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念祖:無量壽經講座(21)  


無量壽經講座21(第二品)

能遮者,不好的東西,這個人要想動惡念,想去做壞事。陀羅尼總持的力量能夠使得你不去做,得到陀羅尼的好就在這裡。你的這個功德,這個善能讓你相繼續保持不失,你要想作壞事,他防止你不去做。這就把陀羅尼的含義解釋啦。就是能持,能遮之義。三昧,說是三昧,三摩地。三昧是定,定的力量發生了智慧,就叫陀羅尼,所以這個比定多了智慧。《智度論》講,三昧修行入了定,他修行這樣久了以後,就能成陀羅尼。陀羅尼是得三昧以後的事,這些的三昧跟諸法實相的智慧,是諸三昧,共諸法實相智慧,這個"共"字在這裡是個動詞啦。三昧與諸法實相的智慧相共,就能夠生陀羅尼,所以三昧加上諸法實相,智慧殊勝陀羅尼。這是龍樹菩薩的話。還有這陀羅尼殊勝之處,這三昧是心相應法,陀羅尼是心不相應也不可以。什麼叫相應法呢?就是你必須是心的專法,你三昧才出現。比如說你這個人要入定,你這個攝心入了你這個定,某一個禪定,定中這些清淨甚至種種神通才能出現。釋迦牟尼佛那個時候有個師傅,能自得,得了五種神通。他能飛行,他就受供。國王不在,讓國王女兒公主給他上供。公主給他接引。公主給他頂禮時候摸他的腳,給他頂禮,他的凡心一動,一動他的飛行神通就沒有啦。他這就是不相應,就不行了啦,三昧一動凡心,飛不起來了。就跟公主說,今天我不飛了,我去找個地方轉個彎,他撤謊。這個陀羅尼就不是這樣啦。陀羅尼就是你的心這時候生氣,罵人,那也不丟。他心裡不清淨,心在煩惱,可是陀羅尼中所有功德,你不丟,所以你一證到陀羅尼,這事就好辦啦。還有三昧,他說你今生得到,來生就沒有啦。所以你不往生,不得了。雲門是禪宗武功的祖師,三次當了國王,第四次就沒有神通啦。不能老保持,往生法門是殊勝,這慢慢來得體會。陀羅尼就不是這樣,你今生一得,不管多少生,你永得也。所以陀羅尼,得了陀羅尼兩個特點。今生你雖然不清淨,你動了凡心你或者在煩惱中,你這個陀羅尼的功德不失。三昧就顯現不出來啦。今生你有來生就失掉三昧,但是陀羅尼多少生也不失。

所以來會的這些人都得了無生無滅的種種三摩地,又得了一切陀羅尼,很了不起。這十六個在家居士為代表的在家人,優婆塞眾,優婆夷,比丘比丘尼,現這種身,一些大菩薩都是這樣的。"及得一切陀羅尼門,隨時悟入華嚴三昧。"他就不需要,我怎麼樣悟了禪定之後才入三昧。不用這樣,隨時都能悟入華嚴三昧。看《首楞嚴經》,這個大定沒有出入,隨時都在大定之中,這是入了華嚴三昧。我們就來說華嚴三昧。華嚴三昧全稱應該是"佛華嚴三昧",三昧是一真法界。一真法,。一切法界稱之為一真法界。這一切進入一之中,真實無妄稱為真,一真法界,無盡的緣起,這法門都是從因緣生。緣起之法,無窮無盡的緣。一真法界就是一切本空,無盡的緣起,就是無盡的國土,無盡的眾生,無盡的事相,以這個為理為趣,理是本體,趣是去向。開達這個理趣,攝解而起萬行。我們為什麼要學教,就是為了我們要攝解起行,不然你是盲修瞎練。有一個氣功師很有名,叫嚴新。有一個病人,病的要死。兩次病的要死,昏迷過去,都是他給看好了。這位氣功師很有名,最近他來看我,我就告訴他別練了,念念經。他是想學密,後來看了《金剛經》,非常歡喜。他說要是不看《金剛經》,我就在裡頭糊裡糊塗學密了。你要攝解起行,不要盲修瞎練。盲修瞎練的結果不是自覺,覺他,是自誤,誤他。耽誤的誤。所以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一個瞎子還領著一群瞎子:跟我走吧!走到那去,都掉火坑裡,有的人他很熱心,其實他就是他最後的目的,就是要達到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只能如此。