980年作為日本國寶的鑒真大師肉身像,由專機運送到大師的故鄉江蘇揚州,進行了為期7天的展出,瞻仰者達17萬餘人。此後,還在北京的中國歷史博物館和法源寺兩處展出了16天,當時任全國政協主席、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還特意撰文,高度評價鑒真為中日友好事業作出的巨大貢獻。又如西安「玄奘三藏法師院」的建設,也得到了國務院有關部門的支持,內設有玄奘紀念堂、玄奘事跡陳列館和講經堂;玄奘法師的部分靈骨在本世紀還被迎往到日本供奉,1955年經周總理同意,我國政府又分贈部分法師靈骨與印度政府,安放在法師當年留學的那爛陀寺。1998年,由198人組成的台灣玄奘法師舍利奉迎團也來到北京訪問,準備迎請玄奘法師頂骨舍利到台灣供奉在三藏紀念塔內,希望讓玄奘法師的光芒永遠照耀全台灣所有人士的心,台灣也創辦有玄奘大學,就是為了玄奘法師的精神能夠永遠活在學子們的心中。

歷代帝王也恭敬出家人

在社會上,很多人對出家人有不公正的看法,這是很荒謬的。從古以來的歷史顯示,社會對出家人的評價都非常高。實際上,出家人是我們整個社會和國土的莊嚴,捨棄世俗獲得出家身份,這是世界上任何昂貴的珍寶都不能相比的。從出世間的功德來講,在佛法經論中有許多聖教的證明,大家可去詳為參閱,但總而言之,有幸披上出家僧衣是千百萬劫中難以得到的。然後從世間法的角度來講,披上袈裟也是最難得的,世間上各種再昂貴的金銀財寶也沒有任何一樣比得上它。清朝的君主大順治皇帝也說過:「世間最貴者,莫若舍俗出家。」又說:「黃金白玉非為貴,唯有袈裟披最難。」現在五濁惡世末法時代中的一些出家人也不要起顛倒妄想,以為在家的一些世俗行為是非常的好,而應該知道我們在這個短暫的人生當中能夠幸運地出家,確實是有很大的福報,也可以說我們現在的這種出家身份是非常偉大,就像弘一大師所說的那樣:「出家人是最高尚最偉大的。」

也有一些出家人,在世間人們面前自慚形穢,甚至在一些公共場合不敢披上袈裟而換上在家人的衣服,這是尚未對出家一事予以正確、深刻的認識所致。唐太宗言:「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這是拋開世間五欲束縛,追求最崇高真理的象徵。《地藏十輪經》中,有出家人較世間諸人尊貴的種種說明,《寶梁經》中,也諭示了應以八法敬重袈裟,即「於身袈裟應起塔想、世尊想、寂滅想、慈想、敬如佛想、慚想、愧想、令我來世離貪恚痴具沙門法想。」因現在佛法勢微,世間人見出家人覺得好奇也在所難免,猶如薩迦班智達所言,一群猴子見到人時也會嘲笑人竟然沒長尾巴。這從另一面也正說明了我們出家人應以高度的自豪、深切的悲心、精嚴的戒律、良好的人格,去感化、教育他們,使人人敬僧尊教的風氣重現於今朝。

生活在人人恣情享樂的社會中的人們,對於出家一事無法理解,在佛法不興盛的地方,人們見到出家人時甚至像見到外星人一樣新奇。然而出家為僧、專志辦道,對於絕大多數追求佛法真諦的人來說,無疑是最佳的選擇。歷史上,出家人的地位一直受到尊崇,如隋開皇十一年(591),晉王(煬帝)請智顗受菩薩戒,並賜智顗為智者大師,開皇十八年,晉王為智者大師建造了天台寺,後改名國清寺。智者尊隋煬帝為天台宗總持,隋煬帝封智者為國師。唐...國君主唐太宗也曾感嘆:「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帝王將相所易為。」唐代華嚴宗四祖清涼國師,曾是七代帝王之師。五代時吳越王錢鏐(852—932),小時曾受高僧洪堙指點,發達後見洪堙必跪拜,稱自己為弟子,並大興佛教,使人心向善,安居樂業。元朝的薩迦班智達、八思巴等也是赫赫有名的一代國師。清朝歷代帝王如順治、康熙、雍正、乾隆等都無比地恭敬出家僧人,他們都依止了高僧大德,並拜玉琳、金剛戒等僧人為國師。順治皇帝在其《出家偈》中有「朕本西方一衲子,如何落在帝王家,只因當初一念差,黃袍換卻紫袈裟」之句,意即前世出家為僧,只因一念之差,今世沒有承繼前志,而做了帝王,流露出了無限的懊悔之情。

