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雲繼夢:華嚴經經首 第一卷  


華嚴經經首第一卷

海雲繼夢和上

我們今天要跟各位再講《經首》的部分,這個「經首」這名字是我給它取的,是群經之首,是所有經典它排在最前面的地方。那麼我們從《八十華嚴》這個地方所摘錄出來的大概有一千多個字,是最重要的一段。《華嚴經》裡頭有所謂七處九會,每一會都有它的《經首》。我們都可以匯集起來。

我們現在還沒有時間可以動到這裡,我們只有時間浪費生命,連要上課坐哪個位置,都還要人家叫,就把生命浪費在那裡計較,計較他要怎樣,他從來不會去想要說:我要怎麼樣投入,把經典裡頭的寶藏匯集出來,提供給大家,供養給大家。這是修無上福報,他不要,他就想盡種種辦法給自己開小差。這個都不是行者,行者的本色就是完全投入。

現在,我們前面講了三節課,已經停了三四個月,我想我們接下去要把它講完,那麼,借著這個機會也是個玄談,我把這個部分提供給各位。因為我們昨天談到的是《心要法門》,圓滿了。今天開始要談的是《經首》。《心要法門》無非是讓你到達《經首》這個境界的一個要領,簡單講就是這樣,換句話說,《經首》是佛境界,《心要法門》是成佛之道的一個晶片。你要了解到,這彼此之間的一種關係。

你直接從《心要法門》下手去修,那成就是最快。問題是你只能夠拿到一個玩具手槍,或者是玩具手機,小時候小朋友也有那玩具汽車,你大概只有這個樣子而已,因為你起不了作用,因為你的前行資糧道都不足。聽懂啊,前行資糧道不是資糧道,你資糧道都還談不到。資糧道的前行都還沒有。我們要去買菜,你連買菜的能力都沒有,因為買菜之前要準備一個籃子,還要準備一個錢包,錢包裡面要裝滿錢才能買菜。你什麼都沒有,你就到菜市場說:「我要買菜,通通給我搬回家。」連簽字也不簽字,因為你連那張卡片都沒有,這個是痲煩的。你看人家買菜好自在,還好去年把那些卡奴通通打敗了,要不然每一個人都只想刷卡簽字,也不繳錢,這就痲煩了。現在你就養成這種習慣,好像講起來都是大法,對你來講根本就沒用,因為你用不上,你連基本的條件都沒有,你怎麼用那些大法呢?所以當我們看到這些法這麼殊勝的時候,我們都感到很慶幸,這個寶我還見得到,然後我也感到很慚愧,因為我有什麼福德,有什麼善根可以承受這個大法?你要這樣子來反省跟檢討,自然它就會降到你頭上來。你不是呀,你背個三言兩語,就佛里佛氣的到處在講這些大法。這只是造業,你要弄清楚。

現在我們知道,有《心要法門》這樣的一個法,可以到達《經首》所談的這個境界,那你體會了多少,這個就是前行資糧啊,你這個前行資糧沒有的時候,資糧道給你也變成知識。就跟你說拜佛拜十萬拜,你也拜十萬拜,沒用!我跟各位講,我大概拜三十萬拜才發生效果,前十萬拜根本就是很不甘心的拜,那個拜基本上不是增加功德,也沒有消什麼業力,只是增加業力在消功德而已。因為我根本就不甘心拜,但是,為什麼學佛一定要這樣?十萬拜以後我突破了,是一定要這樣。從那個地方,大概十萬拜到三十萬拜之間才開始架構,到了將近三十萬拜的時候,那就是達到所謂的破參。你恍然大悟,而且你要知道,這一破,不是像那個誰,那個什麼劉興欽,還有那個畫漫畫的,砰!有一個燈泡跑出來,然後,砰!亮了。這個叫開悟啊,不是!你會發現你不知道哪裡變了,因為我沒有人指導,我只知道我變了,我不知道哪裡變了,一直不知道,但我知道我變了,但是我講不出來,當然我更不敢說我開悟,我只能夠說:嗯,我肯定它不只是這個精神上、心理上,不是精神層面的這個部分,不只這樣而已;它在物理上、生理上都變了,但我不知道哪裡變。事後一步步走過來,你會發現:修行即使拜佛這件事那麼簡單,它都可以使你徹底地改變,你已經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去了,但是你不知道。

