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陳星橋:佛教的養生之道


時間:2013/3/16 作者:明華居士

陳星橋:佛教的養生之道

一、佛教的創立與僧人的日常生活

健康、長壽,始終是人類努力追求的一種理想。為此,千百年來人類探索出了許多的養生之道,其中,佛教和佛教徒也積累了豐富的養生理念和方法。不過,在談論佛教的養生思想之前,應略為介紹一下佛教的創立與僧人的日常生活。

佛教教主釋迦牟尼佛於公元前624年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宮,其父王為他提供了優裕的生活條件,但他卻不感興趣,一味要尋求人生真諦與生死解脫。相傳他先後於都城四門見到人間生老病死的四種情形,還于田間看見人驅牛、鳥啄蟲、鷹抓鳥這種種弱肉強食的景觀,深感眾生生命的脆弱、痛苦、無常與虛幻,於是毅然放棄王位繼承,出家學道,甚至跑到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麥一痲。後來他發現一味苦行並非解脫之道,於是放棄苦行下山。這時一位牧女見到他虛弱不堪,便熬乳糜供養他。釋迦牟尼的體力由此恢復,隨後於菩提樹下坐禪,入定七日,在臘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此後他遊行於五印度傳播佛教思想,建立教團,佛教由此創立。

在佛教教團中,佛教徒依性別和受戒的不同,分為出家的僧、尼二眾和居家的男女二眾,其中,僧、尼二眾一般以寺院為單位,各自按照佛制的戒律和祖師們制定的清規組成規模不等的修行群體。早期的印度僧人居無定所,或住於林間樹下,或住於崖洞、墳邊;乞食為生,每日早、午兩次,甚至僅於午間吃一頓;穿著更是簡單,總共只有三件衣服;日常以坐禪為主,輔之以誦經;每半月集體誦戒一次,進行批評與自我批評;每年夏季三個月安居一處專修,不許旅行,以免走路誤傷蟲蟻。以後隨著佛教的廣泛傳播,信眾增多,僧團壯大,僧人有住於一處、聚眾熏修的需要,信眾有隨時供養、請教的需要,於是一些王者大臣、長者富戶將自己的園林住宅獻給僧團,或為僧團搭建簡易茅棚,於是有了「寺院」。不過那時僧人們除了三衣、缽、臥具等十幾種隨身用品之外,不允許也沒有什麼私有財產,遵循托缽乞食制度,多數時間仍過著四方游化的生活。寺院只是用於聽佛說法、結夏安居,或各處僧人云游中暫時休憩之所。

佛教於東漢傳入中國,與中國固有的文化相結合,不久即獲得很大的發展,寺院林立,僧人在生活制度上也有幾個突出的變革。一是自從吳大帝孫權立建初寺起,歷代以來,佛教的大寺院多由皇帝敕建,僧徒也往往由國家剃度和監督管理,僧徒的生活由信徒或國家供給。因而佛制的乞食制度就逐漸沒有必要奉行了,這同當時印度相比是一大變革。

其次,佛陀制戒禁殺而不斷肉,這是因為乞食自活,只能人家施捨什麼吃什麼,不能挑葷揀素。但中國從梁武帝開始,用法令禁制吃肉,用國家權力推行了佛在《楞伽》等經中所說的遺誡,這確實又是佛教華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素食之有益於健康和有助於延壽,近代醫藥科學的調查研究已提出充分的證明。

再次,佛制戒律本來貫徹一種勤勵身心、遮止放逸的精神,所以沙彌(初出家的僧人)的原意是勤策、勞策,沙門(出家修行者,後專指佛教僧人)的原意是勤勞、勤懇、劬勞、功勞。印度當時的社會傳統,修道之人不能從事勞作。釋迦創教之初自然不在這個問題上立異違俗。所以他要求僧人以乞食活命也是事非得已。為了養成僧徒勤勞的習慣,他在生活細節上制定了詳密的規定,使事事必需親自動手,不能仰賴他人,頤指氣使。中國僧人的生活本賴國家的供給和信徒的施捨,後來由於佛教遭遇三次大的法難(國家頒令禁止佛教),僧人開始設法自謀生計。尤其是禪宗的興起,創立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叢林制度,強調「農禪並重」,使佛法修行和生產勞動打成一片。這又是佛教發展史上的一大進步。

由此可知,佛教在化中國的同時,中國化的進程也是很大的。中國古代就是一個重視養生的國度,從而使佛教養生之道的內涵也更加豐富。下面擬著重介紹一下漢傳佛教僧人的寺院生活。

提起寺院的生活,在許多人的心目中都以為是清淨而悠閒的,名山仙境,晨鐘暮鼓,青燈黃卷,多麼富有詩情畫意。其實,真正的寺院生活是清苦而緊張的,從俗人看來也是十分枯燥、寂寞的。

僧人每天清晨4時左右聞板而起,集體上殿做早課,約需時1小時,然後排班依序到齋堂(食堂)吃飯,佛門叫做過堂。飯前飯後都有唱念,吃飯過程中不許出聲,不許浪費,可謂紀律嚴明。飯後有的寺院還集體繞佛經行。隨後是分工打掃寺院。上午和下午是工作時間,如務農、砍柴、種菜,看護殿堂,接待香客遊人,經銷香燭、經書、法物和素食等。沒有分配工作的僧人則到禪堂坐禪,或到念佛堂念佛。中午也需過堂,儀式與早上一樣,飯菜一般都比較簡單,全是素食。午間可略作午休。傍晚須集體上晚殿,時間也是1小時左右。按照戒律,僧人是不吃晚飯的,但漢傳寺院僧人白天事務較多,所以有的人也吃晚飯,權當吃藥,所以將晚餐稱作藥石,不須行過堂儀式。晚間有的寺院安排有1~2小時的坐禪或念佛。餘下的時間則自由支配,或拜佛,或誦經,或讀書,或坐禪。寺院每月要舉行兩次集體誦戒儀式,時間約一小時左右。每月農曆初一、十五或佛教紀念日(佛菩薩聖誕等),早晚功課的時間比平時長一些,午前還須在佛前舉行供奉食物儀式。香火旺的寺院還常常須應信眾要求舉行一些佛事,如打普佛、放焰口、誦經、拜懺、打水陸等。有的寺院每年還定期舉辦念佛七或禪七,即多數僧人放下一切工作連續七天念佛或坐禪進行專修。過去中國僧人尤其是禪僧有雲遊參訪問道的傳統,生活飄忽不定。當代寺院僧人相對要穩定得多,有極少數寺院恢復了結夏安居制度,即在農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的三個月內,全寺僧眾不許外出,專心修行。

佛教以解脫生死、覺悟成佛、弘法度生為首要目標,為此,僧人嚴持戒律,精進修行,往往不在意或容易忽視健康問題。但同時,多數寺院、庵堂處於深山遠郊,醫藥條件比較差,加上僧人或離群索居,或過集體生活,必須善於自己照顧自己,平時還須幫助信眾解決有關身心健康和養生方面的問題,這又迫使僧人要研究、掌握一定的養生之道。從以上的簡單介紹來看,雖然各個寺院所處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不同,經濟條件差異不小,但總體來說,僧人的生活是清苦的,衣食簡單,沒有什麼娛樂活動,好在他們精神充實,生活也比較有規律。正是在以上特殊的修行理念和生活環境下,佛教的養生之道獨樹一幟,綻放為中國養生林苑中的一朵奇葩。

二、佛教的養生理念

「養生」一詞始見於《莊子》。所謂養,就是保養、養護的意思;所謂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長的意思。養生術,就是根據生命生存演化的規律,為達到保養身體、和諧精神、增進智慧、延長壽命而形成的一系列理論和方法。也就是說,它包括保養身體和涵養精神兩個方面。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視養生的國度,數千年來,形成了許多門類的豐富的養生理論和方法,其中道教養生偏重身體修煉,儒家養生偏重道德涵養,佛教養生偏重身口意三業轉化,醫學養生偏重臨床,民間養生偏重實用,武術養生偏重技擊。