我們說要攝解起行。我們要從這些個殊勝之解,從這個解上起行。底下還有一句話,行起解覺,這更不是一個學者所理解的啦。因為他不解,他不起行,一起了行之後,還是這些解,他都背著。行起解覺,這才是善於修學的人,真正起了行之後,這些解沒有,可是從解上起行,這就對啦。所以華嚴三昧,以一真法界無盡緣起,達到理趣,攝解起萬行,以這個萬行,這個是因。以這個萬行來莊嚴佛果,這個叫華嚴。所以華嚴兩字含意,什麼叫華嚴三昧。現在解說華嚴兩字含義,華就是咱們這開花的花,嚴就是莊嚴的嚴。我們用萬行如花來莊嚴佛果叫華嚴。一心修持,一心一意的,不是散亂的昏沉,一心一意的精修叫做三昧。華嚴三昧的含意就解釋啦。《淨影疏》曰:"如《華嚴》說"彼一三昧,統攝法界一切佛法,悉入其中。"八十《華嚴》也說:"普賢菩薩入廣大三昧名佛華嚴。"六十《華嚴》翻譯得最早,還有四十《華嚴》。六十《華嚴》曰:"普賢菩薩,正受三昧,其三昧名佛華嚴。"佛華嚴三昧,正是普賢菩薩所入的,也就是這一切菩薩,德遵普賢的菩薩都隨時悟入華嚴三昧。《法界記》的解釋,說華嚴三昧華者,就是開的花,就是菩薩的萬行。開的花種種的莊嚴,花眾人都喜歡,作為譬喻,最恰當,一些善行。華有生實之用,行有感果之能。如開桃花,結桃子,這是果實,就是萬行。咱們的行要有果,這不就相同了嗎。花要結果,咱們行也要有果,雖然花跟咱們的行一個是內,一個是外,咱們的行是內,花是外,但是所生的感應是相似。都要得果,所以都以法託事。就是開的花,來表達這個法,叫華嚴。嚴者,行成果滿,契合相應,垢障永消,證理圓滿,行都成就啦,果實都圓滿啦。契合相應,垢障永遠消除啦,不再生啦。證已圓滿。我們現在就是常常時進時退。所以說常常扭秧歌,前進幾步,後退一步。有的後退幾步,才前進一步,總是有退,這個垢障永消就不退了。到了華嚴三昧,這一切都功德圓滿,垢障永消。我們以這個來讚嘆,所以稱之為嚴。三昧者,理智無二,本體和智慧是一個。就跟珠子發光,珠子發光,光所顯的就是本體。所照的就是本體,光就是珠子,珠子的本體所生,光生出後先照的是本體,把珠子顯出來啦。所以珠子本體跟珠子光不是兩件事。你說是兩件事實際也不是兩件事,理和智也如此,也沒有二。珠子和珠子光一樣,交徹融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絕。這個就很深了。到這個時候,這一切都不二啦。所以說一真法界。一真法界還有什麼叫二呀。所以就沒有彼此了。沒有能所啦。我們要到了離能所,這是個非常關鍵的問題,現在外邊一些人修的非常熱鬧,他們都是在這個"所"裡頭,都有一個所修,一個所觀,所照,所覺,所得,所顯,因為你有一個凡有所,就有能,但是你怎麼知道,問題還是在初步還遠遠的不行呢!都在所字裡頭,所以一部《楞嚴》,所一立,照境就沒有照啦。觀世音菩薩修行首先是入流亡所,他所亡啦。下邊為什麼本來是佛而成為眾生,就是因為一有所就沒有照啦。《心經》是"照見五蘊皆空"。你有所,所得所體會所什麼,所得的神通,還有所得的境界,甚至又怎麼樣,怎麼變化,又什麼周天啦,什麼嬰兒啦,小孩啦。小孩不是所生出來的嗎?明顯的所,要彼此俱絕,一亡能所斯絕,能跟所都絕啦。所以這個三昧,是殊勝的三昧,不是一般的三昧,稱為華嚴三昧。下邊這個《華嚴經》本身也在讚嘆華嚴三昧,"一切自在難思議,華嚴三昧勢力故"。入華嚴三昧一切都自在啦。《合贊》說"法界唯心,名佛華嚴",這是特殊的。這是他獨特的見解,佛華嚴就是法界唯心。一真法界,什麼是一真法界,一真是什麼,就是每個人當人的自心,所以一真法界就是自心,於此了達,即華嚴三昧。所以用此三昧來莊嚴法身,法身就是本妙明真心,就是自心。所以一切法,無不是從此法界流出,而又回歸此法界。一切法沒有不是從自心所流出,反又回歸於自己。