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繼夢:華嚴經經首 第二十四卷  


華嚴經經首第二十四卷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今天再看經文第十頁第一行:「能隨方便入於一地,而以一切願海所持恆與智俱。」我們先看這一段。

前面我們跟各位談到怎麼進入這個佛境界的方法,那個很殊勝,所以大家現在就好像都擠到門口來開始要進入佛境界了:「這麼好啊,入法界這裡頭多殊勝啊!」那我們就要回過頭來看,你的第一步在哪裡?這個是一定的標準——第一步,你第一步錯了,你後面全錯。第一步在哪裡?第一步在心態,你的心態,你現在學佛的心態怎麼樣?

我們看到很多同修到道場來:「我要發心,發心煮飯。」煮飯就站在那邊,然後在等,在看。人家說:「你怎麼不煮?」「我怎麼煮?你們都沒準備好,我要怎麼煮?我現在也不講了。」這個不是發心煮飯,他在等什麼,等你把米洗好把它放在電飯鍋裡面,「我要煮飯」就是按下去我就煮了。像這一種發心,你就看到他的心態是什麼。你要煮飯你就投入,這裡沒什麼,我辦什麼;要什麼,我做什麼……你要做什麼,你從基礎來嘛。你認為要煮飯把電飯鍋一按就好了,那哪叫煮飯,那叫按電飯鍋,那不叫煮飯。

你現在想要進入佛境界,那你要有進入佛境界的正確心態。那心態是什麼?從基礎來要怎麼來?你不要去找什麼,從你現在開始,現在我要做什麼就開始去做。凡是在這個時候有等的這種情況,不管你等誰,那個叫爛招式。這裡面沒有訣竅,你別以為「我等到時間來,我一下子就完成了」,沒有那個,你一定要自己從你自己本身開始去找,這個叫摸索。誰都想成佛,誰都想金光燦爛,常光無限,放光無量,恆以一法而攝多法,誰不想啊?但問題是你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你現在要怎麼下手?當你還想要問「我應該從哪裡下手?」表示你還沒準備好,當你準備好,你就知道怎麼下手了。

很多同修,我們這裡也很多,好多人來參學,美其名叫參學,有在用功嗎,那叫看熱鬧。我們歡迎各位來,我是假設你在那邊學的很好,那麼來這裡吸取更多的養份,應該是這樣嘛。你不是,來聽一聽:「師父,你講的不錯。」你欠揍,對不對,我講的不錯要你講?我講的好不好我很清楚,但是問題是在你自己,你是來幹什麼的,這個才是重點;你聽了這些對你有沒有幫助,這個才重要。

所以我們在這裡告訴你的,你不是來吸收知識的,我是要你架構那一套入法界的方程式,你可能都沒聽過,「我只要往生極樂世界就好了,入法界是什麼東西啊?」入法界要幹什麼你都搞不清楚,你跑到華嚴道場來,就未免有點太那個了。對不對?路邊攤三塊錢一碗就吃得飽了,來這裡給你吃三千的還免費的,你說吃那麼多要幹什麼,那就白費了。不是,這裡給你完整的佛法,不是給你一個單一的螺絲而已,那你就要去架構那一套,你未來法身慧命成就的模式。

所以我們會跟你講最高的境界,但是不忘記你最基礎的那一步。你進入佛門的基本心態是什麼?這是我們一再要反問的,不是要你答覆我,沒用,是你自己要向你自己負責。我為什麼進佛門?我今天來到這個地方,我是要來幹什麼的?這裡既然是完全開放,那麼你來有沒有取到你所要的?或者是這裡的特色你有掌握到。你不要到這裡來問是非:「那個人在這裡是幹什麼的?他的地位是什麼?他跟和上的關係是什麼?」你要做媒人嗎?問那麼多幹嘛,戶口調查?你是情報員,還是國安局?聽說最近有很多神射手都在那邊瞄準,你被瞄準了嗎,不然你緊張什麼?你是來學佛的,你是來求開悟的,你是來求了生死的,要入法界的,你堂堂正正的一條路不走,你問這個問那個幹嘛?沒女朋友想交女朋友?那要到婚友中心去,不是到道場來,搞錯方向了。所以你到這裡來要知道:「我在找一個法界的入門,叫法門,那個是什麼?我要找到那個啊。」

