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故事

揭秘地藏菩薩的前世今生


時間:2015/12/1 作者:妙音居士

揭秘地藏菩薩的前世今生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這震撼心靈的十六字,就是地藏菩薩為救度眾生髮下的弘誓大願。那麼地藏菩薩究竟是怎樣的一尊菩薩;他有著怎樣的往昔經歷;又為何發下如此大願?地藏菩薩為何被稱為大願地藏菩薩;佛教經典《地藏菩薩本願經》又為何被稱為「佛門孝經」?一起來了解地藏菩薩的前世今生。

往昔因緣 大孝大願

據《地藏菩薩本願經》載:

地藏菩薩在過去無量劫前,曾是一婆羅門女,她的母親不信三寶而行邪道,死後墮入地獄。 婆羅門女知道母親的必然果報,於是變賣家產為母布施修福。她掛心母親的處境,如果佛還住世便可以向佛詢問,而當時的覺華定自在王如來早已入滅。在極悲痛時,婆羅門女受到一個不明聲音指點,讓她一心稱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名號。婆羅門女即至誠恭敬一心念佛,不久便以念佛力,在定境中來到地獄,向鬼王詢問母親狀況。鬼王告知,因為她布施供養和念佛的功德,亡母和其他地獄罪人,已經脫離地獄苦而投生天道。婆羅門女便在佛像前立下誓願,要度脫罪苦的眾生。

又在過去無量劫前,地藏菩薩曾是名叫光目的孝女。光目女的母親生前喜歡吃魚子,造了極多的殺生業。光目女知道母親死後會墮落到惡道中,於是請阿羅漢入定觀看,見母親果然在地獄中受苦。光目女一心念佛,以佛像誠敬供養。後來其母投生光目女家,為奴婢之子,出生未滿三天便告知:自己蒙光目救度投生為下賤人,而在十三歲將短命而終並再受苦報,原因是殺害和毀罵二業。於是光目立誓救拔未來一切罪苦眾生,而光目之母也終得舍離苦報。

又在過去久遠劫前,地藏菩薩曾是大長者子。當時有佛名獅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長者子見到佛的相好莊嚴,心生恭敬,便請問佛因為作了怎樣的行願,而得這樣的莊嚴相。佛回答說,得這樣的莊嚴相,應當久遠濟度一切的苦惱眾生。於是長者子便立下大願,要在今日到未來劫,度脫完一切苦惱眾生出離苦海,然後自己才成就佛果。

又在過去無量劫前,有佛名一切智成就如來,住世六萬劫。這位佛出家前是一個小國國王,他和一個鄰國國王為友,同行十善利益眾生。為救度鄰國的造惡眾生,他們共同發願。一王發願早成佛道,後度化所有罪苦眾生。一王發願如果不先度完罪苦眾生,讓他們得安樂成就菩提,自己絕不成佛。發願先成佛道的是一切智成就如來,發願最後成佛的是地藏王菩薩。

由此可見,地藏菩薩久遠劫來以大孝大願成就果位,因此記載地藏菩薩事跡的《地藏菩薩本願經》亦被稱為「佛門孝經」,恭敬讀誦、宣說講述《地藏經》有無量功德,獲福無涯。

名號來歷 無量功德

地是大地, 也是「地大」(「四大」之一)。地能擔當一切,一切崇山峻岭,萬事萬物都在地上。比喻菩薩的功德,能為眾生而荷擔一切難行苦行;地也有依止義,一切生命皆依地而成,依地而生。喻世間一切自利利他的功德善法,依此菩薩而存在和引生。藏是含藏、伏藏義。地藏菩薩像大地一樣,能含藏種種功德,能引生一切功德,難行苦行,救度眾生,故名地藏。世俗也有稱為地藏王,但經中只名地藏,有論述認為,可能是因為被認為是地藏菩薩化身的九華山地藏比丘出身新羅王族,所以加「王」字以尊稱。《地藏十輪經》謂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秘藏。」

地藏菩薩另有功德,也從地藏名義而來。《地藏十輪經》說,地藏菩薩能滿眾生所求,增長一切草木和農作物等,一切從地上生長的都得到豐碩收成。這是農民所希望的。此經譯出後少人弘揚,所以地藏菩薩這方面功德少人注意。又《須彌藏經》說,地藏菩薩具有令眾生增長精氣神,增進健康,祛除疾病的功德,是「大妙藥」。如果能見到和恭敬禮拜地藏菩薩,一切身心病苦、生死煩惱都能去除而具足一切功德。

《占察善惡業報經》說,地藏菩薩在無量無邊劫以來修行,早已達到佛的智慧海,功德已圓滿具足,早就成就佛的果位了。但地藏菩薩發願要度盡一切眾生,所以隱其真實功德,以本願力和自在神通,到處現身說法救度眾生。故《楞伽經》說,有大悲菩薩,永不成佛。並非因為程度不夠或者懈怠修行,而是以大悲願力度化眾生。所以功德雖然與佛齊等,卻不現佛身,始終以菩薩身度脫罪苦眾生。「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現出家相 意義深遠

