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大德居士

蔡禮旭:文言文,開啟智慧寶藏的鑰匙(第25集)


時間:2016/9/7 作者:果林果梅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學長,大家午安,下午好。這幾次課程我們一起學習《禮記.學記》這一篇教育哲學。談到教育,我們常聽到一句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是大事,而且教育不是容易的事。而我們中華民族有五千年的經驗、智慧,五千年的方法,還有五千年的效果,歷代都有出聖賢人。所以我們應該很珍惜老祖宗的文化智慧,要把它傳下來。上一節課我們談到個人在讀大學的目標,「一年視離經辨志,三年視敬業要群,五年視博習親師,七年視論學取友,九年知類通達,強立而不反」。接著又談到教育的七個大倫,開學這一些儀式,對一個人學習的態度都有深遠的影響。我們以現在的人來看古代這些教育的方法、內容,有時候我們還不能理解他們的深意。所以學習很重要,我們才能體會到老祖宗的智慧、用心。包含下一段提到教學的內容,教學的內容包含音樂的教化,「不學操縵,不能安弦」;《詩經》的教育,詩歌的教育,「不學博依,不能安詩」;還有禮教,「不學禮,無以立」,人學了禮教他才知道如何為人子,如何為人弟,如何為人臣,如何當學生,這些應對進退之禮,他才能明白。我們說現在人都不懂規矩,就是沒有禮的教化了。

好,我們先來看一篇文章,來體會一下這幾個教育的重要。在《德育古鑒》七十三頁,這本書非常好,大家記得每次都要帶來。最後一行提到,現在很多父母、爺爺奶奶不知道怎麼教育小朋友,教育人,我們看這一篇,王陽明先生的「訓蒙大意」。「訓蒙」,蒙就是植物剛發芽,漸漸要茁壯,比較脆弱,怎麼樣呵護它,怎麼樣養育它。講到,「古之教者,教以人倫」,這點出來教育的重要內容,五倫大道。「後世記誦詞章之習起」。這是明朝的文章。所以只要功利了,就會把本忘了,本是做人。結果功利色彩起來了,虛榮心起來了,就只是覺得記誦、很會寫文章就是很厲害,就是成才,不是這樣的。「而先王之教亡」,真正教人成聖成賢的這些方法、教導反而忽略掉了。

「今教童子」,現在教小孩。「惟當以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為專務」,專務就是核心、重點。我們多次提到,所有社會的問題其實都是缺德的問題,這八個字可以解決所有家庭、社會以及世界的問題。從德行上解決問題並不難。「其栽培涵養之方,則宜誘之歌詩」,以詩歌來引發他的這些興趣、情感、志向。「以發其志意」,志氣、意趣,他學得很有方向,很有樂趣。「導之習禮」,又用禮教來教他規矩。「以肅其威儀」,這個人中規中矩,不會輕浮、不會隨便。

大家現在注意,假如到國中、到高中校門口前,你去站十分鐘,看現在這十幾歲的孩子穩不穩重?光是穿衣服就琳琅滿目了,看他們的頭髮,更是鶴立雞群,什麼情況都有,打來打去的,很浮動、輕慢。閩南話講「無才」,就是沒有個人樣子了。這就是沒有教他禮儀,沒有教他威儀。尤其女子,這個女教,女子要端莊。假如女子沒有教她端莊,她很輕浮、隨便,這個世界就亂了。不是說對女子要求多,大家要冷靜想一想,男子比較容易衝動,大家同意吧?沒有反應。所以女子莊重的時候,男子他不敢造次。可是女子一隨便,男子本身就容易衝動,那就兵敗如山倒。現在男女問題,很多家庭都受到很大的困擾,所以女子的教育不可忽略。所以習禮的時候,人就懂得自重,又懂得尊重他人。

「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這個書是指經典,常常讀誦這些經典,不斷的薰習,他就知道是非善惡。而且讀書,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慢慢的那個經義就自己浮現出來了。因為人本來就有智慧,他靜了以後、定了以後就開智慧。心浮氣躁,什麼智慧都起不來。「今人往往以歌詩習禮為不切時務」,他那時候的人覺得學《詩經》、學禮教這是不切實際,學一些技能最好,看得太淺。「烏知古人立教之意哉?」他不明白古人為什麼教這些經典的深意在哪裡。「大抵童子之情」,大家現在看古文有沒有覺得容易多了,有沒有?還是一片茫然?那我要回去面壁思過三天。大抵上,童子,小孩,他的一個狀態,還是比較容易想玩。「樂嬉遊而憚拘檢」,憚就是害怕,小朋友就很害怕你給他管得死死的,拘束,然後很嚴格,那小朋友都憋不過氣來了,所以要順著孩子他的一個性情。所以這裡講,「草木之始萌芽」,比喻草木剛開始發芽的時候。你要「舒暢之」,順勢而為,你不要壓他。順暢之,「則條達」,這個枝條慢慢慢慢長得很好。「摧難之,則衰萎」,不要壓制他。

