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經白話解卷一 一切佛語心品第一 第八章 三種自性二無我  


第八章三種自性二無我

本章有二節一三種自性二人無我法無我

第一節三種自性

經文

複次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三自性。云何三自性?謂妄想自性、緣起自性、成自性。

白話解

佛接著說:修習菩薩行的修行者,要熟識了解三種自性。是什麼三種自性?是妄想自性、緣起自性和成自性。

白雲按:這裡說的三自性,跟唯識說的三自性是一致的。唯識翻譯為妄計執自性,依他起自性,圓成實自性。

經文

大慧,妄想自性從相生。

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妄想自性從相生?

佛告大慧:緣起自性事相相,行顯現事相相,計著有二種妄想自性。

白話解

佛告訴大慧:人們的妄想自性是從相生的。

大慧問佛:為什麼說妄想自性是從相生的?

佛告訴大慧:執著緣起的事相和心中顯現的事相,生起兩種妄想自性。把虛妄不實的名相事相執著為實有其事,就叫妄想自性

經文

如來應供等正覺之所建立,謂名相計著相及事相計著相。

白話解

按如來應供等正覺分析,產生妄想的根本因緣,可分為執著名相和執著事相兩種。

經文

名相計著相者,謂內外法計著。

事相計著相者,謂即彼如是內外自共相計著。

是名二種妄想自性相。

白話解

外境界在心中的法塵形成了固定的名詞概念,執著名相的人,一成不變地死抱著這些名詞概念,跳不出語言文字相的束縛。

外境界在心中形成的法塵,在藏識種子的作用下復現出種種影像,執著事相的人把這些虛妄的影像錯認為是真實的事物。

上面說的是兩種妄想自性相。

經文

若依若緣生,是名緣起。

白話解

一切有為法所生起的如幻境界,都以名相和事相作因緣展轉相生,這便是緣起自性。

經文

云何成自性?謂離名相事相妄想。聖智所得及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來藏心①。

[注]

①成自性如來藏心修習清淨法門薰習而成的所有種子,構成修行人的成自性如來藏心。

白話解

怎樣是成自性?離名相事相,不生妄想,得自覺聖智,以自覺聖智觀察現前境界,入如來地,得如來自在法身,就說是成自性如來藏心。

經文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名相覺想,自性二相。

正智如如,是則成相。

白話解

世尊把三自性的含義再宣示一遍,說偈言:

名相事相作緣起,計著名相生妄想,

正智離相見如如,則是圓成自性相。

經文

大慧,是名觀察五法自性相經,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白話解

這裡說的就是觀察五法自性相經。這是修習自覺聖智出現的境界。你們這些大菩薩還要好好修習。

第二節人無我,法無我

經文

複次,大慧,菩薩摩訶薩善觀二種無我相。云何二種無我相?謂人無我及法無我。

白話解

修習菩薩行要熟識了解二種無我的觀點。是怎樣的二種無我觀點?是人無我觀和法無我觀。

經文

云何人無我?謂離我我所\陰界入聚、無知業愛生、眼色等攝受計著生識。一切諸根,自心現器身藏,自妄想相,施設顯示。

白話解

怎樣是人無我觀?舍離人身能主宰、常不變的「我」見;怎樣舍離「我」見、舍離對「我所」的執著?舍離這些執著,即是舍離五陰、十八界、十二入引起的種種虛妄影像,舍離無知業愛生的識相。對眼識等六種了別識所生的一切見聞覺知,都不染不著。自心顯現的客觀世界(器界)的影像,自己的貪愛心、取著心薰習成的藏識種子,都是造作業障的因緣。因為有這些造業因緣,所以凡夫妄想不斷,如幻的影像相續不已。

經文

如種子、如燈、如風、如雲,剎那展轉壞。

白話解

這些虛妄影像,像奔流的河水,像正在萌發的種芽,像點燃的燈火,像變幻的風雲,展轉相生,剎那生,剎那滅。

經文

躁動如猿猴,樂不淨處如飛蠅,無厭足如風火。

白話解

人們的妄心,像躁動的猿猴,像嗜好臭穢的飛蠅,像夾著風勢肆虐的大火。

經文

無始虛偽習氣因,如汲水輪,生死趣有輪。

白話解

因虛妄不實的妄想習氣長期薰習而生起的虛妄影像,像輪轉不停的水車,從而妄識生滅輪轉不已。

經文

種種身色,如幻術神咒,機發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無我智。

白話解

幻術師口中念念有詞,製造時機,常會瞬間變幻出種種奇妙景物。如幻三昧中所有的色像,跟幻術師變化出來的景物一樣虛妄。如果正確理解這些現象,去除自我偏執,就說是確立了人無我智。