佛教認為生命無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長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對對身體的貪戀執著、過份的關照,認為應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於學佛修道,解決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貪瞋痴等煩惱,以自利利他,廣度眾生。另一方面,佛教認為「人身難得」,應倍加珍惜。若病痛纏身,即無法安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事業,死後還可能墮入畜生、餓鬼、地獄三惡道而失去人身。所以學佛人為「借假修真」,應具有健康的體魄和儘可能長的壽命。佛教雖然不追求長生不老,但認為長壽——有限生命的延長——是可爭取的,甚至憑著願力和禪定力可「住壽一劫」,一劫相當於一千六百萬年。

佛教認為,疾病是人生必有的「生老病死」四大苦之一,分為兩種,一種是身病,一種是心病,其中大部分的身病都與錯誤的思想和行為有關,因此它們都可以通過修行得到治療。佛經中常讚嘆佛陀有三十二種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所以我們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薩像,不僅身形健碩、相貌莊嚴,而且神情愉悅、慈祥,這實際上反映了佛教對於健康的一種最高理念: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五官端正,健壯、和諧;在心理上,堅毅安祥,充滿智慧。只要努力修行,就可以達到這樣一種身心和諧的健康狀態。事實上,佛教僧團對於新出家或求受比丘戒者也有五官端正、身心健康的要求。

能否健康、長壽,與人類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社會條件是密切相關的,但佛教更強調人自身的思想行為有著決定性的影響。佛教徒的大量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佛教傳入中國以來,歷代高僧大德積極實踐著佛陀的教導,大都健康、長壽。翻開佛教傳記,可知長壽的高僧史不絕書,其中大部分都有明確的生卒年月。梁庭燦著《歷代名人生卒年表》一書中附有《高僧生卒年表》,共錄561人。我們現在依據佛教史傳補上年過百歲者5人(寶掌、菩提達摩、慧可、智炫、缽達囉),90餘歲者2人(慧休、普惠),80餘歲者2人(法顯、杜順),共9人,連原表人數合計570人。其中百歲以上計12人,占2.1%;90歲以上42人(包括百歲以上者,下例同),占3.76%;80歲以上者162 人,占28.4%;70歲以上者361人,占63.7%;65歲以上的433人,占75.8%。

這570人前後生存時間為公元233—1884年,凡1652年,生活地區遍布全國各地。他們中包括少數由印(西域)來華而度過晚年的僧徒。人數雖不算太多,但因他們都是為人傳頌的高僧,所以最低限度要具備嚴持戒律的條件,即過一種清苦、勤勞、節制和規律性的生活。否則就會立即失去徒眾的信仰,甚或遭到僧團的驅擯而不成其為高僧,更入不了傳記。所以上述統計數字也反映出佛教養生理念的合理性,是積極的,主動的,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現代人常說的養生兩大命題為:1、「生命在於運動」,2、「生命在於靜養」。前者偏重於外在的、生理的強化;後者偏重於內在的、心理的涵養。所謂「動形健身」、「靜神養心」,兩者都有道理,不可偏廢。佛教修行以禪定為核心,養生自然以靜養見長,但對於運動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視的。如佛教《大毗婆娑論》卷151提到「長壽」的條件時說:

「若有於壽,恆作、恆轉,受作、受轉;時行,處行;修梵行;食所宜、食應量,生者應熟、熟者棄之,於宜匪宜能審觀察;服醫藥、用醫言;避災厄;遠凶戲。由此等故,壽不中夭。」

這些條件歸納起來就是:(1)經常做些主動的和集體要求的運動和勞動;(2)出行要選擇適當的時間、路程和目的地;(3)要斷除不正當的淫慾;(4)飲食要適宜、適量,避免過生過熟,要仔細盤算適宜不適宜;(5)有病要服醫生之藥,照醫生的話做;(6)要避開災害、厄難之事;(7)要遠離兇險的戲樂活動。

自古以來,養生之道儘管有種種不同,但其原則是一致的。如果一個人能堅持實行「常運動,常勞動,慎行動,節淫慾,慎飲食,從醫囑,避災厄,遠凶戲」,長壽是不難的。而佛教的四眾律儀正好都貫徹了這些原則,所以最低限度可以使虔誠奉行的僧俗信徒基本上都能「樂其天年而不中夭」了。

欲知其詳,讀者可參看郭元興《佛法與長壽》,《法音》1982年第1、2、4期。

三、佛教防病治病的理念與方法

防病治病是養生的一個核心內容。現代醫學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機體通常具有強大的免疫系統和康復能力,換句話說,人體本身即有一個豐富的醫藥庫,防病治病的最好辦法就是充分調動和利用人本自具有的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佛教的修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這種作用。佛教將疾病分為兩大類,一種是心病,一種是身病,認為疾病是由人們過去和現在不當的言語和行為造成的,而不當的言行是由錯誤的認識和不當的心理造成的,因此對於疾病主張重在防範,從改變不良的心理和不當的言行做起,而對於已生成的病,也須正確看待,並從心身兩方面標本兼治。這種理念有利於糾正人們只重視治病忽視防病、治標不治本、治身不治心的問題。

佛教所謂心病,並非現代意義上的精神病或神經病,而是指人們心中錯誤的認識和不健康的精神活動。佛教認為,由於人們不能正確認識世間萬象皆是因緣條件的組合,本質是空是幻的道理,妄起貪愛執著,而產生種種毒害身心、降低人體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的煩惱。只有通過對佛法的聞、思、修,致力於持戒、習定、修慧,才能轉煩惱為菩提(覺悟)、轉凡夫為聖人。

關於身病的病理機制,佛教繼承了印度的傳統觀念,以構成人體的地、水、火、風四大要素(簡稱四大)的增損與平衡來加以表述,認為地大過盛,則會產生腫結沉重、身體枯瘠等一百零一種病;若水大過盛,則會產生痰積脹滿、腹痛下痢等一百零一種病;若火大過盛,則會產生煎寒壯熱、支節皆痛等一百零一種病;若風大過盛,則會產生虛懸戰掉、嘔逆氣急等一百零一種病。主張通過相應的調理或對治,使四大調和(平衡),則疾病自愈。

致病的原因很多,佛教認為主要有如下幾大方面:

一、 外感風寒、內傷濕熱等引起的四大不調。

二、 負面情緒引起的生理紊亂,如瞋恨、憂愁、焦慮以及大悲大喜等。故《法句經》說:「惡生於心,還自壞形,如鐵生垢,反食其身。」

三、 由貪瞋痴等煩惱導致的不良行為和生活習慣,如飲食不節、過度疲勞、貪淫無度、酗酒等。《法句經》說:「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四、 由過去和現在所造殺生、姦淫、欺詐等惡業而感召的惡疾或怨鬼纏繞。

五、 坐禪本可有益身心,但若調節不當,也易走火入魔,得各種「禪病」。

針對上述致病因素,佛教提出了自己的一套防病治病的方法:

一、 治療四大、五臟失調的疾病,可採用以下方法:(一)湯藥,包括草、木、金石等藥。(二)針灸、按摩。(三)節食或食療。(四)加強運動,如散步、拜佛、瑜伽術、太極拳等。(五)靜坐、觀想。

二、 治療業報所感的疑難頑症,可採用懺悔、發善願、放生、念佛、拜佛、誦經、持咒、修福回向等方法。

三、 治療怨鬼惡神所作的疾病,可採用持咒(大悲咒、楞嚴咒、準提咒等),誦經(金剛經、法華經、華嚴經、地藏經等),念佛、菩薩名(藥師佛、觀音菩薩等),誦三歸、五戒、菩薩戒等。