所以「今教童子」,教這些孩子們學習。「必使其趨向鼓舞」,他是愈學愈歡喜,愈鼓舞,想學。「中心喜悅」,學得很高興。「則其進自不能已矣」,他自己不斷的前進,誰都不能讓他停下來。他是「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這樣才是對的。諸位學長,你們現在學古文有沒有覺得進自不能已矣,欲罷不能,有沒有?又沒反應了,那我要面壁一個禮拜。真的他有所收穫、歡喜的時候,就很主動學習了。「故凡誘之歌詩者」,用詩歌、《詩經》來引導孩子。「非但發其志意而已」,因為《詩經》裡面很多文章都可以唱,然後都可以把一個人的志向、他的情感把他抒發出來。不只達到這個效果,「亦所以泄其跳號呼嘯於詠歌」。因為小朋友他唱個歌,他唱啊唱啊,好動就宣洩掉了。他本來就好動,然後你把他每天都管得像牢犯一樣,最後他就是什麼?媽媽在的時候就好乖,媽媽不在的時候,今天是happyday,快樂的日子,那就會教成陽奉陰違了。所以,「宣其幽抑結滯於音節也」,不要讓他一直憋一直憋,氣血都不通,他有抒發情感,然後把他的好動都把它宣洩掉。所以老祖宗是很懂人性的,絕對不是我們看電影裡面,那個帶著一個眼鏡,拿著一支棍子,就是很古板的,不是這樣的,這個都是誤解了。

「導之習禮者」,這個習禮包含得很廣,包含整個習勞,「黎明即起,灑掃庭除」,這都是他為人子的本分。「非但肅其威儀而已」,不只是讓他行住坐臥有威儀。「亦所以周旋揖讓而動盪其血脈,拜起屈伸而固束其筋骸也」,習禮還可以讓他經脈通暢,然後身體強壯。大家注意,古代的人男子都很強壯,是吧?你看,夫子是很有氣質,可是他拉起弓箭來,可以射穿七重鐵甲,那是文武雙全,在習禮當中練身體。像我們這個時代的,像我這樣的都是弱書生,這個都從小沒有習禮,缺乏這些鍛鍊。你看每天給父母禮拜,給老師禮拜,很多看到父母長輩有什麼需要,趕緊去服務,這都是鍛鍊他的身體,應對進退很敏銳,手腳很敏捷。「諷之讀書者」,他讀誦這些經典。「非但開其知覺而已」,知覺他可以分辨邪正善惡了。不只是這樣而已,「亦所以沈潛反覆而存其心」,他讀的這些經句,慢慢慢慢沉澱,突然有一天就悟到了。「抑揚諷誦」,讀誦的誦,諷誦,「以宣其志也」,透過這些經典的教誨,慢慢的他的志向愈來愈明確,愈來愈遠大。

「凡此皆所以順導其志意,調理其性情」,這一段就告訴我們,都是順著人性循序漸進的來教導他,不是壓抑的,也不是很死板的。「潛消其鄙吝,默化其粗頑」,都是在無形當中,潛移默化當中,把他一些壞的習性把它給化掉,教化了。所以「日使之漸於禮義而不苦其難」,他懂得知禮知義了,他學得很歡喜、很融入,不覺得很困難。「入於中和而不知其故也」,他的性情很適中、很和氣,但他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一個處世態度,潛移默化。

「若近世之訓蒙稚者」,近代這些教小孩的老師們、父母,變成什麼樣?「日惟督以句讀課仿」。這一段就可以跟我們《禮記.學記》上次講的這一段相呼應一下了。「今之教者,呻其佔畢,多其訊言,及於」,你們沒有反應?你們的意思是第一節下課之後再臨時抱佛腳嗎?「及於數進,而不顧其安。使人不由其誠,教人不盡其材」。我們來看一下這一段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都只是督促他記這一些句子,仿,寫書法,就逼他這一些作業。「責其檢束」,拿一些規矩每天就盯著他,像警察一樣要求他。「而不知導之以禮」,把這些禮教融合在每天生活的細節裡面,讓他自自然然的學會。「求其聰明」,都希望把他教得很聰明。「而不知養之以善」,現在孩子頭腦反應很快,但是他不知道什麼是善惡。

而且,他假如做得不好了,提升得太慢,他就「鞭撻繩縛」,打他、綁他,然後推他。「若待拘囚」,就好像對待一個犯人一樣。然後這些孩子,「彼視學舍若牢獄而不肯入」,你這麼逼逼到最後,他覺得教室就像監牢一樣,不敢進去了。「視師長如寇讎而不欲見」,老師變仇人,見都不想見。「窺避」,這是個窺,上面一個「穴」,下面一個規矩的「規」,就偷偷的逃避掩飾,找機會可以玩,「窺避掩覆以遂其嬉遊,設詐飾詭以肆其頑鄙」,這就變成找很多藉口、很多謊言,就為了能夠讓自己不要讀書了,可以出去玩,可以出去放縱。「偷薄庸劣」,這個偷是偷偷的,薄是漸漸,變成庸劣。這個薄為什麼叫漸漸的?我們有一個成語叫「日薄西山」,太陽接近西邊了,這個薄有漸漸的意思,靠近。「日趨下流,是蓋驅之於惡而求其為善也。何可得乎?」這樣的逼迫的方式,是慢慢的讓他趨向於邪惡了,而還想讓他愈學愈善良,怎麼可能做得到?

