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鍾茂森:落實佛門至孝—《佛說盂蘭盆經》研習報告(第一集)


時間:2015/3/6 作者:果林果梅

尊敬的各位大德,各位菩薩,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佛說盂蘭盆經》。這個月是農曆七月,在農曆七月十五,一般寺院道場都會開設盂蘭盆會這個法會。我們學習《佛說盂蘭盆經》,一方面了解這個法會的因緣,同時更重要的是,從學習當中生起對父母報恩的孝心,學習如何來落實佛門的孝道,所以我們這次講習的題目叫做「落實佛門至孝」。孝有三個層次,所謂是養父母之身、養父母之心、養父母之志,這是一般世間人行孝的方式,但是有比這種孝道更高的,是佛門的至孝。我們學佛目的就是為了成佛,而成佛正是圓滿我們的孝道,達到至孝,孝的頂點。如果在道理上不明了,確實不知道如何來落實佛門的孝道。

我們講這個經,這個經有它發起的因緣,佛講法都不是無緣無故,必須是有因緣。本經是本師釋迦牟尼佛要啟發眾生的孝心,藉弟子大目犍連尊者欲報親恩這個事件,留給我們這種垂範。這部經講的是佛的大弟子目犍連尊者,他出家修道證得了阿羅漢果,六種神通現前,所謂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足、漏盡,這六種神通是阿羅漢才有的。他證得神通之後,就看到自己的亡母墮在餓鬼道中,想要去救拔她,看見自己母親沒有東西吃,瘦得皮骨連立,非常的哀傷,所以用神通把一缽飯送到他母親面前,供養他母親。他母親一見到這缽飯—要知道餓鬼是長期受著飢餓的痛楚,所以一見到食物就迫不及待要去吃,可是由於業力的緣故,這飯還沒有吃到嘴裡,就化成了火炭。因此,目犍連尊者看到這個情況非常的痛心,知道自己的能力沒有辦法解救他母親,所以哭著、哀號著到佛那裡去,把這個情況向佛報告,請佛來救度。所以佛就為目犍連尊者說盂蘭盆供這種設供法會,供養十方僧寶,藉三寶的威神力,令他的母親得以超生到天上,不僅把他母親救度出來,而且救七世的父母。目犍連尊者是孝自己雙親而擴展,孝敬天下的父母,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向佛請問如何能令一切眾生都能夠像他那樣超度自己的父母,所以佛就給我們留下這個法門。這是本經發起的因緣,完全是目犍連尊者至孝的感召,所以這部經跟《地藏菩薩本願經》一樣,也是佛門的孝經。

每年的七月十五日,這是農曆的日子,是僧自恣日,也是佛歡喜日,這個日子佛把它定為盂蘭盆會法會的日子。為什麼?這是因為出家人每年都有結夏安居三個月,從農曆的四月十六日起開始安居,安居的過程中是精進修道,認真改過,剋期取證的時期,在三個月之後往往證果的人很多,所以佛非常的歡喜。即使是還沒有證果的修行人,這個時候他也公開的請僧團裡面所有的人向他提出他的過失,給他批評,以便他能夠懺悔,所以能懺悔、能改過也是令佛歡喜的,這種公開的接受任何人批評的這種方法就叫自恣。因為這一天證果的人多,證果的出家人叫福田僧,真正的福田僧;即使是沒有證果,而能夠自恣、懺悔改過、認真修行的出家人也是世間福田。所以,在這一天(農曆七月十五)設供,供養這些出家人,供養十方僧寶,功德就特別的大,不僅能夠超度鬼道的眾生,真的,六道十法界的眾生都能超度。所以這個盂蘭盆會不是只超度鬼類的,六道眾生都超度。而且不僅是超度的法會,更是挽救僧團、扶持僧寶的一次法會,佛制定的這樣一個制度,自恣、安居,這是什麼?真正扶持僧寶,所以這個功德是非常的殊勝的。

這部經從頭到尾講的就是一個「孝」字,是以孝為宗。儒家跟佛家一樣都是特別注重孝道,《孝經》裡面孔老夫子講,「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它是道德的根本,它是一切教育(這是指聖賢教育)的發源地,從這裡開始。茂森過去曾經也立過孝願,立志孝養父母,立志以身作則弘揚孝道。自從三年前,我從大學教授的職務上退下來,跟隨恩師上淨下空老法師學習,講解儒釋道的經典,其中關於孝道的經典也講過幾部,也在各地講解像「百善孝為先」這一類的專題。儒家《孝經》,佛家的《地藏經》,道家的《文昌帝君元旦勸孝文》,都是我們應該認真學習的孝道經典,這些我們都有講解過。

這一次我們來講解《佛說盂蘭盆經》,正值農曆七月。過去圓瑛老法師每年七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天都講解這部經,啟發修行人的孝思孝願,這個是修行的大根大本。念佛求生淨土的人,先修三福,這是《觀無量壽佛經》上講的淨業三福。第一福第一條講的就是「孝養父母」,沒有這個根就很難成就,往生淨土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往生淨土的人都是諸上善人。善,孝是百善之先,如果沒有孝道就談不上善;反之,一個人能夠孝順父母,他就是善人,要是他學佛也必定是會非常順利,沒有什麼障礙。