所以這個地方我們一再跟各位講,最高的法界境界怎麼進去也跟各位交代了,現在要的就要回過頭來——樓梯的第一階怎麼踩上去?第一個告訴各位了——心態。你為何學佛?為何進佛門?「聽說進佛門可以更漂亮一點,就不要去SPA,不要洗三溫暖。」這個是很枝末的副作用,學佛以後會更美沒錯,為什麼會更美,因為你有慈悲心所以就更美,因為你有智慧所以就更美。你要怎麼樣長養慈悲心,怎麼樣增長智慧,這個是你的目的,你不要為了美容來的,這裡不開美容院,這裡是在美化你的心靈,不是美化你的臉龐,這裡不是醫學院美容系,你別搞錯了。讓我們的心靈充實起來,淨化我們的心靈你自然就美了,那份氣質、那份美感、那份品味,那是最基礎的。你先把這種基本態度弄好。

心態剛開始進來可能弄錯,不要緊。「我就後有追兵,前面是懸崖,我只好躲到廟裡來,阿彌陀佛。」不要緊,你就躲進來吧,進來以後你要弄清楚。你假如「不,給我躲過了以後我就要回去」,那就回去也不要緊,世間人尋求避風港,道場都有這種功能,這個不造業,你要記得這個不造業。我在不得已時候進佛門來,那得佛門的救濟結束以後我再回社會上去好好地奮鬥,這是正常的。那你認為說,佛門竟然可以這樣,也不必工作就有飯吃,冬天還可以加糧、加衣服,夏天還有冷氣吹,那你弄錯了,那你就叫做越濟人,超越被救濟的人,當這個心念一起,你就下地獄了,就地獄因就成了。

所以當你進來以後雖然是這樣的狀況,那麼看了人家在修行,那你就開始要調整自己,我能不能修?假如可以,那我就留下來修;假如不行,不要緊,再回社會去,因緣成熟再回來。當年秦始皇他為什麼有這個果報,他也是逃難逃到廟裡去,看著和尚們都在那邊精進,他說:「你們都在幹什麼?」「噢,這樣叫修行啊。」他就發了一個菩提心:「我可以不可以?」那個和尚說:「可以。」「我只要修一天就好。」「那可以。」他就那時候受了一天的八關齋戒,過出家人的生活,就以這個因緣他就當轉輪聖王了。這不是很好嗎?但是你不能夠說我賴著廟好吃飯,那你就搞錯了,這個就不好了。

好了,當你這樣開始調整以後,你一定要回復到正常的地方來,就像剛才講的,怎麼充實你的心靈,讓我們人在這個世間活的有價值、有意義,怎麼活著才精彩。那個真實的部分,當你開始追求這個狀況的時候,你就會由淺入深逐漸來。但是有很多人不是,我們這樣講你就是聽不懂,怎麼聽不懂,現在我講你當然聽懂。「某某醫師會催眠術,哇!好厲害!」然後這裡就少了好幾個。那個叫為魔所攝,被俘虜了。為什麼?你又貪,貪什麼,急功近利。他有效啊,有效我們不會。那是邪魔外道,知見不正確。所以你不要看那個誰怎樣誰怎樣,告訴你,沒怎樣啦,怎樣的是你的心。這種境界現前是在考驗你,魔境現前你能動不能動。我們講羅剎、夜叉、諸魔所不能動,你為什麼動了,這就是你在佛門中的知見沒有穩固。講我是講了,聽你也聽了,人家一慫恿你就垮了,這就是關鍵。我們不想講太多這一類的,避免興謗,我們自己在毀謗人家。但是你自己要感覺得到,這個才能夠叫菩提心堅固。堅固以後你就會去摸索,一步一步來,按照技術面、工程面。我們一再跟你講,你從最基礎的來。打坐有嗎?修密法的同修我們跟你講,梵唄你能嗎?你今天的梵唄有沒有比昨天好?你要是說:「我昨天這樣也不錯,今天也一樣。」那叫廢物,不能進步,你隨時要要求我這一節一定要比上一節進步。你要不能有這種理念的話,不叫行者,你無法精進,你在混日子。你把修行當外面上班一樣,每天八點打卡、九點打卡,晚上五點打卡,朝九晚五,就這樣我打了三十次,薪水一個月拿來,不然就告你,不然下個月就罷工,那是世間法。