所以「凡歌詩」,就是教以詩歌的,「須要整容定氣,清明其聲音」,在教他詩歌的時候很講究,這些聲音也要適中,跟人家配合要得當。「均審其節調」,跟人配合,唱的時候要不疾不徐,音要抓得準。「毋躁而急,毋盪而囂,毋餒而懾,久則精神宣暢,心氣和平矣」。每天都唱著這些善歌,陶冶性情,精神也會非常好。這一段裡面,勿躁、勿急,唱歌的時候也是在調伏他的急躁,然後那种放肆、放蕩的性情慢慢把它化掉。這詩歌很能鼓舞人,他就不會那種很萎靡,沒有什麼精神,沒有什麼人生方向的感覺。

「凡習禮」,習禮還有什麼好處?「須要澄心肅慮,審其儀節」,他在習禮的時候心要很定。你比方他在鞠躬、在祭祀,他心都是非常專注的。然後常常觀照自己的一舉一動,審其儀節,「度其容止」,很知道分寸。「毋忽而惰,毋沮而怍,毋徑而野。從容而不失之迂緩,修謹而不失之拘局。久則體貌習熟,德性堅定矣」。有了禮教,他的德行就有根基了。大家可以去感受一下,習禮之人,他精神面貌很好,他不會很隨便、很懶惰,毋忽而惰,不會看起來很沮喪、很沒精神,這些情況就不會有。而且他是很從容,不是拖拖拉拉的;他是很謹慎,而不是讓人家覺得很拘謹,不是這樣的。應對進退都非常得當。

再來講到讀經,「凡授書,不在徒多」,不是要他背得很多很多。「但貴精熟」,他能非常的專精、熟悉這些教誨。「量其資稟」,衡量他的資質狀況。「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他每一天可以背兩百個字的,你就讓他背一百就好了。「使其精神力量有餘」,他覺得學得不難,而且他能力會慢慢提升。「則無厭苦之患」。現在這個時代就是急於求成,揠苗助長,反而他就愈學愈苦。所以他「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他覺得學得有所心得,很從容。「諷誦之際」,在讀誦經典的時候。「務令專心一志」,很專注去讀。「口誦心惟」,讀誦的時候很自然提起一種觀照自己。「字字句句紬繹反覆,抑揚其音節,寬舒其心意」。大家看以前的人在讀經的時候,很自然的就搖頭晃腦,讀得很有味道。讀誦久了,「久則義理浹洽」,這兩個字念「夾俠」,他對這些義理,慢慢的就能融匯、能體悟。這個浹洽就是很周全,了解的更多,而且很適當,悟得很適當。「聰明日開矣!」

這一段也讓我們感覺到,古人他教詩歌、教禮對於孩子的長遠影響,還有順著他的性情來教,都是分析得很細微的。所以事實上,我們要把這五千年的文化教育重新把它恢復得要下很大的功夫。沒關係,我們一起來,順著這些經典好好來試看看,來做。

好,那我們看回來《禮記.學記》。剛剛這一段,尤其提到教學不妥當的方法,跟《禮記.學記》差不多是那個意思,把老師都看作仇人,然後一畢業了什麼都忘了,好像解脫了一樣。其實我們這一代人,四十歲上下的人,基本上都是這麼過來的吧?有沒有人讀書讀得都忘了吃飯的有沒有?我記得我念國中、高中,一天考好幾科,那讀得真的是有時候都想拿頭去撞牆,看能不能解脫一下?所以我那個時候就覺得,怎麼這麼教,怎麼這麼讀書,太苦了。結果我自己當老師的時候,我就提醒自己,不能再這麼教了。但是問題來了,不能這麼教,要怎麼教?

有一個父親,他自己在小時候他爸爸就是太嚴格,讓他很痛苦,然後他就告訴自己,當爸爸不能這麼凶,常常動氣了就打人,也沒把道理講清楚。所以他自己要當爸爸了,就一直提醒自己,我一定不像我爸爸這樣。結果後來他孩子出生了,他當爸爸了,過了幾年以後,他非常痛苦。他說,我教我兒子的狀況跟我爸差不多,我很痛苦,我不想這樣,結果他還這樣。這很有意思,潛移默化。所以有一個父親,他兒子還不大會講話,他就很急,把他兒子抓起來,叫爸爸、叫爸爸。結果過了一段時間他兒子會說話了。有一天走出門,看到他兒子把雞抓起來,叫爸爸、叫爸爸。所以對的也在學,錯的也學。你說我不要脾氣很大,可是父母脾氣大,無形當中就已經傳給孩子了。所以這個惡性循環要從我們這一代不能再下去了。當父母、當老師也好,錯誤的方式不能再傳下去了。這一代人一定要以經典為師,停止這個錯誤繼續下去。

上一次我們談到的就是正確的教育的理論、方法。「大學之法,禁於未發之謂豫」,預防法。「當其可之謂時」,機會教育點要抓好。「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循序漸進。「相觀而善之謂摩」。其實我們看這每一句,每一個人在家庭、在生活、在學校隨時都可以用。我們看相觀而善,哪個同學表現得好,老師馬上抓住這個機會,又是機會點,又是相觀而善。「你看某某同學非常孝順,他做了什麼,某某同學非常熱心幫助同學。」大家一聽,就效法他的善行。我們也提到,其實《弟子規》每一句都跟這些經句是相應的,每一句都是在防止不好的心態。比方,「父母呼,應勿緩」,防止他不恭敬父母,這叫禁於未發。今天他跟媽媽講話的態度不對了,拖拖拉拉了,爸爸看到了,馬上把孩子叫到旁邊去,當其可之謂時,「小朋友,怎麼可以對媽媽這麼無禮?」當其可。不陵節而施,你要用他能理解的言語去教他,幾歲的孩子就用幾歲的話,讓他好明白。所以這一些教學精神,其實我們為人父母、老師隨時都在用的。