山東電視台曾經報導過一位王希海先生,他是二十六年來照顧臥病在床的植物人的老父親,天天給他洗身、換衣、洗毛巾、洗被單、餵飯、吸痰,他吸痰是直接用吸管放到自己嘴裡,另一頭放到他的父親嘴裡把他的痰吸出來。如是二十四小時的細心照顧,堅持了二十六年,最近他父親才往生,往生時八十多歲了。這種孝行感天動地!最近有一位同修給我打電話,說他剛去大連拜訪了這位大孝子,說他已經開始學佛了。我聽到非常歡喜、非常讚嘆,孝子能夠學佛,必定是一帆風順。為什麼?因為佛法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佛教是師道,師道是以孝道為基石的,孝道的根基扎得好,成佛都不難,成佛也就是孝道的圓滿而已。

這部經非常的重要,啟發我們的孝心,幫助我們了解如何如理如法的行孝,以達到至孝。我們懷著殷重恭敬的心來學習這部經典。本經不長,但是它的文字雖淺,義理甚深,表面上看它是講一件事,但是裡頭含的義理卻是其深無底、其廣無邊。我們這次是主要依據明朝淨土宗九祖蕅益大師的註解來研習這部經,看了蕅益大師的註解之後,我們才知道這部經非同小可。

我們來首先看蕅益大師對這部經的註解,他的這本經的註解叫《新疏》,疏文的疏,疏就是經的註解。為什麼叫《新疏》?因為這部經在歷代古德就有多種註解,《大藏經》裡面都能看得到。在唐朝的時候,華嚴宗第五祖宗密大師就對這部經做了一個疏《佛說盂蘭盆經疏》。蕅益大師是在宗密大師的基礎上又加上了新的見地,所以叫《新疏》,確實又更加超勝一籌。蕅益大師是淨土宗的祖師,他這麼重視這本經,為它作《新疏》,可見得這本經對我們修淨土的同修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講經之前,古德注經之前,通常都有寫一個概要,天台宗用的是「五重玄義」,華嚴宗往往是用「十門開啟」。十門開啟是在十個方面來解經,這個比較複雜;天台宗就比較簡略,它用五個方面,叫五重玄義。玄義就是玄妙的義理,這是注經之人對於這本經的一個學習心得報告,他的見地都在其中,就是這本經的一個概要。

我們先來學習蕅益大師的五重玄義。因為蕅益大師是學天台出身的,他用天台宗的五重玄義。這五重玄義是指釋名、辨體、明宗、論用、判教相這五個方面。釋名就是解釋這本經的名題,題目;辨體是辨明本經的體性,以什麼為體,也就是說以什麼為他講經的原理;明宗,宗是方法,是修行的方法要徑,我們要明了這部經教導我們什麼樣的修行方法,如何去落實;論用,是講本經有什麼樣的作用,修學這部經得到什麼利益,這是講論用;判教相,是對這本經所處的地位,在佛所講的經教裡頭是屬於哪一個層次的,佛講經就好像一個教學的課程,它由淺至深,這是屬於課程當中哪一部分的教學內容,這是判教相。我們來看蕅益大師的判定,他說,「此經以法供為名,自性三寶為體,孝慈為宗,拔苦與樂為用,大乘為教相」。這開宗明義,把五重玄義都畫龍點睛給點出來了。首先講釋名,以法供為名;辨體,是自性三寶做為它的體性;宗,修行的方法是孝慈;本經的力用,修學的利益,是拔苦與樂;教相一般分小乘、大乘,它是屬於大乘經。我們一條一條的來看。

蕅益大師在沒有開始講五重玄義之前,首先有幾句話做為前言,講得非常的好,我們來學習一下。他說,「原夫人世福田,莫尚乎三寶;出世道法,莫先乎孝慈;欲報深恩,莫要乎與拔;欲成濟度,莫大乎盂蘭。是以目連道滿,首思乳哺之恩;大聖垂慈,廣示法供之式。時必擇夫自恣,德乃藉於眾僧。僧寶所存,法輪斯在;法輪轉處,佛常現前,舉一即三,最勝無比」。這是這段前言,都是扣著五重玄義來講的。原夫,是語氣助詞,沒什麼意思,講話之前先講這個助詞。他說人世福田,莫尚乎三寶,三寶是佛法僧,是人世間無上最勝的福田。什麼叫福田?這是比喻田地我們可以種東西、長東西,這福田是什麼?我們在這上面種福,將來收穫的是福報。福田裡面最殊勝的是供養三寶,供養三寶能種無量的福田,收穫無量的福報。

出世道法,這是修道人要出離三界六道,此生了脫生死,念佛的人求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出世道法,最先要做的就是孝慈。孝是對父母而言,慈是對眾生而言,這個心都是同一個愛心。愛心先從孝養父母那裡長養,長養起來之後,用這顆愛心對待一切眾生,這叫慈悲。成佛是以慈悲為本,而慈悲又以孝心為本,要報答父母深恩,這是孝心。父母生我們、養我們,十月懷胎,三年抱持,養育之恩,幾十年來,父母對我們的關懷照顧都是無微不至。這種深恩大德,佛跟我們講,哪怕是一個孝子左肩擔父、右肩擔母,擔負著父母繞著須彌山—須彌山是我們這個小世界的中心,很大很大,你繞著它走,如是來供養,毫無疲倦之意,能不能報答盡父母的深恩?佛講報答不了。所以,這個恩德真是比山還高,比海還深!