所以我現在跟各位講的那一種情景的狀況,你根本聽不懂。我告訴你,你要聽懂的人,你跪著聽,我告訴你。你不會,自己裝老大,搖個扇子:我來聽聽看,看他講什麼,講的好不好。聽完以後:嗯,這個師父講的不錯。喔,你比師父厲害,師父講的就是要給你點評點評,那你得不到,你根本就沒有辦法聽到我到底在講什麼。

跟各位講,《經首》的這個境界就是佛的境界,完美、真實、無有瑕疵;這樣的一個世界;是真實的又完美的。開悟以後怎麼樣?開悟以後有什麼了不起?對不對?像我拉肚子,你還是一樣,能不能說:我現在要拉肚子,你替我去拉一拉。可以不可以?大概沒有這回事,你能夠說:我肚子餓了,你去幫我吃一吃。有這回事嗎?沒有啦了,還是要自己來。但是,你會很清楚,你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那是多美好的事,你體會不到,所以這個就是修行它迷人的地方,你要去。

假如說我有人指導的話,我不必三十萬拜,我想十萬拜足夠。但是你現在不是,聽經又要來聽,不叫,乾脆就裝作不知道。你要真的(認為)法好,你天天都在關心,天天都在留意,自己就會來,還要人家叫你,問你怎麼遲到了,哎呦!我就……哎呦……怎麼樣,好多的理由。你根本不是把這個生命改造的工程當作第一要務。要跟你講說,有五百萬,快點來。我跟你講,你一定搶第一個,要不然五百萬被人家搶走怎麼辦?這個就是你沒有把它當第一要務,你把它當第二。五百萬你一定搶第一,對不對?你看看很多家長,為了爭取小孩子排到理想的學校去,前三天、前一個禮拜就在那邊排隊;他還不是隨便拿一張紙排隊而已,要LV包包,聽說那個十幾萬擺在那裡占位子。為什麼?因為那是你的心肝寶貝。修行是什麼?修行叫懵修,對不對?你要是罔市、罔腰,你不會替他排隊排一個禮拜,因為他是你的心肝寶貝,所以你一定搶著,關鍵就在這個地方,所以你在修行,你一定要看清楚。

為什麼昨天觀音聖誕,我們要各位發願,我記得都跟大家講了,觀音聖誕這一天,六月十九就是華嚴的婦女節。誰在慶祝婦女節?因為根本不把它當一回事!你要認為說我們華嚴婦女是很殊勝的,我想你不會這樣。大家都忘了有那麼一回事,怎麼會有這種情況呢?可見沒有人把它當一回事,連主管其事的都忘了,忘了,日子也過啊,但是你的生命就一點也不精彩,你要留意到,這是一個狀況。

所以我們跟各位講,《華嚴經》也好,華嚴宗也好,華嚴的行法也好,就是兩個東西:一個就是佛境界,你一定要弄清楚佛境界是什麼。你不要光講說:我要往生淨土,我要成佛,我要幹什麼,那些都無意義。佛境界到底是什麼?你要是真知道啊,我告訴你,打死你你都不會放棄,所以先把佛境界弄清楚。第二個就是成佛之道,到達佛境界的那一條路,你一定是爭先恐後要走上去。但是,我們不是。

我常常這樣笑笑的形容,但是這個情節完全真實,不是虛構,絕非虛構,可是算到你頭上絕對是巧合,我不是故意說你。假如來打痲將的話,沒有人打瞌睡;你去誦經的時候,你就坐在那邊看,多少人在那邊打哈欠,那個嘴巴跟河馬比大的,看誰的嘴巴張得開。為什麼?為什麼誦經、念佛你會打瞌睡?為什麼打牌你就不會打瞌睡?你假如誦經、念佛是有個無常鬼在旁邊跟你賭的話,你也一定不會打瞌睡。對不對?但是因為你看不到無常鬼,所以你就不當一回事,那當然是這樣了。