四、 治療心病可通過聞法、誦經、持戒、坐禪等方法祛除煩惱,自淨其心。

佛教不僅重視自我的治療保健,還特別鼓勵關心和看護他人的疾病。如《梵網經》說,看護病人所得的福德最大,居於八種福德之首。律典記載,釋迦牟尼佛曾瞻視久病之比丘,親自為他們洗浴除穢,浣濯其衣,清掃住處,並扶臥床上,為其說法。以後還制戒,令諸弟子見一切疾病之人,皆當瞻視供養,如佛無異。這不僅可使病人減輕痛苦,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同時也增強了戰勝病魔的信心。

雖然治療疾病非佛教之專長,但據統計,在漢文近萬卷佛教大藏經中,專論醫理或涉及醫理的經書約有400部左右,醫藥衛生名詞、術語4600多條。涉及內容有醫藥衛生、生理病理、修心養性等,十分豐富。有關佛教醫學的經典主要有:《佛說佛醫經》、《佛說婆羅門避死經》、《佛說奈女耆域因緣經》、《除一切疾病陀羅尼經》、《能淨一切眼病陀羅尼經》、《佛說療痔病經》、《佛說咒時氣病經》、《咒齒經》、《咒目經》、《咒小兒經》、《治禪病秘要經》、《易筋經》、《迦葉仙人說醫女人經》、《餵哺拿說救療小兒疾病經》、《延壽經》、《佛說醫喻經》、《耆婆脈經》、《龍樹眼論》、《耆婆五臟論》、《醫療八支心要略論》、《醫經》、《配方百論》、《大藏治病藥》、《釋門本草》等。

大乘佛教把治療病苦、施醫施藥作為「菩薩饒益、度化眾生」的重要「方便」。《華嚴經》中記載菩薩十種大願中「恆順眾生願」就包括「於諸病苦,為作良醫」。大乘佛教強調「菩薩求法,當於五明處求」,其中即有專究醫藥學的醫方明,並規定菩薩須勤學五明。《大乘莊嚴經論》卷五云:「若不勤習五明,不得一切種智故」。《瑜伽師地論》卷十五謂醫方明包括「於病相善巧,於病因善巧,於已生病斷滅善巧,於已斷病後便不生方便善巧"等技藝,相當於現代醫學的診斷、病理、治療、康復、預防等內容。另外,《菩薩地持經》說有九種大乘禪,其中即有以治病為目的的「治病禪」,密宗八大悉地中亦有「治病悉地」;在藏傳寺院中還設有專門的藏醫學院,推動、發展了獨特的藏醫學;在漢傳佛教歷史上,僧人長壽者甚多,不少高僧還諳熟醫道,懸壺濟世,為世所稱道,如西晉於法開,東晉支法存,南北朝惠義、僧深,隋朝智(豈+頁),唐朝鑒真、普濟,五代高曇,宋代法堅,元代拳衡等。流傳至今的很多有效中成藥,均來自寺院秘方,如黑錫丹、片子癀、九味沉香散、九味牛黃丸等。弘揚佛教醫學較著名的寺院有少林寺的傷骨科、浙江肖山竹林寺婦科等。直到現代,有許多寺院還保留施醫施藥的傳統,如泉州承天寺、蘇州報國寺的佛教義診所以及青海塔爾寺、甘肅拉卜楞寺等。至於少林禪僧習武強身更是家喻戶曉。可見佛教對健康和醫療保健的重視。

四、佛教的行為規範與養生

大家知道,作為一個僧人或佛教徒是有戒規要求的,也就是說要遵循一定的行為規範,其目的雖不在於養生,但與人的健康、長壽有著密切的關係,世人從中也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啟示。

佛教的戒律甚多,規定非常細,涉及人的衣、食、住、行乃至起心動念。據律典載:僧戒廣則無量,中則三千威儀,八萬細行,略則二百五十戒;尼戒廣則無量,中則八萬威儀,十二萬細行,略則三百四十八戒。對於廣大的在家佛教徒,一般要求能遵循佛教基本的行為規範,即守五戒,行十善。五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十善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不瞋、不痴。下面我們就以五戒十善為例,來說明佛教的行為規範對養生的重要意義。

一、不殺生戒:表現在行為上,不得故意殺害生命,包括不自殺、不助人殺、不殺害他人,不僅如此,還應愛護生命,做放生善行;表現在飲食上,吃三淨肉(未見殺、未聞殺、非專門為我殺),甚至完全素食;表現在精神上,須培養慈悲心,消除瞋恨,修習忍辱。生命存續為一切之本,尊重、關愛其它生命,即是關愛自己。瞋恨、生氣,極易在身中積累毒素,也易毒化人際關係,從而對身心造成實質性危害。素食易於消化,能淨化血液,減少疾病,有益健康,已為當代大量的研究證實。所以忍辱柔和、慈心不殺為養生第一要務。古人總結說「仁者壽」,是很有道理的。

二、不偷盜戒:表現在行為上,是非予不取;表現在精神上是清心寡欲,不貪非份之財。財物是人的第二「生命」,若行偷盜、貪污等,貪心不足,行為詭秘,不僅有違國法,毒化社會環境,亦會破壞自己的聲譽,甚至會損害自己的身體,實是得小便宜吃大虧。

三、不邪淫戒:表現在行為上,不亂搞男女關係;表現在精神上,不痴心縱慾,沉迷於女色。至於僧人,在這方面更是要求完全禁慾,因為佛教將淫慾視為修道的最大障礙。縱情色慾、亂搞男女關係,不僅破壞家庭,危害社會,亦為傳播性病、愛滋病,戕身害命的首要禍亂之源,古往今來,各國法院或各地臨床的案例不勝枚舉。此戒正是要從源頭上杜絕這種種危害。

四、不妄語戒:就是不要說假話,不可欺騙、誤導他人以謀取私利。妄語不僅有違社會公德,損害個人的信譽,而且久而久之,也會使人生理、心理出現紊亂。同樣,兩舌(挑撥離間)、惡口(罵人)、綺語(說低級趣味的話)等,也會禍從口生,所以都應戒除。

五、不飲酒戒:飲酒能上癮,容易使人喪失理智,口沒遮攔,行為失控,甚至乾出違法亂紀的事來。同時,過量飲酒還會造成酒精中毒,嚴重危害身體。所以此戒歷來被佛教列為五大戒之一,不過若因治病需要飲酒,佛教是允許的。此外,抽菸、吸毒等亦能痲醉人的神經,危害身體,多數佛教徒都會自覺地予以拒絕,這已成為不成文的規定。

佛教通常是從身、心、境三者和合的關係中來看待身、心疾病的,認為三者互相關聯,其中心識起主導作用,若心起煩惱,造惡業,可導致生理失調而生病。如《摩訶止觀》卷八中說「毀五戒業,則有五臟五根起病。」行為致病,除了以業報因果解釋外,實際上可從不正確的行為、習慣所引起的心理失調導致生理失調來解釋。《佛說醫經》把引起身中四百四病的病因總結為久坐、不臥、食無貸(飲食無度)、憂愁、疲極、淫泆、瞋恚、忍大便、制上風(呼吸)、制下風十種,其中憂愁、瞋恚二因屬心理因素,可「內傷七情」,其餘八因皆可歸於行為不符合生理衛生法則。我國古代的聖哲老子也注意到環境對人的行為及身心健康有著巨大的影響。他在《道德經》中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現代人得的所謂「文明病」、「富貴病」,多半與人們縱情聲色、飲食無度、行為失范有關。近代行為醫學把與生理、疾病、健康有關的行為科學和生物醫學技術整合起來,套用於疾病的防治。認為疾病與人的不良行為相關,治療應從改善行為著手,而且認為社會生活給人們帶來緊張的生活方式和不利於健康的行為等社會問題,必須靠行為醫學提供解決方法。