如何才能真正報恩?佛告訴我們,一定是拔苦與樂,幫助父母拔除三界煎熬的痛苦,幫助父母出離三界,得到涅盤之樂,這才是真正報恩。不僅要幫助父母拔苦與樂(與是給與),拔究竟苦,給究竟樂,而且還要幫助一切眾生拔究竟苦、與究竟樂,這是報眾生恩,報佛陀恩。父母的恩德已經恩重如山,而佛陀的恩德更超過父母。為什麼這麼說?父母對我們恩德是一生一世的,過去生中沒遇到,就很難互相有恩,來生見了面可能也不認識,這也就無法真正報恩,所以父母之恩是一生一世;可是佛陀對我們的恩德是生生世世無量劫的,對我們這種愛心沒有窮盡、沒有止息,即使是我們罵佛、毀佛,佛陀對我們還是那樣的慈悲救拔,這種恩德更是無量無邊。欲要報恩,必須是自己努力的斷貪瞋痴,修戒定慧,早日成就,廣度眾生,這才能報佛陀深恩,所以佛法四弘誓願還是由這種報恩的孝心生起來的。這裡是專講拔濟父母之苦。

欲成濟度,要救濟、超度自己的父母,最好的方式莫大乎盂蘭。盂蘭法會,這個性質就是供養三寶,藉三寶威神之力超度自己的父母。所以剛才講到的,這本經是以自性三寶為體,正是因為三寶是一切眾生自性中具足的本體,所以藉自性三寶之力,可以修遍法界虛空界之供,這個供養得無量無邊的功德。

剛才講到的,出世道法,莫先乎孝慈。所以目犍連尊者證得阿羅漢果之後,道滿,就是他已經修成正覺了,阿羅漢稱為正覺,出了三界,不是六道眾生,真的是聖人了,首先要報的就是父母乳哺之恩。這個是出世聖人給我們示現的,第一個就是孝親報恩。大聖垂慈,大聖是指釋迦牟尼佛,他為一切眾生慈悲講法,滿目犍連尊者的祈請。廣示法供之式,告訴我們修盂蘭盆會的供養這種法會。真正的法會是什麼?超拔眾生、濟苦的一個活動。這是盂蘭盆會的由來。

而在時間上選擇,必擇夫自恣,必定是選擇自恣日這一天,就是農曆七月十五,剛才講到的,在這一天修供,功德最大。德乃藉於眾僧,目犍連尊者,神通第一的大弟子,他有翻山倒海之力,但是卻不能夠滿足他母親一頓飯的需求,這是業力太重。《地藏經》裡講的,眾生業力「能敵須彌,能深巨海,能障聖道」。他母親墮餓鬼道的業力是什麼?慳貪,慳貪就得饑渴的報應,墮餓鬼道,連目連尊者神通第一都沒辦法解救,必須要靠眾僧之力。眾僧是什麼?三寶,十方眾僧,這裡的僧是代表佛法僧。

底下講的,僧寶所存,法輪斯在,有僧寶存在的地方就有法寶。僧寶是什麼?住持的僧寶就是出家人。所以出家人的功德很大,為什麼?他是代表著佛教的形象,代表著僧寶所存在的地方。雖然一個出家人他未必是證得聖賢的果位,可是剃了頭、穿上圓領寬袍,這就是代表僧寶,我們就要尊重。僧寶所存在的地方必定有法輪常轉,他用經典教化眾生,有講經說法的法師,這是法寶。法輪轉處,佛常現前,一個地方能夠轉法輪,就是講經說法的地方,佛就在此地,佛常現前。代表法寶的是經典,所以古人講,佛經是佛的法身舍利,經典所在之處,即是佛所在之處,所以這是佛寶也在。舉一即三,最勝無比,用僧寶就已經代表了佛法僧三寶,這個是非常的殊勝,能供養三寶,這是世間第一福田。

底下蕅益大師說,「略述五重,用探奧旨」。用五重玄義來探究本經的奧旨。旨是宗旨,奧是深奧,確實宗旨很深奧,旨趣非常深奧,如果不是蕅益大師給我們開解,我們真看不出來,只是把它當作一本小經,隨便看過去就罷了,所以我們感恩蕅益大師。「就五重中,又各二番明義,一就事,二觀心」。蕅益大師講五重玄義,他用兩個方面,對每一重的玄義來做開解,第一個是就事而論,第二個是觀心而論,兩種解釋的方法真的是精彩絕倫。

我們來先看第一重玄義「釋名」,解釋本經的名題,本經題目《佛說盂蘭盆經》,是六個字。一切佛經立題的方式不外乎七種,所謂人、法、喻,這是三種。人,是以人來立題的,譬如說《佛說阿彌陀經》,這以人來立題,只有人,沒有法、沒有喻;或者以法來立題的,就專門講法的;或者是專門講比喻的,以喻來立題的,這個是立題的方式。還有人法、人喻、法喻,這是叫復題,就是兩個合在一起的,以人和法為立題的,或者是以人加上比喻來立題的,或者是法加比喻來立題的。也有一種是人、法、喻三種都有的,像我們常常讀的《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這就是人、法、喻三種都有。佛是人;佛說大乘,大乘是比喻,用車乘,大的車乘能負載多人,這比喻要普度眾生的,不是小乘,是大乘;清淨平等覺這是講法,所以它是人、法、喻三種都有。本經《佛說盂蘭盆經》是以人、法為題,佛是人,盂蘭盆是講法。

「佛」,我們在講解蕅益大師的註解當中,因為蕅益大師講的很多是非常精要的,我們輔助以其他大德的著述做為補充,我們主要參考兩部,一個是慈舟老法師的講錄,另外一個是圓瑛老法師的講義。底下是圓瑛法師他講義的部分,他說,「佛稱能說之人」,「佛者覺也,乃是大覺悟之人」。能說的人是佛,佛是什麼意思?這是印度的梵文翻譯來的,原文是叫佛陀耶,英文叫Buddaya,中文的意思就叫覺悟,這是尊重不翻,它不翻成覺悟。為什麼?尊重,因為它跟一般的覺悟不是一樣,他是大覺悟之人,是大覺者。