這是《合贊》前後可合參。種種一真法界,無盡的理趣,根本上這一真法界就是真心。這個就解釋了"隨時悟入華嚴三昧"。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總持就是陀羅尼,上次我說陀羅尼不要以為它就是咒,下邊說啦,有四種都稱為陀羅尼。一叫法陀羅尼,又叫聞陀羅尼,於佛的教法都能記住不忘,叫聞陀羅尼。二,義陀羅尼,於諸法之意,真實之意都能夠總持而不忘。三,咒陀羅尼,對於咒能夠不忘。咒是什麼?咒是佛菩薩,從禪定所發出來的秘密言句,唯有佛與佛才能知,才能究竟。日本大德《判教》說秘密莊嚴心。所以這些咒都是從佛菩薩禪秘密莊嚴心所流出來的。所以三乘四秘密宗之教,這些咒有不可測的神驗,是你凡情所測不到的。現在最新儀器都沒法去計量去推測。這種神驗就叫咒陀羅尼。從咒的含義翻譯有四個意思。第一為明,明是光明之明,這個智慧能夠破暗,這個智慧能破除人的愚痴就是咒。第二個含意就是咒,這個咒本來中國的話就是咒,外道也有咒,念咒語,太上老君念道教的咒,急急如律令。這個就是佛教的咒。如我們看電視裡頭巫婆那個天靈靈地靈靈,那是老的巫術的咒語,咒在中國古代就有。第三,是密語。這佛菩薩的密語。《秘藏記》說:凡夫二乘不能知。這個密什麼意思,是凡夫二乘阿羅漢都不知道。現在有人翻咒這是多此一事,畫蛇添足,凡夫二乘不能知。你把它註解成一個什麼很簡單的藏文,或者梵文,把它意思這麼翻譯過來,那不變成凡夫也能知了嗎?它有無量的含義在裡頭,就這麼念就對了。四,是真言,什麼叫真言。因為如來的話,真實無虛,所以稱為真言。所以陀羅尼有四種,第三種是咒語,咒有四個含義。第四是重要陀羅尼,第四含義是忍陀羅尼。忍陀羅尼是什麼陀羅尼呢?是安住於法的實相。諸法實相他能夠安住叫忍。得了這個陀羅尼,安住於佛的實相而不動搖,而不亡失。持忍稱為忍陀羅尼,這個忍陀羅尼就是真正相當於禪宗的破重關的境界。現在大家把禪宗的三關解釋得很降低,降低的快不成個東西了。這事不是那麼容易的,破初關見法身,破重關安住於法身,就是忍陀羅尼,安住諸法實相,在諸法實相上不動搖。很多人自己覺得破重關了,其實他連夢都沒夢著呢!就把定義降低了,安住法身不解決。還有什麼第三關,還有法身向上的事,這個禪宗很特殊,法身還要向上事。所以中國許多東西都甚深,甚微妙。現在大家太對不起祖宗,對不起古人,對不起先德。

"具足總持百千三昧"。你為什麼要百千三昧?《會疏》解釋因為眾生根器種種不同,你要像做個大夫要治病,病情太多了,要預備種種的藥,這個意思。又如眾生太窮了,需要的太多了,你要滿足眾生願望,你要有種種財寶,種種的東西來滿足大家的索取,所以就叫百千三昧。這個百千三昧,一個三昧中《大智度論》說,都可以從中得到這個陀羅尼,得到總持,具足總持百千三昧。因為要度眾生,所以就要百千三昧。三昧之後,出生種種陀羅尼,因此出生無量的總持,具足總持百千三昧。

"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住深的禪定,悉睹無量諸佛,這跟一般淺的,再淺的說,我入了禪定,就不應當再所見所成,太淺了就不一樣了。我這兒來了,這兒凍了,這兒熱了,這通那跳等等,這些境界這是有所識,都不是,沒有深入,深入之後就真正寂然不動。寂然不動那一切都空啦,所以他就無所住呀,有所住不生心呀,生心就無所住,無住時能生心,生心時就無住。這種情況要在地上菩薩能達的到。地前三賢都做不到。這個我們看出住深禪定就無所住。可是悉睹無量諸佛心生啊,他不是槁木死灰,這都是顯示,很重要的一些境界和哲理。《會疏》曰:"深定者,所住三昧,微深幽玄,微是微妙,深奧幽玄,非二乘及初心菩薩所能為。"這不是阿羅漢,辟支佛,初心的沒有達到乘位的菩薩所能辦得到的,這裡對深禪定做了一個解釋,不是一般的禪定。