現在不是,你自己要鞭策自己,因為你要背閻羅王,你不要被他所俘虜,你要按照因果的標準創造良好的結果。你要怎麼樣種下良好的因——出離的因、成就的因,你要朝這邊走。你的功夫有嗎?技術面第一步怎麼做,第二步怎麼做?第一步有沒有做好?不要以為你會了,一再地反省檢討,我這一步這樣對嗎?老參還要再問,我都一樣,我們第一步對嗎?到哪一天你可以不問,那是你入法界以後。那就是你這輩子有沒有盡形壽,在進行你那一份你所發的願——大菩薩願、大菩提願;每天有沒有這樣的歸零功課在做。歸零功課就可以證明說你是對三寶具足信心,因為你都會歸零嘛。每天都回到三寶面前來,不管順境與佛共享,或者逆境一再懺悔,這是最簡單的一個行法。

因為在你堅持盡形壽要進行這一個菩提願的時候,那多少的挫折、逆境,你那脆弱的心靈禁不起這種考驗,哭哭啼啼,但是不向任何人抱怨,你要抱怨跟佛抱怨,佛永遠笑臉著說:「孩子別哭啊!再拜啊!」哭一次就再拜一百零八拜。當你這三件事做了,你就會知道你怎麼樣超越。不是你知道,是你做了。我們在做的同時還要再檢討,我這樣懺悔有效嗎?那不管,我懺悔了,我相信三寶,棉被一攤就睡著了,不會做夢的,絕不做夢。你不拜懺你一定做夢,天天都有奇奇怪怪的夢。天天懺悔,天天懺悔,一有順境,人家說:「你幹得真好,你不得了。」那就是順境,這份榮耀回向給三寶,跟佛說:「我們有位弟子某某人他多喜悅,他已經得到您的慈光加被,所以他心悅誠服,他今天的分享我向您報告。」所以一百零八拜,再拜。你會說:「我真倒霉,學佛一直拜。」修行就是這樣。拜完以後,「我這樣做對嗎?當然對,不過要怎麼樣證明對,我還沒找到答案,我明天會再繼續努力。」兩腳一伸棉被一拉又睡著了。明天你會高興的笑醒,高興什麼不知道,這個就是行者啊。

不要跟人家開口閉口佛里佛氣:「我們華嚴是講入法界的,成就法身的,我們師父說全法身一法界。」光是撿我的口水在那邊溜,會臭酸,那個沒用。你光是背我的知識語言,那你不能成就的,你只有這樣去做。做了以後,你還帶著一點疑情,帶疑情是讓你的生命活起來,讓你進了法界以後你會真正的精進,很快到達止於至善,而且是一個燦爛的、芬芳的永恆的生命。他的殊勝是在這裡,不是要你背一堆語言文字,那沒有用。你把我講的通通背下來,你也不得成就;你把佛陀三藏十二部通通背下來,照樣生死輪迴。不是說你背的多就好,不是。所以我們叫做修行,不是修背,你要修行你才會成佛,不一樣。所以不是你背的多讀的多,不是,是你如何行,行的正確,行的完整。行有一套模式,從你心靈發起的,所以我們叫做心靈方程式,關鍵是在這裡,所以這個基礎你一定要弄好。

那麼剛才所講的這個部分,事實上它包括兩個,一個是技術面、一個是工程面。自己在進行歸零功課的時候那是技術面,但是你在生活中所遭遇的那一些——人家對你的誤會、誣賴、毀謗或者使你內心傷心,意志消沉,這個就是工程面了,看你能不能夠突破了,要不然經常你就會被魔所攝持,經常會有這種情況。那要怎麼樣穩固你這部分呢?多誦經。兩部經,最簡單的,第一個是三品中的《淨行品》,你要是初學的話,第二部要增加你大福報的話就《賢首品》。一般同修們我們都叫你讀誦《華嚴三品》,那是華嚴經行法中的三個階段,叫做華嚴三品。你有時間那最好,沒時間你最少《淨行品》或者《賢首品》,要經常讀誦,免得心被外塵境界所誘惑,而使自己墮落,被魔所攝持,那個時候你就會以邪知見來替代你的正知見,那你就完了。

所以我們修行中一再要求三個東西,一個是知見,第一個,知見正那你才能下功夫,有了功夫那就看你的行願,這是三個。這一般在看的,知見正、行願深廣、功夫要紮實。那我們最重要跟各位談的,推動這三個東西就是要疑情。疑情是經常的檢點自己:我這樣做對嗎?這個進行了以後真的能兌現嗎?我真的能夠找到生命的故鄉嗎?這樣做下去人生真精彩嗎?真的有意義嗎?這個東西會一再浮現,這個你才有辦法把你推上路。