什麼是大覺者?這底下講,「佛乃三覺圓滿,方得稱佛」,三種覺悟都圓滿了,這才能稱為佛,不是普通的覺悟。這三種,「一自覺,覺悟心即是佛,寂湛常恆,靈明洞徹故」。這個自覺是什麼?是明心見性,恢復了自己的本性,恢復了自己的真心。心是什麼?心即是佛,覺悟的這個心就稱為佛,迷了的這個心就稱為眾生,佛和眾生沒有本質的差別,只在迷悟不同而已。覺悟的這個心是什麼樣子的?寂湛常恆。寂湛是講它的清淨,本自清淨,本來無一物,它並不是我們六根能夠接觸到的,所以也叫空寂。常恆,是它不生不滅的樣子,這叫真常。世間萬物都是無常,為什麼?有生有滅,即使是再大的星系,在宇宙當中它都有生有滅,沒有不生滅的東西,不生滅的只有真心。所以六祖稱為本不生滅、本不動搖。雖然它清淨、它空寂、它不動,可是它又靈明洞徹。靈明,是它能知能覺的功用,真心有見聞覺知的功能,這個功能是靈明洞徹的,是遍法界虛空界的,不僅是能知能覺,而且是能生能現,宇宙萬物都是我們真心變現出來的。真正明了這個心,恢復了心本有的功能,就真正稱得上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了。這是宇宙的本體,本體抓住了,沒有一樣不通達,這種叫自覺。

第二種覺是「覺他,覺悟一切眾生,返妄歸真,信解修證故」。不僅要自己覺悟,還要覺悟一切眾生,讓眾生從迷惑顛倒回頭,回歸到自己真心本性上來,這是我們每一個眾生的本來面目。要回歸本性,必須通過修證,修證之前必須要有信解,你能相信,你能理解,你才肯修,你修了才能證得,證得自性。所以佛在世間唯一的工作就是講經說法,覺悟眾生。

第三種覺是「覺滿」,這是覺行圓滿,自覺和覺他兩種覺都圓滿。「惑淨智圓,自覺智滿則慧足」,惑淨了,迷惑、煩惱全都放下,智慧圓滿了。他的自覺圓滿,覺他也圓滿,覺行圓滿,這個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了,這叫三覺。「三覺圓,萬德具,兩足尊,乃稱為佛」,三覺圓滿,必定是具足萬德,因為他已經跟自性融成一體,具有無量無邊的德能。兩足尊是指佛有福德、智慧,這兩方面都圓滿,足是圓滿的意思,兩種圓滿,這稱為最尊貴的,叫兩足尊,這個人就稱為佛。這是講能說之人,「今說此經之佛,是釋迦牟尼佛,果上說法利生也」。所以講此經的人是我們三千年前的佛教創始人本師釋迦牟尼佛,他是證得果位上圓滿的佛,說法四十九年,利益無量眾生。這個是講「佛」字。

底下一個是「說」字,說什麼?說是「宣說,佛以八音四辯,觀機施教,對眾宣揚,欲啟大眾之孝心也」。這個說是佛用八音四辯來說,這佛果地上的聲音有八種,一是極好音,極其美好,令聞者入於好道;二是柔軟音,聽了使之柔軟;三是和適音,和雅調適,聽了自會於理;四是尊慧音,最極尊貴、最有智慧的聲音,令聞者尊重,智解開明;五是不女音,講話沒有那種陰聲陰氣的調;六是不誤音,講話絕對是正確的,沒有錯誤,令聞者各得正見,遠離邪非;七是深遠音,佛梵音深遠,連目犍連尊者曾經有一次用神通向東方飛去無量億國土,想要看看佛的聲音到哪兒為止,結果到了那麼遠還聽到佛的聲音,深遠;第八是不竭音,不竭是沒有終止的,說法無障礙、無間斷,聞其語義得無盡常住之果。四辯是講,第一個義無礙辯,佛講的義理無窮無盡,從不可說的心性中演述出無量的義理,義無礙辯;二是法無礙辯,講經說法,本是一法,能說出無量法,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法無礙;第三是辭無礙,佛講經用詞非常的美妙,我們說出口成章,辯才無礙;第四是樂說無礙辯,佛愛樂說法,從來沒有間斷,沒有間斷說法利生的心。這是簡單解釋八音四辯,目的都是觀機施教,根據眾生的根機施行教化。本經的目的就是啟發大眾的孝心,這是「說」的意思。現在第一堂時間到了,我們先休息一會兒,謝謝大家。

尊敬的諸位大德,諸位菩薩,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佛說盂蘭盆經》五重玄義。剛才講到第一釋名,我們繼續看名題的解釋,剛才講了「佛」、「說」兩個字,現在來講「盂蘭盆」。「盂蘭乃是梵語,正雲烏藍婆拏,此翻救倒懸」。這裡是蕅益大師的註解。「盂蘭」其實是梵文,古印度的語言,它的原文應該念成烏藍婆拏,翻成中國的意思叫救倒懸。什麼叫倒懸?底下講,「謂三塗劇苦,無可喻陳,借喻倒懸」。所以倒懸是個比喻,比喻什麼?三塗劇苦,三塗是地獄、餓鬼、畜生,非常苦痛,都不知道用什麼來比喻陳說這種苦痛了,就用倒懸來做比喻。像一個人被吊起來,綁著兩隻腳,倒著這麼掛起來,那是很痛苦的。實在講,比喻只是講的大概,真正三途苦報比倒懸要痛苦得多。