歷代名臣如宋代的王安石、元朝的耶律楚材等本身即是佛門居士,事出家人為師。歷代文人,如唐朝的白居易、王維,宋朝的蘇東坡、辛棄疾等等,也多與僧人交遊,從高僧大德超凡脫俗的氣質中受到啟發,而留下了許多千古絕唱。現代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梁漱溟在1987年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的一次會議上,一語驚人,說自己前世是一個禪宗和尚,為此趙朴初老居士還當即賦詞一首。在《紅樓夢》等文學名著中,也描述了飄逸清靜的出家生活,令人感動,使人嚮往。在藏族歷史上,著名的赤松德贊等國王也是對出家人至誠恭敬,現在世界上緬甸、泰國、斯里蘭卡等國家元首常對出家人恭敬禮拜,筆者在1990年親見不丹國王桑給旺修在上師晉美彭措仁波切前五體投地,恭敬頂禮,以示敬意。這些有地位、有福份的國家元首也對出家人如此恭敬,那更何況我們一般的人們呢?

出家以報父母恩

關於出家與在家的利弊,《法苑珠林》中有明確的對比:「出家造惡極難,如陸地行船,在家起過極易,如海中泛舟。出家修道易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實難,如陸地行船。」從世間法上講,一般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成家立業,但要從報恩的角度來說,則出家後更能報答父母的恩德。

世間上的普通人,一生都忙碌於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學習當中,根本抽不出時間來為父母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即使少數人發孝心想為父母做一些善事,但因為不明因果善惡取捨,煩惱業力深重,非僅報不了父母的深恩於萬一,反而以自己的愚痴和惡劣行,為父母造下了許許多多的罪業,何況現在世間上的很多人根本不恭敬孝順父母,甚至還經常打罵、凌辱父母。怎樣才能報得了父母的恩德呢?以佛經的道理,只有出家後精進於佛法的聞思修行,證得解脫的佛果,這樣才能究竟報答父母的恩德,因為得到佛果後,自己方有最大的能力幫助父母及無數的眾生從輪迴苦海中解脫,這才是真正的孝順父母。

出家人出家的目的,並不像世間上一般的人,只是為了追求滿足此生此世的一些蠅頭小利,而是為了解決人生最重大的事情,就像明代憨山大師在《夢遊集》中所說:「從上古人出家本為生死大事」。所以世間許多人根本不理解出家這種行為,更不懂得出家學佛修行是一件有巨大功德和利益的大事。他們是一味地貪著,就像無知小兒遊戲造土房一樣,以為在家人過的生活是多麼的好,而出家人則是很可憐的。但以修苦行而聞名於世的大成就者瑜伽士米拉日巴,在看見幾個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姑娘時,則很感嘆地對她們說:「你們世間上的人看見我很可憐,我米拉日巴看見你們世間上的人,也覺得是真可憐!我們彼此相顧兩可憐。」

如果一個人出家得道,他在家的父母能由此得到很大的功德和利益,所謂:「一人成道,九祖超生。」就是說一個人出家修行證得道果後,非但他今生的父母,而且他往世九代的祖先和父母都會因此而往生到善趣享受無邊快樂。比如,唐朝福州玄沙院宗一禪師,俗姓謝,他的父親捕魚為生,不幸掉到水裡淹死了,宗一禪師因此出家,來報答父親養育的恩德。有一天他正出去參訪時,擦傷腳流出了血,他因此而豁然大悟。後來有一天晚上忽然夢見父親來相謝說:「因你出家明心見性的功德的拔薦,我已得生天,所以來通報你這個好訊息。」

一個出家人,在沒有得到佛果之前的修行過程當中,以其戒定慧功德及上師三寶的加持力,就能給親友帶來很大利益。比如在《佛說盂蘭盆經》中有目連行孝救母的故事,目連是釋迦牟尼佛的大弟子,他用神通觀察,見亡母生於餓鬼中,不得飲食倍受饑渴。目連悲痛欲絕,而自己空有神通第一之稱譽,只因其亡母業力深重,縱施神通,卻不能利益其亡母,後遂請教於佛前。佛陀教以於僧自恣日齋奉十方僧眾,以十方僧眾的願力而救母出離了苦海。又據《緇門崇行錄》記載,唐朝京城大安國寺的子鄰法師,在家時他的母親不信三寶,不讓子鄰師出家,子鄰師就只好逃離家鄉到東都依止廣愛寺的廣修律師出了家。有一天忽然懷念雙親,乃回家探親。這時他的父親已雙眼失明,母親已去世三年了。子鄰師乃鋪設座具,誦《法華經》,發誓求知母親死後生到何方。當天晚上,夢見東嶽大帝告訴他說:「您母親死後墮落地獄,現在受各種苦楚。」子鄰師悲痛欲絕,遂到阿育王寺佛陀舍利塔前,哀泣禮拜,拜到四萬拜,忽然有呼叫子鄰法師的聲音,抬頭仰望空中,看見母親向他謝道:「承蒙你禮佛陀舍利的功德力,我得以往生忉利天了。」說完就不見了。