當你這些,一般來講這些通通叫資糧道,具足以後你就上道了。工程面你會一直放下,意識流、概念包一個一個放下,不過、可是、但是、還有,很多很多,通通放了。當你發現到最後——這樣對嗎?戒律不是這樣說嗎?學佛不是要這樣嗎?這個叫染識,你的中心價值觀開始在干擾你了,但是你已經把所有的噪聲放下了,剩下最後一關,這一關過了就到淨識,到了淨識修行就可以開始了。

一般人剛到淨識的時候還無法起修,因為那個時候你會感覺人生這樣真美好,因為那是已經到舒服禪的境界,雖然技術面你都沒有啟動,也會到舒服禪,那麼你技術面一啟動的時候,舒服禪很快就過了,很快就會過。那你假如工程面沒有到淨識,只有技術面,那你會被技術面的舒服禪所迷惑。那就在粗住跟細住那個過程里,粗住跟細住是產生舒服禪,尤其是到欲界定的時候,舒服禪最高興、最舒服啦,那一般人在講修學的時候死在這個地方。有很多人看起來像入禪定,他不是禪定,他是類初禪,類似初禪的舒服禪。這種類似初禪的舒服禪那是很痲煩的,因為那個時候跟你講你都不相信,因為你很舒服而且境界也很清楚。

(看開悟之路圖)這個地方舒服禪,技術面你開始動的時候到欲界定(禪坐—粗住—細住—欲界定)。從欲界定開始修行,有一種定叫未到定,不是真的定,好像是定,到未到定。未到定再來的你身心會有變化,叫八觸十功德,我們簡稱觸功德,這是第二個階段,這是真的開始在修行了。但這個地方不是修行,舒服禪不叫修行,只是調整很粗的身心而已,調身調氣那個時候。

那麼到這個地方是調心的時候,觸功德這裡是調心——當你身心放下,身、心放下的時候呢,你平常的緊張,那個緊張就是你用大腦,你只要用腦筋去思考事情,那你身體哪裡緊張你就不知道了,那個經常用的你的思維模式,你用大腦的思維模式會使你的身心開始受傷,它會在哪個地方拉緊,你不知道。肝病怎麼來的?是你的思維,每次思維就把肝捏一下捏一下,本來水汪汪的肝被你捏到變豆乾所以叫肝,豆乾就是這樣來的。有的是胃潰瘍,對不對?有的會造成糖尿病,都是因為你的思維造成那種現象,因為經常刺激那個器官,所以有那種情形,有的會心臟病,有沒有?你不知道,但是你修行到這個地方(觸功德),把這個身心放鬆以後呢,那個地方就開始恢復正常。恢復正常的時候,身心就起變化,那個叫好轉現象,開始有好轉的情況了。

那麼這個地方(觸功德)什麼時候才會好,你不用在意,你只要注意我們的基本:數息,放輕鬆,然後息出息入清清楚楚,你注意你的風門,置心一處,就這三個條件,到這三個條件完成,到觸功德到置心一處是第一個階段。第二個階段是參禪金三角:置心一處、放輕鬆、息出息入清清楚楚,這三個要件弄好以後是第二個階段,完成以後我們開始看念頭。這就是華嚴禪的特色。那麼其它的是共外道禪:四禪、八定、九次第定。橫出三界呢,我們就不是四禪八定了,來到這個地方(置心一處)就橫出了。有沒有?師父真的要指導你的是在這個地方。當你到這裡來,是師父要忙的,師父跟你講說,你只要開始修行,有事你找我,你放心,保證你出三界,入法界,關鍵是在這裡了,關鍵是在這地方。

禪不可說,很抱歉,我們通通說了,你可能會用斜著眼睛的角度來看:「真的嗎?禪都不可說你還說。」我師父跟我說:「那密法是秘密的,怎麼說,說了就不密了。」對不起,修行通通要說,你不要不會說就說不可說,你說「不會說、不會說」,你不要說「不可說、不可說」,搞清楚。我們在該講的地方都跟你講了,不可說的是——你的心靈方程式我不可能跟你說,你知道嗎?但是架構心靈方程式所要的參數跟變數,我們就通通跟你說了。你到底是什麼個東西,你的方程式只有你自己才知道。那個係數那個常數不可能是零的,最小要一,那幾個你不可能沒有。你說「我就修慧就好」——有人主張:我慧解脫就好,為什麼一定要身解脫?對不起,身解脫你都不修就是零,零是不可能,定慧要等持,你哪有隻慧不定的?你說:「我只修定就好,人家慧能也定,廣欽老和尚也定。」他書一個字都不會,你最好是跟他一樣,誰叫你讀到大學畢業?你不可能只定不慧的,所以定慧等持,所以我們跟你講的是這個部分,技術面是這樣。

