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知識

佛塔有什麼意義?中國漢地佛塔有什麼特點?


時間:2016/12/9 作者:淨山

佛塔原來是指為了安置佛陀舍利等物,而以磚等構造的建築物,但是到了後代,多於「支提」混同,而泛指於佛陀生處、成道處、轉法輪處、般涅槃處、過去佛陀經行處、有關佛陀本身譚的聖地、辟支佛窟、乃至為了安置諸佛菩薩像、佛陀足跡、祖師高僧遺骨等,而以堆土、石、磚、木等築成,作為供養禮拜的建築物.

根據《摩訶僧祇律》卷三十三,《法華義髓》卷十一等的記載,則應以舍利之有無,來作為「塔」與「支提」的區別.凡有佛陀舍利者,稱為塔,無佛陀舍利者,稱為支提.

佛塔也稱作「浮圖」,又作「佛圖」、「浮屠」,是佛陀的兩一個音譯,另也指佛寺、佛塔.在《佛說十二游經》中說:「為佛作精舍,作十二佛圖寺、七十二講堂、三千六百間屋、五百樓閣.」《大智度論》卷十一也說:「阿瑜伽王一日作八萬佛圖.」卷十六則說:「或焚燒山野及諸聚落佛圖、精舍.」等說即指寺塔.而俗話所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句中的「浮屠」即是指佛塔.

塔也稱為「帕高達」,特指印度及印度文化系統國家的高塔狀建築物,公元十六世紀由葡萄牙人傳入西歐,原語不詳,意指窣堵婆,原意係指佛教特有的半球狀、中間實心的建築物.

此外,堆積成高塔狀的,印度人稱為西卡拉的建築,也稱做帕高達,例如馬曼拉普拉姆的七岩石寺院,就稱為七帕高達,科那拉庫的印度教寺院則稱為黑帕高達.

佛塔的種類極多,如果以樣式來區別,則有覆缽式塔、龕塔、柱塔、雁塔、露塔、屋塔、無壁塔、喇嘛塔等.

如果以塔的層級來分,則有三十七重塔、十七重塔、十五重塔、十三重塔、九重塔、七重塔、五重塔、三重塔.

塔身的層數絕大多數都是陽性數目的一、三、五、七、九、十一、十三等,而以二、四、六、八等陰性數為層數的極其少見。

以塔的形狀來分,則有方塔、圓塔、六角形塔、八角形塔等.

另有大塔、多寶塔、瑜祇塔、寶篋印塔、五輪塔、卵塔、無縫塔、樓閣式塔、密檐塔、金剛寶座塔、墓塔、板塔婆、角塔婆.

如果以所納藏之物來區別,則有舍利塔、發塔、爪塔、牙塔、衣塔、缽塔、真身塔、灰身塔、碎身塔、瓶塔、海會塔、三界萬靈塔、一字一石塔、籾塔.

如果以建築材料而別,則有磚塔、石塔、玉塔、沙塔、泥塔、糞塔、鐵塔、銅塔、金塔、銀塔、水晶塔、玻璃塔、琉璃塔、寶塔、香塔.

如果以性質意義而別,則有祈福塔、報恩塔、法身塔、壽塔;就塔排列位置之樣態而別,有孤立塔、對立式塔、排立式塔、方立式塔、拱立式塔、分立式塔等.

隨著佛教傳入中國,佛寺、佛塔等建築也落地生根,甚至融合了中國緣由的建築藝術,更加發揚光大,除了宗教上的意義之外,也為建築藝術史寫下璀璨的一頁.

中國建塔,始於何時?何人所建?有多種說法.根據《佛祖統紀》卷五十四記載,則以漢明帝建白馬寺塔為信.而時人丁仲祜居士,則依《唐高僧傳》指吳國孫權所建立的建初塔為最古,此建初塔塔基,在今南京報恩寺.可惜此寺經戰亂之後,已形衰落,塔亦無存.

中國的佛塔種類非常多,在材質方面有石塔、木塔、磚塔、琉璃塔等,佛它的高度從數寸之小到數十丈都有,如吳越王所制之寶篋印塔高不過數寸,而魏獻文帝時所造之永寧寺則號稱百丈,為中國第一高之塔.到了元代以後,中國佛塔受到喇嘛教的影響,而有喇嘛塔的形態出現,最著名的為北海的白塔.

佛塔傳入中國以後,結合中國的建築藝術,出現了極具特色的佛塔樣式.最明顯的就是從實心的佛塔,發展出樓閣式,可供攀登,遠眺的佛塔,塔寺林立已成為中國特殊的景觀.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