在藏族的習慣中,只要子女出家,父母就倍感滿足,認為已經報答了父母的養育之恩。南傳佛教也有將兒女送至寺院短期出家,使其回報父母養育之恩的習俗,這些都是社會佛法化而產生的良好傳統。

——摘錄自《佛教科學論》 http://www.zhibeifw.com/book/fojiaokxl/main.htm

進一步閱讀:益西彭措堪布關鍵開示:想出家就出家吧!並非必須父母同意!

http://www.folou.com/thread-194985-1-1.html

有人因為家人不同意而不出家。雖然佛在戒律中規定,在出家前應首先徵得父母的同意,但佛在《律本事》中同時又指出,若此人發心非常堅定,對家裡已無牽掛之心,在寺廟或山林中住滿了七天,且在此期間,其家人未作尋找或還未找到,他就可在此出家,可以完全獲得戒體,和父母同意後出家的人沒有任何區別,只是傳戒的阿闍黎有一點輕微的支分罪,而這可在半月誦戒懺悔時即得清淨。

一般來說,出家是很難獲得父母的應允的,但如果因此而退失出家之念,或有人把父母不同意作為不出家的理由,則無疑已因為自己而讓生身父母造下了很重的業障。歷史上釋迦牟尼佛是背著父母去出家修行的,我們熟悉的虛雲老和尚、法尊法師等也是背著父母而毅然出家修道的,因此我們應謹慎對待此事,不然學佛尚未有進展,卻已增加了父母的業障。

佛在《賢愚經》中說,若有人想發心出家,而另外有人給他製造違緣和障礙,使其出家不成功,這惡業極為嚴重,就象一個人掉進了黑暗一樣,他會墮落到漆黑一團的黑暗地獄中受無量痛苦;就象百川匯歸大海,惡業果報都集中到了製造違緣的人身上;就象劫末火燒毀須彌山,一點也不剩下一樣,對別人出家製造障礙的人會被地獄中的大火燒得一無所余。佛經中還提出,一個人出家的功德等同於建造一千萬個佛塔的功德,相反,阻止他人出家,其罪業有如毀壞一千萬個佛塔。由此可見,如果自己發心出家或勸人出家,將獲得很大的功德。真正發出離心出家的人,前世今生的很多罪業會逐漸消滅,增上自在安樂。

——以上節選自益西彭措堪布《走向解脫》 (標題為PBZ所加)

尊者自述輪迴恐怖:1時心軟不出家,流浪生死91劫

作者 佚名

前言:

下面這篇佛教故事,閱後非常令人震撼與感慨,且您心中必會升起一股「出離心」。因為就算再怎麼恩愛、親情、六親天倫圍繞之樂,若不修佛法,亦難免沉淪與流浪生死,一去不復返,在六道中輪迴永無出期。且本文一定會激勵您,修佛就在當下,若一拖再拖,日後一定會後悔的。感謝阿明師兄的提供與推介,好文章與好朋友分享(請多多轉寄,功德無量)。

----------------------------

釋迦牟尼佛進人涅盤後七百年,印度北方的薊賓國,出現一條兇惡的龍王阿利那,時常興風作浪擾害人民,造作震天動地的禍患。當時有二千位阿羅漢。發心各盡神力要驅逐龍王阿利那離開國界。

一千位羅漢使出自己最大的柙力,震撼大地的力量,五百位羅漢放射強烈的光明,五百位羅漢造人襌定,運用襌那的定力。聯合這樣龐大的力量,卻不能動彈龍王一絲一毫。正當大家苦惱著,來了一位尊者祇夜多,祇夜多尊者到龍池邊,同龍王三彈指喝道:「龍,命你出去,不可再居留此地!」龍王阿利那聽了不敢稍遲,即時騰飛離去。 兩

