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覺學佛網 : 佛教知識

《金剛經》知識9


時間:2014/4/25 作者:佛在相對論中

心病:從莊嚴佛土在心中。精神病人也是自己理解為別人要攻擊自己的,但是別人並沒有這個意思。都是自己心裡想的。你自己心裡想別人對我很好,怎麼還會想別人會害你呢?怎麼還會想報復呢?所以說莊嚴佛土在心中。

至虛極,篤靜行。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來空無自性,若凡人可以知道這個(若見諸相非相),就見到如來了。

第九品:一相無相分——唯一的相是沒有相。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心有住即為非住。非住就說明了未來的事情總是不可預知的。可參考我寫的「若心有住即為非住」。 實無有法名阿羅漢——這句話說明了須菩提長老真證得了阿羅漢果。因為法尚應舍,長老舍了法,所以證得了。羅漢本就不生不滅是空的,並不需要什麼法來證。

妙行無住分——非禮勿視很難做到,但止住這個非分的念頭之後也很美,無住這個想看的念頭。止住了這個想看念頭就沒煩惱了,就很美。

我心情由我不由他。

無明煩惱——不明不白的煩惱。

今天體會到了「清淨心則見實相」

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應無所住而生其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須陀洹不住色聲香味觸法才叫須陀洹。因為不住,所以才不自滿,不自滿所以時時警惕小心。又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佛祖不住相才能是如來。

無所住而生其心——萬物自有義意,這個義意就是自己的性,正如那句詩寫的「花自飄零水自流」。只有放下自我才能體會萬物的義意(真理)。

眾生即佛,佛即眾生——佛應該不離眾生的煩惱。

現在心不可得——我現在生的是「色聲香味觸法」心,瞬間生出八萬四千煩惱,還不是須陀洹。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句話還可以說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萬物相生相剋,到頭來就是一場空。

我空無自性自然把精力集中在別的問題上,又因為我空無自性所以我沒有把柄(敵人)。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這句話的意思也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好比念念相續,終是看不透)。既然相都是虛妄,那麼有為的結果到頭來也是一場空(好似眾生到頭來都會壞掉)。這句話的意思還與另一句話的意思相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世尊無所說法是因為: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恨佛法的就看破吧!佛祖是沒有說法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泡影存在極短的時間,這說明了現在心不可得的道理和有為法存在極短的道理(有為法就是現在心不可得,存在極短)。就像做壞事,只能貪得一時之樂。但做好事雖然一時辛苦,但能得到長久快樂。

靜觀其變。

無為法——莫過於順應自然規律來做事,而自己並不作為。以其不自生而能長生。

莫說佛沒有功德,萬物皆有佛性(可從如來如如不動的自性知道)。正因為隨隨處處是如來,我們才感覺幸福。還有佛祖幫助了無數眾生解脫,這樣佛的功德是無法比喻的,正因為如此侮辱佛的人是要受地獄罪的。

如果心情不好的時候,就想想「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還說出了不能以貌取人的道理。還說出了不要好色。還說出了色空不二的道理。

明心見性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明心見性也是空的。

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若如來具足三十二相見(太狹隘)是不能說明眾生都具有如來本質的。

究竟無我就是順應天道做事,佛祖說的順應因緣做事。因為不隨意做事而順應天道,故而能成就自我(以其不自生而能長生)。這個無我的我也可以理解成無「五蘊六塵」這個我。

是清淨心則見實相就是無所住而生其心,清淨心自然無所住,無所住自然而生清淨心。清淨心思考符合大道的清淨無為。

莊嚴佛土在心中,不論環境是好是壞,其實莊嚴一直在心中。不論在什麼環境下都能煉莊嚴佛土。

我們不應該說佛法在1萬年後會消失因為——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現在心不能代表未來心,未來我們終究不知道,所以我們也應該心無所住。

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相生的心是清淨心,是清淨心則見實相,見實相就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把事情解決了就看破了,看破了就放下了,放下了就是空。這是金剛經破萬相的原理。

不住相布施就是不要求回報的布施,因為他不住相(不住相就是看透所有相到頭都是空的)。

若心有住即為非住(因為我們永遠也猜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只有不動任何妄念,下一秒也才是不動任何妄念),所以佛祖看透後就如如不動。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所以道看不見,只能感覺到(佛說的)。道就在身邊,大道化為萬物,大道平易近人,所以才容易被人接受,就好似眾生皆有佛性。這是道和眾生的共存性。

大道本空,和人性無我無為相呼應。

法尚應舍,不生法相,為什麼?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法相也是變化無常,住也是非住。這包含了佛祖融會貫通又變通的思想。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因為相由心生,三世之心不可,故相皆是虛妄。

婆娑世界樂,樂在是婆娑。佛不離眾生苦。婆娑是我受苦的地方也是我成道的地方,好比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能討厭這個地方嗎?

奈得了平凡,就是不平凡的自己,感謝不平凡的自己。

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好壞是相對而言,其實並無好壞、美醜。法也是,所以法尚應舍。

佛祖為何說自己「無得無說」——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如來看空了或者從長時間來說法也是不能久住的),如來如如不動於法不說斷滅相(就好比不說美醜只說法尚應舍)。

世事無常就是世間最常見的事。

現在之心不可得,因為你的心並不是眾生的心,眾生的心皆不一樣。


分享好文,利人利己,功德無量!
相關文章:

即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上報四重恩,下救三道苦。
惟願見聞者,悉發菩提心。在世富貴全,往生極樂國。
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一切重罪悉解脫!