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茂森:無量壽經簡講(第四十三集)  


尊敬的法師,各位同修大德,大家早上好!

很歡迎大家再次來到我們這個學佛講座,我見到有很多是新來的同修,可能是參加我們剛剛結束的念佛共修法會的一些同修,從內陸過來的,歡迎你們。我們繼續來學習《大乘無量壽經》,請大家看經文的第六品,我們今天開始講第十九願,第十九願是「聞名發心愿」,我們一起讀經文:

【我作佛時。十方眾生。聞我名號。發菩提心。修諸功德。奉行六波羅蜜。堅固不退。復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一心念我。晝夜不斷。臨壽終時。我與諸菩薩眾迎現其前。經須臾間。即生我剎。作阿惟越致菩薩。不得是願。不取正覺。】

大家回去有沒有讀《無量壽經》?有的請舉手,很好!經要多讀、讀熟,你用國語讀也行,用粵語讀也行,你要把經文讀得很熟,這樣在日常生活當中你就容易提得起。

我們來看經文,『我作佛時,十方眾生』,這個是阿彌陀佛在因地上面發的大願,願願都是希望十方世界的眾生能夠早日成佛。成佛的因是什麼?是發菩提心,因發菩提心才能夠成等正覺,所以成佛是靠發菩提心來的。下面我們會跟大家詳細介紹什麼是菩提心。菩提心難發,經上講「初發心即成正覺」,這是大乘圓教的教義,只要一發起菩提心,就已經超越菩薩的階位,直接能夠登上佛的地位。所以佛讚嘆發菩提心的人,這個功德比你修任何的行門,你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等等這些菩薩行,不如你發起一念菩提心。

菩提心雖然難發,但是經文為我們指示出來,只要『聞我名號』,就能發菩提心,這個是顯示名號的功德不可思議。連凡人、凡夫,不可能發菩提心的,竟然通過聞名,聽聞阿彌陀佛的名號,理解了名號的功德,就能夠發起菩提心,所以這個法門殊勝,聞名得生。所以《無量壽經》有兩句偈講,「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大家記不記得這兩句?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聞名欲往生,自致不退轉」,所以《無量壽經》它的功德不可思議,你只要聞名就行了,你可以不退轉,不退轉就是阿惟越致菩薩。就是這裡講的『作阿惟越致菩薩』,不需要你往生之後才「作阿惟越致菩薩」,你現在能夠聞名,你就作阿惟越致菩薩,你就俱來極樂世界,一個也不會漏。所以你真正明白這個意思,你就生起那種殷重心、稀有心,這個法門是難得難遇、易行難信,非常容易行,你想成就很簡單、很容易,你聞彌陀名號、念彌陀名號求生淨土就行了,簡單到不可以再簡單。但是它很難相信,所以這部經、這個法門叫做難信之法。

釋迦牟尼佛在《阿彌陀經》裡面感嘆,真是難信,連講了好幾次。「我於五濁惡世,行此難事」,成就菩提,成佛,「為諸眾生,說是一切世間難信之法」,不是說人難信,一切世間都難信。這個世間包括什麼?包括菩薩,有情世間。菩薩都難信,不要說我們人。你能夠相信、你能夠接受這個法門,你是大善根的人、大福德的人,你能夠聞名、能夠持名,你的善根福德跟阿彌陀佛差得不多。這不是我講的,蕅益大師在《阿彌陀經要解》裡面講出來,說「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跟佛一樣,所以這個法門是諸佛讚嘆,十方諸佛一起來宣說、一起來流通。我們今天能夠聞到這部《無量壽經》、聞到彌陀名號,是得到十方諸佛的加持護念,我們才有這一種福報。這是不簡單的,《法華經》裡面講是「一大事因緣」,什麼是大事因緣?幫你這一生成佛的這個因緣是大事因緣,幫你成菩薩的都不叫大事因緣,是幫你這一生成佛。所以大家能夠聞彌陀名號,不要小看這個因緣,是「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這個是彭際清老居士講的,我們遇上了,稀有難得。

所以真的發起這種稀有心的話,克服一切的障礙,我都要來聞名聽經。障礙會不會有?一定會有,誰來障礙你?你的冤親債主,妖魔鬼怪,他要來障礙你,不希望你這一生出三界。因為你很多債還沒還,他要報怨、他要討債,怎麼可以這麼便宜就讓你可以出三界?出去了他找不回來,找不到你的,所以他不肯讓你走。於是就想盡方法來障礙你,如果你的道心不堅固、願力不強,一定就會受干擾。但是你只要有真正的道心,我是發自內心希望我這一生是六道裡面的最後生,我以後不再搞六道輪迴,我搞厭倦了、搞怕了,真是想出離,我真是想成佛、真是想往生,這一點真誠,就能夠感得阿彌陀佛的加持,「聞名發心愿」就加持你。