我不跟各位講說你是往這邊(四禪八定)或這邊(四果橫出三界),都不是,是舒服禪你都過不了,那你別講了。你之所以沒有辦法接受這種東西,那告訴你只有兩個現象,第一個你在工程面你是活在意識流里,你對佛法根本就是零分,因為你除了佛里佛氣的那些意識流噪聲一堆以外,你跟佛陀根本無關,你死後跟三寶也毫無關係呀。因為你腦袋裡頭生命裡頭沒有一點三寶的東西,你只是現在記憶的那雜質裡頭有很多的這些三寶的名相而已,那死後腦筋一腐化你什麼都沒了。你要把那些東西轉化成你的生命因素,它才能夠在你臨命終時一剎那際,常在其前導引其人往生極樂世界嘛。對不對?那你要講那個東西呀,那個就是你的生命因素。

所以我們現在在修行要把它變成你的生命因素,那兩個條件一定要有:第一個先把意識流概念包給丟掉,把這些東西回歸到淨識這個地方,這個工程面你一定要做到這裡;第二個就是技術面你一定要到置心一處,不管怎樣有沒有隻要你能夠透過觸功德,但是你就是不能停在舒服禪。現在社會上那些會催眠術的都在舒服禪裡面,你看看你去跟那催眠術的要學舒服禪幹嗎?全部是邪知見,更不要講邪定聚了。你到了觸功德以後要到置心一處的時候我們才講邪定,正定跟邪定的問題,你在舒服禪這邊只有邪知見跟正知見的問題。這兩個關卡要能夠通過,沒有成功不要緊。你光是這兩個條件,一個到淨識,一個到觸功德這個地方,你保持正知見跟正定,絕對往生極樂世界,而且上品上生。你到了極樂世界不是在大如車輪的蓮花上化生,而是在岸上,這個時候只能站在岸上。你假如是經過這個部分(淨識—生命觀境—法身境)過來入法身了,到極樂世界那就有華蓋,有須彌座。知道嗎,那是不一樣的。所以看你修行,你認為說我們學佛就是我只要念佛念到一心不亂,你已經邪知見又邪定了,你怎麼會一心不亂,都是你自己講的。知道嗎,修行不是自己想的,想當然爾,不是語言文字這樣講,不是,因為你要懂得他實際上裡面進行的工程。

好,當你走過這一段,我們講了,這個我們都跟各位分得很清楚了,即使在極樂世界,因為那些人從來不把在佛門中的修行整個的狀況講清楚,你只能夠窩著一個小角落往生極樂世界,所以你的概念里,你的意識形態里,只有在蓮花大如車輪上出生,七寶池八功德水中的那種白色白光、青色青光那種蓮花上生。可是你不知道那蓮花為什麼,你出生的蓮花是紅色紅光還是白色白光,你知道嗎?我敢肯定沒人跟你講。你怎麼去呀?去了再講,他給我生白色就白色,綠色就綠色,對不對?要這個時代去生在綠色里還不錯,你生在藍色的那你就倒霉,因為你根本無知,其實你生到哪個地方——岸上、池裡,你都可以很清楚,只是因為你接受的佛法沒有談到這些。

好,我們現在跟各位談的就是,基礎面你一定要具足。這些看起來很不起眼,但是就一個行者來講,這裡一定要下很多功夫。我警告各位,與其花十年時間參學一百個道場,不如在一個道場把這個功夫打十年。你自己去想想看,這個時代福報大,交通方便,各道場都在做廣告,所以你花十年的時間找一百個道場不難,你賣掉兩棟房子你也可以去,你可以做的到,但是告訴你,回來以後,你一腦子的噪聲、毒草跟毒藥,完全沒用。你假如在這十年當中在一個道場,好好的把這個功夫花十年,我想你一定突破這個地方,而且你可以培養就算不到淨識也到染識,知道嗎?但是你要是跑十年一百個道場以後,你本來在概念包現在跑到意識流去了——噪聲。本來腦筋裡頭不學佛還一片乾淨,有的是世間的一些習氣而已,現在佛門中跑十年下來,為什麼變老油條——噪聲太多了,對你這樣的一個行人無意義,只有害處。所以我不是要你留在這裡,但是你不管在哪裡都一樣,這個技術面的功夫一定要克服,然後你要是有心克服技術面的問題,你的意識流應該會淨化,你的概念包應該會丟掉一些,然後留下來單一概念,那到這裡,你修行要成就就很快,你馬上就可以從這個地方(置心一處)轉入了。

