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界詮法師:佛門眼中的宇宙,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時間:2019/3/22 作者:定英~蔣德英

一、三界六道及九地

對於宇宙天體的構造,佛教認為是有情業力所感。佛陀說教意在轉迷啟悟,所說諸法重在心法上之辨解,對於世界之形成不過於追究,諸般多隨世俗而說,倘若細究則有礙於修道。宇宙者,指空間(宇)和時間(宙)。佛典中稱為法界,法是諸法,界是分界。又曰真如,因同一體性故。宇宙即世界,分有情世間、器世間二種。有情世間,即有情眾生,由前世之業力所招感的身心,即有情自體,五蘊假和合,成人天鬼畜等,別名有情世間。器世間,是有自體可依止之山河大地等。有情世間是正報,器世間是依拫,容受有情故名器。世間,世為遷流義,破壞義;間為中隔義,一切有為事物個個間隔而為界畔謂為世間。

此世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種,又分三界有情為地獄餓鬼畜生人天五道,或加阿修羅為六道。界者,持義,各持自相;又種族義,自類相通;又差別義,彼此差別,不相混濫。道者,道途義,眾生輪迴往來之道途。或有五趣,趣是所義,眾生業因差別所歸趣處。

一、欲界

欲者、貪慾,淫食二欲強盛之有情所居住之世界為欲界。此界有地獄、餓鬼、畜生、人四洲、六欲天之別。

地獄:不可樂,又雲苦具、苦器、受罪處。地獄有根本地獄,近邊地獄,孤獨地獄。根本地獄有八大地獄及八寒地獄。

八大者:

1、等活:死而復活。

2、黑繩:繩縛而鋸之。

3、眾合:眾苦俱逼。

4、號叫:眾苦害故而發起悲號怨叫。

5、大叫:逼於眾苦更發大哭聲。

6、炎熱:火隨身起,炎熾周圍。

7、大熱:熱中之極。

8、無間.?受苦無間,無有休息。

八寒者:

1、頦部陀:極寒逼身起泡。

2、尼刺都陀:寒而泡裂。

3、顔哳托。

4、臛臛婆。

5、虎虎婆:此三寒逼身而口發異聲。

6、膃缽羅:青蓮花,身裂所似。

7、缽特摩:紅蓮花,身裂之形。

8、摩訶缽特摩:大紅蓮花,身裂之形。

近邊地獄:十六游增地獄。即八大地獄中,每一地獄又有十六小地獄增其苦處,則為一百二十八,加八大為一百三十六地獄。

孤獨地獄:由各人別業所感,獨在虛空或山野等。

鬼:鬼類中餓鬼最多,五趣中鬼就餓鬼說。常受饑渴名餓,恐怯多畏名鬼。

畜生:又雲傍生,傍行之生類,背負天,披毛戴角,多足無足等。

人四洲:多思慮故名之人。人處有四洲之別。中須彌山為一小世界之中心,由有情業力,從空界中,十方風起,互相衝激堅密不動為妙風輪。次起金藏雲遍而虛空,大洪雨降注風輪上,結為水輪。次起風,擊此水,令上結成金,為金地輪,於金輪上有九山,須彌山(譯雲妙高)處中而住,出水八萬由旬,入水亦然。此高山外有持雙、持軸、擔木、善見、馬耳、象鼻、持邊,七重金山圍繞之,是為一小世界。須彌山與七山間,各有大海,名為內海。七山外有鹹海以鐵圍山為限,此為外海。外海即鹹海,四方有四大洲,亦云四天下。

(一)南瞻部洲,此洲有瞻部林,樹形高大,其果甘美。

(二)東勝身洲,身形勝故。

(三)西牛貨洲,以牛為貨。

(四)北俱盧洲,於四洲中國土最勝。日月升起,北洲夜半,東洲日沒,南洲曰中,西洲曰出。

六欲天天是指住上界之生類,樂勝身勝,清淨光明,世間無比名為天。六天有欲名六欲天。

(一)四天王天,在須彌山腰,有東持國天、西廣目天、南增長天、北多聞天。

(二)忉利天,又雲三十三天,在須彌山頂,四面各有八天,中央是帝釋天。

(三)夜摩天,譯雲時分,彼天處吋時多分快樂。

(四)睹史多天,譯雲兜率即喜足,於自所受五欲樂生喜足心。

(五)化樂天:自化諸妙欲境,於中受樂。

(六)他化自在天於他化諸妙欲境中,自在受樂。此天能奪他所化而自娛樂。亦是四魔中之天魔。魔者,奪命、障礙、擾亂破壞。

四魔是:

(一)煩惱魔:貪等煩惱能惱害身心。

(二)陰魔色等五蘊能生種種苦惱。

(三)死魔:死能斷人命根。

(四)他化自在天魔:能害人善事。或言第六天上,別有魔宮,魔王波旬(惡者)居之,非他化天王。

六天中,四王、忉利、依須彌山而住,名地居天。餘四依空而居,名空居天、帝釋是四王,忉利二處天主,他化自在天王為欲界主。

二、色界

色,質礙為義。此界有情不但無男女欲,復離段食,寂靜清淨,唯有勝妙之形色,正報的色身,依報之宮殿國土殊妙精好名為色界。欲界雖亦有色,然彼欲勝但言欲。有色諸天修四種禪定所生之處,因禪定有四種淺深,生處亦有四處之高下。

初禪有三天

(一)梵眾天:大梵所領所化。

(二)梵輔天:大梵之輔相。

《三)大梵天?.廣善所生。此三天離欲界欲,寂靜清淨故稱梵天。

二禪三天:

(一)少光天:謂此天內光明最少。

(二)無量光天:光明轉增其量難限。

(三)極光淨天:光明勝前。又稱光音天,以光為語,口出淨光。

三禪三天:

(一)少淨天:意有樂受,離喜受樂為淨,淨不及上位名少淨天。

(二)無量淨天:此淨轉勝其量難限。

(三)遍淨天:此淨周遍。

四禪八天:

(一)無雲天:前諸天依雲而居,此天依空而住。

(二)福生天有勝福力。

(三)廣果天:果報最勝。又有於此立無想天,一期果報心想不行故名無想。為廣果天攝,無別處所。

(四)無煩天:無煩雜。

(五)無熱天:意樂調柔,離諸熱惱。

(六)善見天:見極清徹。

(七)善現天:果德易彰。

(八)色究竟天:有色天中更無有處能過於此。後之五天為五淨居天,是三果聖者所生之天處。或於色究竟天上立大自在天居色界頂,主大千界有大勢力。

三、無色界

此界無形體之相,欲色並離。正報唯受想行識四蘊之假和合,無有色身。又無依報之國土,唯有以識心住深妙之禪定。無色故不能定其方處,因果拫勝前,在色界上。此界修四空處定所得之正報,禪定壽命勝劣有殊差別有四:

(―)空無邊處天:厭色而作空無邊際之觀解。

(二)識無邊處天:厭外空而思內識無邊際之觀解。

(三)無所有處天:厭識而思無所有之觀解。

(四)非想非非想處天:定心勝妙,非下定粗想故名非想,有細想故不同無心

名非非想。

阿修羅?.譯雲非天,果報最勝,而無天德,故名非天。有大神力,或居海底海岸,或居半須彌山岩窟,好鬥戰。三界又稱三有,生死境界有因有果故名為有。三界中的地獄、餓鬼、畜生為三途,或三惡道,以殺盜淫為因,招感此三惡道之果報。人、天、阿修羅為三善道、合上三途為六道,聲聞、緣覺、菩薩、佛為四聖,六道四聖稱為十法界。三界又分定散二地,地依處也。欲界名散地,因心散亂粗動,不能注一境。色無色界能住深妙之撣定,定心微細寂靜,能專注一境故名定地。

四、九地

依三界施設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禪分為四地,無色界四空分為四地,共為九地。

(一)五趣雜居地:同為散地故合而為

(二)離生喜樂地:色界初禪,離欲界之欲及惡不善法,生喜樂之受。

(三)定生喜樂地:即二禪天,離初禪尋伺,禪定轉勝,由定所生之喜樂。

(四)離喜妙樂地:即三禪天。離二禪欲,又離二禪粗動有分別之喜,住靜妙無分別之樂受,離喜之樂。

(五)舍念清淨地:即四禪天,離三禪之欲,有樂故有動轉,離樂及尋伺心平等正直,心無動轉而能安住名舍念清淨,雖離喜樂尋伺而心不忘失,了了分明念清淨。因離喜樂受住清淨之舍受名舍念清淨。

(六)空無邊處地厭患身體質礙,盡滅一切色想,一心緣空,與空相應。

(七)識無邊處地:厭患虛空,泯除空相,轉心緣內識。

(八)無所有處地:覺住識仍有所依,厭患心識,依無所有寂然而住。

(九)非想非非想處地:定心勝妙,無粗想非無細想。

無想定與滅盡定的區別。無想定是外道為了獲得無想天的果報而修泯一切心想的禪定,能於定中心想不起,尚未斷惑證真,此定是屬色界攝;滅想受定是滅受想之心,斷見思煩惱而證聖果。入滅盡定者,則息諸想念斷除貪愛之心,求出世功德;入無想定,則妄計伏心想以為解脫,求世間樂果。滅盡定是無漏業,不感三界生死果報;無想定是有漏業,感界內無想天果拫。滅盡定,既滅第六識兼滅第七識染分,無想定但滅第六識分別之見,不能滅第七識執我染分,並未斷諸邪見。故有此世間與出世間、感果不感果等勝劣不同。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