上次也跟大家提到了,能禁於未發,他是能看得很遠,要防微杜漸的智慧,他才能教出禁於未發。當其可,也要他對於教育很敏感,知道這個時候不提醒,他就偏頗了,他的態度就不對了。或者是當孩子學生有錯誤發生的時候,我們能不動情緒,才能抓住這個機會點教他。所以又要有智慧判斷,又要有修養。不然那個孩子一犯錯,我們火氣馬上來了,「啪」,一巴掌過去了,不要說教育了,那都是反教育了。真的,我有一次學校運動會,我媽媽剛好在我們學校教書。運動會我剛好在操場裡面,我媽媽就站在操場外面,然後我一看到媽媽就很高興,我就如入無人之境,人家還在比賽,我就衝過去要去找我媽媽。結果衝到一半的時候,突然有一個男老師站在我前面,然後就「啪」一下,就一巴掌就下來了。我那個時候真的東西南北都搞不清楚,一下看到媽媽那個歡喜,就被一巴掌打得暈頭轉向。

當下你可以先問問這個孩子,他或許那個動機是好的。可是從我們現在的角度覺得,他怎麼在這個時候還超越操場,不對。先問一下他,才不容易錯怪他。縱使他真的錯了,他可能是無意的,趕緊提醒他、引導他,讓他記取這一次教訓。我看我那一次這樣下來,什麼也沒記得,只記得暈頭轉向。幸好脾氣不大,不然以後看到這個老師一定是瞪著他看,「你給我記住,等我拳頭比你大」,這個心智就愈來愈不健康了。所以教孩子還是要有耐心引導,不能這樣情緒,或者就這樣處罰一下子就下來了。

相觀而善之謂摩,而時時要引導孩子相觀而善,看別人的優點,首先父母、老師要時時能看到他人的優點,他就很自然的抓住每一個機會讓孩子效法學習。而且假如父母老師常常看歷史,都跟這些五千年的聖賢人學習,那這個學生他的閱歷就豐富了,他可以古今中外一些好的榜樣他都可以學得到。而人一有好的榜樣他就肯努力上進。

之前一直在跟大家強調,教學的內容要以德行為主,尤其是倫理、道德、因果教育。這個因果教育讓人懂得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樣子人他就不敢作惡,這個就是禁於未發很重要的一個教育。現在的人為什麼什麼都敢幹,天不怕,地不怕?他覺得做壞事沒有惡報,死了什麼都沒有了,肆無忌憚的在放縱慾望。古人,五千年來都懂得惡有惡報,他才會有畏懼心,現在人真的是什麼都不怕。所以在五經裡面都有教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現在比較忽略了。比方《詩經》當中有告訴我們,「上帝臨汝,日監在茲」,老天爺時時都看著你,每天都在鑑察我們所作所為,都做記錄的。道家講,「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禍福無門,惟人自召」。這是《詩經》教誨的。《書經》告訴我們,「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其實現在個人的命運,以及整個國家社會的命運,能不能改變都在能不能明善惡果報之理。現在天災人禍很多,根源在心不善,作不善就降之百殃。現在人做的不只殃及自己,還殃及子孫的缺德事都做出來了。大家看,現在人類的不孕症是不是愈來愈厲害了?是不是?不孕症就是絕後。所以人偏離倫理道德,社會當中怪現象就愈來愈多了。

而不只要了解因果報應,還要了解人與天地鬼神的關係。教育重要的教人與人的和諧,倫常,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我們幾千年來敬天敬地,愛護自然,絕不糟蹋自然,而且感恩大自然的養育、照顧,祭天祭地、祭日祭月。現在對大自然都沒有這種恭敬感恩之心了。還有人與天地鬼神,我記得我們小時候都有一句叫「舉頭三尺有神明」,那個心都有心神,我們在那裡用手亂指,阿嬤馬上,「不能亂指」。都懂,都有敬畏之心,這都是經典記的。

所以《禮記》有一篇叫做「祭法」,對整個祭祀的道理闡述得很清楚。天子公布的祭祀,天子為天下人、為群姓「立七祀」,七種重要的祭祀。一、司命之神,二、中溜,三、國門,四、國行,五是泰厲,六是戶神,七是灶神。我們上次去馬六甲看到那個古建築裡面都還有供灶神。灶神爺兩副對聯,「上天奏好事,下地保平安」。你們家小時候沒有供灶神嗎?我念這一句話,你們好像第一次聽。你們是不是很久沒有好好祭祀一下灶王爺了?這個是天子。諸侯,他管一個國家的,他是立五種祭祀,就是前面這四種。這個司命主管人的命運、壽命。中溜是管房舍的,堂宇,房子。國門,管國家的大門。國行,是路神,鬥神、路神。泰厲,是已經去世的天子,沒有後代祭祀他,這很厚道,沒有後代的天子,他雖然死了,還幫他祭祀。六是每一家有戶神,再來是灶神。而諸侯一國的,天子是天下,諸侯國,他前面四種一樣,第五種是諸侯去世了沒有孩子的,叫做公厲,祭祀這五種。而一個國家的重要臣子,大夫,他們祭祀是三種。族厲,就是大夫去世了,沒有後代,還幫忙祭祀他們,因為這個對國家貢獻都很大的人,還有鬥神跟路神,這三種。一般的老百姓,祭祀一種,是戶神或者是灶神,都可以,一般立一祀。大夫三祀,三種重要的祭祀。