從以上的介紹可知,必要的行為節制或規範,對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和社會的和諧有著重要的意義。但應當指出,任何一種行為規範都有一定的地域和時代局限性。因此佛教從印度傳入中國兩千多年來,其行為規範逐漸產生了一些變化,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叢林制度,但戒律的基本要求和精神並沒有改變。與世俗的法律不同,佛教的清規戒律是建立於佛教的信仰和價值體系上,依靠信徒的自覺自律和相互監督來實施的。眾多的清規戒律無疑對人的精神和行為是一種束縛,若沒有堅定的信仰,沒有對戒律價值的深切認識,不能把握戒律的精神因地置宜、因時置宜地實施,只是機械、勉強地遵守戒律,那是很痛苦的,甚至會損害身心健康。因此佛教的行為規範有一個如何適應時代的問題。過去佛教對新出家者要求五年學戒,不離自己從學的師父,目的是要使他們建立正確、堅定的信仰,真正認識戒律的精神與價值,從而更好地適應和融入寺院僧團的生活。

五、佛教禪定與養生

佛教禪定或瑜伽,是佛教最核心、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因為通過修習禪定,一是可以祛病強身、怡情養性、延年卻老,防範和治療人的許多「身病」;二是可以克服外界六塵(色、聲、香、味、觸、法)的誘惑和內心七情五欲的困擾,精神得以專注、安祥,並因禪定能產生智慧,解除人們內心存在的種種煩惱與顛倒妄想,徹底根除人的「心病」。正因如此,我國氣功界將佛教禪定或瑜伽稱為「佛家功」,並視之為「氣功」的最高功法。

坐禪看起來簡單,兩腿一盤,什麼都不想就行了。其實這看似最簡單的事恰恰最複雜,不僅修法多,目的不同,結果也大異,弄不好還可能得「禪病」。因此修禪定須滿足一定要求:1、遵守必要的行為規範。2、飲食潔淨。3、環境安靜。4、有好的指導老師。5、節制乃至杜絕五官受色、聲、香、味、觸五種欲境的勾引。6、克服貪慾、瞋恨、嗜睡、躁動、多疑等負面心理。7、合理調節飲食、睡眠、身體坐姿、呼吸以及心理狀態。

千百年來,佛教的高僧大德在用禪定進行養生和治療疾病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中以隋代智者大師的論述最為系統、精闢。他在《修習止觀坐禪法要》卷下說:「夫坐禪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則四百四病自然除瘥。」他總結有九種方法:

1、繫心臍中像豆子那麼大,能治諸病,也能發生諸禪,因為息從臍出,還入至臍。又人托胎之時,帶系在臍,是腸胃的根源。

2、諸如上氣胸滿、兩脅痛、背臂急、肩井痛、心熱懊痛、煩不能食、臍下冷、上熱下冷、陰陽不和以及氣嗽等,可以用意守丹田的方法治療。因為「丹田是氣海,能銷吞萬病」。如果止心丹田仍覺痛切,可以移心足三里穴。若還不能止,則可以移心兩腳大拇指甲的橫紋上,以愈為度。

3、心緣兩腳之間,可以治癒頭痛、眼睛赤疼、唇口熱、皰疹、腹猝痛、兩耳聾、頸項強等七種病。

4、經常止心在足,能治一切病。因為我們平常用腦的時候多,「氣強沖腑臟,翻破成病」,心如緣下,則五臟順而消化力增強,眾病自愈。

5、身上有病,一心止於病外,如果沒有特殊的障礙,不出三日,都能痊癒。

6、不以病為意,但寂然止住,心意和悅,也能治病。

7、偏用出息,可治腫結沉重、身體枯瘠、痰飲脹滿、飲食不消、腹痛下痢等病。偏用入息,可治憎寒壯熱、支節皆痛、身體虛懸、肺閉脹急、嘔逆氣急等病。

8、吹、呼、嘻、呵、噓、(口+四)六種息(或作氣)治五臟諸病。六種息與臟腑的關係為「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口+四)聖皆知,肝臟熱來噓字至,三焦壅處但言嘻。」(俗稱六字訣)

9、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虛懸,滿息治枯瘠,焦息治腫滿,增長息治羸損,減壞息散諸陰膜,暖息治冷,冷息治熱,沖息治壅塞不通、癥結腫毒,持息治戰動不安,和息通治四大(地水火風)不和,補息補虛乏。善用此十二息,可以遍治眾患。

禪定何以對養生有重要作用?我們可用中醫的觀點來加以解釋。如我國中醫的聖典《黃帝內經》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素問?上古天真論》)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正氣存內,邪不可乾。」(《素問?刺法論》)說明精神的安定、和諧與正氣在抵抗疾病及延年益壽方面的重要性。而佛教「氣功」可以怡情養性,做到精神內守,恬淡虛無,從而能最大限度地調動人體的自我調節、再生能力與免疫能力。

古代的高僧長壽者以禪師居多,他們雖然衣食非常儉樸,醫療條件極差,甚至常年風餐露宿,但精神充實,「禪悅法喜」充滿,因而能盡享天年。近代高僧虛雲禪師(原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可說是一個苦行僧,一生坐禪、修廟不輟,活了120歲。虛雲禪師的高足本煥法師,現任深圳弘法寺住持、中國佛教協會諮議委員會主席,他生活儉樸,也是常年堅持禪修、誦經(也是一種靜心之法),至今已97歲,依然耳聰目明,行走便捷,時常奔走於全國各地建寺、傳戒、講經說法;虛雲禪師的另一弟子妙智法師(俗名蔡松蒼),1888年12月28日出生於福州市鼓樓區,2000年被評定為「全國第五屆世紀健康老人」,且名列榜首。今年正月二十八日,他在福建漳州香光念佛堂安祥逝世,世壽116歲。他生前總結自己的養生之道是:「三勤、三靜、三淡、三樂。」「三勤」謂腦勤、手勤、腳勤;「三靜」即靜心、靜氣、靜行;「三淡」是看淡權力、看淡金錢、淡忘年齡;「三樂」就是要助人為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他的這種養生之道與他的禪修理念和實踐是分不開的。

總之,無數高僧大德的禪修實踐證明:生命既在於運動(運動員身體強壯,但長壽者少),更在於「空靈虛靜」,佛教「氣功」的理念與方法是佛教養生的一大秘訣,人人都可以通過禪修充分調動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潛能,從而實現祛病強身、怡情養性、延年卻老的目的。欲知其詳,可參看拙文《略論佛教「氣功」》,中國佛教協會《法音》1997年第1-4期。

六、佛教御心術與養生

心理的調節與平衡,對於人的健康與長壽至關重要。但天災人禍、際遇窮通、人情冷暖乃至平時的感官不適、言語衝突、舉止違順等等,都可能使人產生喜、怒、憂、思、悲、恐、驚等情緒,導致心理失衡,久而久之,就會對人的身心造成實質性病變或損害。特別是當代,社會轉型,人們生活節湊加快、物慾橫流、行為失范、道德淪喪的現象增加,使相當多的人包括許多兒童少年患上種種的心理疾病。所以懂得和善於調御自心,是人們安身立命、延年益壽的關鍵。

御心術涉及面甚廣,各個宗教和各種學派都有自己的御心術。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儒、釋、道三家中,向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界說,可見佛教以調御人心見長。

佛教認為,人心如猿猴,四處攀緣,妄念紛飛;御心如牧牛,須時時看護,以免犯人苗稼。釋迦牟尼佛是煩惱全斷,舉止安祥,心如止水,所以被當時人尊為佛陀(覺者)、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他說法45年,傳下來許多調御人心,使人轉惡為善、轉迷為悟的理念與方法,以至後人有「世上好語佛說盡」之嘆。

御心的關鍵在於開發、增長自心本具的智慧。佛教將智慧分為聞思修三種,通過看經誦經,聽法師或善知識講經說法,以增長聞慧;在此基礎上須結合生活,如理思考,加深認識,是為思慧;有了思慧後還須如法修行實踐,使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清淨,親證宇宙真實之理,契合佛智,是為修慧。