所以當你聽經的時候,你會聽得很專注,一個妄念也沒有,你能夠聽得明白。為什麼你能夠聽得明白?這樣甚深的經典你竟然能夠聽得明白,蕅益大師講,連九界眾生裡面的菩薩都不能夠信、不能夠解,為什麼我能夠理解?我能夠相信?是因為我們這種誠敬心,得到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所以連聽經聽得明白都是靠二力法門,靠他力。他力當然要自己那種誠敬來感應,誠敬心稍微一失去、一忘失,加持就中斷,這時候就是你的業力做主了,你被業力一包圍,妖魔鬼怪就上來,冤親債主就來了。所以在這個末世,五濁惡世,所謂「法弱魔強」,魔太多了,魔多得我們簡直是想像不出來的多,只要修行人一念不正,即入魔道。《楞嚴經》上講得很清楚,絕對不會是嚇唬我們,說修行人稍失正念即入群邪,就墮入邪道了。

這個經文我們原來聽一聽、讀一讀沒入心,最近我聽聞一件事令我非常警惕。說有一個人是通靈的,能夠看到很多東西,他看到一個道場,這個道場有真正的善知識教化,但是魔很多。他說最近他看到因為善知識的教化度了五兆的魔,我想五兆,不是億是兆,一兆應該是一萬億,我說太不可思議了!往生了五兆,我聽了也不敢相信,但是我覺得應該是真的,因為不同維次空間裡面的眾生太多,人道的是六道裡面人數最少的,畜生道數量也比人多。你看螞蟻有多少?螞蟻你數不清,多少兆?鬼神道,你看《楞嚴經》裡面講,妖魔非常多,特別在正法衰落的時候,人心邪惡的時候,全部都出來,他們當道,這時候佛菩薩都要低頭、都要讓路。他們能夠得勢,他就是不想我們修行人成就,所以如果我們念頭不正,他們就會加持我們。

正如《太上感應篇》上講,「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我們的心念如果是善的,善良的念頭,為人、為眾生,這一念心發起來,還不用等你做,這件善事還沒做,吉神就跟著你,護法的神、天神、善神都跟著你、護佑你,所以你一定很順利;當你的心起於惡,你的惡念起來,惡雖然沒起來,這事還沒做,但是凶神已隨之,已經跟隨著你了。凶神就是妖魔鬼怪。

現在這個世間人,起善念的人多,還是起惡念的人多?什麼叫做善、什麼叫做惡,我們首先要知道,如果善惡也分不清楚,你更加不知道應該起善念、排除惡念。佛法的標準,最低標準是什麼?你一念心是為自己的就是惡,為眾生的就是善,就用這個標準,最低標準。高標準我們就達不到了,高標準的是什麼?跟自性相應的是善,跟自性不相應的就是惡,這種標準是明心見性的人才叫做善人,好像《阿彌陀經》上講「諸上善人俱會一處」,這個善就是指明心見性,所以上善都是指等覺菩薩。這個不是我們凡夫達得到,我們凡夫最起碼的標準就是一念為人、為眾生,這個是善,為自己是惡。

你想想這個世間有幾個人不是為自己的?以前我們小時候在內陸讀書,國小的時候提倡學雷鋒。有沒有聽過學雷鋒?雷鋒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不為自己。雷鋒幾十年才有一個出來,而且現在的人講起學雷鋒個個都笑,什麼時代了,還學雷鋒?你看《感應篇》上講「以惡為能」,你做善事別人笑你、別人罵你,別人說你是不是神經病?廣東話講「黐線」,就是神經病,不能夠理解;你作惡是很正常,甚至讚嘆你、鼓勵你。你看現在有一句話講得很有諷刺性,是什麼?「男人有錢就變壞,女人變壞就有錢。」這兩句很有諷刺性,這是什麼?以惡為能,你作惡別人就讚嘆,講你有本事,行善的人只有低頭。在這個世間,這種五濁惡世,如果你沒有堅定的信願,沒有正法,沒正知正見,一定是隨波逐流,一定會受影響,一定會墮落。

不墮落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佛菩薩再來的,他可以不墮落,凡人都不行。另一種是什麼?雖然是凡人,但是善根很深厚,他能夠天天不離經教。古人講「三日不讀聖賢書,面目可憎」,這個是古代時候,古代社會風氣還比較好,可以給你三天時間,你不讀聖賢書才變得面目可憎;現在的社會風氣比以前壞幾百倍,不要說三天,半天也不行,半天不讀聖賢書,半天不聽經、不念佛,就面目可憎,你的煩惱習氣就會起。所以,這個時代裡我們能夠聞到佛名、聞到正法,大幸!我們這樣用誠敬的心、稀有難逢之心來學佛,這就會有成就,就得佛加持。魔的力量再強,強不過佛力。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前,有降魔,魔王波旬是欲界裡面最大的魔,欲界的他化自在天王,他率領千軍萬馬的魔軍要來傷害釋迦牟尼佛。世尊在大樹菩提樹下打坐,他就命令魔軍拿火箭來射他,把他射死。千萬的箭,萬箭齊發,結果釋迦牟尼佛如如不動,那些箭射到半空變成蓮花,掉到地上。魔王很害怕,原來釋迦牟尼佛這麼大的神通,我的神通也遠遠不如他?釋迦牟尼佛沒有回答他,說你可以去問地神。於是魔王去問地神,為什麼釋迦牟尼佛有這麼大的神通?地神說這不是神通,這個是他的功德,他說這個世界上,你找不到一片土地沒有釋迦牟尼佛為眾生奉獻生命的鮮血,每一塊土地都是釋迦牟尼佛捨身為眾生,過去生中生生世世、無量劫來行菩薩道,所以你魔的力量怎麼可能跟佛的功德相比?根本沒有辦法對抗。釋迦牟尼佛不需要用神通,這種功德的加持就不得了。所以只要我們能夠信佛,就念這句阿彌陀佛,得佛功德。《文殊般若經》裡面講,念一句彌陀名號,你的功德與十方諸佛功德相等。這句名號的功德,就是諸佛如來無量劫所形成的這一句名號,真是功德不可思議,你聞名就得往生,聞名就能夠得加持,就消業障、增福慧。