我感覺我們這一個時代,因果報應跟敬天地鬼神的教育特別的缺乏,而這個教育是最急迫的,比倫理道德還急迫。為什麼?倫理道德他要長期這樣薰,一、二年,二、三年,慢慢有羞恥心了。可是問題是他懂倫理道德,有時候真正面對誘惑他守不住!你說多少讀書人一失足成千古恨,還是逃不過女色的問題。他讀的書多不多?挺多,這種敬畏心不夠,往往在那些境界還是會做錯,還是會忍不住。比方貪財,一百萬放著,動不動心?不動是吧?一千萬呢?考慮考慮。但是懂得因果的他就絕不貪,絕不做違背良心的事,因為會殃及自己,禍延後代子孫。所以我們教導因果教育其實就是禁於未發,而且要愈早教愈好,孩子從小就有這些觀念。

我們來看一篇文章,這一篇文章很精彩,在《德育古鑒》兩百七十九頁,「俞淨意公遇灶神記」。這個講因果報應,而且是真正得到灶神爺的點化,他才改造他的命運。我們在教學的過程當中,這個因果教育一定要教。至於講到什麼程度,大家看學校的狀況,看著辦。能講都不會有什麼問題,那就多講、多提醒。假如他說宗教不能進學校,那你就要考慮一下,怎麼講他沒意見。這個時代做好事挺辛苦的,但是我們覺得是應該做的就盡力去做。其實這個哪是宗教,這在五千年的教育當中統統都列在經典裡面,現在人搞不清楚了。我們來看一下這篇文章。

「江西俞公,諱都」,因為俞公後來德行非常好,我們非常尊崇他,所以這個諱是很尊敬他,他名「都」。「字良臣,嘉靖時人也」,這個嘉靖是明世宗的年號,世界的世,明世宗。「多才博學」,他從小讀書,多才多藝,又很有學問。「十八歲為諸生」,他十八歲就考上秀才了。「每試必高等」,他考試都名列前茅。「年及壯」,可是他到了壯年,中年,家裡比較貧窮,而且開私塾教學生。「與同庠生十餘人」,這庠生我們就知道了,「家有孰,黨有庠」,這個都是他在他當地的縣辦的學校裡面一起讀書的同學,十餘人,「結文昌社」。其實我們讀這些文章都是要了解歷史,我們中華民族的兒女真的是幾千年來都是受三教的教育。他讀的是儒書,可是他結文昌社,文昌帝君,讀書人都尊崇,都接受他的經教的教誨。而文昌帝君的教誨當中,特別重視愛惜字紙,因為字是記載聖賢的教誨,要尊重。「放生,戒淫、殺、口過」,這些非常容易犯的罪孽,要好好的去禁止。「行之有年」,他做了好多年。可是「前後應鄉試七科」,就是前前後後參加舉人的考試,鄉試是指整個省的考試,都沒有考上。

「生五子」,他有五個兒子。「四子病夭」,生了五個,死了四個。「其第三子甚聰秀」,特別聰明。「左足底有雙痣,夫婦寶愛之」,夫妻很疼愛這個兒子。結果,「六歲戲於里中,失去,不知所之」,就走丟了,不知所之這個之就是不知道往哪裡去了。「生四女,僅存其一」,只剩一個女兒了。「妻以哭兒女故,兩目皆盲」,太太哭到眼睛都瞎了,那這戶人家是很悽慘的。「公潦倒終年,貧窘益甚」,非常窮困潦倒,情況非常的困窘,很可憐。而且益甚是什麼意思?愈來愈差,益就是更加的意思。諸位學長念到這裡,你有比他慘的舉手。都沒有,恭喜大家!他這麼慘最後整個命運都可以改,我們只要懂得立命的道理,那我們自己跟我們的後代都有福氣了。

這個是他的情況,但是他有一個心理反應,下一句是重點。「自反無大過」,他自己想一想,我又沒做錯什麼事情,怎麼老天爺對我這麼不公平,這麼處罰我?「慘膺天罰」,慘就是老天爺處罰他太過了,他很悲慘。其實從這一句裡面看得到,他遇到這樣的命運心裡服不服?他覺得我做那麼多好事,怎麼結果是這樣?好,這一個心,怨天尤人,罪加一等。就好像「倘揜飾,增一辜」,同樣的道理。而且他還要再加兩點,為什麼?他是讀書人,叫做知理還犯錯,知法又犯法。所以告訴大家,我犯錯也要加這兩條,你們也跑不掉。所以讀了聖賢書,告訴大家,沒有後路可以走了,破釜沉舟,成聖成賢。

