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萬行大和尚:什麼是真慈悲


時間:2017/8/6 作者:東華禪寺

什麼叫慈悲?佛教對慈悲的定義是怎麼下的?我們只會背一些概念性的東西:「慈」是給予眾生安樂,「悲」是拔除眾生的痛苦。概念上這樣講沒有錯,但是一個真正慈悲,真正做慈善的人,首先是一個大智慧的人。

也就是他能分辨是非,懂得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如果你分不清是非,不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你以為你在做好事、做慈善,實際上很可能在造惡。

判斷一件事、一個人的好壞,首先要有智慧。你沒有智慧,想做一個好人都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有些人乾脆說:「只要別人需要,只要眾生痛苦,我們就去幫助他。」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可是若說需要,在座的恐怕沒幾個人說我不需要。你不需要這個,可能需要那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需要。

所以不是一個人需要,我們就應該去幫助他、滿足他。有時候他需要,我們不滿足他,是對他最大的幫助、最大的慈悲。我經常對弟子說有求必應的明師不是一個好明師,對子女有求必應的父母不是合格的父母。

但是有些信徒認為有求必應的明師就是好明師,有求必應的父母就是好父母,實際上大錯特錯。教育的方法很多,有求必應固然是其中一種,有求不應也是其中一種,甚至有相當一部分人更適合有求不應。在大街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乞丐,有時候我們的悲心生起來,就會投給他們一些錢,投了以後,我們可能會想:這個人是不是一個騙子?

的確,路邊上有些是職業乞丐,他們是有組織、有預謀的。可是,誰不想活得風光體面,誰不想做個人上人,誰願意以這種方式生存呢?如果你真的想做好事、做善事,不帶任何目的,只是單純地想幫助這個人,不管他是真窮真需要,還是不窮不需要,是裝的假的,只要你是帶著一顆清淨心、無所求無所住的心做了這件事,對你來說它就是善事。

至於受者是真需要還是假需要,佛教講因果要辯證地看。相反,如果你帶著一顆有目的、有所圖的心來做善事,雖善不善。為什麼佛教講要無相布施?它指的是,用一顆清淨的心無相布施,才會獲得真正的功德、福報和善緣,否則連善緣都得不到。所以做善事,心態非常重要。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