但是聞名也要有一定的標準,不是說我聽到佛號就叫聞名,那個叫聽而不聞。這裡講聞不叫聽,沒有說聽我名號,講「聞我名號」。聞的意思比聽的要深,聞是什麼?你聽明白了,才叫做聞;聽不明白,叫做聽而不聞。阿彌陀佛這句佛號,肯定,你只要是華人你就會聽過。可能你看過「少林寺」的電影,打醉棍的那個和尚念一句阿彌陀佛,你就聽到了,看戲而已,你聽到未必有這個功德,這叫聽而不聞。但是聽也是種善根,也都是種一個成佛的遠因,可能因為這一句佛號你聽進耳,無量劫後你可以成佛,但不是這一生成佛。我們現在關心的是我們這一生成佛。講以後成佛,這個當然會成佛,你能夠聽到阿彌陀佛,以後肯定會成佛的,但是可能要在地獄裡面無量劫再出來,再遇到淨土法門,那時候再成佛。我們不希望這樣,希望現在這一生就成佛,最好今年就往生。今年十二月二十一號還有十天左右,十二天,我們就鎖定這個日期,就這十二日裡面我們成就。

能不能夠?能夠,因為這個法門是無比殊勝,阿彌陀佛的加持力無比的大,只要你肯,你真乾,你一定能夠得到。不用十二日,《阿彌陀經》講「若一日」,你就行了,一日不行「若二日」,二日還不行「若三日」,最後「若七日」一定行。若七日後面,沒有若八日了。蕅益大師講,上根的人一日就可以成就,中根的人或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下根的人七日。我們也試過,可能不止七日了,我們學佛應該不止七日,七十日都不止了,可能七年也不止了。不知有沒有老菩薩七十年的?

為什麼我好像還沒有成就,往生連把握也沒有,原因何在?是不是釋迦牟尼佛打妄語,他騙我們的?講若一日到若七日是假的,我七年都沒成就。你這樣是謗佛,你仔細看看經裡面的意思,它有一定的標準。《彌陀經》裡面講,「若一日……若七日」之前是什麼?「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至若七日。前面有這個條件的,第一個你是善。自己問一問我自己是不是善?剛才講的善人是什麼?不為自己,一心只為眾生、為別人,這個是善人,我有沒有做到?可能你覺得我自己一生都很善良,為人也很厚道,在家也很孝順父母,個個都贊我很善良,我應該是善。可能用一般凡人的眼光看,可能你是個善人,但是佛經裡面的標準比這個要高,你要拿經典來對照自己。

印光大師,淨土宗第十三祖,當年他非常提倡的是《太上感應篇》、《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這三部書。這三本書是什麼?因果教育,尤其是《太上感應篇》,這一篇文章把善惡的標準講得很清楚、很詳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你禍福完全是你善惡的念頭感應。所以這一篇文章不是很長,不到兩千字,我們應該做為戒律來奉行。最近我看了,認真學習了這本書《天下太平之根本》,是從《印光大師文鈔》裡面摘錄出來的,一位居士叫做欣厭居士,這個是他的法號,這個一看就知道是學淨土的,他欣求極樂、厭離娑婆,所以叫做欣厭。欣就是很歡喜去求極樂世界,厭離這個娑婆世界,這個是他的法號。我們淨空老法師講這位是菩薩再來的人,他把《印光大師文鈔》裡面關於親職教育、因果教育的內容摘錄出來一些精華的部分編成這本小冊子,叫做《天下太平之根本》。字是淨空老法師寫的,他提倡鼓勵我們認真來學習。

一個人能夠從小就學習因果,學《太上感應篇》、學《陰騭文》、學《了凡四訓》、學《俞淨意公遇灶神記》,你從國小習印象深刻,從小這個根紮下來,一生人你不會做壞事,你不敢起惡念,你知道惡必有惡報、善必有善報。現在的人,人心為什麼這麼壞、這麼自私,損人利己、唯利是圖到了極點?原因就是從小沒有好的教育,從小就接受了功利的教育、自私的教育,所以價值觀已經完全扭曲,從小就學壞了,長大之後做出傷天害理的事情,這個是自然的。