常常同修們在問:師父你到底怎麼修的?我怎麼修?我根本就沒修,我怎麼修?我只要站到佛國度那邊就好嘛,那還要修什麼?你不站到佛國度那邊,你老是要站在娑婆世界,那無常常常找你算帳,然後你又看不到無常,你當然這樣啊。你為什麼不站過去,你為什麼站不過去呢?因為佛境界你看不到嘛,我們一講再講……兩個字講這麼久,表示你進不去嘛。當然不是你進不去,是我智慧不足,我講不清楚,才鬧的你在那邊團團轉,然後又要說聽得很高興,又會鼓掌,然後回去又說聽不懂,莫名其妙。所以這一點,這個疑情你自己要去突破。為什麼一股魅力一樣,一股魅影把我吸到這裡來聽經,但事實上又聽不懂,這是為什麼?你要把這些去弄清楚,這是你自己的問題呀。你為什麼不突破啊?你只要改過來就好了,什麼業障都過啊,你改不過來,什麼業障都來啊。現在你活得好端端的,是因為還有一點福報在,知道嗎?

這個地方,前面三次,三次應該六節課講的,我把這個部分簡單的念一遍,然後我們對照前兩天我們在《心要法門》中所看到的極樂世界圖,你來看看。

這第一句話是每一部經典都有的,這個是證明這是佛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我們跟各位講說,《華嚴經》裡主要的都是法身的境界,但這一句話是化身的境界。你要記得化身是有為法,有為法中是我們講歷事練心的那個事相,你要透過這個事相進入法身裡面。你看,事相成佛,有沒有?這個「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的這個是指悉達多太子,悉達多太子在菩提樹下成道的那一刻。「始成正覺」剛剛成道的那一刻,那麼他就進入法身的領域裡。法身的領域裡是有什麼,這就是下面所講的;開悟的境界怎麼樣,就是這個地方,下面所講的。

你問了老半天,你看《華嚴經》,你絕對看不懂,因為你會問不會看,看了看不懂你才會問嘛。別人來問,因為他沒有看過《華嚴經》,看任何一部經的《經首》他都看不懂,所以他問沒關係;但是你是華嚴弟子,這個我們講過多少遍,你不可能再問,你只能提疑情自己去參。而這裡面你要從哪裡入,你要記得,不管你從哪裡入,那就是你生命性德顯現的地方。這整段一千多個字,你提著疑情一直在那邊參,參來參去,不知道從哪裡摔進去了,砰!跌進去了,那個地方有所獲。有所收穫的時候,你口裡就會一直講,會一直講那一句話,在跟同修們論道的時候,你會從那一句話常常講。譬如說:常放光明、金剛所成、無邊顯現等等,類似這種。你會一直講那一句話的時候,那就是你生命性德要顯現的地方,你從那裡切入,這是不可思議的。你不要以為這樣:你什麼地方、怎麼開悟、生命因素是什麼,你不知道,但是你從那裡下手就對了。