佛教御心的方法極多。一般是由粗到細,先遵守一些基本的行為規範,如五戒十善等。接著則應修習禪定,如誦經念佛、打坐參禪等,使自己心不旁鶩,定於一處。進一步則須深入禪觀(冥想),依佛理用智慧,破析潛意識中的迷惑和貪瞋痴等煩惱、執著。

從養生角度來說,御心術的基本要求是要對現實中的各種逆順境界有正確的認知,外不受惡語、謠言等不良資訊的蠱惑,內不受負面情緒的左右,從而能保持理性的良好的心態,採取正確的應對措施。當今我國面臨大面積的「非典」疫情,許多人過度恐慌,應對失當。這不僅會降低自身的免疫能力,很容易染上「非典」,而且由於心理紊亂,處於神經性「非典」狀態,給自己的身體和正常的生活帶來一些不必要的損害。正確的做法是:了解「非典」,保持警惕,遵循養生之道,處亂不驚。

佛教御心術對當今的心身醫學有很大的啟示作用。日本身心醫學家池田次郎的名著《自我分析》中說「近年來,歐美的心理療法學者和專家們關心重視起東方宗教的祈禱、參禪等活動的醫療價值,把佛教的慈悲、智慧及『無心』的鍛鍊引入心身療法。」套用科學方法測量坐禪時腦電波圖、腦血流圖及其它內臟功能的變化,發現與「入靜」狀態極為相似,表明心態十分平靜。佛教祈禱時也是一種精神統一的「入靜」狀態,可以起到淨化心靈的良好作用。近代心身醫學家們設計的多種心身療法,如精神分析療法、自我暗示療法、漸進鬆弛療法、自律訓練法、森田療法、形象控制療法等,都是提供一種有效調控自心的技術,鍛鍊人們對生活的適應能力,以一種明智的態度積極主動地應付生活中不可迴避的矛盾。其原理和方法大多脫胎於佛教禪定、瑜伽,具體方法從放鬆身體、調息、觀想某種形象入手。

佛教御心術完全可以走出寺院,套用於人們的日常生活。唐代的無際禪師曾為世人開了一付著名的《心藥方》,他說:

「凡欲齊家、治國、學道、修身,先須服我十味妙藥,方可成就。何名十味?

慈悲心,一片; 好肚腸,一條; 溫柔,半兩; 道理,三分。信行,要緊;

中直,一塊; 孝順,十分; 老實,一個; 陰騭,全用; 方便,不拘多少。

此藥用寬心鍋內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於平等盆內研碎。三思為末,六波羅蜜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進三服,不拘時候,用和氣湯送下。果能依此服之,無病不瘥。

切忌言清行濁,利己損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兩頭蛇,平地起風波。以上七件,速須戒之。

以前十味,若能全用,可以致上福上壽,成佛作祖。若用其四五味者,亦可滅罪延年,消災免患。各方俱不用,後悔無所補,雖扁鵲盧醫,所謂病在膏肓,亦難療矣;縱禱天地,祝神明,悉徒然哉。況此方不誤主雇,不費藥金,不勞煎煮,何不服之?偈曰:

此方絕妙合天機,不用盧師扁鵲醫。普勸善男並信女,急須對治莫狐疑。」

可見佛教御心術總的精神是要人存好心,說好話,辦好事,做好人。說到這裡,我又聯想到當代洪紹光教授推介的《養心八珍湯》,它與無際禪師開的《心藥方》有異曲同工之妙,或許正是從中借鑑過來的。雖然如此,它可能更切合當今人的認知和心態。他說:

「人的幸福,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因此我們要做到心態平衡,養心八珍湯那是真正健康心靈的八珍湯、八味藥。第一味藥:慈愛心一片,對世界充滿愛心。這個人如果對世界不充滿愛心,那這個人做不好人。第二味藥:好心腸二寸。一個人對世界充滿愛心又善良,肯幫助人。第三味藥:正氣三分。人都要有正氣。第四味藥:寬容四錢。寬容比正氣要多。第五味藥:孝順常在。我們做老年幸福組調查,影響老年人幸福最主要的因素不是金錢、地位,而是有一個孝順的子女在身邊。第六味藥:老實適量,人也不能太老實,太老實變傻子也不行,老實須看情況適量掌握。第七味藥:奉獻不拘。第八味藥:回報不求。把這八味藥放在「寬心鍋「里炒,文火慢炒,不焦不躁,就是慢慢經常思考,還須放在「公平缽」里研,精磨細研,越細越好,三思為末,淡泊為引,做事要三思而行,還要淡泊寧靜,梧桐子大小,和氣湯送下,清風明月,早晚分服,可淨化心靈,升華人格,榮辱不驚。」

據說「養心八珍湯」有六大功效:第一,誠實做人;第二,認真做事;第三,奉獻社會;第四,享受生活;第五,延年益壽;第六,消災去禍。我想這是說,一個人既要奉獻社會,還要會享受生活。這裡的享受是指人需要更多的業餘愛好,知識面寬一點,有越多的業餘愛好,那麼他的心理越容易平衡。當然,如果掌握一些佛教知識,多一點佛教智慧觀照,那就不僅是一時的心理平衡,而是漸漸變得氣定神閒、超凡脫俗,凜然而有出塵入化之妙了。

七、佛教的飲食理念與養生

飲食對於一切生命來說,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之一。中華民族歷來十分重視飲食,故《漢書》謂「民以食為天」。飲食與人的健康關係十分密切,因而成為各種養生術關注的一大焦點。

佛教作為一種宗教的哲學體系,對飲食與人的健康、修行、傳教的關係有著許多獨到的研究和規定。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依食住」。住有生存、安住之義,也就是說,一切眾生必需依「食」而得以生存、安定。佛教從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將食分為以下四種:

1、段食,指人體由對食物營養及色香味的生理需求而進行的攝取行為,由於飲食有粗細、餐次的不同,因而稱為段食。

2、觸食,眾生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官能(六根)去接觸、攝取色、聲、香、味、觸、法六種境界(六塵),產生欲樂、適意的感覺,即為觸食。

3、思食,人的意識攝取各種名詞術語、表象的活動。

4、識食,與愛欲相應,執著身心為我的潛意識活動。

這四種食一個比一個細,都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其中後三種基本屬於精神活動範疇。佛教通過這種劃分,將「食」的概念擴展到精神領域,認為一切能滿足人的物質需要和精神需求的東西都可稱為食,它直接增益著眾生的現前生命,同時關係著未來生命的再創。這就告訴我們,要想獲得身心健康,不僅要合理攝取健康、適宜的物質食糧,而且還要合理攝取健康、適宜的精神食糧,並時常反省,調節淨化之。佛教這一獨特的飲食理念無疑深化和豐富了我國的飲食理論和養生理論,對於我們做好養生工作有重要的啟示作用。

單就滿足生理需求的段食來說,佛教也是非常重視的,因此我們常可聽見「法輪未轉,食輪先轉」、「身安則道隆」等說法。佛教在飲食問題上同樣奉行中道哲學,既不自苦,也不縱食無度。下面介紹幾個佛教有關飲食的養生經驗:

一、素食養生。我國漢族地區僧人從梁武帝時代開始,即全面實行素食,以米、豆、雜糧為主食,佐以蔬菜、瓜果,不沾葷腥。據醫學研究證明:人起源於靈長類動物,無論是牙齒還是腸胃結構,都宜以素食為主。現代文明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腫瘤或過度發胖等均與飲食高脂、高糖、高鹽食品有關,而素食清淡、鮮美,營養豐富,不易傷脾胃,的確是一類有益健康、長壽的理想食品。許多僧人神清氣爽,健康、長壽,少有上述現代文明病,即與他們長期吃素、不嗜菸酒有關。後面將專篇予以介紹。

