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第五節 《大智度論》論證人死非斷


時間:2015/7/9 作者:恬碧爽

釋迦牟尼滅度後,隨印度文化的發展,佛教內外異說歧出,教內有二十個部派先後分出,教外有九十六種外道出現於世。各宗教、學派之間,及佛教各派之間的論戰,將佛教教理的發揮推向高峰,非斷非常的輪迴觀,進一步深化、理論化。大乘龍象龍樹的名著《大智度論》卷三八,從多方面批駁人死後「但見其滅,不見更有出者受於後身」的人死斷滅論。龍樹所舉的人死非斷的理由,大略有八點:

1.由眾生天性知必有其前世之因。若身死永滅,無有前生,便難以解釋眾生生來便有的天性:如嬰兒初生不經人教便自然會憂喜怖畏,會哭會笑,牛犢生來便會吃奶,豬羊之類生後不久便知牝牡交合;還有:兒女肖其父母.人的長相有美醜之分,資質有聰明愚鈍之別,如果沒有宿世所習作為其因,則這些現象便成了無因之果,違背緣起法果必有因的規律。由此應有前世,有前世故,必有後世。

2.以肉眼有局限性,天眼了了見故,知有前生來世。若以人死亡時不見有什麼東西離體而作為無後世來生的理由,則人的肉眼等感知能力,有其局限性,非一切能見,以有局限性之感知否認自己不能感知到的東西的存在,是為荒謬愚痴。就拿具局限性的感知來說吧,耳朵能聽到的聲音,眼睛便已看不見其實體,難道便能以眼之不見聲音,而否認聲音的實有?輪迴轉世的情狀,也非不可見知,只不過是凡人的肉眼見不到罷了,有天眼者,了了能見。僅憑著畜生同屬一類的肉眼之有限感知能力,豈能親見來生後世?若肉眼能知見生死,修道者們就不必去辛苦修證清淨天眼了。肉眼若能窺破生死支來之秘奧,凡愚與賢對之間豈非是沒有了區別?

3.形成生命的主因煩惱未斷故,知有來生後世。煩惱(自我執著、自我貪愛、愛欲等),是人出生及生存的主因,人死雖不見有何物來去,但作為生命動力的煩惱並未經修道而斷盡,所以身、情、意必然還會相續,由煩惱為主因生起新的身、情、意。眾生由身、情、意造業,行善作惡.雖然沒有什麼看得見的東西從今生搬到來世,但必然從今生所造的善惡業生起來世的果報:「譬如乳中置毒,乳變為酪,酪變為酥,乳非酪酥,酪酥非乳,乳、酪雖變,而皆有毒。此身亦如是,今世五眾(五蘊)因緣故,更生後世五眾,行業相續不異故,而受果報。又如冬木,雖未有花葉果實,得時節會,則次第而出。」

4.由宿命通,知必有前生後世。這個人世間,雖然大多數人都矇矇不知前生,但也有些能記得前世、自知宿命的人,對他們來說,前世的經歷,就像人夢中趕路,疲倦至極而睡臥,醒後回憶夢中所經由。不知宿命的人,沒理由僅依自己的無知,便否認別人的有知。

5.由身心關係可推知有來生後世。從身心關係而言,人若生起過重的嗔怒、嫉妒、疑慮、後悔等,擾惱自心,便會導致面色不佳,身體枯瘦;若生純淨的善心,深信因果,具有正信,得如實知見諸般事理的智慧,則能使心歡意悅.身體輕快.面容和悅。「以有苦、樂因緣故,有善、不善.今定有善、不善故,當知必有後世。」善或惡的心理活動為主因,必然會出生後世的身心。只不過眾生肉眼難見,智慧淺薄,產生種種邪見、疑惑,即使能修福行善,作些好事,但多心疑未必會有善報.總是難得作出太大的善舉,(並)常作無悔。就像有醫師為一國王治病,疑心即便治好國王也不會有多少賞賜,卻不知國王已暗中派人為他家建造豪華宅第,等到醫師事畢歸家,見到國王為他造的新宅,才後悔當初心存疑念,未能精心盡力地為國王治病。

6.由聖人經書知有後世。一切聖人所說的經書,都講人有後世,不僅佛、羅漢、菩薩們所說的佛經作如是說,即婆羅門等宗教的聖典,亦作如是說。

7.以聖言可信故當信有他生後世。「聖人言現在事實可信故,說後世事亦皆可信。如人夜行險道,導師授手,知可信故,則便隨逐。」應由聖人(佛、羅漢、菩薩)所說現在之事理,如緣起法則、斷煩惱而得涅槃,入禪定能享輕快安恬等,信賴聖人的智慧、人格,相信他們所聽說來生後世,輪迴轉生之事真實不虛。既為肉眼凡夫,智慧淺薄有限,若不信從聖人之言,豈能自知生死秘奧,豈能以淺薄之知斷言生死大事!

8.依緣起法知必有前生後世。「佛法中諸法畢竟空,而亦不斷滅,生死雖相續,亦不是常。無量阿僧祗劫因緣雖過去,亦能生果報而不滅。」有些無智之人見佛法說一切皆空,便又執著空,認為一切都空無所有,還有什麼他生後世,墮入了「惡取空」的邪見深坑。當知佛法說空,旨在破除眾生誤認假我、小我和一切生滅無常的現象真常不變的執著、邪見,「空」的含義是無自性,而非斷滅無物。佛一方面說空、無我,一方面又說生死相續,有他生後世,這兩方面是統一的,並不互相矛盾。佛法的極旨是中道,一切不執著,「不著有,不著無,有無亦不著,非有非無亦不著,不著亦不著」,這樣才能符契中道,證見真實的本面,而不致墮於有害的邊見、邪見。就像「以刀斫空,終無所傷。」

龍樹所舉八條理由,幾乎打通了理性在解決生前死後問題時可能走到的所有思路,舉出了以理性論證死後續存的一切可能舉出的理由。他提出的對人類感知的局限性的認識、對超感知能力的肯定、對人性的分析、及不著一切的中道的思想方法等,在今天看來還具有相當強硬的說服力和尖銳的挑戰性,是今天用科學方法破解生死之謎時,所不容迴避的。

龍樹之後,佛教理論家們對斷見還有不少批判,如前面所舉《瑜珈師地論》之說,便代表了大乘瑜伽行派的基本思想方法。瑜伽行派在陳那以後,側重於用因明(邏輯)論證,出於與外道辯論的需要,將龍樹所舉八條理由中的六、七兩條即「聖言量」(以佛教聖人之言為論據)從因明論式中撤除,不以之為論證死有後世等問題的論據,因為「聖言量」難以被不信仰佛教的人所接受。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