經文

云何法無我智?謂覺陰界入妄想相自性。如陰界入離我我所①。陰界入積聚,因業愛繩縛,展轉相緣生,無動搖。諸法亦爾,離自共相。

[注]

①離我我所佛經說的「我」,是能主宰、常不變的意思,人的色身(軀體)和識身(思想認識)都是常變不住的。現在的身心不同過去的身心,未來的身心也不會與現在的身心相同。可以說,過去的身心已死,未來的身心未生,現在的身心剎那不住,色身無住,識身無住。什麼是我所?我的所知所識,我所覺知的一切法,都是我所。「我」本無常,「我所」更無實,只有舍離「我」見和「我所」,才能實現妄識轉正智,入如來地。

白話解

怎樣是法無我觀?能正確了解五陰十八界十二入的妄想自性,離「我見」,不受「我所知所識」的束縛,不受五陰十八界十二入所生起的虛幻影像和自己的貪愛心、取著心的束縛,面對種種展轉相生的虛妄景象,心不動搖。觀察一切法,都不要執著有什麼自相共相。

經文

不實妄想相,妄想力,是凡夫生,非聖賢也。心意識五法,自性離故。

白話解

凡夫有那麼多妄想相,有那麼多虛妄的想像力。聖賢位的修行人徹底了解心意識五法(名、相、妄想、正智、如如)都離自性,確立了人無我觀,不會再有那些不實的妄想。

經文

大慧,菩薩摩訶薩當善分別一切法無我。善法無我菩薩摩訶薩不久當得初地菩薩,無所有觀地相。觀察開覺歡喜,次第漸進,超九地相,得法雲地②。於彼建立無量寶莊嚴,大寶蓮華王像,大寶宮殿,幻自性境界修習生,於彼而坐,同一像類,諸最勝子眷屬圍繞,從一切佛剎來,佛手灌頂,如轉輪聖王太子灌頂③。

②超九地相,得法雲地修習菩薩行,按照達到的不同境界分為十個階位,稱為菩薩十地。這十個階位是:一、歡喜地,歡喜發大心,立大願修學無上佛道;二、無垢地,持戒清淨,離一切污垢;三、發光地,當兩眼微閉時,或是在黑夜裡,會見到眼前出現光明景象,這是心光顯現;四、焰慧地,心光明亮,智慧增盛;五、難勝地,修習世間法的人難以達到的境界;六、現前地,顯現不思議變的種種奇妙景象,面對如此景象,善觀察而不妄作分別;七、遠行地,遠離一切世間、出世間法的縛纏,離一切相,不住相生心,住於無相行;八、不動地,得無生法忍,即使身處狂風惡浪,也能心不動搖;九、善慧地,說法無礙,得自在力;十、法雲地,入自覺聖智境界,顯現常不思議殊勝景象。

③轉輪聖王太子灌頂古代印度的國王冊立太子時,要舉行一種非常隆重的儀式,用瓶子裝著四大海水向太子灌頂。在經文裡借用來比喻修行進入法雲地境界時的自心感受。

白話解

修習菩薩行的人應當好好弄清楚一切法無我的觀點。能徹底弄清楚法無我觀的菩薩,不要太長時間便能修得菩薩初地的境界。能了解一切法相併非實有,歡喜發心修學無上佛道。一步步開悟,逐步到達超越菩薩九地的境界,最終修得法雲地。在法雲地會顯現無量珠寶裝飾得非常莊嚴華麗的宮殿,有很大的蓮花寶座,蓮花寶座上坐著各方聖王。這些景象,都是修習起幻觀幻法門生起的幻相。還會見到三世十方無量同樣的佛,並且有眾多大菩薩、大比丘、最勝善知識等等,從各各的佛土簇擁而來,像轉輪聖王向太子灌頂那樣,有無數的佛手向修行人灌頂。

經文

超佛子地④到自覺聖智法趣,當得如來自在法身。見法無我故,是名法無我相。汝等諸菩薩摩訶薩應當修學。

[注]

①超佛子地若得自覺聖,諸地皆如來;若不離我執,永難成佛子。佛子地無定相,得自覺聖,入如來自覺地,便是超佛子地。

白話解

到了這個層次,修行人已經超過了佛子的境界,到達自覺聖智的境界。因為確立了法無我的觀點,便會獲得如來自在法身。這裡說的是法無我相,你們這些大菩薩還要好好修學。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