《甄解》他參考唐譯,說:"一切種甚深禪定。"一切種就是一切種智的簡稱。一切種智就是佛的智慧。有三智,三種智慧。阿羅漢所得的智慧稱為一切智,菩薩所得的智慧稱為道種智。佛的智慧稱為一切種智。佛的一切種智,甚深禪定,就是一切種智的簡稱。這個是佛的智慧的甚深禪定,是全理之事,是全部的理體的事情,是全部的理體所成的事,所成的事相,所成的禪定,故云"甚深、甚深"。《會疏》說這是非二乘及初心菩薩所能為。《甄解》再進一步說是佛的智慧的禪定。我們說這個甚深是理定,不是事定。所以我們念佛有理念,有事念。所證可以證事一心,理一心。證到理一心就破無明啦。現生就是法身大士。禪定也有理定,事定。所以這都是甚深禪定是理定。《淨影疏》說:"住深禪定起行所依,無心往來"。這也是對深禪定的一種解釋,是深禪定,是一切行,依於這個禪定,無心於往來。心中沒有一切往來之相。沒有去,沒有來,完全是從三昧法門的力量自然而起。不需要造作,因此這樣體現三昧是從定中出現,所以住定。在定中自然的三昧力就出現行。悉睹諸佛就是行。因為這樣的禪定所產生的殊妙之行,就在這個禪定之中不起於座,就看見,悉睹,全部看見無量的佛。所以有理有事,彌陀的第四十五願"定中供佛"。十方的佛聽到阿彌陀佛的名字都可以得到清淨、解脫、普等三昧,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他都在定中能夠供無量無邊的一切諸佛,不失定意。他方世界的這些菩薩一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之後,就能得到三昧和總持。所以這個名的功德非常之大。所以聞名的功德,大家都要知道。我們現在也聞名也是得到極殊勝的功德,不過我們表現沒有像佛、菩薩表現的明顯。我們還有很多障礙需要先消。他們就不一樣了,他們馬上就得到種種的三昧,種種的總持,定中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而不失定意。而我們供佛一忙,一亂心裡就不定啦。就說在事上不失定意跟這是一樣的。所以我們看見會中諸大菩薩和往生之後是一樣的,因為聽到彌陀名號都得到種種甚深的定和無量總持百千三昧。所以就跟定中供佛的這個同等的情況。可以在這個深禪定之中一睹無量諸佛。定中既然供佛,既然供佛就一定見佛嘛,跟這是一致的。《般舟經》雲:"是四眾不持天眼,就可以徹見十方,不持天耳可以徹聽,不持神通就可以到他方佛剎,不於此間終生彼間,不於這個地方壽命終而生那個世界去,便於此坐見之。不起於坐,不是非死之後才去生到那個國土。我就在這個座上實現這些事。佛言:釋迦牟尼佛對大會說,四眾於此間國土念阿彌陀佛,專念故得見之。我們四眾,就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就在咱們北京城這個地方,你念阿彌陀佛,你專念,要專念,心中專一來念。專一的去念,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也不是今天念念之,又念念那,要專念就見,見什麼,見十方一切諸佛。下邊阿彌陀佛道言:"欲來生者,當念我名"。想來生我這個國土的,你們要念我這個名字。說到名字的功德。道綽法師,也是禪師,他講兩個譬喻非常好,他說持名又有什麼用啊。他舉了一個例子:他說一個人要是被狗咬啦,治的方法那就是舒虎骨,虎骨也可以作藥,舒虎骨去按摩被狗咬的地方。但是還配點別的什麼藥就可以好。但是虎骨不常得,過去交通不方便,那有那麼多虎呀!得不到虎骨怎麼辦呢?就用手按並嘴裡念老虎來了,老虎來了啦。老虎來,一樣可以治狗咬。還有一個例子是他自己親身試驗過的,他腳扭了,用木瓜,木瓜屬於藥,很香的,烤一烤,揉,可是買不著木瓜怎麼辦呢?