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識」看《楞伽經》的如來藏思想  


廖紅宇

摘要:《楞伽經》是一部融攝唯識阿賴耶識法義,成立真常唯心的如來藏思想,代表印度後期大乘佛教如來藏系的經典。本經的宗旨在於通過辨析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指出一個心物實際的如來藏識,由此來闡釋人生的身心性命和宇宙萬象的根本體性。宣說一切萬有皆由心造,吾人認識作用的對象,不在外界,而在內心,這不僅融合了如來藏思想與阿賴耶識思想,而且肯定了第八阿賴耶識的作用(不淨的方面:生起分別妄幻的現象界;淨的方面:確立了法身、涅槃、真如的平等實體界)。

關鍵字:《楞伽經》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如來藏

作者簡介:廖紅宇,女,漢族,四川成都人,西南民族大學民族研究院2008級宗教學專業碩士,研究方向:漢傳佛教。

《楞伽經》主要透過大慧菩薩一百零八句的問法,佛陀揭示了第一義諦真實之理。所說佛法圍繞「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中心,在佛陀宣說離言自性的法門中,認為一切諸法皆系「自心所見」,「自心所現」,是「三界唯心」的「自內證」。並且闡釋若能參透「同歸一心」的法門,即能達到自證聖智的境界。

《楞伽經》前後有四種漢譯本,現存三種。分別為:(1)《楞伽阿跋多羅寶經》,四卷,劉宋求那跋多羅譯;(2)《入楞伽經》,十卷,北魏菩提流支譯;(3)《大乘入楞伽經》,七卷,唐實叉難陀譯。三種譯本內容有繁簡,但意思大體無別。一般認為,四卷本譯出較早,且文句較少加工潤飾,較可靠些,學界亦多據四卷本說明《楞伽經》內涵。本文亦主要據四卷本,從「八識」的角度來分析如來藏思想(所引《楞伽經》,特指四卷本且只標註卷數)。

一、名相等法的內義——「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的內涵

1、「五法」

五法是指名(事物的名稱);相(由名而浮起的想像);分別(對名與相的判斷);正智(是看破名相為非實的智慧);如如(作為智慧對象的平等真如)。從對名相分析的角度來看,名、相、妄想為世間法、為染,正智、如如為出世間法、為淨。此五法是舉迷界的主觀(分別)客觀(名、相),及悟界的主觀(正智)客觀(如如),來打破迷界以進入悟界的經過,實際上是展現了由現象世界的認識,到主體世界的修證,到究竟自證成佛的境界,即舍染歸淨、舍妄歸真的五個階段。

2、「三自性」、「八識」、「二無我」與「五法」的關係

「三自性」是指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八識」是指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二無我」是指人無我、法無我。那麼它們與「五法」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在《楞伽經》卷四中指出:「三種自性,及八識,二種無我,悉入五法。」;「彼名及相,是妄想自性。」這就是說,三自性、八識和二無我,都歸於五法之中。這是因為妄想自性、緣起自性、成自性「三自性」與「五法」存在著對應關係:「妄想自性從相生。」由相而立名,此均屬妄想自性;而妄想分別乃因緣而起、緣盡而滅,故對應於緣起自性;離名相、事相妄想,聖智所得及自覺聖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來藏心。「八識」中前五識相應於相、名,意識對應於妄想,轉七識末那識為平等性智則為正智,轉第八識阿賴耶識為圓成實智即為如如。「二無我」既體現了對主體世界的否定(人無我);又體現了對客體世界的否定(法無我)。所以所說的名和相,都是妄想的自性。

二、如來藏與「八識」的關係

在傳統佛教理論中,「真如」、「如來藏」、「阿賴耶識」是三個不同的概念,三者沒有直接的關聯,其意義也盡有不同。通常我們理解的「真如」乃指諸法之本體;「如來藏」是標誌眾生本來藏有自性清淨的如來法身;「阿賴耶識」則是唯識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它含藏一切諸法的種子。

但在《楞伽經》裡,不僅常常提到「如來藏名藏識」(「藏識」即「阿賴耶識」),強調「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淨,客塵所染而為不淨」,如來藏「為無始虛偽惡習所熏,名為藏識」,而且還主張八識是阿賴耶識大海生起的波浪,阿賴耶識是「原因」和「根本識」,它是無始以來的本體,即是「如來藏」。此說不僅揉合了「如來藏」與「阿賴耶識」的思想,也明確了「如來藏藏識」具有染淨二重性的特點,這種認識對後來的中國佛教思想影響甚為深遠。

1、「如來藏」的含義

「如來藏」的藏,是胎藏的意思。如來藏,意謂如來在胎藏中。如《楞伽經》卷二中提到:「如來藏自性清淨,轉三十二相,入於一切眾生身中,如大價寶垢衣所纏,如來之藏常住不變。」這一比喻說明如來藏在眾生中的狀態,以大價寶喻如來藏,以垢衣喻陰界入。其中:(1)大價寶在垢衣中,喻如來藏在眾生身(陰界入)中,這表明如來藏是本來具有的。(2)大價寶雖為垢衣所纏而不改變,喻如來藏雖在眾生身中而常住不變,此表明如來藏在眾生身中保持其清淨自性。

另外,《楞伽經》也指出「如來藏」沒有定相與實體:即人我身心的一切現象乃至整個人生、物理世界,都是由五陰等相續流注不斷、因緣和合、互為因果而形成的,宇宙中的一切境相都變動不居。認識「如來藏」要避免「有見」和「無見」兩個誤區,在《楞伽經》卷三中對有邊與無邊亦有所論述,如偈言云:「有無是二邊乃至心境界淨除彼境界平等心寂滅無取境界性滅非無所有有事悉如如如賢聖境界」,其中「無取境界性」,破有見,意為勿執取虛妄之境;「滅非無所有」,破無見,意為寂滅之境非空無;「有事悉如如」,說無執著的本真之境。