所以我最近學了這個小冊子,我在念佛共修法會裡面為大家講這個小冊子,也講了一下《太上感應篇》節錄的經文,就是希望鼓勵大家認真來學習這小冊子。如果你有小孩,你用這個方法來教他,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因為因果教育非常快速,你現在教他說,你要孝順父母,你要尊重師長,不可以做壞事,這樣教力量不夠。這種教是什麼?以前可以,用倫理道德教育沒有問題;現在人他根本就不懂得倫理道德有什麼好處,他不相信,他認為這個是老土的、封建的。所以只有用因果,告訴他,你行善就有善報,作惡就有惡報,你不孝順父母的,你走在街上試一下,雷都劈死你。真的,自古以來這些事情很多。講多一點這樣的例子(案例),古今的案例,最好是現在發生的。譬如平時跟人一起聊天的時候就要講,印光大師講,你能夠以居士身白衣說法,沒證果、沒開悟就能夠宣揚佛法,就是講什麼?講因果。

就像上個星期有一位大陸來的居士來看望淨空老法師,我們一起吃飯,我就講起這本小冊子,大家一定要好好學習,一定要學因果。他就講,因果是真實的,他說最近才發生一件事情。他是一個企業家,他的單位裡面有一個年輕人,不學佛、不信因果。有一天,大家一起去普陀山旅遊,我們知道普陀山是觀世音菩薩道場,大家都很虔誠拜觀音。結果他不信,在笑,很輕慢,甚至是怎麼?還要在觀世音菩薩的像下面小便,真是惡劣到極點。結果報應很快速,下午就見到他抱著肚子、抱著頭在地上打滾,然後送到醫院,不知道檢查出什麼病來,最後又沒有辦法醫治,可能是變成神經有問題,就送進了瘋人院,到現在還沒有出來,在瘋人院可能是終身在裡面,你看這個現報多快速。我聽了之後說,這些事情要多講,你跟人聊天不要談其它了,就講這些,跟人講故事,全部是真實的因果教育,你就等於是為佛說法。這些事情不難講,你又不需要很高文化,不需要學經教,你就可以會講。

好像有一本叫做《現代因果實錄》,這本書在香港佛陀教育協會有流通,我們義工同修最好把書請過來這裡,在這裡發給大家,人手一本。這本書也是人手一本。你學一條跟人講一條,去講因果,大力的宣揚,因果報應,絲毫不差。所以這個好,真正可以幫助喚醒人心,人才有敬畏心,他不敢作惡。真有天地鬼神,你對佛菩薩不敬,不是佛菩薩懲罰你,佛菩薩慈悲他不會懲罰你,護法神懲罰你,那些鬼神他生氣,佛菩薩是我們的老師,你竟然對我們老師大不敬,看我怎樣收拾你!他們是凡夫,他們對恩怨、善惡很分明,所以這些要多講。

我們自己學因果,做善男子、善女人,然後聞這部經,聞彌陀名號,你能夠執持名號,若一日至若七日,你才能夠一心不亂。是人臨終的時候,阿彌陀佛與諸聖眾才會現在其前,才會接引,你才能夠臨命終時心不顛倒,是人臨終,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經文上講得很清楚,你不可以看漏眼,看意思斷章取義,為什麼我念佛念了七日、念了七年都沒有效果?因為前面沒基礎。

我是不是善?我有沒有真正聞名,這部經、這個法門,我有沒有真正聽明白?聽明白的人一定是依教奉行。怎樣依教奉行?這裡經文講『發菩提心,修諸功德』,你一定會發起殊勝的菩提心。發起這個大心,必定就有大行,大行就是菩薩行,修種種的功德,依據佛經裡面的教導,我們去勤修六度。這個功德是講菩薩的功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就是智慧),六度萬行。六度萬行都是菩提心的一種表現,你有菩提心自然行六度,不需要人來教你,不需要人督促你。你如果自己不行菩薩道,你覺得自己心裏面很慚愧,你覺得對不起佛,對不起我們遇到這個法門。你這種心發出來,說明你有發菩提心,你會不畏艱難、不怕挫折,行人之所不能行,忍人之所不能忍,你會這樣做。

六度萬行,你不怕挫折,『奉行六波羅蜜』就是六度,「波羅蜜」叫做度彼岸,簡稱六度。首先一個布施,布施就是放下,什麼都可以舍,沒有一樣不可以舍。外的是身外之物,你的財產、你的名利、你的富貴,別人對你的讚譽、供養、恭敬,名聞利養這些統統都可以舍;內的是我們的身體、我們的心,所有的煩惱我們都可以舍。菩提道上我們不退心,這裡講『堅固不退』。所以《了凡四訓》裡面講,外舍六塵,內舍六根,一切所有,無可不捨。外面的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包括整個宇宙所有的萬事萬物,當然你的財產就更加可以舍。連這個飯好吃,這個菜好味,我多吃兩口,這是貪心,就是不肯舍味塵;別人讚嘆我,我很喜歡聽,這個是聲塵;看到好的東西,就是好的風景,留戀不捨,看到美女自己多看幾眼,這些都是不能夠舍。所以外要舍六塵。內舍六根,你的身,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前面五根是你的身體,你要眼睛我把眼睛給你,菩薩為眾生頭目骨髓無不能舍,要拿個頭去我給個頭你,要眼珠我給眼珠你,要骨髓就給骨髓你,什麼都可以舍。連意都可以舍,我們的意念妄想,妄想、分別、執著無不能舍。