「年四十外」,外就是四十歲以後。「每歲臘月終」,歲就是每一年,臘月是十二月,終就是十二月最後一天,除夕。「寫疏」,寫疏文,一般用黃色的紙。「禱於灶神」,在灶王爺面前祈禱,把這些要寫給上帝的報告燒了,希望灶王爺去給他稟報這些他做的好事。「求其上達。如是數年」,做了好多年。「亦無報應」,都沒有好報現前。「至四十七歲時,除夕與瞽妻」,瞽是指眼睛瞎了,「一女夜坐」,三個人坐在那裡很可憐,「舉室蕭然,淒涼相吊」。大家可以去想像,那個除夕的時候都沒得吃,然後窗戶又破好幾個洞,風又吹進來,然後互相看,也不知道要講什麼好。實在是苦得連話都講不出來了。

「忽聞叩門聲」,有人敲他們家的門。「公秉燭」,秉就是拿著蠟燭,「視之」,趕緊去開門。「見一角巾皂服之士」,綁著一個角巾,皂服是黑色的衣服。「鬚髮半蒼」,頭髮、鬍鬚黑白相間,也有一點年紀了。「長揖就座」,這一位長者很恭敬跟他行禮,然後互相坐下來,他自我介紹。「自雲姓張,自遠路歸」,我從遠方趕路,剛好經過你們家。「聞君舉家愁嘆」,聽到你們家嘆氣的聲音很大。「特來相慰」,來給你們安慰安慰。「公心異其人」,俞都先生覺得這個人怪怪的,不是一般人。「執禮甚恭」,對他就特別恭敬。說到這裡,應該是對每一個人都要執禮甚恭,不是看他不一般才恭敬他。所以《禮記》開篇就說,「曲禮曰:毋不敬」,這個都是德行的表現。「因言生平讀書積行」,好不容易找個人可以說話了,趕緊把苦水倒一倒,我都做了多少好事了。「至今功名不遂」,這個遂是成的意思,不遂就是統統不成。「妻子不全」,孩子都死光了。「衣食不繼」,有一頓沒一頓的。「且以歷焚灶疏」,每一年都寫疏文召告上天,請灶神幫我傳,而且還把那疏文念給這個張先生聽。

結果念著念著,這個張先生說話了,好了,你別說了,我知道你們的家事很久了,「予知君家事久矣!」結果直接點出來他的問題了。「君意惡太重」,你看起來行為都挺善良的,放生,戒口過,然後惜紙,都把紙撿去燒,看起來很善,但意念邪惡,意惡太重。然後所有做的善事就是為了給人看的,就是為了贏得虛名,叫「專務虛名」。所以行善要從心地上去做,不能做表面。而且「滿紙怨尤」,都是抱怨,寫的疏文看都看不下去了,滿紙怨尤。「瀆陳上帝」,這個瀆是三點水,瀆就是冒犯,不恭敬。「恐受罰不止此也」,你可能要遭的災禍還不只這樣而已。「公大驚」,俞都先生很驚訝,「曰」,我聽說。你看,當下張先生指出他的問題,他有沒有馬上承認?沒有。他說,我聽說「冥冥之中,纖善必錄」,一點點善都能記錄下來。「予與同社諸生」,我跟我這些同學,發誓行善,「誓行善事、恪奉規條久矣」,我遵守文昌帝君的教誨很久了,做好幾年。「豈盡屬虛名乎?」做了那麼多怎麼會都是虛名?當下他還不承認。所以一個人承認錯誤容不容易?不容易。

「張曰」,好,那你既然這麼說了,就從你說的你奉行文昌帝君的這些教誨很久了,那我舉例給你聽。「即如君規條中惜字一款」,這一個項目。「君之生徒」,生徒是指他的學生,「與知交輩」,好朋友。「多用書文舊冊」,一些舊的書你們把它撕掉,就塗在窗戶上。「甚至以之拭桌」,還拿來擦桌子。「且藉口曰勿污,而旋焚之」,其實都擦完了,有人來了就裝著,趕緊拿去燒掉。事實上都是不恭敬了,還裝得好像很珍惜字一樣。而且,「君日日親見」,你每天都看到。「略不戒諭一語」,這個略就是稍加,稍微,略不戒諭就是不略戒諭的意思,就是你沒有稍微的提醒他們、勸解他們。「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那為什麼不勸那些朋友?明明這些朋友就做不對。這個就是沒有正直,不想得罪人,該勸沒有勸,這樣就是姑息身邊的人,那彼此德行都愈來愈墮落。所以學習傳統文化的朋友們彼此要有正氣,互相規勸。「但遇途間一二字紙」,假如走在路上看到地上有紙,趕緊「拾歸付火」,因為路上都有鄰居看到,馬上人家說,俞先生好有德行。就在等那一句話了,假如今天那句話沒人講,就做得心不甘情不願。