我們在講《法華經》的時候有個公案,有一個法師在講經,有一隻雞老是跑進來,蹲在那邊聽,聽聽聽,他講到,譬如說二十八品,他講到第六品,那隻雞就往生了。往生了以後,往生很快嘛,三年後就有一個小孩子來,也坐在那個地方。法師在講他都聽懂,六品經的地方都懂,講到第七品經他就跑去玩了,因為他聽不懂。你就知道,一隻雞聽人講話聽得懂嗎?根本聽不懂,但是它的習慣就是坐在那裡聽,聽不懂沒關係,那福報就是那麼大,下輩子來就做人了,做人就聽懂了。聽懂嗎?我告訴你也聽不懂,但是聽得住,知道嗎?聽得住,不是聽懂,只是聽得住而已。第七品以後因為聽不住,所以小孩子又跑出去玩了。小孩子出去玩很正常,可修行人在看不一樣,怎麼聽到這個地方,他一想:喔!以前那隻老母雞,就聽到這個地方往生了。對不對?當然他不會到這個時候往生,但是他的福報給它這輩子來就當人了。畜生轉為人道,聽經有功德。你問他聽懂嗎?他當雞的時候他也聽不懂,當小孩子的時候,他也聽不懂,但是那攝受力在,那是不可思議的地方,大腦沒辦法去想像的。不要說三歲小孩,那母雞怎麼會乖乖蹲在那裡,不可能,這就是不可思議。因緣成熟自然如此。

所以一個人要是到三惡道去,想要再投胎轉世做人。我跟你講,真的阿彌陀佛,因為他是畜生道最後一生,最後一生,所以他有這個因緣,他要抓住這個因緣,你問他大腦起作用嗎?不會起作用,但是他因緣就到。這隻雞就是過去生中做了不該做的事,也是在佛門中,他也是修行人,在家出家我不講了,他也是佛門中很精進的人,就從道場裡偷了什麼東西,重要的法寶啊,就是盜僧祇物,那不是愚痴嗎?所以墮三惡道,到畜生道去,那你就知道結果是怎樣。那個雞光是骨頭堆起來都比須彌山還高,只是到了最後一生他有這個機會,仗著《法華經》的力量他轉生,假如沒有這個因緣,他就是繼續再當老母雞,繼續再下蛋,因為他要還債,他要把債給還了,知道嗎?

你不要做錯事,因果有多重你不知道!你到書店去偷一本書,是要還一本書,但在道場偷一本書,不是還一本書,你要知道。在書店偷一本什麼烹飪書,那簡單;偷一本佛像的書或佛經的書,那個要還,同樣是書店,那個還的業也不一樣。你看不懂,同樣一本書,知道嗎?一般的烹飪書或者瓊瑤小說,那很簡單,但是佛經、佛畫的書就是不一樣。你偷一本書,其它書大概等於偷了十塊錢,你再還十塊就好;你偷一本佛經、佛畫的書,那可能就是一萬塊。同樣都是一張而已,都是一本而已,那就是不同。你不知道,你真的是不知道,你看明明是一樣的一本書,為什麼差別那麼多,這就是不可思議的地方。你今天大腦裡頭所裝的東西是你認為的那些東西,你沒看到的,你不知道的,你不認為的,那還很多,還很多。

所以這個地方,透過你有為法的事相,一定要轉過來才會入法身。你不要說,那個心佛眾生始終同,既然始終同,「試將心比佛,與佛始終同」,那我就不要修,你光坐在那邊就會開悟,會進去,那你搞錯了。你看《經首》第一句就告訴你,你此生還得百千萬劫,塵沙劫勞苦修行,你不要放棄,以為你多聰明。剛才坐在椅子上的,不想坐在地上聽的那就是這一類人。你都不知道你要造什麼業下什麼果報,你不知道,你以為你就比人高一等,你就不用修就可以了,沒有那回事。釋迦牟尼佛多少恆河沙劫以來,勤苦修行,才有那麼最後一刻。「一時,佛在摩竭提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中,始成正覺。」,這個身心的勞頓,勤苦修行一定要進行,你不要以為說修行不必那麼辛苦,該辛苦的你一定要辛苦,一點都躲不掉。

好,再來就是進入那個境界:「其地堅固,金剛所成;上妙寶輪,及眾寶華,清淨摩尼,以為嚴飾;諸色相海,無邊顯現」。這個部分我們就要看圖(極樂世界圖)了,它從地開始講起,這個地,金剛所成,佛成佛的境界是這個境界,你的肉眼所看的是菩提樹下的那個境界。這個我們有四張,本來這個柱子上面要用的那個四個浮雕的佛像,那裡面講的是你眼見,眼睛所見到菩提樹下成道的樣子。可是我們不談那個樣子,我們要講成就的時候心理那個境界,這不是心靈的問題而已,是實際上所存在的境界,你所感受外在的世界是這種狀況,知道嗎?我們不能講心理上,因為心理上是抽象的,是你裡面有但你感受不到啊,有沒有?