而且遇到再大的困難「堅固不退」,堅固不退就是真的,你能夠不退就能夠成就了。你看舍利弗發了菩提心想要行菩薩道的時候,就來考驗了,天人來考驗他。天人其實就是魔,魔來考驗你,你考驗過關,他就來護法,他就是你的護法神;你不能過關,他笑你假的不是真的。舍利弗當時發菩薩心,他要去度眾生、幫助眾生,去找有沒有度眾生的對象。找到了,見到一個人在路邊哭,就問:「你怎麼了,為什麼這麼傷心?」「我母親病得很淒涼,找不到藥引,救不到她了。」舍利弗問:「你要什麼藥引?」「這個藥引找不到的,這個藥引是阿羅漢的眼睛,去哪裡找阿羅漢?找到他也不肯給我眼睛。」舍利弗他是阿羅漢,找到度眾生的對象了,說:「不要緊,我是阿羅漢,我把眼睛舍給你,你拿去做藥引。」講完就爽快把眼睛挖了下來。阿羅漢沒有身見,所以連痛也可以忍,他沒有痛這種煩惱,拿眼睛給他。他說:「你挖得這麼快,我要的是右眼,你挖了左眼給我,沒用的。」「講遲了,算了,不挖也已經挖了,你要右眼,右眼也給你。」右眼也給他。那個人拿了眼睛聞了一下:「這麼腥臭,可能你都不是阿羅漢,你騙我。」扔下,用腳踩爛就走了。舍利弗就退心了,說行菩薩道太難了。堅固不退難,退轉,為什麼?經受不了境界的考驗,所以你想想多難!試問我們如果是舍利佛,不要說退了,能不能夠舍這個眼睛都成問題。為什麼我們不能夠舍,不能夠行菩薩道,不能夠堅固不退,原因何在?我們很多同修發心的時候很勇猛,我要為佛法、為眾生,生命都可以舍,真的來了考驗,他就怕、他就退了。什麼「護持正法,不惜身命」,只會講,如果真的天人來考驗你,你會不會退?不要說要你捨身,可能別人罵你幾句、誹謗你、笑你,你就會退了。這個總是自己善根、福德、智慧不足,又不能夠聞名。

我們善根福德不足不要緊,有一個方法可以補足,就是「聞我名號」,不斷的聞名,不斷的深入這部《無量壽經》;而且要專,不可以夾雜,愈專愈好,你專才能夠得定,你才能夠開智慧,你對經的意思,你才能夠深入的去理解。這部經其深無底,只有諸佛才能夠明白,經文上講得很清楚,「聲聞億劫思佛智」也思惟不出來,「唯佛與佛乃能知」,這部經是諸佛所行的境界。我們如果說聽幾座經就成了,這是自欺欺人,沒成佛也不叫成。所以我自己發願,這部《無量壽經》我深入一生,我是有一日的時間我就深入,一年希望能夠講一次。講就是深入,講比聽更深入,聽你可能會打妄想,旁邊手機響了會看看,你會開小差,你會分神;講你不會,講一個半鍾真是一個妄念也沒有,如果打妄念,剛才講到哪裡忘記了,那就不好意思了,下不了台,所以講經有好處。所以有很多同修是怎麼樣?他發心把我們講經的這些字幕打字打出來,他說打字比聽還要攝心,一個字一個字打,一邊聽一邊打字,當然要集中精神,一不集中就漏過了,而且他要反覆,所以學得很深入。現在我們準備希望用英文來講《無量壽經》,你可以用翻譯,翻譯也是很深入,一個字、一句都不可以漏,要全神貫注,要反覆的去思考、去琢磨,還要求佛加持,備課、講記的整理、翻譯都是,這些都是學習的一種方法。

如果你實在這些不做,聽經要反覆聽,聽一次、兩次未必聽得明白,聽十次、二十次、一百次,這才可能會明白。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一本書你意思看不明,看一千遍,一定能夠看得明白,意思自然出來了。為什麼?因為你看一千遍心就定了,得定了,你就開智慧。沒有那種遍數的重複,你看的遍數不夠、聽的遍數不夠,你很難開智慧。所以劉素雲老師她怎樣能夠得念佛三昧?她在家聽經,十年聽一部經,聽老法師二十年前講的《無量壽經》。那時講的很簡單,我們現在講的比那時講得還要詳細。那時是比較簡單的講,現在講的很詳細,現在是用黃念祖老居士的《大經解》來講,《大經解》講了一千二百個小時。劉素雲老師拿二十年前講的CD,一片CD一個小時,她就在家一天重複聽十次,等於聽十個小時,其餘時間去做家務,念佛。聽了一段時間之後心就定下來了,定了下來之後,你可能突然間一個因緣你就開悟了。開悟往生西方不是凡聖同居土,也不是方便有餘土,是實報莊嚴土,一入西方就是法身大士。

