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居士文章: 轉載

淨土聖賢法要新白話版7


時間:2019/5/9 作者:常念彌陀

元明本

持一禪心,觀照萬法。所謂的禪心,圓融明淨虛空靜寂,出入沒有妨礙。不可以求取形相,不可以言說。舒展開來那萬法就是它的彰顯,收捲起來那萬法隨它而泯滅。凡夫迷惑愚昧,引起生死輪迴,有苦有樂上升下沉,沒有辦法解脫。所以不是禪法不能契合佛心,不是智慧的妙觀察不能破除眾生的迷惑。《圓覺經》把三觀互相推演為二十五輪,《無量壽佛經》把一佛分為十六觀。開始端坐靜室,專注觀想一方,保持觀注不休止,與妄想一起泯滅。所以一輪見到真諦,妙觀澄澈清明,一處觀想功成,諸佛圓滿具足。如面對台上的鏡子,如帝釋寶網的明珠,萬象顯現而沒有映照的功果,千光聚集而絕無能收的痕跡。這樣觀想,就是見到清淨願王阿彌陀佛,白毫光芒漫天,紺目如清澄大海,巍巍的光明,殊特的相好。遍法界的光明,化為香台寶樹,樓閣殿堂蓮池水沼,莊嚴具足。這時的三昧修行人,聽到就是見到,感覺就是知覺,言語或沉默,行動或靜止,都與沒有作為的清淨妙觀,吻合混同了。然後這個妙觀,在任何的時候,散作無邊的莊嚴佛事。如果用來報國恩,那麼國家就永保長久;如果用來報親恩,那麼父母就超脫一切的煩惱。甚至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的怨親,同時解脫。那麼作為報答,哪裡有限量呢?(《報恩院記》)

元優曇

一、凡是修淨土的人,根本是要解脫他的生死,不是說說就算了。應當想到無常迅速,時間不等人,必須是把事做到底才可以。如果半進半退,又信又疑,到臨終能管什麼用?如何出離輪迴?如果是信得到位,就從今日起,發大勇猛心,發大精進心。別問會不會,見性不見性,只要執持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如靠著一座須彌山一樣,搖晃不動。專注心,一個意,或者參念、觀念、憶念、十念,或者默念、專念、繫念、禮念,念佛就想佛,常憶常念。早也念,晚也念,行也念,坐也念,心念不空過,念佛不離心,時時刻刻,不要放下。綿綿密密,如母雞抱窩孵蛋,常有暖氣不斷一樣,就是淨念相繼。再加上智慧觀照,那麼知道淨土就是自心,這是上智人的修行工夫。如此把得定,做得主,靠得穩,縱遇苦樂逆順境界現前,只是念阿彌陀佛。沒有一念變異心,沒有一念退惰心,沒有一念雜想心,直到命盡,永遠沒有別的念,決定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如果真能這樣用功,那麼歷劫的無明生死業障,自然消滅,塵勞的煩惱習氣,自然清淨無餘了。親眼見到彌陀,不離本心一念,功行圓滿,願力相助,臨命終時,一定往生上品。二、若是念佛的人,塵世污染不淨,起惡念時,須要檢點自己。或者有慳貪心、瞋恨心、痴愛心、嫉妒心、欺誑心、自我心、傲慢心、諂曲心、邪見心、輕慢心、能所心,以及各種逆順的境界,隨著染污所生的一切不善的心,如果剛發起時,急須要高聲念佛,收斂念頭歸正,不要使噁心繼續下去,當下消滅乾淨,永遠不再生起。所有深信心、至誠心、發願回向心、慈悲心、謙卑心、平等心、方便心、忍辱心、持戒心、喜舍心、禪定心、精進心、菩提心,以及一切善心,應當常有守護。更要遠離不清淨的行為,斷絕邪惡的律儀,雞狗豬羊,千萬不要畜養,打獵捕漁,都不應當做。應當知道極樂國內,所有上等善人,都是由於捨棄惡緣,修行善業,獲得往生淨土,不退菩提的。念佛的人,應當隨佛學,應當是把去惡取善作為要務。三、凡是修念佛的人,想要往生淨土,總是想到世間,一切無常,成必有壞,生必有死。如果不親聞佛法,就是舍一身體得一身體,輪迴三界四生六道,沒有解脫的期限。我今天有緣,能聽到正法,能修淨土法門,只是念佛,捨棄這個業報身,就往生淨土,進入那蓮胎,受到種種快樂,永遠脫離生死輪迴,獲得不退菩提,這是大丈夫平生能幹的事啊。有了疾病,正應該向前,坦蕩身心,莫生疑慮。只要向西方端正坐好,專想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菩薩,以及無數的化佛,出現在面前,一心稱念南無阿彌陀佛,聲聲不絕。對於世間一切事務,不再思念,不再貪戀。如果心念起來,就要趕緊稱念佛號,在每一念中,除滅罪障,只這一念,決定往生淨土。壽命如果還沒有盡,自然有安寧,千萬不要妄起留戀世間的心。該存留自然存留,該死必須死,只是辦往生的事,何必疑慮?如果明白這個道理,就如脫掉破衣服,換上等新衣,一旦舍掉凡身,就登上佛地,難道不是很偉大嗎?四、真信修行的事,就真的是要往生極樂世界,專心一念,持一句阿彌陀佛。只這一念,就是我的本師;只這一念,就是化佛;只這一念,是破地獄的猛將;只這一念,是斬群邪的寶劍;只這一念,是打開黑暗的明燈;只這一念,是渡苦海的大船;只這一念,是醫治生死的良方;只這一念,是出三界的捷徑;只這一念,是本性彌陀;只這一念,就達到唯心淨土。但只要記得這一句阿彌陀佛總在念,不要失落,念念常現前,念念不離心。沒事也這樣念,有事也這樣念,安樂也這樣念,病苦也這樣念,生也這樣念,死也這樣念。這樣一念清楚分明不糊塗,又何必問他人找歸途呢?(《蓮宗寶鑑》)