底下說,「此法一興,倒懸斯解,名之為救」。所以盂蘭是救倒懸,這個救的意思就是超度,超度三途苦難的眾生,用什麼方法?就用本經這種方法。「此法一興」,一用這種方法就能夠解開三途之苦,超度這些苦難眾生出離三途,甚至出離六道。底下又說,「盆字是華言,乃貯食之淨器,一切碗缽,通名為盆」。盆字是中文,就講的儲存食物的這種容器,碗、碟,都是屬於盆,一切碗缽都叫盆。但是這裡是要用「淨器」,淨,首先是我們心要淨,以淨心供養,清淨的心、恭敬的心去供養,用這種容器盛著食物來供養,供養三寶,供養眾僧,這是法會的樣式。

實在講供養是個形式,從形式中啟發我們那種恭敬三寶、皈依三寶、念念不離三寶的心,這個心就有功德,這個心就是覺心(覺悟的心),就是佛心。所以能夠有這種心,便能超度自己的父母、累劫的冤親。那要講到是念念不離三寶,我們就想到了《佛說阿彌陀經》裡面講的極樂世界的人,他們聽到「微風吹動諸寶行樹,及寶羅網,出微妙音」,聽到這種音,都能夠常念佛法僧三寶,所以在極樂世界的菩薩是念念不離三寶,他們才能夠超度自己無量劫來的父母、親人。所以真正的意思是要我們念佛、念法、念僧,念阿彌陀佛就是念佛、念法、念僧,因為佛法僧是三而一、一而三,念佛就有念法、就有念僧。這才能夠悟出,原來念佛法門是至孝的法門,真能念佛念到三昧了,也就是念念不間斷的,這時候必定超度往世父母。

底下又說,「夫分段、變易,皆名苦報,何但餓鬼,方稱倒懸?」凡夫,是六道裡面的凡夫,有分段生死。分段生死,就是這一期生命結束了,就輪迴投胎,有死有生、有生有死,分段生死這種苦是一種劇痛。出離了六道,不再有分段生死,我們講了生死,可是這些脫離六道的阿羅漢,小乘聖人,他們依然有變易生死。為什麼?因為他們起心動念還放不下,雖然斷了執著,斷了執著就斷了六道,分段生死沒有,但是還有分別、還有妄想,這個心的念頭生了又滅、滅了又生,變易生死沒斷,這都叫做苦報。何但餓鬼,哪裡只是餓鬼才叫苦報?六道的眾生都叫苦報,乃至四聖法界裡頭的聖者,所謂聲聞、緣覺、菩薩、佛,這個聲聞、緣覺他們沒有分段生死,但是有變易生死,他們有分別、有妄想。那菩薩有沒有?菩薩還是有,雖然斷了分別,但是有妄想,起心動念沒放下,就離不開變易生死。一直要把妄想都斷盡,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入一真法界了,這才叫做離開苦報,分段、變易二種生死都脫離了。因此站在這樣的一個高度上來看,真的,哪是只超度餓鬼,哪裡是說餓鬼的苦才叫倒懸?十法界裡頭的眾生,甚至是十法界裡頭的佛,他還是有妄想,還沒斷盡,所以都稱為倒懸。

這裡講「凡夫四倒,二乘四倒,皆倒因也」。凡夫有迷惑顛倒,有四種迷惑顛倒,第一種常顛倒,第二種樂顛倒,第三種我顛倒,第四種是淨顛倒,所謂常樂我淨這種真相都迷失了,這叫顛倒。常樂我淨是自性中本具的四淨德,凡夫迷失了,他是怎麼樣?本來是真常的,結果他看到世間的無常,以為就是常了。譬如說,人本來是無常的,有生老病死,可是偏偏以為自己是不會死的,為什麼這麼說?因為他自己還有種種的妄想希求,對帶不去的東西還執著,甚至對身體的執著沒放下,這就是屬於無常計常。本來是無常的這些萬物,他以為是能夠永恆保住的,所以才起這種執著心,控制的心、占有的心,這是顛倒。本來是沒有樂,這世間只有苦沒有樂,這五濁惡世,所以娑婆世界叫濁苦、極苦的世界。可是凡夫竟然在這裡面還執著樂,把五欲之樂以為自己是得樂了,財色名食睡這五欲現前了,他樂。這種樂哪裡是真樂?真的樂是永恆不變的,而五欲之樂只是外部的一種刺激,刺激過後比原來更苦。

我顛倒是什麼?於無我之中執著有個我,譬如說肉體,他以為是我,以為是自己,殊不知肉體只是四大假合的東西。這四大是指「地水火風」,地是指骨肉,物質的東西;水是指人的血液、體液,流動的東西;火是指人的溫度;風是指人的呼吸。你看,就是這些元素合成的這麼一個體,哪裡是真我?你說是我,那我請問,哪一塊才代表真我?你說這個心臟是我,現在能夠做心臟移植手術,把某人的心臟,把張三李四的心臟移植到我身上,那我成了張三李四還是鍾茂森?這個我到底是誰?本來是無我,只是這些條件的假合體而已,可是凡夫偏偏執著有個我,所以才有自私自利,才會造損人利己的這些惡業,而得到苦報。