二、節食益壽。佛教為了有利於修行,特別要求僧人要節制飲食,並制定有過午不食戒。科學研究表明,限食有助延長壽命。世界四大長壽地區人均熱量的攝取僅1200大卡,只有已開發國家的一半。動物實驗證明:限食的小白鼠要比隨意進食的同類延長壽命三分之一。粗茶淡飯,吃七八分飽,有助清潔谷道、淨化血液、減毒減肥、輕身健體。所以古人有「若要長生,腸中常清」的經驗之談;唐代百丈禪師作《叢林二十要則》也強調:「疾病以減食為良藥」;古人據此還研究出一套「辟穀」術,即在一段時間內通過斷食來祛病益智的方法。據醫學測定表明,肉食者血液酸化,骨質疏鬆症和腎功能減退者發生率極高,在僧侶中上述疾患者較少發生,這與他們吃素和節食有關。過度飲食會加重腎臟負擔,最終導致慢性自身中毒和衰老。

三、戒斷菸酒,倡導喝茶。菸酒都有使人上癮的特性。吸菸對人的健康幾乎可說是有百害而無一利,不僅有損個人的容貌形象,而且還污染環境,影響他人;若吸食鴉片等毒品,更是耗財奪命,為世界各國法律所嚴禁。飲酒過量,危害更多,不僅會造成酒精中毒,引發各種疾病,而且能使人亂性喪智,行為失控,從而給自己和社會造成嚴重危害。佛經中列舉酒的危害多達36種,因此它被列為佛教徒應當遵守的五大戒之一。當然若為治病,佛教也允許少量飲用。至於煙和鴉片等毒品,在佛教創立之時尚未出現,因而未被納入戒律之中,但根據佛教酒戒之精神,絕大多數佛教徒都能遠離煙和鴉片等毒品。多數佛教徒不僅沒有吸菸飲酒等不良嗜好,而且還有喝茶的好傳統。茶有生津止渴、解酒去膩、提神益思解乏的作用,還能預防和治療許多疾病,基本上可說是有百利而無一害。它雖然早在我國的周朝即已出現,但真正被作為飲料開始大量飲用,還是在魏晉以後,由於僧人的提倡而風行起來。許多禪寺「農禪並重」,種植、培育、製作了一些茶葉精品,在民眾中享有盛譽。茶早已成為我國老百姓家中的必備飲料,目前也是世界公認的健康飲料。所以我們奉勸世人不吸菸,少飲酒,多喝茶。四、講究衛生,實行分餐。佛教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即規定:僧人飲水要過濾,避免食入不潔之微生物;飯前要念誦經咒,心懷感恩之情;集體吃飯實行分餐制,並須遵守必要的規矩,如不許浪費、喧譁、打逗等;飯後除了為施主祈福以外,須咀嚼柳枝用以潔牙,還要散步經行。其中不乏科學、合理的養生之道,值得我們借鑑。

八、素食與養生

素食是我國漢傳佛教的一大特色,是佛教飲食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佛教養生之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佛教所謂素食,即不食葷腥。其中葷指蔥、蒜、韭菜等五種氣味強烈(辛臭)的蔬菜,簡稱五辛;腥則指一切動物肉。前者主要是為了清淨身心,不熏擾他人,後者則主要出於佛教的慈悲教義,關愛一切生命,可見佛教的飲食禁忌(包括不飲酒等)範圍比其它宗教都要廣。於是人們不禁會為佛教徒的身體健康而擔心,不少人因此而視學佛為畏途。因此,我們很有必要就素食與健康或素食與養生問題作一番實事求是的深入的探討。

一、佛教關於素食的規定與影響

如前所述,不食葷腥是佛教教義上的一種要求,但在實踐中,則有一些合情合理的具體規定。如對於僧人來說,可以食「三淨肉」,有病需要食用葷腥時也可開許。因為在古印度,佛教僧團實行乞食制度,僧人乞食時不論貧富,乞到什麼吃什麼,不挑食,以平等心來接受。當有人供養肉食時,乞食者應當觀察,此肉是不是為我所殺,或被懷疑為我所殺,我有沒有看到殺生,有沒有聽到殺生。如果不是,可以接受。這就是所謂的「三淨肉」。直到今天,信奉南傳上座部佛教的國家和地區如泰國、斯里蘭卡、緬甸和我國雲南傣族地區的佛教僧團仍然奉行這一規定。僧人托缽應供,不忌葷腥。而信奉藏傳佛教的我國西藏、內蒙等地的佛教僧團,雖不託缽應供,但因處於牧區,自然條件惡劣,所以也根據三淨肉的規定,不忌葷腥。惟有我國漢傳佛教寺院,因國情不同,未能實行托缽乞食制度,又信奉大乘,強調慈心不殺,加上農業發達,自然條件允許等原因,從公元511年,虔信大乘佛教的梁武帝蕭衍頒布《斷酒肉文》後,便開始嚴格實行素食。

而對於佛教的居家信眾來說,則沒有什麼硬性的規定,完全遵循自願的原則。受過五戒或菩薩戒的居士,原則上應禁食葷腥,或只食「三淨肉」。一般的信眾,多選擇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六齋日和佛菩薩誕辰等特殊的日子裡吃素。

隨著佛教的發展和歷代高僧大德的大力提倡,千百年來,廣大佛教徒盛行放生、護生,素食更是成為漢傳佛教的一種優良傳統與特色,影響所及,我國民間也是素食成風。可以說,佛教的素食文化對我國社會的飲食結構、習慣乃至飲食觀念和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素食比肉食符合養生之道

1、肉食不利於養生

在說明素食的利益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肉食有些什麼危害。以往說起肉食,多數人都會與美味佳肴、營養豐富聯繫起來,若說肉食有什麼危害,這些人恐怕聽都不想聽。但根據科學和醫學界的大量研究表明,現代已開發國家流行的所謂「文明病」,如心臟病、高血脂、糖尿病等等,都與人們不當的飲食習慣有關,其中食肉多是一個重要原因。另外,人類的許多傳染病也與肉食有關,如今年春夏間在我國所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即與食用野生動物有關。

我們現在所吃的肉食,基本上都來自各種各樣的養殖場。在這些動物的生長過程中,為了讓它們長得更快,縮短養殖周期,從而獲得更多的利潤,養殖者給它們注射了很多的抗生素、激素、鎮定劑和開胃藥,餵養的飼料中也有很多的化學物質,這使動物的體內堆積了大量的化學毒素;等它們被宰殺之後,因為肉質會很快腐爛,變成青灰色,宰殺者或售賣者又會在肉的上面加上硝酸鹽、亞硝酸鹽等防腐劑;有的海鮮為了保鮮,商家會把它們泡在福馬林里。而這些化學毒素都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

現代醫學通過解剖化驗證明,動物被殺死的時候會在體內形成多種有害的物質,由於動物被殺之前的恐懼,以及被殺之中的痛苦,使其身體中的生化作用產生了極大的變化,致使毒素遍布全身,使整個屍體都被毒化了。正如我們的身體在恐懼或憤怒的緊張之中會得病,動物無異於人類,在危險的情況中也會產生極大的化學變化。動物血液中的荷爾蒙,尤其是腎上腺素,在見到其他的動物被殺時,其分泌情況會徹底地改變。這種大量的荷爾蒙留在肉內,經由人類的食用,就會毒化人類的身體組織。美國營養學家指出:「動物死屍的肉中,含有毒性的血液與其他的排泄物。」

我們知道,各種動物本身都有體臭,加上非正常死亡和存放,其屍體腥臭至極,久食素者對此都極敏感,甚至會噁心、嘔吐。而肉食者之所以會覺得香,多是嗜欲的心理作祟和「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覺其臭」的生理作用。

動物體內還有各種各樣的寄生蟲和病毒,尤其是由於感染疾病而死的動物,其體內病毒會傳染給食其肉者。通常,有毒的微生物即使經過烹飪也不會消滅。如果這種肉沒有煮熟,或只是輕微加以燒烤,便會成為感染的來源。近幾年令大家談虎色變的狂牛症、口蹄疫和今年春夏流行的非典等瘟疫,就是最殘酷的例證。

