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聞晨報 (微博)》報導,「不管誰先離開人世,另一位就要負責把他們所有的財富用來資助需要幫助的孩子。」這是96歲老人李清泉和湯梅君生前的約定。7年前,湯梅君先走一步,李清泉兌現對愛人承諾,立下遺囑,捐出徐家匯地區價值300萬元左右的房子。一年前,李清泉也離開人世。經過一年千迴百轉,兩位老人的心愿終於達成。
昨天,在「2012年藍天下的至愛」全天大放送活動中,李清泉的外甥替兩位老人把象徵著房屋產權的金鑰匙捐贈給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徐匯區分會。
■共同約定:
全部財產捐西南貧困孩子
廣元西路629號一套面積101平方米的房子,李清泉老人在這裡住了8年。自從主人去世後,這裡變得很安靜,也不再寧靜。
「老人沒有子女,生前從來沒有和我們提過捐房。舅舅去世前一刻,囑咐我一定要執行他的遺囑。」在上海,顧慰源是老人最親的親人。昨天,他替舅舅遞交了金鑰匙,心情也是久久難以平靜,「舅舅的生活並不寬裕。四十多年前從南京大學退休後長期拿著每個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老人很勤儉,不買新衣服,一直穿著以前的衣服。」
然而,李清泉喜歡孩子,退休前他一直是南京大學的老師,教法文。妻子湯梅君是南洋模範中學的老師。從事教育工作一輩子,對於孩子,夫婦倆都有解不開的情緣。
直到李清泉去世後,這份愛的遺囑才被揭曉:「我和妻子湯梅君一向有資助貧困子女就學的願望,因此在我去世後,除拿出一萬元酬謝外甥顧慰源喪事之勞外,其餘全部財產(包括動產和不動產)全部捐贈西南地區,作為該地區貧困孩子的教育費用。」
遺囑的日期是2006年9月,是湯梅君過世後的第二年。「我想這是舅舅、舅媽共同的心愿和約定吧。」顧慰源決定要讓這份愛心好好延續。
■好事多磨:
捐房手續辦了整一年
捐房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不易。2010年年底,顧慰源開始為捐房奔波。可是他輾轉了多家機構,很多機構並不願意接收。顧慰源說:「幾家機構從來沒有碰到過捐房的情況,況且捐房的老人已經過世了,害怕會產生糾紛。」於是,顧慰源找到了徐匯區民政局,又輾轉找到了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徐匯分會。
市慈善基金會徐匯區分會願意幫助執行遺囑,但需要走多個程式。首先,要鑑定這份愛心遺囑是老人本人所立。其次,雖然老人沒有子女,但是李清泉老人有兩個在世的弟弟、妹妹,也要得到他們的認可。最後,還要核實老人的多種個人信息。
「沒想到每步手續都遇到了困難。」市慈善基金會徐匯區分會的工作人員陳晨告訴記者,為了找老人的個人資料就輾轉了多個部門。而老人的弟弟、妹妹都不在上海,一個在北京,一個在香港,來回書面確認也花了很長時間。
經過多方努力,去年12月公證手續終於完成。捐房的愛心手續整整辦了一年。
■過程透明:
每個手續每個新情況都匯報
昨天,李清泉老人遺囑執行人顧慰源將象徵著房屋產權的金鑰匙捐贈給上海市慈善基金會徐匯區分會。徐匯區分會隨後將進行房產交易,並將交易後所得善款用於實現老人遺願。「整個捐房過程完全透明,每個手續、每一步最新情況都會及時向顧慰源匯報。」陳晨透露,目前正在考慮變現的方式。
房子變現後,工作人員將和顧慰源一起到雲南建兩所愛心國小,以李清泉和湯梅君的名字命名。其餘的錢將作為獎學金,長期資助愛心國小里的孩子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