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繼承和發揚觀音菩薩悲天憫人的精神


時間:2018/8/3 作者:定英蔣德英

繼承和發揚觀音菩薩悲天憫人的精神

菩薩,梵語為“bodhi-sattva”,巴利語為“bodhi-satta”,音譯為菩提薩埵,又作菩提索多或扶薩,意譯為:道眾生、覺有情、大覺有情、道心眾生。菩提,即覺、智、道之意;薩埵,即眾生、有情之意。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即求道求大覺之人、求道之大心人。菩薩,也是自利利他二行圓滿、勇猛求菩提道的人。觀音菩薩,即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他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徵,無論在大乘佛教還是在民間信仰,都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佛經上提到,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觀音菩薩悲天憫人、尋聲救苦的大慈悲精神,被視為大乘佛教的重要法門。

一、觀音菩薩慈悲無量的濟世利生精神有利於淨化社會風氣。《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載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即是說,觀音菩薩深明五蘊皆空之理,發願度盡一切苦厄,為眾生解除疾苦。觀音菩薩的形象,在其示現的三十三種相中,往往是手執淨瓶與楊枝,表示菩薩普救世間的廣大悲行。觀音菩薩能體察到眾生的苦痛,常常以瓶中的甘露水遍灑世間,使在熱惱中的一切有情皆能獲得清涼滋潤,心生歡喜。《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載曰:“無盡意,是觀世音菩薩,成就如是功德,以種種形,游諸國土,度脫眾生。是故汝等,應當一心供養觀世音菩薩。”即是說,觀音菩薩功德廣大,常常幻化成各種面目示人,遍及世界各地,度化眾生,使其脫離苦海。

繼承和發揚觀音菩薩悲天憫人的精神

觀音菩薩的慈悲是無量無邊的,“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是他的使命。其實,觀音菩薩的這種慈悲無量的濟世利生精神,就是一種舍小我、為大我,舍小家、為大家的貢獻和付出,值得今世之人效仿。現在的社會風氣日漸低下,很多人已經沒有道德底線,不願意付出,總想著得到與獲取。如果人人都能踐行觀音菩薩的濟世利生精神,願意放下個人利益、榮辱,服務於社會大眾,這個社會風氣就能夠得到淨化,我們生活在其中,就會時時與溫暖、溫馨、幸福和愉悅相伴。

二、觀音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平等理念有利於和諧社會建設。慈悲即拔苦予樂,觀音菩薩常被贊為“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就說明他是慈悲無量、慈悲廣大的。觀音菩薩的慈悲,又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即是對一切眾生都給予平等布施,不分貧富貴賤、高低胖瘦,同時也不求眾生的回報。《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載曰:“於諸病苦,為作良醫。於失道者,示其正路。於暗夜中,為作光明。於貧窮者,令得伏藏。菩薩如是平等饒益一切眾生。”即是說,諸佛菩薩均是平等地對待世間一切眾生。《佛說法集經》中,觀音菩薩曾說:“菩薩若行大悲,一切諸佛法如在掌中。”即是說,悲心人人都有,但是沒有菩薩的廣大,菩薩慈悲行願,平等對待一切眾生,就是在踐行佛法,就是荷擔如來使命。《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載曰:“眾生被困厄,無量苦逼身,觀音妙智力,能救世間苦,具足神通力,廣修智方便,十方諸國土,無剎不現身,種種諸惡趣,地獄鬼畜生,生老病死苦,以漸悉令滅。”這同樣是說觀音菩薩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平等理念,即便是淪入“下三道”——地獄道、餓鬼道、畜生道的眾生,也能得到觀音菩薩的救度。

時下社會,人與人之間往往缺少平等、公正,富人看不起窮人、高官看不起百姓、身強力壯者看不起老弱病殘者等現象時有發生,使得爭執不斷、抱怨叢生。若人人都能以觀音菩薩的平等理念自律,不輕視別人,相互尊重、相互愛護、相互幫助,就會讓這個社會更加美好,更加和諧,更加安樂!

繼承和發揚觀音菩薩悲天憫人的精神

三、觀音菩薩“千處祈求千處應”的行願精神有利於民族復興、社會進步。信、願、行,為佛教淨土宗祖師所總結的淨土法門之宗要。應該說,對於佛教修行而言,信、願、行同樣是根本,從起信到發願,最後落實到行動上來。觀音菩薩特別注重行願,“瓶中甘露常遍灑,手內楊枝不計秋。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就是對他慈悲行願的真實寫照。《普門品》載曰:“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即是說,觀音菩薩因行願深厚、廣大,具有廣泛利益眾生的大威神力,所以眾生要常念觀世音菩薩名號,只要至誠稱念觀音菩薩聖號,菩薩即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令其離苦得樂,稱心如意。

當今社會的人們,多缺少一種行願的精神,很多人都給自己設定有目標,並制定有實施目標的計畫,但常常因為執行力不夠,或中途放棄執行而使得目標難以實現。不管是一個民族,還是一個國家的每位公民,都需要有觀音菩薩的行願精神。只要具備了這種行願精神,心繫同一個目標,思同思、願同願、行同行,就能形成一種巨大的合力,助力於目標和夢想的實現。這種行願精神,對一個民族的復興、對一個社會的進步,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

四、觀音菩薩勇猛精進的進取精神有利於莊嚴國土、圓滿人生。觀世音菩薩救七難、解三毒、應二求、普現三十三種應化身。化身千手千眼,時時刻刻在為救度眾生而捨身忘我地工作著,而且從不求回報,只希望度盡眾生,將眾生從苦難中救助出來。《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載曰:“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若諸眾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為說法,令其成就。”即是說,觀音菩薩無時無刻不在示現,不斷地去度化眾生、成就眾生。觀音菩薩的這種勇猛精進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和效仿。

時下社會,物慾橫流,人心已被甚囂塵上的物慾所蒙蔽,更有甚者不思進取,妄想不勞而獲、“空手套白狼”,最終難逃法律的制裁。如果人人都能像觀音菩薩那樣,尋聲救苦、精進不怠、勇猛無畏,就不會被空虛和妄想所桎梏,定能勇往直前,收穫累累碩果。同時,這種勇猛精進的進取精神本身就是一種正能量,還能形成一種積極向上的牽引力,引導廣大眾生利樂有情、莊嚴國土、圓滿人生,成就別人,成就自己。

慈悲偉大的觀音菩薩,以慈悲心、智慧心、勇猛心廣施善巧,其慈悲無量的濟世利生精神有利於淨化社會風氣,其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平等理念有利於和諧社會建設,其“千處祈求千處應”的行願精神有利於民族復興、社會進步,勇猛精進的進取精神有利於莊嚴國土、圓滿人生。

繼承和發揚觀音菩薩悲天憫人的精神意義殊勝,作用巨大。

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