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淨土聖賢錄新白話版7


時間:2017/9/23 作者:常念彌陀

隋慧成

慧成,姓段,是澧陽人。最初在十住寺學習,後來聽說南嶽思禪師的宏揚教化很興盛,就前往歸依。慧成睜眼坐禪,通宵達旦。南嶽禪師要他修習方等、觀音、法華、般舟等三昧,以此消除過去世的業障。行持三年,證得解眾生語言三昧。後來在荊州枝江,建寺廟居住,誦念《彌陀經》,修西方觀想,三十年常坐不睡。每當入定,常見淨土的蓮台寶樹。有一天,對弟子說:「快修講堂,我要講《涅槃經》。」等到修好開講,這時智者大師從玉泉寺來,共談佛法奧妙,良久慧成就往生了。當晚,有人夢見慧成坐著蓮台,隱隱的向西方去了。(《佛祖統紀》)

隋慧命

慧命,是天台仙城人。參訪南嶽思禪師,聽聞空假中三觀的佛理,深深悟到玄奧的要旨,有無礙辯才,說法如流水。臨終時,勸誡弟子精修淨土法門。眾人忽然見到阿彌陀佛與大士來迎接,慧命隨佛向西而去。(《佛祖統紀》)

隋慧海

慧海,姓張,是清和武城人。少年學佛,拜鄴都廣國寺冏法師為師,聽講《涅槃經》、《楞伽經》,第二遍就能複述,知慧辯才超過常人,同學都敬服。周朝大象二年來到濤浦,修整寺廟,莊嚴佛事。曾經修淨土為期盼,精誠到有感應。忽然有齊州的僧人道詮,帶阿彌陀佛畫像來,微妙工巧,是世間沒有的,說是天竺雞頭摩寺的五通菩薩,從空中飛往安樂世界,照實景畫下來的,暗合慧海一直修淨土的心愿,慧海更加虔誠禮敬。見有神光照爍,於是勤苦的效法,願往生那佛國土,終身都念佛。隋朝大業五年五月早起,慧海有病態,對弟子說:「我要走了。」伸出五指表示臨終日期。到第五天夜裡,忽然起來,面朝西方行禮後,盤坐到天亮就往生了,享年六十九歲。慧海少年時就精苦,老年更誠懇,並且仁慈地對待他人,誘導勸化後來的人。慧海圓寂後,信徒們很悲傷,散香華供養布施金寶的人無數。(《續高僧傳》)

隋智通

智通,姓程,是河東猗氏人。天生好樂佛道,一心求出家,父母奇怪但還是允許。十歲後,剃度,恭敬師長,奉事謙和,嚴持戒行,晝夜背誦經法不斷,誦讀各種經中的贊佛要偈三千多首。然後跟俊律師、延法師學習,建立孤老寺,用平等心賑濟眾生,有時授戒說法,廣修眾善。隋朝大業七年十月,有病態,吩咐侍者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回向願生那佛國。隨後睜眼正視前方,良久不動,好像看見什麼,說:「不可思議啊。」侍奉僧人頂蓋問有什麼緣故,智通說:「看見寶幢華蓋塔廟莊嚴。」初夜又說:「為什麼燈燭大亮?」於是要遮住燈光。須臾間,又說:「光明為什麼越來越亮?」頂蓋說:「是師父的清淨相,不奇怪啊。」智通合掌到天亮,說:「我往生淨土了。」說完就往生了。這時山地動搖,窗戶都震裂了。當時寺里僧人道慧,正在小睡,夢見西嶺上的樓閣殿堂,向空飛去。(《續高僧傳》)

隋真慧

真慧,姓陳,是陝州河北人。早就厭離世間,二十歲時,到大通寺的清禪師那裡,出家受戒,遊學四方,學佛道業天天增進。真慧後來在蒲坂首山的痲谷搭房屋,住了十八年,四邊柱子上掛寶幢,敬奉西方三聖,總是挺直身體保持正念,依憑佛像作觀想。隋朝仁壽四年,真慧被請到棲岩寺住持,為人清儉謙讓,喜歡獨處安靜,坐禪禮懺,晝夜勤苦不止。大業十一年十月,現病態,神色如常,說:「我將往生淨土,見到蓮華相迎候。」又有人聽到異常的鐘聲,聲音幽遠,異香充滿房間,真慧就悄然往生了。(《續高僧傳》,《佛祖統紀》)

隋法智

法智,不清楚他的出身。童年出家,凡是講堂講法,沒有不注意的。晚年,聽說直接方便的法門,沒有比念佛更好,就對別人說:「我聽經上說,犯一罪戒,經歷一中劫的地獄果報,可信。又聽經上說,一稱念阿彌陀佛,滅八十億劫生死重罪,我卻不能信。」有明白的人告訴他說:「你是大邪見,都是佛說的,怎麼能不信?」於是到國清寺的兜率台,晝夜精勤念佛,感應到觀音勢至二菩薩現身。第二天,又感應到天冠寶瓶,光照他的身上。有一天告別大家說:「我往生西方淨土有日期了,怎麼樣餞行送我呢?」於是三天後集體用餐,吃完飯,有人睡在他的房間守候。半夜,法智在繩床上念佛,安坐往生了。當時有金色光芒,從西邊而來,照耀數百里遠。江里船上的人,以為天亮了,很久天亮,才知道是法智往生了。(《宋高僧傳》,《樂邦文類》)