就用雙手搓熱了揉那個不舒服的地方,嘴裡念木瓜來了,木瓜來了,他就這麼著好啦。他說名字的作用,這個事相都含了極深的理,這個理一時不容易全接受,但這個事今天我們至少可以相信道綽,這個大德,用不著說大話,他說親身經歷,必然是真實的,他說這個騙人有什麼好處?這樣的大德,我們過去推崇他為淨土中的四祖。他是善導的師父,日本人對善導看得和阿彌陀佛一模一樣呀,尊敬極啦,善導的師父。所以欲來生者,當念我名,是故念佛三昧稱為寶王三昧嘛。所以這樣認識,"住深禪定,悉睹無量諸佛",也歸到念佛三昧,知道持名的功德不可思議。

"於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一念"指時間的長短。說法不一,有三個說法,也可以說四個說法。《仁王般若經》上解釋九十剎那為一念。一念中之一剎那經九百生滅,這是一個說法。又《往生論注》上說:"百一生滅為一剎那,六十剎那名為一念。"兩者說法都以一念中具多剎那。《大智度論》說:"一彈指頃有六十念"。《華嚴探玄記十八》說:"一彈指頃有六十剎那"。六十剎那就是六十念,那麼一念就是一剎那,那麼這就三個說法。一念是一剎那,一念是六十剎那,一念是九十剎那。說簡單的好記,咱們就取後兩個相同的,一念就一個剎那,一個彈指就六十個剎那,六十念。這個就是我們所需要,所領會的,這一個剎那裡頭《仁王經》說有九百個生滅,一個裡頭有六十個剎那,一個剎那,是六十分之一,這六十分之一《仁王經》說有九百個生滅。《往生論》說一剎那有一百個生滅。往往有人說我已經離念了,我悟了,禪定什麼都不想。你只是什麼都不想,不可以說我心中不動念。你能見得著這一彈指之間的一個剎那嗎?你更能知道,這一個剎那中有一百多個生滅嗎?完全不可知,不可見,不可感覺,你怎麼知道他沒有?這個就像電鋸一開之後,那鋸條飛轉。你看不見東西動,看那輪子飛,何以故,動的太快了,雖動你不覺其動。又比方,急流水,急流水我們不太容易體會。你不覺得動,這個大家很容易體會,那個電鋸大家很容易體會,那飛動你不知道。你看不出動也在動,當然你理解它是在動。你用肉眼就看這種東西它是在動。現在我們講一念頃,以一念頃即是一剎那,總之是很短的時間,一念頃是一彈指,一彈指里有六十分之一是一念頃。至於剎那一念之間,即能遍游諸佛國土者。這個就打破了時間的概念。如善財童子,毗目仙人拉著善財的手。善才就經過了無量無量的國土,經過了無量無量的時間,無量無量劫,等到毗目仙人把手一放,他一看,咦,他就在這沒動窩,還是剛才那個時候。拉著他的手時,他已經過了無量的劫,無量的國土做了好多好多的事。就跟人做夢似的,我剛十三歲的時候,上國中,聽人家講,說他做了一個夢,在極短的時間,他自己的經歷,夢見他和鄰居吵起來啦,兩個就打架,他把鄰居的那個孩子打倒了,那個孩子生氣跑到屋裡拿出一把刀,一刀把他的腦袋砍下來了。他一嚇,醒了。他害怕極了,他說我作個夢,他媽說,你作什麼夢,你剛才還在玩。他說我剛一閉眼,只是刀把我怎麼怎麼打傷。他媽說我這涼衣服竹竿掉到你脖子上啦。你剛還在床上鬧了,就這麼一會,已經醒啦,沒有多少時間。沒有多少時間,可他已經作了一個很長的夢,時間是人類的錯覺。又如,一個人的好朋友死了,是商道上的,這個人來了之後就說:你死了,還是先走一步,跟著我就來啦!其實沒有什麼先後,時間是錯覺,這一點科學證實了。說以後弘揚佛法,我們要注意這一些,最新的這一些進展,對於弘揚佛法十分有利,非常難懂,非常不能接受的,那是世間常識阻礙你,那些錯覺在阻礙你。他們稱為錯覺,時間、空間、物質,愛因斯坦的話說都是由於人類的錯覺。佛教說由於妄想,一念妄動,他有無明,他才有出入世界,世是時間,界是空間,這一切。色本來就是空,空本來就是色,這一切都是對立起來,都是由於一念妄動,妄念嘛,妄和錯不是相對的嗎?