2、「八識」之間的關係

《楞伽經》卷二中提到:「意識者,境界分段計著生。習氣長養,藏識意俱。我我所計著,思惟因緣生。不壞身相,藏識因攀緣,自心現境界,計著心聚生。展轉相因。譬如海浪,自心現境界風吹,若生若滅,亦如是。」即「所謂意識是由五識——眼、耳、鼻、舌、身——分別對境,因依他而起遍計所執的關係,才產生意識的作用。意識既已形成了,再受種種境界的薰習,增長如來藏識的種子,便名為第八阿賴耶。藏識又同時受意識的增長薰習,和意識所生我和我所執的思維因緣等等,分別妄想也就同時執著以此身相為我。所謂如來藏阿賴耶識,是因為攀緣自心顯現的各種境界,總匯妄心執著的現狀所生。意識連帶其他七種識,都是互相輾轉,互為因果的。譬如海浪,所有的波是水,所有的水是波。如來藏識和意識妄想等,也是如此。因自心現量領受境界之風的吹盪,心波藏海就迭相生滅,便互為因果。」

3、如來藏與「八識」

《楞伽經》卷四中明確提到:「為無始虛偽惡習所薰,名為識藏。生無明住地,與七識俱。如海浪身,常生不斷。離無常過,離於我論。自性無垢,畢竟清淨。其諸餘識,有生有滅。意意識等,念念有七。因不實妄想,取諸境界,種種形處,計著名相。不覺自心,所現色相。」這說明藏識是如來藏受無明之影響而衍生(「生無明住地」),並執持前七識之種子,所以前七識運作起種種法時,不能離開藏識(「與七識俱」)。其相互之關係以比喻來說明:即藏識如大海,含藏一切法之種子,受種種緣之影響,而與前七識相互作用,生起種種法,如大海起種種波浪,相續不斷(「如海浪身,常生不斷」)。

以上是如來藏表層的含義,具有染的一面:眾生有執著的狀態即如來藏有無明之狀態,亦是眾生八識運作之狀態,對種種名相執著實有,乃是八識運作之結果。於名相不生執著則是如來藏之本然狀態,「不執著」是指覺知諸法之相如幻夢,並非說觀一切相空無。說諸法之相如幻夢,是因世間種種相其實都是心相,由心所現。若有無明,則不明此唯心所現之理,有身心、世界的劃分,並將之執為實有。執著之相是虛妄相,無執之相是真相。

就如來藏深層的含義來說,具有淨的一面:如來藏是真實不變的,是其他識的所依之處。《楞伽經》卷一的偈語也形象地形容了清淨的「如來藏」轉為「藏識」的過程:「譬如巨海浪,斯由猛風起。洪波鼓冥壑,無有斷絕時。藏識海常住,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這就是說「譬如一個大海,風平浪靜,澄然湛寂,忽然吹來陣陣的烈風,使平靜的大海,生起重重無盡的波浪,從此便如萬壑怒號,天地晦冥,再沒有停息澄清的時候了。如來藏正是如此,它本是澄然湛寂,隨緣常住而不變的,因內外境風的吹盪,便使寂然清淨的本體,隨變為浪潮起伏,跟著生起前面七識的種種作用。由此波浪互相撞擊,奔騰澎湃,便轉生一切境界,而無有止境。」正因為「如來藏」受到「無始」以來的「虛偽惡習」薰染,又被「客塵」煩惱所障蔽,從而變成了「識藏」,變成了能夠直接派生出世上一切的總基因阿賴耶識。殊不知一切諸根,和能藏一切種子的阿賴耶識,都是自心所顯的現識,由於妄想執著,便顯示出種種妄相,尋其根本,都是在剎那不停地生滅滅生,輾轉遷變。可見,虛妄之相是如本真之相的影像,依識種子而有,非由本心所生。

如上所述,如來藏是「自性無垢畢竟清淨」之無為法,雖恆常不變,不生不滅,卻因無始無明及由此而起之種種執著的影響轉生藏識,並衍生虛妄之識種子,復因種種因緣而有眾生之虛妄相。即是說如來藏之畢竟清淨是藏識之「體」,言其「體」常住不變,實際是本有之清淨種子遇緣而形成種種相,緣滅則回複本有清淨種子之狀態。但因其而起之八種識是有生滅的(不僅前七識有生滅,而且藏識在有無明之狀態破除時,轉第八識為大圓鏡智時,藏識亦滅。)

結語:

《楞伽經》是結合如來藏思想與阿賴耶識思想的經典。它以離名絕相的第一義心為宗,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囊括一切佛法,通過對「如來藏」與「八識」的關係的闡述,反覆強調無始以來的習氣造成了人們的沉迷,使人們不能了知諸法實際上是自心的顯現。如果能夠徹悟三界唯心,萬法唯識,舍離能取、所取的對立,就可達到無所分別的解脫境界。

參考文獻:

[1]劉宋求那跋多羅譯:《楞伽阿跋多羅寶經》4卷,《大正藏》16冊

[2]南懷瑾:《楞伽大義今釋》,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

[3]呂澂:《中國佛學源流略講》,中華書局,2002年版

[4]釋滿耕:楞伽經要義及其歷史地位,《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2期

[5][明]楊卓編撰:《佛學基礎(佛學次第統編)》,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8年版

出自《青年文學家》2009年19期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