這個就是要自己下功夫,聞名要加功用行,這個就是修行。不要以為我聽經不是修行,這是解門不是行門,你把解門和行門分開兩截。古人講解行並進,解和行是一不是二,你念佛是修行,聽經也是修行,只要你能夠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全神貫注來聽,不動妄念,你就在修定、修智慧,定慧同修、定慧等持,這個不是修行是什麼?所以你看釋迦牟尼佛那些弟子開悟的、證果的,都在聽經的時候聽開悟、聽證果,多少的經我們看到,一部經沒有講完那些人就開悟了。阿難尊者聽《楞嚴經》,聽到前面那段就開悟了,就證得初果。這部《無量壽經》你看聽到最後,大家都見佛了,座上兩萬人大家都見阿彌陀佛,都證得往生的把握,都是聽經得來的。

你平時修行是什麼?保持你在聽經裡面所得到的那種定慧,在生活當中、在待人處事當中歷事煉心,就煉你這個心,你的定、你的智慧。所以能夠堅固不退轉,不怕任何的挫折、任何的阻擾、任何的魔擾,你都不會退心。現在我在這個世間就只有一個願望,就是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除了這個願望之外,其它願望都可以放下,都沒有什麼大不了,都是夢幻泡影,何必當真!當真你就錯了,你不是願力做主,你是業力做主,你放得下你的業力,你的願力就得力了,願力大於業力,帶業往生。所以堅固不退,並且『復以善根回向,願生我國』,你所修的一切善根,包括自己的戒定慧,包括弘法利生,勸人念佛、勸人信因果,這些善根統統是回向淨土,願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條願叫做「聞名發心愿」,這個重點就在發心。

《無量壽經》它的綱宗(綱領宗旨)就是第二十四品裡面講「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我這次六月份的《淨土大經解》分享心得會,我就是講這個專題「發菩提心,一向專念」,這八個字概括了《無量壽經》,所有的行門就是這兩個。你發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你自己一定要很理解,如果菩提心是什麼你都不知道,你怎麼發?所以我們下面跟大家多用一點時間來講菩提心。

一切大乘法門都重視發菩提心,你看密宗裡面很重視發菩提心,菩提是根,沒有菩提心是不能夠成佛的,也不能夠往生,所以各宗各派都是重視菩提心。所以菩薩道第一個發心就是四弘誓願,大家都很熟,常常做功課也念,跪在地上念,「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大家很熟,這個就是菩提心,但是這個菩提心是事上的菩提心。菩提心有兩種,一個是隨事發心,一個是順理髮心。在事上我們容易理解,容易去奉行,能夠發起眾生無邊誓願度這個心就是菩提心;但是如果我們不明理,這個心很容易退,未必能夠經受得起考驗,最後可能只是口頭上講講而已,不是真的。為什麼?在佛堂裡面剛剛發願眾生無量誓願度,出來可能被人踩了一腳,然後就很生氣,罵人:你的眼長到哪裡去,為什麼踩了我的腳?就跟人對立了。你看看,他還度不度?他就不度了,踩我腳的除外,眾生無邊誓願度,括弧,凡是踩我腳的除外,他不是無邊,他是有邊。所以你如果不是真正學佛法,學到一定的深入,對理不明,你的煩惱習氣一起來,你菩提心就沒有了。

在《華嚴經》上講,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法,皆屬魔業。你菩提心忘失了,不是說你沒發,發了忘記了。剛剛在佛堂發過,一出來就忘記了,跟別人對立了,你修諸魔業。被人踩了一腳心裡很生氣,然後你去跟四眾做飯來修這個福報,修福是魔業,你來做義工是魔業。你是流通法寶,甚至講經說法、帶眾修行,這些都是修福,沒有菩提心全部是魔業。這個福將來幫你成為一個魔,成為他化自在天王,變成魔王波旬,福報很大很大,欲界個個都尊重你,個個都聽你的使命,但是大福報的人造惡業就多。沒福的人想造惡業的都很難,你說你想要殺個人,有福才能殺得到他,沒福的話殺不到他,反被他殺。你看希特勒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你說他福報有多大?你行不行?你肯定不行的,你沒有這麼大福報,你想發動也發動不起來。他可以發動,可以殺人如痲,他還沒事,這個福報你說有多大?他是什麼?他是魔,把這個福報在這麼短的時間裡面內快速的消除掉,殺一個人消他很多福,何況是殺幾百萬、幾千萬?最後福享完了,惡業現前,業報現前,深深墮入大地獄永劫難出。所以你發不發菩提心,你說是多麼重要。