這個世間一切都不淨,身不淨,萬物都不淨,可是我們偏偏把這些不淨之物以為它是潔淨的,所以對這種不淨的東西非常的愛,對身體、對於萬物愛得不得了,這是什麼?淨顛倒,這是凡夫有的錯誤的知見。超越、放下這種知見了,這是二乘人,所謂聲聞、緣覺,他們就有正確的知見。他們知道受是苦,沒有樂;知道法無我,一切現象無我的;知道身不淨,自己之身和萬事萬物的身都是不淨的;行無常,一切的活動都是無常,沒有一成不變的現象。這四種知見到底是不是正確?佛跟我們講還是錯誤的,這還是顛倒。這是二乘的四倒,他看到了不淨,觀身不淨,可是沒見到法身,不知道法身是本自清淨;他看到了受是苦,一切感受都是苦的,但是他沒有真正得到寂滅之樂,這種寂滅是完全放下了妄想分別執著的那種樂,他得不到;他看到萬法無我,可是不知道有一個自在的大我,這個我是自性;他們沒有明心見性,他看到諸行無常,可是沒見到佛性是真常,所以沒見性,他知見還是顛倒。這些都屬於倒懸的因,有這個因,必有這個果,果是苦報。

底下講,「欲界無禪定之食,三有乏無漏之漿,偏真缺俗諦法財,權位失中道實味,皆倒果也」。剛才講的是倒的因,現在是講倒的果。首先是講凡夫,凡夫有四倒之因,就有倒果,就是苦報。在欲界裡面的眾生,佛講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欲界是什麼?有五欲之追求的,這欲望沒放下的,他得不到禪定。所以人有欲望,禪定是很難得到;要得到禪定,必須放下欲望,對財色名食睡五欲真的能看破放下,這才能得到禪定的喜悅,叫禪悅為食。所以放下欲望的人,就是他的定功把欲望伏住了,他能上升到色界和無色界。他們不用吃東西,因為沒有食慾了,不用吃東西,用什麼來養活身體?禪悅,禪定當中的喜悅。世間人都講人逢喜事精神爽,有精神爽,他可以幾天幾夜不吃飯都沒問題。禪悅更是如此,禪定天人,真的,多少劫不用吃東西,欲界得不到。像目犍連尊者的母親在惡道,餓鬼道裡面,得不到食物就苦了。其實整個欲界,欲界裡面有六道,包括天道的欲界天,都得不到禪定之食,沒有食物都是苦報。

三有是指三界,這是欲界、色界、無色界都包括在內,沒有無漏之漿。其實,哪裡只是鬼道的眾生不能夠有飲食漿水?三界六道的眾生他們沒有脫離煩惱。漏就是煩惱的代名詞,無漏就是沒有煩惱。什麼煩惱?見思煩惱,見是知見、見解,這是錯誤,思是思想錯誤,見解和思想兩種錯誤叫見思煩惱,六道眾生,三界裡頭的眾生都具足的,那他沒有享受到無漏之樂。阿羅漢的漏盡通,這是無漏之樂,他享受到了。

偏真,這是指證得小乘聖果的,證得阿羅漢,是偏真涅盤。佛彈偏斥小,對待這些小乘阿羅漢還是批評,還是訓斥這些小乘人,住守在小乘的偏真涅盤裡,不能夠發大心度化眾生。這是什麼?缺俗諦法財。俗諦是相對真諦而言,大乘菩薩才能做到真俗圓融,心住在涅盤,他沒有煩惱,而不遺餘力的去度化眾生,這是不脫離俗諦,所以他能夠圓融。偏真涅盤的這種小乘聖人,他們就缺乏這種法財,把法比喻成財,這個財是讓人滿足,他們沒有得到真正的、究竟涅盤的法味,得不到滿足。權位失中道實味,權教的菩薩,他們是慧多定少,智慧有餘,定力不足,所以有煩惱;而且沒有見性,沒有真正悟入中道第一義諦,所以他們也沒有真正嘗到那個究竟涅盤的法味,這些都屬於倒果苦報。所以你想想,這本經學到究竟處,拔苦與樂,那必定是把十法界的苦果都拔除掉,證得究竟涅盤,這才能夠算真正的超度,脫離苦海。

底下蕅益大師從觀心角度來解釋名題,「次觀心釋名者,淨戒為器,無作四諦,不思議觀慧為食,供養自性一體三寶,圓解八倒之懸。頓履一實之地。無明父,貪愛母,當下即成明脫。智度母,方便父,任運入無功用。故名盂蘭盆也」。這種是在心性圓解這個名題,就是觀心釋名,怎麼個解釋?盂蘭盆是一種盛飲食的器皿,這是表法的意思,表什麼?這個器是淨戒為器,清淨的戒律你能夠持好,你就得清淨戒體,這是法器。什麼是食物?這也是表法,無作四諦,不思議觀慧,這是食,這叫法食。

什麼叫無作四諦?在佛所講的經中,天台分為藏、通、別、圓四教,藏教屬於小乘,它講四諦,叫生滅四諦,因為這個四諦是講苦、集、滅、道,小乘人就是藏教所度化的對象,他們看到這因緣的生滅都是有生有滅的,所以這四諦也是生滅四諦。譬如說苦、集、滅、道,這是講兩種因果,苦、集是世間因果,苦是果,因是在哪兒?在集,集就是煩惱,迷惑造業這叫集,得到的苦報,這苦集,世間因果。滅、道是出世間因果,滅是果報,滅是什麼?煩惱滅盡了,涅盤這種境界叫滅,道是修道,修出離煩惱之道,就能得滅煩惱的果。藏教人他們對於苦和集、滅和道都把它看死了,看成有生有滅的,不知道這是虛幻,他把它著實了。那他們真為生死,求出離,厭生死苦,欣求涅盤之樂,可是他們只知道因緣生滅,而不知道因緣這種生滅其實是虛幻的現象,這叫「生滅四諦」。

