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法師開示


時間:2020/10/27

不讀《華嚴》.不知佛富貴(三) ──西方寺華嚴吉祥法會寬運法師過堂開示

今天我們繼續誦《華嚴經》。我們都知道,在八十卷的《華嚴經》中,世尊說法的內容,可分為「七處九會」,這個「七處」,是那七個地方?我們第一天已經說了。第一處就是在菩提樹下佛陀成道的地方,也就是菩提場;這一次的說法,以普賢菩薩做為會主;所謂「會主」就是召集人,以他為應機眾。而第二會是在普光明殿,以文殊菩薩做為會主。那到第三會的時候,又是在什麼地方?是在忉利天宮,這個時候,以法慧菩薩為會主。而到了第四會的時候,就是在夜摩天宮,以功德林菩薩為會主,這個時候講「十行」,而以前講的是「十住」。由此可見,佛陀說法是相對於不同的菩薩階位來講的。第五會,則上升到了兜率天宮,在那裡講什麼呢?就是講「十回向」,這個時候,以金剛幢菩薩做為會主。至於第六會的時候,是誰做會主呀?是以金剛藏菩薩做為會主,是在那裡頭呢?在他化自在天宮。可見是一天比一天高;我們都知道,所謂「三界」,是指欲界、色界、無色界,佛陀這一次說法的地方,是在他化自在天宮,講的是「十地」。

菩薩修行要經歷「十地」(注1)──從初地到十地,初地就是歡喜地,而第八地就是不動地;而在第七會的時候,佛陀又回來了,在普光明殿裡面講,這個時候,講什麼呢?講「因圓果滿」,也就是因果圓滿,這次是以如來為會主。那到了第八會,再次由普賢菩薩來做會主,也是在普光明殿。這個時候,講的就是普賢菩薩的大行。最後,當然還有第九會,也就是經中的〈入法界品〉,說法的地方,在逝多園林。以上所說的就是「七地九會」,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誦的《八十華嚴》的內容。

而貫穿整部經的中心思想,就是要如何發菩提心;同時經中亦告訴我們世界是大小互攝、一多相即,重重無盡的;就好像我們今天上午誦這個佛號,佛也是重重無盡的;雖然許多的佛,我們沒辦法看見,事實上,十方三世有無量的諸佛,在三劫之中的賢劫(注2),是千佛賢聖出世之時分;而佛教有所謂「三千大千世界」,所以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的佛,實在是非常之多,無窮無盡。因此,在佛教儀式中,我們經常會做「普佛」法會,就像今天上午,我們做了延生普佛;透過普佛,我們跟諸佛菩薩結緣,而且在華藏世界裡頭,所展現的是一個重重無盡的世界,其中又可分為二十重,不過,這只是一個表法。所以我們說,小到一微塵,大到一個大千,都是重重無盡的,整個的華嚴世界就這樣。

但是,經中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教我們如何發起大悲心,正如在〈光明覺品〉第九裡頭所說的,我們要發起大悲心,我們要救護、救度眾生;讓他們永遠出離人天:「發起大悲心,救護諸眾生;永出人天眾,如是業應作;意常信樂佛,其心不退轉;親近諸如來,如是業應作;志樂佛功德,其心永不退;住於清涼慧,如是業應作;一切威儀中,常念佛功德;晝夜無暫斷,如是業應作;觀無邊三世,學彼佛功德;常無厭倦心,如是業應作;觀身如實相,一切皆寂滅;離我無我著,如是業應作;等觀眾生心,不起諸分別。」

因為我們以前說過,這部《華嚴經》原本是為法身大士所說的,我們一般凡夫俗子是難以體會、明白的,但是身為佛弟子,受持五戒,將來就可保人身;奉行十善,將來就可以生天;不過仍然是在六道之中,都不徹底。所以,我們如果想獲得真的解脫的話,就要發起真正大悲心,即是經中所說的「永出人天眾」;所以我們不要停留在做人或者到生天的福報享受上,因為這些都是不究竟的、都是不徹底的。

同時,經中也說到「意常信樂佛」,意思是指,意念上時常常信樂無量諸佛,我們除了要發起大悲心外,而且在意念上,也要時常的信樂佛,正如《阿彌陀經》所說的「至心信樂」一樣,我們首先要對諸佛菩薩有一個歡喜心,有了歡喜心後,才能真心誠意,才能真正做到至心、做到信樂。而且我們這個凡夫心很容易退轉,唯有有了真信、實信以後才不會退轉;《華嚴經》教我們用不退轉的心,來親近諸如來,而且呢,我們還要學習諸佛菩薩的功德,這樣的話,我們的才會永不退轉。如是,我們住在這種清涼的智慧當中,才能脫離世界的種種痛苦與煩惱。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要知道苦與及苦生起的原因,從而找出滅苦的方法,也就是「慕滅修道」,所謂「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因此我們要有出離心。如果沒有出離心的話,就像在牢獄、火宅裡頭不想出去,結果就會被大火所傷,甚至是喪失生命。所以,經中教我們「親近諸如來,如是業應作」這樣的話,才能「其心永不退;住於清涼慧」,就是說,內心永遠,處於一個清涼智慧的地方。所謂「惱熱」,就是我們的身心都不愉快,而且充滿了各種的煩惱。

所以,我們還要在威儀之中,在行、住、坐、臥間有所檢點。而且我們還要「常念佛功德,晝夜不間斷」。以上這些話,是說給誰聽的呢?都是說給菩薩們聽的。接著還要「觀無邊三世,學彼佛功德」;觀無邊的三世,其實三世之前有三世,再三世之前還有三世,這個三世是無窮無盡的。唯有到我們最後成佛,才能超出三世。我們常常說到「三世諸佛」:過去的佛、現在的佛、未來的佛,因諸佛的功德是無量無邊的,所以,我們要觀三世,要學彼佛的功德。