所以修行,不是說只是來佛門種一點福,說我來做義工,我來為道場做很多好事,護持正法,甚至我來建一個寺院,做這些大好事。沒錯,這些是修福,但是如果我們的心未發出來,菩提心沒有,將來很危險。我講這些話不是很好聽的,因為大家說,我做義工,我做這麼多功德,你也這樣來說我?不是說你,是好心提醒,這是佛在經裡面講的,《華嚴經》上講的,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業,都是變成魔。如果我知道這個道理我不告訴你,我對不起你,所以我一定要講;你不肯接受,你生我氣,是你的事情。我是對你一無所求,我不需要你護持,我自己沒有人聽我講經,我自己念佛求生淨土。你要我講,我給你講真話,忠言逆耳。

所以講得真實的話、不客氣的話就是,修福的人如果沒發心,基本上跟那些惡人差別不大。好像希特勒,他前世就是沒有發菩提心,修諸福報,修了很多很多福報,這些福報不普通,有幾個人有可以做皇帝的命?天子命大部分都是在佛門裡面修的,在其它地方修不到這麼大的福報。你護持正法,你奮不顧身,你可以為一切眾生捨身忘己,大菩提心沒有發出來的話,來世享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你迷了,迷了之後就造無量的罪業,因為你有福報,你殺生可以殺很多,是別人的千倍萬倍,你飽暖思淫慾,你可以做很多邪淫的事,別人也不敢說你。殺盜淫妄酒,你做得很多,最後就墮地獄了。那個惡人在這一生做很多惡業,他這一生就墮地獄;我們如果修很大的福報,來生享大福、造大惡,接著來生墮地獄,相差一世人,差一步,比那些惡人就差一步下地獄。這個是很可怕的事情!

所以不懂經教、不懂道理怎麼行?所以我鼓勵大家一定要多聽經,一定要學經教。學未必自己學得明白,跟大家一起切磋琢磨,一起來分享、講解,講得愈細愈好,你才知道自己怎樣用心。用錯心了,本來是好心做好事,卻變成做壞事了。在佛門做義工的同修很多,我鼓勵他多聽經,學經教重要。不學經教,我也為他捏一把冷汗,將來那個後果如何?不可思議。

所以隨事發心就是四弘誓願,這個心是不是發得真,就看你能不能夠在理上明白,所以第二種是順理髮心。理是什麼理?這個就是講宇宙人生的真相。什麼是真相?《金剛經》裡面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就講到理。這個宇宙是怎樣一回事?人生是怎麼一回事?佛跟我們講得很清楚,是夢。夢是什麼變現出來的?是你的念頭變現出來的,因為你有念頭你才會作夢,一個念頭也沒有,你不會作夢。所以古人講「聖人無夢」,聖人他不起心、不動念,他當然不會有夢。只要動念就有這個境界,因為境由心造、境隨心轉,境界是假的不是真的,是你的心現出來的。所以我們眼所見、耳所聞、六根所接觸的六塵境界,你要知道那個是幻象,好像海市蜃樓。大家有沒有看過海市蜃樓?如果你出海的時候可以看得到,或者在大沙漠裡面你看得到,你看到前面很遠的地方有個市場,有很熱鬧的場面,很多人都能看到。大沙漠裡面、大海裡面怎麼會有這些情況、這些景象?我們現在科學知道,那些是什麼?地球的某種角度那種折射,好像放電影一樣。電影是什麼?把底片射到銀幕上面。這個是什麼?把遠方的某一個城市的那個現象,用一種折射在一個很空曠的地方現出來,我們看得很清楚,海市蜃樓。特別在大沙漠裡面,見到前面你看有市場,我現在水都沒有了,很辛苦了,我們得救了,很歡喜拚命去追,追到最後發現沒有。

其實我們的宇宙、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你在人生裡面看到樣樣都是真的,樣樣都要去追求,樣樣要控制、去占有、去支配,到了最後你會發現全部是一場空,是假的現象、虛幻的現象,你看好像是真的,其實是假,其實是沒有的。《金剛經》裡面講的是真實的道理,一切有為法,有為法是有生滅的法、有生滅的現象,全部都是如夢幻、如泡影。《心經》裡面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是講物質世界,物質世界是空的、是夢幻,它是你的念頭映像出來的海市蜃樓,你置身在海市蜃樓當中,都是全部是假相,等你什麼時候你夢醒的時候,你發現原來統統都沒有。你曾經為這個人很傷心、很難過、很痴迷,發現那個人原來是沒有的;你曾經為一件事情可能很憂慮、很煩惱、很焦急,夢醒的時候發現這件事都是假的、空的,覺悟的人就知道。

好像永嘉大師在證道開悟的時候他講,「夢裡明明有六趣,覺後空空無大千」,在夢裡面看有六道輪迴,有眼前的境界,有圓明寺,有這麼多的人,有個定弘法師在講經,有你這個身體坐在這裡聽經,回到家有家、有家人,這些統統是什麼?夢裡面有。如果有個人在旁邊叫你,你醒了醒了,不要作夢了。還在講夢話,把你叫醒。你一驚醒過來,圓明寺也沒有了,定弘法師也沒有了,裡面這麼多人聽經的場面也沒有了,自己也沒有了,全部是空的。覺後空空無大千,宇宙也沒有,大千世界也沒有了,你有這一種智慧就叫做般若智慧。