另外,肉食攝入過量,會造成營養過剩,血液混濁,心臟病、高血脂、糖尿病、過度肥胖等病症,皆是由於攝入過多的飽和性脂肪和膽固醇所造成的。世界健康統計資料不斷地顯示,「肉類消耗過多」的國家,罹患疾病的比率也相對提高(如心臟病、癌症),而不同國家的素食者,罹病的比率就低得很多。美國醫藥學會會刊在1961年曾經報導:「素食至少可以預防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七的心臟病。」世界上的一些以肉食為主要食品的部落,人的壽命都不長。如愛斯基摩人,主要以食用肉類、脂肪為生,平均年齡卻只有27.5歲。相形之下,人類學家經過觀察記錄下來,諸如巴基斯坦的杭瑞、墨西哥的歐托米以及美國西南部的土著都是非肉食民族,但他們卻享有健康、活力及長壽。

人雖然屬於靈長類高級動物,但在貪生怕死方面,與一切生命沒有本質的區別。雖然自然界存在生存競爭、弱肉強食的現象,但這並不能說明人天然的對其它生命體具有生殺予奪權,正象白人對「黑奴」不應具有生殺予奪權一樣。而且佛教認為,一切眾生皆具佛性,平等平等,故將傷生害命列為第一大戒。食肉者不是自行殺生,便是間接的助長殺業,且易生嗔動怒,這不利於慈悲心或菩提心的生起、增長。如《涅槃經》中迦葉尊者問佛:「云何如來不聽食肉?」佛言:「夫食肉者,斷大慈種。」迦葉又問佛:「何故先食三淨肉乃至九淨肉?」佛告迦葉:「是因事漸次而制,當知即是現斷肉義。迦葉,我從今日,制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也。」《梵網經》云:「若佛子,一切肉不得食,斷大慈悲佛種子,一切眾生見而捨去,是故一切菩薩不得食一切眾生肉,食肉得無量罪。」

另外,動物被殺時的那種怨氣,在它的生命結束時也不能停止,很可能會影響它的下一期生命。按照佛教的因果理論,多行殺生,必然會在今生或來生遭短命、身體多病等報應。佛經里對疾病的分類,其中即有業果病,業果病大多與怨氣和殺業有關,僅用外在的醫療手段很難治好。另外,多行殺生還會增加生命界中的戾氣、怨氣,破壞生態平衡。正如一首古詩所說:「千百年來碗裡羹,冤深似海恨難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

由上可知,肉食無論從人的生理、心理的健康角度還是從道義和社會環境、衛生的角度來說,都存在許多的危害,是不利於養生的。

2、素食的利益

與肉食相反,素食(特指不吃肉類)的利益很多,極有利於養生。

素食有兩大特點:一是含維生素多。維生素C能強化人體的免疫系統;維生素A能抵抗傳染病,是身體皮膚、眼睛、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泌尿管道等第一道防線所必須的抗體;維生素B有補充腦神經系統及聯絡網的免疫功能。二是含纖維質多。纖維對人體有許多好處:(1)有助於控制體重,不會發胖,又活力充沛。(2)能增強胃腸功能,促進食物營養的消化和吸收,同時能減少消化過程中對脂肪的吸收。(3)可以降低血液中與心臟病有密切關係的脂肪,如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的含量。(4)可以降低人體對胰島素的需要,有益於糖尿病及其它病患。(5)纖維素是腸道中糞便最佳的擴充劑和軟化劑,能使糞便膨脹軟化,促進腸蠕動,排便通暢。因其本質粗糙,可以稀釋大腸中的致癌物質,連帶其它雜物,一齊推出體外,因此能防止腸癌的形成。(6)纖維質增加,血壓就會降低。根據專家的研究發現,許多所謂的「正常」老化,甚至可以說是縮短壽命的現象,如果多吃帶纖維質的素食,則能有所改善,並能預防多種致命的疾病,如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這也許是為什麼許多僧人會長壽的原因之一。

現在讓我們進一步分析素食對人的益處。首先,素食營養豐富。人體最需要而又最重要的營養物質是糖、脂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礦物質、水和空氣,而人需要從食物里獲得的營養素食里全都有。糖不必說了,因為本來就是從植物里提取的。脂肪能夠供給人體大量的熱量,是非常重要的營養素,脂肪酸總共有13種之多,但所有的動物性脂肪加起來只有6種,而植物性脂肪里卻全部擁有。而且動物性脂肪為飽和脂肪,含膽固醇量多,易引起血管硬化、高血壓、心臟病,亦有利於癌細胞繁殖;植物性脂肪為非飽和脂肪,能促進膽汁酸的分泌增加,使膽固醇降低,可避免心臟病和各種血管病症。一般人所關心的蛋白質,植物中的含量也很高,甚至比肉類和蛋類都要高,尤其是黃豆和黑豆,黃豆的蛋白質含量是豬肉的兩倍多,近於雞蛋的三倍。更不用說維生素與礦物質了,植物食品的含量比肉類要高得多,所以素食者只要搭配合理,根本不會營養不良。素食食品中不會有如上所述的肉食中的種種毒素,更容易消化、吸收,且沒有副作用,可以說是人類的安全食品。

台灣台大醫院的陳瑞三教授(依音譯)曾經花了兩年的時間對台北部的49座寺院裡249位出家人做各項身體檢查和血液分析,另外,他也選出1057位葷食者來做比較,經研究得出了三個結論:第一,素食者體內膽固醇含量非常低,所以很少發生高血壓、心臟病或是血管方面的疾病;第二,素食者根本不會營養不良;第三,素食不會造成貧血,反而是肉食者罹患貧血的比例比素食者高。

以往美國農業部規定,乳品、肉穀類、水果和蔬菜這四種基本食物應均衡食取。後經實踐證明,這種舊的食物組合會帶來多種疾病和縮短壽命。於是從1991年開始,美國政府大力提倡新的四種基本食物組合:全麥穀類、蔬菜、種子豆類、水果。後來,美國農業部正式宣布:素食在各種營養方面均可達到「國家推薦的飲食標準」(RDAS)。也就是說,不必吃肉、魚、雞、蛋和乳製品,也可以有很好的營養。

第二,素食使人聰明。《大戴禮記》雲:「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古人的這種認識逐漸被現代科學所證實。近代日本平山雄博士以科學的方法研究發現,素食者嗜欲淡,肉食者嗜欲濃;素食者神志清,肉食者神志濁;素食者腦力敏捷,肉食者神經遲鈍。根據大腦生理學上的說明,人的大腦活動力,是由腦細胞內具有正反兩種力量互動作用,在大腦之中不斷衝擊而形成的,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思考」。這樣的衝擊到了最高層,總有一方的作用獲得勝利,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決定」。但是要使大腦細胞能夠充分發揮其正反兩種作用,就必須充分供給大腦細胞所必需的養分,這種養分主要是麩酸,其次為維生素B及氧等。而食物中以完整穀物及豆類,含麩酸和各種維生素B最豐富,肉類則次之且量微。人體本身也可製造維生素B,但如果偏食肉類,血液就會變為酸性,從而損害其製造功用。美國痲省理工大學研究員也有類似的報導說,吃健康飲食,尤其是全麥食物能促進腦筋化合作用,創造心靈深處的安寧幸福。所以素食的人可以獲得更為健全的腦力,也才能使智慧與判斷力提高。

已故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居士一生素食,活到93歲高齡,生前不僅身體很好,而且思維十分敏捷。當代佛學泰斗、台灣的印順長老終生吃素,現在年近百歲,還在忙著著書立說,度化眾生。歷史上許多聞名的宗教家、哲學家、作家、藝術家、科學家和名人都是素食者,或力薦素食的重要性。例如釋迦牟尼佛、耶穌基督、維吉爾、霍里斯、柏拉圖、歐維德、佩脫拉克、畢達哥拉斯、蘇格拉底、莎士比亞、福爾特爾、牛頓、達文西、達爾文、富蘭克林、愛默生、梭羅、左拉、羅素、華格納、雪萊、威爾斯、愛因斯坦、泰戈爾、托爾斯泰、蕭伯納、甘地、史懷哲,以及近代的保羅紐曼、麥當娜、黛安娜王妃等,我們能說他們不聰明嗎!