隋法喜

法喜,不清楚他的出身。他到處參訪善知識,努力學習沒有疲倦。六十歲時,才在大蘇山遇到智者大師,一聽法音,頓時獲得很深的證悟,於是專修禪慧。曾經在修行方等三昧時,忽然有一隻雞來討命,有神人呵斥說:「法師要生淨土,哪能償還你的命呢?」後來在病中,發願將一生的修行,都回向淨土,專心念佛,隨即見到佛菩薩眾來迎接,端坐往生了。(《佛祖統紀》)

隋壽洪

壽洪,是汾陽人。常常勤苦持念佛號,求生西方淨土。臨終時,兜率天童子來迎接,壽洪說:「我的心愿是期望往生西方淨土,不要生到天上。」就讓眾人唱佛,忽然說道:「佛從西方來了。」說完就往生了。(《佛祖統紀》)

隋二沙彌

汶州有二沙彌,不知是什麼人,都願意念佛。經過五年,年長的先往生了,到淨土後,見到佛說:「有小沙彌,與我一同修行淨土,能往生嗎?」佛說:「因為他勸你修淨土,你才發心的。你現在可以回去,繼續修淨業,三年後,應當一起來這裡。」於是到期限那天,二人見到佛與聖眾,從西方來,大地震動,天花飄舞,同一時間二人都往生了。(《佛祖統紀》)

唐善胄

善胄,姓淮,是瀛州人。少年出家,敏捷容易領悟,屢次參與講堂,尤其善長運用《涅槃經》,多次折伏座主。隋朝初年,北上依隨遠法師,住在京城淨影寺。遠法師亡故後,被安排在淨影寺作為眾人學習《涅槃經》的導師。唐朝大業年間,朝庭廣泛選取大德高僧,善胄被選中,多次開法席講法,但常常暗自修淨業,沒有人知道。因為中風,嘴巴歪向一邊,後來忽然好了,如平常一樣。善胄說:「我的病好了,壽命必定要終結了。」唐武德三年三月,病重,對弟子說:「我一生正信,心心念念都在佛,不擔心不能生淨土。」於是就吩咐打掃房屋,燒香后庄嚴等待,起坐合掌,對侍者說:「安放高座,世尊來了。我現在懺悔慚愧。」這樣良久,忽然躺下說:「先前阿彌陀佛來,你們見到了嗎?我就走了。」說完就往生了。(《續高僧傳》)

唐道傑(樊綽)

道傑,姓楊,是河東安邑人。少年就有出離世間的志向,隋朝開皇十一年,道傑將要成年,投奔瑩法師剃度受戒,然後到青州何記論師處,聽講《成實論》。記師去世,於是週遊山東一帶,搜求論學,多次開講席講法。時間久了,忽然自己想道:「只是從事言說,心路卻迷茫。至於發起智慧,沒有禪定不行。」遂後停止講法,去痲谷依隨真慧禪師學靜坐,深入緣起的道理,慧禪師感嘆他是利根人。道傑為人簡樸沉默寡言,遠離錢財飲食簡單,苦樂都不在意,晚年成為棲岩寺的僧主。貞觀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痲谷的山上往生,享年五十五歲。起初有桑泉的樊綽,前周朝廢教時的僧人,雖然還俗成為白衣,常常參訪寺院,道傑很看重他。樊綽已先往生,他有兩個女兒同時夢到她們的父親從虛空中飛來,說:「我往生西方極樂淨土了,知道道傑師將要往生,所以來迎接他。」說完向棲岩寺去了。當天,道傑正好患病停講,臨終時,見樊綽站在空中,全寺的人聞到異香,並且聽到天樂聲。(《續高僧傳》)

唐灌頂

灌頂,姓吳,是臨海章安人。出生後三個月,就能稱念三寶名,七歲時,到攝靜寺出家。陳朝至德初年,在修禪寺拜見智者,學習觀法,研修久了,頓時得到印可,因此成為侍者,對於聽到的佛法,都能領悟。隋朝開皇年間,智者圓寂後,灌頂宣揚智者的遺教,勤修定慧,每當靜坐誦經時,常有天花飄落在他身旁。曾經在攝靜寺講《涅槃經》,群盜突然闖來,見寺門旌旗遮蔽了天空,神兵都是一丈多高,盜賊驚散潰逃。貞觀六年,八月七日,在國清寺圓寂。起初示現病態,室內有異香,臨終時,吩咐弟子說:「可多點名香,我要走了。」忽然起身合掌,好像要恭敬什麼人,稱念三聲阿彌陀佛,臉色歡愉,然後躺下往生了。頭頂溫暖一整天,享年七十二歲。(《續高僧傳》,《佛祖統紀》)

