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 以身作則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個態度


時間:2013/11/1 作者:果林果梅

孩子無禮是個結果,它的根源在哪裡?很多家長跟我們接觸都會提到,孩子學了以後沒什麼變化。從家長的回答當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他覺得學習《弟子規》是小孩要好好學,卻沒有再進一步思考,親職教育的核心,是父母要給小孩當好榜樣。而小孩最強的能力就是模仿,當我們每一位為人長者的人,在一開始學習《弟子規》,是先要求自己來做到,要求自己先力行,而不是先把注意力都盯著看孩子。假如是這樣,很有可能我們從當父母就變成當警察。

以身作則是教育孩子最重要的一個態度。而很多的家長他在引導孩子學《弟子規》當中,愈小的孩子愈快能夠依教去奉行,反而十多歲、二十多歲的孩子,父母都覺得困難度很大。那我們要冷靜想一下,孩子已經十多歲、二十多歲,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跟家長提到,萬物都有個慣性,今天這杯水放在這裡,我要把它推動,都先要突破它的慣性。當我推它的時候,其實我已經在出力了,但是它並沒有動,必須把力氣推到超過它的慣性,它才能夠移動。我們教育孩子也要有耐性,突破他原有的慣性,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還有另外一個慣性,就是我們的孩子已經比較大了,他的腦海里有個印象,就是「我爸爸是什麼樣的人,我早就一清二楚」。當他對我們是這種認知,就很難一開始就能接受我們給他教導的這些《弟子規》的教誨,這是第二個要突破的慣性。接著還有第三個慣性,就是我們自己的習慣,我們要做「父母呼,應勿緩」給孩子看才行。要把《弟子規》落實在家庭,成為家風、家規,其實第一步首先要從自己做起才對。態度決定事情的成敗,而不是成功以後才來調整態度。

我們現在在學習中國文化,當聽每一場演講的當下,應該是想到我如何去落實?如何去當榜樣?絕對不能我們在聽課的當下都一直在想,這句話我先生該聽,又聽到另外一句,這個要把我兒子拉來聽。這樣的態度,我們在當下學習的因緣就無法全神貫注。我們要了解到「教兒教女,先教自己」,從自己開始學起。當我們能建立理智、建立智慧,才能夠在教育孩子的人生過程當中下對決擇,該說什麼話,該做什麼事。而理智的建立就從當下,自己先學,自己先修身,自自然然能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效應。

資料恭摘:淨空法師專集網站2005吉隆坡幸福人生講座蔡禮旭老師主講(第一集)2005/10/20馬來西亞吉隆坡綠野國際會議中心檔名:52-141-0001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