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白話解卷四 一切佛語心品第四 第四章 菩薩十地無次第之二  


第四章菩薩十地無次第之二

第五節如來應供等正覺非常非無常

經文

爾時,大慧菩薩復白佛言:世尊,如來應供等正覺,為常為無常?

白話解

大慧菩薩再請佛開示:世尊!如實際本來面目的、主客觀完全一致的正覺,是恆常不變的還是變化無常的?

經文

佛告大慧:如來應供等正覺,非常非無常,謂二俱有過。

白話解

佛告訴大慧:「如實際本來面目的、主客觀完全一致的正覺,不是恆常不變的,也不是變化無常的。說常或說無常都難成立。

經文

若常者,有作主過。

常者一切外道說,作者無所作,是故如來常。非常、非作常,有過故。

白話解

如果說如來是常,即是說如來是恆常不變的能造作一切法的主宰者。這是不能成立的。

外道說,有主宰生滅的作者,這作者無所作時是如來,因此說如來常。如來並不恆常不變,也沒有什麼作者能令如來恆常不變,這種說法是不能成立的。

經文

若如來無常者,有作無常過,陰所相相無性,陰壞,則應斷,而如來不斷①。

[注]

①陰行壞滅時,如來不斷陰行,指五陰作用引起的意識活動。當意識變異以至寂滅時,常住的真一法界不斷,這真一法界,大至三世十方,小至微塵,包括體內體外一切事物的變化規律。在寂滅三昧中,潛意識的流注,血液氣脈等生理活動的流注都不斷,這就說明陰行壞滅時如來不斷。

白話解

如果說如來無常,則如來同於世間作所作的有為法,這是錯誤的。五陰所作所行無常,五陰所作所行的性相不確定,當五陰行相壞滅時,如來便應斷,實際上,如來並不斷。所以說如來無常也難成立。

經文

大慧,一切所作皆無常,如瓶衣等。

一切皆無常過。一切智眾具方便,應無義。

白話解

一切所作都像陶匠制瓶、裁縫製衣一樣無常。

但是,說一切都無常,是不能成立的。如果一切都無常,那麼一切智者施設的修行方便法門都無意義了。

經文

以所作故。一切所作,皆應是如來,無差別因性故。

白話解

因為相似因生相似果,所作因是無常,則如來是無常,那麼一切所作都應是如來了。這也是沒有道理的。

經文

是故,大慧,如來非常非無常。

白話解

因此,如來非常非無常。不能說如來應供等正覺是常,也不能說如來應供等正覺是無常。

經文

複次,大慧,如來非如虛空常。如虛空常者,自覺聖智眾具,無義過。

白話解

認為如來像虛空一樣是常,這也不對。如果這種觀點成立,在修行中,只要自己心什麼都沒有了,便是如來了,那麼,也不需要修學自覺聖智了。

經文

大慧,譬如虛空,非常非無常。離常、無常,一、異,俱、不俱。常、無常過,故不可說。是故,如來非常。

白話解

其實,虛空也離一異、俱不俱、有無非有非無、常無常,虛空也是非常非無常。說常說無常都錯,都不可說。因此,如來也不是常。

經文

複次,大慧,若如來無生常者,如兔馬等角。以無生常故,方便無義。以無生常過故,如來非常。

白話解

再者,如果認為如來無生即是常,這也不對。兔角無生,馬角無生,把如來當成不存在的兔角、馬角,這樣的如來沒有什麼實際意義。因為說無生常是錯誤的,所以如來也不是常。

經文

複次大慧,更有餘事知如來常。

所以者何?謂無間所得智常,故如來常①。

[注]

①無間所得智常,故如來常無間所得智即如來所得智,是般若薰習而成的自覺聖智。用這種智慧觀照一切法,得如實知常住的真一法界,這是出世間上上法所說的真常。為破愚夫貪著世間常、樂、我、淨,世尊說無常、苦、無我、不淨;為破聲聞計著無常、苦、無我、不淨,世尊再說真常、真樂、真我、真淨的真一法界。

白話解

大慧,還可以從另一角度看,知道如來是常。

為什麼呢?因為無間所得智是常,所以說如來是查常。

經文

大慧,若如來出世,若不出世,法畢定住。聲聞緣覺諸佛如來無間住,不住虛空,亦非愚夫之所覺知。

白話解

不論佛出世不出世,真一法界常住。諸佛、菩薩、聲聞、緣覺緣自覺聖智所證的真如境界毫無分別,可以說如來是常。這無間等的真如境界,非空非非空,不是愚痴凡夫所能覺知的境界。

第六節不實妄想生不出如來

經文

大慧,如來所得智,是般若所熏,非心、意、意識彼諸陰界入處所熏。大慧,一切三有,皆是不實妄想所生,如來不從不實虛妄想生。

經文

如來所得智由般若薰習而成,由五陰、十八界、十二入處薰習成的心、意、意識,得不到如來所得智。一切欲、色、無色三界幻有,都是不實妄想所生,不實妄想生不出如來。

經文

大慧,以二法故,有常無常,非不二。不二者寂靜,一切法無二生相故。是故,如來應供等正覺,非常非無常。

白話解

說常或無常,都陷入二邊見,不是不二法門。在寂靜中,見一切法平等,不執著兩邊,才是不二法門。因此,如來應供等正覺,不能說是常,不能說是無常。

經文

大慧,乃至言說分別生,則有常無常過。

白話解

愚夫依於言說,生出種種分別,見有常或無常,不得寂靜,不得如來真實義。

經文

分別覺滅者,則離愚夫常無常見不寂靜。慧者,永離常、無常,非常無常熏。

白話解

滅除分別覺,對一切根識都不作分別,用般若智慧觀照,永離愚夫執著的常無常見,經常以非常非無常的觀點觀照現前的景象,才得寂靜,才得見如來。

經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眾具無義者,生常無常過。

若無分別覺,永離常無常。

從其所立宗,則有眾雜義。

等觀自心量,言說不可得。

白話解

世尊把這意義再宣示一遍,說偈言:

若生有常無常想,眾具方便悉無義,

滅除分別妄覺識,離常無常是正智。

從常無常立邪宗,其宗自壞多雜義,

平等不二觀心量,離言說相得實義。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