相類似的,覺跟想不是相對嗎?相類的,他說錯覺我們說妄想,當然他很難理會到我們這個境界。但是科學在進步,在向大法趨進,這一點是很殊勝的。這就是說一念頃遍游一切佛土。阿彌陀佛第十五願,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億那由他百千佛剎。於一念頃不能超過多少呢?於一念頃是多少個億那由他,那由他是很大的數。百千佛剎就是無量無邊的佛剎。周遍巡歷,周遍是都到之意,巡遊不是說乘電梯,一個門進,一個門出,而是一念頃周遍巡歷供養諸佛。一念頃的時間是多長呢?只是一彈指六十分之一,一切佛國都去,周遍巡歷供養諸佛。這是於一念遍游諸佛國土是完全一致的,這是阿彌陀佛第十五願。往生之後就有這種境界。這個三昧剛才講過都住華嚴三昧。這個三昧也叫海印三昧。我們稱為印什麼意思?因為世間我們都靠印,一個官,官要官印,蓋上他的印,丟了印把子,問題就大了。說蓋上圖章就生效。過去存款留印錙,印錙對了,付你錢,不對就不行啦。印很重要,還有印上的文字,不像咱們寫字是一筆一筆寫出來的。一按上去一時全部都出來啦。這是個含意,沒有先後,同時出現,打破時間,而且是舉體的出現,沒有什麼一個地方遺漏,沒有一個地方一會顯一會隱,像大海一切什麼東西都可以圖中出現。雖然出現種種,但大海還是那個水,萬相繁興,萬相繁興種種差別,可是水之體,水為體,還是一個體,到處都是鹹的,沒有一個地是甜的,湛然一味,沒有差別相。沒有差別相,還現萬相,宛然萬相,宛然無相,宛然是沒有差別之相,也沒有前後。就像圖章一見一切都現了。所以延促同時,就是短時間和長時間是一樣的。三世古今,古今過去,未來當前一念,不相離別。不相分別,所以三世不離一念,一齊就現在印之中,一切都自在,十方世界不離於當處,這樣我們心胸就廣大了。三世古今不離於當念,十方不離於當處。你心中一念之善,就三世都善,十方都善。一念之惡,三世都惡,十方都惡。所以我們需要這一念清淨。一念淨心成正覺呀,所以一念非常重要。《甄解》說:"一念之頃,周遍無量佛土者。"因為他們所到的是阿彌陀佛國土呀。"所到一乘清淨無量壽世界故,歸結念佛三昧也。"歸到極樂世界,歸來無量壽世界,歸到念佛三昧。這個就是說你念佛生到極樂,生到極樂就可以乘著阿彌陀佛的願力,而可以出現一剎那之間遍到一切國土。周遍巡歷,不失定意。就是說來會的大眾於一念頃遍游一切國土。

得佛辯才,住普賢行。善能分別眾生語言。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超過世間諸所有法。心常諦住度世之道。於一切萬物,隨意自在。為諸庶類作不請之友。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興大悲,愍有情。演慈辯,授法眼。杜惡趣,開善門。於諸眾生,視若自己。拯濟負荷,皆度彼岸。悉獲諸佛無量功德。智慧聖明,不可思議。如是等諸大菩薩,無量無邊,一時來集。

"辯才"者,善巧宣說法義之才能。《淨影疏》說:"言能辯了,語能才巧。"這是辯才。說的話大家能夠很清楚,能夠理解,能夠辯了,使人明白。說的話很巧,很有才華,說的很巧,大家願意聽,很容易讓人接受,有說服力,叫辯才。《嘉祥法華疏》說:"速疾應機名辯。"很快的能夠應機叫辯,什麼叫辯才,說很快的就能夠知道你,用什麼話來對答更合適,叫應機。應機是很快知道。大夫也是望聞問切,要看看你,問問你才知道你有什麼病,才給你藥。大家回答也是跟大夫一樣,你來問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你,他很快就知道你需要吃什麼藥,他就是這樣子的。叫辯才。言含文采,言論裡頭含著文采,叫才。《會疏》說:"言音開惑為辯,隨機巧妙為才,無不皆出於聖智。"