大乘佛教中一切大菩薩,如觀世音菩薩在此世界度眾生,所示現的都是在家相,比如現白衣大士,或者現天人等相;文殊師利菩薩現童子相;普賢菩薩也是在家相;只有地藏菩薩現出家相。《地藏十輪經》說:「以神通力,現聲聞(出家眾)像」 。地藏菩薩的功德究竟圓滿與佛相齊,他在娑婆世界釋迦佛法會中現出家相,這是地藏菩薩的特色。大乘經說,淨土中沒有小乘法也沒有出家眾。佛教認為穢惡世界的佛法有出家眾,具有積極和特殊的意義:穢惡世界充滿罪惡黑暗,眾生貪嗔痴和無明都很深重,為爭名奪利而活,不像淨土眾生的清淨,所以有出家眾存在的必要。《地藏十輪經》認為出家相是穢惡世界的清淨幢相。在不理想的社會建立清淨僧團,能夠薰染眾生而身心清淨。所以佛法認為,穢土的佛法重心在出家眾,而淨土則無所謂出家。釋迦佛和地藏菩薩在穢土現出家相,具有佛法上的特殊意義。

化身九華 無邊救度

唐代的中國佛教,正如日麗中天,吸引了日韓等國不少僧人來華求法。當時的朝鮮半島分為三個國家,即新羅、高句麗、百濟。有新羅王子金喬覺(696-794),生而相貌奇特,頂骨聳出特高。力大可敵十人。心地慈善,穎悟異常。金喬覺出家名地藏比丘,攜白犬善聽航海來華。地藏比丘在各地游化數年後,於開元末年來到安徽省九華山。九華山,位於安徽青陽縣,本名九子山,唐李白到九子山,見九峰如華,所以後來又名九華山。地藏比丘在此深山的盆地里結廬苦修,過著渴飲澗水,飢食白土的生活,且常被毒蟲傷螫。

深山苦修的地藏比丘,若干年後被當地士紳諸葛節游山時發現。見此和尚住石洞茅蓬,破鍋殘粒中滲有白土,生活異常清苦。得知是新羅王族遠來中國求法,諸葛長者發心倡議為他修建道場。九華山主姓閔;家財甚富。建寺必請閔公布施山地,閔公也非常敬仰地藏比丘,問他要多少地,地藏答道:「一袈裟所覆蓋地足矣」。 據載,地藏顯神通力,袈裟一披,蓋盡九華,於是閔公將整個九華山全部布施供養。閔公為地藏護法,其子也隨地藏比丘出家,法名道明,為地藏的侍者。現在所見的地藏菩薩像,兩旁有一老者及少年比丘,即閔公父子。

寺院建成後,各方來參學者甚眾,新羅國也有不少人來親近供養。九華山高且深,寺眾增多,生活即發生問題,煮飯還要滲拌白土(此土色白而細膩,俗稱觀音土),一些人餓得皮骨相連,故當時稱之為「枯槁眾」。寺中大眾只是一心為求佛法,而完全放棄了物質享受的要求。地藏比丘在九華山的影響甚大,後來新羅國王得悉,即派人送糧食供養。地藏比丘一直領導此精進苦行的道場,至唐開元廿六年七月三十日入滅,世壽九十九歲。大家都直覺到:地藏比丘實為地藏菩薩的化身,是地藏菩薩來中國的應化,所以大家稱之為地藏菩薩,而九華山即成為地藏菩薩應化的道場,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了。特別是每年農曆七月三十日,九華山香火尤其鼎盛。地藏菩薩以無盡慈悲和無邊願力,救度一切苦難眾生的事跡,得到了民間一致的信仰。

拔濟眾生 令出地獄

作惡得惡果,為善得善果,造極重惡業則墮地獄,這是亙古不變的因果鐵律。但造墮地獄惡業,不一定就在下一生墮地獄,因為善惡的此消彼長和通三世的時間跨度,會影響相應階段的結果,但業因仍存在。所謂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地獄最下層是無間地獄(梵語阿鼻地獄)。造極重惡業的,死後無時間間隔而立刻墮落地獄,而且受苦的時間沒有間斷,所以名無間地獄。若造極重惡業,除非不犯,一旦觸犯,作任何功德懺悔都不得不墮,猶如身患絕症而非死不可。地藏菩薩示現出家相,以建立清淨僧團為佛法中心。依此基本精神,地藏菩薩發願,在惡世中以方便將眾生從墮落的邊緣救出來。這並非一定要顯神通,把要墮落地獄的眾生拉出來,而是開示正理,令其了解,令其不作墮落地獄的重罪,不作破壞三寶的重罪。以《地藏十輪經》為主的法門開示,能使五濁惡世眾生不墮地獄。墮落無間地獄的極重惡業,《地藏十輪經》中說到二類:十一重罪及十惡輪。兩類都是地獄種子。而其他惡業不一定就在下一生會墮地獄,但是,若犯十一重罪或十惡輪中任何一條,則一定墮落無間地獄。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十惡輪中至少有兩惡輪都與「毀寺逐僧」有直接關聯。結合近期中國佛教此起彼伏的興教寺事件、瑞雲寺事件,請相關人等如果有緣看到,一定要善思念之:「毀寺逐僧」既然是經典中所載十惡輪,說明其罪無量,現世身死之後,立刻墮入地獄,到時候受苦無邊,悔之晚矣。至於其他惡輪及十一重罪,本文在此不一一引述,有興趣的讀者可自行讀誦相關經典,

在此,讓我們都來稱念地藏菩薩名號,祈願我佛慈悲,護佑佛教,護佑眾生,護佑中華:

南無大慈大悲大願大力地藏王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大願大力地藏王菩薩!

南無大慈大悲大願大力地藏王菩薩!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