「社中每月放生」,剛剛是講你愛惜字紙根本就是陽奉陰違,而文昌社裡面每個月都放生,「君隨班奔逐」。我們看到這個君字,古代人很有修養,他做得再怎麼不好還是很尊重他,還稱他君。所以以後人家稱呼我們都是君,就提醒我們要像個君子。你每個月都放生,你是隨波奔逐,人家有辦了,你就跟著去。「因人成事」,都是別人去促成的,不是你自己主動的。「倘諸人不舉」,假如這一個月沒有人說要放生,「君亦浮沉而已」,你從來沒有一次主動說要放生的。「其實慈悲之念並未動於中也」,這箇中就是心,從來沒真正把慈悲愛心發出來。「且君家」,且你們家,「蝦蟹之類亦登於庖」,這個庖是指廚房。孟子講「君子遠庖廚」,就是「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看它活蹦亂跳的,不忍心看它被殺;聽到它的聲音,不忍心吃它的肉,這是人很自然的慈悲心。我小時候還養鴿子,最後還是被殺掉了,我連看都不忍心看。所以,雖然你說在護生、在放生,可是你們家廚房還常常有這些螃蟹、蝦子在殺。「彼獨非生命耶?」這句話很有味道,這是用問號,讓人反省,難道它們不是生命嗎?跟說「他們也是生命」,一不一樣?不一樣。從這些話當中點到為止,這言語的修養。點得太露骨了,他跟你翻臉。

「若口過一節」,不要造口業這一個部分。「君言語敏妙」,你說話太厲害了,敏捷又很巧妙。「談者」,跟你交談的人聽你講話,「常傾倒於君」,對你崇拜得不得了。上一次我們還談到口才好不好,現在的人都很羨慕那個有口才的人。很多人的福分就是被口才給折掉的。大家注意去看口才特別好的人,很多都長得瘦瘦的。你們笑什麼?因為他刻薄,刻薄他福就慢慢消掉了。你們不要看我,我會慢慢加油的。而說實在的,你說戒殺生,戒淫慾,這個人都敏感,說戒這個口過,不經意就造了,都沒有警覺到。「君彼時出口」,彼就是那個時候,你這些言語出去了。「心亦自知傷厚」,還是傷了自己的厚道,也傷了別人的心。明知道不妥了,「但於朋談圓熟中」,就是跟這些老朋友談的時候,都很熟悉了,講話就比較沒有遮攔,沒有顧及,有時候就很隨便,放肆。「隨風訕笑,不能禁止,舌鋒所及,怒觸鬼神」。所以人往往福報都是從嘴巴漏掉的,所以叫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所以「陰惡之注」,因為造口業所積累下來的,陰惡就是造的罪業,「不知凡幾」,多得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了。「乃猶以簡厚自居」,你還自己以厚道,自己在那裡自我欣賞。「吾誰欺」,你到底要騙誰?「欺天乎?」騙得了上天嗎?

「邪淫雖無實跡」,你雖然沒有犯邪淫的實際的行為。「君見人家美子女」,看到很漂亮的女子,「必熟視之」。大家知不知道什麼叫熟視之?就是看得都目不轉睛了,人家「誒誒誒」,還拉不出來,這叫熟視之。「心即搖搖不能遣」,把持不了自己的心。「但無邪緣相湊耳」,是剛好沒有碰到不好的緣,假如碰上了,鐵定完蛋了。「君自反身當其境,能如魯男子乎?」那你自己想一想,你假如遇到美色當前,你能夠像魯國的柳下惠一樣嗎?

諸位學長,柳下惠的故事有沒有跟大家講過?「坐懷不亂」。因為有一次他要進城門,已經關起來了,但是天氣很冷,後來又來了一個女子,那沒辦法進城了,當天這麼寒冷,可能這女子會凍死,所以柳下惠就抱在懷裡取暖,讓她不要凍死,叫坐懷不亂。這個是功夫。那是春秋時代,結果過了一段時間,因為古代很有意思,好事傳得很快,為什麼?古代人他崇尚道德。現代人是,好事不出門,八卦傳千里,是吧?壞事傳千里。那時候的人都知道,柳下惠很有德行。結果過沒多久,有一天晚上,狂風暴雨,有一個女子獨居,房子給吹壞了,她很害怕,就跑到隔壁,剛好也是一個男子獨居,敲他的門,「雨太大了,你趕緊讓我進去躲。」結果那個讀書人,「不行,我不能開門。」那個女子說,「你們讀書人不就要學習柳下惠嗎?有什麼好緊張的,趕緊幫我開門,讓我進去躲一夜。」然後那個讀書人說,「不行,我知道我受不了。」這個叫自知之明,就把這個女子擋了一夜在外面。

結果這一個事例傳到孔子那裡,孔子說,這一個人是學柳下惠學得最像的!孔子都是抓「當其可之謂時」,給天下的人機會教育。不然,聽了柳下惠的故事,每個人都要學他的樣子。好,坐懷不亂,一失足成千古恨。我們從小長輩都提醒我們,自己有幾兩重要稱一稱,叫量力而為。所以孔子為什麼說他學得最像?他存心學得最像,柳下惠是念念為這個女子著想。這個男子把她關在門外,也是為她著想。不然到時候出狀況了,這個女子的一生就毀了,然後他自己也毀了。

所以就問俞都先生,你能像柳下惠這樣嗎?而且,「遂謂終身無邪色」,你還自己認為對女色都不動心了,沒有任何邪色。「可對天地鬼神」,可能他寫的疏文裡面有寫這一句。然後接著張先生說,「真妄也!」你這一條又造了口業,妄語。「此君之規條誓行者,尚然如此」,剛剛舉的都是文昌社裡面最重要的條規,你都做得亂七八糟了,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何況其餘」。