元維則

有人問:一生造惡,臨終念佛,帶業能往生,又沒有退轉。那麼我就先做世間的事,等到臨終再念佛,可以嗎?

回答:苦啦,苦啦!耽誤了自己,又耽誤了天下僧俗男女,都是這話啊。五逆罪惡凡夫,臨終念佛,是過去世有善根,所以遇到善知識,而能念佛。這樣的僥倖,一萬個裡面也沒有一個。《釋淨土群疑論》說,有十種人,臨終不能念佛。一、善友未必能相遇,沒有勸念佛的人。二、業障痛苦纏身,顧不上念佛。三、中風說不出話。四、狂亂瘋癲痴呆。五、遭遇水火災難。六、遇到豺狼。七、惡友破壞他的信心。八、昏迷致死。九、打仗死亡。十、墜落懸崖。這都是尋常能見聞到的,不論在家出家,人們都會有的。過去的業力感招,現在的業力感應,忽然現前,不容迴避。忽然遭遇一種,就是什麼辦法也沒用了啊。善知識或活佛,也救不了了啊。然後隨著業力去三途八難中受苦,到那時,要聽到佛名,也不可能了啊。就算是沒有這些惡緣,正常善終而死,未免有風刀霜劍一樣切割分解身體,因為地水火風四大分離,就如生龜脫殼,痛苦逼迫,恐怖驚惶,念佛不能夠了啊。更好一點的沒病而死,世間俗緣未了,世間貪念未休,貪生怕死,擾亂胸懷,又有家事不明確,後事沒有辦,妻啼子哭,百種的憂慮,念佛不能夠了啊。更好一點的沒死以前,只有些小病痛在身,未免忍疼忍苦,叫喚呻吟,問藥求醫,祈禱懺悔,雜念紛飛,念佛不能夠了啊。更好一點的沒病以前,只是年紀老大,衰弱的樣子現前,老態龍鍾,憂愁煩惱,落在衰老的身上,左邊安一個右邊排一個,念佛不能夠了啊。更好一點的沒老以前,正是年少力壯,或者狂心未歇,俗事纏身,東奔西忙,胡思亂想,業識迷亂,念佛不能夠了啊。更好一點的清閒自在,有志修行,有點對世相看不破、放不下、拿不定、斬不斷,有些境界現前,一個主人翁就隨他顛倒,念佛不能夠了啊。你看老病的時候,少壯清閒的日子,稍有一事掛在心上,早就不能念佛了,何況臨終的時候呢?還要忙著做世間的事,你真是痴人,說痴話,肯定你把心用錯了地方啊。而且世事如夢,那一件事能代替生死?縱然是修造寺院、增添廟宇、攀緣名位、交結官豪,以為是多做好事,卻不知犯了不關心自己的修道,廣造伽藍等戒。難道沒聽說過嗎?有為法的功德,多有過錯,天堂還沒修好,地獄先造成了,生死大事不清楚,所做的善事都成了苦的根本。眼光落地(淪為動物),受苦的時候,才知道平日所做所為,都是枷上添枷,鎖上添鎖,地獄的湯鍋下增加木炭,地獄的劍樹上助長刀槍。袈裟下失去人身,萬劫難恢復,鐵漢聽了,也要落淚。祖師如此苦口婆心,哪裡許可你臨終念佛呢?死心禪師說:「世間人的財寶堆積如山,妻妾成群在面前,日夜歡樂。可是無奈未來的日子有限,時光暗中逼迫。催命符到了就要上路,不容許停留,閻羅老子,不講人情,無常鬼王,有什麼情面?況且根據人們的耳聞目睹,前街後巷,親人眷屬,朋友兄弟,強壯青年,死了多少?世間人多愛說老來念佛,豈不知黃泉路上不分老少?」古人說:「莫待老來方念佛,孤墳多是少年人。」死心禪師如此苦口婆心的勸人,哪裡許可你等到臨終念佛呢?人生在世,能有多少時間,石頭撞擊的火星打雷閃電的光,眨眼就過去了。趁著還沒有老還沒有病,抖擻精神,拋開世間的事。能有一天的光景,就念一天佛號;能有一時的工夫,就修一時的淨土法門。不管他什麼時候命終,我的路費預先備好,前程就穩當了啊。如果不是這樣,後悔難追。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