我相信每個人家裡都有,家裡很好,設備非常不錯。不信你想想看,去買個餐具組不知道要怎麼挑,挑了老半天才挑回來,尤其是bed,沙發組一堆,不知看過多少家。省二號公路所有的家具店你都跑過了,你才挑那麼一組回來,可見那個都是很美的。可是大概是第一天用,一個月以後你就再也不美了,為什麼,因為物理現象你很容易慣性化,所以那個東西即使在你心裡,你也感受不到,你絕對感受不到。那個不算,心理的是虛幻的,你要留意到。而這個東西是指你一天二十四小時,每小時六十分鐘,每分鐘六十秒,秒秒之間你都能夠感受到,你是泡在那裡頭,佛成佛以後一直到他入涅槃的狀況,他一直在這個境界裡,你要留意到,一直在這個境界裡啊。

我們是不一樣,你是受到外緣的情緒影響,你的六識有分別,好的你就很高興,不好的你就很窩囊,有沒有?你可能不會,你是平等平等,我是不可能,所以你送飯來給我吃的時候,我吃得飯要口味夠重,那平淡的我就吃不下,所以它有分別。你叫我說白米飯把它吃成像痲辣鍋這樣的,我想像不出來。它是白米飯就是白米飯,你要辣一點就看是醬油,胡椒都不要緊,總是要有。你就說我就想像有胡椒,那個秀才說吃飯沒雞肉,就畫雞肉掛在牆壁上,看著雞肉一直吃,這個本事我沒有。

因為你會受到情境的影響,外緣的影響,識性在起作用。佛是不受識性起作用的,所以他恆在定中。進入這個境界裡面,這是大定。怎麼進,那你就要透過《心要法門》來不可了。現在只告訴你說,他有這種行法,他現在完成了,進去了這個境界。今天你不了解這個境界,所以你不會投入在這裡。這一段,我們看的是他個人的部分,就是說智正覺世間成就的部分。

那麼「其地堅固,金剛所成」的這個部分在下面,下面的這個地方,這是全圖的底部。我們通常看是從這地方看,為什麼我說通常看是從這地方看,因為經文是從這個地方講起。「其地堅固」,你看,「金剛所成;上妙寶輪,及眾寶花;清淨摩尼,以為嚴飾;諸色相海,無邊顯現」。這個地方叫什麼,七寶池,七寶池只有這麼小嗎?才這麼大而已嗎?七寶池不是啊,可是你要畫一定要畫這個樣子,你記得一個狀況。

昨天跟各位講說,聞至法師他有舍利子四千多顆,是沒錯,到底四千幾百幾十幾顆,算不出來,你的大腦不要去想說一定要把它算出來。這個聖物,沒辦法算,尤其是佛舍利,根本沒辦法算,在你算的同時它又長出來了,知道嗎?你假如說用科學家的態度、懷疑的態度要去檢視它,去算,你在算的時候它就減少,它自己會消失掉,因為你不誠心。你以絕對的虔誠心、恭敬心去,那你越算它就越多。你即使算過去那邊、它也會長出來,你不用算,你根本沒辦法算。聖物怎麼生出來,怎麼消失的,你的大腦跟你的物理無法解決,無法解答。

所以同樣的,這是聖地,七寶池有多大,你沒有辦法丈量。要這麼大,那請問有多深?我去投胎的時候,在那邊出生的時候,萬一撞到旁邊,我要買保險,要不然我投胎到那邊去又撞死了,又要投胎哪裡去?它沒有距離,空間能夠丈量是物理現象。在這種聖地裡頭,它的空間都是無限量的,你要留意到。所以他這裡講,所形容的就是指這個地方。