第三,素食可以抗癌,防治多種疾病。根據人類演化的研究顯示,我們的祖先都是天生的素食者。人類的身體結構如牙齒、腸胃等,更適合於素食。肉食動物的小腸和大腸都短,而且大腸特別地直而平滑,有利於排毒。相反地,人與素食動物的小腸長,大腸也長,來回重疊,腸壁有皺褶又不平滑,所以人們吃下的肉容易在腸中久留、腐敗並產生毒素。這些毒素與結腸癌的發生有關,另外還會給具有解毒功能的肝臟增加負荷,導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另外,血液在人體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一個人的血液不好,他就不會健康。根據醫學研究,好的血液應呈微鹼性,血液中富有鈣和鉀等礦物質。而動物性的食品多半容易使血液變酸性,而植物性的食品大多含有較多的礦物質(但也有例外,如大米多含磷質,能使血液變酸),所以素食會使血液變微鹼性,有助於身體健康。根據日本大阪大學片瀨淡教授的研究,血液若作酸性反應時,細胞即行老化,癌細胞就會擴展。如果要控制癌細胞的發展,最好是使血液呈微鹼性。美國德州大學的金森教授發現,在紐約附近的一個小鎮上,各種癌症的人數都低於其它鄰鎮,經研究知道該鎮有一大湖,湖水中鉀的含量高於其它鎮。金森教授又將全世界20個國家的資料作分析,結果發現凡攝取鉀量多的地區,其患癌病的人就少。癌細胞易於繁殖的對象,是偏於肉食、卵及酸性食品的患者。而素食中含有大量的鉀和鈣等礦物質,會使血液變鹼性。所以在美國民間,以素食治療癌病的方法甚為盛行。在美國加州的琉璃光養生中心,醫學博士雷久南女士發明了一種素食養生療法,治癒了多種被傳統醫學宣判為不治之症的疾病,挽救了千百個瀕臨死亡者的生命。

第四,素食可以減肥。現代人已經認識到,「肥胖並非是福」,特別是過度的肥胖給身心都帶來了巨大的負擔,間接的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如各種心血管疾病等。而且肥胖的人行動起來十分不便,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愛美的女性更是深為肥胖所苦。因此多種減肥健身的組織與活動在全世界興盛起來。而通過素食來減肥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因為素食中纖維質多,能減少消化過程中對脂肪的吸收,有助於控制體重,不會增加多餘的贅肉而發胖。

第五,素食可以美容,除體臭。對於素食的人來說,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為何有的素食者容顏膚色紅光煥發,而有些素食者面黃肌瘦?除了各人先天的因素和所居住的環境因素外,有些素食者信仰偏激,或不懂、忽視了飲食規律,偏於某一種或幾種食物,且烹調不當,長期如此,自然就會導致身體缺乏必要的營養,引起生理上的失調,面黃肌瘦,且容易生病。其實,素食者若能遵循飲食規律,保持飲食平衡,五穀雜糧和各種蔬菜、堅果都吃一些,完全可以保證營養充足,氣色光潤。

另外,皮膚的好壞與血液有直接的關係。汗腺的分泌是人體一種重要的新陳代謝功能,汗液內約含有百分之一點五的固體物質。這些固體物質主要成分是食鹽、尿素和乳酸等。當食肉類多時,血液中的酸性度也會增高,當血液中的尿素和乳酸一來到皮膚表面,就不停地侵蝕皮膚表面的細胞。這樣受了侵害的皮膚就會變得粗糙、失去彈性,尤其是面部的皮膚顯得鬆弛無力,一遇冷風或被日光曝曬,皮膚馬上就會裂開或發炎。而素食者血液呈微鹼性,含有多種礦物質。當他們出汗時,隨汗水排出身體的有害物質就少很多,不會損害皮膚了。同時鈣等礦物質又能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質清洗掉,使血液變純潔,從而充分發揮其作用,皮膚自然會變得顏色紅潤,柔嫩光澤,使人看上去更加年青。

又,肉食者汗腺散發的體臭特別濃。這是因為食肉多時,體內的血液就變成了酸性,而血液里所產生的有害的酸性物質,大部分會從汗液里分泌出來,且奇臭無比。為此,以肉食為主的許多西方人不得不以各種香水來消除體臭。《大乘入楞伽經》中佛陀云:「大慧,食肉之人,眾生見之,悉皆驚怖,修慈心者,云何食肉。大慧,夫食肉者,身體臭穢,賢聖善士,不用親狎,是故菩薩不應食肉。」而素食者血液呈微鹼性,身輕氣爽,基本上沒有甚麼怪味。尤其是一些高僧,傳說連虎狼都不碰他們,而且他們圓寂後,存放多日也無異味,有的坐缸土葬經若干年,屍體也不腐爛。看來這與他們長期修行和吃素有相當的關係。

第六,素食者耐力強。世人有一個很普遍的錯誤觀念,以為辛苦的工作須要耐久的體力,非吃大魚大肉不可。可是許多試驗證明,肉食者爆發力強,而素食者富有耐久力。美國耶魯大學的歐文菲沙教授以一組素食運動員,與校內精選的運動員對抗,結果表明,雖然前者未經訓練,但其耐久力勝過後者兩倍多。一位瑞典科學家,給9位運動員作一次3天的騎腳踏車持久力的測試。測試是先給他們營養肉食,然後再換成高級素食。當這9位運動員食營養肉食時,他們在腳踏車上的持久力是57分鐘;當經過3天的混合營養(即肉類與蔬菜混合)時,他們的平均持久力是114分鐘;當以素食為主時,持久力是167分鐘。可見素食的營養所產生的持久力超過肉食的三倍。在動物界,我們見到的素食動物如牛、馬、大象、駱駝等,不僅身軀壯碩,而且耐力特強。這也充分說明素食者耐力強過肉食者。

第七,素食者神清氣爽,健康長壽,不受惡報。五穀、蔬菜、水果等自然植物,得水土之養,沐日月之光,感四時之氣,種類繁多,色澤豐富,五味俱全,實為綠色、衛生、安全、健康的食品,經過適當的烹飪、搭配,不僅味道清淡、鮮美,容易消化,而且絕少毒副作用,完全可以滿足人體營養所需,吃起來令人放心、舒心,也最符合「尚淡泊」的養生之道。尤其是近代工業發展,環境污染日益嚴重,空氣、水質急驟惡化,野生動植物被大量砍伐、捕殺,使生態失去平衡,各種動物的身上最易積聚毒素,加上不法商販和業主(包括廚師)的摻雜使假、不衛生操作,以致食肉者經常發生食物中毒事件,人身致癌率也相應激增。著名的素食醫生克羅博士說:「我們吃素時不需擔心食物是因什麼病而死,這讓人吃起來多愉快啊!」愛因斯坦說:「我認為素食者所產生性情上的改變和淨化,對人類都有相當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對人類很吉祥。」當然,從佛教因果律來說,多行殺生,必然會在今生或來生遭短命、身體多病等報應。而素食者慈心增長,無有此患,所以安詳而愉快。

二次大戰前,保加利亞是長壽國家。全國600萬人口中,有160萬人年齡超過百歲,而其中的95%為終生不食肉者。在世界各國發現的長壽老人,大多數也都是素食或以素食為主。至於佛教高僧中的長壽例子就更多了。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