要怎麼轉入?那就我們「生住異滅」上面住所講的部分,過了住以後,那你就進入到娑婆若海了。生、住、異、滅裡面的「生」,在這個「生」裡頭,講的就是本體心、本體性跟本體念。這個就是娑婆若海裡面生滅性相,這一個圖(生住異滅圖)你看不出來。我們說生命是永恆的,怎麼永恆?你都在娑婆若海里呀,這個時候心的本體起作用是性,它的相就是念。這個心本來是如如不動的,那麼有眾生的業所以它起了作用了;它一起了作用以後怎麼樣,它相就出來了;念是什麼?念著眾生,念著法界,慈悲、智慧一再地起作用,所以那種永恆的、燦爛的生命是在這個地方。

你們看這個(圖)沒什麼好看的,「父母未生之前本來面目」也不過很生硬的一句話。你得道了?你覓得本來面目,你擁有生命真相,是那麼的枯澀,那麼的冷漠?是這樣嗎?那個真相是多麼的燦爛,就在這個範圍里(生),這個都是法身的範圍。你到達止於至善的時候更是這裡面的淨化。這個經文就是講這個範圍裡面。

我們一般人是活在這裡(滅=意識形態),這個是意識流,這個是概念包(異),染識,概念裡頭的染識,業識身、意識形態在這邊一大堆的,人家講都不聽都是你自己的,就在這裡(異、滅)呀。你不要看了,我把這裡畫的很清楚了,沒看過的人他還不屑呢:「語出何處啊?誰講的?生住異滅四個字對下面通通不對。」因為他沒看過。你沒看過人家就不能講,我們現在寫下來,一千年後就是眾人所引用的,你知道嗎?為什麼?關鍵就在你學佛的心態,當你心態不對你就搞不清楚了。這個就是你看看,真的修行在這個區塊里(住),可是當你的心態還在這裡(滅)的時候,與這塊(住)根本無關,你來到這個地方(異)是概念是染識的時候,跟這裡(住)比較近了,所以你比較會接受。

所以我跟各位講,你要請法不要找我,我講你一定接受,沒有用,大師父二師父講給你聽,看你接受不接受,你就會「不過,但是,可是……」,因為你碰到我你也但不起來,但是你跟大師父二師父跟明樂師你就可是很多,還有爭辯。為什麼?因為你還在這邊(滅),還在意識流里。只有在淨識,這個染識再過來,中心價值觀破了以後,在淨識這邊你才會單一概念。單一概念的人才有可能修行啊,不然不可能修行。因為單一概念是初果相,你進到這裡面是初果位開始,這裡一直到十信位,十信位過,初住位開始,生這邊是初住位開始法身大士啦。整個過程我們都跟各位交代很清楚,但是你要能夠做好,從基礎面一路走上來,要不然你沒辦法。好,你按照這種標準上來了完成了,前面的境界你才有可能做到。

這一句是在說明,這樣境界的一種隨宜套用的狀況。娑婆若海入了,娑婆若海是什麼樣子?入了娑婆若海沉下去不會死,還會呼吸,那你到海里當魚就好了。不是,他的生命這麼的可愛。可愛,知道嗎?不是一般的辭彙,這麼的美他才可愛。你不要以為成佛以後,每一尊都像這樣子,不是,他是生命是很美的、很燦爛的。這一句講這種美法,「能隨方便」,方便就是能隨緣,能夠隨緣,按種種方便隨緣,「入於一地而以一切願海所持」。他隨什麼緣,隨什麼方便?隨緣起法界的業力,隨這個緣他能夠入。那佛的境界,像這二十個大菩薩的境界裡,他菩薩的願力他也能入,雖然他在性起法界中菩薩不是十全十美,但他能入,這叫「入於一地」。