「君連歲所焚之疏」,你每一年所燒掉的疏文。「悉陳於天」,上天都收到了。「上帝命日游使者察君善惡」,這個也是調兵遣將,派了一大堆天神來考察你了。「數年無一實善」,真實的善,「可記」,就是一條都沒有。可是一條都沒記到善,反而看到了什麼?「但於私居獨處中」,你自己在家裡面獨處的時候,這些鬼神看到的是什麼?「見君之貪念、淫念、嫉妒念、褊急念」,這個字念「扁」,就是心胸狹小,又非常急躁,叫褊急。「高己卑人念」,就是傲慢。「憶往期來念」,就是常常憂慮牽掛未來,我以後能不能好命,這個都是煩惱。人常常想以後能怎樣能怎樣,不實在,要怎麼收穫就怎麼去耕耘就對了。「恩仇報復念」,脾氣特別大,都想著要報一些私仇。「憧憧於胸」,這個憧憧就是心神不定。「不可紀極」,這個紀極就是不可終極,就是那一些不好的念頭停不下來,根本沒有一個結束。

其實這些惡念一直起,每起一個惡念就是造一個業。這個事實在《了凡四訓》當中講得非常清楚。舉到的衛仲達先生,他才四十來歲,結果把他造惡的記錄端出來,幾乎把整個房間都占滿了。他很驚訝,我才四十來歲,哪有造這麼多惡?結果陰間的官員告訴他,一念不正就是造惡了,「不待犯也」,還沒有化成言行就已經是造惡了。假如還變成言行,那這個惡就更大了。所以這個故事提醒我們,修養自己要從根上修,從起心動念純善純淨的方向去努力。所以「此諸種種惡意,固結於中」,你這些意念完全好像凝固在你的胸中,完全把你給控制住了。「神注已多」,神明記下來的太多太多了。「天罰日甚」,上天的懲罰愈來愈重了。「君逃禍不暇」,你去逃命、逃禍都來不及了。「何由祈福哉?」你還敢祈求福報?講到這裡等於是把他所有問題都講得都很透徹了。

「公驚愕惶悚」,非常驚訝、非常害怕。「伏地流涕曰」,跪下來痛哭流涕,請求這一位張先生。「君既通幽事」,這些冥冥當中的事您都這麼清楚,「定系尊神」,您是尊貴的神明,「願垂救度」,希望你能幫助我,救度我。以前讀書人有個好處,畢竟懂道理,一有這個緣出現,他懂得回頭。現在的人懂這些理的少,人家跟他開解這些道理,可能他就回一句話,要你管,死是我的事,我就喜歡死,你管我?那就沒辦法。所以為什麼說「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他不明理,遇到再好的緣對他也沒幫助。有懂得這些道理的基礎,很可能貴人就可以出現。

接著這個張先生跟他講,也是鼓勵他,「君讀書明理,亦知慕善為樂」,你也是懂道理,也是覺得行善是快樂的,也是會仰慕這些善行。「當其聞一善言時」,聽到一個很好的教誨。「不勝激勸」,也很激動,也很想去落實、去效法。「見一善事時,不勝鼓舞」,看到人家做善事的,也非常受到鼓舞,要去實踐。「但旋過旋忘」,這個是把他最嚴重的問題指出來了,雖然你有善心,但是很短暫,就像早晨的露水,一下子就不見了。所以「信根原自不深」,雖有善心,但這個善的根不深、不牢,一下子善就不見了,就隨著這些惡念、惡行。「恆性是以不固」,沒有辦法很長遠的去行善,這個恆心不堅固,五分鐘熱度,做一下又不做了。所謂的「君子立志長,小人常立志」,這個就是恆性是以不固。人常常立志,立到最後連對自己都沒信心。

「故平生善言善行,都是敷衍浮沉」,做表面,沒有辦法堅持。所以堅持,德行、福報才能現前。「何嘗有一事著實?」沒有恆心,做的事都不實在。「且滿腔意惡」,這些不好的念頭,滿腔就整個胸中都是充滿惡念。「起伏纏綿,猶欲責天美報」,你都是變成這個樣子,還想要老天爺給你美報。就好像是什麼?「如種遍地荊棘」,都種荊棘,然後在那裡等,要收什麼?「痴痴然望收嘉禾」,我要收好的米,好的糧食。「豈不謬哉?」那不是根本就是荒謬不可能嗎?

接下來,他給他具體的建議了。我們以後勸朋友的時候,問題要把它指出來,指出來以後要指給他一條明路要怎麼做。你不要罵人罵得很痛快,然後也不給人家一些具體怎麼去改造命運的方法。現在都是批評很厲害,「那我該怎麼做?」「我也不知道,你自己看著辦。」所以人要勸,要提出不同的意見、批評的時候,一定同時要把好的意見準備好。不然批評到人家說「那該怎麼辦?」「我也不知道」。這個都是做事不夠周詳,不夠負責任。可能假如沒有能給予好的意見,那所提供的那些人家不對的地方,往往還發牢騷比較多。你真為他好,會替他想,會給他具體的建議。

好,那怎麼建議,我們下一節課再一起來深入這一部這麼好的文章。好,謝謝大家。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