千位阿羅漢都不了解這是什麼原因,這麼簡單就驅遣牠,有幾位羅漢就問祇夜多尊者道:「我們和尊者證得同樣的果位,一樣斷盡煩惱,解脫生死沒有差別,一律平等,怎麼我們合展所能不能動搖牠,尊者卻三彈指就使牠服服貼貼地離開國界呢?」

尊者答道:「我從做凡夫以來,嚴持禁戒,身口意不敢稍犯惡業,以平等無差別的心修持一切

法。各位不能動搖牠,那是所修積的功德不同的原故。」

降伏龍王阿利那後,尊者祇夜多帶了弟於,向更北方繼續他的雲遊。

路,很遙遠,有的橫延在原野上,有的環繞著山腰,那高大的路邊樹迎著南風在搖曳,尊者一行人走在涼快的樹蔭下,忽然尊者住腳,抬頭望著樹上,一隻烏鴉停在那兒,尊者注視牠,然後微微笑,點點頭。

走不多遠,弟子們不由疑問道:「尊者!為什麼和烏鴉微笑呢?」

尊者答道:「到時自當說明。」

於是他們又向前走,來到石室城。剛走進城門,尊者的臉色突然變得很慘澹,大家心裡都疑懼,都不敢多問。那正是吃飯的時候,他們進城去乞食,等吃過飯出城來,在城門地方,尊者又像進城時慘然變色,眾弟於忍不住跪下央求道:「請問尊者,為什麼對烏鴉微笑,又在這裹兩度失色呢?」

尊者長嘆一聲,以哀怨的神氣開口說道:

「是九十一劫以前,昆婆屍佛涅盤以後,我轉生在一位長者的家裡為子。當時志願出家去學道,可是年邁的父母卻說:「且慢,你當知人生不孝,無後為大,你走了,誰來繼承我家的宗嗣呢?等娶過親再說吧!」一家人忙了一段時期,新娘子總算入門了,我又提出出家的要求,父母都說:「假如能養下一個孩子,我們就不再阻止你。」

不久,真的生下一個男孩,到了小孩子咿呀學語的時候,我禁不住又要求道:「「現在可以讓我達成出家的願望吧!」父母再也想不出阻止的理由了,於是暗裡慫恿孩子來央求,孩於哭著說道:「爸爸你不能走,要不然帶我們走,妳不能不要媽媽和我,嗯……」做父親的被兒子這番連哭帶訴的哀求,出家的意志就搖動了,對骨肉親情生起了眷戀。「我不走,我和你永遠在一起。」父親撫摩著孩子的頭,親切地說道。因為這個原因,我又流浪在生死道中。

現在,我用神通看到過去生中的姻親,雖然曾經恩恩愛愛地相處過,一旦死散卻很難相遇,雖然同是淪落在六道中。那樹上的烏鴉,就是過去我的兒子,想不到他變成那樣子,還算有緣,幾十劫後還能見上一面。」

尊者說到這裹頓了頓,無限感慨的樣子。

「那麼在石室城外的事呢!」一個弟子插上來問道。

「我所以在城門外慘然變色,那是看到一個非常瘦弱的餓鬼的孩子,他哀求我道:『請尊者進城時轉告我母親,說我在這裡盼望她求食回來,已等候她七十年了,如今實在飢餓難忍。』我進城後,把話傳給餓鬼的母親。餓鬼的母親淚流滿面地說道:『我知道的,進城以來七十年,我無時不在記掛他,可是我一點辦法都沒有,生前少和人結緣,也沒有植福,很難求得食物,雖然有膿血、涕唾、糞便等垢穢不淨的食物,因為我才生產,體力衰弱,每次到手的東西都被有力的鬼伴搶去,這一次我好不容易帶了食物,躲躲藏藏趕到城門邊,守門的鬼卒又攔著不放我過去,尊者!請您哀憐我們母子,讓我們能相見,分吃這一點不淨的東西好嗎?』我把餓鬼的母親帶出城來,看他們那一付悲歡分食的樣於,我內心真難過,不由自主的就問道:『你在這裹多少時間了?』鬼母親答道:『我不知道在這裹多少時日了,但眼見這座城池,倒塌又建起,建起又倒塌,共有七次了。』唉!我慨嘆,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愈是痛苦的遭遇,偏是最長久,一個餓鬼的壽命居然這麼長。」

尊者這番話,聽在弟子們的耳中都恐怖起來,大家不寒而慄,一個人的作為,很可能招致這樣可怕的後果,如果不精勤學道,讓佛法來軌範心行,萬一有所疏忽,真是一失足成千古恨。於是他們又向前走,步伐那麼整齊,個個精柙飽滿,充滿了生氣,他們很積極地向光明的前程前進。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