通教裡面講的四諦,這裡講的四諦是「無生四諦」。通教,所謂通,就是前面通藏教,後面通別教和圓教。通教的人,他們能夠觀一切萬法當體即空、了不可得,如夢幻泡影,所以苦也並不是真實的。集,這煩惱也不是真實的,因緣聚散,根本沒有,當體即空。滅道,這個滅也不是真正說原來有生的,現在有滅,它就是一種無生之相,就叫滅。道,所修的法是不二之相,也就是說煩惱和菩提不二,所以他們所修的叫無生四諦,所度化的對象是菩薩。

別教講「無量四諦」,別,它是特別的,前面有別於藏教、通教,後面有別於圓教,所以叫別教,講的是無量四諦,是專對菩薩的教法。菩薩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他們度無量眾生,斷無量煩惱,修無量法門。一切相都是無量,所以苦、集、滅、道種種都是無量。這是無量四諦。

最後講的圓教,是講「無作四諦」,就是這裡講的。什麼叫圓教?理事無礙,法法圓融,這是圓教,圓融的,這是專對大乘菩薩所說的。大乘菩薩能圓觀諸法,事事即理,無有造作,叫無作。譬如說苦、集、滅、道,苦是什麼?苦的這種能受苦之身,本身即是法身,所以無苦可舍。集,這是煩惱,要知道煩惱塵勞本自清淨,它無非法身,無非自性,不離自性,所以也沒真正煩惱可斷。所修的道,這是邊邪皆中正,所謂淫怒痴皆是戒定慧,煩惱即是菩提,所以也沒什麼道可修。滅,生死即是涅盤,生死與涅盤不二,也沒有什麼滅可證,所以苦、集、滅、道稱為無作四諦。這是專對最上乘的利根的菩薩所講的,像《華嚴經》、《法華經》這一乘圓教所收錄的這些對象,所教導的這些對象,那就是圓教菩薩。這裡蕅益大師把這個經提得很高很高,提到圓教上來講。

不思議觀慧,這就是不可思議的般若智慧,觀察宇宙萬有皆是所謂四無礙的法界,事無礙、理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真正的法食。

所供養的三寶是自性一體三寶,佛法僧自性一體,皆是自性的性德。佛者覺也,覺而不迷,性德;法者正也,正而不邪,也是性德;僧者淨也,淨而不染,統統不離自性,都是性德起用,所以稱自性一體三寶。圓解八倒之懸,懸就是痛苦,八倒,剛才講的凡夫四倒,二乘人四倒,四種苦圓解了,都解開,而且是圓滿的解開,為什麼?證得自性了。頓履一實之地,一實就是一真法界,入一真法界了,成法身如來。所以無明之父,貪愛之母,這裡把無明比作父,把貪愛比作母,是講它們能生的意思,生什麼?生十法界、六道之苦,這些苦報都是這麼來的。無明是根本,貪愛也是六道之根,結果明心見性,當下無明破盡,貪愛消除,即成明脫。明是覺悟了,一覺悟、一回頭,見性成佛,這個無明、貪愛的煩惱馬上就脫離了。智度母,方便父,這是《淨名經》上講到的,智度為母,方便為父。智度,是用智慧度脫煩惱,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方便,是教化眾生的手段。任運入無功用,這法身大士,所謂是無功用道。為什麼?不起心不動念,哪來的功?所以,他們這種境界不是凡夫所能想像的,不起心不動念,卻是化身無量,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為眾生現什麼身而為說法,自己如如不動,沒起心動念過。到這種境地才叫做救倒懸,這個才稱為「盂蘭盆」。

所以,蕅益大師解釋這個名題,是用一乘圓教來詮釋。「圓人說法,無法不圓」,這部經從名題上解釋,就已經成為圓教大乘的經典了。

底下解釋「經」字。經是通題,就通一切經的,所有的經都有「經」這個字。前面叫別題,就只有這部經才有的題目,特別的叫別題。通題,這個「經」字梵語叫修多羅,中文稱為契經。契,就是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契理契機,這種才叫經。一般來講有貫、攝、常、法四個意思。貫,就是貫通,這個經的結構、脈絡非常的清晰,非常的完整,多一個字多餘了,少一個字就欠缺,這是貫的意思。攝,就是它有攝受力,攝受力很強,為什麼?因為這是如來性德的流露,攝受一切眾生,令人讀之不厭,愈讀愈有味道,年年境界提升了,年年讀的意思就不一樣,經有無量義。常字的意思就是永恆的,它是指真理,真理是超越時空的,過去適用,現在也適用,未來還是適用;古印度的時候適用,在中國也適用;不僅在此方世界適用,他方世界、無量無邊諸佛國土裡頭都適用,這叫常。法,是我們所得到的修學的這種法門,依照這種法來修學,必定能夠得到佛在經中所說的利益,最後得到涅盤,究竟的涅盤。有這貫、攝、常、法四義才稱為經,不是每一部書都能稱為經的。這些意思在其他的經典解釋當中,我們之前也講過,在這裡我們就不再贅述,簡單帶過去就好。這裡是講五重玄義釋名,第一條。