唐僧藏

僧藏,是西河人。自幼出家,常常委屈自己事奉別人,一切恭敬,不怕勞苦。見他人的僧衣破舊,就暗暗幫助清洗並縫紉。夏天,脫衣服坐在草叢中,把身上血肉布施給蚊蟲。每天念佛號,不知多少數,志向明確,靜心專一,沒有一點荒廢。直到命終,見到各種天人接連來迎接,都不去。不久對別人說:「剛才去淨土,見到那些上好善人,散華在空中。」說完合掌,念佛往生了。(《宋高僧傳》)

唐道昂

道昂,是魏郡人。風度神采清朗,能慧解是先天成就的,投奔靈裕法師出家,鑽研大教。曾在寒陵山寺講《華嚴地論》,昏黑夜晚沒有燈燭,道昂舉手掌高高示現,就發出異常光芒,照亮堂宇,眾人驚異。道昂說:「這個光,是手中本有的而已,有什麼奇怪呢?」平時志在西方淨土,願生安養國。後來在報應寺,自知時間到了,預先告訴有緣人,八月初要來告別。到期限,沒有什麼病苦,問用齋飯時間到沒有?就上高座,香爐發出異香,帶領四眾受菩薩戒,詞理都是要點,聽的人很受震動。道昂抬眼高看,見天眾繽紛,管弦音樂交相奏響,聲音清徹悠遠。道昂告訴眾人說:「兜率陀天來迎接我。但是天道卻是生死的根本,不是我願去的啊。我常求往生淨土,為什麼這個願不實現呢?」說完,天樂向上騰飛去,須臾間消失了。這時就見到西方香華伎樂,充滿雲端,飛涌而來,盤旋在頭頂上,大眾都看見了。道昂說:「大眾好好安住,現在西方的瑞相來迎接,我去了。」說完,只見香爐從他手中落下,就在高座上往生了,享年六十九歲,當時是貞觀七年。(《續高僧傳》)

唐智琰

智琰,字明燦,姓朱,是吳郡人,梁朝散騎侍郎朱獻的孫子。天生有異常氣質,八歲出家,成為通元寺璩法師的弟子。游遍所有名寺院,宏揚佛法經論。陳朝滅亡,回歸虎丘,面對岩壁三十年,後來逃避戰亂遷到別處。武德七年,蘇州總管李世嘉,迎接他回到山寺,修行淨業三福,修行十六妙觀,會集佛教同修五百多人,到寺里念佛,每月一次集會,這樣過了十年。貞觀八年十月,見到西域僧人手拿寶瓶,來對他說:「我是無邊光啊,未來淨土所說的功德寶王,就是我了。」智琰對寺院眾人說:「無邊光,就是大勢至菩薩,功德寶王,是他成佛的名號啊,我要往生西淨土方了嗎?」當晚就往生了,享年七十一歲。(《佛祖統紀》,《虎丘志》)

唐等觀

等觀,姓孫,是富陽人。跟智者禪師學心觀,住在天台,常誦讀《法華經》。貞觀九年冬天,餘杭法忍寺,請等觀講演,第二年正月初一,有王者打扮的人來,對等觀說:「弟子是皋亭的廟神,昨天師父經過廟庭,正好弟子出外巡遊,沒有來得及奉迎。所以今天遠來,專門求戒法。」等觀就點香,為神授菩薩大戒,神禮謝後離去。第二天夜半,沐浴更衣,面向西方盤坐,稱念西方三聖的尊號,以及智者的法號,各自一百多聲。又為弟子說三觀法門,說完就往生了。(《佛祖統紀》)

唐道綽(道撫)

道綽,姓衛,是并州汶水人。十四歲出家學習經論,又拜瓚禪師學禪。後來住在汶水石壁的谷玄中寺,是曇鸞法師建立的。道綽仰慕鸞法師的淨土修行,於是潛心觀想,坐時常向西方,每天禮敬不斷,念佛一天至少上萬聲。有僧人在定中看見西方淨土的瑞相,見道綽手持念珠,光艷如七寶山,其他種種感應,不可細說。道綽為眾人講解《無量壽經》、《觀經》,將近二百遍。聽講的人,各各數念珠,稱念佛號,就像潮水的聲音。有時散場,念佛聲響徹山谷。道綽平時勸勉修淨土,道理如泉水湧出,勸人收起思慮靜止妄緣,一心念佛。著有《淨土論》二卷,統括了龍樹、天親菩薩、以及慧遠、曇鸞祖師等人的文句,詞義切中要旨,受到當世的敬重。貞觀二年,眾人都見到鸞法師坐在七寶船上,對道綽說:「你的淨土殿堂成就了,只是余報還沒有完而已。」又見化佛住留空中,天花散落下來,眾人都欣喜仰嘆奇異景觀。道綽自此以後體力更強,精神煥發,信徒跟風嚮往的越來越多。享年八十多歲,往生了。當時有個釋道撫,與道綽志向相同,每次二人相見,必定以淨土為約定。道綽亡後三天,道撫聽到後說:「我常常期望先行,如今卻落在後面。我再加一息的功夫,可以追上了。」在佛像前,叩頭祝願,然後回到座位上往生了。(《續高僧傳》,《佛祖統紀》)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