那有人會問:「那我們假如這一次分段生死結束以後,我們到了法界我是哪一位?」從初住到等覺都有可能,你是哪一位那要看你的用功,但是這一過去最少是初住位。那麼為什麼會是初住位呢?因為你是很不得已而過去的。但是我告訴你,有任何的勉強,內心有疙瘩、不暢快,有壓抑還在忍耐,那去不了。你知道嗎?會是初住位的是你這輩子發了願以後,開始在行這菩薩道,你有種種的業障而自己翻不過去,因為你這個技術上面有些狀況你搞不清楚。雖然也是照這三個原則做,但是經常病懨懨的,不發勇猛心不生病,發越勇猛的心病越重。有沒有這種人?這種人就是你原來業太重。什麼業我不知道,可能前輩子殺豬不夠還再殺牛,聽說這比較好賺。那像這種業力當然你就挫折很多,但是你要是一輩子真的這樣堅持下去,到你壽命終了的時候你還是往生,還是入法界去,他可貴就在這裡。

問題是當你逆境現前的時候,你不能接受那就沒辦法。真的是跟各位講,這種逆境現前而沒有辦法接受是沒辦法,因為逆境是你自己認為的。就像我們在跟人家講佛法一樣,你跟他講,他討厭的要死,他根本就不想聽,那就是逆境,逆境是他自己造成的。講佛法有什麼好逆境?對不對?你跟人家講佛法,同修們還高興的不得了,可是你跟你的父母講講看……為什麼這樣?是你自己心理造成的,人家跟你講正法你不能接受,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跟你說這是業,這是智慧不夠,善根不足,你根本不以為然。有沒有?這個都是狀況。所以你只要這個三個很簡單的原則,一生做起來就不簡單了。而且這個前提之下是不能抱怨、不能勉強。大概三年,應該三年就可以轉得過去,太長了,五年就了不起了。過了以後你自然你自己就知道很清楚了。到了這個時候,你這一期命終以後,到了這個法界,就入法界了。

入法界以後,你的生命交流就很自在,「入於一地而以一切願海所持」,不管你到哪裡,你一切願海你的生命會全方位展開。你就不是一個生命因素成長了,所有的生命因素通通起來,而且「恆與智俱」,跟智慧是在一起的,不是盲目的。這個你要留意,而這個地方的智慧,你要記得絕對不是你的聰明才智問題,這智慧是生命的本能。你的生命自然的就會起作用,不是你用大腦,你用大腦去做什麼老是起副作用。「我就這樣子想,想說這樣,所以我這樣去做。」你做了以後結論不一樣,答案不一樣。為什麼?因為你用大腦他有副作用,因為你用大腦就用推理,推理是單一的,旁邊還有。你想這樣服務他,他有這樣的想法,他說我不要你服務,對不對?問題就在這裡呀。他為什麼不要你服務?也沒為什麼,只是不要你服務啊。

我記得有跟各位講過,在大學的時候上了公車,我是大學生,人家懷孕了,我就站起來讓她坐,她瞪你一眼。我說:「給你坐。」「我不要坐。」我說:「你懷孕了。」「你就會看我肚子。」我看到你懷孕位子讓你坐,她還說我就會看她肚子。我們看到人家懷孕不是看到肚子嗎,我就覺得很奇怪了,那要讓座也有罪呀?不是,因為你用大腦想「我是大學生,我應該讓座」,對不對?人家懷孕了,你怎麼知道?告訴你不要用大腦就對了,讓座就讓座嘛,你管她坐不坐,你根本就不必問她嘛,「你請坐」你就走了,你還看她幹嘛。你又要彬彬有禮又要Gentleman,結果碰到一個不是Ladies,她說我不是Ladies我是孕婦,你就有理講不清了。所以用大腦常常會有狀況,用生命就好,所以用生命就簡單了,人家來了,起來讓座就沒事了,你還問她幹嘛?你管她坐不坐,讓座是你的事,坐不坐是她的事,你要讓她坐她不坐,那時候就僵在那裡了,我到底要不要坐下去?對不對?

用生命是真美的,當然你不會用生命你不知道,但是你從這個地方走回來,你就會發現你的生命很美。從因地看怎麼用生命你不會,但是從果地看回來的話,用生命並不難。所以我們透過這個經文,我想從這樣兩方面互相鉤鎖,對各位應該在行法上有很大的幫助。好,我們休息一下等下再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