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佛家這六句話,句句參透人生,值得細細品味


時間:2018/11/22 作者:定英蔣德英

作者:阿雜

佛教作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我國的傳播程度是三大教中最廣泛的面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留下了許多傳世名作和至理名言。分享六句佛教名言,你我共同參悟。

佛家最經典的六句名言,讀後讓你醍醐灌頂,人生豁然開朗。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釋義及解析:語出《華嚴經》,昔時佛祖拈花,從一花感知到世界本質,從一片葉中體會到佛之恩惠,既而步往極樂。這句講究的是大徹大悟的心境,從一朵花中就能感悟整個世界,從花中參悟到了人世之苦,人世之樂;世間之惡,世間真善。

也許我們不會有佛祖這樣厲害的心態,但是只要我們向著大徹大悟的心態靠近,很多事能看開了,也就能從小事上參透不少東西。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釋義及解析:出自《六祖壇經》,是六祖慧能的禪悟之言。惠能大師主要是針對「身是菩提樹,心似明境台。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說的。意思是:菩提是個覺道,又有什麼樹呢?而心如明鏡台其實也只是個比喻,不是真的有個明鏡台。既然本來就什麼都沒有,又哪裡來的塵埃呢?

這又是一種超脫凡世的理解,我們孑然一身來到世上,空無一物。將所經歷的一切看作是浮雲遮眼,明心見性,智慧性空。這樣空明剔透的思想是已經參透了自己內心所想,控制了自己的喜怒哀樂,知曉了內心的潛在意識,是一種很高的境界。

此人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

釋義及解析:出自《金剛經》。這句話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是指對一切境界不思量、不分別和不執著。不執著於自己,不執著於他人,不執著於所有眾生,甚至於不執著於有生死的一切。

我們身處人世,許多罪惡都是因為太過執著,執著於金錢,執著於地位。要做到不執著或者少執著,學著不在乎或者少在乎。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釋義及解析:如果一個人想要真正明白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佛法要義,應該觀察世間諸法的真實本性,一切都是自心造成的。

雖然我們無法參透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佛法要義,但我們能從這句話里知道「心」的重要性。很多時候,心態主導著我們如何看待事物。如果心懷惡念,那麼看誰都是壞人,別人的善良有可能被看做是陰謀。如果心懷善念,那麼看待事物都會朝著積極的方向。很多時候,世界沒有變,是我們的心變了。

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

釋義及解析:就算是經歷了百千劫難,你所做的好事或者壞事也不會消失,到了因果成熟之時,種下的善果或者惡果還是要自己嘗。

佛教講求因果律,而我們也應該相信努力改變命運。不論如何,努力都沒有錯,努力就算是種下了好的因,終會收穫好的果,懶惰就剛好相反。字面上的善惡也是一樣,一直行善事,就算沒有回報,自己的內心也會收穫極大的滿足,而幹壞事也終究逃離不了內心的審判和法律的制裁。

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天

這兩句境界極高的佛家偈語。月與佛性很像,千江如眾生,江只要有水便能倒影月亮;而人只要有心便存在佛性。佛性在人心,無所不在;就如月照江水,無所不映。任何一位眾生,只要他有心學佛,他便會有佛性,任何一條江河,只要有了水,他就會有明月。

後一句,天空有雲,雲上是天。只要萬里天空都無雲,那麼,萬里天上便都是青天。天可看做是佛心,雲則是物慾、是煩惱。煩惱、物慾盡去,則佛心本性自然顯現。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