在《華嚴經》中,釋迦佛教我們去學誰呀?就是學毘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學彼佛的功德;把彼佛介紹給我們,讓我們學他那種「常無厭倦」的心。我們普通人多做一點事情,就會產生厭倦,而且沒有真正的出離心;所以佛教說「虛空有盡,我願無窮」,這種願是不會退縮的、不會疲厭的;我們要學習這種恆無疲厭的心;我們今天誦經,明天還要誦經;今天念佛,明天還要念佛;所以說,永不疲厭,直到最後成佛。為什麼要直到最後成佛呢?因為「觀身如實相,一切皆寂滅;離我無我著,如是業應作」,我們觀身猶如實相,一切都是寂滅的,所以,我們要「離我無我著」,唯有離我,不執著於我,才能轉識成智,化煩惱為菩提;所謂「轉八識成四智」(注3),我們如何才能轉八識、如何才能成就圓滿的智慧?我們首先要知道一切都是無我、無相的,這樣才能「等觀眾生心,不起諸分別」;我們眾生就是有我,就是著相,所以無法解脫、出離,因此,我們就要學佛、學菩薩,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超出這個法界。所以,簡要地說,《華嚴經》整個的境界就是兩個字,就是讓我們「發心」,發大悲心;如果有了大悲心,我們就會產生真正的道力,所以今天我們一起誦《華嚴經》就是發大悲心,唯有如此,我們學菩薩道才是真正的進步。好了,我們今天就說到這裡。(未完待續)

注釋

注1:

十地:此說見於舊譯《華嚴經》卷二十三以下、新譯華嚴經卷三十四以下、仁王般若經卷上與合部金光明經卷三等。菩薩修行之過程,須經五十二位中之第四十一至第五十之位,即十地。菩薩初登此位之際,即生無漏智,見佛性,乃至成為聖者,長養佛智。並以其護育一切眾生,故此位亦稱地位、十聖。地位之菩薩稱為地上菩薩;登初地(初歡喜地)之菩薩稱為登地菩薩,初地以前之菩薩稱為地前菩薩,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據十住毘婆沙論稱,「地」意為住處,故十地又譯作十住。依新譯華嚴經卷三十四所舉者,十地之名稱如下:(一)歡喜地,又作極喜地、喜地、悅豫地。(二)離垢地,又作無垢地、淨地。(三)發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興光地。(四)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暉曜地。(五)難勝地,又作極難勝地。(六)現前地,又作現在地、目見地、目前地。(七)遠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遠地、玄妙地。(八)不動地。(九)善慧地,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十)法雲地,又作法雨地。

注2:

賢劫,指三劫之現在住劫。賢,梵語 bhadra(跋陀),又譯作善;劫,梵語 kalpa(劫波)之略稱,又譯作時分。即千佛賢聖出世之時分。全稱現在賢劫。謂現在之二十增減住劫中,有千佛賢聖出世化導,故稱為賢劫,又稱善劫、現劫。與「過去莊嚴劫」、「未來星宿劫」合稱三劫。《悲華經》卷五對「賢劫」一語有所解釋(大三‧一九九下):「此佛世界當名娑婆。(中略)何因緣故劫名善賢?是大劫中多有貪慾、瞋恚、愚痴、憍慢眾生,有千世尊,成就大悲,出現於世。」又據賢劫經、現在賢劫千佛名經、千佛因緣經等載,拘留孫、拘那含牟尼、迦葉、釋迦、彌勒以下,直至樓至等千佛,次第於賢劫中興出。

注3:

八識,瑜伽行派與法相宗五位法中之心法。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共八識。其中眼等六識隨所依根而立名;末那識即為意,依其自性而立名;阿賴耶識依攝持諸法因果之義,亦即從自性而立名。或稱眼等五識為前五識,意識為第六識,末那識為第七識,阿賴耶識為第八識。又眼至末那乃阿賴耶所生、轉易故,總稱為轉識或七轉識;對此,阿賴耶為七轉諸法之因,故稱根本識、種子識。又有分八識為三能變,阿賴耶識名為初能變,末那識為第二能變,前六識為第三能變。若就其性而言,眼等之前六識以了別為其性,緣色等六境,通善等三性;末那識以恆審思量為其性,乃有覆無記性,唯緣阿賴耶識之見分為自之內我;阿賴耶識為無覆無記性,以微細之行相緣自所變之器界、種子及有根身。地論家以阿陀那(末那識)為妄識,阿賴耶為真識;攝論家則以阿賴耶為妄識,別立第九無垢淨識;唯識家則謂識僅限八種,且此諸識皆為依他起性,即非真常淨識。

四智,指四種智慧。佛果之四智。全稱四智心品。為唯識宗所立。即將有漏的第八識、第七識、第六識,及前五識轉變為四種無漏智,即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於密教中,加上法界體性智,合為五智,除法界體性智表示中央大日如來之外,以其餘四智表示四方四佛之智。就金剛界而言,大圓鏡智表示東方阿曳穡平等性智表示南方寶生佛,妙觀察智表示西方阿彌陀佛,成所作智表示北方不空成就佛。就胎藏界而言,大圓鏡智表示東方寶幢佛,平等性智表示南方開敷華佛,妙觀察智表示西方無量壽佛,成所作智表示北方天鼓雷音佛。大日經疏卷五:「正方四葉是如來四智。」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