這一張從這裡看,你比較看不出來,我們看另外一張(西方三聖圖)。這個地方他畫得就是這種「諸色相海無邊顯現」的部分。你看,他用摩尼珠上面所噴出來的這種光影啊,一條一條的,顯示重重無盡;他一直顯現那些鳥一直圍著他在飛,這就是「諸色相海無邊顯現」的表達方式。光是這個時候是講整體的,不只是這裡而已,從「其地堅固」一直到上面,你看上面這一張的表達,它跟其它的部分,跟其它的極樂世界圖來比較的是一致的。到最後它用雲層,寶蓋上面的霞光,這都是表達這種「無邊顯現」的狀況。好,我們再回過頭來,這些概念跟印象你都有了。

原來我們跟各位做解釋的,因為這個部分原來我們講過。它是從教義上解釋,但是現在跟你講圖檔案的部分,圖像的部分,它是從密法的曼陀羅上來作解釋,那你不能體會,這個就很難了。曼陀羅我們為什麼有一個佛曼?我們通常就一尊佛。你想想看,這一尊可以吧?彌勒佛擺中間,這個叫傻瓜相,你怎麼觀呢?對不對?那就這一尊大日如來可以吧?至少精彩一點嘛,比較有內容嘛,其實都還不夠。佛曼就要這個狀況,整個的;因為從雕刻上面來看很難表達清楚,所以通常佛曼最喜歡的還是要用畫像,不管剛才的極樂世界圖,或這一張的這種極樂世界圖都可以。佛曼,在你的壇城布置里有一尊雕像,因為我們人總是這樣,尤其是現代人,沒有一尊雕塑的像,好像佛堂里空空的;那掛是掛起來,佛像你可能掛起來,你需要一尊塑像,沒有關係,重點不在塑像,重點是畫像上面它有各種表法的東西,可以表達得很清楚。為什麼?現代人可以畫極樂世界圖,畫得比古人畫得更好,而現代人一張作品都沒出來,關鍵就在這裡,他不懂得表法。古人工具有限,但是他懂得表法,因此他的畫特別有價值,原因在這裡,就在這個地方。

你看這麼抽象的東西,「清淨摩尼,以為嚴飾」,摩尼都在這上面;這都是摩尼,這個上面都一再地表達。這個珠子在這裡,都是摩尼,用來嚴飾諸色相海無邊顯現。這麼抽象的東西他怎麼表達呢?我們再回過來看前面,第一張還是第二張那裡。這一張好,這一張比較清楚。你看下面的這個部分,你看這個寶蓋的上面,有沒有?這些都是莊嚴的東西。我們的人現在之所以做不好事情,就是我做好就算了,這個畫家也可以說我畫完就算了,寶蓋為什麼向下莊嚴又向上莊嚴呢?這就是說你在處世的時候要窮盡它,不要一直以為我做好就算了,做好就要再想,我應該怎麼做會更好?這才是修行人。我做好,做好了開始休息,這種修行不會成就的。

這是一個,我們再往下看,佛三聖的地方,中間這個柱子這邊都是「清淨摩尼,以為嚴飾;諸色相海,無邊顯現」的地方,都在這柱子上面,撐起來的部分都是寶,這是三根柱子,跟你現在四根柱子的涼亭完全不一樣的概念,有沒有?中間是兩根柱子而已,各種寶都在這裡裝飾,這個都是修行來的。你要積極精進,像我們講的要窮盡,你就會有這種寶出現;你要弄完了就開始要納涼,我要休息,我那麼辛苦休息一下又怎樣?會死呀?那你這個寶就都沒了,這就是修行來的,不能浪費生命!生命的存在是要給你充分運用的,不是上供諸佛就是下化眾生。真的跟各位講,修行人沒有休息這種東西。當你一直想說,我這麼辛苦,我應該要休息,你錯了,你絕對不是修行人。