這種智慧不是一般世間的那種智慧,我們叫般若,般若是原音是梵文的讀音,我們不翻譯,是音譯過來,為什麼?尊重不翻,所以翻譯它有原則的。在古代譯經師裡面講,五種不翻,五種情況的術語是不可以翻譯,只能用音譯,用原來的讀音,然後再來解釋。這個般若是裡面的意思太深,如果我們硬要翻成智慧,那個意思就變淺了,別人就沒有辦法那麼深入去理解,所以我們還是用回原音般若,然後去解釋般若究竟是什麼智慧,是看破諸法皆空的這種智慧。《心經》裡面講「色不異空,空不異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受想行識就是講五陰,五種身心這個現象,色是物質的,受想行識是你的心理活動,全部是空,所以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跟著前面講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識即是空、空即是識,前面的識是意識的識,是第八識,全部都空,沒有一樣是真的。你能夠看破,這個就是般若智慧。

所以這個智慧是什麼?一定是你要把一切念頭放下,你才能夠體會。你還有個念頭還沒空,你還有想、還有受、還有行、還有識,你就沒有空。所以一切舍了、一切放下了、一切都布施了,菩薩六度第一個布施就是一切皆舍,色受想行識全部舍,你才明白真空。真空非空。假有,就是那個有不是真的,空也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所以講真空妙有,不落二邊,不落空邊,也不落有邊。凡人執著有,有圓明寺、有定弘法師、有我的身體、有我的家庭、有這個世界,什麼都有,這個是煩惱習氣,這個是錯誤的見解。阿羅漢執著空,什麼都空、什麼都沒有,既然什麼都沒有,何必要發心?何必要度眾生?不是找痲煩嗎?他執著空,這個也不對。

所以經上講,「諸佛說空法,為度於有故。若復著於空,諸佛所不化」。意思就是講,佛為什麼講諸法(一切現象)都空?就是為了斷除我們對「有」的那種執著,因為你執著有,所以佛跟你講空;好了你什麼都空了,又執著空,若復著於空,諸佛不能度,諸佛也度不了你,著了個空相。所以《法華經》裡面你看彈偏斥小,對阿羅漢偏真涅盤、小乘的這些修行人著於空的,喝斥他們。這個執著要放下,空有二邊都不執著的時候,你才能夠見到真空,同時不離妙有,二邊不著,這個叫中道。這個是什麼?一定不可以動念頭,所以這件事叫做「離言絕慮」,離開語言,語言怎樣講也講不到那個境界,也都要絕慮,你想的、思慮的那個心理上的活動都要放下,你不能夠動念頭,動念頭的不是著有就是著空,因為你有有的念頭、有空的念頭都錯。

所以宗門裡面講,必須除盡有所得心,方能行至行不到處,你要把你的有所得的心放下。修行不可以有我得到什麼境界,我得念佛三昧了,我得到一心不亂了,我得到往生的把握了,我已經證得阿羅漢了,我已經知道諸法皆空了;我要去求佛道,有個佛道可以讓我去求,真的可以有個佛位給我去證的,真的有個菩提可以給我得到的,這些統統叫做有所得心,這個就叫做執著。這些執著都要放下,統統放下,才能行到行不到處。這句話很有味道,我們行到哪裡?行到行不到處。哪裡是行不到處?就是離言絕慮,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一切所得的心都要放下,無修無證,「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你才能夠證得菩提。「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把你的顛倒夢想,你有所得就是顛倒夢想,放下。

我們念一句佛號,叫做老實念佛。什麼叫老實?你有一個有所得的心去念佛就不叫老實。好像我爸爸以前念佛怎樣念?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快點來接我,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快點來接我,很執著。我勸他,「快點來接我」這句不需要念,只念阿彌陀佛,也不需要想他什麼時候來接我,你不要焦急,一直念下去他一定來接你。你不要想,一想就有所得心,反而障礙你念佛三昧、障礙你自己往生。就這樣念下去就行了,老實。真正老實念佛的,念著念著菩提就得到了,極樂世界就在眼前,所以這個法門叫做「巧入無生,暗合道妙」,不知不覺當中你就已經得到,得到了還是不動念頭,好像不知,又好像不覺,一直到成佛,到最後完全不知、完全不覺。但是雖然完全不知、完全不覺,也無所不知、無所不覺,完全就是沒有念頭、沒有妄想。

這樣的心發起來的菩提心,就是順理菩提,你就成佛了。你不會為一切境界所轉、所影響。為什麼舍利弗兩隻眼睛給別人還會退心?把這個境界當真。他不會生氣,阿羅漢他沒有見思煩惱,不會起貪瞋痴,但是他還會退心,就是沒有順理菩提心。只有隨事菩提,眾生無邊誓願度,他發了,發了這個心,結果境界一考驗他退,他不知道眼前所有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都是夢境,你不要當真,眼睛挖了不就挖了,別人踩了不就踩了,無所謂的,都是假的。這個心發起來,你不會退,一切都可以放下,只有一句佛號念到底,你就必定往生。經教可以幫助你,幫助你不退轉菩提。

上午的時間到了,我們下午再來跟大家學習。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