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修行先要人格過關


時間:2015/7/17 作者:佛前明燈

近代東北出了兩個比較知名的聖人,一位是宣化上人,弘法到美國。一位是王鳳儀善人。大家去看傳記,發現兩人有幾點相似。比如兩人都是孝子,守墓,東北那時有許多孝子。為父母守墓,都守出了神通。王鳳儀守墓後,能為人治病。還有孝子,他也是守墓,死後他的墓地常常顯靈。日本侵占東北時,想公路從他墓地過,後來應顯靈,日本人只好把墓地給保存下來。

再比如,宣化上人說:不爭不貪。王鳳儀也說,找好處,認不是。當時宣化上人也到過道德會。建議大家去看宣化上人回憶自己在東北時的一些事情。後來出家後,廟裡缺住持,大眾在韋馱菩薩前拈名字,拈出三次就當主持。宣化上人名字被拈出三次。要對三寶,對菩薩感應,對因果起信心,我建議大家多看宣化上人的故事。

王鳳儀言行錄也記載了幾個出家人。有個叫蘊虛和尚。俗名叫劉振明。王鳳儀辦學欠債,劉振明就學習古人,變賣了自己家產,把錢給王鳳儀還債。他就有這個心。後來出家了,蘊虛和尚在南華寺時,敵人問他有沒有私藏槍械,他說沒有。結果,被搜出有。但他真不知道。就被毒打,打了也不辯白,含無怨言。後來他圓寂前,預知時至,而且自己起三昧真火自焚。說:今日來發火,蘊虛你別躲,燒掉假骷髏,本性沒有我。煙火現法身,才算真了脫。

真修行,真成就,必須具足常人所少有的品格。大乘佛法的修行,不是讓你看破放下,而是讓你成佛。成佛不是跑到西方去,才是成佛。而是讓你的人格,品格都圓滿了,才是成佛。那修行,就是先修出美好的品質。

像菩薩為什麼這麼莊嚴,就是他具足許多美好的品格。所以大家從面相看,就知道了,品格好,法相就比較莊嚴。心慈悲,目光就比較柔和,聲音就比較柔軟。這也是品質的一種,對不對。

漢地拜關公,關公具足了忠義神勇的品質。修道人也要很有正氣,不能欺師滅祖,心不正就糟糕了。中國人拜關公是有道理的,但不是讓你發財,而是讓修道人有正氣。如果品質上不過關,那是很危險的。哪怕你開悟了,也是危險。

有個開悟的人。有神僧算他,說他心地不佳,以後成大患,最後死在拇指和食指之中。果然,這個開悟的人,他欺師滅祖,師父死後把師父的法體從墳墓里拉出來,燒掉了。最後這個人在三岔路口,被老虎所吞。

修行上,人格一定要過關。這點很重要,佛理懂多少,打坐境界有多高,能呼風喚雨,能把鬼神招來,都不算有本事。如果人格不健全,地獄之關,還是逃不過。

人格健全,先要盡到本分。本分未盡,修行總有障礙。宣化上人要出家前,他父母說,等我死後才出家。他父母死後,他守孝三年才出家。這就是盡到本分。有人說,虛雲和尚還是逃去出家呢。但要明白,老和尚四十多歲時,就去三步一拜五台山來報答這個恩。如果你修成就了,你不愧對父母。修不成,就是愧對父母了。

在對待師父上,也是一樣。許多人攀援,到處認師父,哪個師父名氣大,就上去攀援,增加自己的光芒。這叫做不孝啊。知道嗎?臨濟祖師開悟後,他師父要趕他走,他仍然不走,而是死心塌地的在他身邊服侍了十幾年,盡到孝道。修行人也要注重倫理啊。

轉自:福安觀音寺新浪部落格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