這有兩種東西,第一個是不休息,不是虐待自己。因為你在工作的時候就在休息。你在服務眾生的時候,你就沒有上求佛道,上求佛道就在休息;你在上求佛道的時候,你就沒有在教化眾生,所以教化眾生是在休息,所以你一直在休息,你不要再有休息了啊,因為你休息太多了,這是第一個,上求下化。

第二個,他不但沒有休息,你要留意到這個問題,修行人沒有休息、沒有放假,有沒有?你去留意看看,他不放假。第二個問題真的要談的是,修行人在服務眾生的時候是沒有代價的,他只有付出,付出啊,他就要感恩,感恩啊,你給我機會,我可以跟你服務。你要留意啊,你要是沒有機會為眾生服務,你的菩提不增長。「恆順眾生」上面講的很清楚,菩提屬於眾生,你必須以大悲水饒益眾生,菩提樹才會成長,智慧花果才會成就。你不以大悲水饒益眾生,你的諸佛菩薩智慧花果如何成就?所以我們在協助眾生的時候,是不談代價的,你要留意到這一點。

眾生髮心供養,那是他種福田,你不要以為說,我做得要死,你紅包也不會包,修行修這個樣子?你一直給眾生,眾生得利那就對了,因為你是無限公司董事長,他那邊會一直給你,給的不是money那個東西,所以你在服務眾生的時候,不能以名與利作為觀察點,這個就是修行。

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他有第三個特點,不講成就。你不要迷信,處世他有一定的標準,你要修行一定要下功夫,不然你不要想說,人家觀世音菩薩坐這個樣子,我將來也要坐這個樣子,這叫白日夢。人家阿彌陀佛坐這個樣子,我將來一定要比他更莊嚴,發那種廢話願,發很多。你將來會比他莊嚴嗎?那是看你用功,不是看你用嘴巴講的,腦筋想的沒有用。

因為你現在實際上下功夫多少,它有一個東西就是你浪費生命的比例多少。不能浪費生命的,所以他才沒有假期,知道嗎?他沒有收入,全世界只有佛教這種笨單位沒有月薪的、沒有薪水。佛教裡頭法師沒有薪水的,而且又二十四小時服務,還要千處祈求千處應,不能夠說「已經下班,明天請早」。電話來的時候還要唱個「南無大方廣佛華嚴經、華嚴海會佛菩薩」給你聽。你要知道這為什麼,沒有為什麼,生命就是這樣,這叫大滿貫,現在叫大滿貫,對不對?那是拉斯維加講的,以前叫大圓滿。

你必須這樣做,你生命裡頭不能浪費。不浪費在哪裡?你一定要一直分分秒秒都在道上前進,這個是修行啊,跟上班不一樣。你不要以為到道場裡頭來上班,不是上班,都是來修行的。你一定要朝這個方向看,所以你不要說人家這麼莊嚴是怎麼來的,是他用他的生命換來的。那我們修行人也應該跟他一樣,這樣來換,交換。可是你不是,你的生命是每天上班八小時,一個月要休息兩天,一個禮拜要休息兩天,現在周休二日,然後又要離家近,工作輕鬆、待遇高,那是世間上班,不是修行。

我們同修們到道場來發心,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那個法情很重,對法的情很重。所以很多同修在這裡發心不眠不休,尤其我們那個燒焦的媽,晚上都不知道做到幾點,還一直做一直做,叫她休息也不休息,只是早上也不知睡到幾點才起來就是了。這個就是一種法情,對法的一種感情,所以你會完全投入,沒有代價,對不對?那你為什麼這樣投入呢?就是讓你的生命完全融入,這是可貴的地方。這個法情是很可貴的,但是我們假如這個法情,再帶一點效率的話那就不得了了。問題是我們的法情都沒有效率,所以感情豐富,很多人就在這裡浪費生命。不好,那時候你就像這樣平平白白的,你沒有辦法像這樣「樓閣莊嚴」,一定要「樓閣莊嚴」,這個一定要有這個部分。所以這裡我要跟各位談的是,修行人不要浪費生命,這個是絕對的先決性條件,而且你的投入不要看這輩子的這種效益,它不是看這種效益,它是看你在生命的成長過程里,你到底累積夠了沒有?