我說的話能讓他離開疑惑為辯,是隨機巧妙,我們隨著他的機,他是什麼機,我們相隨,有的人喜歡禪宗,我就偏於禪,有人喜歡淨土,就偏於淨土,有的人特別注重戒律,我們就偏於戒,有的人不能夠偏,但是他最需要什麼,我就把他最需要的告訴他。這是兩頭說,就是應他的機,而我很巧妙,說了之後他能夠信服。有的人,你越勸,他越動火,吵起來了。這就不是應機,常常抬扛,最後變成了鬥爭,這不是才,這不是應,那個是抬扛。"無不皆出於聖智",這也是從聖智里流露出來的。這樣的才稱為佛辯才。《會疏》的解釋超出前兩個,補充《淨影疏》,說得了如來四種無礙的智慧,這無礙的智慧興出了四種無礙的辯才,稱為四無礙辯。辯才叫四個無礙:一、義無礙辯,一切法他通達,所有說的沒有不服的,沒有矛盾,牴觸之處,通達無礙,義無礙辯。謂了知一切諸法義理,通達無滯故。二、法無礙辯,謂達一切諸法名字,分別無滯故。都分別無疑,很正確,都能表達,善於分別。三、辭無礙辯。於諸法名字義理,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語,為其演說,能令各各得解故。一些名詞義理,諸法名詞義理,能夠隨順一切眾生殊方異語。這個只有菩薩能辦,都能給他說不需要翻譯。就是從前說,從前古德到了中國之後,就把經典翻譯成文字,那都不是常人,常人的智慧做不到。一切諸殊方異語各種語言,都能通達。四、樂說無礙辯。謂隨順一切眾生根性所樂聞分得法而為說之,這是說隨順一切眾生的根性他樂聞的法而為他說。他喜歡什麼,你知道你給他說正是他喜歡聽的。因為這是諸佛所喜歡的。咱們指的都是佛法。他跟這個喜歡,他就是多生和這個有緣。多生和這個緣今生再繼續努力,那不是好嗎?這個很正確呀!但是大家不能做到,他能做的到,他是這種四無礙辯。法會上諸大士都契合於聖智,得四種無礙辯才,善應根機,廣宣妙辯,故曰:"得佛辯才"。以上就把種種的解釋綜合起來,理解得佛辯才。《甄解》還有進一步之說:"若依根本教,但說一字,亦為得佛辯才;傳如來如實言故。不但此菩薩爾,凡夫說亦同諸佛辯才;讚揚佛慧功德;開化十方有緣而已。"他是把咱們這個淨土宗作為根本教,以十八大願為根本教中的根本。他說依了根本教,只說一個字也叫作佛辯才,為什麼?以傳如來,如實言。說這個只說一個字,但是這是如來的真實語言,你也得佛辯才。不但此菩薩,而不但是到了法會上的釋迦牟尼佛講法的時候,德遵普賢諸大菩薩來聽講是這樣。今天咱們凡夫能說一個字合乎根本教的,也同於諸佛辯才。這個說的很好,我希望大家,諸位都是要當法師的,都是要廣為諸方說法的。這根本教中能說一個字也同於諸佛辯才,這個法門很深呀。

"住普賢行"。當然啦,這些菩薩都是德尊普賢菩薩,"鹹共遵修普賢大士之德"。所以住普賢行,普賢之德最重要的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就是普賢行願品一部《華嚴》經之王,經中之海,最後才到諸國。這個普賢行願品是四十華嚴最後一品,清涼大師等參加翻譯八十《華嚴》,這部分也不全,又把四十《華嚴》的最後補進去,擱在八十《華嚴》之後,所以《華嚴》裡頭有八十一卷。這個很不容易到中國,普賢行願品這裡就是禪,十大願王導歸極樂,一部《華嚴》的總結。淨空法師給大家講很多,什麼都講,講了好多,後來讀普賢行願品,就看到這裡,忽然有所悟。現在他專弘淨土,說專修專弘,以前不是這樣,他就是由於普賢行願品裡頭,十大願王導歸極樂。講這麼多,但是最重要的,普賢行願品,普賢之願,普賢之行是什麼?就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界呀。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