第二條講辨體。體,是本經所依據的原理、體性,就是佛依什麼所說的。蕅益大師判此經是以自性三寶為體。我們來看蕅益大師的解釋,「今經中雲,當須十方眾僧威神之力」。這是引用經文來給我們詮釋。「又雲」,這也是引用經文,「初受食時,先安佛前,僧咒願竟,便自受食。咒願即是法,三寶具足」。這部經裡頭講到,目連尊者要度自己的母親,必須要依靠十方眾僧威神的力量,這是依靠三寶,這裡用僧寶來代表三寶,舉一即涵蓋了三。底下這句經文是講受食之時,就是出家人接受供養的時候,先安在佛前,把這食品,所供的這些供具、食物,全部先供在佛前,出家人先要念咒祝願,也就是給他回向、給他祝福,然後才能夠受食,才能夠享用供養。這裡講到的佛就是佛寶,僧就是僧寶,僧所持的咒語、咒願就是法寶,你看佛、法、僧三寶具足。

經中又講到,目連尊者自己說,「目連亦云,得蒙三寶功德之力」,才能把他的母親救拔出來,這裡也提到三寶。「而此三寶即是一切眾生自性」。蕅益大師給我們點出來,三寶是什麼?講的就是眾生的自性。為什麼?底下說,「若眾生自性本不具足三寶功德者,則凡聖條隔,明暗永歧,凡不成感,聖不能應」。如果說眾生自性裡頭沒有三寶的功德的話,會出現什麼現象?凡夫(也就是眾生)永遠都不能成佛。為什麼?他自性里沒有。凡夫為什麼能成佛?自性裡面有三寶,有佛法僧這些本具的功德,他才能夠成佛,有這種種子,將來才能結果;沒有種子,任你怎麼去修,也不能成佛。所以變成凡聖條隔,凡夫永遠不能成為聖人,聖人也不可能會倒過來成為凡夫,這就是條隔,隔開,永隔了。明暗,聖是在明位,覺悟叫明,暗是什麼?愚痴顛倒,愚痴顛倒的人永遠不能覺悟,這就變成永歧,歧就是分開,那這是跟佛所說的相違背。

佛告訴我們,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眾生他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德能、如來的相好,他具足佛寶。具足佛寶,也具足法寶,具足僧寶,因為佛是指覺悟,法是正知正見,僧是清淨無染,具足的,只是因為我們現在有妄想、有執著,不能證得。不能證得,不是說它沒有,是有,卻沒有得到它的功用利益,得不到受用,這叫不能證得。只要放下妄想執著,現前就能證得。轉凡成聖就是什麼?將自性中本具三寶功德彰顯出來而已。如果說自性不具備三寶的功德,凡不成感,凡夫沒有辦法感得佛菩薩的保佑,聖不能應,佛菩薩也不能應,為什麼?他們永隔,隔開了,中間沒有連線。靠什麼連線?自性是連線,凡夫和佛菩薩同一個自性,同一個法身,所以眾生有感,佛菩薩馬上就有應。這個應是一體裡頭的這種應,就好像人的身體,你哪裡痛了,那手馬上就去那裡撫摸它,這是應。痛是感,它有痛苦這是感,幫助它就是應。為什麼?一體,這才有應;如果不是一體的,隔開的,那是不能有感應的。

下面說,「以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迷悟雖異,體性常一」。這個道理就是剛才講到的,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佛是什麼?悟了真心的就叫佛;眾生是迷了真心的就叫眾生,佛和眾生都是這同一個真心,只是迷悟有差別而已,哪裡真有佛和眾生的差別?沒有差別,都是真心所現所變。迷悟雖異,眾生迷了,佛是悟了,可是體性常一,體性是講真心,它是一不是二,所以才能夠互相感應,同體的。

下面說,「所以諸佛心內眾生,依事托理,感於眾生心內諸佛。則眾生心內諸佛,無緣無念,任運應於諸佛心內眾生」。這是講到,正因為佛與眾生同一真心,諸佛有這個真心,真心之內現一切眾生,眾生是唯心所現的。這個事裡頭就有理,理是什麼?理是心,事上有眾生,但是在理上只有心。眾生是諸佛真心之內所現的眾生,他們現在要去求佛加持保佑,這是感,感於眾生心內諸佛。眾生之感在哪裡感?還是在真心當中感,沒有離開心性,所感的還是眾生自己心內的諸佛。所以這裡諸佛、眾生是圓融在一起的,佛是眾生心內的諸佛,眾生是諸佛心內的眾生,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分離的。

底下講「眾生心內諸佛」,諸佛沒有離開眾生心性,也是眾生真心所現的,只是這些所現的諸佛他們覺了,覺悟了,覺悟的樣子是「無緣無念」,他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怎麼樣跟眾生感應道交?「任運」,任運是自然,毫無一切造作,有起心動念就有造作,沒有起心動念叫任運自然。應一切眾生,怎麼應?還是諸佛真心之內的眾生,我們仔細去品味一下這個味道。所以眾生和諸佛真的是同體,同一真心本性。所以目連救母,乃至諸佛救度一切眾生,都不離心性,全是心內所現之物、所現之事而已。所以下面說,「故以自性三寶為經體也」。這個經依據的是自性三寶,經里所說的超度餓鬼,拔苦與樂,不離自性。而依據三寶威神功德之力,三寶也是自性三寶,這是本經所依據的體性。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先講到此地。辨體還沒有講完,只講了就事而論述的體性,下面用觀心的角度來講辨體,明天我們繼續來學習。今天有講得不妥之處,請大家多多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資料恭摘:儒釋道多元文化教育網落實佛門至孝—《佛說盂蘭盆經》研習報告鍾茂森博士主講(第一集)2009/9/1中國雲南晚晴軒檔名:57-005-0001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