我跟各位舉個例子,在打坐的時候,有個地方過不去。那個過不去你要一直去扣那個過不去,一直要去撞那個過不去。之後失敗,但是你沒有第二條路走,過不去又一定要過怎麼辦?你只有一直撞、一直撞。那時候就篤定,就這樣過不去,我也要撞到死,盡形壽,我一定要過這一關,一定要過這一關。當你這樣想,一定要過這一關的時候,不然我到死,就是一定要把這一關弄過去。就這樣一個念頭起,下了坐,喝個水,上個廁所,看看情況不對,等一下還要再沖。滿頭大汗也不是辦法,沖個澡,準備好,你給我記住,一定要衝過去,坐下去,咻!過去了,咦!剛才那個呢?那個障礙呢?不見了。這是一個經驗告訴各位,你不要以為這個不行不行,然後大腦就開始去想,大腦不想。

我們現在那龍王哪裡去了?我們雕的那個龍王,在這裡,這龍王是怎麼樣?我在古董店買的,他是在龍宮裡頭,那個老闆跟我講,我請不出來,你能不能請出來我不知道,但就是這個樣子。他小小的一個,我說,弄不出來,也看不到,污七八黑的,你要賣多少?他說,九萬,我說,為什麼那麼貴?他說,成本九萬,我說,那你沒賺,他說,沒辦法,因為拿不出來,總不能賠錢吧,有人要就照九萬賣。我說,打個折。就好像那龍王跟我眨眼睛一樣。我說,看到鬼了,木頭刻的你也會眨眼睛。好吧!九萬給了,既然你眨眼睛了,放在家裡。那時候我還沒有出家,放了好幾年。後來出家了,我想一想,我們要個龍王。我就那天想了,你該出來了,可是搞了老半天就搞不出來。因為想到就把他弄一弄就弄不出來。那一天想一想,好!洗完澡,今天不乾任何事,不把你請出來,我們打賭看看;我就這麼一坐,我就自己持咒,就持咒持咒持咒……那個龍宮開了,好大好大,那個龍王就請出來了。請出來以後,我想既然請出來了,我就把你塞進去看看,反正我有辦法把你請出來,又塞進去了,然後又很渴,就喝杯水,完了!又關在裡面了。心想,這不趕快弄出來,弄幾尊複製品,那以後就痲煩了。還是一樣,臉洗一洗,再一次,你乖乖的給我出來,出來就不給你進去了,就這樣再請出來,才給黃師兄叫他仿製出來,是這樣來的。後來921大地震把那龍宮摔壞了,所以他也沒地方住了,所以他就到處跑了,原因就是這樣。

所以你一定用自己的生命下去,對方一定讓路,你知道嗎?在修法中你要用生命下去。碰到那個老大哥,你就不要那麼笨,因為他有槍,子彈會飛,你不要跟他用生命賭下去。但是在修法中,你是一定要用生命賭下去。能夠死,死在修法中,那個好像還沒有記錄過。你可以在歷史上、佛教史上弄一個記錄不要緊。不會死的了,不會死的。

所以你要留意到,這一種殊勝的產生是有它的原因,不是沒有原因。你不要自己用你的大腦去處理,所以你只要用大腦,保證你不會成就。你要用生命這樣賭下去,保證你一定成就,關鍵就在這裡。問題是遇到困難的時候,你的大腦會告訴你,三十六計走為上策,那就沒辦法了。你要溜就沒辦法,你就在那關鍵點上,你一定要賭下去,這一關不過去寧死不退,你要有這種情操啊,這叫做行者本色。你沒有這種情況,遇到事情,哎呀,餓了,四肢發軟、冒冷汗啊,那你怎麼成就啊!這是一個最大的一個關鍵,我們休息一下,等一下再講。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